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的思想主旨及启示
2014/9/3   热度:496
《四十二章经》的思想主旨及启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作者:远 尘
《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佛教传入中国时最先引入中国的经典。这部经主要是对出家人言语行止做了规范,指出出家人应如何立身行持及如何战胜修持过程中的障道因缘,最终走上菩提之路。它不仅对佛世的出家人有指导作用,就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人也有诸多启示作用,本文现对《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思想及启示作一些简单论述:
一、明辨是非改恶向善
出家人舍亲割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应当在思想认识上高于常人,还要能够明辨是非,防非止恶。对于善恶行为,《佛说四十二章经》有具体的说明,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YIN。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贪、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这段经文从众生的身、口、意三方面论述了恶行的来源,有其中任何一条恶行的人,不但与道相违,而且连世俗间的常人都不如。因此,佛在各种典籍中都反复强调为佛弟子要严格约束自己,慎勿触犯恶行。
对于无意中染上恶行的佛弟子,佛陀都积极地奉劝他们改恶向善,使恶业转重为轻。佛对弟子说:“人如果有众多过恶,却不知道自我悔过,令这种恶念当下熄灭。那么他的罪业会越积越多,就像水归大海一样,逐渐变得深广无边。假使有人发现自己的过恶,自己知道主动地改恶行善,他的罪过自然就会消灭。就像病人出了一场大汗,病痛也会逐渐消除了。
在许多时候,真正行善的人,往往被恶人所侵扰。因为恶人自身行恶,当他们看到有人行善时便会生起嫉妒之心,总会想尽办法阻止他人行善,这时的行善之人,对于这些恶人不应怀有嗔心责怪他们,你若不理睬他们,这些行恶之人自然也就无计可施了。
佛陀为使弟子明了对治恶人的方法,他以自己的实例向弟子作了解说。佛说,曾有恶人听说佛严守道行,并且还对苦海众生发大慈悲心,他们对此十分恼火,就来到佛前骂佛。佛默不对答。这些人见佛陀不言不语,怒气消了许多,便不再骂下去了。等到他们不骂了,佛陀便问他们:“你们若拿礼物送给别人,而别人并不接受,礼物还是你们的吗?”那些人回答说:“是我们的。”佛又问他们:“现在你们骂我,而我也不接受,这些咒骂之语又回到你们自己身上了。你们要知道,恶行犹如响之应声,影之随形,最终难以脱开自身,因此你们千万不要再去做恶事了。”这些恶人听过佛陀的说教,羞愧不已,主动改恶向善,成为多做善事的人。
佛陀不仅指出了对治恶人的方法,而且还以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恶人害贤者的过患: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劝诫弟子多行善事,远离恶行,其目的是让佛弟子最终成就道业。佛陀认为,如果想成就道业,必须首先成为一位品质高尚的人。他的这种思想主张不仅适用出家人,对于当今的普通大众,也有积极的启示作用。作为一个现代人,首先要具有向善的心,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尊重。为培养自己的德行,古德先贤都主张亲近善人,远离恶人,因此历史上就有了“孟母三迁”的佳话流传至今。古言也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庖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说法。这些格言和故事都说明亲近善知识,结交品行高洁的朋友,对提升自己的品行的重要的作用。我们当代的行人,应当以佛陀的思想为指引,逐步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多行布施获福无量
佛教的六度把布施置于首位。布施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对于贫穷困苦的人,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谈到其他问题。因为人只有解决了衣食等物质的问题之后,才能进行其他各项活动,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法轮未转,食轮先转”的道理。对于有信仰的人,法施对他们至为重要,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以法供养他人,既能增长别人的法身慧命,又能够使佛法得以发扬光大。无畏施是当遇到危难之时,勇于舍身护法,为度化苦海众生,敢于以舍弃生命度化他们。佛陀前世就曾为满足众生之愿而舍身饲虎、割肉喂鹰。
布施是培养人们慈悲心的一种途径,修行人的所住所用都来自于十方的供养,这些财物应来自于十方用之于十方,才不失修行人的本份。若是拥有别人的供养而悭吝不舍,不仅来世会受到贫贱的果报,就是现世也会被人所远离。人若是拥有很多财富而不愿去布施,便体验不出自我付出的喜悦。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说,看到别人以法布施大众,应该为之感到欢喜,这时得到的福报就很大了。曾有弟子问佛陀:“这种福报会享尽吗?”佛陀说:“这样的福报就像一把火炬,若有数干百人,分取火炬,再把这些火炬用来做饭食,照亮暗夜之后,火炬的光亮依然如故。见人布施生欢喜心所获得福报竟如此之大,以法布施所获得的功德更可想而知了。
佛陀在经中还提出以食物布施给出家人的功德也很大。他在第十一章《施饭转胜》一文中云: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干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在文中佛陀指出以饭食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如此逐层推进,以此说明以食布施的功德之殊胜。如今出家人在用餐结斋时,常会念诵“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的语句。这句话既说明了以食供养僧人所获得的利益,也告诉出家人接受别人的衣食供养应当生起感恩心,把功德回向给这些布施者,使他们获得布施的真实利益。
从佛陀论述中,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应依照自己的能力去行布施,去为社会和他人做些有用的事情。布施就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我们辛勤地工作把人待好,把事做好,尽我们所能去帮助贫穷困苦,无依无靠的人,多去关心和体贴那些心灵上需要帮助的人,使自己和他人在生活层面上都得到圆满交会的禅悦。
人只有在布施之后,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三、远离财色断欲绝求
经言: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财色、贪欲是障道的根本,也是迷途众生最为执持难舍的。鉴于财色之过患,佛陀在戒律和各种典籍中都反复论述到这一问题。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第三章《割爱去贪》一文中云: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蔽者爱与欲也。
在此佛陀告诫沙门,即已剃除须发,应当去除世间资财,远离俗事欲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一箪食,一瓢饮即可。
佛陀认为贪著爱欲是障道的最大因缘,只有去除爱欲才可见道。佛在《四十二章经》第十六章《舍爱得道》一文中云: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佛陀又说贪著爱欲的人,就像拿着火把逆风行走,一定会有烧手的祸患。
针对爱欲有这么多的过患,曾有人因为患YIN欲之心无法克制,而想自己割断命根。佛陀知道后对这个人说:若断其阴,不如断其心。邪YIN的心若不止,断阴又有何益处呢?佛又为这个人说偈曰: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色欲不仅障道,还是万恶的源头,当今社会,道德风气日趋下沉,许多因色欲而起的案件时常见诸新闻媒体。有因恋爱失败而杀生害命的,有因痴迷爱河被人遗弃的,有第三者插足导致家庭破裂的,还有因包养情人丢官获刑的……各种因色欲引起的悲剧难以说尽。
所以佛陀在经中一针见血的指出色欲对出家人修行的过患,并且以善巧的方法告诉世人应当如何来对治YIN欲之心。我们当代的人,应自深思佛陀的言教,清心寡欲,把精力用在事业上,慎勿沉溺于色欲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更不能被情欲冲昏头脑,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来。
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还论述了声名对人的害处,佛说,人随着情欲追求声名。当声名显著的时候,自己已经身死命终了。人若贪恋世上的名声而不去学道,不过是枉费功夫,这会使身心因争名夺利而疲惫不堪。追求声名的人就像烧香,虽然人闻到香气,香已经被烧完了,而危及生命的大火将会紧随其后。
追求世间虚名,十分伤精费神,于己毫无益处。因此,出家人坚决要戒除声名之患。对世间人而言,声名都是身外之物,纵使你费尽心思获得了虚假的名声,其实它并没有给你带来实质的利益,等到你身死命终之时再回头沉思:声名不过是空梦一场。
与名相随的是利,名缰利锁会把人束缚得喘不过气来。对于财物过分贪著,常会给人带来诸多不幸。佛在《四十二章经》中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有许多人,一生千方百计贪求财利。他们不仅自己舍不得享用这些财物,而且对他人也十分吝啬。《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对这样的人有形象的描述:人人都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有多少人为了积聚财物铤而走险,杀生害命:又有多少人为了财物客死他乡;还有多少人守着财物死不瞑目。财物的各种过患,搅得人疲惫不堪。为财而死,为财所累终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人应该过真实而平常的生活,不去追求虚名浮利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人生不足百年,只要尽己所能去创造物质财富来满足生活所需,便是一种平实幸福的生活,不羡慕别人,诚恳待人,认真做事,你自会活得称心如意。亦能够赢得别人的称道。
四、念戒近道,行道在心
《四十二章经》是佛陀专对出家人所讲,其最终目的是让弟子排除种种障道的干扰,多行善事,精进道业。因此,对弟子如何修道的论述当是本经的重中之重。
佛陀要求修道之人应当心系于道,对于真心修道者,佛陀心悦意满。佛在第二十七章《无著得道》中云: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陀住世时,常劝弟子要保持清净心,他说修道就像人炼铁,去过渣滓才成铁器。这样的铁器才精良耐用。学道的人,若能去除心垢污染,他的行为自然也清净了。
有了清净心,还应当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始终怀有誓成道果的坚定信念。佛在第三十三章《智明破魔》中云:大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修行要精进用功,但也不应操之过急。子曰:欲速则不达。过度紧张用功,反而会使人退失道心。佛陀时代曾有个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他因念诵速度加快,其声悲紧,感觉太累,遂想退失道心。佛问他:“你以前在家时曾从事什么职业?”沙门答:“我会弹琴。”佛又问他:“琴弦太紧或太松会怎样?”沙门答:“太紧会断,太松则没有声音。”佛于是告诉沙门说:沙门学道也是这样,心若调适,就可以行道了。对修道过于求速求快,就会感到身心疲惫不堪。身体若疲劳,心里就会产生烦恼,心里有了烦恼,修道就容易懈怠。若能保持清净安乐的心态,修行缓急适中,道业自会有成就了。
佛陀以琴弦为喻来说明修道应张弛有度,告诫佛弟子要保持正确的心态和适当的进度来修道。佛陀的这种思想对当代人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现代人的修行,往往过于松懈,虽历时日久,成就甚微。这就需要调适心态,更进一步,但也不宜过于求速,这样才会以平和畅快的心境来修道。
不仅修道,做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如此,只有我们保持适中的心态,进度适中,我们才会做好每一件事。
戒律是沙门的行为准则,佛陀制戒,都是以沙门已犯或可能犯的过失为依据的。佛陀时常提醒弟子要以戒为师,慎勿犯之。只有严守戒律,修道才不会走上邪路。
佛陀在第三十七章《念戒近道》中说,佛子离我数千里之遥,若忆念我的戒律,他必定能成就道果,在我左右,虽常见我,不遵守戒律,最终也不能得道。由此可见,戒律是佛弟子修行成道的基本保证。末法时代的佛子,去佛久远,更应严持戒律,与道相应,才会有所成就。
佛陀认为沙门行道,关键在于心。他曾比喻说沙门行道,就像牛拉磨。身虽行道,心道不行,终无所成,心道若行,就用不着行道了。
佛陀对于修道的多方面阐释,不仅是对佛世沙门从信、愿、行诸方面进行指导和规范,就是对现世修道者也是精辟的思想和行为指南,佛弟子当牢记佛陀的遗教,不断把佛法宏扬光大。
以上从四个方面简论了《四十二章经》的思想主旨及其思想对现代人的一些启示,我们末法时代的佛子当以佛陀的思想为旗帜,多做善事,广行布施,远离财色,以戒为师,最终成就道业。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