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0


2014/9/4    热度:1432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0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0

  2006年3月28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前面讲到前五识、第六意识。

  接下来讲第七末那识。

  “末那”是梵语,汉译为意。意就是思量的意思。意和意识很容易混淆起来,第六识叫意识,它是不太一样的。第七末那识为什么叫意,意根,原因是因为它的思量在《八识规矩颂》里有一句话叫作:“恒审思量我相随”,它的这种思量在时间上是不间断的,这的思维是没有间断。不象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属于现量,不具有思量的功能;它也不像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虽然是有思维的功能,但第六意识是有间断的。唯有末那识它既有思维又没有间断。但是末那识它的思维定向是非常明确,它只思维一个东西,就是:我。把第八阿赖耶识执以为是我,它每天在这样想,也在这样做。所以,第七末那识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有情生命染污的源头。

  末那识为什么会成为生命染污的源头,为什么会扮演生命染污源头这样的角色。主要是因为它有二个伙伴,这二个伙伴很重要,从无始以来一直都跟着它,一直都没有间断。这二个伙伴,一个叫恒行不共无明,第二个是俱生我执。当然这个恒行不共无明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无始无明。第二个就是俱生我执。这二种心是我们成为凡夫的基础。为什么我们是凡夫?当然,唯识宗不讲众生具有佛性,不这样讲的。但是,我们凡夫,我们无始以来,如果按如来藏这个体系的思想来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那么,有的人就问了:既然我们具有佛性,那为什么我们就会变成凡夫呢?是不是?为什么我们会流转生死?经常有人就会问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但事实上,我们一方面具有佛性,但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具有无始无明。这个无始无明跟佛性的存在,从无始以来,它是同时的。所以,众生无始以来一直都是在无明的状态之中,一直都在一种俱生的我执的状态之中。就是作为我们凡夫的生命来说,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这种状态之中,不管我们现在起心动念,还是我们不起心动念;不管我们还是有知觉、清楚的时候,还是在睡觉的时候,我们都是凡夫。不是说你睡着了你就变成圣贤了,或者说你不动念头你就变成圣贤了。我们为什么是凡夫?原因就是这二种东西。就是无始无明。在唯识宗里边叫作:恒行不共无明,同时俱生我执。这个俱生我执就是执以为我,就是我执。我们说为什么人是自私的,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自私是人的本性。为什么说自私是人的本性?其实就是根源于俱生我执。众生之所以不能见到空性,没有如实的智慧——我们生命的某一个层面都具备有像佛一样能够证得的智慧,我们是具有这个东西的,不是没有的。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不会成佛。可是,为什么这种能够证得空性的智慧不能够显现出来呢?为什么不能够产生作用呢?原因就是被无始无明给遮蔽了,被无始无明和俱生我执给遮蔽住了,所以,觉性的作用它是透过无始无明和俱生我执再表现出来,所以,这个时候所呈现的心是扭曲的心,而不是自然的、正常的心。所以,这种不共无明和俱生我执使得众生永远是众生的原因,众生之所以是众生的原因。

  因为末那和无始无明和俱生我执相应了之后,它直接就会影响到前六识的活动,也就是第六意识,前六识的活动。所以,前六识在活动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里边,每一个念头里边,都会带有这种无明和我执的色彩。那么,这个就是因为在末那识的影响之下。所以,末那识是生命染污的源头。如果你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那你就成了圣贤了。所以,修行就如何要突破这个无明,突破这个俱生我执,然后直接进入阿赖耶的净分的状态,阿赖耶的无漏种子的状态。其实这是我们禅修所要作的。所以,在《摄大乘论》里有一句话叫作:“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是说真实的智慧本来是可以显现的,但是,因为被不共无明给障碍了,所以,使得它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这个是末那识的作用。那么末那识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所以,这个是我执的根源,是无明的根源。

  接下来讲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汉译为藏识,西藏的藏,或者叫藏(cáng)识。藏是什么呢?就像一个大仓库一样,这个大仓库就是能够容纳我们无始以来生命的经验,同时它又为我们生命在延续过程中的每一个心理活动提供了心理基础。所以,对阿赖耶识我给它的定义是:有情生命的基础。因为它的重点就是储藏、含藏,含藏我们无始以来我们生命的信息,所以这个藏包含着能藏和所藏。能藏就是能够执持这些种子。在无尽生命延续中,我们所有的生活的经验之所以能够保存而不会失去——不是保存在大脑里——是因为有这个生命的基础,阿赖耶识在执持着,它不会丧失。那所藏呢?所藏就是所有的生命的信息。那么在唯识宗里的说法,就是叫作:种子。那么还有一层意识叫执藏,执著的执。这个执藏它主要是第八识和末那识的关系。末那识把第八阿赖耶识执以为我,这种执著它是一直从无始以来,从来都没有间断过。所以,这个执藏又叫作我爱执藏,就是末那识是深深地爱着阿赖耶识。这个爱真是很执著!这个爱一直要爱到什么时候它们才结束这个关系?一直要爱到八地菩萨的时候。第八地,阿赖耶识这个时候才不叫阿赖耶识。在八地以前,阿赖耶识因为一直被末那识爱着,所以它一直叫阿赖耶识。这个道理就像什么道理呢?就像丈夫和妻子,丈夫和妻子它是相对而言,就是说有妻子才有丈夫了。那哪一天,如果这个妻子如果已经跟你离婚,那这个丈夫还叫不叫丈夫?不在叫丈夫了,对吧?是不是?因为世间的(事)都是相对的。就像一个人他结婚了,他是不是爸爸呢?他不是爸爸,等他要生了孩子之后,他成为爸爸。其实是爸爸生了孩子,也是孩子“生了”爸爸。是不是这样子?这个爸爸是孩子生的,对不对呵?孩子是爸爸生的,但是爸爸也是孩子“生”的,所以这就是叫缘起法,属于相对。是不是这样子?那如果没有这个孩子,如果(孩子)死掉了那他还是不是爸爸?他就不是爸爸了。没听说过吧?那么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也是属于这种关系。阿赖耶识虽然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但是在这三个藏里边,因为我爱执藏的过失非常严重,它对整个有情生命它的过失非常严重,因为它是造成有情生死流转的根源。所以,根据这个特点,所以第八识它叫阿赖耶识。

  所以,执藏的过失对生命而言,它的过失非常严重。那第八识其实它的名字很多,比如说它叫作异熟识,异熟就是果报的意思,果报体。第八识的成立它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个重要的角色是什么呢?就是作为生命的果报体,因为佛教讲轮回,其实当时这个轮回的思想也不只是佛教在讲,从《奥义书》以来,印度的其它宗教也都在讲,也都讲轮回。那么他们在轮回的时候,他们会成立一个“我”,梵我。这个“我”就相当于灵魂,这个灵魂作为轮回的主体,比如说,谁造业,就是我这个灵魂在造业;那造业了之后将来谁去受报呢?灵魂去受报,灵魂会带着你去受报。然后我们这一生死了之后进入来生,到底谁进入来生?那还是灵魂,对不对?灵魂在无尽的生命中生生不己,造业的人和受报的就是很清楚的,就是一个灵魂,这个灵魂是固定不变的。就像演员一样,他可以一会儿扮演这个角色,一会儿扮演那个角色,但是,始终这个人是没有变的。很清楚。

  那么,我们佛教不一样,佛教讲无我,无我就否定灵魂,也就这样一个固定不变的受报的一个主体。那有的人说:如果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受报的主体,那这个造业的人和这个受报的人有什么关系?还有,我们这一生和来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没有灵魂的话,谁去轮回?谁去受报?想不通,这个道理不好想,这个道理蛮复杂。佛教的缘起法讲的是没有我,没有作者,也没有受者。但是善恶之业也不会丧失。生命就是惑业苦的人生,在惑业苦的人生里边没有一个主体。虽然没有主体,但是生命的延续也有它的一贯性,这种一贯性表现出来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就像流水一样,就像灯焰。它既没有不变的主体,可是它又有连贯性。虽然念念生灭,但是它又是念念相续。你说,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有没有关系?是不是一个人?今天的你和再过十年以后的你,是不是一个人?你要说不是一个人,恐怕也是有问题;你要说是一个人,那你这个人实在是不可救药,一点都没有进步。所以,你不要问人家:你怎么还是老样子?其实你是在骂人的。到底是不是一个人?你说是一个人也不对,你说不是一个人,对不对呢?一样也不对。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老梵志,一个人出家了六七十年了,后来碰到他的一个年轻时的朋友,然后这个朋友就问他:你是不是过去的那个某某人?已经过了四五十年了嘛。他说:“吾犹昔人,非昔人也。”我像是那个人,可是又不是那个人。所以,缘起观的生命就是这么复杂,在缘起观的生命里边没有建立一个载体,所以,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可是如果我们现在学习了唯识,有阿赖耶识这个东西那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阿赖耶识是具有灵魂这样的作用,可是它又不是同于灵魂。具有灵魂的作用是什么?因为它作为载体,它具有载体的作用,它可以作业、受报、储藏生命经验,将来带着你生生不已的。但是它本身又是一个像流水一样,像灯焰一样,它是刹那生灭,相似相续。它是刹那生灭,它是念念生灭,像流一样,不常不断。不是恒常不变,但是也不会断灭。这八个识里,如果在唯识家看来,前面的识都不可以作为生命的果报体,都不可以作为轮回的主体。比如前六识都是有间断的。那么,唯有阿赖耶识是没有间断。因为阿赖耶识作为生命的果报体,所以它叫异熟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叫异熟识。那么,这个角色在佛教里边它是非常地重要,在我们轮回中它是非常地重要。有了阿赖耶识,我们对轮回的理解就会容易得多了。

  所以,佛陀在唯识的教法里边,就把这一块内容给开显出来,就是有关于阿赖耶识的,在有情生命中所具备的阿赖耶识的这个功能。但是在阿含的教法里边佛陀是没有开显的。为什么没有开显呢?在《解深密经》里边有一个偈颂,叫“阿陀那识甚深细”,说阿陀那识因为是属于潜意识的范畴,非常地深奥,非常地微细,它不在我们意识所认识的范畴。“一切种子如瀑流”,阿赖耶识里边储藏着无尽的生命的经验,就像瀑布一样,奔流不息,就像大海一样。它储存着这些生命的经验。“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佛陀说,我对这些凡夫、二乘人,我不能讲这些,因为我怕他们听了之后,把这个东西当作是我,当作是灵魂,所以我没有讲。佛陀在什么地方讲什么话,什么地方不讲什么话,他是要对机的。所以,佛陀到了解深密会上才把阿赖耶识的这个教法给亮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生命里边、我们的心灵里边关于阿赖耶的作用。

  西方的心理学像弗洛伊德他对意识和潜意识他也有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就是:海里边的一座冰山。他说我们人能够意识到的这一部分是露在水面上的那个冰山,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的精神世界就像在海里边的冰山一样。我感觉这个说法蛮形象。你想一想,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你一生能够作多少学问,我们就一生来说,我们不要说无始以来,你这一生你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情绪、想法……各种心理有多少。可是你能说出来的、能够表现出来的,在你的整个心灵世界里边,它所占有的比重有多少?肯定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要了解到阿赖耶识这个第八识它的这种作用。

  另外,在伦理的属性上,我们对第八识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在哲学上经常会探讨这样的问题,就是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的问题。不管在我们古代先秦、诸子百家,还是西方哲学里边,对人性的探讨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说像中国孟子讲人性是善;荀子讲人性是恶。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人性是善还是恶,如果在佛法看来都有问题,你说人性要善的话,那恶从哪里来的?人性是善,那也就是说大家都是善,大家的根本都是善的,那这个不善的行为是从哪里来的?因为不善要有不善的基础,它天上掉下来的?如果人性是善的,那么人做出这种不善的行为,它就没有人性作为基础,没有心理作为基础,那么这种不善的行为是怎么产生?没有办法了,所以不善的行为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了。那如果说人性是不善的,那道德是怎么产生的?那道德的成立就成了问题,是不是?因为人性要是不善的,那整个世界都是恶的,每个人都是恶的才对,不应该有善人。因为没有善人的产生,它没有心理基础。

  所以,唯识宗就提出了:性无记。性,其实就是代表着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就是阿赖耶识。那阿赖耶识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处境呢?它是属于无记性,它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它本身不具有鲜明的善和恶的属性,因为它不具有这种善和恶的属性,所以它对善和恶的东西,它都能接收,同时,它也能为善和恶提供心的基础。正是因为它是无记的,它才能善能恶。因为它是无记,但是因为前七识在活动的过程中就会薰习下善和不善的种子,那么善和不善的种子阿赖耶识都会接收,我只是一个仓库,你来什么我都接收:牛粪也接收,黄金也接收,还是什么都接收。第六意识往里边扔什么,我都接收什么;前七识往里面扔什么,我都接收什么。关键是具有伦理的倾向的,其实主要是第六意识。如果第六意识它倾向于善,它就会往我们生命的储藏室里收集善的东西,张扬我们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人性就会倾向于善的这一面。如果我们的第六意识倾向于不善,那么它就会收集不善的种子,它不会去张扬我们生命中不善的力量,那么,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的生命倾向于不善。

  但事实上作为我们凡夫来说,每一个我们生命里边都有善性、不善性,只不过所不同的是,有的人你可能善性的力量特别大,有的人可能不善性的力量特别大。也就是在《瑜伽师地论》把人分成很多种:比如说有的人属于贪性人,特别贪婪,你不断地在强化这种贪的力量,最后这个贪就成了你的性格,就成了你的习性,就成了你的人格;喜欢嗔恨的人,就不断地张扬这种嗔的力量,这个嗔恨心慢慢就成了你的习性,就成了你的性格,就成了你的人格。有的人不断地培养慈悲,那么这种慈悲心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你的习性,就会成为你的性格,甚至会成为你的价值,最终就会成你的生命品质。

  所以,作为阿赖耶识来说,它虽然是无记,但是生命在活动中随着意识的不断地选择的结果,将会使生命逐步地形成不同的这种习性,会形成不同的习性。那么,这种不同的习性就是代表着我们生命的无尽的积累。有的人是这样的习性,有的人是那样的习性。你看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一样,千差万别。那么这个习性对我们生命的影响很大,我们要走出生命的这种习性,这是最难的。有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我们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性,你要从这里边跳出,那要比你摆脱地球的吸引、进入太空还要难。所以,如果我们没有通过强烈的止观、戒定慧的修行,没有坚强的意志力,你要从生命的不良状态里边走出来,那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这是生命的习性,伦理属性是无记,但是每一个生命还是有倾向的,但这种倾向是每一个人自己培养起来的。

  那么,阿赖耶识的作用总结地说一下,大概是有几点:

  第一点,作为我们每一个心理活动生起的心理基础。每一个心理活动,每一个起心动念,它都是来源于我们阿赖耶识,就像每一个波浪的产生都是来源于大海,没有哪一个波浪的产生会离开大海,就像这个道理一样。

  第二点,它能够帮助我们收集各种生命的经验,并且能够很好地保存它,让它不会失去。

  第三点,阿赖耶识是我们轮回的果报体,也就是在我们生命无尽地轮回中,由阿赖耶识扮演着主体的角色。轮回是相似相续。

  第四,就是根身的执持者。我们这个色身为什么我们现在是个活人?我们睡着了还活着,是不是?原因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在执持着。这个阿赖耶识如果离开身体的时候,那就是你向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佛经里边讲,我们生命有三种东西:寿、暖、识。温度、寿命和识,三个东西就像三根木棍这么支撑着,形成我们现有的一期生命的延续。寿,就是寿命,也就是一期生命你活多少时间,这是有一定的规律。暖,就是温度,也就是代表着你的生命是活着,如果你哪一天死了,那这个身体也就冰凉了。识,也就是我们这个识没有离开身体之前,我们这个身体是有问温度、有寿命,或者说寿命到了,你的识离开,你的身体马上就崩溃。那么,这个识是什么识呢?这个识就是阿赖耶识。

  这就是阿赖耶识它的作用,突出的作用大概有这样四个方面。

  下面总结地说一下八个识的关系:

  前五识和意识的关系。前五识的作用是离不开意识的配合,因为有了意识的配合,前五识它才能够明了五尘境界。同时,前五识它又是意识认识世界的窗口,但同时又是意识表现它的各种意识的平台,那就是五根、五识。

  意识和末那识的关系。意识的生起是以末那识作为俱有根,末那识是意识生起俱有依,就像眼根是眼睛的所依,耳根是耳识的所依一样。但反过来,末那识是作为生命染污的源头,它在无始以来一直不断地在影响着意识的活动,使它的整个活动也笼罩在无明和俱生我执之中,即使在做好事的时候都会著相。这是离不开末那识的影响。那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关系,它们就是一个夫妻的关系一样。末那识从无始以来一直爱着阿赖耶识,一直要爱到第八地,它们才结束关系。正是因为这样,第八识所以才叫阿赖耶识,就是被第七末那识我爱执藏的关系。爱呀,爱得不行呀!

  阿赖耶识和前七识的关系。阿赖耶识和前七识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前七识它的整个活动为阿赖耶识收集生命的信息,也就是前七识所有的活动,最后都会变成种子储存在阿赖耶识里边,那么,同时阿赖耶识它又为前七识的活动提供种子、依据。

  下面你们看看有没有问题,留几分钟给你们提问。很有意思吧?

  学员问:(略,大意是通过南传、汉传、藏传对于唯识学中一些问题的比对。)

  法师答:你说得那么复杂我都没有听清楚。我觉得你现在不要作太多的比对。你现在先好好地在唯识的见地上,对每一个概念先了解。你现在作太多的经对,一会儿南传,一会藏传,很容易把你搞得很混乱。因为在佛教里边对识的表述,你看从阿毗达磨以来,部派佛教每一个部派都不一样。比如心所的多少都不一样,对很多问题的解说都不太一样。然后,再加上藏传、唯识、汉传。(学员插问:唯识把意识细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一定有它特别的含义)有呵,怎么会没有?(我的意思就是说它特别的含义在哪里?)像部派佛教早期只是讲到意识,后来又讲到细意识,但是意识这种东西它还是有间断的,如果有间断的话,作为一个生命为说,它如果有间断的话,轮回就成问题了。比如唯识讲意识在五种情况下会间断,比如睡眠睡得很重的时候,还有你晕过去的时候,还有什么无想定、灭尽定等等,可是你进入这个状态的时候,你还不是死人,如果你不是死人的话,那这里面肯定还要有一个东西还在才对,就是说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成立它有五教十证,有五部经里有证明,根据佛教理论的建立有十个方面必须要有阿赖耶识,它才可以把这些东西很好地解释通。这个是阿赖耶识。

  按末那识来说,比如说凡夫还是凡夫,即使你进入无想定了你还是凡夫。无想定和灭尽定的差别在哪里?那就是和末那识有关系。如果没有末那识的话,人就没有办法把无想定和灭尽定给分清楚。为什么不论在什么状态我们都是凡夫?所以,这里面的基础就是不共无明,是俱生我执,恒行不共无明。那这个恒行不共无明和第六意识相应,它也说不通。为什么说不通?因为第六意识是有间断的,恒行不共无明是没有间断的。所以必须要有这么一个末那识才对了。(学员插问:但是在南传上座部佛教里面没有提到末那识,难道他们就把无想定和灭尽定分不清吗?)他们有他们的分法,但是一个东西你要说得大家都好理解。唯识宗觉得:如果我这样来说,我会说得更清楚。不是说它(南传上座部佛教)处理不清楚,因为佛法的教法有略说,有详说,不是说每一个教法,它说得都是同样的。有的它觉得,我只要说到这里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说得很详尽。那有的(教法)觉得:我要说得更详细一点。不同的教法,须要对不同的众生。其实这也是一个开显,一个显和隐的问题。比如说,声闻乘不讲阿赖耶识,那把阿赖耶识给隐起来。为什么要隐起来呢?那就是佛陀说的:“我于凡愚不开演。”就像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后来为什么又要讲出来呢?那它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的,所以他又说出来了。你不能用这个去否定那个。他的说法是有他的对机。唯识的说法是有唯识的解释的这一套方法。如果有的人觉得接受南传的更合理,那你就接受南传的;那有的人觉得唯识的解释更高明,那你就接受唯识的(说法)。是这样的一种道理。

  所以,佛法才有八万四千法门,否则的话,一个就够了,说那么多干什么?那佛陀老早就可以退休了,那就不用八十年了,说得那么辛苦。(学员插:法师,那南传、藏传、汉传是不是这种教理的不同,起观用心的方便还是不一样?)那对,见不一样,方法当然肯定也不同。

  学员问:我有一个问题,阿赖耶识我认识就是一个种子库,我怎么样能调整库存善恶种子的比例?

  法师答:调整还是要靠意识来判断。我对自己的库存作一个评估,评估了之后再了解,了解有哪一些东西;然后评估哪一些好,哪一些不好,有这样的一个评估之后,然后就开始要有一套计划了。我究竟要怎么样解决这不好的一部分,我究竟要怎么样张扬好的这部分。然后就要通过戒定慧的修行(学员插:我说的绝对的办法,就是我能不能把阿赖耶识里不好的种子拿出去,我要留好的那部分种子?我说的相对的办法,那只能通过薰修,只进好的种子,不进坏的种子?)你说的相对、绝对,我还分不出来了。相对的,也是把好的增加了,坏的减少了。那绝对的也还是这么做嘛。当然在佛教里有顿悟、渐修,有顿有渐。顿就是拥有最高明的方法,然后在心地上下功夫,这是一种更直接的、对生命的改善的效率更高的,但是这个方法也是比较难的。那渐的就是一步一步的,相对来说慢一点,但是比较稳当,也比较容易做,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就像这个道理一样。

  可能这个顿渐就是你要知道的相对、绝对。但是也不能说成是相对、绝对,这个说法就不通。

  学员问:法师,我们经常把阿赖耶识讲成是仓库或是河流,那仓库有一个仓库在那里,河流能一个河岸在那里。那么,阿赖耶识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东西?

  法师答:心就是没有形象的,当然“库这”一个比喻,并不是说阿赖耶识像个仓库一样,只是我们用仓库来比喻。任何一个比喻都取某一点。你说河还要河岸,河里面还要有鱼,那这个河还涉及到旁边有没有种树。那你这就叫作钻牛角尖。因为河的比喻只是取水在流的特征,这种相似相续的特征。如果其它再加进去,那就是多了。

  学员问:第六意识是以第七意识所依,如果彻证我空了、证了阿罗汉果了,末那识这时候就消灭掉了,那么,意识这时候是断灭,还能不能生起?这是一种什么状况?

  法师答:唯识讲转依,就是把有漏的识给舍弃,然后转得清净识。包括末那识失去的时候,唯识家里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体无,还是仅仅名称没有了,还是彻底没有了,还是说它仅仅是把染污的末那识舍掉了,但是还有清净的末那识。清净的末那识将会成为平等性智所依。就是说们现在凡夫的身份是以我执为基础,造成了整个世界的不平等。而在佛菩萨的世界,它是以平等的智慧作为基础,形成了平等的世界。那平等的世界的形成,就是建立在平等性智它所依止的这个识也是末那识,但它是清净的末那识。这是不一样的。

  所以,唯识讲转依,有转舍,有转得。一方面舍弃什么,一方面还成就什么,而不是说光是舍弃,而没有成什么,不是这样子的。

  学员问:法师刚才讲,眼识产生作用须要有九个条件,其中有一个“种子”,种子是不是指的就是第八识?

  法师答:种子是眼识种子,第八识在这里是根本依。阿赖耶识有二个部分,一个是种子,一个是现行。种子阿赖耶,现行阿赖耶。当然种子阿赖耶是每一种识、每一种心念生起的因,亲因缘。(学员插问:“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不是第八识与前七识的关系?)对呵,“种子生现行”,就是第八识的种子产生现行之后产生前七识,然后前七识在活动的当下又会形成种子,那么这就是“现生薰种子”。也就是我们在想一件事情的当下,我们对这事情又得到一次强化。就像你在读什么,你读一遍,为什么一遍比一遍更熟悉?这个就是一个“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关系,你可能就会读不出来,你有很多字你不懂,因为你没有种下种子,所以你读不懂,那就是没有“种子生现行”,没有种子,所以你没有办法现行,看着白纸黑字,但是不知道说什么。但是你一读,读了一遍之后,然后你就读懂了,然后你就开始读,你会越读越熟悉。那就是因为“现行薰种子”。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