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以戒为师”及其时代意义


2014/9/3    热度:447   

浅释“以戒为师”及其时代意义
  张春蕾 夏和生
  一、“以戒为师”的缘起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是悟道12年后才首次制定戒律,此前他一直致力于宣讲教义化导信众趋入定慧法门,因为佛陀以智慧法眼看到众生皆具佛性,故而生起无上信心。但佛陀也看到五欲六尘对众生的诱惑,所以意识到制戒的必要性,如同治水,开河疏导的同时也应筑堤坝以约束之。尽管佛教法门无量,门派众多,但都不能离开戒律,即便是最为方便的净土法门,离开了戒律也不能成就。
  《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这段教导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比丘们,在我灭度以后,你们应当尊重并爱护戒律。这就像黑暗中遇着光明,贫穷人获得财宝。应当知道,戒就是你们的大导师,就如同我住世教导一样。由此可见,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陀涅槃,以戒为师,这是佛陀最后的嘱咐和谆谆的教诫。
  佛陀在临入灭时,特别强调戒律,可见戒律对学佛修行的四众子弟来说是多么重要。《涅槃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佛灭度后,优婆离尊者,于七叶窟中结集律藏,传至一百年后,至优婆崛多尊者,有五弟子,分为五部,其中昙无德部,作《四分律》,即我国南山律之所宗也(律有《僧祗律》、《十诵律》、《善见律》、《五分律》、《四分律》)。
  我国自三国时代,魏齐王嘉平二年,西天竺僧人昙摩迦罗律师来洛阳制授戒法。至南朝时,宋文帝元嘉十一年,梵僧求那跋摩律师,于南林寺建立戒法,始为僧尼授戒。唐朝麟德二年,我国道宣律师于终南山净业寺,开坛传戒,大宏《四分律》,为我国南山宗始祖。明代末年,南京古林寺慧云馨公大和尚中兴南山律宗《四分律》。清初三昧光祖,在宝华山隆昌寺继续弘传《四分律》,见月体祖悯念当时传戒无有规模,乃作《传戒正范》、《三坛规则》,巨细律仪,有条不紊,由此海内外各地传戒,奉为范本,持续至今。二、“以戒为师”的内涵戒是一切善行的根本,如果用一个字来回答什么是佛教的话,这个字当然就是“戒”字。戒,是梵语尸罗的义译,意为戒除烦恼,促进身心清净。戒是佛教徒行持的信条,在修持中占重要的地位。
  《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大恶漏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导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 戒律的精神,一方面是防非止恶而远离身口意三业的过患;另一方面是修善利他而积聚功德。戒律的内容,有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不同层次。由此可见,戒律具有止恶生善两重意义,所以戒法分为止持(禁止作为)、作持(提倡作为)二门。
  止持门是指对于身口意等的过非,制止而不作,就是守持戒法;如不当作而作了,就违反了戒法,此为“止持作犯”。作持门是指对于社会人群乃至一切有情有益之事,能积极去作,就是守持了戒法:如果当作而不作,也就违反了戒法,此为“作持止犯”。与止作二持的精神相对应的戒律就是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它也是“以戒为师”的主要内涵。“杀盗YIN妄酒”是所有戒律中的根本戒律,十善是从五戒中产生出来的。出家比丘,以前四戒为根本戒,应清静受持,不得毁犯。譬如植物,根本破坏,一切枝叶花果皆不得生。犯此重罪,如人断头,不可复活;于僧团中不得共住,永弃于佛门之外。
  相反能持五戒,则不失为一个清静比丘,而且因戒能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逐步走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身心安乐,健康长寿,家人爱敬,善名流布。四摄是佛家引度众生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方便,六度就是济度、转化众生出离苦海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行门。我们今天强调“以戒为师”,不仅是基于佛教的传统,也是基于时代的要求。因此对于“以戒为师”的主要内涵,希望能有结合时代的阐释。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谈到人间佛教时曾经指出:“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提倡人间佛教,不论是“净化自己”,还是“利益人群”,都必须以戒为基础,以戒为师。道理非常简单,如果没有戒律的约束,佛弟子的行为就没有准绳;没有戒律的规范,僧团就不可能依律摄僧,和合共住;没有依戒修持的佛弟子,就没有如法如律的僧团,佛教的生命就不存在了。
  三、“以戒为师”的时代意义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佛教事业日益兴盛,但在绚丽宝幢的另一面,隐忧也在悄然滋生。在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佛教界一部分人由于信仰淡化、戒律松弛,在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冲击下,不能自持,假公营私,追名逐利。今日此处开光典礼,明日彼处落成喜庆,豪华素宴何异于灯红酒绿!奢侈享乐乃至腐化堕落,极少数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见《茗山日记》)。
  面对如此令人忧心的现实,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并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其结果正如已故赵朴初居士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腐败邪恶的风气严重侵蚀着我们佛教的机体,极大地损害了我们佛教的形象和声誉,如果任其蔓延,势必葬送我们的佛教事业。”良机潜伏着危机,发展面临着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重提“以戒为师”的时代意义是非常必要的,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因为“以戒为师”的实质就是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佛教自身建设的好坏决定中国佛教的兴衰存亡,而佛教自身建设的着力点就是“以戒为师”。只有大力加强建立在具足正信、勤修三学根基上的自身建设,佛教才能保持健康的肌体和活力,正法久住,续佛慧命;才能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僧格的养成;才能有利于僧团和合共住;才能有利于强化佛教的道德教化功能。下面笔者试就“以戒为师”的诸般时代意作一简要探讨:(一)有利于正法久住,续佛慧命 因为戒为正法久住之根本,戒为佛法慧命之所依。我们知道:佛法的总纲是戒、定、慧,而戒为基础。
  修学的次第是:持戒,修定,发慧。摄心为戒,戒能生定。持戒人少欲知足,三业清净,不为外境所动,所迷,易获定力。因定便能发慧,“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妄念少一分,般若生一分。无上智慧,必由定发。所以,学佛必须从学戒下手,从持戒做起。戒是“三学”的基础。正如《华严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戒律在一日,便是佛在世一日。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戒是出家人的根本,戒律是僧众法身慧命的根本所在,是一件攻不破的防弹衣,也是脱离苦海走向彼岸的舟航。修行是一人与万人作战,而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七上八下的心灵,是心灵里的三毒五欲。所以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将相虽然具有学问才能,虽能征服世界;但不能克服心中的魔王,他们在财色面前往往不堪一击。由此可知,如果没有戒律防护,佛弟子的行为就没有准则,法身慧命就失掉保障;如果没有持戒修行的佛弟子,如法如律的僧团也就不复存在,佛教也就名存实亡。护戒如护眼珠,佛法能否久驻世间关键就看比丘如何持戒。所以,为了续佛慧命,作为佛弟子就必须树立“以戒为师”的思想,确确实实做到世尊临终叮咛嘱咐:我灭度后以戒为师。众所周知,中国佛教史上曾遭“三武一宗”之难,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佛教僧团戒律松弛。也就是说佛教的兴衰是与戒律的兴废息息相关的。古语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因此守好戒关系到佛教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佛法的前途和命运。对此,我们万万不可等闲视之,应牢记历史遗训,前车之鉴。
  (二)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僧格的养成受戒是出家人修学佛法的第一步。真正的僧才应该是人格、国格、僧格、学识、修行能作为楷模的人。如何修成理想的僧格,除严格遵守“戒”,做好一个人外,别无他法。因为一个僧人只有持好戒、守好戒,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僧人,戒为三无漏学之首,因戒生定,由定发慧。《遗教经》上说:“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发慧。”相反,一个严重违犯戒规、道风败坏、屡教不改者就是一个失德、失格、失信的僧人。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偈语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先学做人。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神。人格道德圆满无缺,便可成佛。如何做好一个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最基本的。时常把自己看得轻一点,低一点,除掉贡高我慢之心也是做好一个人的基本方便法门,而看轻自己,严于律己正是戒律精神之所在。严格守戒能成就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就是这个观点的最好注解。对律宗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弘一法师不但深入研究,而且实践躬行。他有一件僧衣,青灰相间,褴褛不堪,是他初出家时穿的。在这件僧衣上,补了二百四十二个补丁,都是他自己补的。一双僧鞋,也穿了十五年。他的学生刘质平在他五十寿辰时,细数他蚊帐的破洞,有的用布补,有的用纸糊,已经十分破旧,要给他换一顶新的。他坚辞不许,说是还很好,还可以用,不必换。难怪有人用“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来称赞弘一法师,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五戒十善要求僧人不著香花鬘,不香涂身,不坐高广大床。其目的就要求出家人把这些东西看破放下,而不能像贪婪的人,在衣食住行上面起惑造业。我们只有学习古代修行人“著粪扫衣,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修行精神,才能放得下,才能谈了生脱死。
  (三)有利于僧团和合共住一个国家如果法断律亡,则必人民失怙,社会失范,国破家亡,势所难免。佛教如无戒律之维系,亦必佛法失坠,僧团失和,薪尽火灭,陷于万劫不复。戒律之在佛教,亦如法律之在国家。戒律是僧团的生命,依律摄僧,僧团之所以成为僧团,那是因为有戒律;僧团之得以延续,那也是因为有戒律。因此,以戒为师,传好戒,受好戒,特别是要学好戒、持好戒,过去是中国佛教的头等大事,今天也是当务之急。没有戒律的规范,僧团就不可能依律摄僧,和合共住。戒律是僧团的法律,是僧团活动的准则。它使僧团保持六和敬,保持纯正。戒律要求僧团相互敬重、相互赞叹、相互鼓励;要求“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求在利益方面应依佛之平等心对待僧众,不应有贪、偏、私心,所有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僧团和合。有了纯正的僧团,正法就能长久住世。历史已经证明,僧团只有持好戒,以戒为师,才能使僧尼在良好的环境中精进熏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沿着佛陀开示的正道健康前进,最终获得大解脱;僧团只有持好戒,以戒为师,才能促进僧团的和合,使寺庙按照清规戒律进行管理,保证其良好秩序和正常运转;僧团只有持好戒,以戒为师,僧团方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广大信众,确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社会的理解和赞同。
  (四)有利于强化佛教的道德教化功能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宗教在这一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康德曾经指出,宗教是建立在人类道德之上的,道德成了宗教存在的内在根据,宗教的本质就是道德,道德构成了宗教的基本框架。从宗教历史的长河中去看,宗教史本身就是一部人类社会道德史,它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就是以一种道德家的身份现身于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宗教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往往是由于人们对于德性生活的渴望。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一种宗教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也恰恰是因为这个社会秩序紊乱,迫切需要一种顺应民心所向的力量进行精神上的规范和整饬,佛教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佛教的道德观念、实践方法深深地影响了我国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社会起到了辅助教化、淳化民风、和谐人际、安顿人心的良好作用。佛教的道德从何而来,从戒律中来,从严守戒律的高僧的言行中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既可概括全部戒律,又是一切做人道德的准则。所以说,戒就是一个僧人的道德。
  当代高僧、香港宝莲寺住持圣一法师在《梵网经菩萨戒略注》中说:“戒就是道德。不问你有大才华、学问;戒体一破,无道德,就无人恭敬。”他引据小乘经典中记载,某国一个大臣,平时很受国王尊重。他想了解国王尊重他什么?去盗窃国库钱财,被捕并判死刑。这时他对国王说,现在我知道:人们尊敬我的,不是才华学问,而是道德。现在才知道,道德可贵!请允许我出家。后国王允其请求。这故事说明,政治人物受人尊敬的不是他的才华、学问,而是道德,更何况是出家修行的人呢。试看古今的高僧大德,哪个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们高尚的人格道德从哪里来?从持戒修行中来。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个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上急功近利、道德沉沦的现象大量存在。而此时引导佛教界高举“以戒为师”的旗帜,充分挖掘、整理佛教教义教规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道德思想,这样可以发挥其道德教化的功能,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一起引导社会树立正气,让佛教道德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所指出的那样:“以戒为师”是佛教长久住世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是佛教人才辈出、僧众团结共事的依托和保障,更是佛教为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