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十三:谈在家菩萨受戒之前应作的准备


2014/9/3    热度:237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十三:谈在家菩萨受戒之前应作的准备
  智 铭
  在家菩萨有家庭、有父母、妻子、儿女;还有营生的事业,因缘很复杂,他们要如何受戒,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在家菩萨呢?所以善生问佛:
  “善生言:“世尊!在家菩萨云何得受优婆塞戒?”
  善生的这一问,含有二种意义:其一是在家菩萨为什么也要受戒,受戒以后是否对其营生与戒法产生矛盾?其二是:在家菩萨如果一定要受戒,那末,应受那一些戒律?
  佛陀告诉善生说:
  “善男子!在家菩萨若欲受持优婆塞戒,先当次第供养六
  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有人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
  具,汤药、房舍、财宝、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
  东方。父母还以五事报之:一者、至心爱念,二者、终不
  欺诳,三者、舍财与之,四者、为娉上族,五者、教以世
  事。”
  佛陀认为在家菩萨受在家戒之前,首先应修供养六方。原来,善生奉行婆罗门法,奉其父之命,每日晨礼拜六方,以求长命,佛陀见了以后,就教他依佛法礼拜六方,佛法的六方是:
  东方,以父母为代表,应向父母行供养礼拜,供养的方法是身心供养并重,就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礼拜、赞叹、尊重。而父母对儿女也要行五事报之:
  一者、至心爱念:天下父母心,无不爱念子女者。
  二者、终不欺诳:天下父母无欺诳子女者。
  三者、舍财与之:父母有财未有不舍与子女者。
  四者、为娉上族:父母未有不为子女娶门户相当妻子者。
  五者、教以世事:父母未有不教子女为人处世之道者。
  “言南方者,即是师长,若有人能供养师长衣服、饮食、卧
  具、汤药、尊重、赞叹、恭敬、礼拜,早起晚卧,受行善
  教,是人则能供养南方。是以师复以五事报之:一者、速教
  不令失时,二者、尽教不令不尽,三者、胜己不生嫉妒,四
  者、持付严师善友,五者、临终舍财与之。”
  供养南方,以师长为代表,也是行身心供养。除了物质无缺,奉事恭敬外,还要受善教,不受教者非好弟子。师长受弟子供养以后,也要以五事相报:
  一者、速教不令失时:是趁弟子年轻时教以技艺,不要错过了时光,少壮不使努力,老大就徒伤悲了。
  二者、尽教不令不尽:凡自己所知,尽教弟子,不留一手不教,这是中国人最坏的师德,宜戒之。
  三者、胜己不生嫉妒:弟子胜过师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师者应生欢喜心,不可生嫉妒心。
  四者、持付严师善友:若弟子学成要另觅高师、良友之时,为师者应介绍有德学之严师益友,使其更有进步。
  五者、临终舍财与之:这是指为师者临终之时,自己没有子女而视弟子为子女,故临终舍财与之。
  三吕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
  具、汤药、璎珞、服饰、严身之具,是人则能供养西方,妻
  子复以十四事报之:一者、所作尽心营之,二者、常作终不
  懈慢,三者、所作必令终完,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
  常为瞻视宾客,六者、净其房舍卧具,七者、爱敬言则柔
  软,八者、僮使软言教诏,九者、善能守护财物,十者、晨
  起夜寐,十一者、能设净食,十二者、能忍教诲,十三者、
  能处恶事,十四者,能瞻病苦。”
  供养西方,是以妻子为代表,尚包括家内一切的人,都应行身心供养,使她们身心快乐;但作妻子的人,也要以十四事来回报家庭。这十四者包括了一切持家、冶家、爱家、守家、保家之道,能作到才是一位贤德的妻予。
  “言北方者,即善知识,若有人能供施善友,任力为之,恭
  敬软言,礼拜赞叹,是人则能供养北方。是善知识复以四事
  而还报之:一者、教修善法,二者、令离恶法,三者、有恐
  怖时能为救解,四者、放逸之时能令除舍。”
  供养北方,以善知识为代表,所谓善知识就是善友,即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意思,供养善友,要尽力而为。善知识也要以四事回报:
  一者、教修善法:以目己所知善法尽教与之。
  二者、令离恶法:教朋友远离恶法,则不为恶法所污。
  三者、有恐怖时能为救解:即患难与共。
  四者、放逸之时能令除舍:即德学相长。
  三;口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给奴婢衣服、饮食、
  病痛医药、不骂不打,是人则能供给下方。奴婢复以十事报
  之:一者、不作罪过,二者、不待教作,三者、作必令竟,
  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主虽贫穷终不舍离,六者、早
  起,七者,守物,八者、少恩多报,九者、至心敬念,十
  者、善覆恶事。”
  供给下方,则以奴婢为代表,在古印度有奴婢制,阶级很严,现代仍有工人、僚属,对待下人也要供给身心快乐,不使贫乏;而下方之人,不论其担任什么工作,都会尽心尽力作好。这样,主仆关系好,双方蒙利。
  三吕上方者:即是沙门、婆罗门等,若有供养沙门、婆罗
  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痛医药,怖时能救,馑世施
  食,闻恶能遮,礼拜供敬,尊重赞叹。是人则能供养上方,
  是出家人以五事报:一者,教令生信,二者、教生智慧,三
  者、教令行施,四者,教令持戒,五者、教令多闻。
  若有能供养是六方者,是人则得增长寿命,能得受持优婆
  塞戒。”
  供养上方:以沙门、婆罗门为代表,前者是佛教的出家人,后者是婆罗门教的出家人,他们只负传法之责,不事生产,所以须在家人供养。供养的方法是物供养、与礼供养,而受供的沙门、婆罗门亦应以五事还报。这五事多是教在家菩萨生信心,生智慧、多行布施、持戒、多闻,这五者是离苦得乐的良方。
  以上所说的六方供养,真正的目的,就是要训练一个在家菩萨,修具处世之道的伦理道德。凡供养与受供养的双方,都能各尽本份事,就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凡身心健康者,必然增长财与命,也就是福禄寿俱全,这样的在家菩萨就能受持优婆塞戒了。
  “善男子!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
  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仆,此辈若听,次白国
  王,国王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
  礼,软言问讯,作如是书:“大德!我是丈夫,是男子身,
  欲受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怜憨故。””
  这一段经文是说明受优婆塞戒之前,在家菩萨应作的一些准备,禀报父母,是请父母同意皈信佛教并受戒法:报告妻子是要得妻子协助,从今以后多负起家庭责任。报及奴婢,是要他们从今以后多分劳家事,不使主人有后顾之忧,禀白国王是要请国王允许有信教的自由,不加责罚。这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才选定一位出家发菩提心的大德为师,请求授以在家菩萨戒。
  “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王听
  不?”若莒“听”者;复应问言:“汝不负佛法僧物及他物
  耶?”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心
  病耶?”若莒:“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
  尼所作非法耶?”若莒:“不作”;复应问言:“汝不作五
  逆罪耶?”若言:“不作” ;复应问言:“汝不作盗法人
  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非二根、无根、坏
  八戒斋、父母师病不弃去耶?不杀发菩提心人,盗现前僧
  物、两舌、恶口,于母、姊、妹作非法耶?不于大家作妄语
  耶?”
  这一段经文,是出家比丘对前来请求受戒的在家菩萨行坚定信心的询问。在受戒之前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与承诺:
  一是须得到父母、妻子、奴婢、国王等的同意,受戒以后,才不会有什么纱纷发生。
  二是受戒以后,不会侵占、妄用、湏费现前僧用物资。
  三是身心内外健康,没有不冶之症。
  四是受戒前后不于比丘、比丘尼之处作非法之事。
  五是受戒前后不作杀害长辈及圣贤的五逆罪。
  六是不是以邪教徒身份前来盗法。
  七是必须是一位具有男根的真正丈夫之人。
  八是受戒以后不可以坏八斋戒。
  九是父母师长生病时,不可以弃之不顾,而自离去。
  十是不可以杀害发菩提心的人。
  十一是不可以行两舌、恶口、妄语等的口业。
  十二是对自己父母、姊、妹不曾作乱伦等非法之事。
  “若言:“无”者;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
  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
  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若有毁破如是戒者,则于无量无边
  世中处三恶道,受大苦恼。汝今欲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
  不?”
  凡是受戒的人坚信以上所列的十二件事不会违犯后,出家比丘还要告诉他三件事:
  一是优婆塞戒是极难行持的戒法,没有坚定信心的人是不能受戒的,受了以后也会违犯的。
  二是优婆塞戒是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出家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根本,有了这根本,就能获得这些戒的无量利益。
  三是若受戒以后而毁破的话,就要在无量世中处三恶道,受无量的大苦恼了。
  最后询问:受戒关系重大,还有信心受戒否?
  “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归
  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
  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象。
  汝能如是至心归依于三宝不?”若言:“能”者;复应语
  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人皈依于三宝者,是
  人则为施诸众生无怖畏巳;若人能施无怖畏者,是人则得优
  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诸众生无怖
  畏不了””
  这一段经文,是受戒者说明在归依了佛、法、僧三宝,并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再不可以去归依其他的神鬼、典籍、邪众,要一心信奉三宝,宁舍生命也不变初衷。若真正信奉了三宝的人,面部会呈现慈祥的形色,任何众生见了都乐于亲近,而不生怖畏之心,若能作到别人见了你没有戒惧、恐怖之心的话,就可以受优婆塞戒了。
  摘自《内明》第277期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