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金刚经注》残文研究


2014/9/3    热度:929   

六祖《金刚经注》残文研究
  刘斯翰
  (广东省社科联)
  禅宗六祖慧能,其与《金刚经》的关系,可谓世人皆知。但他曾经为《金刚经》作注,恐怕知者就不多了。本来,六祖在其长达三十七年的说法利生生平中,讲说《金刚经》,乃至为之作注疏,完全是可想而知的事。不过,因为未见其书,所以被人忽略了。
  其实,六祖确有关于《金刚经》的讲说和注解。上世纪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刚经集注》,其中就收录有六祖《金刚经注》的若干文字。这部《金刚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题“明朱棣集注”,是“据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明永乐内府刻本影印”。据整理者说,是明成祖朱棣在《太祖集注金刚经》(朱元璋撰,已佚)的原有基础上,重加纂辑而成的。(参见该书“出版说明”)经文之前并有朱棣永乐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所作序。
  从《集注》得知,六祖的注文乃采自“新州印六祖注本”,(见261页)当时(明永乐二十一年)此注本具在。《集注》又透露,另有《六祖说金刚经》一种。(见105页)可惜的是,这二种六祖著作都已亡佚。今天可以略睹六祖《金刚经注》的真容,惟有拜《集注》之赐了。
  爰从其中辑录六祖注的“零缣碎锦”,共得30条,2492字。因著文稍作论述。
  《集注》所存六祖注文,虽然只能称为“残片”,未足据之见其原貌。但是,其中有关《金刚经》的大义、修行原则和若干重要名相,均有所涉及,颇足“窥豹一斑”。
  一、《金刚经》的要义,是教导修行者“破执”:第一破我执;第二破法执;第三破破执。这在注文中已备言之。
  先看破我执。经文云: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对于这“四相”,一般的解释是:
  总执主宰,名为我相。执过去我是今世我,多生不断,名众生相。执现在我一期命住,是我之寿,是名寿者相,执我当来复生异道,数取趣故,名为人相。
  六祖注曰:
  修行人亦有四相。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名我相。自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涂苦,愿生诸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法执不忘,是寿者相。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
  两相比较,可以见出,六祖的解释,有意揭破修行者的迷执。他说:“修行人亦有四相”,便犹如一声棒喝。然后,他指出修行中最易具有四种迷执:第一是“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即认为自己信佛修道,高人一等,因此看不起众人,是之谓“我相”;第二是“自恃持戒,轻破戒者”,即在信佛修行的同伴中,自恃能坚守戒律,看不起违戒犯错的人,是之谓“人相”;第三是“厌三涂苦,愿生诸天”,即信佛修行,出于厌尘世之苦,贪西天之乐的目的,是之谓“众生相”;第四是“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法执不忘”,即信佛修行,出于贪恋尘世,希望长生不老的目的,是之谓“寿者相”。骤然看来,这与注经所要求的解释“名相”,不是那样符合。但是,若深一层去想,六祖的用意却与经中的佛意正符。因为佛的“四相”之言,是针对修行者——菩萨容易发生的我执(“我灭度众生”)而发。六祖是就中国信众(非菩萨)在修行中易生的我执而发,具体内容虽异,而“破修行者之我执”的本义则同。由此可见,六祖对“四相”的注解,从具体的、中国人信佛修行的思想问题出发,因而自具特色。
  六祖曾说:
  自悟修行不在口诤。若诤先後,即是人不断胜负,却生法我,不离四相。
  《坛经》中涉及“四相”者,只此一处。上述注文,显然丰富了六祖的说解。
  再看破法执。经文云: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六祖注曰:
  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浅深,故言差别。佛说无为说者,即是无住,无住即无相,无相即无起,无起即无灭,荡然空寂静,照用齐施,鉴觉无碍,乃真是解脱佛性。佛即是觉,觉即是观照,观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也。
  然灯是释伽牟尼佛授记之师,故问须菩提,我于师处听法,有法可得不?须菩提知法,即因师开示而实无得,但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无尘劳,寂而常照,即自成佛。当知世尊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
  由以上注文可见,六祖“破法执”的智慧,是“无住”。从“无住”人手,就不会著相:既不执法相,也不执非法相。这就是“无相”。做到“无相”,也就是心“无起无灭”,因为“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这即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了这一境界,便可以体会“荡然空寂静,照用齐施,鉴觉无碍”的“真解脱”,“但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无尘劳,寂而常照,即自成佛”。《六祖说金刚经》曰:
  恰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乃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摇动。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
  一旦明白“佛性就在自心”,便如五祖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用六祖的话:“众生是佛”。《坛经》说:
  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心修此行,即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一切经书及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故,故然能建立。或若无智人,一切万法本亦不有。故知万法本从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在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故智为大。迷人问于智者,智人与愚人说法,令愚者悟解心开。迷人若悟解心开,与大智人无别。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相比较可以看见,各书中六祖所说破法执的理路是完全一致的。也与五祖的话一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再看破破执。经文云: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六祖注曰:
  须菩提问佛,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依何法而住,如何降伏其心?佛言:当发度脱一切众生心。度脱一切众生尽得成佛已,不得见有一众生是我灭度者。何以故?为除能所心也。除有众生心也。亦除我见心也。
  “度脱一切众生尽得成佛已,不得见有一众生是我灭度者”,是为释伽牟尼教导世人修行的大乘妙理。它包含着这样一种智慧,就是“破破执”。首先,要有所执——发心“度脱一切众生”使“尽得成佛”;然后,要破这执——“不得见有一众生是我灭度者”,从“有心”到达“无心”;最后,再破“有心”“无心”之执——“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六祖深谙此理,故说:“为除能所心也”,即要破除“我能度脱”和“度脱众生”之心,也就是破除“有众生”之心,和“我见”之心。六祖注曰:
  如来说我人等相,毕竟可破坏,非真实体也。一切众生尽是假名,若离妄心,即无众生可得,故言“即非众生”。
  “一切众生”是如此,“一切万法”也是如此。所谓“破破执”,是说对于“破执”也不要执着的意思。譬如“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是破除修行者“度脱一切众生”之执,但如果修行者因此放弃“度脱一切众生”,则又陷入另一种执——对破执的执。所以,佛不但仍然主张修行者发心“度脱一切众生”,而且要实实在在去“度脱一切众生”。这个智慧,或可表述为“破执破破执”,或者“也执也不执”、“也破也不破”。六祖在《坛经》中就时时运用这个智慧,以至可以说,一部《坛经》,就是运用这个智慧而成。
  二、《金刚经》中反复称说“布施”,有三种用意。一是鼓励世人行善积德,二是提倡受持《金刚经》并为他人解说,三是破世人修福的迷执。这三种用意,六祖注都有反映。
  先看鼓励世人行善积德。六祖注曰:
  应如无相心布施者,为无能施之心,不见有施之物,不分别受施之人,故云无相布施。
  在这里,六祖不是强调布施可以得福,而是强调布施者应持之心。他说,布施者应做到不骄矜(无能施之心)、不计算(不见有施之物)、不选择(不分别受施之人)。六祖贫苦出身,世态炎凉看得多了,故所说针对性也强。
  再看提倡受持《金刚经》并为他人解说。六祖注曰:
  布施供养,身外之福;受持经典,身内之福。身福即衣食,性福即智慧。虽有衣食,性中愚迷,即是前生布施供养,不持经典。今生聪明智慧,而贫穷无衣食者,即是前生持经听法,不布施供养。外修福德即衣食,内修福德即智慧。钱财见世之宝,般若在心之珍,内外双修,方为全德。此是赞叹持功德胜布施福也。
  六祖肯定“布施供养”和“受持经典”二者都是福德,不可偏废。主张“内外双修,方为全德”。这也是颇有针对性的,因为中国人的特点,多数人信佛布施,都离不开修福。一个典型例子,是达摩见梁武帝,武帝问:“朕一生以来造寺、布施、供善,有功德否?”达摩答:“并无功德。”武帝大为不悦,把达摩送出国境。从禅宗的立场,六祖完全同意达摩的回答,不过,达摩答得未免太直率了些。六祖作为中国人,自比达摩更了解中国人的特性,所以循循善诱,不偏不倚。这也是随缘说法之意。类似的精神,还反映在疏解“种诸善根”之中,六祖注曰:
  何谓种诸善根?所谓于诸佛所一心供养,随顺教法。于诸菩萨、善知识、师、僧、父母、耆年宿德尊长之处,常行恭敬供养,承顺教命,不违其意,是名种诸善根。于一切贫苦众生,起慈悯心,不生轻厌,有所须求,随力惠施,是名种诸善根。于一切恶类,自行柔和忍辱,欢喜逢迎,不逆其意,令彼发欢喜心,息刚戾心,是名种诸善根。于六道众生不加杀害,不欺不贱,不毁不辱,不骑不捶,不食其肉,常行饶益,是名种诸善根。
  这是六祖对中国信众劝善修行之意,其中颇多日用的成份,体现了六祖主张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以及“行住坐卧”皆是修行的思想。也令我们可以想见六祖日常说法的风格。
  再看破世人修福的迷执。六祖注曰:
  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得福虽多,于性一无利益。依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修行,令自性不堕诸有,是名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践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通达一切法,无能所心,是名为忍。此人所得福德,胜前七宝之福。
  在这里,六祖对“布施”的称论便人深一层,他虽肯定说布施可以“得福”,却指出其“于性一无利益”。从修持心性而言,关键还是在于“心行”。布施者若要真实的福德(即“福德性”),还得靠“心依佛教,行同佛行。”六祖通过疏解“福德性”的名相义,又著重从修行实践来加以说明,归结起来,仍是一句话:“持功德胜布施福”。
  三、衍发《金刚经》“平等”大义,创为“众生各各自性自度”之说。六祖注曰:
  卵生者,迷性也。胎生者,习性也。湿生者,随邪性也。化生者,见趣性也。迷故造诸业,习故常流转,随邪心不定,见趣堕阿鼻。起心修心,妄见是非,内不契无相之理,名为有色。内心守直,不行恭敬供养,但言直心是佛,不修福慧,名为无色。不了中道,眼见耳闻,心想思惟,爱著法相,口说佛行,心不依行,名为有想。迷人坐禅,一向除妄,不学慈悲喜舍智慧方便,犹如木石,无有作用,名为无想。不著二法想,故名若非有想。求理心在,故名若非无想。
  信心者,信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烦恼;信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信自身佛性本来清净,无有染污,与诸佛性平等无二;信六道众生本来无相;信一切众生尽得成佛,是名净信心也。
  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义,自心体得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金刚经》中,佛说法的对象是修菩萨行者,故专主如何对待“灭度众生”,反复讲说“破执破破执”的心法。六祖说法的对象是中国信众,因中国人偏重现世,演为《坛经》一部,通过现世即可成佛厂顿悟成佛”)的说教,诱导信众超越现世种种尘劳妄念,而获得“大解脱”,成为“大觉者”(即“佛”)。这从他作的注文中也可以见到:第一条注文,本来是解释经文中“众生”各为何物的,《集注》载录王日休注云:
  若卵生者,如大而金翅鸟,细而虮虱是也。若胎生者,如大而狮象,中而人,小而猫鼠是也。……上四种谓欲界众生。若有色者,色谓色身,谓初禅天至四禅天诸天人,但有色身而无男女之形,已绝情欲也。此之谓色界,若无色界者,谓无色界诸天人也,此在四禅天之上,唯有灵识而无色身,故名无色界。若有想者,此谓有想天诸天人也,此天人唯有想念。……若无想者,此谓无想天诸天人也,在有想天之上,此天人一念寂然不动,故名无想天。若非有想非无想者,此谓非想非非想天诸天人也,此天又在无想天之上,其天人一念寂然不动,故云非有想,然不似木石而不能有想,故云非无想。此天于三界诸天为极高,其寿为极长,不止于八万劫而已。
  王注是比较符合注解经文的诂训要求的。而六祖未循此注疏常规,而是借注发挥其义理。六祖注所解说的,都是修行者在修行中易生的种种迷执,而尤其注重启导其心的修持。第二条注解经文“一念生净信者”,值得注意的是后半段:“信自身佛性本来清净,无有染污,与诸佛性平等无二;信六道众生本来无相;信一切众生尽得成佛。”这里六祖强调,每个信众一要坚信自身佛性与诸佛性平等无二,二要坚信一切众生尽得成佛。这既是对经文中佛用以鼓励后人的一番说话的发挥,也是六祖自己从《金刚经》悟得的大乘妙理的解说。第三条大意与第二条相类,六祖在此一连用了四个“自心”,把力主信众“自性自度”的精神,凸显无遗。
  由上述可见,《集注》保存的六祖注文,虽然可能未及原注的十分之一,但已经显出原注的若干特色,其发挥的义理,也足资与传世的《坛经》相印证,乃至相发明。它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六祖对《金刚经》的心得,还让我们看到更多一些六祖说法的形象。这无论对于研究六祖其人,还是研究六祖的思想,都是值得加以珍视的一份遗产。
  附录:
  六祖《金刚经》注文录
  (明永乐廿一年内府本,据新州印六祖注本,见页百二十七)
  口舍卫国者,波斯匿王所居之国。祗者,匿王太子祗陀树,是祗陀所施,故言祗树。
  口一切者,总标也。次下别列九类。
  口卵生者,迷性也。胎生者,习性也。湿生者,随邪性也。化生者,见趣性也。迷故造诸业,习故常流转,随邪心不定,见趣堕阿鼻。起心修心,妄见是非,内不契无相之理,名为有色。内心守直,不行恭敬供养,但言直心是佛,不修福慧,名为无色。不了中道,眼见耳闻,心想思惟,爱著法相,口说佛行,心不依行,名为有想。迷人坐禅,一向除妄,不学慈悲喜舍智慧方便,犹如木石,无有作用,名为无想。不著二法想,故名若非有想。求理心在,故名若非无想。
  口如来指示三界九地,各有涅槃妙心,令自悟入。无馀者,无馀杂气烦恼也。涅槃者,圆满清净义,令灭尽一切杂气不生,方契此也。度者,渡生死大海也。佛心平等,普愿与一切众生同人圆满清净无想涅椠,同渡生死大海,同诸佛所证也。烦恼万差,皆是垢心。身形无数,总名众生。如来大悲普化,皆令得人无馀涅椠。
  口修行人亦有四相。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名我相。自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涂苦,愿生诸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法执不忘,是寿者相。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
  口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
  口应如无相心布施者,为无能施之心,不见有施之物,不分别受施之人,故云无相布施。
  口何谓种诸善根?所谓于诸佛所一心供养,随顺教法;于诸菩萨、善知识、师、僧、父母、耆年宿德尊长之处,常行恭敬供养,承顺教命,不违其意,是名种诸善根。于一切贫苦众生,起慈悯心,不生轻厌,有所须求,随力惠施,是名种诸善根。于一切恶类,自行柔和忍辱,欢喜逢迎,不逆其意,令彼发欢喜心,息刚戾心,是名种诸善根。于六道众生不加杀害,不欺不贱,不毁不辱,不骑不捶,不食其肉,常行饶益,是名种诸善根。
  口信心者,信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烦恼;信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信自身佛性本来清净,无有染污,与诸佛性平等无二;信六道众生本来无相;信一切众生尽得成佛,是名净信心也。
  口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浅深,故言差别。佛说无为说者,即是无住,无住即无相,无相即无起,无起即无灭,荡然空寂静,照用齐施,鉴觉无碍,乃真是解脱佛性。佛即是觉,觉即是观照,观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也。
  口此是如来问起此意如何。布施供养,身外之福;受持经典,身内之福。身福即衣食,性福即智慧。虽有衣食,性中愚迷,即是前生布施供养,不持经典。今生聪明智慧,而贫穷无衣食者,即是前生持经听法,不布施供养。外修福德即衣食,内修福德即智慧。钱财见世之宝,般若在心之珍,内外双修,方为全德。此是赞叹持功德胜布施福也。
  口三千大干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得福虽多,于性一无利益。依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修行,令自性不堕诸有,是名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践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口如来所说佛者,令人觉。所说法者,令人悟。若不觉不悟,取外佛外法者,即非佛法也。
  口斯陀含人,名一往来。行从天上,却得人间生,从人间死,却生天上竟(境)。欲界九品思惑,断前六品尽,名斯陀含果。大乘斯陀含者,目睹诸境,心有一生一灭,无第二生灭,故名一往来。
  口三昧梵音,此云正受,亦云正见。远离九十五种邪见,是名正见。
  口然灯是释伽牟尼佛授记之师,故问须菩提,我于师处听法,有法可得不?须菩提知法,即因师开示而实无得,但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无尘劳,寂而常照,即自成佛。当知世尊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口恰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乃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白具足,何期自性本无摇动。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按,此条与传世《坛经》本略同,且不应自称六祖,故当是编注者采于彼也。见页四十九)
  口所在之处,见人即说是经,常行无所得心,即此身中有如来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庙”。心清净而说是经,令诸听者除迷妄心,悟得本来佛性,常行真实,感得天人、阿修罗、人、非人等皆来供养持经之人也。
  口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义,自心体得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口歌利王是梵语,此云无道极恶君也。世者生也,如来因中,五百生修行忍辱波罗蜜,以得四相不生。
  口菩萨不为求望自身五欲快乐,而行布施,但为内破悭心,外利益一切众生,而行布施。
  口如来说我人等相,毕竟可破坏,非真实体也。一切众生尽是假名,若离妄心,即无众生可得,故言“即非众生”。
  口无实者,以法体空寂,无相可得。然中有恒河沙性德,用之不匮,故言“无虚”。
  口须菩提问佛,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依何法而住,如何降伏其心?佛言:当发度脱一切众生心。度脱一切众生,尽得成佛已,不得见有一众生是我灭度者,何以故?为除能所心也。除有众生心也。亦除我见心也。
  口佛告须菩提,我于师处不除四相,师授记不?须菩提深解无相之理,故言不也。
  口恒河者,西国祗洹精舍侧近之河,如来说法,常指此河为喻。佛说此河中沙,一沙况一佛世界,以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口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一一众生皆有若干差别。心数虽多,总名妄心。识得妄心非心,是名为心。
  口世尊大慈,恐须菩提执相之病未除,故作此问。须菩提未知佛意,乃言如是。如是之言,早是迷心,更言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又是一重迷心,离真转远。故如来为说,除彼迷心。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转轮圣王虽有三十二相,岂得同如来!世尊引此言者,以遣须菩提执相之病,令其所悟深沏。须菩提被问,迷心顿释,故云如我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须菩提是大阿罗汉,所悟甚深,得方便门,不生迷路,以冀世尊除遣细惑,令后世众生所见不谬也。
  口通达一切法,无能所心,是名为忍。此人所得福德,胜前七宝之福。
  口一合相者,眼见色爱色,即与色合;耳闻声爱声,即与声合。至于六尘若散,即是真世界。合即是凡夫,散即非凡夫。凡夫之人,于一切法皆合相。若菩萨,于一切法皆不合而散。何以故?合即系缚,起生灭。散即解脱,亦不生,亦不灭。若有系缚生灭者,即是凡夫。所以经云:“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