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5


2014/9/4    热度:912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5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5

  2006年4月3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上一周讲到第三类心所,善的心所。善的心所是善的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善的心所在百法中分为十一种,上一次上课讲到信、精进。

  接下来讲第三种,惭;第四种:愧。

  我们说“惭愧”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在心所里,它是分开的。我们把它连在一起来说,说明是有共同的特征。可是,在论典中是分开来说的,又说明了它们各自有不同特质。所以,惭和愧,这种心所,既有共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地方。

  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是羞耻。惭愧就是一种羞耻的心理。所以在论典中也有讲到,惭是以自己的羞耻为体,愧同样地也是以羞耻为性。为什么会产生羞耻?就是对自己所作的不善的行为产生羞耻的心理。

  “言惭者。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

  心的特征、作用,它的特征应该就是羞耻。

  羞耻的心的产生是要有前提的,并不是哪一个人作了不善的事情,都能够产生羞耻的心理,尤其是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羞耻心。很多人干坏事,已经是习以为常,为什么会习以为常?原因是没有羞耻心。为什么没有羞耻心呢?羞耻心的产生是要有前提的,什么前提能够使我们产生羞耻的心理?那就是“依自法力”,就是自和法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和法的力量。

  什么叫自己的力量?也就是我们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比如说生而为人,人是有人的标准,人是有人的准则。像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人的标准、准则。佛教讲的五戒也是一个做人的基本的准则,它既是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帮助我们将来继续获得人的身份的这样一种善的因,善的业。一个人如果能够意识到人的身份的意义,能够意识到人的身份应该具备的准则,也就是在自己心里有一个做人的标准在那里,那么,当他干了坏事,就会产生羞耻的心理。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心,那就麻烦了。现在人最大的问题在于,行为没有底线,也就是说做人没有道德准则,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可以说现在人有准则,那就是“利益”,对我有利益,就是准则。除了利益以外,没有自身的人格等这些东西。所以,“自”就是意识到自己的身份。

  “法”,即法的力量,指佛法所说的或者世间道德所提出的作为人的标准。自,就是自己的身份;法就是世间法或出世间法所提出的做人的准则。

  那么,依这样的一些力量,有了这样的一些观念之后,当一个人做了坏事之后,就会生起羞耻的心理。因为他觉得:我不应该这样,我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了,我不应该做这样的一种怪事。从而就能达到:“崇重贤善为性”,因为依据这样的准则,所以,就会推崇圣贤、遵从道德。我们古代的人这一方面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做人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你看四书五书就是做人的教育。你看,古代的教育推崇的是圣贤,推崇的是哲学。我们现代的社会推崇的是什么?明星、商人,这就是价值取向不一样。这种价值取向不一样,其实跟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观、教育是有关系的。所以,社会上讲笑贫不笑娼,有权、有钱,人家就赞赏你,觉得你有能耐,能干。这是和整个社会的教育是有关系的。所以,使得人越来越没有羞耻心。羞耻心其实也是儒家讲的良心。说你这个有没有良心,这是和羞耻心是有关系的。

  有了惭的心理就能对治无惭,有羞耻心就对治没有羞耻心。

  “止息恶行为业”,羞耻心就可以对治恶行,一个人要是有良心、有羞耻心,就不会产生不善的行为,因为他一旦产生不善的行为,他的羞耻心马上就会生起来了,甚至看到别人产生不善的行为,他都会觉得很羞耻:做为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子?因为他始终有一个准则。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羞耻心的人,他看到什么,即使干了再坏的事情,他也会觉得很正常:哇,这个人很有能耐。所以,羞耻心能够对治不善的行为。

  我们再看看:愧:

  “言愧者。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

  那么,愧同样也是羞耻心,但是它产生的基础不一样,它产生的基础是“依世间力”,依世间的力量,即世间的一种公共道德。其实在多数的民众中还是有公共的道德意识。如果你要是做了不善的事情,还是会受到舆论的谴责。那么,这种愧的心理产生,主要是建立在这种对世间的大众的道德认同的基础上,他觉得作为一个人,还是应该要遵循社会公德。有了这种公德意识,所以对不善的行为会产生羞耻的心理,同时会产生拒绝、排斥、批判、呵斥等心理。这种心理也是建立在羞耻心的基础上。这种羞耻心可以帮助我们止息恶行、不善的行为。

  惭愧这二种心,同样都是属于羞耻的心,但是产生的基础不同。惭是根据自力,愧是根据他力,即社会道德的力量。在作用上来说,它都是能够达到止恶行善的效果。所以,佛经上讲:惭、愧二法是人和禽兽所不同的地方。人世间之所以有伦理纲常,就是因为有纲常,就是因为有羞耻心。人要是没有惭愧,人和禽兽就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佛经里面讲:“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惭愧心是世间道德建立的基础,这对我们一个人的修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心理。

  所以,我们如何增强我们的惭愧心?即要忆念惭愧的功德和利益,无惭无愧的过患。我们具备惭愧心,对我们完善人身的完善有什么好处,我们如果不具备惭愧心,对我们的人身有什么好处——我们经常要作这样的思考。因为惭愧是我们人格走向完善、人格提升的一个心理基础,反过来说,如果无惭无愧,那么,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地堕落。

  那么,关于惭愧的心修行,主要是根据惭愧生起的因缘来修。比如说,我是个沙弥,我是个比丘,我这个身份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德行。我作为沙弥有沙弥的戒律,我作为比丘有比丘的戒律,我作为在家居士有在家居士的戒律。同时,我在这个社会上,社会上的人的心目中的出家人,形像是如何高尚的,那么,我应该怎么样去做,才能使世间上的人尊重僧伽、尊重佛法。要经常作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会增强惭愧心。所以,比如出家人要经常诵戒,就是不断地用佛法来对照自己:我受的教育是这样子的,如果我要解脱,我就应该去这样去作。在对照的过程中,当我们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的羞耻心就会生起来了。所以,我们要培养惭愧心,忆念到惭愧心的好处,我们就要培养惭愧心、强化惭愧心。这是我们止恶行善的重要的心理基础。

  接下来讲的是:无贪、无嗔、无痴。

  无贪、无嗔、无痴相对贪、嗔、痴而言。贪、嗔、痴是称为三种不善根,那么反过来说,无贪、无嗔、无痴是称为三种善的根。什么叫善的根?就是善法生起的根本。所有的善法的生起都是建立在无贪、无嗔、无痴的基础上。

  现在讲第一种:无贪。

  “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

  什么无贪?贪是贪著,无无贪就是没有贪著,也可以叫作没有染著的心理。其实对我们凡夫来说,染著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是三毒之首,六个根本烦恼之首。我们的贪是无所不在的。无贪是没有染著、没有贪著这样的心理。无贪什么?无贪是“于有有具”,有,就是三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有具,三有的因。即对三界的因果都不产生染著的心理、贪著的心理。你要具备了没有贪著的心理之后,你也就没有贪著了。反过来说你为什么会贪著呢?那是因为你有贪著的心理。

  这种没有贪著的心理应该怎么产生?我们怎样去培养它?因为贪著是我们的习惯,那我们怎么样去培养没有贪著的心理。这须要我们去修行,不是说你天生就具备这种强烈的没有贪著的心理,尤其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须要去培养。当然我们心里边是具备有不贪著的潜能,但是真正要让它产生作用,是须要培养它的。这个培养就是要通过佛法的修行。比如说观空、观无常、观不净,这些观修都是帮助我们培养不贪著的心理,比如像多贪众生不净观(五停心观)。你真正把不净观修起来,你对身体的贪著、对美色的贪著也就减少了。

  贪产生的基础,和我、我执有关系。比如,我们喜欢的东西才容易产生贪,再好的东西,如果不是你的,会产生贪吗?不会产生贪的,因为贪了也白贪。有的时候也会产生贪,贪了总得不到,也就不贪了。所以,贪往往是和我执有关系的。我执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我们觉得自己的东西总是特别宝贵,那是和贪著有关系,那是有我执有关系。所以,你要修无我,你要认识到一切都是缘起无我、无我所,那么就会克服贪著。同样地观三界是苦,轮回是苦,苦空无常,也能够帮助我们对治贪著的心理。其实整个戒律的修行都是在帮助我们对治贪著的心理。佛陀对戒律的规定,从止持到作持。止持,从对环境的远离达到不贪著的效果;作持,比如对衣、食、住、行,比如说衣服要作净,为什么说要穿粪扫衣、坏色衣,吃残宿食?还有树下坐,像原始僧团的出家人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等等,事实上都是帮助我们在修行上如何地不贪著。所以,不贪著的心理,我们虽然具备这样潜在的心理基础,我们要去培养、要去观修,否则的话,我们永远没有办法从贪著的状态里边走出为,我们也就没有办法生起不贪著的心理。这是不贪著生起的因缘。

  那么,不贪著的心理作用有哪几个方面?

  可以对治贪的。

  可以产生善法,因为它是善法的根本。

  对治不善法。

  可以使我们的心清净,一个人有贪,心理就不会清净,就会容易打妄想,可是如果一个人不贪,心就容易清净了。

  我们前面了解到无贪生起的因缘和作用之后,我们就要去修无贪。无贪的修习也还是要不断地观修无贪的功德和贪的过患。无贪能给我们的生命的提升、升华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反过来说,贪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什么样的过患。我们要作这样的观修,每天要作这样的观修。比如有的人贪心特别重,就要有针对性地来修,要观贪心的过患,然后要观无常的功德。观想了之后,接着就正式修。这个修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通过观察三界的苦、空、无常、无我、不净,通过这个修了之后,生起这种无贪的心理,然后让自己的心长时间地安住在这样的一种没有贪著的状态里边。如果贪心生起了,你马上再观修。这就道次第的观察修、安住修。你看,道次第的东西这里也能用得上吧?

  接下来讲:无嗔。

  “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

  无嗔,就是没有嗔恨心。没有嗔恨也就是没有愤怒的这样的一个心理。无嗔的心理产生的前提,是苦和苦具,能够给我们制造痛苦和痛苦的因缘。那么,这种环境多半指的是逆境,我们对逆境才能够生起,比如说怨恨、愤怒,接着又想损害对方的心。当我们面对逆境的时候,我们会愤怒,接着会想损害对方的这样的心理,这就是嗔。反过来说,当我们面对逆境的时候,不会愤怒,也不会想着损害别人,那就是无嗔。

  所以,无嗔到底以什么为体。有人说,无嗔就是以无嗔为体,这就是没有嗔恨心的特征;有的人说无嗔其实是以慈心为体,因为有慈心,所以就不会有嗔恨心。所以嗔恨心和慈悲心是相反的。只要有慈悲心,就可以对治嗔恨心;你要有强烈的嗔恨心,你就不会有慈悲心。那就是无嗔的心理。

  无嗔的心理的产生, 我们也要通过观修。因为贪嗔痴是人的三毒,这是很本能性的心所。嗔是我们人的习惯,除非这个人的修养比较高,否则凡夫多少都会有嗔恨心,只不过有的人嗔恨心大一点,有的人嗔恨心小一点。也就是必须对治了嗔恨心之后,才可以产生无嗔。

  你要具备无嗔的这样的修养,那么,你必须要对治嗔恨。所以,关于无嗔的修行是建立在对治嗔恨的基础上。那怎么对治嗔恨心呢?比如观无我,无我还是要观,任何一种烦恼的对治修习,都离不开我的修习,如果一个人真的无我了,那么贪嗔痴自然就没有依托的基础。因为没有我和我所,你嗔什么呢?你不会很在乎自己,别人对你的伤害自然也就不在乎了。所以,第一个要观无我。

  第二个,要从因缘来看世间。每一个有情都无我、无我所的。也就是每一个伤害我们的人,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本身也是无能为力的,他也是无能为力的,他对我们发火,他也是不能自主的,他自己也不喜欢这么做。他也是被嗔恨心的魔鬼给控制了。他自己不能主宰。所以,当他生气的时候,我们对他要抱有同情心,因为他现在是进入了精神病的状态,他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如果我们对一个精神病人,我们就不会对他恼火;如果我们觉得他是正常人,我们就会容易生气。所以,我们要想着这个时候他是非正常人,我们要作这样的观照,因此就原谅他,就会生起悲悯之心。

  第三点,我们要了知嗔恨的过患。我们学过道次第,讲到嗔恨的过患。你用千劫所作的功德,一嗔皆能毁,火烧功德林。你作再大的善的行,一念的嗔恨心就有可能破坏掉。你看,人类的五千年文明一念嗔恨心就可以把它搞定了。尤其现在这个时代,听说核武器可以把毁灭几十次。嗔恨心的破坏性有多大?既然对外界的破坏性有这么大,因为我们所有的功德都是建立在我们心行的基础上,当一念嗔恨心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同样地也可以把我们所有的功德给摧掉。因为所有的功德都没有离开当前的一念,所以当前的一念巨大的嗔恨的爆炸力和毁灭性,非常非常地大。这个道理我觉得完全是可以成立的。所以,我们要深刻地意识到嗔恨心的过患,接着就修习无嗔,这是很重要的。

  第四点,要修慈悲心。修慈悲心可以对治嗔恨心。

  无嗔,我们就是要作这样的观修,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观修,同时还要不断地忆念无嗔的功德和嗔恨过患,我们经常要作这样的思考。无嗔有哪一些利益?嗔恨有一些过患?经常作这样的思考,那么,我们自然就能够增长无嗔,断除嗔恨心。

  无嗔在作用上来说,是“对治嗔恚作善为业。”是善行产生的基础。所以,无嗔是三种善根之一,修习无嗔,能够增长善心。

  接下来讲:无痴。

  “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痴,就是愚痴,愚痴相对的就是智慧。无痴,就是没有愚痴,就是个具备如实的智慧。无痴的特点,是对于人和事,事,就是我们看到事相,比如说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事相。理,即事的背后隐含的真理、规律、实相等,都是理的范畴。对一切事和理都会产生“明解为性”,明白、清楚、正确了解,这是无痴的特征。

  所以,无痴事实上就是对一切产生如实了知的这样的心理。这样的心理产生的因缘,我们每一个众生虽然具备如实认识事物真相的潜在的能力,但是因为我们被无明所蒙蔽,所以,我们所出现的这种知,是一种不正知,是一种邪知,是一种妄知。我们如何才能突破这种不正知、邪知、妄知,然后获得正知呢?这是须要通过修行的,须要有正确的知识来引导我们,那就是说,我们须要亲近善知识,闻思经教,要通过闻、思、修,要通过四法行,即: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是我们获得无痴的这样的一种心理,必须要具备的因缘。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因缘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办法获得无痴。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接受的是错误的知识,邪知邪见,我们获得的是什么?我们最后获得就是不正见、邪知邪见。

  这种无痴的心理在作用上来说,可以对治愚痴;反过来说,愚痴就可以对治无痴。痴,就可以对治无痴;无痴又可以对治痴。有了痴,就没有无痴;有了无痴,就没有痴。心就是这样,有了这个,就没有那个。当然有一些是兼容的。但是有一些心,有这个就没有那个,是具有互相对治的作用。所以,为什么我们说修行是一万人与万人战?你在修行中,当你的善念生起的时候,你就要对治很多不善的念头,你只有对治很多不善的念头的基础上,你这种正知和正念才能够产生作用。

  所以,无痴一方面可以对治愚痴,另外一方面可以对治不善,同时能够引发善心。因为一个人不善的行为,和一个人观念和价值观是有关系的。因为一个人的观念和价值观要是愚痴的,将会导致他造作不善的业。反过来说,无痴就是产生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自然就能引导他作善的业。

  关于无痴的修行,一方面要念无痴的利益和痴的过患,我们要忆念无痴的心理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生命的提升究竟有什么好处?而这种痴的心理、无明的心理对我们生死流转有哪一些过患?我们想一想:十二因缘里第一个就是无明,无明是生死的根本,八正道的第一个是什么?正见,正见就是无痴。所以,正见是解脱之本,即无痴所建立的正见是解脱之本。而十二因缘里的无明、痴是生死之根。所以,我们要深刻地意识到痴的过患和无痴的利益。然后通过亲近善知识、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修习止观来获得这种没有痴的心理。

  休息一下。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