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


2014/9/3    热度:712   

菩提心
  洛本仁波切
  古印度时代,有位长者出远门寻宝,历尽险难后,发现一座城堡。守卫说,“只要入了城门,就可以得到无尽宝藏,但你必须舍离眷属。”长者于心不忍,便毅然弃城返家。不料回去后,却发现亲戚们围绕粪坑四周哭泣,一看,竟然是自己小孩陷溺其中。亲戚虽有慈悲心,但没人愿意舍命搭救。此时,长者奋不顾身一跃而下,为救爱子不避秽臭……这样的至情至性,佛在《宝积经》中拿来譬喻菩提心。城堡譬喻净土,长者譬喻大乘菩萨,小孩譬喻众生,粪坑象征六道轮回,旁观的亲友象征未具足慈悲的小乘声闻阿罗汉。菩萨本能进入净土,不再轮回,但念及众生之苦,便不忍独享究竟喜乐,故怀菩提心不舍尘世救渡之。
  菩提心又依救渡众生方式,有三种譬喻:一、如国王般的菩提心,二、如船长般的菩提心,三、如牧羊人的菩提心。譬如弥勒日巴所发的菩提心,就是国王般的:自己先证悟,尔后再渡人。船长般的菩提心,是愿与众生一道成佛。牧羊人菩提心,是如牧羊者,永远都在羊群之后,为保护众生,直至众生皆成佛,尔后自己再成佛。譬如文殊菩萨,虽早已成为七佛之师,至今仍不愿成佛……
  修行者分上中下三品。下品只求来生福报,中品是自了汉,而上品的修行者能发菩提心,上求佛果、下渡众生。所谓菩提就是“觉”,觉悟心性,超越轮回。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决意成佛利益众生的悲愿;而“行菩提心”,就是去做成佛之道该做的事。如何圆满“愿菩提心”呢?只要在三宝前受菩提心戒!誓愿成佛,如是便受菩萨戒,永不伤害众生命。依戒实修,才是真发菩提心。“菩提心戒”就是所谓的“菩萨戒”,有两个传承:一是弥勒菩萨的唯识传承;另一是龙树菩萨的中观传承。
  阿底峡尊者曾对发菩提心,提出七要诀: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发菩提心。所谓“知母”,就是要了解众生皆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见众生苦如见父母苦,即是己苦。其次,不仅今世父母于我有恩,过去世父母亦然,因此要修行图报。至于慈心和悲心,虽然一体两面,但慈心较具普遍性,如母爱子;悲心则有其殊胜难得,如母愿代子受难。而“增上意乐”,就是把修行当成快乐的享受,出于欢喜自愿,不是被迫;其实若真了解众生如母,自然会想投入修行利他。至于“发菩提心”,上根器者,当依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先修“自他平等”菩提心,以及“自他交换”菩提心。我们在禅修调息的时候,通常是观想吸入光明,排出污浊;但修“自他交换”菩提心,却是把众生的黑业吸入体内,而将光明清净的功德呼出供养众生,藉以训练增长菩提心。从“爱人如己”,而至“爱人逾己”,菩萨的情操何等高贵!更可贵的是,菩提心除了是成佛的决心外,更是菩萨道的生活。当今社会缺乏的是“我愿行菩萨道”的情操,嘴上能说善道者,似嫌多矣!
  总之,菩提心是觉悟的根本,以慈悲为基础。若以牛奶譬喻慈悲,菩提心就是乳酪精华。大乘佛法特别强调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断不能成佛道。佛道不远--怀菩提心做每一件事,你就是红尘中至情至性的菩萨。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