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7


2014/9/4    热度:870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7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7

  2006年4月4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昨天讲到烦恼的心所。烦恼心所一共分为二类,一类就叫作烦恼,其实是根本烦恼,有六种。还有一类是随烦恼,有二十种。

  随烦恼和根本烦恼有密切的关系,是建立在根本烦恼的基础上,随着根本烦恼而起,所以叫随烦恼。在二十种随烦恼里,有一部分烦恼是根据根本烦恼的不同表现方式而建立起来的。如忿、恨、恼、嫉妒、害,这些烦恼都是根本烦恼中瞋恨心的表现方式。还有一部分随烦恼是它有自己独立的自体,但同时它又是跟着根本烦恼之后,随之而产生的。有这样二种的不同。

  我们先讲六种根本烦恼。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第一种就是贪。我们看贪的定义:

  “言贪者。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贪是一种染著,对五欲六尘的境界生起染著的心理。贪的名称很多,比如说贪染、贪欲、贪爱、贪著……都是贪的不同说法。

  那么,贪的生起,它的对象,贪必然有贪的所缘境。就是每一种心的生起都有它的所缘境,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什么道理?每一种心当它产生作用的时候,都有见分、相分。所以,贪必然有贪的相分,瞋有瞋的相分。这个相分就是贪的所缘境。贪的所缘境是什么呢?“于有有具”,有,三有,三界的有为法;有具,生起三界的因,生起三界杂染法的因,也就是三界因果。三界因果都是有情贪著的范畴。

  通常贪的这种心的生起,一般情况下要有几个前提。首先,要有贪的心所,你具备有贪的种子,你有贪心。为什么会贪?首先因为你有贪心,也就是你具有贪心的潜在的力量,这是一个前提。任何一个心所的活动,首先你具有这种心理潜在的种子,如果你没有这种潜在的种子,你也就不会起贪心。然后,你对这个对象,你需要它,你觉得它很漂亮,这个也是贪生起的前提,如果你不需要它,你也不会贪。所以,贪又叫贪欲,欲,欲就是有一种需求作为前提,如果没有需求作为前提,你也不会贪。还有,你觉得漂亮、觉得美。通常生起贪的,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把所缘的境界执以为我,当我们执以为我之后、加上“我”之后,这一份贪又会得到一种增加,它的力量就会增加。所以,叫:我贪。把境界执以为我,有了这一份我执之后,你贪的力量就会加强。所以,贪的生起是有这些众多的因缘。每一种心所的生起,都有它的因缘。

  我们贪的对象很多,《瑜伽师地论》中举了很多种类,比如说,对自己的认识、观点、知见,贪著自己的观点;还有对你没有得到或是已经得到的境界、或者你受用过的、你经过的生活经历,贪过去的一些在我们生活中发生过的一些事情,我们会贪;还有,对男女之间的感情上的贪;或者对亲朋好友的贪,或者对生活用具的贪。贪的种类蛮多的,只要你喜欢的,你须要的,我们都会起贪。所以,贪的心所是蛮普遍的。

  贪的作用,“能障无贪”,能够障碍无贪。贪和无贪是对立的。如果你有无贪的心理,你的无贪的心量很强的话,那就没有无贪。这是第一种过患。第二种过,贪将会导致我们造不善业,很多杀盗YIN妄的行为。杀人放火、人次抢劫、强暴、说假话,所以,贪会引发杀盗YIN妄,造不善业。贪,本身也会引发苦果。贪的心理产生作用的时候,你的内心就是不安定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这种贪著的心的时候,你的心是安定的、是自在的。

  贪造了这些不善的行为,将会给我们带来不善的异熟果。所以,贪是属于不善行为的根本。

  贪瞋痴这三种被称为三种不善的根,不善的根本。这三种在佛教中又称为三毒,三种毒品。就像现在网络上的病毒一样。病毒有自动拷贝的功能。如果电脑中了病毒了,它会把这个病毒自动拷贝到你的每一个文件上。同样地,如果我们贪的力量很大,贪瞋痴的力量很大的时候,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每说一句话,每一种心理活动,都会带着这种贪的心理,或者带着瞋恨的心理。也就是如果这种病毒的力量很强的时候,同样地,也会产生一种自我拷贝,拷贝到我们的心里面。比如贪心的人,他每说一句话,做每一件事情,他都会带着贪心。有没有这样?瞋恨心也是一样,如果你瞋恨心很强的时候,你做每一件事情,说每一句话,也会带着瞋恨心。所以,我们的心所也是带着自动拷贝的功能,这种功能比电脑病毒的拷贝能力,更灵活、力量更大。

  所以,贪会给我们贪著的心招感苦果。所以,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这是我们修行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佛法中说要解脱,解脱什么呢?解脱的就是贪瞋痴,解脱的就是烦恼。这是轮回的根。这也是我们造成不解脱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思惟贪的过患,同时也要不断地思惟无贪的功德。如果一个人没有贪,你的生命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你将会过得何等自在?反过来说,一个人被贪著的心所控制,那么他的生命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贪将会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过患。要这样不断地思考,思考无贪的功德。当我们经过不断的思考之后,我们就要修,把贪修掉,成就无贪。

  怎么样才能把贪修掉呢?就是要修习苦、空、无常、不净。贪欲就苦的。贪欲就是苦的根本;你所贪的东西都是空的,你什么也抓不住,无所得;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了知一切都是如梦如幻,了知一切是无常的;同时对你所贪著的境界要进行观想,观想它的无常,观想它的如幻如化,观想它的不净,要作这样的观想。这些观想都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贪,成就无贪。其实修行就是克服这些心理,关键就是在克服这些心理。

  接下来讲一讲:瞋。

  我们看瞋的定义:

  “瞋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恶行所依为业。”

  瞋,这个概念我们也是很熟悉。瞋,我们平常叫瞋恨心。它的前提是,它所面对的境界通常是逆境,逆缘。对于逆境、逆缘会生起愤怒、并且想要损害的心理。瞋的所缘境具体地说,就是逆境、逆缘。笼统地说,“于苦苦具”,即能够给我们带来痛苦以及制造痛苦的因缘,我们都会生起瞋恨心。

  瞋恨心的生起,当然逆缘是一个方面,我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有的烦恼的生起都有二个基础,一个是无明,一个是我执。如果没有我执的人,他是不会有烦恼的,如果没有我执,他的这些烦恼将会失去依托的基础。所以,无明和我执是烦恼生起的根,是所有的烦恼建立的根。所以,为什么会有伤害心?因为:你伤害了我,你让我不开心,你损失了我的利益。因为有一个“我”,我才会不高兴,如果我没有“我”的话,我就不会有愤怒的心,不会有瞋恨的心。所以,我执越强的人,越容易起贪瞋痴。还要有瞋的种子。瞋的种子也就是瞋心生起的时候,你具备有这种瞋恨心的潜在的心理力量。如果你没有这种潜在的心理力量,你也不会起瞋恨心。

  这是瞋恨心生起的几个条件。

  瞋恨心的表现方式,在随烦恼里有说到,包括愤怒、恨、恼、嫉妒、损害等,这些心理都是属于瞋恨心的表现。

  瞋恨心的过失非常重。我们昨天讲过了,叫“火烧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遗教经里也说:“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在三毒里边,瞋恨的这种过失最重,因为它的破坏性最大。我们昨天说的,五千年文明一瞋皆能毁。同样,你做得再多的功德,一念瞋恨心也可以把它毁掉了。所以,瞋恨心的过失很重。

  我们要通过禅修来对治瞋恨心。怎么样来对治?我们还是要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要思惟瞋恨心的过患,同时也要思惟无瞋的功德。这是首先要思惟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希望给我们的生命带来过患、伤害。当我们作了这样的思惟之后,我们要修无瞋。

  第一要修无我,要了知我们内在的身心和外在的世界,都没有我和我所。人家伤害你,你要观三轮体空,没有我和我所,谁伤害谁呢?能伤害和被伤害的人都了不可得。这样,人家对你的伤害就没有什么好忍的。真正的忍,是忍无可忍。没有可以忍的对象,也没有忍的人,也没有忍的这一件事情。你从因缘法去看,这个伤害你的人,加上这个伤害的动作,全部把它分析开,解开之后,其实根本就没有伤害这么一件事情,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一大堆因缘。比如说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不等就是于这个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不一定就是在伤害你,这个人再加上这种心,再加上各种动作,你把它们一个一个分开;同样作为你的存在 ,你是作为被人伤害的,作为你的存在你也一样,你也可以作这样的一个解析。如果真正能了知这种没有我、我所的道理,瞋恨心就不容易产生。因为瞋恨心毕竟还是以我执为前提,你要对治瞋恨心,就要观无我。

  然后,还要修忍辱,修慈悲。当然,我们刚才讲忍辱,真正的忍辱是没有什么可忍的,如果有忍,那忍辱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同时还要修慈悲,可以对治瞋恨。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歌利王要割截他的身体,佛陀丝毫都不起瞋恨心。所以慈悲心可以化解瞋恨,不是用瞋恨来化解瞋恨。瞋恨心是不化解瞋恨的,只有慈悲心能化解瞋恨,所以我们还要修习慈悲心。

  这是第二种烦恼心所。

  第三种:慢。慢心所。

  “慢者。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我们经常会把慢和骄合在一起说,我们常说:这个骄慢心很重,其实骄和慢这是二种心所,定义并不太一样,但是内容和特征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慢,主要是通过和别人的攀比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超过别人、高人一等,这就是慢;骄,自己有某一方面的长处,并没有通过攀比,比如说自己具备某一种特别的能力,对自己的长处产生一种高度的杂著的心理。慢主要是通过比较,在攀比中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慢的生起,其实它的前提还是我执。

  关于慢的种类,在经论里讲,有七种慢:

  第一种,慢。比如我和你比较,其实我不如你,但是我觉得比你高,超过你。

  第二种,过慢。其实我们的水平是平等的,可是我觉得我超过你,这叫过慢。

  第三种:慢过慢。本来对方是超过我们,可是我们却觉得超过对方。

  第四种:我慢。在五蕴色身上执著有一个我。

  第五种:增上慢。比如,在修行上本来没有证初果,却以为证得了;没有证得阿罗汉果,却以为证得了。增上慢和打妄语不一样的,如果打妄语说自己证得阿罗汉果,实际上没有,那是犯了根本大戒。可是,如果是增上慢,属无犯。因为是自以为,没有欺骗的心理,是搞错了,只是自己过分地自以为是所造成的一种假相。

  第六种:鄙慢。有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如别人,可是,他觉得:你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也不稀罕,我虽然不如你,但我也看不上你。

  第七种:邪慢。自己本来没有道德,可是却装作很有道德的样子,高高在上,欺骗别人。

  慢有这么多种。我们讲了这些,大家要对照,看看自己哪一种烦恼的力量特别增盛。每一个人烦恼都不大会一样的,就像我们养了一大堆动物一样,有的养的时间比较长,有的养的时间比较短;有的可能营养比较丰富,因此就长得比较壮,但也有的,营养不良,长得很瘦。所以,不一样。同样地,我们的心在我们生命无尽的延续中,它所形成的心理也不一样。《瑜伽师地论》把我们众生分为各种各样的类型,比如有的人属于贪性人,贪的心理特别重,贪的习性特别强;有的人瞋恨心特别重……某一种心理的力量特别强大之后,就会成为你的习性,就会成为你的性格,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主导力量。所以,我们须要观察自己哪一种烦恼的力量特别大。

  观察之后,我们要了解到每一种心理的过患。比如说,慢心所,慢能障碍不慢,有慢心的人它的不慢的心理就被障碍住了,就会进入慢的状态,就不会有不慢的心理。不慢如谦虚,骄傲和谦虚就是二种相反的心理。一个人要是很谦恭,大家都会很喜欢他的,反过来一个慢心很重的人,大家会很讨厌他。所以,慢的人会不断地增长慢的心所。一个人有了慢心的人,就会时常生起慢的心理;当你生起慢的心理,你的我慢的心又得到壮大。因为这种我慢的心理的力量非常强,它就会时时起作用,它每起一次作用,力量就得一次强化。这个过程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不断地薰。慢的人因为有了慢心之后,就不会尊敬有德行的人,也不会谦下地听闻佛法,就会影响一个人的进步。一个慢心重的人,就会影响到你在修学佛法上的进步。所以,毛主席教导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没有这一句?是不是毛主席教导的?

  要了知慢的过患,所以要对治。如何对治?要修因缘观,没有我、没有我所,当你没有我和我所时,才能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你就发现每一个众生都他的长处,就会去尊敬一切人。

  这是慢心所。

  第四种:无明。

  也翻译成,痴。

  “无明者。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无明,不明法的真相,对一切事和理都不能够如实地了知,这就是一种无明的状态。

  无明是我们的生死的根本,也是我们烦恼的根本。佛经里称为无始无明,无明是无始以来的。众生本来是在他的心念相续的过程中,他在很多时候都有契入空性的机会,因为众生本来具备有这种觉悟的智慧,而这种觉悟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行上事实上它是可以触及的,在偶尔的状态下也是可以显现出来的,不是不行的。但是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为什么它不能自动地产生作用?为什么?原因是无明。我们现在的心就是一个念头。比如我们的心,心的活动是什么呢?就是念头的相续。念头是个什么东西呢?念头它是一个刹那生灭的东西,不是一个连贯的东西。我们心的活动是无常的,心念无常,念头与念头之间不是一贯的,从这个念头跳到那个念头。每天,我们心的念头都在过度、在不断地变换,变换的过程也不是一贯的。当然,我们的心很多时候都陷入在念头的状态,被念头带着跑,执著于念头,但是,我们的心也有的时候没有进入念头的状态,没有执著念头的境界。是不是?有没有?叫作:前面的念头已经过去了,后面的念头还没有生起来,有没有这个时候?肯定有这个时候。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念头没有生起的时候,我们的心应该是以最本来的面目呈现出来的,可是我们并没有证得本来,为什么?就是被一层无明给遮蔽住了。这个无明就叫作无始无明。

  因为无明的关系,我们看不清人生的真相,看不清生命的真相;因为无明的关系,所以我们才会造很多的业力;因为无明的关系,当这一切生起的时候,我们一点观照力都没有。念头生起了,我们就被带跑了,因为我们没有觉照。其实生命是二个层面,一个是无明,一个是明。因为无明,所以,明的层面不能产生作用。反过来说,心的明的心层面,明空不二的层面产生作用了,那么无明将会被化解掉。就是如此而已。所以,无明是“迷暗为性”,使我们的生命进入黑暗的状态,暗,即看不清生命的真相,这就是无明的特点。因为看不清生命的真相,所以,一切杂染都由此而产生。

  当然,无明有和第六识相应的,也有和第七识相应的。有相应的,还有不共无明。相应无明是和第六识一起生起的(《成唯识》为:相应无明是与贪等根本烦恼生起;独行无明是与第六意识相应的。独行无明和恒行不共无明同属不共无明),不共无明中尤其有一种恒行不共无明是我们有情流转生死的根源,也就是我们前面在讲第七识的时候,它是我们生命染污的源头。真正的修行就是要突破这个源头。如果突破这个源头,那我们的修行就会容易很多。

  要认识到无明的过患:它能够障碍真智的生起,障碍智慧的生起,遮蔽我们对空性的认识。同时,无明是一切烦恼和不善行为的生起,是烦恼和惑业的根本,你看十二因缘里,第一个就是无明,所以,无明是流转生死的根源。

  无明要对治,怎么对治?亲近善知识,如理作意,包括闻思修,都是帮助我们突破无明,突破无明就是从树立生命的正见开始。首先从第六意识在认识上树立正见,继而通过禅观突破我、法二执,把无明的老巢给彻底捣毁,是这样的过程。

  接下来讲:疑。

  这是一种怀疑的心理。

  “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障善品者。”

  疑在这里是根本烦恼,疑也可以成为修道、见道的武器。你看禅宗讲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可见百法里的讲的疑,疑什么?这是有对象的。疑什么,这个疑才是烦恼?疑什么,这个疑才是修道呢?关键还在于疑的所缘,疑什么,这个很关键。

  我们看这里怎么说?“于诸谛理犹豫为性”,什么是谛理?就是对三宝和四谛这样的真理,产生犹豫不信的心理,这个疑即属于根本烦恼。这种怀疑、这种犹豫不决会影响你接受三宝、接受佛法,是你认识真理、成就解脱的障碍,所以是根本烦恼。

  一般来说,这种疑怎么会生起呢?怎么会产生疑呢?有很多种情况。比如说,智慧不够,明明是好东西,你却看不出来。比如佛陀讲这些因果、三宝、四谛这些真理,你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认识,因此会怀疑;还有的时候,你接受了一些邪知邪见的教法和观念,也会影响你对佛法真理的接受;另外,缺乏好的老师引导,也有关系,他不能把一些佛法的道理讲清楚,你在接受的时候稀里糊涂的,这也是产生怀疑的因缘。所以,怀疑心所的产生还是有诸多的因缘。

  怀疑的种类也蛮多的。通常一个人在修禅的过程中,会怀疑自己:能不能修?能还能修得好;怀疑老师能不能指导我;怀疑教法是不是真的,我按这样去做,能不能达到效果——这些怀疑都会影响到修行。

  针对这样的情况,所以藏传佛教特别讲究信。但是信也是要有前提的,如果没有前提,盲目地信,那出现的问题更大。

  我们说怀疑是烦恼的心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怀疑的对象是三宝、四谛,但是禅宗也利用这个来修行。比如说我们一般的人,我们现在接受的很多的观念,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会接触到很多价值观、观念、生活模式,我们的老师、父母亲会告诉我们,如何奋斗,如何赚钱,如何成家,如何出人头地等等,会给我们灌输这样的生活模式和价值观,这一套东西如果你不怀疑的话,你就会觉得这就是真理。所以,哲学家因为有智慧,因此就会对这些进行思考,他觉得:真的是这样,结果他一思考,就把这些粉碎了,就把这些生活模式、价值观看得一文不值了。同样地,我们作为学佛,我们也要用疑。比如说我们每天认为我,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关注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理所当然地这个身体就是我,这个想法就是我。但是,佛法来帮助你检讨:你的身体是不是你?“我”的定义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常一的、主宰的、独存的,那你检讨一下你自己,你身体里有哪一样东西是符合这个定义的?你去检讨一下看看有没有?你检讨了之后发现:没有一样东西符合“我”的定义。如果说你的心就是你,那你检讨一下你的心念,有没有哪一个心念是固定不变的?你说你的心念是你,到底哪一个心念代表着你?善的心念代表着你?还是不善的心念代表着你?因为你有很多心念,还是所有的心念代表着你,你根据“我”的定义去检讨。所以,学习佛法也要运用疑,用疑来打破世间上的人的错误观念和价值观,你检讨了之后才发现:全部都不是那么回事。这样你的执著才会动摇,因为,你的所有的执著都是建立在错误的价值观和错误的观念基础上。我们通过智慧的检讨之后,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过去所认为的那些东西,都不是这么回事,当你这种观念改变了,那么建立在这观念上的烦恼自然也会动摇了,因为它的依托基础没有掉了。所以,疑,也可以成为我们修行中非常好的一个武器,可以成为瓦解我们执著和摧毁我们烦恼的武器。你看禅宗中让你参: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一念未生之前你是什么——让你去寻找。当你去找的结果发现觅心了不可得,这时候你就能直探你的心的本源,因为你找不到,你的心就能从所有的固定的执著中跳出来,从这些相对的妄念里面跳出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就能打破能所的念头的陷阱,就能从这里跳出来。

  所以,疑,可以是一种烦恼,也可以是修行的武器,关键是我们如何善于去运用它。所以,修行无外乎就是二个方面,一个舍凡夫心,一个成就佛菩萨的品质。从成就佛菩萨的品质这方面来讲,对三宝的功德,对佛法的真理要信,不能疑。另外从舍凡夫心的角度,我们对凡夫心建立的基础,我们要用疑。所以,信和疑,在修行上同样都是可以运用的。

  关于疑的过患有几种:第一是障碍我们对三宝的信心。第二障碍我们对教理的实践和善法的生起,如果我们对佛法有怀疑,就不会很好地去实践,会影响到我们将来的修行。

  如何对治疑?第一,要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其次,要深入教理、如理思惟,乃至能够按教理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你体验到佛法了,你就不会怀疑了。如果你没有体验到,只是停留在闻思上,到当然就很容易怀疑。真正要对佛法真正不疑,那就要到见道之后,产生四种正信:信佛、信法、信僧、信戒,这四种信叫作四种证信。证,证得的证,证明的证。你证得之后的信仰和你理解之后的信仰,现在是解信,解信是没有多少力量的。

  休息一下。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