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05)--每个人活着的资本都经不起推敲


2014/9/4    热度:210   

你未经历过的出家生活(05)--每个人活着的资本都经不起推敲

 

  “凭恃”。

  在佛门中,有很多词汇,看着认识,也似乎熟悉,但生活中很少用,其实,世间很多的词汇来自佛经典籍,比如“觉悟”,这个词,本来是个宗教用词,后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用语。

  类似的情形很多,贯穿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的细节里。

  “凭恃”这个词很厉害,刚出家不久,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一个标题,就有这两个字,当时看到,心里就一动,

  这个词不能只当凭借讲,因为凭借的“借”只表达了一半的意思,另一半还有一个“恃”,这个恃就是有恃无恐的“恃”。

  两个意思结合在一起,就比较完整。

  我们在生活中,内心无法安静,充满恐惧、焦虑、不安,所以,就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凭恃,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等等。

  这些凭恃就包括财富、地位、职称等等外在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获得的,于是就追求,使劲的追求,可以很负责任地讲,在这个世界上,真的获得这些东西是极少数人。

  我曾经见过一个人用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获得了一个副处级调研员的身份,还见过一个靠集邮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后来费尽心力在一家私企谋得了一份并不可靠的职务,随后,得了癌症,去世。

  大多数人多无法获得大宗的财富和很高的社会地位。

  我们还固执地追求容貌的美丽、苗条的身材、衣着、青春等等。总之,我们拼命要找到一个凭恃,受人尊重的职业、金表、好的体力,更大的名气,即便偶尔暂时放下这些东西,我们就追求清高,清高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凭恃。

  出家前很难真正尝试着静下心来,思维一下自己的这些凭恃究竟有多大的价值,究竟能给我们的生命质量带来什么。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比如容貌,大多数人都相貌平平,但为了这个凭恃,就要去化妆,去擦,去抹,甚至于要在脸上动手术。人的容貌怎么能随便去改呢,而且,稍有经验的人都心明眼亮,化妆和整容后的人模样实在是看着让人揪心。

  男人都追求成就,成就也是凭恃,才华也是凭恃,你能画画,能写字,能搬动五百斤的大石头,能健步如飞,能口若悬河,能飞檐走壁,搞的不好,就全都是凭恃。

  有个漂亮的老婆,有一个能赚钱的老公,有听话懂事的孩子,一套大房子,城市户口,出国护照,炫目的个人简历,丰富的人生经历等等,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凭恃,而让我们离生命的意义越来越远。

  因为,我们凭恃的都是会消失的,我们凭借的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有恃无恐,就意味着我们一旦失去这些东西,一切就完蛋了,而事实的真相是,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会失去,乃至我们的生命。

  出家了,一切都放下,所有的这些凭恃全都忽然间放下。没有这些凭恃以后,很多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生活经历和背景的人摆在同一个位置,迫不得已,必须要将向外求的心,转而向内。

  刚出家,会有人嘴里还念叨着想当年我在世间如何如何,后来这些话实在没有什么市场,也没有人附和,于是,就会说,我都多大多大了。

  其实,到最后,年龄也是一种凭恃。在寺里,因人而异,一般的半年之后,就不再念叨世间的凭恃了。

  当然,这里有个很令人彷徨的问题,倘使一切凭恃都放下了,那么,我们靠什么活着呢?

  当然,这个放下不是物质上的放下,而是内心上的牵挂和执着。在这里,可以尝试推演一下,看看把凭恃全都放下,到最后是什么。

  倘使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或富人或者一个手工业者,有一些的艺术成就或财富或者特殊技能,如果艺术成就和财富、技能是我的凭恃,那么,在某个会议上介绍我的时候,就不能介绍某某艺术家或富人乃至能工巧匠,而要介绍我的本名王有财,可是,王有财的本名也是一种凭恃,因为王有财这个名字可能比李富贵这个名字听起来更雅致一点,而且,不管是王有财还是李富贵都是爹妈给起的,一个代号而已;那就要介绍我是某个孩子的父亲,可是孩子如果也是一种凭恃,要放下;那就介绍我是某人的老公,可是老婆是凭恃要放下;那就介绍我是某人的儿子,可是我的父亲也是一个凭恃,也放下;那就介绍我在某个协会或者公司担任的职务或者技术能手,如果这个也是凭恃,也要放下;那么就介绍,这个人曾经有过什么样什么样的成就,可是,所谓的这些成就本身就是凭恃,也要放下。

  那如何介绍我呢?

  那就介绍,坐在角落里的这个老家伙,只是一个人而已。那么,问题来了,我,可以接受这样的安立吗?可以坦然接受并认可自己是一个有着平常心的平常人吗?

  人,真可以可以活着而不需要任何的凭恃吗?其实,出家倘使没有搞通这个,也会掉进凭恃这个陷阱里,因为出家两年就比出家一年有资历,出家五年比出家三年有资历,有高僧,就有低僧,有老和尚,就有小和尚,有贫僧,就有富僧,有山僧,就有城市僧,有出家人,就有在家人,就经论学得好的就有学的一般的。

  推演到这里,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出来了,我们所获得的,通过努力得到的,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凭恃,如果我们很用功,那么用功就可能成为一种凭恃,如果我们持戒持的很好,没有调整好心态,持戒也可能成为凭恃,到最后,乃至饭量和获得的某些觉悟都有可能成为凭恃。甚至于专门破执着和凭恃的佛法也会成为一种凭恃,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脑子一热会说出这样的昏话:“我懂佛法,你不懂,我学过,你没学过。”

  只要有凭恃,那就不对。

  似乎,我们要做的是放下内心的凭恃和对外在物质和状态的执着,而真正回到自己内心里。不依赖任何凭借而好好地生活、思考和学习,做到无恃无恐。

  这样的人的精神面貌和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真的能够彻底放下这些凭恃的话,所有的这些凭恃的东西该怎么存在还是怎么存在,只是它对拥有者不发生作用,不能够支配拥有者本人。

  这个境界,没经历过的可是不敢乱讲,不过,理上大概是这么回事。

  出家,先要把凭恃一个个地拿掉,等到拿光了,拿到什么没有东西可拿的时候,再拿就要拿“没有”的时候,可能就会见到一点点消息。

  到时候再看。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