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诀》解读


2014/9/3    热度:366   

  复旦大学哲学系-程 群
  永明延寿禅师《唯心诀》一卷,[1]五千余字,主题醒豁,文字华美,为集中表达延寿见地的代表性短篇,可谓禅宗法眼宗哲学之“五千文”。
  延寿继承法眼宗开创者清凉文益三界唯心的思想,吸收华严宗哲学,强调宗、教一致,主张由教入宗、以教印宗。其见地以“一心”为宗要,他率多位大德编集了百卷巨著《宗镜录》,在《序》中点明此书的主题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强调尊心为宗,以心为体,称“清净法界即是真如妙心”,“一切诸法即心自性”。如《宗镜录》卷四云:
  此识此心,唯尊唯胜。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唯尊者,教理行果之所归;唯胜者,信解证入之所趣。
  “唯心”,是从原始佛学到大乘佛学一贯数说的要义,然诸乘诸宗所“唯”之“心”,有从窄至宽、从浅至深之别,若对其中的权实、深浅不加区分、彰显,就无法理解佛家唯心思想的究竟旨趣。如宗密《普贤行愿品疏钞》卷二所云:
  然诸经论俱说:万法一心,三界唯识,后人不知宗旨各别,权实有殊,违于已解,则拒而不受。此是一切经论所宗,若不深浅具彰,宁究一心旨趣。[2]
  华严宗诸祖师对所有经教中的唯心说作了判别,分为五教之一心乃至十种一心,结构最为完整、思想最为成熟。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中,依五教广开十门以“证成唯识”,[3]澄观、宗密承继祖述并作了进一步阐扬。宗密《普贤行愿品疏钞》卷二以五教对显一心,详辩诸宗所唯“心”义。[4]
  小乘教主要阐明的是众生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以心为枢机,由心所造成,由心出生,以心为主宰,此属“业感缘起”意义上的唯心论,其所唯的“心”乃六识妄心,这种唯心说认外境为实有,并未将外境的体性归为一心,故名“假说一心”。大乘始教(法相唯识学)“明异熟赖耶名为一心”,以阿赖耶识缘起论摄境于心,“简无外境”。虽称心外别无实法,但其所唯的“心”乃八识妄心,是结构论意义上的唯心论,亦非本体论的唯心。大乘终教“明如来藏唯是一心”,以如来藏缘起或真如缘起论一心,以一如来藏真心统摄万有,此心具真如、生灭二门,总摄染净一切诸法,乃本体论意义上的唯心,但尚未将真心、妄心完全统一为一体,所唯之“心”未至究竟。大乘顿教“泯绝染净故说一心”,谓清净本心本无染净,对妄想垢假说为净,妄既本空,净相亦尽,唯本觉清净显现,此将前终教一心染净镕融无二,为破诸数假说一心,终非究竟。华严宗所主张的圆教一心,是“总该万有,即是一心”,此一心直指真界之体,此心非佛非生,非真非妄,虽非一切而为一切根本,为事事无碍,法界圆融、一即一切的理体。“谓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复有一切,重重无尽,皆以心识如来藏性圆融无尽,以真如性毕竟无尽故,观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时、处皆帝网故。”[5]千珠相即相入,一珠中映现一切珠,一切珠中映现一一珠,喻圆教唯心义的极旨。[6]
  《唯心诀》所唯的“心”,是华严宗的圆教“一心”及禅宗所谓佛心、本心、自性、“即心即佛”之心的融合。文中将此心强调为佛陀说法垂教的出发点和全部佛法的旨归、宗要,强调为圆教之“法印”,并以此印为准衡,判别了120种“邪宗见解”。
  心——全体佛法之纲宗
  心,被延寿强调为总持全体佛学的“一法”,所谓“万法归一”之“一”,即指心而言。《宗镜录》卷三二云:
  故诗三百,一言可蔽矣;教五千,一心能贯之。
  《唯心诀》开篇即指出,佛祖经教,尽管“千途异说,随顺机宜,无不指归一法而已”,诸大乘经之主旨,如《般若》之“无二”,《法华》之“一乘”,《思益》之“平等如如”,《华严》之“纯真法界”,《圆觉》之“建立一切”,《楞严》之“含裹十方”,《大集》之“染净融通”,《宝积》之“根尘泯合”,《涅槃》之“咸安秘藏”,《净名》之“无非道场”,皆指归此一心,皆一心之异名。此心“统摄包含,事无不尽,笼罗该括,理无不归”,“实教法之所归,圣贤之禀受,群生之实际,万物之根由,正化之大纲,出世之本意,三乘之正辙,入道之要津,般若之灵源,涅槃之窟宅”,乃全体佛法之纲宗。
  悟此一心,乃了悟全体佛法的诀要,“若悟一法,万法圆通,尘劫凝滞,当下冰消,无边妙义,一时通尽,深彻法源之底,洞探诸佛之机,不动毫厘之功,匪移丝发之步,优游沙界,遍历道场。”了悟一心,名“大寂三昧”、“金刚定门”,仅仅深信,便能“功超远劫”,顿悟明见,则“只在剎那”,便可以当下证悟佛果境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帝网无碍“妙义:
  何佛刹而不登,何法会而不涉。无一相而非实相,无一因而非圆因。恒沙如来,焕若目前。十方佛法,皎然掌内。高低岳渎,共转根本法轮;大小鳞毛,普现色身三昧。处一座而十方俱现,演一音而沙界齐闻。……与三世佛一时成道,共十类生同日涅槃。击法鼓于魔宫,震法雷于邪域。……可谓端居绝学之地,深履无为之源,入众妙之玄门,游一实之境界。……泯中边,绝前后,印同异,一去来,万境齐观,一际平等。明知三宝常现,我土不烧,梵音恒闻,慧光常照。
  男身没女身彰,东方入西方起。当存而正泯,在卷而恒舒,普注而不迂,俱遍而无在。举一尘列无边剎土,指一念树无尽古今。
  遍游十方佛土,参预诸方法会,常见恒河沙数诸佛,明了一切佛法;可以身处一座而现身于十方世界说法,可以千变万化,可以降伏魔外……总之,可以“顿悟成佛”,证得一心本具的种种妙用。而此成佛,亦非如法相唯识学所说历三大阿僧祗劫的有为修造,渐次转识成智,乃是转迷为觉,顿显一心本来具足的种种功德,顿证本来是佛,而亦超越佛与众生、本有与新成,所谓“无一法本有,无一法始成。”
  证悟此一心,虽然当下成佛,超出世间,亦不离世间、不碍世间,若说法,则“谈玄显妙而不坏凡伦,千变万化而未离真际。”其做人,则“履逆而自顺,处刚而自柔,临高而不危,在满而不溢。”“和光而不群,同尘而不染,超出而不离,冥合而无归。”具有儒家君子、道家真人的品性和风范。虽然超出生死,亦常在生死,可以自在地入佛入魔入异类,“居一相而非升,即净随染;骤五趣而不坠,处浊恒清。”
  此顿悟一心之道,乃“一际之法门,无方之大道”、“实大道源,是真法要”,歌颂此心:
  养育凡圣而无质像可观,兴建法界而无名字可立。依荫草木,笼罩古今。遍界遍空,穹苍不能覆其体;常照常现,铁围不能匿其辉;无住无依,尘劳不能易其性;非纯非杂,万法不能隐其真。阒尔无声而群音揭地,荡然无相而众像参天。相入而物境千差,相即而森罗一味。
  外望无盈余,内窥无积聚。触目而不见,满耳而不闻,盈怀而无知,遍量而非觉。本成而非故,今现而非新。不磨而自明,弗莹而自净。可谓妙体常住,灵光靡沉,至德遐周,神性独立。众妙群灵,而普会为万法之王。三乘五性,而冥归作千圣之母。独尊独贵,无比无俦。
  一心虽然没有形相质量,离语言文字,却本来清净、明觉,妙体常住,超越时间、空间,无相而森罗万象,不碍诸有。文中用种种不二或圆融来说明一心,诸如:
  体用不二:“体用互兴”,起为万事万物,“不从事而失体,非共非分”。
  理事不二:“即理之事,故不翳真常”,一切事因即是理之显现故,不失真常之理性。
  性相不二:一心“性若澄空,众相而不能离体”,众相乃“即性之相,故无妨建立”。 “相虽虚而恒冥一体,性虽实而常在万缘。”
  空有不二:一心之性本空,虽空而显为万有,是为妙有,“以空之有故,岂碍繁兴”,“不有而示有,杳若梦存。”
  动静不二:一心常静而不妨其动,“以静之动故,何亏湛寂”,“任动而常住,万化不移”, “动寂无碍,涉入虚融。”
  一异不二:一谓同一,异指差别,一心“言一则大小相入,言异则高下俱平”。
  同别不二:一心真如“不守性而任缘,亦同亦别”。
  一多不二:“理不成就而一即多,事不成就而多即一”。
  有无不二:“言有则理体寂然,言无则事用不废。”
  境智不二:因境乃心现,本无自性,故“境虽现而无现性”;“能照境之智”,乃自然之本觉,故“智虽照而无照功”。
  理智不二:真如理与能证真如之智无二,皆是一心,所谓“理智圆融,大道无外”。
  生灭与寂灭不二:一心所现万有,乃一心之相用,故“寂用非差”,“虽起而常灭,世相含虚;虽寂而恒生,法界出现”,“纷然起作,不动真如”。
  隐显不二:一心之体“任隐而恒兴,一体随应”,“妙应无从,逐机情而隐显”,“虽显露而难以情求,任超绝而无妨大用。”
  能所不二:能见之主体与所见之一切,皆是一心,故云:“能所一际”。
  真俗不二:真指真谛,俗指俗谛,乃一心之理的两面,故“真成俗而俗立真”。
  主伴不二:“此显彼而彼分此,主伴齐参”。
  本末不二:本指一心之体性,末谓从心所生的一切,其关系是“本生末而末表本”。
  凡圣、生佛不二:凡夫与圣者、众生与诸佛,尽管有天壤之差,然一心之体性是一,故不离不别,所谓“凡圣交映”,“生成佛而佛度生,因果相彻”。
  自他不二:自他同是一心,故“境无自性而他成自,心无自性而自成他。”
  是非邪正不二:是非邪正,皆生于心之分别,一心本无是非邪正,故“俱是俱非,亦邪亦正”。
  总之,一心超越诸二边分别,永处中道,“无假而幻相和合,无实而真性湛然,无成而异质交辉,无坏而诸缘互绝”。“为常住藏,作变通门。湛尔坚凝,恒随物化”,犹如明镜映现万象而不失其明净,如湛水腾波而不改其湿性,如真金打作诸多异器而不变其纯金之性。从一心所现万有,皆由一心之体性而相摄、相资、相即、相入,“相摄则纤尘不现,相资则万境俱生”,“互夺互存,灵通莫测。不出不在,妙性无方。千差不碍,一体无亏。”
  因为一心之体性本无差别,故从心所现万有,也本无差别,本来无碍。“是以五岳穹崇而不峻,四溟浩渺而不深。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圣。悉住真如寂灭之地,尽入无生不二之门”,表现为重重无尽的缘起关系,谓之“无尽缘起”。入圆教之门,应如实观察由佛果功德所表现的一心之真实,泯灭种种人为的“法执”,破除对始终、方域、真妄、凡圣、自他、同异等的分别,不“崇真斥妄,厌异欣同”,不厌患幻化之身,不强断阳焰之识,不希求神通,不高推圣境。
  念念释迦出世,步步弥勒下生。分别现文殊之心,动止运普贤之行,门门而皆开甘露,味味而纯是醍醐。不出菩提之林,长处莲华之藏。晃晃而无尘不透,昭昭而溢目腾光。动止常遇,明暗不离。非古盛而今衰,岂愚亡而智现。语默常合,终始冥通。初祖岂用西来,七佛何尝出世。
  诸佛妙用,乃众生心所本具,虽在生死,无欠无亏,“全体现前”,“从来具足”,即“蠢动蜎飞,不昧灵知寂照”,“非假变通之力,不从修证之因。”
  修行之要,唯在放下种种法执,空寂种种分别,正观一心,所谓“宛尔具足,唯在正观”:
  欲知妙理,唯在观心。恒沙之业,一念而能消;千年之暗,一灯而能破。自然不立名相,解惑寂然。岂有一物当情,万境作对。取舍俱丧,是非顿融。众翳咸消,豁然清净。无非不思议解脱,尽是大寂灭道场。
  正观之要,在于观“万法本只由人,真如自含众德”,而无念、无作、无求:
  无念而殊功悉备,无作而妙行皆圆,不运而成灵智,法尔无求自得,妙性天真方知。
  若悟一心,则触处皆真,皆是一心之显现,所谓“声处全闻,见外无法”,“无一名不播如来之号,无一物不阐遮那之形。岩树庭莎,各梃无边之妙相。猿吟鸟噪,皆谈不二之圆音。”即烦恼妄想,亦一心所现故,不须如小乘视若寇仇,作意对治,皆可转为智慧,“痴爱成解脱真源,贪瞋运菩提大用。妄想兴而涅槃现,尘劳起而佛道成”。
  此圆顿法门,超胜殊绝,可以使人“一超直入如来地”,“不施一功,成就楞严之大定;不披一字,遍览普眼之真经。四句之义顿融,百非之路杳绝”,名为“大自在总持”。入得此门,当下即超越生死,廓清爱河,崩倒慢山,逍遥物外,无得无求,憺怕虚怀,旷然绝累,个人获得解脱自在,然后再以无碍之心,行度人利生的菩萨道:
  权实双游,悲智齐运,拯世若幻,度生同空。涉有而不乖无,履真而不碍俗。若乾坤之覆载,犹日月之相须。示圣现凡,出生入死,持实相印,建大法幢。作一种之光明,为万途之津济。能令寒灰再焰,焦种重荣。永为苦海之迅航,常作迷途之明导。
  若不悟此无上法门,是为可悲,文中感叹众生“遗山认培,弃海存沤,劣志卑心而自鄙屈”,“持神珠而乞丐,守金藏以贫穷。辜负己灵,埋没家宝。或舍离而保持偏正,或绝分而甘处尘劳,或认妄而谬附邪宗,或执权而劳修渐行,或认位高推于极圣,或积德望满于三祇”。皆是“不入圆常,终成轮转”。
  强调一心为佛法宗要,提倡顿悟法门,是延寿在《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心赋注》等著述中反复论述的宗旨,《唯心诀》对一心的描述和颂扬虽与延寿其它著作无异,但以华丽的骈体短篇表述,易诵易记,容易流传千古。
  以唯心为法印印定种种偏邪之见
  《唯心诀》还把唯一真心作为“法印”,来判别正法与非法。法印,梵语母陀罗(Mudra),指佛法的标志、判别是否佛法的标准,喻如国王的印玺,为代表国王权威的符号,法印则为法王佛陀之印玺。小乘教以“诸行无常,诸佛无我,涅槃寂灭”为三法印,或加“诸受是苦”为四法印,大乘说“一实相印”。实相的究竟义,按圆教之说,应该是绝对的“一心”。此一心,实际上是着重发挥三法印中佛果境界“涅槃寂灭”之圆满义理,正是正观诸行无常、诸佛无我之结果,可谓三法印的深化。
  《唯心诀》说,众生只因昧于一心性德,“罔辩真宗,舍觉循尘,弃本就末”,从而误入有无、一异、断常的邪见之林,“宰割真空,分罗法性,依尘生灭,随境有无”,“谬兴知解,错倒修行”,列举迷昧、违背、偏离唯心之旨的邪外之见凡120种:
  1、“或和神养气而保自然”。这主要是道家、道教“全真养气”的修炼法则,虽然不无养生延年之效,却因挚爱肉体,不离我执我爱,在佛法看来不能解脱。
  2、“或苦质摧形而为至道”。这是印度尼乾子等苦行外道的信仰,多为求生天而采用的修行法,佛经中多见破斥,谓苦行非解脱正道。
  3、“或执无着而桩立前境”。只执着经论中所说“无着”为要,只管心不着外境,而认外境为实,不知外境本空,不破法执,难免心被境累。
  4、“或求静虑而伏捺妄心”。误认强抑妄念而入定为道,即便能入定,也不能超出三界,还会增益烦恼,容易滋生禅病。佛经中多处强调:唯由如实知见的智慧而得解脱,禅定只是获得智慧的手段。
  5、“或刳情灭法以凝空”。不知法性本空,乃缘起性空,而认妄情、万法为实,只强制息灭妄情和意识分别,凝注于空,此乃“断灭空”,非真实空,其结果最高是入“无想定”。
  6、“或附影缘尘而抱相”。认从感官摄入的“六尘缘影”为客观真实而着相,不知六尘缘起如幻。
  7、“或丧灵源之真照”。只知寂灭一切而丧失智慧心的观照,多堕沉没。
  8、“或殒佛法之正因”。佛法之正因,谓正因佛性,即如来藏,否定此性,即失去了成佛的可能性,为殒灭佛法正因。
  9、“或绝识凝神,受报于无情之地”。绝想凝神,一切不念,如同草木无情,此被斥为堕畜生道之因。
  10、“或澄心泯色,住果于八难之天”。澄湛其心,泯灭身体存在的知觉,入无色界定,佛经称此为不闻佛法的“八难”之一。
  11、“或着有而守乾城”。执着世界实有,不知其如梦幻,犹如守护乾闼婆城(海市蜃楼)。
  12、“或拨无而同兔角”。执着世界乃虚无,犹如兔角,堕入断灭之“边见”。
  13、“或绝见而居暗室”。以绝念除想为修行,禅师斥为“坐黑山下鬼窟里”。
  14、“或立照而存所知”。守着一个能见能照的直觉心,这至多是意识的现量,非真心。
  15、“或认有觉是真佛之形”。将觉知之性误认为佛性,不知此乃意识的功能,依缘而起,并非真常。《维摩经·不思议品》谓“法不可见闻觉知”。
  16、“或效无知同木石之类”。以无知为道,不知佛性本觉,不同木石无知。
  17、“或执妄同究竟之果,如即泥是瓶”。误认为妄念即是菩提,凡夫即是佛,如同认泥为瓶。经中虽说妄心与真心“如金与指环”,但纯金并不就是金指环,只能打造成金指环。
  18、“或妄缘趣解脱之门,似拨波求水”。以忘记诸缘为道以求解脱(“妄”当为“忘”),不知性空乃缘起之空,佛性乃诸缘之体性,离缘起而求解脱,如离波求水。
  19、“或外骋而妄兴梦事”。心驰骋于外,沉迷于事务,不知事务如梦如幻。
  20、“或内守而端居抱愚”。只知端坐内守,没有智慧观照,此乃外道痴定。
  21、“或宗一而物象同如”。执着于“一”,只见万有的同一性,不见其差别性,偏于一边,不合中道。
  22、“或见异而各立法界”。只见万物的差别(自相)而不见其同一(共相),亦不免偏堕。
  23、“或守愚痴无分别而为大道”。只以无分别为道,不知道是智慧,离分别亦离无分别,《维摩经》谓“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4、“或尚空见排善恶而作真修”。误解缘起性空,以不作恶亦不行善为道,堕于增上慢空见。
  25、“或解不思议性作顽空”。误解佛性之“不可思议”为一无所有,此乃意识所造顽空而非佛法真正的空。
  26、“或体真善妙色为实有”。误认佛菩萨的微妙色身等妙色为实有,不知此乃真空妙有,不有而有。
  27、“或沉机绝想,同有漏之天”。除去机心,断绝诸想,令心如婴儿无知,此乃同有漏的色界天等。
  28、“或觉观思惟,堕情量之域”。以意识思维、觉观为道,堕于妄心分别,不知佛法虽由理性思维入门,究竟处(佛性)超越理想思维。
  29、“或不穷妄性,作冥初之解”。不能穷究妄想的本性,只知从宇宙生成的角度去探究其最初。冥初,亦作冥谛,为印度数论派所立二十五谛之一,以冥然不知处,为万物的本源。《楞严经》卷二云: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30、“或昧于幻体,立空无之宗”。不知幻化之体性非空非有,唯立空无为宗。
  31、“或认影而为真”。认六尘影像为真实,犹如认镜中人、水中月为真人、真月。
  32、“或执妄而求实”。执着妄想而求真实,不知离妄即真。
  33、“或认见闻性为活物”。错认能见闻之性为佛性,不知见闻性乃六根的作用。
  34、“或指幻化境作无情”。误认幻化之境为无情,不知境唯心造心现。
  35、“或起意而乖寂知”。以所起意念为真心,不知空寂之纯粹知性,方为本心。
  36、“或断念而亏佛用”。以断绝诸念为道,不知佛性妙用。
  37、“或迷性功德而起色心之见”。迷昧佛性清净功德如庄严报身、一切智等,以为佛性有色有心,不知佛性色心一如。
  38、“或据毕竟空而生断灭之心”。误解《般若经》毕竟空为一无所有,堕于断灭见。
  39、“或执大理而顿弃庄严”。执着空性之理,舍弃万行庄严、佛果庄严。
  40、“或迷渐说而一向造作”。沉迷于唯识教等三大阿僧祗劫渐修成佛之说,不信佛性可以顿悟,一向修有为造作之行。
  41、“或据体离缘而坚我执”。执着一佛性之体为真我,力求远离诸缘,结果是坚固了我执。婆罗门教之执内心“妙乐我”等,即属此类。
  42、“或亡泯一切而守己愚”。泯绝一切,无念无思,是为愚痴而非智慧。
  43、“或定人法自尔而堕无因”。确认为人与万物,从来自然如此,堕于无因自然外道见。
  44、“或执境智和合而生共见”。执着能证之智与智所照之境绝对是一,堕于只见共性而不见自相的“共见”。
  45、“或执心境混杂,乱能所之法”。执着心境一如,导致混杂内心与外境、能与所。
  46、“或着分别真俗,缚智障之愚”。执着于分别真俗二谛,被分别所缚,不知二谛乃是同一真理的两面。
  47、“或守一如不变而堕常”。死守一不变的真如或佛性,堕于常见。
  48、“或定四相所迁而沉断”。执着生、住、异、灭四有为相变迁不住,否定有相似相续的相对稳定相及真常不变者,从而堕于断见。
  49、“或执无修而祛圣位”。执着无修无作,结果是无缘证得佛果。
  50、“或言有证而背天真”。执着佛果必是修得,违背本来即是的真实。
  51、“或耽依正而随世轮回”。耽着于认为实在的客观世界、主体众生,只有随业轮回。
  52、“或厌生死而丧真解脱”。厌患生死,汲汲于出离解脱,不知生死本空,明见心性本来解脱,方为真解脱。
  53、“或迷真空而崇因着果”。迷昧真空之理,执着于有为的因果。
  54、“或昧实际而欣佛厌魔”。不知本来空寂、佛魔一如之实际,欣佛厌魔。
  55、“或着随宜所说而守语为真”。执着于佛随机所说的法,只以佛经文字为究竟真理。
  56、“或失音声实相而离言求默”。不知音声之实相本来寂灭,只求离语言而寂默。
  57、“或宗教乘而毁自性之定”。只以佛经所说法为究竟,毁谤“教外别传”的自性大定。
  58、“或弘禅观而斥了义之铨”。只重坐禅入定,毁谤了义之经教,岂知离教之禅,是为盲禅痴禅。
  59、“或斗奇特而但顾出身,俄沉识海”。为显奇特而只注意所生之处,因而沉没于妄识之海。
  60、“或作净洁而推求玄密,返堕阴城”。追求清净而思考研究玄密的心性,反而堕于五取蕴之中。
  61、“或起殊胜知解而剜肉为疮”。对佛法生殊胜知解,不知心性非知解可证,止于知解,等于剜肉为疮。
  62、“或住本性清净而执药成病”。执着住于一本性清净的真心,犹如执药成病,不知清净本性本来不住。《维摩经》云:“由无住本,立一切法。”
  63、“或寻文探义而饮客水”。执著于佛经文字,不知“法离文字”,犹如饮客人之水。
  64、“或守静居闲而坐法尘”。死守寂静闲旷为道,不知寂静闲适,意识犹在分别法尘。《楞严经》谓销落诸念,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65、“或起有得心,谈无相大乘”。以有所得心说无相大乘法,违背般若经“无所得”义,《心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6、“或运图度想,探物外玄旨”。以思维计度探究超越思维计度的法性,不知法性须超越思维计度而自内证。
  67、“或废说起绝言之见”。执着法性绝对不可言说,《维摩经》谓“无离文字说解脱也”。
  68、“或存诠招执指之讥”。执着文字表述的佛法为究竟,无异认指月之指为月。
  69、“或认动用而处生灭根源”。以能动用之心为佛性,不知此乃生灭妄心。
  70、“或专记忆而住识想边际”。以能记忆者为佛性,不知此乃意识及阿赖耶识的功能,属于想蕴、识蕴。
  71、“或安排失圆觉之性”。作有为的作意安排,不知圆觉自然,不待造作。犯了《圆觉经》四病中的“作病”。
  72、“或纵任亏入道之门”。以纵任其心,不约束自己为道,不知入道之初先须严格约束自己,犯了《圆觉经》四病中的“任病”。
  73、“或起身心精进而滞有为”。以执着心发起精进,不知悟得真心,为真精进,《法句经》偈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74、“或守任真无事而沉慧缚”。执着于做一个“无事人”而不知发挥心性妙用,被偏空之慧所缚。
  75、“或专系念勤思而失于正受”。只知精勤思考佛法义理,而不得禅定受用。
  76、“或效无碍自在而放舍修行”。未明心性而仿效圣者的无碍自在,放弃修行。
  77、“或随结使而恃本性空”。执着烦恼本空而跟着烦恼走,不予观照对治。
  78、“或执缠盖而妄加除断”。执着烦恼实有而以敌对的态度作意断除。
  79、“或保重而生法爱”。执着于所解佛法或所见心性而生起法爱,成为障碍。
  80、“或轻慢而毁佛因”。轻慢佛性,毁坏成佛的正因。
  81、“或进求而乖本心”。以有所得心进求殊胜,违背自然之本心。
  82、“或退堕而成放逸”。不精进修行,放逸纵任,终成退堕。
  83、“或语证相违而亏实地”。所说与所证不一致,违背真如实际。
  84、“或体用各据而乖佛乘”。将体与用分割,与大乘佛法相悖。
  85、“或守寂而住空,失大悲之性”。偏守空寂,不知兴慈运悲济度众生。
  86、“或泯缘而厌假,违法尔之门”。泯灭诸缘,厌患俗事,有失真俗不二之中道。
  87、“或着我见而昧人空”。不知人我本空,坚执我见。
  88、“或迷现量而坚法执”。错认六识现量为实,所谓“眼见为实”等,乃坚持法执。
  89、“或解不兼信而滋邪见”。虽然理解佛法而缺乏信仰,《涅槃经》云:“有解无信,增益邪见”。
  90、“或信不兼解而长无明”。虽然有信仰而不理解佛法,《涅槃经》谓“有信无解,增长无明”。
  91、“或云人是而法非”。认为说法之人虽开悟而所说之法未必正确。
  92、“或称境深而智浅”。认为观境甚深而智慧微浅,人智不可穷尽法性。
  93、“或取而迷法性”。取着不舍,岂能如实知见法性。
  94、“或舍而乖即真”。一味舍离,违背即事即真之真实。
  95、“或离而违因”。执着远离,而违背万行之因。
  96、“或即而忘果”。执着当下即是,而忘记行满证果。
  97、“或非而谤实”。否定真实。
  98、“或是而毁权”。只知实智而毁谤权智。
  99、“或恶无明而背不动智门”。厌恶无明,不知无明本空,《永嘉证道歌》云:“无明实性即法性”。
  100、“或憎异境而坏法性三昧”。憎恶外境,不知一切境界皆法性三昧中所现。
  101、“或据同理而起增上慢”。只依据同一之真如理,起增上慢之见。
  102、“或贬别相而破方便门”。贬黜差别智,破坏度人济世必须的方便法门。
  103、“或是菩提而谤正法轮”。只知肯定菩提,不知菩提终不可说,无是无非,一味肯定菩提,无异毁谤正法。《金刚经》云:若言如来有所说法者,即是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104、“或非众生而毁真佛体”。只知否定众生,谓其愚痴、恶邪,不知众生皆有佛性,否定众生,乃是毁谤真佛。
  105、“或着本智而非权慧”。执着证真如的根本智而否定了别众相的差别智。
  106、“或迷正宗而执化门”。执着度化众生的方便而迷昧佛法正宗。
  107、“或滞理溺无为之坑”。执着于法性之理,一味无为,一无所为,谓之“堕无为深坑”,失佛性之用。
  108、“或执事投虚幻之网”。执着于世间事相,不知事相本空,犹如梦幻,犹如鸟雀自投罗网。
  109、“或绝边泯迹,违双照之门”。只知泯绝一切“戏论”,只遮不照,不知见佛性须双遮双照。
  110、“或保正存中,失方便之意”。只是保持正道,严于律己,缺乏灵活的方便。
  111、“或定慧偏习,焦烂道芽”。偏堕于修习定慧二学、止观二法,终日打坐,不行度人利生的菩萨道,堕于小乘,佛斥之为“焦芽败种”。
  112、“或行愿孤兴,沉埋佛种”。虽有行愿而缺乏智慧引导,令佛性光明不得显现。
  113、“或作无作行,修有为菩提”。执着行无作行,其所修成为有为法。
  114、“或着无着心,学相似般若”。只执着一个无着之心以为即是心性,不知无着只是趋向心性的一种方便。
  115、“或趣净相而迷垢实性”。执着于清净相,不知清净相亦空,垢染实性即是本来清净。
  116、“或住正位而失自本空”。误解《法华经》“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之言,认为世间相即是实相,不知万法本空。
  117、“或立无相观而障翳真如”。执着真如无相,不知真如无相而无不相。《无量义经》云:“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
  118、“或起了知心而违背法性”。以了知心将法性当作一个认识对象去认识,不知这是违背法性的,法性非以用名相为符号的了知心所能认识者,只能离名相分别而自内证。
  119、“或守真诠而生语见,服甘露而早终”。死守经论语言文字,不知“依义不依语”的原则,犹如服甘露(长生不死药)反而夭亡。
  120、“或敦圆理而起着心,饮醍醐而成毒”。执着于圆教众生即佛、烦恼即菩提等理,认事为理,不修善不断烦恼,犹如有病者饮醍醐而中毒,谓之“圆实堕”。
  延寿列举的一百二十种邪宗见解,“并是迷宗背旨,失湛乖真,捏目生花,迷头认影。”牵涉到了佛教内外的各种偏邪之见,总而言之,皆因未达本心,违背、偏离唯是一心之正宗:
  皆不能以法性融通,一旨和会,尽迷方便,悉溺见河。障于本心,不入中道。
  以此类见地求道,“犹如敲冰索火,缘木求鱼,畏影逃空,扪风捉电。”
  《万善同归集》以答问方式,对各种错误见解作了详细分析。《唯心诀》则以纲目方式破斥一百二十种邪宗见解,永明当时破斥的主要为狂禅之执理废事,故对治之道是“欲知妙理,唯在观心。”对从哲学观上辨清邪正、把握佛法的正见,及参禅中辨别各种光影、纠正各种偏差,皆极有意义。
  在《唯心诀》结尾处,延寿劝导云:
  普劝诸后贤,但遵斯一路,闻而不信,尚结佛种之因。学而未成,尤益人天之福。此乃群经具载,诸佛同宣,非率而以致辞,请收凝而玄鉴。
  以中道的方法标明“一心”之圆义,最后落实在万善事行的实践。《唯心诀》指导佛法实践的苦心,应予后人以重大启示。
  [1] 永明延寿《唯心诀》(附《定慧相资歌》、《警世》),《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九九三页。
  [2] 《续藏经》第七册,八四四页。《宗镜录》卷二十八。
  [3] 对《华严经》“三界所有,唯是一心”一句,依五教广开“相见俱存”、“摄相归见”、“摄数归王”、“以末归本”、“摄相归性”、“转真成事”、“理事俱融”、“融事相入”、“全事相即”、“帝网无碍”等十门。参见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大正藏》第三十五册,三四六页。
  [4] 五教一心、十门一心,请参见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大正藏》第三十五册,三四六页。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八0六页。宗密《普贤行愿品疏钞》卷二,《续藏》第七册,八四四页。《宗镜录》卷二十八。
  [5] 宗密《圆觉经大疏》。
  [6] 宗密在《圆觉经略疏》卷二中,对五教一心的权实、宽窄作了具体的说明:五种一心逆次由四至一,为从本起末:法界自性清净心非染非净,因不觉故,如来藏与生灭合成阿赖耶识,又因执此第八识为实法我,转起其余七识。由八识又起能见识及所见外境,执取此唯实所现者为实法,造种种有漏业,内感身心,外感器世间一切诸法。又,五种一心顺次由一至四,为从末穷本:佛依众生根性劣胜,分别从浅至深开显一心,若执著前一种唯心说为实,必对后一种唯心观念产生迷惑,唯通会始终,方能尽其本源。此四种一心“后后转深,后必收前,前不摄后。”盖因“经随机说,论逐经通,人随论执”,使得末法时代的人固守浅权。宗密认为,能逆顺、本末皆无障碍者,唯圆教一心说,其称法性直谈,不逐机宜,“迷之则触向面墙,解之则万法临镜”。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