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六集
2014/9/4   热度:391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六集 【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六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 2009年12月11日 我们继续讲之前刚刚休息的时候提到网络弘法,我其实非常非常的反对网络听法,为什么?因为太轻易,我刚才讲说古代祖师如果在传法以后就会叫令说,让后代的得法不要太轻易、太便宜。太便宜会怎么样?轻慢、轻法就不重视不重。有一个很有名的公案,慧可断臂达摩安心对不对?断臂之前是怎么回事,断臂之前慧可大师因为有神来指示他,让他去松山少林寺达摩洞口跪了一日一夜,到夜里的时候忽起大雪,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他整个下半身都埋在雪里面,这个以我们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是不是?你知道为什么?因为你整个人下半身在雪里面很可能就残废了、就冻坏了,可是你看达摩的心好狠呐,也没有动,然后就说你来干什么?他说启禀师父愿闻如来法要,达摩祖师一听就破口大骂,说诸佛如来微妙之法累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无量劫修行,那你这样子的轻心、慢心就想要听如来的秘密法要?然后就不再讲话了。公案就这么写慧可就拿着随身带的刀,就把自己的左臂割掉然后献上。你知道达摩的用意是什么?你要注意他前面的那句话,你以如是轻心慢心就想妄计如来圣法。 什么轻心、慢心?我不解释你恐怕不知道,你以为你跪在那一日一夜就很虔诚了,你能跪、你能这样求你很了不起呀!所以心中还有微细慢在里面,达摩祖师就是要除他最后的,因为他接的正法眼藏,最重要的法,就不能有一点点的瑕疵,有一点点的我能、我行的傲慢存在,所以为了要断他的傲慢,就要逼他。他断的左臂表示什么?代表断除我相,为法舍身,代表了。可以说如果达摩说,你就从这个岩壁上跳下去他也会做,因为自己能够把自己的手臂割下来,别人把你的手臂割下来简单呐,自己割自己。摩祖师那样的逼他就是要成就他的心清净,成就他断除最后的我慢烦恼,所以堪授大法。 我说现在的网络学佛、网络听法很不好,增长慢心,本来烦恼也就不断了,然后又听了一些懂了一些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真的、假的、好的、坏的,懂了一些了增长慢心。不学还好越学越遭,不只是网络了很多学佛的人都是这样子,本来学佛还不错,没有佛学因为觉自己还不懂,无明业障重还谦虚一点,学了佛就不得了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就变成不但学佛没有学好,做人越来也越做越差。然后学了三年佛人家看到就皱眉头,学了五年佛人家碰到了就赶快躲开,所以这就是学佛,心不善,恶法不去,就好像武侠小说里面心不好的人拿到一本武林秘籍,哇这不得了了,他就变成大恶人了,就没有人能降了,所以就很糟糕。 我在顺便讲一下,这个出来没有在录影或录音里面讲过,你在网络上或是电视前听经闻法,你难到会乖乖的这样正坐或盘腿听吗?才不可能。对不对?你只要不坐在长沙发上然后把脚搁在茶几上,左手拿一杯咖啡或茶,右手叼一根烟就已经很不错了。对不对?哪有什么恭敬?根本就没有;然后脚心、脚丫子朝着电视,那你看等于脚丫子朝着讲经的人,这样听经闻法会有效吗?会有用吗?会,你会得到一些资讯,只能说是资讯收藏家而已,但是学佛远的很难的很,不会有什么效果,只会增加业障、增加障碍,幸好你们都不是在网络听法,不过有朝一日我这级会在网上播出,所以我是最不喜欢这样。还有一点你看古代的人千里求师,然后亲身的亲近供养听取教敕,然后日复一日,夜复一夜这样子,每天这样子的听闻熏习的磨,都不见得能够得到很大的实益,更何况你在家里电视一打开,腿一翘就可以听经闻法,你能得到什么实益。再举一个例子,印光法师说:‘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你这样听经闻法有什么恭敬呢?根本就没有。难道你打开电视第四台或那一台,你还会合掌吗?不会,你合脚就不错了,但是时代就这样子没有办法,我就跟着时代一起沉沦。 [绵密反究,久则心开,]心开就是心开悟解,心已经开了就悟解,[桶底脱落,]这个是禅宗公案的词了,就是整个执着都没有了,这个桶是指老古板的木头的水桶,木桶水桶如果放久了,它的水分就少了以后,它就一缩,那个圈圈就松了,你一提起来的时候桶底就掉下去,就散掉了。就指所有的烦恼一时消灭叫桶底脱落。你看公案的时候看得一愣一愣,什么桶底脱落?这里他也没解释,桶底脱落就是说所有烦恼、尘劳都散灭。[此时所谓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这都是比喻的,就是整个境界都改变了,[灵光独耀,]只有我们的心光闪耀,[廻脱根尘,即此谓也。是故非止不能调伏身心,]如果不是用止的话,就没有办法调伏我们的身心。[非观不能开发神解。]不是用观的话,若非用观的话就不能开发我们的神通妙解。[所以止观二法,相即而不相离,]即就是接近的意思。互相接近而没有互相舍离。[彼此资助,]就是互补,[互相隐显,]一个隐就一个显,一个显就一个隐。也就是在修止的时候观是隐在后面的、隐性的,然后你修观的时候止就变成隐性的,显性的就是观,互相隐显 [缺一不可。]讲止的时候他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是观,然后你在修观的时候背后一定有一个后台就是止,所以不能只修一个。 [后二句显止观二法,]后面两句是显示止观这两个法门的,[互相由藉之谓。]由就是因,藉就是靠。当作因、当作依靠的意思。[止是止息,即定止义,因修止能息自心之烦恼,]因为修止就能修自心的烦恼,[不令散乱。]不令这个心散乱。[是知止为禅定之胜因,]因此就知道止是禅定殊胜的原因,[禅定为止之圣果。]禅定是止的殊胜的结果。[禅定即是三昧,]这个是指广义的禅定就是三昧,事实上三昧是定慧等持的意思。三昧又称等持、等至、等引,在唯识学上就有这种讲法。等持——是指他的手段、他的方法定慧等持。等至——是以目地来讲,目地到达色界定,到达色界,也就是到达禅的境界。譬如说我们上次在《首楞严经》讲的,如果你上次有听就比较清楚,你到初禅是离生喜乐地,如果你到达离生喜乐地,这个等就是说你的身心五蕴都平等的到了这个目的地。以初禅天离生喜乐地来讲,你这个禅定称为等至。等至是以行者的观点来看那个目的地,你等至到那个地方,等引——是站在离生喜乐地的立场上看这个行者,离生喜乐地有这样子吸引的力量,把你引到那个地方叫做等引。意思是一样但是观点不一样,立场不一样。 [若不修止,何以能得三昧?]如果不修止的话怎么可以得到三昧呢?是不可能的事。[三昧乃梵语,华言翻为正定,]中文翻译成正定,[亦名调直定。]这个调直定是什么?《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比喻非常的好,就说我们这一个心象什么呢?心有种种比喻,大智度论里面把他比喻成心蛇,这颗心跟蛇一样,蛇怎么走路的?弯弯曲曲的,而且很快,很贴切。所以我们这颗心蛇弯弯曲曲的,它从来没有直行的,我们要调伏这一条心蛇要怎么调?你要拿一根竹子,把那个竹节打掉变成空的,然后在把这一条心蛇的头装进竹筒里面,然后把它倒进去,蛇进了竹筒以后它不直也得直,这样子调这个心,调心如调蛇。我想这个比喻又很好,蛇你要把它调直你也不用打死它,你拿着它的尾巴一甩就直了,可是它死掉了,但是龙树菩萨这种调蛇的方式不用打死它还是活的,但是它就不能曲行了。把这个心调直,调直以后心就定了,所以三昧又叫调直定。调什么?让心形直而不弯曲叫调直,那心形直行而不弯曲而得定心这叫做调直定。 [因吾等众生,从朝至暮,终日忙忙碌碌,]从早到晚整天都忙忙碌碌,我们把它叫做栖栖皇皇。我有一个小故事,我师大毕业也后去当兵,当完兵以后我想我是要去做生意,因为那时候已经试教完了,已经自由了,我是要去做生意还是教书,我就在那边想。为什么说做生意呢?因为读英语系那时候去从事贸易的很多,所以我也想到这样。那如果再去读书的说就是走学者的路,我到底要那一个呢?想到后来有一个同学就提到了跟我一起在这边做翻译的工作,他是组员我是组长,心战总队编译小组的小组长,我们那个总队长为了要升官,他创办了一个翻译小组,三个月里面就能翻译五本书。我一个人翻译三本,他们两个人各翻译一本,结果他真的是升官了,所翻的都是那种心战的东西。对匪心战以及美国国防部,还有CIA中央情报局最机密的那种资料,所以他的功劳就蛮大的。我那个组员一天看报纸就跟我讲说及早归宗,我就想这句话,然后想到说虽然我从小穷苦,但是我事实上一点不羡慕有钱或是名利,虽然没有陶渊明那样子,我喜欢的是走学者的路比较知性的这一方面,后来决定还是走学者的路没有去做生意。讲到做生意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认为我应该很会做生意,所以他准备毕业找我一起创办一个公司,做是可以了但是我不喜欢,后来我就想到这句话栖栖皇皇,世俗的人就是栖栖皇皇,天天都栖栖皇皇,很苦。章回小说里面说遑遑如丧家之犬,急急如落网之鱼。最后我还是决定去读研究所比较好,也就是这样子才有现在的成观法师。 [终日忙忙碌碌,妄念东奔西驰,弯弯曲曲,不得调直;犹如缸中之浊水,]就好像水缸中的浑水,浊水换成浑水比较好。[不得清净。若以湛寂之工夫,久之自然清净;]或是说以明矾,加一个明矾进去不要动它久久自然沉淀清净,所以那个明矾就是修止的功夫。[所谓万境当前,不动于中,若能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狮子吼,]佛法中的比喻是很有意思的,[犹如木人看花鸟。]没有感觉,就心不动。[正万境当前时,自心湛湛寂寂,]湛湛就是很澄清的意思,清澈可见底叫做湛然,妙湛总持不动尊就是这个意思。[不动不摇,常在禅定之中,但未获禅定之先,亟须修止。]亟就是急切的意思,很急切的想要修止。[故曰止为禅定之胜因,]所以说止为禅定之胜因,要有止才有禅定。 [观是智慧之由藉。]有观才有智慧。[须知智慧有何而来,藉修观方能得智慧,故称由藉;]由是来源,藉是依靠,就是来源跟依靠,[观乃观照,即禅宗之照顾话头,]即就是同,[心经之照见五蕴皆空,]照就是用智慧来观照,[由从此而达观,藉定而发慧,所谓观从止生,]这个是方便说了,因为观是观,止是止,得止要修止,得观还是要修观。不是说你得了止自然就有观了,不是这样子;你修观也不能自然就有止;所以修止有止,修观有观。[慧由定发。故经云:]经上说[无碍清净慧,悉从禅定生。]这是方便说,禅定是可以发慧但是还要在禅定中修慧。为什么?否则的话二乘也应该有菩萨慧,是不是?乃至于菩萨也应该有佛慧,但是事实不然,二乘的二乘定,然后在二乘定里面修二乘慧,得苦集灭道慧;菩萨得菩萨定,然后在菩萨定中修菩萨慧,就得菩萨的种种智慧,但是不会因此而菩萨慧就不用努力自然转成如来慧,变成萨婆若,变成一切智智会不会?不会。但是还要一路上去从住、行、相、地到地以后入等觉、妙觉,然后再修无上的智慧,才会得智慧,所以这句话是方便说。在进一步讲外道有外道禅,外道也得定,但是外道入了定,他不可能得到佛慧,也不可能得到声闻慧、菩萨慧这是很明显的,所以这句话应知是方便说。 [此之谓也。当慧照涌现时,自能了达一切诸法如幻,]这倒是真的,[乃至澈知空假中,]一切法空,一切法假,一切法中,空、假、中;空就是无相,没有任何相显现,没有任何相显现并不是说他就完全没有,我们稍微讨论一下,这个空在佛法里面是专有名词,但是他并不是说真的完完全全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如果说完完全全什么都没有的话,连这个空字也没有。但是这个空字是代表一个概念,那么如果连这个空字,以及这个空的概念也没有,那才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可是佛法中所说这个空的道理,不是说什么都没有的空,一切皆无的空,那个叫做顽空,这个空是代表一个无相的境界。然后有识就是有相,有相就是有显出一些相状出来,显出一些形相出来,但是这些形相、相状都是因缘所现假有的,虚假的不是真的。虽然是虚假的,但是还是有这些相,虚假之相还是有,就好像你在梦中梦到一些境界,梦境是虚假的,可是你在梦中所见的境界这件事还是有的,对不对?梦境如是,梦中人见梦境这一件事是有,同样的我们醒时,那个是小梦这个是大梦。 我们醒时人生这个大梦,这个人是个假人,还是有的,一切人生是虚幻的,虚幻的假象还是有的,假象还是有的。怎么说有,一定是有,要不然你怎么会肚子饿?你肚子饿的时候不要吃东西可以吗?不行,那时肚子饿就很真,你三天不吃饭的话,那就不得了了,头都昏了,头昏了也是真的。乃至于不吃饭不行,吃喝拉撒都是一样,你不能小便,这是真的那完了,不能大便也是很完蛋;乃至于就是说生病了,病的时候你真不真,你还敢讲空,其他都空就病不空,你生的那个病不空,你若得了癌症那个空不空?其他都可以空就是癌症不空对不对?还有很多很多不空的,你若有孩子,那个孩子不空;你若有老公,老公不空;不至是老公不空,你若有老公,老公骂你不空、老公对你很好也不空、然后你很爱你的老公也不空、你很爱你老婆的那个爱也不空。对不对?然后你说空了,空了你就出家了,但是可以说是空那只是假象,可是你知道那个是假象,那你也假装相信他是真的。 无相是空相,没有显出相叫做空,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叫做空,没有显出相,无相叫做空,有因缘的时候显出相来了,那些相都是因缘所生是假的,所以称为假相,而且也是假名。一个是正相,一个是负相,中间这个中就是零,这个中是圆摄空假,就是把空假都含在里面,所以空观是观负性的,一切法空、一切法苦、一切法无为等等。假观一切相有所以我们戒律里面有说一切有不,有没有?讲戒律一定是一切有,要不然没有的话你还持什么戒?所以要一切有。我们比丘、比丘戒一定是一切有,要不然你就不持了。说一切有部的戒又简单讲称为有部戒。有没有无不戒?没有,无不就不要戒了,观一切有的虚妄的假象这是假观。最后融通起来以后观中观,中观就是把空假都圆摄在里面,这怎么观呢?你还回到真如本性,这真如本性可以空也可以假,本性是清净无为的,但是在清净无为的体上可以现种种相,性空相有,圆融一切,而且非得如是不可,一定是如是。我们讲一个笑话:这个是爱,这个是恨,你对你老公或是老婆又爱又恨,又空又假,你的爱是又空又假。世间一切爱诸如是,一切感情也都是这样子,你有时候爱的不得了,有时候恨得牙痒痒这样子,当作如是观。 [吾爱清净慧,悉从禅定生。]当慧照涌现的时候,一切诸法如幻,象幻化一样。为什么说幻化呢?就好像变魔术一样,没有东西他就变出来,你说那魔术是假的,可是我跟你讲这些法也是这样假法,你有学过化学就知道,H2+O2就变成水,那为什么H2+O2 会变成水呢?你不知道是不是,没有人会知道它就是这样子,法如是故。那为什么象小说里面讲:当男生碰到女生的时候蹦出火花来,那为什么呢?当然现在不一样了,男生碰到男生也蹦出火花,女生碰到女生也蹦出火花。现在很多国家都合法化了,同XING恋都可以结婚。为什么H2+O2 会变成水?可是水是流体的,你把它冷冻到零度它就变成固体,那你说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它就是这样子 是不是?然后你把它又煮到一百度它又变成气体,为什么?也没有为什么,把它煮到一百度变成气体就对了,你学化学就这样记住这样背下来就行了,法而无事没有什么理由和原因。 就好像一个人到了青春发动期的时候,他自然看到异性就会脸红,一方面脸红,一方面就很喜欢这样子,你说为什么?不晓得就是这样子。青春发动期之前小男生看到小女生就会欺负她,小女生看到小男生也很讨厌,可是青春发动期,哇!不得了了,磁石吸铁一般,所以没有什么为什么,因缘如是,法如是故,所以叫法而如是。不要一直老是问为什么,最笨的问题就是说,老公跟你讲说我好爱你呀,你问你为什么好爱我,这么笨的话不要问。一切法从心到性,从凡夫到佛,从有情到无情,都是这样子,到最后就是法而如是不可思议,最后你就是了解、提取,如果能够这样做的人就是大根器的人;小根器和下劣根器的人,他就一定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可,打破砂锅也没有底可问,但他还是那个疑问一直横梗在心头,就是很不舒服,然后就学佛到这里为止,他就不能够再往前面走,因为他这个疑没有给他除掉,他就好像总觉得牙齿痛一样,不是很严重但是就是很不舒服,这个比喻也不错。 牙齿痛不只是不舒服,还睡不着觉,那学佛的人有的就是这样子,他有一个疑问没有去除,他就是放不下心,然后好像睡不着觉一样,他就是不再往前走,就会有这样的人。顺便讲一下,就可以用孔子所说,我不太喜欢孔子,但是他这句话不错可以用用,‘多闻阙疑,慎行其馀’。就是说你多研究,然后不懂的疑问的话你就把它放下来,摆在一边,阙疑这样子,暂且不要去理它,不要去追究这样子,然后你所知道的、你所确定的、谨慎的去做。在这里讲一下我自己的经验,我一向对待法是这样子,因为佛法这么深,这一篇佛经一看下来全部都搞定了,不太可能。对不对?怎么搞定呢?因为这里面有信、有解,乃至于解了以后还要行,还要悟的问题,那你到底是信不信,解不解呢?能不能行,如何行呢?然后还有你能够悟多少呢?这都是问题,所以你不要去烦恼那么多,你能够接受多少,能够做多少,能够信解多少,就算多少。就好像同样是一碗饭菜,胃肠好的人吃下去全部都吸收了,胃肠不好的只吸收一部分,然后出来都是拉稀,那也没有办法,你也不能因为这样不吃呀,是不是?一样的意思。 我初期学佛的时候是这样子,很多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你找不到答案,找不到人问,当然你们现在可以问我,可是我也不见得要回答你。我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在初发心的时候,那时候还是有一点点铁齿,阿弥陀佛圣诞是十一月十七,我在想怎么知道是十一月十七号呢?是哪一部经写的,我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到,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佛光寺的阿弥陀佛圣诞的时候,我那时候还没有出家,我差一点真想问那位法师说:请问师父怎么知道阿弥陀佛圣诞是十一月十七号呢?这是根据那里来的。我实在不是要给他问难或是难堪怎么样,也不是要臭屁这样的,可是我实在不知道,不过我很高兴我没有问就是了,因为如果我问了他一定会当场就愣住,因为我到现在还不知道。那后来我也不管他,大家都讲十一月十七号是阿弥陀佛的生日,就当他是十一月十七号,就这样子。你如果不懂没有办法解的,你就把他忘掉,但还知道说师父也不会知道,那种问题你最好不要来问我,因为你那样问的时候法师也会很难堪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当场的信众会很懊恼,而且如果碰到信心比较差的就会让他起怀疑,然后就会退了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事实上我就这么说了,不要说阿弥陀佛,就连地藏菩萨都千百亿化身对不对?他生日哪一天有什么关系,他一定有很多生日,到后来我就不再问这个问题了,也不用去找什么证据,这个有跟我后来的心态有关系,我就尊重所有的传统,传统是这样子那就这样子。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不要表现的比别人厉害,比别人还要懂,大家都这样子那就都这样子,尊重一切的传统,这个传统既然是诸佛菩萨之所护念,诸天护法之所拥护一千多年,那一定有他的理由,我若不懂没有关系,就这样子很好嘛。前一代的人穿海青那我也叫大家穿海青,当然我也穿海青,我就不要叫你们穿什么居士装,虽然是比较方便可是我还是喜欢穿,就觉得说法应该是传承,应该是佛佛相承,师师相传,不是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能够改进、改变、改造,我觉得那个都是依于我执、我见,这个听听做个参考。了达一切诸法如幻,我有一句话非常棒,棒得不得了送给大家不收钱,‘诸法如幻,真性不幻。’有没有很棒,很棒就不收钱,不是很棒就收钱,这一句话的可以破一切的妄想执着,对于空有,你说是不是? [乃至澈知空、假、中]三观,[故欲得禅定智慧,非修止观不可。故此二法,]所以可以知道止观二法,[无论修何法门,皆不离此。]无论是修什么法门都不能离开这个法门,[凡念佛、坐禅、以及闻经,皆不离此。]也都不能离开止观二法。[譬如闻经一心缘法,]譬如说听经的时候一心缘法,一心缘着所听的法,[湛然不乱,]心里面就清清楚楚的而不散乱,[即止;]就是听经时候的止,[法音送耳,历历明明,即观。]这个是听经时候的观。[此约闻经而言止观,]佛法里面的词有时候你真是无可奈何,光是这个约字,我搞了十几年才搞懂,你知道约什么意思?以什么而言。这是佛法注解的书里面特殊的用语,这个查字典是查不到的了,没有这个意思;这个是以听经闻法而言来说这个止观,[即念佛,持名号一心不乱即止,佛号历历即观,]你对这个佛号历历清楚那就是观,念佛时候的观,持名念佛时候一心不乱就是持名念佛的止,然后你在持佛号的时候历历都观见就是持名念佛时候的观。 [及烧香散花,礼佛诵经等,一切行门,皆不离此止观二法。以上六句,总明修止观之功用。若人成就定慧二法 ,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看解释:‘止为定之因’,止是修定的因,‘慧为观之果。若人以此二法圆足,即能自利利他。自利即是大慈’,一般讲慈是与乐,‘利他即是大悲。’一般说悲是拔苦,‘是知定慧具足,则能悲智双运,自他兼利矣!’运就是运用,慈悲跟智慧两个一起运用,他都得到利益,自他兼利。[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所以《法华经》上说佛自己是住在大乘,大乘是究竟清净,自性就清净。如其所得法,就照着他最殊胜的法,再以定慧力庄严来度众生;佛自住大乘,经上说佛所谓自住境界,佛所行境界;这个也是《楞严经》讲的以自性轮(四受用)。佛自住大乘就是自性轮,自己住在他所证道的真如本性里面,境界清净,定慧力庄严;所以自住大乘是法身,定慧力庄严是报身,以此度众生是应身跟化身;应身和化身是他的受用身。 应身有分两种:正*轮、教令轮(他受用)。对根器好的、根器大的就以相好庄严说正*轮,令他开悟得度;对于根器低劣的业障深重的就现教令轮报恶相,调伏教化,这两个都是他受用。解释[此是引经作证。]这一句话是以法华经来证明智者大师,证明他所说的话是对的、是合法的,[佛自住于止观不二之大乘法中,即如其所得之法,无非以止观定慧之力,而庄严之。止而定,为福德庄严;观而慧,为智德庄严。福德二德为能庄严,自心本性为所庄严,能所不二。]就称为妙庄严。[今即以此庄严之定慧,庄严众生,谓之以此度众生也。]其实要在庄严之前先清净,就是以止来清净,以观来庄严,以定清净,以慧庄严,定慧力庄严。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