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12 婆罗门教与奥义书哲学的特色


2014/9/4    热度:446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12 婆罗门教与奥义书哲学的特色

 

  “﹝婆罗门教与奥义书哲学的特色﹞

  所谓「婆罗门教」即是以吠陀、梵书、奥义书等为基础,来信仰、实行的宗教。奥义书属于梵书的一部份,但其思想卓越,故特为独立出来,成为一部份之典籍。「吠陀」,是用于祭祀的赞歌。对祭祀仪式的规定,祭式及赞词的意义,作更详尽的记述,而成为「梵书」。”

  婆罗门教祭祀唱赞歌的仪式都是用吠陀来记录的,梵书是由前面的吠陀慢慢发展而成,把更详细的内容记录起来,它涵盖了好几部吠陀。

  “那时的教义,确立了婆罗门教的三纲:(1) 「吠陀天启」是:古代传下来的宗教赞歌,看作神的启示,作为神教最有力的权证,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三吠陀。 (2) 「婆罗门至上」是:神的启示,分人类为四种阶级:祭司的婆罗门,武士的剎帝利,自由工商的吠舍──都是阿利安人,享有宗教的再生权。非阿利安的原住民,成为被奴役的首陀罗,死了完事,名为一生族。严格的阶级,出于神的意思;作为祭师的婆罗门,地位最崇高。”

  当时(没有发展到奥义书)婆罗门的教义,即真正的内涵主要就是这三纲。古代吠陀记录的东西就像他们的经典一样,把这些对神的赞歌或祭祀的记录合起来就叫三吠陀,后来发展为梵书。这个内容产生的就是第二纲――婆罗门至上。他们把人分成四种阶级,第一种就是作为祭司的婆罗门,是最高至上的,这是神的启示;第二是武士的剎帝利;第三是自由工商的吠舍,这三种都是阿利安人享有宗教的再生权;而非阿利安的原住民成为被奴役的首陀罗,死了完事,名为一生族。这些婆罗门其实是阿利安人入侵到印度而变成的统治者,然后把印度当时的原住民变成奴隶首陀罗。这样的分种性阶级,其实就是极权的奴隶统治者的一种心态,他认为婆罗门是从大梵天的头部来化生的,剎帝利是从大梵天的肩膀或腋下来化生的,吠舍是从大梵天的腹部来化生的,而奴隶阶级就是从大梵天最低的脚底来化生的。这是典型的神权观念,认为外在有一个神,人是从它的某个部位来化生的。这个观念非常不平等,把原住民奴隶化,然后认为一死就完事,不可能再生了。当时的印度就是这样,延续到现在尽管稍有进步,然而依然存在。谈到这里,我点出一个重点,大家要注意:我们大乘佛法后来开展出很多的典籍经典,为什么与根本佛陀的平等教法不同?有一个重点,就是这些大师们的出身都很好,大部分(不是全部)都是婆罗门,从小就在婆罗门阶级的家庭教育中,学习的都是婆罗门思想观念,长大后觉得佛法更好更超越,所以他们就来学佛法了。附带点一下: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大部分还是婆罗门的不平等阶级种族思想。这个很有意思,附带点一下,望深思!

  “(3) 「祭祀万能」是:神与人的关系,依于祭祀,祭祀为宗教第一目的。进而以为:天神、人、世界,一切因祭而动作,因祭而存在;天神也不能不受祭祀的约束。”

  他们重视的就是拜拜祈祷这种仪式,认为一切活动的好坏灾祸都与祈祷拜拜仪式有关,所以把祭祀当成宗教中第一个最主要目的,进而以为天神、人、世界一切因祭而动作。一切万法的变化迁流和种种的人间际遇,也认为是祭祀产生的作用,祭祀的力量很大,一切因祭而动作而存在,也就是无所不拜,无所不用仪式来祈祷。注意哦,这是传统婆罗门教最重要的一个观念。为什么要提这个?这个太重要了!现在社会的很多怪力乱神以及每天都要拜的观念到底是什么?这里附带一提,大家要注意,最后引生出天神也不能不受祭祀约束的观念,所以后来就有持咒,以为可以指使神鬼,这些观念都是从这里而引生的。

  “此外,古代阿婆阿耆罗传来的,息灾、开运、咒诅,降伏的咒法,为一般人民的低俗信仰,后来集为「阿闼婆吠陀」。”

  阿闼婆吠陀是四吠陀里最后一个,专门教息灾持咒开运,认为鬼神都不得不受这些咒语的控制。刚开始认为鬼神力量大,所以就祈祷拜拜,后来发展咒语,觉得仪式祈祷咒语反而还能控制神鬼,这就是婆罗门教的内涵与发展。请问:现在是不是还是这样?很多宗派是不是也靠这个?注意听啊!不了解过去点点滴滴的内容,现在我们到底在做什么都不知道,导师的苦口婆心就在这里!要抉择正见,就一定要知道当时佛陀反对并破除的是什么!二千五百年来混进的东西,如果没有搞清楚,你学的到底是什么法?不能受用解脱的原因在哪里?为什么到最后都在等待救度依赖他力?这就是导师的苦心处啊!

  “正统婆罗门所修的,是祈愿、赞叹、供仪、祀火、念诵等祭祀的方法,其理想是藉由修行而与梵天共住。当时的梵天是人格化的神,人以住梵天界的梵宫为最高理想。所以,他们修宗教上的仪式、修禅定(瑜伽)。由此修行,可与梵天接触,因所修浅深不同,死后所住的天界阶段也不同。”

  这里可以了解到婆罗门教的大体内容,他们认为大梵天是究极的地方,人们从那边下落到人间,将来就是回到梵天去,住在梵宫,与梵天共住,这是他们最高的理想。要注意,现在很多修行观念与这个“梵”字有关系,佛教也讲修梵行,梵行的梵字就是清净的意思,修瑜伽禅定一定要离欲才能得清净心,所以叫修梵行。

  他们把梵当作人格化的神,而自己最后的归宿就是要往生梵,这是当时婆罗们教的思想。在修行中,除了这些供奉念咒的仪式外,他们还修禅定,禅定的层次有深浅,佛教也讲二十八(或三十三)天、四禅天、四空定天,就是与禅定的不同境界有关。初禅有几天,二禅有几天,三禅四禅到四空定,还有四空天,合起来就是天的境界。我们讲的有多少种天的境界,其实是源于婆罗门思想。佛法接受了有关天的观念,接受了梵天的存在,但不认为升梵天是究竟,梵天只是在天界中,是禅定中某个次第某个境界的天而已,只是在四禅的境界里,还没有达到四空天的境界。佛法讲,修行禅定有升天的条件,但并不是究竟解脱,佛法的究竟解脱是超越三界的轮回生死,佛法认为三界的这些二十八天并不究竟,它只是福报或是定力而产生的,当福报或定力尽了,又会堕落下来,还是要轮回。要注意,很多人修行重禅定,以为禅定就可以解脱,那就错了。如果禅定必然会解脱,还要佛法干什么?婆罗门的禅定修得很好啊,瑜伽的禅定功夫也很好,现在印度有四禅功夫或神通的比比皆是。佛法的解脱是超越三界,不再受三界的业力束缚。佛陀悟道前亲近的两位师父(郁陀迦和阿罗逻)修到无想定和非想非非想定,都没有解脱。佛陀悟道后想去度这两位师父,结果他们都往生到无想天和非想非非想天了,这就是由禅定境界而得到的果报,但这并没有究竟。

  这地方我们也要注意,很多人误解了,以为“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其实真正的意思是说戒能带来定的增上缘,定能带来慧的增上缘,而不是戒一定等于定,定就等于慧。四禅八定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定)还不能开发智能呢!因为定力太深了,反而无法起慧观。修行中定力的深浅不同,死后所升的天界阶段也不同,这是从定力的深浅分别而产生的一个说法,这一点大家要明白。掌握了这个重点,就不会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胡里胡涂地修,以为修禅定(包括修苦行)就好,其实佛法重视的并不是这点,定只是慧的增上缘而已,是帮助开发智能的一个主要条件,但不是全然等于。因为如果没有定,在散乱心中,贪欲心烦恼心很重,要开发智能也是不可能的,身心必然要有某种程度的定力,心不散乱才能产生慧观,加上佛法的正见正思惟的作用,才能够见法悟道。所以不是全然不要定力,至少需最起码的定力(未到地定),心不散乱,粗的贪瞋痴烦恼已经降伏,才能在定心中观察缘起的万法,最终开发般若的智能。所以定力是要的,但它只是增上缘,并不等于慧,这一点也要明白。

  “阿利安人向东移殖,恒河中流出现了毘提诃王朝,渐开展出新的文化,就是奥义书哲学。这时,隐遁者不再从事形式的祭祀,不再为衣食劳心,专心于禅思。这种似乎消极的学风,不但哲理深入,更有不受祭祀束缚的积极意义”。

  阿利安人婆罗门教渐渐向东方移植,东方的思想比较自由,而政治形态对于宗教思惟模式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在文化上就不能接受婆罗门思想的束缚,不能满足于种族阶级的思想控制,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渐渐有人敢于反抗,因而出现了新的思潮倾向。他们不再注重只有祭祀拜拜了,认为应该改造内在的身心,于是,产生了沙门集团,即过着自由禅思的日子,到处游化,饿了托钵,累了住宿在树下甚至墓地,他们不再为吃住而烦恼,过着这样生活的修行人就叫“沙门”。他们注重的就是修定禅思,注重内在的修行和思惟,渐渐转化了风气,善于思考哲理,不再沉醉于崇拜祭祀和他力信仰,不再受祭祀的约束控制。奥义书的思想就在这样的时代中逐渐崭露,佛陀的思想也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中而彰显。如果还是婆罗门祭祀盛行的时代,我看佛陀的思想也无法彰显。佛陀出世时,印度文化已形成了一种自由学风,后来的奥义书思想也由此而进一步发展而来。

  “奥义书重视真我的智识,祭祀已不再是万能。奥义书的重要建树有二:(一)真心的梵我论;(二)业感的轮回说。”

  奥义书就是对婆罗门教固有思想的很大革命,以前是依赖外在梵天的主宰,只能用祭祀赞歌礼拜祈祷的方式,完全靠依赖。而奥义书的“真心的梵我论”是慢慢发现自己身心的行为与梵天间的关系,不再由梵天无条件的来控制主宰了。其二是业感的问题,发现个人的造作会遗留下功能性而影响未来,这就是最初业力思想的雏形,慢慢回归到各自做事各自负责的思想,那就不是完全由神的他力控制了。故由婆罗门教而发展到奥义书的时代,是一个很大的思想转变和革命。

  “(一)真心的梵我论:从「梨俱吠陀」的创造赞歌以来,一元倾向的创造神话,经理论化而成宇宙的本原,为神秘的大实在。”

  过去认为,有一个创造神创造了万物,而奥义书的理论是认为要形成宇宙总有一个本原,将过去理念中人格化的神转化成宇宙的本原(即现在的本体论),有一个创造万法的根本东西,但它是不可说不可知的,所以叫神秘的(形而上)大实在,在奥义书中称之为“梵”,在基督教就是上帝。

  “在奥义书中,称之为「梵」;如显现为人格神,就是梵天。有情生命的本质,称之为「我」。在生死历程中,人类似乎是迷妄的,探索到自我的当体,终究与真常本净的梵是同一,故说「我者梵也」。自我是超经验的纯粹主观,所以是「不可认识的认识者」;此「唯一不二的主观,即是梵界,即是最高的归宿,最上的妙乐」。”

  这个思想的演变是极大的,梵是梵天,是高高在上的本质。尽管我们的肉体是迷妄颠倒的,但只要从自己身心的当体向内探讨观察它,里面有一个同梵一样真常本净的东西,那就是实在的“我”,它与梵其实是一样的,“我”就是梵。现在也有说外面一个大我,里面有个小我,本质上是一样的。梵在外面是大的本体,而“我”是从梵分出来的,质素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就变成了小我,外面那个本体就是大我。“我者梵也”是说,身心里面的那个“我”与外面梵天的大“梵”是同样的。

  那时体会的自我不是现实人生经验性的主观产物,而是超经验的,所以是不可认识的认识者。此唯一不二的主观即是梵界,听起来很神秘虚幻,其实都是我们主观的产物:“我”,就是内在的实有感向外投射而已,那个“我”是清净永恒不变的,投射到外面就是梵、我、上帝、本体、老母、道。他们认为梵界就是人们最高的归宿、最上的妙乐,从这里回到那里去,当这里与那里融成“一体”时就是解脱,这就是真心的梵我论。

  从婆罗门教的观念转化到奥义书时已产生了这样的观念―― 个人的本质上与梵是一致。个人里面的质素叫“我”,它本来是清净和乐光明喜悦的,所以叫真心的梵我论。从前的婆罗门教没有这样的创建,认为人只是梵天创作的,要依靠他,除了赞美祈祷依赖讨好他,其它没有办法。但是发展到奥义书就不一样了,他认为我们内在有一个与梵天一样的本体,如何修正自己的身心,将来就能超越出来,与大梵天清净合一。这就是由婆罗门的全然依赖而演变成奥义书的真心梵我论的转化过程。

  “(二)业感的轮回说:  是在生死的相续中,依自己的行为──业,造成自己未来的身分。奥义书的业力说,与真我论相结合。”

  一个人现在的所做所为会形成一种功能性(能量),而带来后面的作用,这就叫业。但奥义书所说的业是跟真心梵我论的那个“我”合在一起的,这点要注意喔!这就与佛法不同了,佛法也讲业力,但这个业力不是产生于真我上,注意听!奥义书讲的业力是跟真我论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有一个真心的我在造作轮回,但那个真心的“我”是不变的,注意喔!为什么要强调这点?明白了佛法和奥义书的差别,在后面抉择很多法义时,就能抉择出在佛法流变过程中融合进来的奥义书理念。要注意听!

  “「我」为自身的行为所限制、拘缚,从此生而转到他生。对照于自我的真净妙乐,加倍感觉到人生的迷妄与悲哀,因而促成以后解脱思想的隆盛。”

  他们认为里面的“我”被身体束缚了,所以不得已轮回生死而不得解脱。现实中的身心活在人间,有着那么多苦难束缚和痛苦烦恼,想到里面那个与梵天一样清净美妙、快乐幸福的“我”,就会加倍感觉到人生的迷妄与悲哀,因而促成以后解脱思想的隆盛。梵天是美妙清净、完美快乐的本体,况且那个本体还有一点存在于我们身心的深处――我,就是被这个身体束缚了才痛苦烦恼轮回生死,就是在这里作不得主。所以,应该从世俗的束缚里解脱超越出来,到达清净和乐美妙安稳的梵天,在这样的相对中产生了解脱的思想。

  当时佛陀的时代,经济不好,又战乱不止,人民流离失所,生活不稳定,还有政治与集权的压迫所带来的不平等待遇,人生多么痛苦!而自己内在有个清净的与大梵天一样美妙的,谁不向往!人生越苦,想解脱的思想就越油然而生,所以解脱的观念会越来越兴盛,是有其因缘条件的。

  “这一东方思想,业力与真我相结合,而后随业轮回中,首陀罗人如此,阿利安人诵习吠陀,也不过如此。反之,如依智而悟真我,首陀罗也能入于不死的梵界。奥义书的精神,显然存有革新婆罗门教的意义。”

  奥义书引发的思想建立在业力上,引生出个人做事自己负责,不再受外在力量全然控制的思想。所以认为当地奴隶阶级的首陀罗人(婆罗门或剎帝利阶级都是入侵的阿利安人),都可以来学吠陀,只要能体会到内在的“真我”,不管是奴隶还是婆罗门同样可以到不死的梵界而超越解脱了。以前是不平等的,首陀罗死了就完事,是所谓的“一生族”;而婆罗门、剎帝利、吠舍族死了,就可以往生梵界。现在却产生了革命,只要依靠修行禅思,而体悟到清净的“真我”,不管是首陀罗还是婆罗门,都一样可以达到梵界,这就是一种平等,按照业力来论定,而不是按照身分来论定了。这样的思想实在是一个大突破,这就是奥义书使人信仰赞叹的最重要的地方,对于婆罗门旧有的阶级种姓制来了一个突破、革命。当时社会上普遍是当地的原住民首陀罗,他们长期过着被控制压抑的生活,对于这样的新思潮是非常欢喜接受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解脱啊。所以这个思想影响了当时整个的社会思潮,东方的新思潮使一个个沙门集团涌了出来,其实就是在反抗婆罗门的压制。六师也是在此时成立的,他们是所有沙门团中比较出名的。

  其后,佛教也应运而生,所以佛陀也引用了一些奥义书思想中固有的名词(如业力、涅槃、轮回等),这些不是佛法开创的名词。但要注意,佛陀净化了这些名词的内容,修正了错误的地方,充实了不足,彰显了正确的内容。后人在研究外道思想时,说佛法也在讲外道的东西,佛法讲的业力和轮回,是外道先前就说过的,佛陀不过是拿外道的思想来讲而已,觉得佛法与外道没有什么不同。错了!佛陀是引用当时社会惯用的名词,并修正了错误的地方,所以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现在大家接受教育用的是现代名词在沟通,如果要展现我的某个思想内容,那也要用你们听得懂的名词来解释,才能了解我所要表达的意义。如果我用另外一个只是自己知道的新名词来说,你们与我根本没法交际,又如何明白我在讲什么?同样的,佛陀当时在开示佛法,当然也使用了社会上大家普遍了解的名词,却修正了错误的内容,借用世俗谛的语言来表达他的内容。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个名词是早期外道固有的,而推论佛法也是根据外道的理念在阐扬,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

更多体方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