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法师:禅之甘露 第二章 禅坐必备的基本概念
2014/9/4   热度:262
成观法师:禅之甘露 第二章 禅坐必备的基本概念 放松与摄念专一 放松 (放下)与摄念专一是禅坐中两个最基本的技巧。我们因为常焦躁不安而把自心给弄乱了,唯有用对治法门才能将此乱心静止下来,这个对治之法便是放松、放下。其次,由于我们的心总是飘荡驰散、游移不定,所以须用摄念专一来约束它,以免因散乱而浪费或错用了我们的精力,而仍不觉知。 六尘 六尘就是为六根所受用的食物,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者的1食粮」。这六种尘分别是:色、声、香、味、触、法。它们之所以称为尘,是因为它们有如尘垢一般,会遮蔽我们的视线,使我们无法亲见本性,所以称此六法为尘。 八识 当身内之五根 (眼、耳、鼻、舌、身)与外界之五尘 (色、声、香、味、触)相对或接触时,会因为彼此的作用而产生前五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这五种识生起之后,其本身所作的了别作用还并非太复杂——换言之,它们只是类似相当单纯的直觉 (第一印象)而已。 紧接着,便有第六识 (意识)跟着生起,而产生了进一步的了别作用。第六识一生起作用之后,于是乎种种的感觉、种种的意见、种种的判断,便应运而兴、接踵而成。因此,我们之所以会有一切分别、判断、取舍等,当知皆是第六识的杰作。 第七识称为末那识。它是自我之中心,我执之根源。人之所以会自我中心,或我执很重,都是由于第七识的作用。 第八识是阿赖耶识。此识为诸识之仓库,也是我们所造的一切业之储藏室,不论此业为善业、恶业、或无记业,皆贮存于其中。 禅那 禅那 ( ,罗马拼音为Dhyana )系静坐所达到的一切成就之通称,通俗又称禅定,亦可指1因静坐而达到的平静、安稳的心境」而舌。它也可指介于止(奢摩他)与观(毗婆舍那)两端之间的中道境界」而言;若是此义,则禅那」便与三摩地 (二昧)之义相通。禅定的第一个用处即是—它可以澄清我们心水中的尘垢,以减低感情、官能、以及思想等对我们的内心所产生的压力。由于禅定有这样的一个用途,我们始能经由修习禅定,而令自心不受外境的干扰,而且令情与智亦皆不为外境所牵动。 奢摩他(止) 奢摩他( ,罗马拼音为S amatha)是指修习禅定而成就之心如止水、不动不摇的境界。它是命我们可以开始起正修行的一大利器。除非我们把奢摩他当作是趣向菩提的有力工具(亦即,上求菩提的善方便) ,否则其价值便大为降低,便只能成为世间禅而已。 毗婆舍那(观) 所谓毗婆舍那( ,罗马拼音为Vipasyana),是指在禅定中作观想,尤指行者于得止之后所作的观想(也就是:于定中起观) 。为了开启般若智慧,行者必须在禅定的止境中,修习佛法中各种1观门」, 例如四念处观、不净观等,如此方能斩断烦恼。 (译者按:毗婆舍那原为胜观察之意,中文译为观。) 三摩地(三昧) 三摩地 ( ,罗马拼音为Samadhi)是止与观二者达到平衡均等的境地。行者止若太多:心便会太过沉寂而渐趋阁钝、昏昏欲睡。然而1观」若太多,则又会易于产生掉举、兴奋、甚至不安的弊病。唯有止与观二者运用均衡,才能令心既平静,又敏锐。 (译者按:三摩地又译为等持,即止与观二者平等受持之意。) 般若 般若 ( ,罗马拼音为Prajna)——系超凡入圣之智,是由三昧力进修如来智,所产生之圆满究竟的成果。如上所说,三昧是奢摩他(止】与毗婆舍那(观)二者均衡结合所生的境界,而般若则又是三昧的成果。 ——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日 讲于纽约•庄严寺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