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23 灭谛 一 解脱即是自由


2014/9/4    热度:275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23 灭谛 一 解脱即是自由

 

  “※灭  谛※

  ﹝解脱者的境界﹞

  一、解脱即是自由

  解脱,是对系缚而说的,古人称做解粘释缚。人(一切众生)生活在环境里,被自然、社会、身心所拘缚,不得自由,充满苦恼。而使我们不得自在、生死轮回,最根本的系缚力,是对于身心、环境的染着——爱。”

  这又重新把因缘再重新复述一下了。我们的身心被束缚了才要解脱,如果没有束缚,还要解脱什么?被什么所束缚?人生活在环境里,不管是自然社会还是自己的身心,都会产生很多束缚,一旦被这些束缚就不自由了,痛苦烦恼一大堆。但要找出让我们痛苦烦恼生死轮回的最重要的根本束缚力,这里点出了重点:这个根本束缚力就是对于自己身心及外在的环境所产生的爱染执着,执着自己的生命五蕴及环境是实在的,想占有并保有永恒,这就是我们生死的根源。

  “内心染着境界,如胶水的粘物,磁石的吸铁那样。”

  只要一沾上胶水要去掉就很难了,很粘着的;磁铁也是一样,铁吸了上去,要拔开就很不容易,表明这种染着很难去掉。

  “由于染着,我们内心起颠倒、欲望,发展为贪、瞋、痴等烦恼,现生为它所拘缚,并由此造业而系缚到将来。”

  我们当下的身心由于贪爱染着起了欲望,发展出来就是无限的贪瞋痴烦恼,这一生活着时就被绑住而受苦继续造业,影响到未来际的束缚就更深了。

  “我们触对境界而生起爱瞋、苦乐,不得不苦、不得不乐,这不是别的,只是内心被事物所染着,不由得随外境的变动而变动。”

  这里讲得虽很平常,却极其如实。我们的生命确实是这样:内在的根身触到外在的境界,起喜欢的就爱,不喜欢的就瞋。时时刻刻根尘相触,时时刻刻就在制造痛苦烦恼或所谓的快乐。只要你的心在染着中还没有醒过来,还没有解脱,哪一刻不是在根尘触境产生的痛苦烦恼中?随时都在变化,哪里还能做主?欢喜的就乐,痛苦的就生气烦恼嘛。而且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苦多乐少,不苦也不行,不乐也不行,不管是欢喜痛苦,都是身不由己啊!这就是被执着被无明业力所束缚,无法做主,我们的心被事物染着了。外面的境界变了,你的心就随之而变了:你所爱的,当他消失时,你就苦;你希望得到的,却得不到时,也会苦;你所染着的外面境界在变化,你的身心就会随之而动。但与你不相干的,你就不会起痛苦烦恼,正因为是“我”或“我的”才会影响你。即使家里豢养的小狗死了,你都会很痛苦,因为小狗和你相处了几年,有感情了。而人间每天大约死三十万人,你却无动于衷。你心爱的东西坏了,你也会很舍不得。但有的国家打仗死了很多人,整个城市都被破坏了,你为什么不苦?凡是与“我”相关的事物或人,我们就会执着爱染了,认为是“我的”,这才会苦,如果不相干,那就不会苦了。

  “佛问某比丘:你身上穿的衣服,不小心被撕破了,你觉得怎样?比丘说:心理感到懊恼。佛又问:你看到树叶从树上落下,你感到怎样?比丘说:没有什么感触。佛告诉比丘说:这是因为你对于自己的衣服,起我所执的爱着;而树叶对于你,不认为是我所,不起染爱,所以才无动于衷。”

  佛陀用现实当下身心的感觉来启发一位比丘,让他明白:因为衣服是“我的”(我所),而你不会将树叶认为是“我的”,所以,有我就有我所,就会起染爱执着。由此而知,我占有获得愈多,烦恼痛苦就愈多,执着绑得更紧故。有些人没什么特殊的名利,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执着,反倒过得很清净自在;而有人事业做得很大,烦恼却非常多,就是上述道理。佛陀的时代,圣弟子们都要出家,出家是放弃人间一切的占有,占有愈多,束缚就愈大,影响你的问题就愈多。所以这些圣弟子们跟随佛陀学习时,很快就证了阿罗汉。先决条件就是放弃了人间私有的占有,住到僧团里面,没有个人的财产,吃一顿饭还要托钵乞讨,穿的是最简单的三衣,整个的财产就是三衣一钵。日中一食也只是为了维持色身能继续用功而已,不再讲究欲望享受,这样很快就与无我无我所相应。我们为什么痛苦烦恼那么多?因为我们的欲望很多,希望这样那样,与“我”有关系的“我所”愈来愈复杂,愈来愈多,然后再竭力保有占有它。偏偏人间的无常法则谁也逃脱抗拒不了,没有一法永恒不变而能永远占有!所以占有愈多,无常来时就愈苦。我们的内在空虚,又不了解真理实相,反倒靠占有外在的一切条件来巩固“我”的执着,让“我”能安心。然而占有愈多,愈让这个“我”满足,当这一切起变化时,你就更加苦不堪言了。所以占有非但不能让人真正安心,带来的后果灾难更大。欲望愈大,牵连的范围愈大,占有的范围愈大,被“我所”束缚就愈广大,待到因缘变化时(无常非变不可),失去更多,苦就愈盛。

  在家居士不可能象出家人那样放弃一切,但我们只要知足够用就行。家庭和乐是最重要的,要懂得适当的控制贪求,否则欲望不止,痛苦就愈盛。至于居士如何合理得到并善用资源,把它运用在让我们有德行而能清净解脱的地方?我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出家,也不是反对大家不要一切的名利,只是如何减轻我们的束缚?如何善用现有的名利,而不是执着在贪欲爱染上,这就是重点。没有居士的护持供养,我们出家人怎么弘法及生活?还是要相依相缘的。只是不要执着贪取,要把这些资源用来做有意义有德行的事,造福人间,利益更多的人解脱。主要的是我们的心灵不要执着就行,那就没有罪过,所有的罪恶是随着我们心的执着而起的。执取爱染,带来的一定是痛苦烦恼造业。只有见法的人才能真正舍,因他明白没有一法能保持永恒不变,所以他不再执着,只是善用而产生某种功能。维摩诘居士、给孤独长者都非常富有,但他们善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故一样证果解脱。所以重点是如何破贪取爱染而善用,这个讲起来虽很简单,只是不贪欲爱染而已。但是试着舍舍看?能舍才不起贪欲爱染哦!不容易啊!

  “我们生活在环境中,只要有了染着,便会失去宁静,又苦又乐,或贪或恨。从我的身体、我的衣物到我的家庭、我的国家,凡是与自己所关涉到的,无论爱好或瞋恨,都是染着。要得解脱与自由,必须要不受环境所转动,而能转得一切。”

  不被身心及外在的一切条件所束缚,反能善用这一切,才叫真解脱自在,但真不容易啊!

  “这问题,就在消除内心的染爱、执着,体现得自在的境地。”

  说白了这么单纯:如果对外在的环境及自己身心起染着就被束缚不自在,它变动,你就苦恼;但如果看透它非实如幻的本质,那就不再被其束缚,执着贪爱就止息了。进而还能善用一切条件,使人间安乐自在,那就是大菩萨的威力了,修行其实就在这里而已。

  “修行的目的,在于消除内心的染爱、对事物的粘着。任何境界,就是老死到来,也不再为境界所拘缚,而能自心作主,宁静的契入于真理之中。”

  导师的论著广博甚多,但这一句话让我最感动!每人修行到最后的时刻就是这一句话而已:“宁静的契入于真理之中,”不再为死亡所拘缚,而能自在作主,能宁静地契入真理。法性空寂,本自寂灭就是宁静,契入宁静的法性之中。这句话我看了非常感动!即使修行中有很多境界和神秘经验,然而事实上真正的受用只是这句话而已。真正的大解脱者生死无惧,面对死亡,也不过是契入真理与寂灭法性相应而已。修行解脱就是不再轮回相续,与尽虚空遍法界的法性空寂相应,哪里还有个体的“我”?真是契入真理之中啊,这句话最重要!

  “把身心的烦累重压消除了,身心所受的「离系之乐」,轻安自在,惟有体验者才能体会出来。”

  众生都在欲望中享乐,以为占有、满足、一剎那的快感是人间最快乐的。但解脱者之乐是轻安的离系之乐,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就像担着重担行走在烈日下,大汗淋漓,又累又饿,当走到清凉处,卸下沉重的担子,凉风吹来,吃些食物填饱肚子,感到非常幸福自在,烦重的压力苦迫消失故。有人比喻说:要体会真正的清凉,就到非洲去,中午十二点运动得满身大汗,然后到阴凉处洗个冷水澡,那真是人间一大乐,离开重担压力才觉得乐。所以这里的离系之乐是一种解脱的心境,离开了束缚及重担,离开了压迫和烦恼时的那种清净轻安自在,这些要亲身体验才知道,绝非人间的幸福快乐可比拟。

  “三乘圣者,就是解脱自由的实证者。所以,解脱不是别的,是大自在的实现,新生活的开始!”

  这句话很切实!人死了不叫解脱,如果执着不断,死后还是相续轮回,逃不脱苦迫的压力。真正的解脱是超越了束缚,止息了执着爱染,三乘圣者都是由于体会这个而解脱的。活着时能达到这样的解脱就是得大自在,也是新生命的开始。这句话很重要!不是解脱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好象死掉入灭。现在能解脱,当下的身心就不再被束缚而得大自在大安乐。你的生命并不因为这样就熄灭了,你在活着的过程中就得大自在清净,过的与世俗不一样的新生活。所以解脱者是当下就能受用的,不是死后的事,是新生活的开始,新生命的体验,虽同样在人间过日子,但内心的体会却与常人不同。

-----------------------------------------------------------------------------------------------------------------

更多体方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