成观法师:禅之甘露 第五章 五停心观
2014/9/4   热度:976
成观法师:禅之甘露 第五章 五停心观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五停心观——亦即五种停息妄心的禅观法门。五停心观相当于天台六妙门中的第三阶段,也就是五种修习奢摩他」 (止)的法门。 当我们心生烦恼或意念纷乱的时候,此时要想把烦乱的心平息下来、或安定下来,是十分困难的事。因为心没有任何形相,既看不到、又抓不着——所以尽管我们努力想要把心定下来,也常是力不从心。所幸佛智无边,佛为怜愍众生而开示了种种息心法门,来解决此等问题。 息心法门虽有百干种之多,然撷其精要,可归为五大类,称为五停心观: 一、数息观——破除散乱(此处所谓数息观即代表出入息观:因传统上在称五停心观的第一观时,大都是称数息观,而不说出入息观。本书为随顺一股用法,故亦依传统而名之。) 二、不净观——破除贪着 三、因缘观——破除愚痴 四、慈悲观——破除瞋恨 五、念佛观——破除粗重业障 在这五种禅观之中,每一种都有不同层次的修法:从表面的,亦即初步的,到中级的、高级的,乃至最艰深的,其修法各各不同。至于你应修那一个层次的法,这完全要看你的根器之利钝、以及你所下的工夫之深浅而定。 一 、出入息观(安那般那萨底) 在梵文中,1那般那-l (Napana)是息、或入息的意思。,安(A-)是个反义的字头,加在那般那之前而成安那般那-(Anapana) ,其义为出入息 (呼吸)。二陆底-l (Smrti)是念、观看之意。所以梵文安那般那萨底 ( Anapana-Smrti)这整个字的意思是观息之出入、或出入息观,又简称为安般法;一般入门所修的数息观即为安般法的初步法门。 修出入息观最直接的目的,是在提醒我们要返回自身,勿再迷失自己;也就是说:要向内推求,勿往外奔驰。然而内在的我是既幽深、又玄奥,欲见无睹,采之莫及。因此佛世尊教了我们这个观息出入的法门,依此而修,便可逐渐返回自身。入此法门的第一步——数息——与其它法门的初少比较起来,也许要容易得多,因为每一个人都必须呼吸,不管他多么富有或多贫穷、多么尊贵或卑贱、多么年老或年少,他都离不开呼吸,所以这是一个人人可行的法门。换句话说,这个法门,你可随取随用,方便至极——用不着花一毛钱。更何况它又能帮助你向内追求而找回自己;因而让你明了:你是屡真实实地在活着没错,因为你有呼吸,而且你正在呼吸。修这种禅观,或许会令你有生以来,头一遭发觉自己在呼吸呢! 修出入息观的目的,是要止住散乱的心,以求摄心专一。平时我们的心总是飘忽不定,未曾片刻暂止,实在难以控制。而修这种禅观,便可训练我们的心,令它能长时间地专注于一境。刚开始时,我们或许只能专注几秒钟,然后心又跑掉(散乱)了。此时正是关键时刻——当我们一发觉自己的心离开了所专注之境时,例如说:数息不知数到那儿去了,这时,便应立即将心摄回,再凝神贯注于所缘之境上。这样修习的结果变成:我们不仅只是修摄心专一而已,同时也兼修了念力及觉知力:你的心要随时随地保持明觉——亦即是说,你要时时刻刻都待在自己的家里!切莫离家出走,更莫走岔了路,而去追逐那些外在不相干的事物。如何训练自心时时刻刻都待在自家呢?那就是:每当自己的心跑出去(散乱)时,必须立刻把它再拉回来(将其摄回) ,如果必要的话,甚至要强行缉回。我们必须如是一再反复不断地修练,直到能够除去散乱的习惯为止。不过,坏习惯是很难改掉的,这就是何以我们必须以坚毅精勤的精神,去修此法门的原故(因为安般法主要的目的就在于破除散乱心) ,一直要修到我们能擅于摄心不乱才罢。以上即是安那般那观的要旨。 二、不净观 不净观可分成两部份:一 、观身不净,二、观心不净。佛告诉我们:凡夫的种种想法、种种看法,皆是颠倒之见。凡夫之心有如苍蝇一般,偏偏把一切不净之物想成可爱之物、想成美味宜人之物,而且心中对此等不净之物,十分贪着难舍。要想治愈这种种不正确的颠倒想,我们就非得修不净观以对治之不可。 因此,不净观的用意.是要帮助行人断除心中的贪着,然此断贪一事,乃是我们所要修的许多事中最困难的一件。关于不净观的详细发挥,一俟五停心观概要讲毕之后,接着我会专门详谈不净观的修法。 三、因缘观(十二因缘观) 因缘观或十二因缘观在佛法中是项大科目。 (十二因缘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十二因缘又称十二有支,其每一项即是一支,例如无明即无明支,行即行支,等等。)事实上,它含摄了佛法中最重要的道理之一——因果原理。这个因果道理,对我们开展智慧与祛除愚痴来说,十分重要。然而若想昙正明了因果或业因缘的根本义理所在,则须先习学十二因缘的基本知识;并且更进一步地,对此十二因缘的观法也要详加了解——而不只是了解那些名词的字面意义而已,更要深入通达整个内容、及其来龙去脉。 修十二因缘观的最终目的,是在灭除心中的愚痴,而使我们不再继续颠倒下去。这里佛所说的愚痴,是指不能明了事物的昙正因果而舌,且对事物之如何生起、如何灭去、又如何轮回再生,也毫不知晓;换句话说,愚痴就是对事物(或众生)的真相不知不解、不能明了,故又名之为无明。虽然一切法皆不离因果,然论其大者,则有十二,称为,十二因缘,又叫十二钩铄 (作者按:钩铄即是钩锁的古字,音同义同。) 。这十二钩铄当中的第一钩铄便是,无明,亦即上面所说的愚痴。 大乘起信论言:以依无明,故心动;因心动故,而起诸行。这行即是第二钩铄:心若一动,便能推动一切而造作众行。因此其它一切万法之所以生起,皆由那最初一念心动所致。以心有所行(造作)故,识即生起。这个识便是第三钩铄。识虽有了别的作用,但它并非本性之究竟真觉,而是表面的妄觉 (或妄心):妄觉是由虚妄分别而来,且能令我们产生种种错谬的知见。由于有识,自然便有名色生起,是为第四钩铄。 名色的色是韧质或色身,所以是可以看得见的,而名是指心,故不可见。这可见的身与不可见的心二者和合一体之后,便渐次形成了一切万有。从名色又出生六根或六入,是为第五钩铄。 当六根与外在的五尘,以及内在的法尘相接触时,第六钩铄的触支便会因根尘的相互作用而生起。 触生起后,第七钩铄受(或觉受)也于焉随后产生。 此处的受或觉受对众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众生的一切快乐、忧愁、生气、爱憎等,无一不是因受而起的作用。偏偏不幸的是,我们都过分依赖自己的感受,以致经不起让自己的感受遭到任何伤害。无论何时,只要有受或觉受存在,第八钩铄爱便会接踵而兴。 我们贪爱自己的觉受,不但将其视为我的感受,而且更进一步将其视为自我的一部分。以此原故,要想把自我与觉受分离开来,真是戛乎其难。我们众生最难脱离之物,倒不是外在具体的事物,而是我们内心中因外物而起的抽象、无体、无相的感受。若有贪爱,第九钩铄的取便会随之而生。 我们对自己的感受总是紧紧抓住不放。正当我们抓着某种感受不放的那一刻,我们会自称我『有』这种感受」,或者:我心里有气,我的气愤难消,若你道:这怒气『正在我心中』——这不异于说:我1拥有」此愤怒,它1为我所有」。此愤怒既为你1所有」,它便彷佛是你的一件财物一般——你若拥有某件财物,你岂肯轻易舍掉?(即使那件财物实是件负债)因此:心既已攫取了受之后,第十钩铄的有支便应运而兴。有生起之后,接着便生起第十一钩铄的生支。既然有生,接着自然就有第十二钩铄的老、死、忧悲苦恼、一大苦聚。所以,此十二种因缘皆称为苦」 (众苦之集合、集起)。 众生此世业报受尽.死了之后,可能还会再来此世间投胎、出生为人,或成为其它道之众生。如此一来,第十二钩铄与第一钩铄便联接在一起,而形成了一个循环,称为十二因缘之循环。这十二项因缘彼此各各相连,犹如一条锁链,而且它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转动着。其中的每一支都是下一支的因,同时也是上一支的果。这条十二因缘之锁链就这样无止无尽地循环不已,除非你得到一把如来智慧之剑 (具有超凡入圣的智慧) ,用以斩断此钩铄,否则绝对无法挣断这条铄链。世俗的智慧筒且不能得知、得见有此铄链之存在,更不可能知其如何运作,遑论能将其斩断!要想斩断这条缠缚之链,则非修学佛慧不能为功。然而若能如是作十二因缘观,智能定可增长;渐渐地,愚痴便能与日俱减,直到化为乌有为止,是则十二钩锁之炼其断可期。所以此十二因缘之禅观法门具大力用,它确定能帮助我们祛除无始劫来轮转不断的无明积垢。 四、慈悲观 慈悲观的功用,在于除灭我们心中的瞋恚与怨恨等不善法,其最终目标是令我们生起大悲心。这里所谓的慈悲,不仅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亲人慈悲,而且要更进一步,对一切众生皆予以等心慈悲对待——没有一个众生例外,故称为平等大悲。 五、念佛观 念佛观即是忆念思惟佛果功德。若人欲得佛菩提,须先修习、成就功德海(无量无边之功德);功德圆满,方成佛道。因为佛是圆满具足无边稀有功德的觉者,所以观佛之功德可以对治粗重的业障。由于我们往昔造作了种种恶业,以此之故,现在当我们想要得智慧、求菩提时,便会遭遇种种障碍,通称为业障。这些粗重的业障,必须藉念佛的佛果功德之法门来帮助我们清除。另外,从较为神奇而不可思议的眼光来看:以念佛之功德故,便能得诸佛之护念与加持;以有佛之护念与加持故,我们始能克服种种障难,成就出世间之智慧,乃至成就无上菩提。即使你们现在还无法了解、或不能完全信受这种佛有神力加持众生的道理,然而光是凭着观想佛的种种无上功德,也能令人心神愉悦、陕乐无比的,因为佛本身看起来就是一副相好庄严、怡然自得的样子。 以上简单叙迤了一下五停心观。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五日 讲于组约,庄严寺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