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法相·参考资料:五停心观(洪丕谟)


2014/9/4    热度:632   

唯识法相·参考资料:五停心观(洪丕谟)

  五停心观

  洪丕谟

  五停心观为佛教禅观中重要的修习方法,其法尤为法相唯识宗所重视。 法相唯识宗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所创的一个佛教宗派,由于其法以万法唯识为归,所以有法相唯识宗之称。又由于他们师徒二人平时经常住在西安的慈恩寺里,加之人们又习称窥基为慈恩大师,故而这一宗派,也常被称为慈恩宗。此外,这一派还因奉《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人们亦称之为瑜伽宗。

  佛门修习五停心观的目的,全是为了清除世俗无穷无尽的贪欲,从而使心思得以安定下来,并使人的先天智慧和良知,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

  五停心观依次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

  关于五停心观的大致内容及其对治的世俗贪欲,近代精于唯识之学的正果法师曾概括为:

  (1)不净观,即观内外境界的不净相,对治贪欲过患,而停止其心。

  (2)慈悲观,即于亲品、怨品、中品有情,观其可怜悯相,而修与乐拔苦的慈悲观,对治嗔恚过患,而止息其嗔恚之心。

  (3)因缘观,即观十二因缘、三世因果相续的道理,唯法唯事,唯因唯果,无我体我相,无作者受者,对治愚痴过患,而停止其心。

  (4)界分别观,即以观心分析地、水、火、风、空、识六界,或十八界,对治平时的我慢过患,而停止其心。

  (5)持息念(数息观),即以念持出入息,令心息相依,计算息数,对治散乱过患,而停止其心。

  修习不净禅观,主要是修习者通过对自身、他身、种子、住处、归葬等种种内外境的观照不净,消除人生贪恋,坚定出世修行的信念而获大智慧。

  修习慈悲禅观,主要是修习者在禅定状态中观想世间一切生命(人和飞禽走兽等)的可怜可悯之处,从而产生慈悲同情的念头,以对治原先具有的嗔恚残忍之心。

  修习因缘禅观,其法主要是在禅定状态中观想十二因缘、三世因果相续之理,以对治不明觉悟者的愚痴。

  修习界分别禅观(也叫界方便观),主要是在习禅时观想六界和十八界诸法都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和合而成。因为六合聚散不定,生灭无常,所以我见多者适宜修习这一禅观。

  修习数息禅观,就是坐禅修习,从一到十默数呼吸出入,如此循环往复,是为了对治心思散乱浮躁,从而摄心静虑,进入理想的禅定境界。

  以上五停心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二十七、三十、三十一等卷中,都有较为深入详细的论述,而《安般守意经》一书,还对数息有着专门的讲解。

  平时人们修性养心,难以进入高级入静阶段的最大障碍,往往在于贪欲和散乱,因此对治贪欲的不净观和对治散乱的数息观,就成了五停心观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两大修持之法。

  不净观和数息观的具体修持方法如下。

  一、不净观

  《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卷说,不净有六种:一为朽秽不净,二为苦恼不净,三为下劣不净,四为观待不净,五为烦恼不净,六为速坏不净。因为修习者平时最粗重的贪爱,往往在于内身起贪欲,外身起YIN欲,所以修习不净禅观,尤以对治内、外两种欲贪的朽秽不净为最重要。

  按照《瑜伽师地论》的说法,朽秽不净有两种。

  (一)依内朽秽不净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依内朽秽不净?谓内身中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疾,脂肪膏髓,脑膜涕唾,泪汗屎尿;如是等类,名为依内朽秽不净。

  修习者于坐禅修性时观想依内朽秽不净,可以有效地对治内身的种种欲贪,使心地清净升华。

  (二)依外朽秽不净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依外朽秽不净?谓或青瘀,或复脓烂,或复变坏,或复膖胀,或复食噉,或复变赤,或复散坏,或骨或锁,或复骨锁,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涕所作,或血所涂,或脓所涂,或便秽处;如是等类,名为依外朽秽不净。

  依外朽秽不净的禅观修习,比起依内朽秽不净来,显然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YIN相应贪,复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承事贪。

  对于以上四种贪爱的驱除之法,又有对治法和通治法的不同。

  1.对治法

  以对治法治显色、形色、妙触、承事四种贪爱的禅观之法为:

  显色贪是见到女郎身上朱红粉黛、青黄赤白等诱人色彩而起贪爱,对治之法是即刻想象死尸的青淤脓烂等相,其心即熄。

  形色贪是见到美女明眸皓齿,巧笑倩兮,或楚腰纤细,曲线玲珑,内心生起非分之想,对治之法为观想死尸皮肉变赤,血筋青胀,其心即熄。

  妙触贪为与女人拥抱触摸,见其肌肤滑腻柔嫩而起YIN欲,对治之法为观想死尸腐烂之后被虫蛆啃啮,最后只剩下一副骇人的骨锁(骨架),其心即熄。

  承事贪为见到别人行止威仪,出呼入拥而起贪爱,对治之法为观想死尸埋没荒草,骨散形坏,其心即熄。

  对于以上四种贪爱的对治之法,《瑜伽师地论》总结道:由依四外不净所缘,于此种相应贪YIN,心得清净:若于青瘀,或于脓烂,或于变坏,或于膖胀,或于食噉作意思惟,于显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变赤作意思惟,于形色贪令心清净;若于其骨,若于其锁,若于骨锁作意思惟,于妙触贪令心清净;若于散坏作意思惟,于承事贪令心清净。如是四种,名于YIN贪使心清净。

  2.通治法

  所谓通治法,就是观想死尸腐烂后剩下的骷髅骨架,其心忽有彻悟,从而通治显色、形色、妙触、承事四种贪欲。由于观骨锁不净相有着通治四贪的效验,并且其相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容易被人们接触到,所以修习时较易入手。正如正果法师在《佛教基本常识》第三章《声闻行果》中所说的那样:骨锁观既然能够通治四贪,其所缘的境相亦容易看到,如博物馆中陈列的全具人体骨锁,与旷野古墓中暴露的尸骨,及医学上所用的人体骨骼的塑像、挂图等,都足为修观人的取相境。于外所取相境,数数取缘其相,令心与相熟习,则于正修观时,于内心中起假想作意思惟观察,则甚为容易。

  具体说来,修习骨锁不净观的方法,又有初习业、已熟修、超作意三位。第一位初习业为作意未熟必须作意策励才能起现的初入手阶段(渐略不净观);第二位为虽然作意已熟,但也仍须起观想,方始明道的中级阶段(转略不净观);第三位为观心纯熟,不必作意观想,就能使不净行相任运眼前的超级阶段(极略不净观)。

  三位修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俱舍论·分别圣贤品》说得颇为详尽:

  然瑜伽师,修骨锁观总有三位:一初习业,二已熟修,三超作意。谓观行者欲修如是不净观时,应先系心于自身分,或于足指(趾),或额或余,随所乐处心得住已,依胜解力,于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烂堕,渐令骨净,乃至具现全身骨锁。见一具已,复见第二,如是渐次,广至一房、一寺、一园、一村、一国、乃至遍地,以海为边,于其中间骨锁充满。为令胜解得增长故,于所广事渐略而观,乃至唯观一具骨锁,齐此渐略不净观成,名瑜伽师初习业位。为令略观胜解力增,于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余骨系心而住,渐次乃至除头半骨,思惟半骨系心而住,齐此转略不净现成,名瑜伽师已熟修位。为令略观胜解自在,除半头骨,系心眉间,专注一缘,湛然而住,齐此极略不净观成,名瑜伽师超作意位。

  对于以上对治、通治贪欲的种种依内、外朽秽不净之观,《俱舍论·分别圣贤品》并总结道:

  修不净观,正为治贪,然贪差别,略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缘青瘀等修不净观,治第一贪;缘被食等(被鹰雕狼狗等食)修不净观,治第二贪;缘虫蛆等修不净观,治第三贪;缘尸不动修不净观,治第四贪。若缘骨锁修不净观,通能对治如是四贪,以骨锁中无四贪境。

  以上佛门禅修五停心观中的不净观,以不贪为自性,修持者修习之时,通过种种假想,力排心中所起各类贪欲,从而达到自心清净、不起任何波澜的寂静境界,因此属于气功中的意念功法一类。

  二、数息观

  数息观也叫持息念,梵文音译为阿那阿波那念。在梵文中,阿那意译为持息入,意即把外风(空气)引进体内;阿波那意译为持息出,亦即把内风引出体外。

  和天台宗六妙门坐禅法近似的是,法相唯识宗的持息念,也有数、随、止、观、转、净六种差别相,只不过是名称微有出入而已。但就其具体内容来说,则两者之间,又似乎不尽相同。比如修习天台宗六妙法门,每门都分修、证两种,此则非但不分,并且在方法内容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别。

  (一)数息

  所谓数息,就是把心系于默数呼吸出入的次数往来上,使之降服修习者心猿意马、杂念纷纷的一种禅修方法。

  其法数息之前,先放宽身心,调和呼吸,避免太缓方便和太急方便两种过患的产生。因为呼吸出入之息太缓,容易在习禅数息时不是心生懈怠昏昏欲睡,就是心思散乱难以收摄;反之呼吸出入之息太急,又往往易使习禅数息者身心产生不平等,甚或偶尔还有产生肢节疾病的可能。

  放宽身心,调和呼吸后,坐禅修习数息,便可正式开始。数时从一到十,不增不减。为什么要不增不减,以十为标准呢?这是因为数得太少容易引起思想急促,数得太多又易于发生思想驰散。至于从一到十的具体数法,又有以一为一算数、以二为一算数、顺算数、逆算数四种情况。

  1.以一为一算数

  以一为一算数,就是数息之时,以一吸作为一数,一呼也作为一数。这样一息中,一个呼吸来回下来,以算数计,就数到了二。如此从一到十,只要五息,也就是五次呼吸来回,就数满了。《瑜伽师地论》说:云何以一为一算数?谓若入息(吸)入时,由缘入息,出息(呼)住念(出息住而未生,名出息住),数以为一。若入息灭,出息生,出向外时,数为第二。如是展转数至其十,由此算数非略非广,故说唯十,是名以一为一算数。

  2.以二为一算数

  以二为一算数,就是数息之时,以一息中的一呼一吸作为一个计数来数。《瑜伽师地论》说:云何以二为一算数?谓若入息入而已灭,出息生而已出,尔时总合数以为一。即由如是算数道理,数至其十,是名以二为一算数。入息出息说名为二,总合二种数之为一,故名以二为一算数。

  3.顺算数

  所谓顺算数,就是不管以一为一算数,还是以二为一算数,在数息之时,都从一到十,从头到尾,顺着数目先后的次序顺次数将下去。《瑜伽师地论》说:云何顺算数?谓或由以一为一算数,或由以二为一算数,顺次展转数至其十,名顺算数。

  4.逆算数

  所谓逆算数,就是不管以一为一算数,还是以二为一算数,于数息之时,都从十到一,从尾到头,逆着数目先后的次序逆次数将过来。《瑜伽师地论》说:云何逆算数?谓即由二种算数,逆次展转从第十数、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数其一,名逆算数。

  修习数息,不管修习四种算数中的哪一种,如若心一驰散,都有可能发生数减失、数增失或杂乱失等过失。纠正之法,就是把心及时收回,不管数到十中间发生过失的哪一个数目,都得从一或从十开始,重新顺数或者逆数。如果修习者克服了以上三种数息过失,那就入于合格的正数了。为此,《俱舍论·分别圣贤品》指出:然于此中,容有三失:一数减失,于二谓一;二数增失,于一谓二;三杂乱失,于入谓出,于出谓入。若离如是三种过失,名为正数。若十中间心散乱者,复应从一次第数之,终而复始,乃至得定。

  (二)随息

  学者修持数息,如果呼吸出入,默数纯熟,完全达到心无散乱,数与息彼此之间悦适相应的炉火纯青境界,就可进而修习随息了。

  随息之法,就是弃舍算数,把思想意念一心系在息上,很自然地随着息的出入而出入。其简明的基本修持之法,正果大师归纳为:先随息从外入内,即从鼻入流至咽喉,复从咽喉流至心胸,从心胸流至脐轮,如是展转乃至流至足指(趾),心皆随逐。复随息从内出外,行至一麻一麦,半指一指,半张手一张手,一尺二尺,乃至多尺,息去近远,心皆随逐。

  以上随息之法,《俱舍论·分别圣贤品》这样记载道:

  随谓系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念息入出时各远至何所。谓念息入,为行遍身,为行一分,随彼息入行至喉、心、脐、髋、髀、胫,乃至足指(趾),念恒随逐;若念息出,离身为至一磔(一张手),一寻(八尺),随所至方,念恒随逐。

  经过一个阶段的修习,心意随息出入,如能一任自然,无半点勉强之处,那就进入证心一境、身心轻安的三摩地境界了。接着便可一心习止。

  (三)止

  随息纯熟,系心于息,心意与息一起自然往来,其境虽妙,然而根据佛家要求,还有起念的不足。这时如能进一步摄心习止,在修习的层次上便就高了一层。

  所谓止,就是把心念止住在鼻端、眉间、心窝、脐轮等处或身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凝然不动,湛然寂然。为此,《俱舍论》指出:止谓系念唯住在鼻端,或在眉间,乃至足,随所乐处,安置其心;观息住身如珠中缕(串珠的线),为冷为暖,为损为害。

  (四)观

  所谓观,就是观察。观察以审视息在鼻口咽喉、四肢手足的出入为先,待纯熟后,又可展转遍观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俱舍论》有云:观,谓观察此息风已,更观息俱大种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观五蕴以为境界。

  关于遍观五蕴之法,《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指出:谓于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蕴;于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应领纳作意思惟,悟入受蕴;即于彼念相应等事作意思惟,悟入想蕴;即于彼念若念相应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蕴;若于彼念相应诸心意识作意思惟,悟入识蕴。如是行者,于诸蕴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诸蕴修习。

  因为观取五蕴的修习之法牵涉到佛教教义,内蕴深奥,这里暂且不说。

  (五)转

  所谓转,就是把出入息观移转到五停心位之后的身念住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观这四念住观上来进行修习。《俱舍论》说:转谓移转缘息风觉(观心),安置后后胜善根中,乃至世间第一法位。

  因为四念住观为佛教法相宗僧伽成就毗婆舍那而设,所以一般修性养生者较少涉足。

  (六)净

  净即清净之意。《俱舍论》说:净谓升进,入见道等。升进见道以前,由于修习者的观行还没有达到断除烦恼的高度,所以不能称之为净,只有当修习到无学位尽智生起之时,已能彻底断除一切烦恼,才可称净。

  撇开法相宗教义,坐禅修性者为了进入更高的理想境界而获身心明净的大智慧,也非得远离有损身心健康的种种烦恼,直至最后完全断却烦恼不可。

  修习五定心观,其所获得的结果为乱心得定,成就了殊胜的奢摩他。然而,修持者为了成就观慧的毗婆舍那,还可进而修习四念住观,或曰四念处观。为此,《俱舍论》二十三说:依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为毗婆舍那修四念住。四念住的名称依次为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其四念住的大体情况如下。

  1.身念住

  此念住观我身为父母所生肉身,身内身外,无不血水污秽,到处都充满不净,所以其观法多从观身不净入手。

  2.受念住

  此法观受为苦。受为人生对苦与乐的感受。乐从苦的因缘而生,然后又生苦乐,而世间并没有实的乐,所以说是观受为苦。

  3.心念住

  心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起的心识,其心识由于念念生灭,没有所谓常住之时,所以观无为常,其心念即住。

  4.法念住

  这一念住之观的要点在于观法无我。法为以上色、受、识等蕴之外的一切,因其并没有自主自在之性,所以说是观法无我。

  以上四念住,专为对治修解脱行者于色身执净、于诸受执乐、于心行执常、于诸法执我的四种障碍而设。总起来说,又有两种差别。

  1.自相别观

  自相别观的修习之法,正果法师有云:自相别观,即观身受心法各别的自性,故名自相观。身念住,即观大种、造色、五根、五境,总括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皆是不净,对治于色身妄计为清净的颠倒。受念住,即观六受,身所有领纳皆是其苦,对治于诸受妄计为乐的颠倒。心念住,即观六识,心集起染净生灭无常,对治于六识心王妄计为常的颠倒。法念住,即观除色蕴、受蕴、识蕴之外的所余一切法,无有常一主宰固实不变的我性,对治于一切法妄计为我的颠倒。

  2.共相别观

  《俱舍论·分别贤圣品》说:如何修习四念住耶?谓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一切有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非我性,名为共相。正果法师似乎说得更为明白,他说:共相别观,即身念住观身与其余有为法俱是无常性,与余有漏法俱是苦性,与余一切法俱是空、无我性。如是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皆别别观受心法与其余有为法俱是无常性,与余有漏法俱是苦性,与一切法俱是空、无我性。无常是有为法的共相,苦是有漏法的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的共相。四念住别别于身受心法观其无常、苦、空、无我,故名共相观。

  以上两种别相观中,又有不杂缘观和杂缘观的区别。单观一法的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为不杂缘观,其第四种法念住为杂缘观。杂缘观的修法,有法、身,法、受,法、心等二二合缘之法;有法、身、受,法、受、心,法、心、身等三三合缘之法;有身、受、心、法总四合缘之法。由于初观心未纯熟,所以先当从不杂缘观修起,此后待到观心渐熟,便可渐次进修二二合缘、三三合缘以至总四合缘了。

  四禅八定

  四禅为佛门世间禅修习中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合称,又有四禅天、四静虑、四静虑天等说法。自古以来,佛教向有三界诸天之说。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为营营扰扰的众生世界。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而尤以男女色欲为主,故曰: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曰欲界。其位于欲界的诸天,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六处。色界的位置处于欲界之上,这是一种离欲众生所居之天。色的含义为物质,因其地宫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色界诸天有初静虑的梵众、梵辅、大凡三天,二静虑的少光、无量光、极光净三天,三静虑的少量、无量净、遍净三天,四静虑的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八天。位于色界之上的为无色界,其地为无形色众生所居。因其但有四心,无色形质,故名无色界。无色界以其不同定心境界,而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之分。佛法有云: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故而佛教所说的三界诸天,就修性养心的禅定之法而言,意即思想所达境界的反映。由于四禅所达的思想境界,已超然离开欲界而入于色界十七天,所以气功界多称之为高级气功。

  就四禅其心所修总体来说,有所谓十八支的说法。因为支能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禅,故名为支。其十八支在四禅的分布情况为初禅五支:觉支(又名寻支)、观支(又名伺支)、喜支、乐支、一心支;二禅四支:内净支、喜支、乐支、一心支;三禅五支:舍支、念支、慧支、乐支、一心支;四禅四支:不苦不乐支、舍支、念支、心支。

  一、初禅

  色界初禅的入禅途径,就是在觉、观、喜、乐、一心五支,尤其在觉、观二支支撑下所采取的思维形式。通过这一形式,使此心脱离纷纷扰扰的欲界,趋于离欲清净的色界。

  按照初禅的进程,又有前行和正禅两个阶段。

  (一)前行

  宽衣安坐,行调身、调息、调心之法,使之端正身体、和调气息,一心远离欲界的纷扰。此后又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四个步骤。

  1.粗住

  入禅之初,感到自己心路泯泯澄净,怗怗安隐,不驰不散,名为粗住。

  2.细住

  粗住之后,思维幽然杳然,入细入深,较之粗住更进一步,是为细住。

  3.欲界定

  进入细住阶段,接踵而来的有心境豁然开朗之妙。其豁然开朗境界的出现,因修持者禀赋、悟性、思维等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少则一二天,多则一二月。

  当心境豁然开朗之时,坐禅者大有我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净之感。然而,此时虽有爽爽空净之感,但是也正因为犹有身、心之相,未得一心入定的功德,所以名为欲界定。

  4.未到定

  坐禅至此,虽然又进一步,到了身心虚豁空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的阶段,然而由于性障犹在,尚未正式入于初禅,所以名曰未到定。于此时也,只要精勤不退,一心不散,少则一日,多则一月,再多则一年,保持这一禅定之心不坏,便可因产生八触、十功德而入于初禅之正了。

  (二)正禅

  进入正禅的标志为八触、十功德。

  1.八触

  未到定积时既久,在定中感到身上似乎微微产生动、痒、轻、重、冷、暖、滑、涩等感觉的,叫做八触。八触既生,说明这时已正式入于初禅了。

  正禅中八触大致如下:动触为忽然身体动摇起来;痒触为浑身痒如虫行;轻触为身轻如云,有飘浮感;重触为身如重石,有沉实感;冷触为身冷如水;热触为身热如火;涩触为身体粗涩,宛如树皮;滑触为肌肤细滑,有如乳酥。以上八触与《止观》第八稍有出入:

  八触者,心与四大(地、水、风、火)合则有四正体触,复有四依触,合成八触。重如沉下,轻如上升,冷如冰室,热如火舍,涩如挽逆,滑如磨脂,软如无骨,粗如糠肌。此八触,四上四下,入息顺地大而重,出息顺风大而轻;又入息顺水大而冷,出息顺火大而热;又入息顺地大而涩,出息顺风大而滑;又入息顺水大而软,出息顺火大而粗。

  八触为入于初禅之境,地、水、风、火因一时往来交替而出现的八种正常反应。对此要处之泰然,不必惊慌失措,随之就入于十功德之境了。反之如果不明八触原委,对之心烦意乱,疑虑丛生,失了主见,那就气血被扰,反而变好事为坏事了。

  2.十功德

  八触出现之后,十功德即随之而生。十功德又名十眷属,其内容为: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当。

  有关十功德的情况:空为身心皆空,明为明净美妙,定为寂定清静,智为智光显现,善心为与人为善之心油然而生,柔软为心善性温,喜为庆喜前悟,乐为禅心悦乐,解脱为心离苦境,境界相当为境念不乱。

  十功德可以伴随着八触中的任何一触而起,要紧的是听其自然,不可执著。如果执著,便就入于魔道了。

  以上八触、十功德只产生于初禅阶段,不见于二禅、三禅、四禅之境,所以有初禅特相之称。

  综括初禅三天,浑成一气,不需分段。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中,主要以眼、耳、身、意四识对治觉、观二支外,鼻、舌两识在这里已不起作用。

  二、二禅

  二禅的思维,因呵弃了初禅的觉支、观支,另立内净支,所以二禅与之对应思维的,为内净支、喜支、乐支(寂然在定)、一心支四支,而尤以喜、乐二支为受。

  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上,二禅只有意识在起作用,其他眼、耳、鼻、舌、身都处在悄然寂然的状态。如就其层次而言,二禅所历之境,先后有少光、无量光、极光净三天。《俱舍颂疏》八曰:第二静虑有三天者,一少光天,于二禅内光明最少故,名光天;二无量光天,光明转增量难艰故,名无量光天;三极光净天,光明胜前,遍照自然故,名极光。

  关于二禅第三天的极光净天,因为其时已经口绝言语之音,有以光当语之妙,所以又名光音天。《佛祖统纪》第三十一说:光音天无觉、观、语言,以光当语,又此天语时,口出净光。可见静虑到此,已多少带有点特异功能的味道了。

  然而,二禅虽然已入于定心细微之境,舍离觉(寻)、观(伺)的粗动,但还是因为感受了喜、乐之念,所以即使有幸免去劫末的大火灾,可是最后还是逃不了劫末的大水灾。此处劫末的大火灾、大水灾,都借指坐禅中意识的感受。《俱舍论》十二说:第二静虑喜受为内灾,与轻安阔身如水故。其原因在于,二禅定静虑中所感受到的喜的润身作用,和水大(四大之一)的润身作用相似,所以也属一种内灾。为此,若要消除这种内灾,势必更要进取,入于三禅。

  三、三禅

  三禅的思维,因呵弃第二禅的喜受,而与舍支(行舍)、念支(正念而不染着)、慧支、乐支、一心支相维系,而尤以舍、乐二支为受。

  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上,三禅也仅只意识在起作用,其他眼、耳、鼻、舌、身五识,亦皆悄然寂然,退避三舍。而其意识所历之境,为少净、无量净、遍净三天。由于第三禅天,能由深妙的禅定而生三界第一的身心快乐,无有疲极,所以名之为定生喜乐地。《涅槃经》二十一说: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华(花)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可见三禅所得身心安乐,一向为佛界坐禅所重。

  四、四禅

  四禅的思维,由呵弃三禅的乐受,而与不苦不乐支(又名中受支)、舍支(舍弃第三禅的乐支)、念支(念以自己的功德补以往之过)、一心支(犹如清水)发生联系。

  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中,四禅也仅有意识的作用,以与舍受相应。

  由于四禅阶段的意识,已处在心一境性的高级禅定状态,于感受中舍弃了三禅的乐支,所以其时不苦不乐,一尘不染,心如清水止水,湛然寂然。

  在色界四禅之法的基础上,佛门又有无色界四无色定,或称为四空处定的禅定修持之法。在名称上,四禅称禅,四无色定称定,那么,禅与定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种字面上的不同,仅仅只是就色界和无色界相对而言,而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差异。为此佛书有云:若色、无色相对,则色禅为禅,无色为定。所谓定,正是针对欲界的思想散乱而言。

  按照无色界的不同定心境界,其四无色定分别为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1.空无边处定

  此为无色界禅定的第一天,亦即第一种境界。习禅由色界的四禅至此,由于其时心地湛然寂然,忽生形色之身如牢如狱之感,所以作心欲出离此身,作无边之空,空无边的观想。《俱舍颂疏·世间品》说:修此定前,于加行位,思无边空,作无边解,名空无边处。

  2.识无边处定

  这是无色界禅定的第二天,亦即第二种境界。其时进一步舍弃无边之空,纯以内识作心识无边之想,由于心与识的无边相应,所以有识无边处定之称。

  3.无所有处定

  这是无色界禅定的第三天,亦即第三种境界。修持者由于修持至此,更厌其识,进而观取心识均无所有,因为心与无所有相应,故名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是无色界禅定的第四天,亦即第四种境界。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