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法师:佛教心理学与弗洛依德心理学之比较
2014/9/4   热度:410
成观法师:佛教心理学与弗洛依德心理学之比较 甲、弗洛依德心理学概说、『 意识』与「潜意识」 弗洛依德是奥地利的一位精神科医生,他是一八五六年至一九三九年之问的人,亦即是从十九世纪中叶到廿世纪。他的心理学又称为「精神分析学」( ,涌hoanal 视;) ,其特征在注重下意识及潜意识的探讨,这在西方心理学的历程中,可说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弗洛依德把人类的心理状况分成两个层次: 一、「意识」层(ConsC 沁oUSness ) , 二、「下意识」或是「潜意识」层 在表面这一层的称为「意识」,指一般的言行举止、思维等;「潜意识」则位于意识层下,是意识的一种积存体,亦是其原动力的来源。弗洛依德认为下意识形成的主体是:贷。:(自我),此字原是拉T 文,现在之所以能如此普遍,完全是拜弗洛依德之赐。虏。等于英文的第一人称代名词.。T . ;中文译成「自我」。霄。有一个很大的储藏室称为二。也是拉丁文的人称代名词,是第三人称中性的「它」,中文译成「以德」。依照弗洛依德所说,以德是人类精神的大储藏室,也是一切「动力」的泉源,是与生俱来的。在这泉源的背后,有个中心,弗洛依德把它叫做「力比多」系原始状态的一种「性动力」,为主司「性」的部门,它与「以德」都是属于潜意识的范围。潜意识处于意识底部,平常它是潜伏不动的。「自我」(霄。)之上有一个、超我」宽『 留。),操纵着「自我」,这个名词也是弗洛依德创造出来的专名,代表社会习俗、道德、政治、习惯、 文化等等一切外在的因素与环境的总合,这些「超我」从我们一出生之后,父母、邻居及社会就一直不断地填塞给我们,日积月累,等时问久了,便把原木在最上层的「自我」一路压到潜意识层下去。此外,我们的一些不合法的想法,或不合习俗、超乎寻常的、 甚至不道德的意念等等,也全都被「超我」压抑住,沉积到意识层底卜去,因而成为所谓「下意识」、或「潜意识」。这些被压到潜意识的东西,常在我们睡觉、作梦的时候,会偷偷地浮现出来。然而这些经过压抑的影象,并不一定是很忠实地「再现」,亦非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表露出来,它通常都会先改头换面一下,或移花接木一番,再以种种新的面貌呈现出来;有时甚至还会编个情节,如同小说戏剧一般。这些「情节再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内在深沉的欲望,或为抒发潜在的恐惧、忧虑等种种压抑的情绦。 以上是弗洛依德心理学的一个简单的架构。弗洛依德在晚期时,其学说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太过于强调「力比多」,任何事一经过弗洛依德及精神分析学者分析后,都变成多少与性有关联。一切梦境、一切想法都成了性的象征」(趁喜、 ) ;誉{如患者梦到一个圆形的东西,分析师就说它是阴性的性器;若所梦是长形的,例如电线杆,就说是象征阳性的器官等等。因此,弗洛依德的学说演变到后来,便成为种种迁强附会之说,甚至荒谬不堪。后来到了他的一位继起者杨格、之时,才加以改良,不再那么着重性或力比多。虽然我们不能否认,「性」对一切生物来说是重要的动力,但是并没有如弗洛依德所强调的那样概括一切,舍此无他。 二、梦的解析 我们现在来看看弗洛依德心理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一)十世纪初弗洛依德学说兴起之前,一切心理学乃至于整个社会习俗、以及西洋哲学方面,都是「理性主义」的天下,都只承认「意识」的存在― 因为意识所呈现与认知的东西,比较容易解释、 容易明了― 而在意识范围以外的,就绝然予以否定,尤其是像「梦」这种属于不合理性认知、控制的层面,便认为那根本是无关紧要的事,可以完全置之不顾。此种观念一庐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人类空前未有地疯狂大屠杀,这时西洋的人文科学家、哲学家、 学家、思想家及宗教家才开始反思:「人真的是理性的动物吗?」他们开始对这行之已久的理念产生怀疑,人类的思潮逐渐转变,渐渐地演变成否定传统的理念,结果变成矫枉过正,直到现在还有人走入偏风,而断定「人类是非理性的动物」,完完全全否定以往「正统的」观念(例如:虚无主义及存在主义者,就是如此),而促成如此的反思与转变的转折点,其催化剂就是弗洛依德心理学。从此以后,西洋人一反其近三千年来的传统,开始正视人类「非理性」的一面,不再盲目地抹杀它,亦不逃避,甚至起而研究、 深人探讨,而且越来越时麾。至于梦与潜意识,也觉得它跟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是整体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认知了梦在人类精神及心理方面,皆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于是而有所谓「梦的解析」之学术研究及临床技术流行于世。 三、『 意识流』与『 自由联想』 弗洛依德对于人类的儿童期非常重视,他认为一个人人格的成长,及心理的构成,儿童期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当一个人长大之后,通常对于自己儿童期的事情,大部分都已忘掉,以至于这一个时期的许多束西,无形中都被挤压到意识层底下,形成整个人格的背景,这些背景因素虽然是看不到的,但每个人其冥之中,都身不山己地在受其支配着。有个众所周知的名词「补偿作用」,在现代心理学中使用得相当频繁,这也是出自于弗洛依德心理学。补偿作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若有些愿望在小时候达不到,而且一直引以为憾,不能释怀,长大之后就会想尽办法去弥补这「缺憾」。如果自己实在无法实现,常常会转嫁到下一代,即成为所谓的「寄望于下一代」,这其实是补偿作用的「合理化」借口。譬如:以前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学钢琴,现在就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学。弗洛依德心理学的另一个新名词是「自由联想」。现在的心理医生在治病时,通常都是让病人舒舒服服地躺着,让病人无所顾忌地把心中所想要倾诉的,尽量全部吐露出来,这种医疗方式在学理上称为「自由联想」。不仅医学界有此新的转变,乃至十九、二十世纪文学家所称的「意识流」及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意识流」技巧,也都是脱胎于弗洛依德心理学的临床经验。其中有许多所谓新潮派的现代诗、现代小说,让人看了,总是看不出个名堂来,真个是不知所云;甚至许多现代绘画、 现代音乐,都大量应用自由联想、 意识流的方式,随作者自己想到什么,就把心中所想的,原原本本地写出来、画出来、弹出来,搞得读者、观众、 听众糊里胡涂的,不知其所欲表达者为何?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光怪陆离的手法,却正好是现代艺术用来呈现当代人类心理与生活的实貌之绝佳门径,其学理上的始作俑者,就是弗洛依德。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处理,在以前,西洋人采用的方法是用铁链将患者铐起来,甚至于受中古神学的影响,而认为是患者有撒旦附身之故,所以每当病人发作时,便施以鞭打,想把魔鬼打走。待弗洛依德心理学行世之后,医界始认为精神病也应是可以治疗的,其方怯最具代表性的是运用「自由联想」或其它种种方法,把病人潜意识里的挫折、压抑、忧幻、苦恼等引发出来,有如儿童以小草钓出地洞中的虫一般,一旦患者心中抑积之众多苦恼中有一件上了钩(被钩了出来),其它压抑也就跟着流泄而出,病也就渐渐好了。近代流行的催眠术亦是以此为褴觞,此种「不治而治」的方法,确是很妙的一招。在宗教方面,由于自由联想的兴起,基督教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人在精神上或心理上有问题时,原本是上教堂找牧师、 找神父告解忏悔的,现在则转而求之于心理医生;也幸好如此,否则当此西洋宗教信仰式微之际,恐怕将有更多的人要精神错乱,而投告无门了。总而言之,在弗洛依德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围中,最有贡献的是潜意识,而其潜意识学中,最幽隐深广的部门是梦;而「梦」依佛法来看,也是属于人生的一部分,因为人生有一大半时间是在睡眠状态中:你不能说醒着的时候是人生,睡着的时候便不是人生。由此看来,弗洛依德能针对这方面作较有深度的探讨,是相当理性而「进步」的, 只是比佛陀所说的法晚了两千四百年,且浅略得多。 四、弗洛依德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接着,我们来探讨一下弗洛依德心理学兴起的历史及文化背景。欧洲的中古世纪,公元十三世纪以前,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时期。罗马文化有两个源头:一是希腊,一是希伯来。希腊精神是属于「人本精神」的,注重现世,较偏于浪漫,这些古希腊神话即可看出:其中的神祇都被人格化了(有爱、有恨、有战争、有和平,与凡间无异),同时希腊人也好尚科学与逻辑。希伯来文化是「神本精神」,注重来世,比较严肃。这两个文化一搭配便形成了所谓的「罗马文化」。其后再受基督教神学及亚里期斯多德逻辑的影响,演变成「经院哲学」统领了中古时期欧洲的思想、文化及制度达一千多年,直到十三世纪左石,文艺复兴勃发,才开始有所变动。所谓的「文艺复兴」其主旨是要复兴古希腊精神,「文艺复兴」的原文是,其义为「再生」,因此,其所要复兴的,实不仅只于「文艺」而是全盘的文化,所以「文艺复兴」这个词的汉译并不正确,应是「文化复兴」(或「文化再生」)才对。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当时有些学者发现在古希腊的精神中,最重要的是自由精神、浪慢精神,以人为本位,尊重个人价值等的精神。这些皆大异于当时的封建制度与集体主义。有识之士因此起而欲加改革,然而碍于当时宗教势力及专制王权的强大,故其表面上所提倡之改革多偏重于文艺方面,仍未敢及于宗教与政治方面,因此汉译者乃以「文艺复兴」名之。此运动基本上为从文学、艺术、音乐等开始,渐次扩展面及于哲学、 思想,以期能全盘恢复古希腊的精神。后来果真以「文艺」复兴为原动力,而带动了十五、 十六世纪的宗教革命,新旧教就是在这时开始分裂。到了十八世纪,宗教革命的「成功」,更促进了哲学革命― 「启蒙运动」,法国的福尔秦、 第德罗、 鲁索等几位启蒙主义大师,都是在这个时期带领一代风骚。从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由于以启蒙卞义为卞导的自由主义哲学思潮的确立、成熟、与普遍,从而发为行动,使哲学革命转而演为政治革命的理论依据,于是先有美国的独立战争、后有法国大革命,接踵而来的有工业革命、经济革命,再接着是凌驾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到了廿世纪的现在,则已演变成群龙无首的无政府状态、及病态的个人主义。弗洛依德心理学即是上承、连串的革命而来― 文艺复兴(十四、十五世纪)、宗教革命(十五、十六世纪)、启蒙运动(十七、十八世纪)、政治革命并且带起了往后的种种革命,令达于高潮,可谓居「承先启后」之功。大致来讲,弗洛依德心理学所作的贡献是正向的多,而且几乎没有什么负面的效果,这在世间学上是很难得的一点。 乙、佛教心理学概说、「心」与「识」 现在来谈谈佛教心理学。佛教心理学又称为「唯识学」,这个「识」是指「心识」。「识」的原意为认识、 认知、了别,能够有认知能力的是心,所以称之为「心识」。佛教中有所谓「观心」法门,有人于此法门误解其意,以为所要观的心是心脏,结果观到后来,觉得胸口好像有一样东西,硬硬的,到后来甚至有些发痛。其实,「心」根本不是指那一颗心脏,心脏在佛法中叫「肉团心」是物质的,佛法中所要观的「心」是精神的;而众生精神的心,依佛所说,是在心脏附近,所以佛就方便称之为「心」。『 楞严经阴的「七处征心」中,对「心的所在」有深入详尽的探讨,由阿难尊者先提出假设,再由佛一一为之破解。譬如:「若心在身中有一固定的处所,并不遍于全身,则我们应只有在那个固定处所才会有感觉产生,而身中其它部位应无知觉的作用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不能说心有固定方所。然面,反过来,若说心是遍全身存在的话,当我们揪身体任何一处时,则全身各处也都应随之面有知觉才对,但实际上当我们焰左手时,右手并不觉得痛,拾右腿时,左腿也并不觉得有何反应,因此,『 心是遍全身存在的』 也是不对。所以,结论是『 遍』 与『 不遍』 皆不成立」这其中的奥妙,只有学者自己好好去参究,才能有所体会。 二、八识与根、尘 A 、前五识佛教所谓的「心」是由八种识所构成。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其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者合称为「前六识」,第七识名为「末那识」,第八识名为「阿赖耶识」。从我们常用的词句诸如「用脑筋思考」、「让我动动脑筋,仔细想一想」、「脑袋瓜子都想破了,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他的头脑(思想)有问题」、「他的头脑很好,很会读书」等等,可以看出一般人都把人的思维、记忆、分辨等能力看作是从头脑产生的,但若仔细分析起来,其实脑只是个开关,或是分电盘而已,真正产生动力的「发电厂」是「心」。当我们家里的电源短路时,通常只须修开关即可,如果是完全停电,则只有发电厂才能解决。发电厂停止供电时,若只在自己家里修理,任凭你怎么修也是无济于事的。是故当知:世人一切心理及生理,真正的原动力来自于「心」,亦即:一切都是心的作用。心如何作用呢?以眼识来说,我们的眼睛称为「眼根」,眼根所见的束西称为「色尘」。当眼根吸收色尘,将之集中在网膜上时,就如同照相机拍照的原理一般,外在的色相即因此而得以留存在心一畏的底片上,这个过程在佛法中称为「摄取外尘」。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摄取」到什么外尘,因为「心」所摄取到的,充其量,只不过是外物的影子而已,所以佛法称这些我们所摄取到的外尘为「尘影」。简单地说,眼根摄取尘影放在心里面,而促成眼识的形成。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当我们看花时,眼光与花(色尘)相接时,便采集花的色相之影,入于心版,接着我们便会起心去分别这些所采集到的影像,由是产生认知而判定「这是花」。此时,这个了别与认知的本身即是「眼识」的作用。同理,当「耳根」接触到「声尘」时,几乎不须要用心去「想」,立刻便能大略地分别及认知,而判定出这是哪一类的声音,是人声,还是车声,这就是「耳识」的形成与作用。余如鼻识、舌识、身识,其作用亦是如此,当可比照而知。 B 、第六识接下来谈「意识」(第六识),意识比较难了解。什么是「意识」呢?意识被称为是「分别的中心」,但「意识」所作的分别与「前五识」所作的粗略判别有所不同,前五识的判别比较粗浅,是属于初步大略的判别;意识所作的工作,则是「前五识」分别之后的「后续工作」,也就是根据前五识送来的「原始数据」,再进一步加以主观地处理一番,而产生的成品就是许多个人的分析、判断与意见。譬如:当眼识得知是白人或黑人时,意识在采集这些资料后,即关始加以分析。若是白人,则认为他们比较勤奋、 高傲一些;若是黑人,则认为比较懒惰、随和一点等等;接着,其它种种更多的联想、分别、与意见,就不断地产生。这便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又,假如眼识所接收到的讯息是一朵花,意识就会跟着在一剎那间,用很多数据去分析它,譬如:此花是属于那一种类的?我对它喜欢的程度如何?此花所象征的意义是什么?等等。再由分析这些数据,又可产生更多的联想与种种分别;再由此等分别,更产生种种爱憎的心理。假如是喜欢的,就想办法去取得它、 拥有它;若是讨厌的,就想办法去除掉它、排斥它,或逃避它、远离它。想占有的,若得不到,便会产生痛苦,这就是「所求不得苦」;想甩掉的,偏偏又无法逃避,也会产生苦恼,这就是「怨憎会苦」。归结起来,人类一切烦恼的根源就在这「爱」「憎」二法上,而这爱憎二法皆是由「分别」而来,此「分别」则是由「摄取外法」而来;这些「摄取」、 「分析」、 「判辨」、 「执取」等烦恼生起的过程,就是「唯识学」所要探讨的内容,其实这也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c 、阿赖耶识(第八识) 为了使大家容易了解起见,我们在此暂且跳过第七识,先谈第八识― 「阿赖耶识」,之后再谈第七识。什么是阿赖耶识呢?阿赖耶识又称为「藏识」,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业习」均收藏于此处,它好比一座巨大的储藏室,只要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动过的念头,全都会往那一畏面堆放、 贮存。因此一袅面的陈设并不是井然有序、分门别类的,而是随意乱塞,这从我们于梦境中之所见,便可略知。大部分人所做的梦,都是支离、 破碎、片断、且没有次第的,绝少是如小说般,有头、 有尾、 前后连贯、 有完整的情节等。梦里的境界多半都是从阿赖耶识或第六意识中现起的。若是己经开始修行的人,有时其所梦就有如短篇小说.样,有主题、 有内容,比较不杂乱无章(因为他的心比较不那么杂乱了);甚至有的人从睡着到醒来,其所梦见的是一整篇连续的故事;但是等修行更深入时,梦就开始减少,乃至可达长期「睡而无梦」之境界。所以由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乱不乱、清不清净。 D 、末那识 现在回过头来讲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位于阿赖耶识上层,被称为「我执的中心」,为什么称它为「我执中心」呢?浅显的讲,就是它往内攀缘其后的阿赖耶识,当做是「我」的本体,往外攀缘前六识,认为这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我所」(我所拥有的)。亦即: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执前六识为「我所」。举个例说:当生气时,有人常会说:「我一想起来,心中就有气」,这「心中有气」就是「我执」在做祟,也就是:末那识正在执着那个气头,当做是属于「我的」东西,而执着不放― ,任何东西,既然是属于我所有的,就很难割舍,会把它视同汽车、 房子、儿女、 工作等这些有形的东西一样,好好地珍惜、好好地保存;身外之物尚且如此难以剖舍、放下,更何况是「自心」中物!再者,执着内心中的贪爱,更是微妙难解,譬如说:我很爱一样东西,到后来演变成并不是爱那个东西,而是爱「我心中的那个感情」,亦即:爱那个「爱心所」。「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简称,「心所有法」是八识「心」王「所」拥「有」的功能或作用,爱、 恨、嫉妒等都是心所拥有的功能、作用,故皆是「心所」;而这些「心所」都是由「我执中心」(末那识)在控制着,因此特别难割舍、放下;若想要令这些我执所产生的「心所」能够放得下,唯有靠修行一途:于修行中懂了(解了)道理之后,或许有朝一日会恍然大悟: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拥有」那个愤怒、 或是「拥有」那个僧恨― 自心之中,实无此物!实在只是「我执」在作祟而已。前面曾提到「意识」是主掌「分别」的功能,然而,其实并非意识本身在主导「分别」的业务,而是其背后有末那识在暗中指使着。这末那识所行有如垂廉听政一般,完全站在幕后操纵,从不亲自露面,因此末那识非常隐密微细。这就是为什么一切世问凡夫人以及外道,都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而且也唯有佛世尊的大智慧才能如实了知。弗洛依德心理学有个突破,就是霄。(自我)的发现。霄类近于第七识(末那识),只不过弗洛依德对「自我」,除了有一个笼统与模糊的概念之外,并未能进一步发挥。因此,至于「自我」到底是什么,则完全付之阙如。然而即使如此,在世问法中,也属于难能可贵的了。总括来说,八识的生起,第一步是由「五根」收集「五尘」转成「五识」再由第六「意识」向内攀缘第七「末那识」,亦即以末那识为「老板」,依其指示而行事,作成种种分别、判断、甚至合理化的借口等。这整个极其繁复的过程,都是在一剎那之间、或是比一剎那还短的时问之内,即告完成。 三、如来藏与八识之生起 现在来谈谈「如来藏」,如来藏即是我们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与阿赖耶识原本是同一体的,只因一念迷执不悟,使真如本性受了染污,才转而成为阿赖耶识。如来藏好比是平静无波的止水,一但风动、浪起,即转清净的如来藏海为染污的、浪涛汹涌的阿赖耶识。接着又因迷的缘故,更产生其它变动;阿赖耶中一有变动,「七转识」便随而生起。「七转识」指的是第七末那识加上前六识― 前六识生起之后,末那识也从中生起,互相熏染、影响,最后再把前六识所收集的业,全部储存到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是业力的储藏室,其中的结构也随着新存入的「业」而有所改变,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都是一直不停地在造业,所以阿赖耶识的构造也是不断地在改变着。它可以变得比较好,变得比较清净一点;也可以变得比较坏,比较污浊一点,端视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面定。当我们所造的业比较清净一点时,睡眠便会安稳一些,睡眠的时间也会减少一些,而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昏忱。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胡涂,当有这些现象出现时,就表示由于修行净法的关系,己经使八识田中的业力产生变化或重新组合了。虽然说阿赖耶识是个储藏室,但它也可说是「总供应站」,支持前七识:它先把前七识所收集的讯息数据往下储存,加以吸收消化,而令整个业力结构改变之后,再回馊出去。譬如:修行佛法之后,「我执」减少,这种好的「业」存进第八识之后,每当前五识再吸收外尘进来,第六意识要作分析之前,便再求于第七识,第七识即往储存室(数据库)― 第八识去「找数据」,这时由于第八识中的「我执」之业减少,因而第六识据以分析出来的结果,就会和往常有所不同,或许是比较客观一点、 或比较不那么贪爱,或瞋心也变小了等等。这就是第八识及其它各识之问的染净彼此互动、互相影响的情形。人若不修行,便不断地造恶业或不美口业,八识也就越来越污染,年纪越大,其所积聚的染污情况就越严重,到后来成为积重难改,便有儒家所说的「老而不死谓之贼」之虞,这是八识之问「本息相资」恶性循环的结果;不过如果开始修行,那就不样了,人的年事虽越长,但由于久修的关系,通常道力也跟着增长,这也是八识之间「木利相资」,茎一闷性循环的结果。存进去的业是善的,领出来的自然也是善的,善上加善;本金加利息,所获越来越多,如同善于理财、投资一样,资产日增。 丙、唯识学与弗洛依德心理学之比较、七识 知道了八识如何生起之后,现在便以唯识学来和弗洛依德心理学作个比较。弗洛依德心理学中,没有「前六识」,只有一个「意识」,他并不知道「意识」的上面还有「前五识」的存在,而且对「意识」本身也没有详细深入的探讨。至于「意识」的下面,也只有一个笼统的「下意识」面已;佛法中,则除了意识 之外,下面还有「末那识」、「阿赖耶识」及「如来藏识」。弗洛依德心理学最大的贡献是发现发。(「自我」),实。虽相当于末那识,但是弗洛依德对于它如何生起,它与第六识、第八识之问如何互相串联、互相作用,则完全毫无所知;佛法于此却有很详尽、很清楚的探讨、分析、阐发。再者,弗洛依德心理学中,也没有提到意识的相状及如何生起;事实上,弗洛依德心理学可说是几乎完全忽略了「意识」的探讨,而只着重在「潜意识」、或「下意识」方面,其所提出的「力比多」在佛法虽也是被承认的,但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它当然是动物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人类所有的、切活动,都由它来发动。相对的,佛法则指出人类有五种欲望(也就是说:人生有五种主要动力):财、色、名、食、睡;而「色欲」(YIN欲)只是五欲中的一项,不能概括其它诸欲。兹将五欲略述于后: 1 .「财欲」是想要发大财、赚大钱。 2 .「色欲」是对性欲的贪恋。 3 .「名欲」是为求得出名,所谓「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三不朽」等等,这些都是名利心在作祟,而且成为追求名利的「合理化」借口。我们一般人虽不见得都想追求所谓的「不朽」,但大多数的人往往都是为了「名」而活,却丝毫不自觉知― 事实上我们对物质的需求都不是很大,一旦人生基本的需求满足之后,大多是「在别人的意见底下求生活」:为博得别人的赞赏、尊重、恭敬、服从、 宠爱等等。以穿着来说,其实能够穿得暖、 不受冻并非难事,但除了有衣穿、不受冻之外,我们都还要穿各种不同的款式,选种种不同的颜色、种种不同质地的衣料,同时还要讲求时尚,衣服款式稍旧便认为不能再穿了,免得被人笑落伍― 「被人家笑」是不堪忍受的事!至于住的房子以及所有用具、装沟也是一样,一定不能比别人家差太多;隔壁人家有钢琴,我们也非要添置一台才行;别人家的儿予在学小提琴,我们家的孩子不管他有没有音乐天分,也就非学一种乐器不可,绝对不能比不上别人。这些其实都是「名心」在作怪,而其根源,在于「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加上「末那识」所执着的「我」,两者配合起来,便形成欲极力维护「我」的「尊严」之局面(「我」为末那,「尊严」为意识的分别),不能在这些事情上,有损「颜面」 4 .「食欲」是对食物方面的欲望,世人在饮食方面种种的讲究,于量求多、于质求好等等,皆是食欲之业力在推动。 5 .『 睡欲」:睡觉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故称「睡欲」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被称为「欲界」,就是因为有此五种欲望。我们修学佛法的人若欲达清心寡欲,第一要务就是要了解这五欲,并且要能觉知它,不被它迷惑而牵着鼻子走。罗素曾着了一本书叫『 权利论』 ,把人类动力的泉源,全部归结为权利欲,其实这是以偏概全,并不正确;这和弗洛依德的把一切生命之动力皆归之于性欲,同属偏之见。罗素所说的权利欲其实是属于「名欲」所摄(依佛法而言,在「名」之下有「权」「位」、威、势、尊重、恭敬、服从、 控制、主宰等等,皆是「名欲」的变体),盖人在吃饱穿暖、衣食富足之后,就会想「出名」,而且名欲是很难超越的,因为它非常微细奥妙,但也并不是仅此「名」的欲望便可涵盖一切。归结起来,弗洛依德对人类心理的探求是有其贡献的,但把一切都解释为以性欲为出发点,这一点是很偏颇、很不正确的。 二、「睡眠」与『 梦」 1 .睡眠前面谈到弗洛依德心理学对梦非常重视,现在我们来看看佛家对于「梦」是怎么解释的。在研讨梦之前,我们先探讨佛法对「睡眠」的阐释。在佛法中,把睡觉的现象称为「五根不行」,亦即: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都没有起「现行」也就是五根没有在发挥其作用。睡觉的时候,眼睛是闭起来的,并没有在看任何东西;嘴巴也不动,没有真正在讲话;舌根也没有去接触食物,即使接触到也不会有所感觉;耳根、鼻根、身根也是一样,都没有积极地发挥其作用,所以称为「五根不行」。其次,佛家认为:人在睡觉时是处于一个「大昏沉」的状态。我们平常在白天的时候,都不停地在吸取外尘,我们的心完完全全像个吸尘器,一天到晚吸收五尘,所吸到的尘,我们称它为讯息也好、数据也好,业也 好,吸来之后,全都覆盖在这个「心湖」上面,时间一久,这覆在「心湖」上的尘就渐渐与「心水」溶和,结为一体,变为我们的一部份,然后再渐渐地沉淀下去,当沉淀到最底层时,就是储存在阿赖耶识里面了(所谓「八识田中」)。如果所造的业习已深入阿赖耶识,就很难去除了,因为那些业习又已转为业识的一部分,若要清除,唯有靠努力修行佛法一途,方能奏效。我们平日,一天生活下来,大都收集了一大堆的尘劳,积聚飘浮在心湖的表层,而渐渐地把整个心湖表面遮盖住。原本我们的心是有本具的「心光」的,这时由于尘劳所覆,本有心光无法露出― 心中一缺乏光明而黯淡无光时,自然就会变得昏昏沉沉、糊里胡涂的;到了晚上,昏沉的程度再增大时,就会觉得想要睡觉。入睡之时,白天所收集的「尘劳」,就渐渐沉淀下去。一般人大概要经过五至八个小时的时间,其尘劳才会沉淀到意识底下,业障稍重的,可能要更多的时间才够。等尘劳沉淀到底下时,意识表面又会恢复澄清,这时就是俗话所说的「经过一夜睡眠,头脑又清新起来」。于是第二天又兴致勃勃地再继续去「吸尘」。所以人若一辈予都不修行的话,则其业识中所沉淀、 积存的「业泥」不知道会有多厚呢!有些人说:「等我老了,再来学佛。」那时恐怕就学不动了,因为当彼之时,「心水」之内早已满是污泥,这些业力的污泥又厚又重,厚重得令人无法动工办事,这时要想修行,多半是困难重重了!当然也有例外:有的人一方面是因为老了以后,知道死之将至,一方面也是机缘成熟,所以特别能发勇猛精进心,用功办道,因此常也能有所证得。当我们睡觉的时候,由于「五根」不起现行,因此「五识」也不起现行,除了命根没有断之外,跟「死」是差不多的。偶而有些人是在睡觉时死的,那就是于睡时,不但五根、五识不起现行,连命根也不在了,因此就变成「睡死了」。世人往往认为睡觉时死掉是很好的一件事,如此则死前不用先受什么病痛之苦;其实以佛法来说,那是不太好的,因为这种死是不清不楚地死去,也就是「无明」地死去,不但别人不知道,连死者自己也不明了自己死了,这岂不是死得很冤枉?真是所谓「糊里胡涂地来,糊里胡涂地走」,如此的死法,甚至死后到底到了哪里,自己也不知道。我们睡着的时候,是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更没有能力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梦,所以梦中通常都是自己「不知不觉」地在造作,这就是所谓的「随业造作」,「随业而飘」― 随着业风或业水飘荡;在梦中,业风把你飘到那儿算那儿,明明不想梦的也梦到了,而一心希望能梦到的,偏偏就是梦不到。小时后,我曾梦过别人在后面追我,想跑总是跑不动,后面的人又紧追不舍,把我当作是他的猎物不肯放过。开始学佛后不久,也曾梦到过被追,但我在梦中只要一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很快就逃脱了;甚至也多次梦到有人在追我及另外一位好友,而我不但自己逃掉了,还救了我的朋友,这是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庆幸的梦! 这都是修行的结果,如果没有修行,即使在梦中也是跟醒时一样,仍然不断地在随业飘荡、 随业造作、随业受苦。所以梦中与醒时造业,事实上是一致的,只是梦中更加难修行而已,因为在睡眠中完全失去前五识的作用以及控制的力量,只有任凭业识飘煮,就如同人死后的中阴身一般,其业识完全任由业力迁引,一点抉择自主的力量都没有。我们如是了知之后,就应心生警惕,赶快修行。到目前为止,我们谁都没有死过,然而凡物皆有死,只是我们都故意暂时把它忘掉罢了!由于不知道死后是怎么样的一死到临头时,才不会那么恐惧或惊慌失措 2 .梦以佛法来讲,梦主要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在作梦时,「前五根」都不发生作用,因此「前五识」也大都止息了,只有意根所起的第六意识还在继续工作,所以你明明眼睛是闭着的,没有在「看」任何东西,可是你在梦中确实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形象;虽没用到耳朵,可是在梦中就是可以「听见」声音;虽也没用到舌根,可是在梦中也照样「尝到」很多食品,还可分辨其味道;所以于梦中「色、声、香、味、 触、 法」六尘都具足而有,其实那全都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所现。怎么说呢?那些梦中的五尘境界,皆是第六意识攀缘「前五识落谢的影像」,令它们再显现出来罢了:大约等于是把原先输入的旧数据再「叫出来」一样,且将其重新编排一下,亦即所谓以意识的「忆、想、分别」,而再造出许多境界出来,这些境界我们名之为「梦境」。在睡时,第六意识的这种「独立的个情况,现在心理先有所准备,等到一贯作业」的作用,在法相宗或唯识学里,称之为「梦中独头」,其道理是:第六识本来应是攀缘「前五识」方起作用,现在却能独立作业,虽没有现前的五根、五尘、五识的境界以为其所依、所缘,但第六识也能依其忆想及分别的能力,而自己造出许多五尘境界的影像,故以「梦中独头」称之,可见这第六意识是相当有威力的。事实上,我们所有的一切妄想分别,一切造作,都是靠着第六意识攀缘前五识及第七识而产生。所以历来禅修者,皆从第六意识下手。所谓「独头」(意识不依靠前五识而单独起作用)有三种:( l )「定中独头」(2)「梦中独头」及(3 )「狂乱独头」。兹说明如下: ( 1 )定中独头:若在定中修观,本来现前没有的束西,观行成就后,便可任运而现出,此时这些境界于定中能见,在真实境界中亦可见;亦即,不但在定中可以看到,而且睁开眼睛时依然可以看到这些境界。譬如说修「净土观」,观行成就时,就会现出净土中的种种胜相,睁眼、闭眼皆能得见;若修「观佛相好」,面前就真的会有一尊或多尊佛出现,这就是「定中独头」的作用。然而行者于定中独头所见到的境界,旁人是看不到的,这是「自受用」的定中独头。至于所观境能成为「他受用」,则是佛及大菩萨的现观、现量境界。 ( 2 )梦中独头,详如前面谈梦境的部分所说。 ( 3 )狂乱独头:「狂乱独头」是指疯子的情况,他不须依靠前五识,而只依着第六意识,便能形成一个自己独特的幻想世界,而这世界,别人是无法共亨的。 三、结论 如是拿世法与佛法比较的结果,令人觉得:为佛弟子,如果越了解世间的学问,再回头来看佛法,并拿世法与佛法一比较,则越令人讶异,越令人深深地惊讶于佛法的精深、博大、殊胜与超绝,觉得佛法非但不如一些人所误解的「落后」,而且是非常非常「进步」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法中就已架然大备的东西,于今两千五百年之后弗洛依德才能有些微的发现,而且弗洛依德在当时却被认为十分前卫、「先进」。因此,越是深入了解世间法的东西,越能肯定佛法的价值无穷,对佛法的信心越是坚定。也发现:这个世界目前的趋势,是越来越走向佛法所说的境界,譬如说:在心理学方面,佛法早就提出了潜意识、下意识,并且予以详尽的解说与开发;在天文方面,近代天文学,许多人不顾一切禁忌,乃至牺牲生命,打破了基督教的武断迷信,才发现宇宙是无穷的;然而佛法早就提出有三千大千世界,而且有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现在天文学也证明,地球不但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而己,并且发现无量的太阳系才构成一个「银河系统」,无数的银河系统才构成一个「岛宇宙」,无量无数的岛宇宙才构成一个「星云」,无量无边的「星云」才构成一个「宇宙」。这在佛经一袅面早就详尽地讲过,而天文学到现在才开始有所发现。在生化方面,早在佛陀的时代,就知道有微生物、有细菌;在政治方面,近代才开始提倡人类应是平等的,佛法早就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因为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以经济学来讲,现在渐趋向于均富说,强国常常救济弱国,这就是已经开始实施均富的观念,因为如果不均富的话,这个世界就不能保持平衡,不平衡就会引起战争;而佛法早就提倡人应多行布施,以财施人,则己得福更多,进而以福德资粮而修慧,趋向菩提。由上观知,佛法不但是「进步的」,而且可说是「最进步的」,甚至可说是「超进步的」,因为它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无论与世间任何一法相比,都是「超越独步」的。何以如此?因为世俗法皆是凡人之智慧发展而来,无论如何进步,都跳不出俗智的范畴,而佛法则为佛智之流露,为从「一切智人」之真实智慧而来,凡圣悬殊,是故不可相比,比则益显佛智之殊胜独到而已。 丁、随机对话录 1 .真如本性 问:是不是每个人的真如本性都一样? 师答: 对,每一个人的真如本性都是样的。「真如本性」在『 六祖坛经』 里称为「本来面目」,这是禅宗的讲法。「本来面目」就好像是一面镜子,所谓每个人的「本性一样」是指其功用「一样」;譬如镜子的功用是能照物,同一件物品,在「这面镜子」所现的影像,跟在「那面镜子」上所现的影像,应该没有差别;我这张脸,拿这一面镜子照是这个样子,不可能拿另外一面镜子照时就变了样。又,真如本性的「一样」也是指它的特质、本性是一样的。真如本性是我们所有众生都具备的,与佛菩萨一样,其究竟并没有丝毫差别。真如本性又称为佛性,正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诸佛菩萨才会不辞辛劳、 千方百计来教化我们,否则如果没有真如本性,再怎么教化也不可能成佛。就好比一堆沙石,如果其中原木没有金矿的成分,再怎么提炼也不可能炼出金子。因此应相信众生的确皆有佛性,而且人人具足,因此才值得修炼、教化。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以此五蕴身心所造的业太多,这些业就如渣滓、废石,倍增提炼的困难。每一个人八识中所含的业之成分都不一样,所现的相状也不一样,因此个性、根器也都不一样,但只要努力修行,则最后所提炼出来的,均是平等一味,都是佛性所显的佛果菩提。 2 .唯识学之应用问:如何把唯识的概念运用在日常生活及修行上,而有所获利? 师答: 唯识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自心的变化。在我学佛之前,说实在,心里也不是十分明白,也常是很胡涂的:自己生气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生气;自己嫉妒的时候,也不觉知自己在嫉妒;自己贪爱的时候,也不觉知自己在贪爱等等。这些瞋怒、嫉妒、 贪爱等「心情」在唯识学中称为「心所有法」,总共有五十一个,若对这些「心所有法」都很明了的话,便可运用它们来帮助自己观察自心,明了自心;观察了知自心相之后,好的方面就容易再加强它,不好的也比较容易知道怎么去除掉,或是设法对治、令它减少一些。如此,就是以唯识学来帮助修行。以禅宗的话来讲,就是依于唯识学的知识,才「有个入处」,得以「观心」(观察自己的心相),因而能明了「自心相」,明了自心相后才能去对治、 降伏它,统理自己内心的王国。 3 .性善、性恶、致良知、与末那识。某牙医问: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是否就是说人一生下来,他的末那识就是恶的?孟子所讲的「性本善」是否就是人一生下来,他的末那识就是善的?另外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和佛家的「真如本性」,其理论是否相同? 师答: 我对「王阳明学说」没有深入研究,我所知道的王阳明学说仅是一点皮毛知识。但据我所知,王阳明是受了佛学的影响,所谓「宋明理学」是结合佛家与儒家,而以儒家为主体,佛法为附丽,而成一种「玄学」因此,「理学」又称为「玄学」,这种融合儒、佛、「儒体佛用」的工作,在宋明之前己有人尝试去做过,甚至尝试把中国三大家「儒、释、道」调合在一起,至于是否有任何成果出现,我们姑且不谈,因为做这种工作的人,都是认为这三家对中国文化均有相当大的贡献,而且对这三家的理论均非常喜爱,皆舍不得放弃其中任何一个。三家之中,比较明显容易调和的是佛家和道家,因为它们两者皆有「出世」思想。但佛家所说的「出世」和道家的「出世」亦不尽相同,佛家的「出世」不是躲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佛家是主张要度众生的,佛家的出世是「超出世问三界六道」之义。道家的出世则是「遁世」之义,因为道家较为嫉世愤俗,因而倾向于离世以得超脱,故而醮不起在世俗上挣扎奋斗的人,由『 论语』 一畏可以看到,如长沮与桀溺及「凤兮,凤兮」等章都是道家之人在嘲笑儒家的柄柄皇皇。但佛家就不同了,佛家向来是不嘲笑任何人的,也绝不嫉世愤俗,佛家是「以悲悯代替嘲笑」,「以发愿救拔代替愤世嫉俗」。由以上可以略微看出儒、 释、道三家的基本精神。儒家是入世的,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世俗的道理,但未提及有关如何对付贪瞋痴烦恼、生死的解脱,它是比较缘于外法,注重外在的东西,讲求礼乐:「礼」是外在的行为,「乐」是依靠「音乐」,也是属于外在的东西,因此世间法的特点就是依靠「外法」。佛法讲心法,以禅宗来说就是「心地法门」,所谓心地是指「心」如大地一般,只要播种就长得出东西来,重要是在于所播之种为善种还是恶种,若播善种,就能长出好东西来,播恶种就长出不好的东西。王阳明讲「致良知」,不知道他给「良知」所下的定义是什么?以佛法的实义来讲,实在没有所谓的「良知」,佛家只讲「佛性」,而佛性是离于一切善恶分别的,无所谓良与不良,良瞰的分别是由「意识」攀缘「我执」而成就的「我见」不管你那「我执」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文化,或是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地点,总之,「我执」都是依于某些特定的时间、空间、文化、种族、家庭、 教育等背景而来的,这些东西的综合体,便形成「我见」「我执」。这我执小至于执着这个身、心为「我」,大而执着这个「家」为「我的」;再大,则执着这个社会为「我的」;再更大,则执着这个国家、种族为「我」、「我所」(我的)。所以每当有老美讲中国人坏话的时候,便好像伤害到「我」一样!讲中国人坏话,瞧不起中国人,就等于是瞧不起我,非要跟他好好争到底不可。总而言之,所谓的「良知」,可说是浪漫哲学里的一种观念,在佛法中是不成立的。 4 .「良知」与「如来藏」牙医问:良知是不是有点像如来藏?师答:不是。如来藏是像平静的水一样,平静的水能够照一切物。若是湖里波浪很多的话,所看见的影像,一定是破碎的、扭曲的,若湖水是平静的,所看到的影像也一定是清晰的,且完完全全可以映现出来,这就是指如来藏的作用而言。如来藏离于一切爱、 憎、喜悦或是讨厌、 嫉妒等,其中没有七情六欲的烦恼、也没有任何执着,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可以鉴照一切,如同平静的水面,无论好的或是坏的,都一视同仁地将其映出。所谓的「良知」,并不是佛家的东西,也没有相类似的名词可以比对。若是与弗洛依德心理学相比较,或许还较容易些,弗洛依德心理学中有「超我」,这「超我」对整个社会、文化来讲,是「良」好的,只不过它是后天学习、灌输来的,而王阳明所谓的「良知」却是先天的,他把某一些观念或认知,认为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例如他把一些儒家的德目如忠、孝、仁、 爱、礼、 义、廉、 耻等,都当作是人的「良知良能」;事实上,这些德目有多少是先天的?有多少是后天学习的?还大有问题。又,王阳明的「良知」与浪慢哲学中鲁索所提倡的「原始主义」倒很接近,而且与德国康德的「先验哲学」以及美国爱莫森的『 超越论』都很近似。不过依佛法来说,这实在也是六识的妄想分别(唯识学三性中所谓的「偏计所执性」)。王阳明的学说,「致良知、 存天理」,什么是「天理」呢?这依佛法来说,也是一种攀缘外法所起的妄想分别(唯识学三性中所谓的「依他起性」),「致良知」是攀到佛家的一点边缘,「存天理」是攀传统儒家从周易以来的一点边缘,两「边缘之见」相融合,凑成王阳明的理学。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呢?以佛法来说,其实都不对,人之「性」本身不能说是善、是恶,只不过人之本性能造出翌口与恶,(人「性」是体,善恶是它的作用― 有体才有用,但「本体」并不是「作用」;反之,善恶之「用」也不是「体」,因此不能说:「人性是善、是恶」!血应说:「人性离善恶,能造善恶」。)因此,人性之善恶,都是由我们意识的判断才产生出来的。不同的时间、 空间、人种、社会,对同一样东西的判断,可以是大好,也可以是大坏。一切束西的价值判断都没有绝对的,因为都是我执、 我见的结果。这「我执」可以是由于「小我」而来,也可以是由很多的「小我」结集在一起转变成的一个「大我」之作用,小我与大我互相推动、影响,小我是个人自己的别业,大我是大家的共业,由「别业」与「共业」和合的结果,就产生了所谓「善恶的判断」。又,所谓「共业」,就是大家共同造作的业,其中大家都有共通的、类似的价值观念,大家都认同是好的,那就是好的,少数的个人很难否认而说它是不好的。所以善恶是意识的分别,而意识中的我执部分是根据(攀缘)末那识来的,因为「前五识」的分别,于一切众生都一样,并没有包含「价值判断」在内,第六意识的判别则因时、 因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再加上出发点不同、观念不同等,善恶认知的差距也就产生了。所以善恶是无法有绝对标准的,若真正要求智慧,则要离于这些攀绿种种外法的妄想分别才是。学佛法,就是要离于这些妄想分别」,因为我们的一切烦恼、 痛苦、争执、奋斗,都是从妄想分别中来,如果真能离于妄想分别,则所有的烦恼当下即止息,也不必写厚厚的一大本书来说明善恶的道理,乃至于所有言说戏论都停止了、 争执也停止了。世俗人常说「真理愈辩愈明」,但依佛法来看,真理是愈辩愈黑,因为所谓辩论,往往到后来都只是在争辩、争意气而已,谁能雄辩,谁就是赢者。因此若不是依于正知见,而依于六识的妄想分别,常常是愈辩愈黑,有时即使是辩输了,心一畏也不会承认对方是对的,只承认对方比我较会讲话而已。所谓道理是离于言语的,绝不是从辩论中来的,套句道家的话:「道可道非常道」,这里第一个及第三个「道」是名词,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是动词,意思是「言说」,这句话翻成自话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真理是离于语言的,语言是人为的束缚,会依时间、 空间乃至于人的因素而改变它的意义及内含,甚至于同一个人,对于同一句话,若用不同的语气来讲,也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意义。 5 .「遗传」与「业力」后来的人根器不好,照医学来看,这是有先天及后天的差别,先天的是遗传的,后天的是受环境的影响。在遗传方面,若前几代是土匪出生的,则这一代小孩子的身上则一定有这种染色体存在。有「强盗的染色体」这东西吗?这个在医学有报告吗?这个就是说先天上这个小孩就会有土匪的倾向,现在的医学甚至可以分离基因把坏的基因拿掉,替换成好的基因。比如说好几代气喘的人,生下来的孩子,先天上一定会气喘,这就好比你先天上做了很多坏事情,只要你有那个基因就有那个倾向。就一个家庭来看,同样都是父母亲所生的,也都是从同样的环境出来的,不可能说所有的兄弟姊妹在外形、性向上都相同,这要看你是拿到父方或是母方的基因。若照您所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话,这等于是否定了遗传学,尤其现在的医学,已经可以测出基因,而且还可以计算到几代仍会有那种遗传,到几代可以把它弄掉。好比如果有好几代都是「白痴」,曾祖父是白痴,祖父母是白痴,父母也是白痴,生下的孩子,有很大的百分比会是白痴。现在可以把那白痴的因子拿掉,打进去好的基因,当然目前还尚未普遍化。那变成什么,「黑痴」吗?也可能是黑痴,如果聪明是黑痴的话,那就是黑痴。若照您所说,那跟医学有没有相冲突,因为我是医生,故有此问。是那一方面的医生? 我是口腔科医生。就如口腔科来说,我们已经可以做到改换牙床的基因,把不好的去掉,打进好的,可以把好几代先天不好的遗传使之转好,这也不是新的知识了,在大学里已普遍知晓了。这又起了一个问题:如果是白痴,那么能不能修行呢?又比如医院裹有些水脑的新生儿,脑一畏都是水,这种人的脑力无法达到普通人的程度,若想修行是不是也可以?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佛家把很多东西都看破了,名也不要,利也不要,若从西洋人的看法来说,名和利是使人类进步的一个大动力,若大家都看破,对整体全人类来讲,是不是一个好处?大家不求利,也不去做读书研究的事,都去修道了,果真如此,是不是对人类医学、科学有好处呢?就第一个问题「白痴」来说,先要知道什么是白痴?白痴乃至所有生物一切的残障,以佛法来讲,那是在受业报、受苦报,因他造了白痴的业,所以得到白痴的果报。造什么业会得到白痴的果报呢?「白痴」就是没有智慧到极点,在他的前世因障碍别人求智慧,所以现生就成为白痴。相反地,如果你帮助别人求智慧,则会得到「有智慧」的果报。龙树菩萨在『 十住毗婆娑论』 中说:「与人说法,得大智报」,因说法与人听,是让别人开智慧,因果相应,因此自己所得到的就是大智慧的果报;反过来说,障碍别人修行、障碍别人说法、障碍别人求智慧,将来所得到的就是愚痴甚至白痴的果报。还有另一种情形是:自己学得了智慧,却把它隐藏起来,吝于教人,做这种行为的人,来世即使不成白痴,也是愚痴无智,没什么智慧,这样的人,即使想修行也修不来,甚至连念一部经也念不全。佛弟子中有一位叫周利盘陀伽,就是如此,以其前世做大法师时吝法故,当世便生而愚痴合钝,但由于他宿世所修其他福德的关系,当生得遇佛世,受佛接引而得开悟;在他开悟证果后,佛才讲出他宿世的因缘:他就是因为前世吝法,今世才得此愚痴的果报。有些人残障、缺手或断脚,多半是前世杀业太重;通常体弱、多病,都跟过去所造的杀业有关。杀生,最直接的「果报」是堕地狱,果报受尽了再受「余报」;「余报」是先受短命报,多生多世夭折、短命之后,再受身体赢弱、多病等等的果报;反过来说,若是爱护生命、救护众生,所得到的果报:一是长寿,二是身体好,三是强壮有力。帮助别人延长生命,得到的自然是长寿的果报。因此,依佛法来看,人若成了白痴,是他前世自己造的业― 目己造业,自己受报,与他人无关。其次,关于遗传学,现在我们以佛法来分析一下什么是遗传。众生界的一切事情都是「业感」所成,业力像磁石一样,磁铁有吸引的作用,会吸引同类之物,业力亦是如此。在座的各位,为什么今天会来此听我讲佛法?这也是往昔的业力所感:由过去世所修的善业,感得今生有这样的福报来听佛法。「业力」是不可思议的,你无法解释:「为什么我有那些业,就可来听佛法;若没有,就不会来?」法如是故耳。有这种「业」,就会有这种吸引「力」。譬如:有些人你一见就欢喜,而艮越看越喜欢,若是异性,可能就因此而结为夫妇;当然也有冤家结为夫妇的,刚开始时相见而欢,成夫妇已,越看越不顺眼,那就是彼此为偿债、讨债而来的、众生互相报恩、 报怨,恩怨之业不可思议地就会有这种吸引的力量。众生临命终时,前五识及第六、第七识好像蜗牛的角一样缩回第八识一畏,才离开身体。第八识― ― 阿赖耶识― ― 就是所谓的「业识」或「本识」,因阿赖耶识是业力的本体,故称「本识」。阿赖耶识离开身体后再去投胎,投胎时,要选择什么地方呢?找什么人为父母呢? 当然是找跟他「有缘」的,也就是说在他过去生中和他有业缘关系的。譬如以中国人来说,除非是特别崇洋的,想要来世作个白皮肤蓝眼睛的人,否则通常还是会找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人家去投胎,这就是「业感」。虽然黄皮肤不见得是最漂亮的,但是在你我看来却比较顺眼、比较喜欢、觉得比较自在,有如「回到家」的感觉,这就是业感:在业力的牵引之下,不期然而然的就去了(去投胎)。业力跟「缘」和「业报」也有关系:业力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你若是该得与这种父母相同或类似的果报,你就自然有所感应而被这种父母吸引去了。我们可以发现:在同一个家庭一袅,如果父亲喜欢音乐,子女虽不是绝对如此,但常常也是喜欢音乐的,这就是「业力相吸」的影响。白痴亦是如此,这是他与未来的父母曾造有类似的共业,因而觉得在这种父母那里很适合,如同「回家」一般,于是就去这种父母那里投胎了。好比说:一个当惯了穷人的人,死后为中阴身,若要他去豪富人家裹出生,恐怕他还不敢进去呢!‘这并非笑话。凡夫转世投胎时,大致的情形是如此:第一、总要找自己熟悉的,第二、找跟自己有缘的。所以一家之内,在很多方面,无论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有许多类似的地方,这就是以佛理来解释「为什么有白痴父亲,就常会有白痴儿子?」的原因:业感相吸及父子「共业」使然。又有些时候是心理影响生理,(人是由「心法」与「色法」和合而成),因心理上有某个因素影向内分泌,于是就令器官组织产生那样的缺陷,经科学家化验的结果,发现其细胞内的DNA 、 RNA 有这样的结构式,于是推测这一些是得自父亲的,那一些是得自母亲的。事实上,这种种推断,也只是「推断」,而科学家对这些推断,也只敢说是「或然」,而不敢说是「定然」。以佛法来说,众生的一切业果完全是「自作自受」― 自己造的业,自己在受果报,没有人能替你受,也没有人能给你、加之于你身,而让你受不该受的果报。以佛法来说,一切都是自业所成,故没有所谓的「不公平」: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该得的,若是你不该得的,不论好的还是坏的,也都轮不到你身上,因此一切果报皆自造自得,不是父亲给你的,也不是母亲给你的,亦不是祖上积德给你的,或是祖上缺德给你的,全都是你自己给你自己的,佛语「自作自受」之真义,即是如此。所谓的「遗传学」是科学家观察到的现象,他们看到子女与父母之间有类似的东西,便提出这种说法,说它是「遗传」,但更深一层的,他就没有办法看到了。至于其它世间人若不了解的,便索性称它为「命运」;其它宗教则说它是「神的旨意」。这种种说法,都可让他们自圆其说,但以佛法来看,那些说法都不究竟,因为还有更深一层的道理在一畏面,只是凡夫的智慧没办法完全看到。关于大家都一齐看破红尘这一点,在我们的世界中是根本不可能的,否则试问:你要不要当和尚? 6 .『 理论」与『 实际」目前我还没有看破红尘,如果我看破,我也会去当和尚,我刚才的问题并不是指在实际上,而是在理论上。你所说的,在理则学上来讲,是理论上具有可能性,但并不是在实际上能有此事。理论上具有的可能性是一种「假设」,只是从理论、文字上去「推理」,事实上是不可能发生的。这种理论充其量只是纸上谈兵,而实际上则是妄想分别,或没话找话说。如此看来,这种理论只是书生闲来无事、 喝茶佐脂的奢侈品,于人于己,都毫无用处。我们来作一个假设:「在五十年之内如果大家都生男的,果真如此,那么人类岂不是要绝种了吗?或是都生女的,不也是绝种了吗?」这件事在「理论」上都可成立,但实际上便成了杞人忧天,好端端地没事,却要去担心「天要是塌下来了怎么办?」那是不可能的事,天要是塌下来,还有比我们高的人顶住,这是你多虑了,是不会发生的。所以说,「大家都同时出家去」,只是言说中可有此论(理论上有此,但实际上不可能有此事。既然事实不可能有此事,则此论便成「言说戏论」 7 .「名利」与「进步」那不是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若大家都不求名、不求利,则对此世界的进步有什么好处?现在问题的征结在于「世界文化是不是在进步」。首先要考虑的是:你如何定义「进步」这两个字,什么样的情况称之为「进步」?你所说的进步,事实上只是针对科学方面而说的,以目前来说是指「科技」。科技的进步不过是这几十年的事,几千年来都没有什么改变,没有什么大差别,这几十年来科技的突飞猛进是有它的原因的,可是要拿这几十年和人类几千年来有历史记载的历史来比较,这是无法相比的;且问:这几千年来人类有没有「名利」心呢?不可否认的是:有。既是有,何以这几千年问,人类的科技都没有什么进步?由此可证明「不是因为人类有名利心,科技才进步」。科技之进步并非单独一个因素所能成就,而是由于很多的现象因缘和合,才促使人类在此短短几十年内,科技变得这么进步。使它进步的功臣并不是「名利心」,人类的名利心,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为什么科技并没有白古就如此进步?从这几千年来观察,人类虽一直都有名利心,但并没能促使科学进步― 反过来说,「人类若 没有名利心,也不会因此而令科技不发展」,这是「反证」。所以「有没有名利心」跟「科技发不发展」,两者之问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对于科技之进步,名利心并不是绝然必要的条件,或许会是助绿,但不是完全绝对如此,因此你不用担心没有名利心,科技就不发展了。:我觉得绝大部分从事实验工作的科学家,若真正对人类有所贡献的,可能都不会存有名利心;若是只为求名利,那他们根本无法把心思完全放在科学实验上面。阿弥陀佛,谢谢。这的的确确是真实的,有成就的科学家反而对世俗的名利是中性的反应,他们多半是全心全意为科学上的求知而努力,为了求真理、 为了兴趣而研究。为求名、求利而做的,由著名科学家的史传来看,是少之又少的。通常急功近利,求名求权的人,都从商或从政去了,不会安心待在科学家的岗位上的。 甲居士:若名利都不要,好像什么都空了;但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好像与世 俗所说的空,不太一样。 师父:对,但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四大皆空」 甲居士:是啊,是啊! 师父:其实我现在讲的,都还在辩论的层次,为求以辩止辩。 牙医:我想我们是在讨论,为启发心灵的一种讨论方式。 师父:若真如此,那很好。科技的发展是不会受名利心影响的,如同那位居士所说。事实上,若以更中性的、更抽离的态度来做任何事情,可以做得更好。若以研究科学来讲,则可以令科学更上一层楼。若用名利心来从事,那就是「有私心」,有私心的话,则只是为自己好,或只为自己国家好,但从整体上来看,就很容易伤害到全人类,所以科学家的创造、发明等等,多半不是为了名利。我的意思是:通常要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没有竞争,进步得比较少。 这样子也不对。真正的进步通常不是在竞争之下产生的。譬如:科学家的创造、哲学家的思维、乃至于一切修行人,他们都不是为了要跟别人相比、要分高下才去做的,而是觉得自己是真的喜欢、真的有兴趣,且为更进一步充实自己而做,这样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完美。如果是为了要跟别人相比、相竞争而做,那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那还是为了「名」;且若是为了做给别人看,那他的进步是有限的,因为只要一旦稍微超过别人一点点,他就满足了,因为认为「我已经赢了」!若并不是为了和别人相比较,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志趣去做的,那样会越做越高兴、越做越多、越做越好,越好就越喜欢做,如此便没有止境。所以不管是修行也好,从事科学研究也好,都是如此,乃至于做生意的人,也是如此。我知道一些大的资本家、大的企业家,他们到后来并不是对赚多少钱感兴趣,而是沉醉在能够善于运筹帷辗、经办事情上,就有点像科学家的那种态度一样,非常的中性。为赚进大把钞票而高兴,那是开小杂货店的人才会这样,若是经营一个商业王国的人,就应不至如此。真正好读书的人,也不是为了要跟别人比赛分数才认真读书,真正做学问的人、真正做事业的人,也都不须是为了要跟别人相比(竞争),进步才能无止境。 社长:我想牙医他的想法是偏重于应用到工业的产品上。像日本的电子零件, 设备比较好,比较容易和其它国家的产品竞争。产品若比较好或者是价格比较低,在竞争上比较占优势。 牙医:我想毕竟真正纯粹钻研学问的人只是占少数,大部份的人还是须要互相 师父: 竞争与比较,来提升自己。譬如:学校方面排出成绩表的原因,一方面是为看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你的这种讲法并没有错,但只是针对「小场面」而用,英国的一位文学家汤姆斯、卡莱尔,写了一本书『 英雄与英雄崇拜』 ,这本书含有相当浓厚的「贵族」思想,可能已不太符合现代人的理念,但他在书一袅却也提出一些相当重要的事实与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历史并非是普通一般人所创造的,而是由「英雄」创造出来的,由具有天份的种种英雄:「文学英雄」、「科学英雄」、「政治英雄」、「物理学英雄」等等,带起「一代风骚」。在罗素所著的『 权利论』 中说:「一般人大都是追随者,领导者只是占极微小的部份,而真正能决断事情,甚至影响到全世界的,却是少数的领导者」。这个理论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然而不可否认地也有些事实存在。你所提出的讲法是有的,但对整个世界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必然因素,真正决定性的因素,反而是从个人中抽离出来的。因为你要影响全世界,你的心就必须也是属于全世界的,而非只是属个人的,如果只属于个人就无法属于全世界。以小的范围来说:你若是属于一个家族的,你就只能影向这个家族;你若是属于一个国家的,你就只能影响这个国家。由此可以看出一点:「名利心」通常是属于个人的,所谓「私利」、「私名」也。若要能影向乃至利益他人,就必须去除私我的因素,靠修行去掉私我的名利心,方能影响及利益整个的社会,影响整个国家,乃至影响全世界。 8 .业力与杀生为了避免黑死病的传染,而杀死老鼠,可否?若真的发生了黑死病,那也是众生的共业,首先必须了解个人的业较容易转,共业则十分难转、 难逃。若是黑死病已经发生了,那时才来杀老鼠,已经来不及了。再说业力不可思议,时间到了,根木来不及救了。譬如:廿世纪的,得到了就好像宣判死刑似的,没有药医;这也是众生的共业造成的。若要避免这些共业的发生,则必须守身如玉,多行放生,业要担进而能不杀生、 吃素等。若是杀了老鼠,则众生将会有更多的共业。 9 .禅与禅的受用问:何谓禅?有何好处?师答:今天我两只腿盘着在此讲佛法,我的经验就是:两腿一盘起来,就不可思议的能够摄心不乱地讲佛法,否则在此讲到后来天花乱坠,不知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是会出丑的。盘腿可以摄心,这是可以证验的。但你若只是看我做,而自己不亲身去行,到头来,这还是我的体验,于你无益,你还是无法了解其中奥妙。『 六祖法宝坛经』 里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表面上的意思是:「我喝的这杯茶,是多冷多热,只有我自己知道。」若是你问我:那杯水到底有多冷啊?我用百般的比喻或解释:「这杯水有如冰那么冷,有如山泉那么清凉,有如任凭我用尽种种的方式、 使用种种的言词来表达,你还是不能真正体会这杯水到底有多冷。同样的道理,你问我暍的那杯水有多热,而自己却不亲自去喝喝看,那么这杯水的热,即使我用最好的形容词去描绘,这个经验还是我的,而你却永远也不能得知,除非你也亲自喝暍看,喝了就马上能知道答案。然而同一杯水,你我暍了之后,却不一定会有同样的感觉,因为:你我身体不一样,你我舌头、 牙齿、口腔的感受性― ― 耐冷、耐热性程度等都不一样。所以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更深一层的意义是:「修行的境界,自修、 自证、自己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讲了也没用,除非你也来修修看;然而每个人所修证、所体验的,也依各人的根器、因缘而有所不同。「禅」有两个意思,一为「禅定」,另一为「正法眼藏」。「禅定」也称三昧,乃静坐而「得定」的意思。「正法眼藏」乃「、百语道断,心行处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与境界。静坐时,身要正、 心要静。习禅的好处是:「定」能减少烦恼,乃至止息烦恼,令心得静止、清凉、光明。「正法眼藏」法门则为于修禅定之后,再依禅定力,入于微妙般若智慧,然后以般若智来照破无明,因而真如本性得以显现。「禅」分为五种: l .凡夫禅 2 .外道禅 3 .二乘禅 4、菩萨禅 5 .如来禅 「凡夫禅」乃凡夫依前五识所修的禅定,如瑜伽术及武术家的静坐等皆是属于凡夫禅。 「外道禅」乃其它宗教家依邪见所修的禅定,由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起修:如基督教的冥想,乃是希望利用冥想与祈祷面妄想与神合一或沟通,或如婆罗门教要与梵天合一,道家要「与万化冥合」。依佛法来说,这些乃是依于不正确的见解及妄想分别而修的禅定。又,台湾的乩童与鬼神等沟通、 以及神灵附体等,亦是属于外道禅所摄。 「二乘禅」乃依于偏慧、第七意识所修的禅 定,是执着「出离生死、证入涅盘」的禅定。 「菩萨禅」乃依于正慧,由第八识所修的禅定,这是去了「我执」以后所修的禅定。 「如来禅」乃依真如本性所修的禅定,乃诸佛如来所自证、自修的境界,故称「如来禅」 至于习禅的好处,已如上述;但仍须自己亲自去体证。然而千万别修不究竟的禅定,例如「凡夫禅」、或「外道禅」之类的;最起码的,也须是修「二乘禅」才是,若能真修「菩萨禅」,乃至「如来禅」,则更究竟,才能亲切地体会六祖大师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九八九年讲于美国 宾州「理海佛学社」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