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焕法师:佛法与生命(上)
2014/9/4   热度:623
仁焕法师:佛法与生命(上) 广东化州市南山寺念佛七法会开示录(2007年11月11-17日) (12日上午) 佛法与生命(上) 阿弥陀佛!大家好! 念佛七今天进入第二天。昨天给大家讲佛法与人生,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讲得到位,但因为时间比较紧,我们今天还是讲佛法与生命。 昨天我也讲了,世界以人为本,人以生命为本,那么生命是什么样呢?生命分有色身和灵魂。在佛教来讲,重点是为了灵魂;我们凡夫重点是为色身。我们这个色身的需要量很大,人有需要,欲望就大,人有欲望就有私心了,人有私心了贪心就大。而我们的灵魂可以不需要什么,因为灵魂不需要物质嘛!我们的色身需要物质,正因为色身有需要,色身才有痛苦,你需要哪方面就会有哪方面的痛苦。佛教最高理念就是让灵魂得到超升,跳出六道轮回。我们凡夫是愿望色身得到长寿,特别是我们中国的道教,愿望长生不老。 现在跟大家讲一讲,灵魂是什么形状。灵魂不是佛教所讲,而是中国的道家讲出来的。我们佛教是讲:心、性,也叫做神识。因为灵魂在中国人讲得习惯了,基本上都知道。灵魂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光,一种是气。气是有移动的,光没有什么移动的。光在我们身体来讲是表达智慧,气是一种能量,当我们人断气了就叫死了,听得明白吗?(众答:明白) 那生命怎么样才能好呢?首先要明白到佛教的最高理念是给生命定位,定位什么呢?定位跳出六道轮回。现在我们是人,当我们的灵魂没有定位的时候,就容易堕落成畜牲等各种动物。 那么在佛教里面,认为造成人堕落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守五大戒,特别是贪嗔痴慢,这是造成我们生命堕落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不明白,就认为受戒是为佛教受戒,这个戒侓应该说是为防范生命不堕落而受。比如杀生,生命被杀以后非常痛苦,嗔恨非常深。生命一受到痛苦就没有主意了,结果随着业力走了。 所以佛教提倡生命要知足常乐。如果我们的生命能保持知足常乐,自然成为跳出六道轮回的基础。因为人贪了,什么事都做出来,感觉不满足的时候,自然就烦恼重了。所以说知足常乐就是佛教改良生命的最根本的方法。大家听明白吗?(众答:明白) 佛教提倡看破放下,认为拥有的多了生命承受不了,所以佛教有一句话叫做: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我们能看破放下,生命才能得到升华,跳出六道轮回。如果我们的灵魂随着业力变成畜牲,变成恶鬼,变成孤魂,那么受苦的还是我们的灵魂。 刚才我们也谈到,凡夫是为色身长寿而努力,真正的修道人是要为灵魂超升而努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众答:明白)我们为色身起心动念都是业障,因为我们都有私心嘛,每一个念头都为自己想,每一个行动也为自己想,很难为周围想。能为周围想的人,那是菩萨。 正因为我们都为自己想了,所以这个色身报废得更加快。如果报废期还不到,那我们就受苦受难。大家问:“我为什么这里痛?”,就是这样造成的痛。我们人不该想的就想,该想的不想,所以这个色身就有毛病了。因为想多了自然晚上也睡不好,做事也不对路,这个色身就有障碍了。 因为我们的思想指导色身的行为,所以佛教的最高理念就是改变思想行为。我们中国的儒家、道家编出很多的道德理论出来,是给人行为有规范。佛教的道理是给人思想行为有规范。当思想规范了,那么人的行为自然规范。 所以佛教说,人的妄想太多就是我们色身的欲望造成的。正因为色身的需要和欲望过重,造成我们思想行为的负荷也过重。 当我们的头脑不该想的又想,该想的想不到,就造成头脑有问题、内脏有问题;我们的眼睛父母生下来是给我们看好的,但是我们的眼睛往往不该看的又看,该看的不看,这样就成为眼睛早衰的根本;我们的耳朵好话听不进去,坏话喜欢听,结果造成耳朵也早衰了;我们嘴巴好话不会说,坏话会讲,让人家烦恼,所以造成我们的嘴巴、牙齿、舌头、喉咙都有病;这个身体应该做的我们怕吃亏,不应该做的我们老是去做,叫做过份了,所以这个身体就容易得病了。 我们的手、脚有问题,是因为该拿的我们不会拿,不该拿的就拿了。你们问:我的手为什么痛呢?你的手痛就是贪拿人家的东西造成的。你的脚痛是怎么造成的呢?就是经常站在路中间说话,不让路的。我想问大家,我们平时不相信因果,现在有没有因果呀?(众答:有。) 所以,生命的障碍可以说是人的行为造成的。所以佛教提倡改良人的行为,提倡生命灵魂的提升。 现代大德净土法门法师说了一句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我们凡夫是无事找事,本来是没有事的,却尽量去找麻烦。我们有没有这么回事啊?(众答:有。)那我们的痛苦、灾难是谁给的呢?(众答:自己找。)这叫做自作自受。希望大家在念佛的过程中,好好地反省自己,我们念佛号就是接受阿弥陀佛的慈悲,为我们拔除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谢谢大家! ------------------------------------------------------------------------------------------------------------ 更多仁焕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