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有没有正统?


2014/9/3    热度:263   

《灵山海会》2006年第1期发表了胡晓光《真常唯心论思想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初探》)。我原以为在“初探”的名义下,胡晓光只是要对“真常唯心论”作出事实判断,但读完全文才知他的最终用意根本不在对“真常唯心论”进行事实判断,而是要对它进行价值判断,其价值判断的最后结论,亦即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曰:“真常唯心论是附法外道,大乘正统正法是唯心和中观这两大车轨。”有鉴于此,我认为《初探》一文应该属于“护教学”的范畴,不是纯学术的,故而标题似应改为《真常唯心论思想批判》才较为贴切。
  胡晓光其人我不曾谋面,也不知他在何处高就,但久闻大名,读过他的许多佛学论文,颇见功力,实乃我辈学习的榜样,比如,在《初探》一文中,他对“真常唯心论”所作的事实判断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我们全面了解“真常唯心论”思想的一个标准文本(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言“初探”实是他的谦虚。在文中,胡晓光从如下十个方面来分疏“真常唯心论”:1、真常唯心论所依经纶;2、真常唯心论思想的起因;3、真常唯心论思想体系的内涵;4、真常唯心论与根本佛法;5、真常唯心论与唯识中观;6、真常唯心论与印度外道哲学;7、真常唯心论与中国传统哲学;8、真常唯心论与中国化佛学;9、真常唯心论之判教思想;10、从中观、因明观点看真常唯心论。通过这张“菜单”,胡晓光为读者奉献了一道“真常唯心论”的大餐——他向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真常唯心论”思想,许多分析见解独到,入木三分,比如,“真常唯心论与中国传统哲学”一节就讲人所未讲,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有机会将上述十个方面加以扩充,无疑地,一本全面阐述“真常唯心论”的专著就产生了。
  我还将《初探》一文复印了几份,作为范文发给我的研究生,以让他们从中了解“真常唯心论”的概貌,但我同时也警告他们,对《初探》一文不可一概盲目信从,因为《初探》一面是令人欢喜的“慈悲观音”,另一面却是让人害怕的“怒目金刚”;它既是范文,又是反面教材。我旗帜鲜明的告诉研究生们,《初探》一文对“真常唯心论”的事实判断是令人佩服的,但其对“真常唯心论”的价值判断却难以令人接受。
  前文已经提到,《初探》对“真常唯心论”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是:“真常唯心论是附法外道”,说得直白些就是“真常唯心论不是佛教”。不过,胡晓光下这个判断还是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留半句没尽兴说,为什么呢?因为他说“中国佛教有二千年悠久历史,然而占据历史主流地位的佛学则是真常唯心论”,“中国化佛学是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三宗是基于真常唯心论。”既然,“真常唯心论是附法外道”,“真常唯心论不是佛教”,那么,很显然,按照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包括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在内的中国主流佛教都是“附法外道”,都不是佛教。胡晓光没有明说这一点,可能不是他没有这一想法,也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生活在中国佛教的氛围中有所顾虑。
  也许我不该擅自引伸胡晓光的观点,还是回到《初探》本身的语境吧。我与其说是不同意胡晓光“真常唯心论是附法外道”这一观点,还不如说是不同意他据以得出这一观点的“大乘佛教正统论”。在胡晓光看来,“瑜伽和中观是印度大乘佛教的正统”,“大乘的正统正法是唯识和中观这两大车轨”,因为“真常唯心论与唯识、中观是理不通事不合,是完全对立的思想体系”,所以“真常唯心论是附法外道”——这就是《初读》一文的总逻辑。在这个总的逻辑前提下,胡晓光多角度地对“真常唯心论”作了批判和声讨,极度彰显“真常唯心论是附法外道”。
  我承认“真常唯心论”与唯识、中观是不同的(当然应该是不同的),甚至在很多地方确实也互相矛盾,但是我不同意将唯识、中观立为“大乘佛教之正统”,然后又将与这个 “正统”不合的“真常唯心论”斥为“附法外道”;也就是说,我与胡晓光的矛盾之处乃在于,胡晓光说大乘佛教有“正统”,且这个正统就是唯识、中观;而我则认为大乘佛教没有“正统”,不应人为地给大乘佛教立一“正统”。我的理由略陈如下:
  (一)大乘佛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循教条,不蹈定式,这是从其前身印度部派佛教之大众部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在当时有关“十事非法”或“大天五事”的论争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参见姚卫群《佛学概论》第一章之二)。大乘佛教讲求因地制宜,因机施教,只要有助于解脱,“一切法皆是佛法”,亦即大中德隆禅师所说的“法无异法,道无别道。时时逢见释迦,处处撞著达磨。”(出自《五灯会元》)——这实际上也是《金刚经》判定佛法的标准。胡晓光不会不知道《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一切法皆是佛法”就出于《金刚经》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再者,《金刚经》第七品“无得无说分”中还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金刚经》中的这些说辞表明,大乘佛教不是一种教条主义的佛教,在它的体系中是没有“正统”的,那怕是如来说的也不能执为“正统”。大乘佛教检验佛法的标准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在大乘佛教那里,不是说符合某种理论(比如唯识、中观)的才是佛法,而是说在实践中能有助于众生解脱的才是佛法。“真常唯心论”在长期的中国佛教实践中被证明为是有助于中国人之解脱的(否则就不会在中国如此广泛地流传),因而在大乘佛教的框架内,“真常唯心论”完全是正当之佛法,怎么会是“附法外道”呢?窃以为,小乘佛教可以有“正统论”,但大乘佛教不可以有“正统论”,“正统论”与大乘佛教反教条的开放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大乘”与“正统”这两个词是不能放在一起的,胡晓光说“大乘佛教的正统”和“大乘的正统正法”,这犹如说“方的圆”一样荒谬。然而,对于胡晓光来说,《金刚经》给他带来的麻烦还远不止于此。我们都知道,《金刚经》是中观经典,这一点胡晓光肯定也是清楚的。胡晓光既然说唯识、中观是大乘的正统,那么作为中观经典的《金刚经》中的所有观点他应该都是支持的,比如他应该支持“一切法皆是佛法”的观点;然而,如果他支持“一切法皆是佛法”的观点,那么他就应该承认“真常唯心论”也是佛法,这显然就与他在《初探》中所说的“真常唯心论是附法外道”的结论相违背了。再者,如果胡晓光为了满足“真常唯心论是附法外道”的结论而胆敢否定《金刚经》中的“一切法皆是佛法”,那么他又与《初探》中“唯识、中观是大乘正统”的说法相矛盾了,因为《金刚经》是典型的中观经典,所以无疑也应该是“大乘正统”!既然是“正统”,你就应该肯定它的思想!怎么能否定呢?如此看来,《金刚经》将不幸的胡晓光给缠住了,难以“出缠”。
  (二)胡晓光所谓的“正统”也就是“正确”之意。在胡晓光看来,唯有唯识、中观才是“正统”而“正确”的大乘思想,“真常唯心论”因为与唯识、中观是不同的,所以也是错误的,这就是《初探》一文中随处洋溢着的“不同即错误”的语境。“不同即错误”,这不是大乘佛教的思考方式,而是基督教的思考方式。我们都知道,基督教属于“启示宗教”,它有绝对真理,这绝对真理就是上帝的启示,载之于《圣经》。基督教认为凡是与《圣经》中的上帝启示不同的皆是谬误。如果某种思想是《圣经》中所没有白纸黑字地说过的,而又是基督教在后来的发展中根据情势的需要所必须要讲的,那么基督教神学就会将这种思想诠释得与《圣经》原文不相矛盾,哪怕是七转八拐的诠释(这是十分常见的)。总之,在基督教的思想发展史中,这种诠释是必不可少的。所谓诠释,就是要“强按牛头喝水”,强迫后起的思想臣服于《圣经》,尽管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后起的思想完全与《圣经》无关。于此可见,基督教是将《圣经》立为绝对真理的,而且这种绝对真理还是“在先真理”,即最早出现的《圣经》就是最权威、最正确的思想。在科学中,往往越是后来出现的就越是真理,而在基督教中则刚好相反,越是先出现的就越是真理,但在佛教中,这两个定律都不适用,因为佛教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启示宗教”,而是一种“开示宗教”。所有的佛法都是佛菩萨或祖师大德的随缘“开示”,那一个“开示”都是相对于特定对象的,因而都不是绝对真理,都不可立为判定是不是佛法的标准。我们不能说,唯有这个“开示”是绝对正确的,其他的“开示”若与此不合便是外道。总之,要清楚,所有的佛经都不是象《圣经》那样属于“绝对的启示”,而只是“相对的开示”。佛教史上的哪一部佛经都没有也不应该有《圣经》那样的地位,更不应该人为地赋予它那样的地位。佛教史上只有“相对经”,没有“绝对经”;只有“相对佛法”,没有“绝对佛法”,哪怕是释迦牟尼说的也不是“绝对佛法”;同样地,佛教史上也只有“相对圣者”,而没有“绝对圣者”。“相对圣者”是人,是觉悟了的人,“绝对圣者”是神,即使是释迦牟尼也不是“绝对圣者”,也不是神——所谓佛教是无神论即此。佛教与基督教的分野就在于前者要打破一切绝对,而后者却要拚命树立绝对。可是胡晓光却偏偏要以基督教的“绝对思维方式”来读解大乘佛教,读解“真常唯心论”。他将唯识、中观视作是大乘佛教的“绝对真理”,并以此为标准来判定与唯识、中观不同的“真常唯心论”是错误的“附法外道”。殊不知,大乘佛教是弘扬差异、追求“不同”的,不似基督教这般追求“大一统”。胡晓光以为“在先”的印度佛教的唯识、中观就是“绝对真理”,“后出”的中国佛教的“真常唯心论”就是“异端”,就是外道(胡晓光说:“彻底的真常唯心论实质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独特产品”),这种奉印度佛教为佛教之“正统”、为“绝对真理”的做法是彻头彻尾的基督教“在先真理论”,与大乘佛教平等开放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印度佛教只是佛教的源头,却不是佛教的“正统”,更不是佛教的“绝对真理”,否则何以解释佛教会在印度消亡,印度佛教何以会在今天失去影响力。总之,佛教中没有“正统”,没有“绝对真理”。
  (三)上述两点是我基于对《初探》的总体感觉而作的回应,同时《初探》一文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我觉得也有一些问题,这里有必要一并提出来与胡晓光商榷。
  胡晓光一再说“真常唯心论”是大乘佛教的“外道”,然而,据我所知,这“外道”乃是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的用语和概念。大乘佛教兴起后,在大乘佛教的佛法体系里并没有“外道”的概念,而只有“方便”的概念。“外道”是相对于“正统”而言的,“方便”是相对于“究竟”而言的。大乘佛教不讲“正统”与“外道”,只讲“究竟”与“方便”(而太虚大师则说,佛教只有“共法”和“不共法”之分,没有“真佛教”与“伪佛教”之别),“究竟”是佛法,“方便”也是佛法,“方便”和“究竟”并非是对立的,而是融合一体的。“方便”是为“究竟”服务的,没有“方便”,“究竟”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一切在原始佛教和部派时期被称为“外道”的思想都成了大乘佛教的“方便”佛法,至于大乘佛教发展起来后的“方便”佛法那就更多了,儒家、道家、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的思想皆是大乘佛教的“方便”。开句玩笑,在大乘佛教里,甚至连一堆狗屎也可能是“方便”佛法。因此,按大乘佛教,如果胡晓光将唯识、中观看作是“究竟”佛法,而将与此两者不同的“真常唯心论”看作是“方便”佛法,这个我都能赞同,尽管这样的“究竟——方便”配置还有值得商量的地方。但是胡晓光将唯识、中观称为“正统”而将“真常唯心论”称为“外道”的做法是我所十二分不同意的。
  胡晓光除了误用“外道”一词外,还误用了“异化”一词。《初探》中有这么一段话:“任何文化在历史上都不免会受‘异化’规律所支配,佛教文化亦然。‘梵化’的后期印度佛教的存在是很自然的,但不过在印度佛教的梵我论(真常)还不是宇宙本体论。只是这种理念传入中,由于中国一些学人误读和附会,才形成中国化的真常唯心论。彻底的真常唯心论实质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独特产品,是佛教思想的‘异化’的结果。”“异化”是哲学中的一个固定术语,不可任意更改其含义而乱用,其正确的含义在哪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都有,希望胡晓光去查一下,因为他在这里所用的“异化”一词完全与其通常的含义不相干。也许有人会说,一词多义应该是允许的,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我认为,对于那些特别著名的大家一致公认其特定含义的固定术语,还是不要擅自乱用的好,否则容易让人误认为你不懂该术语的含义,是外行。
  另外,在《初探》中,胡晓光对“疑伪经”的态度也是我所不赞成的。“疑伪经”包括“疑经”和“伪经”。“伪经”是指在中国佛教史上中国人仿照印度佛经的样式而创作的佛经。“伪经”是相对于那些翻译过来的佛经即“真经”而言的。“疑经”是指不能确定其真伪的佛经。胡晓光有个先入之见(实际上许多其他人也有),以为“伪经”(当然也包括“疑经”)就是不好的,就是错误的,因而完整地体现在《楞严经》、《圆觉经》和《大乘起信论》等“伪经”中的“真常唯心论”也是错误的。实际上,在古代,“伪经”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伪”也不是错误、虚假的意思,而是“人为”、“创造”的意思,或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自主创新”的意思,比如荀子有“任性起伪”之思想,他认为“性”恶“伪”善,即人的本性是恶的,人要通过主观的道德实践—也就是“伪”—来化解恶而达于善,这就是“化性起伪”,其中的“伪”乃是善的,而非恶的。总之,在古文中,“伪”乃是褒义词,并没有什么不好,更不是错误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人心不古,人主观上一“伪”便作恶、便虚假,于是才有“虚伪”、“伪善”等贬义词的流行,从而导致“伪”字在人们心目中的不良印象。总之,不管怎么说,在中国古代佛教史上,“伪经”是被崇尚的,因为它表明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否则如果“伪经”是见不得人的造假,那么,象道安等佛教目录学家怎么能专门编列“伪经”目录呢?这不是在自暴家丑吗?实际上,道安他们编列“伪经”目录是在以“伪经”为荣。再者说了,即使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佛经,也都是释迦牟尼过世后人们各据已意“结集”出来的,谁知道哪部佛经是反映释迦牟尼之思想的。现在有人说某某经是代表了释迦牟尼的真实思想,这只是该经由于种种原因在佛教界取得了“话语霸权”而已,谁也拿不出考据上的证据来证明它就是释迦牟尼讲的。反正都是“如是我闻”,何不把那些“伪经”也看成是在中国“结集”的佛经呢?在印度可以“结集”佛经,难道在中国就不能“结集”?总之,不要对“伪经”有什么反面的印象,“伪经”挺好。
  (四)最后,读罢《初探》,不禁会使人联想起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的“批判佛教”思潮,该思潮认为“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本觉思想不是佛教”,以“如来藏思想”和“本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佛教禅宗、天台宗不是佛教,《初探》一文的思想倾向与“批判佛教”思潮完全一致,因为被《初探》斥为“附法外道”的“真常唯心论”,其实际内容就是“如来藏思想”和“本觉思想”。我想胡晓光不可能不知道“批判佛教”思潮。但是他在《初探》一文中没有片言只语提到“批判佛教”。如此干净,疑为故意。须知,日本的“批判佛教”的最终用意是要清算并否定中国佛教。我们都知道,日本认为自己在经济、政治上都领先于中国,唯独在文化上却是中国的儿孙辈,比如它的佛教就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虽然日本发展出来的佛教模式与中国的佛教模式不同,但怎么说日本佛教也是来自于中国,这一点让许多有反华情绪的日本右翼佛教学者难以容忍,他们借“批判佛教”思潮的东风来清算和否定中国佛教。虽然日本“批判佛教”运动的起因不是要清算中国佛教,但最终的归宿却被引到了清算中国佛教上来,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实在不可不知也。关于日本“批判佛教”的来龙去脉,在此无暇述及。大家点击网络,以“批判佛教”为主题词来搜索,一切尽收眼底。不过,我十分不愿意将《初探》划到“批判佛教”的阵营中去。
  《初探》一文还让我想起20世纪40年代吕澂和熊十力之间的“性寂”、“性觉”之争(这个争论想必胡晓光也是知道的)。在这个争论中,以欧阳竟无和吕澂为代表的“内学院派”也是主张以《大乘起信论》为基础的中国佛教的“本觉”思想不是“真佛教”,只有印度佛教中的唯识学才是“真佛教”,结果遭了牟宗三的“当头一棒”:“我既非佛教徒,故亦无佛教内部宗派上的偏见。内学院的态度,我自始至终不喜。欧阳竟无先生说藏密、禅、净、天台、华严,绝口不谈;又说自天台、贤宗兴,佛法之光益晦。藏密、净土不谈可以,天台、华严、禅,如何可不谈?若谓人力有限,不能全谈,则可。若有贬视,则不可。台、贤宗兴,如何便使佛法之光益晦?而吕秋益写信给熊十力先生竟谓天台、华严、禅是俗学。此皆宗派作祟,不能见中国吸收佛教发展之全程矣。他们说这是力复印度原有之旧。然而佛之教义岂只能停留于印度原有之唯识宗耶?”(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序”)事实确实如此,若有宗派偏见,便会走向“护教”,佛教中的许多问题就会看不清楚。
  东拉西扯说了许多废话,总的意思是想表达大乘佛教没有正统,或者更干脆地说,佛教中没有正统。印度佛教是佛教的源头,但不是佛教的正统;中国佛教也不是佛教的正统,虽然中国佛教发展势头很猛,可能而今现在眼目下还是佛教中最繁荣的一派。具体到大乘佛教的思想上来说,唯识、中观不是大乘佛教的正统,“真常唯心论”也不是大乘佛教的正统,大乘佛教只说“法法平等”,有“方便——究竟”之分,却无高下之别,没有正统与异端之间隔。我倒是更愿意将“真常唯心论”看作是唯识、中观在中国佛教中相互融合后的一个新发展,因为中观讲“空”,唯识讲“心”,而“真常唯心论”则讲“空”的“心”和“心”之“空”,(不成熟的见解,有待深入)。最后,我还想附带提一下,《初探》中说,以“真常唯心论”为基础的中国化佛教,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所谓的判教之说无非是中国化佛学自我抬高自宗之方法而已”,这个说法似乎不合中国佛教的判教理论。中国佛教各宗派之所以要判教,是因为它认为不同的众生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化,所以要将佛法作适当的分判,以便于不同的众生从中简择合已所需的佛法,而不是像《初探》中所说的那样要“抬高自宗”,这只要看看解释天台宗判教理论的《天台四教仪集注》和《教观纲宗》即可明白。再比如,南宗禅分顿教、渐教,并自称自己是顿教,但它并非是抬高顿教,而是说因为众生的根机各有不同,有的人适合顿教,有的人则适合渐教,所以要分顿教、渐教,有《坛经》语录为证,曰:“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定慧品)又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顿渐品)这哪里是在抬高顿教?总之,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判教都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以法为本的,属于人本主义的判教。
  以上见解,不周之处,万望胡晓光海涵,期能以文会友。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