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遣异品 6
2014/9/4   热度:363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遣异品 6 所以说外道的咒那么好,不能够远离贪瞋痴的烦恼,还是由贪瞋痴来活动的,说念这个咒能发财,而这种事是增长贪瞋痴的,那怎么能算是好呢? 所以现在说般若波罗蜜,它能高过外道的咒,它这个理由在那里呢?「能除一切不善,能与一切善法」,它能破除一切有罪过的事情,叫你有了智慧的时候,你不造罪;人能不造罪,表示这个人有智慧。「能与一切善法」,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能布施你很多有功德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它超过了这个外道的咒,外道的咒不是好事情。我在这里又想起来一些念咒的故事,但是讲这些事情耽误讲经,还是不要讲。不过这句话是说一个大意,下面才详细说。 「佛语释提桓因言:如是!如是!」这底下释提桓因说完了这一段话,赞叹佛法的话说完了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又给他印证、印证他。「佛语释提桓因言:如是!如是!」对,你说得对!「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明咒、是无等等明咒」,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不善,能与一切善法」,你说得对!」是这样意思。 何以故?憍尸迦!过去诸佛,因是明咒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世诸佛、今现在十方诸佛亦因是明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是明咒故,世间便有十善道;便有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便有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便有法性、如、法相、法住、法位、实际;便有五眼,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一切智、一切种智。憍尸迦!菩萨摩诃萨因缘故,十善出于世间,四禅、四无量心乃至一切种智,须陀洹乃至诸佛出于世间。 「憍尸迦!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何以故?」佛又印证他,又加以解释。「憍尸迦!过去诸佛因是明咒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世诸佛、今现在十方诸佛亦因是明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个般若波罗蜜在佛法里面非常的重要了。「因是明咒故,世间便有十善道;便有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便有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前面约那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佛得无上菩提,也是因为般若波罗蜜法门;那么我们世间上的十善法,世间能有十善道,也是因为般若波罗蜜的关系。 「十善」,我们常读经的、听闻佛法的人,应该容易知道。就是不杀生,不杀害有生命的、有生命的这个动物,我们不要杀害,这是一个善法。不偷盗,别人的财富,我们不要偷,不要偷盗,当然这个不偷盗,范围倒是很广的,范围很广;是凡你不诚实的,你拿来的钱,都是偷盗。我们做生意赚钱,这是合理的,但是你若太过份也是不好,太过份了不好;在法律容许的,是可以,是不偷盗。不邪YIN,这也是一样善法,这是属于我们的身业表现出来的行动。其次这个语言方面,不妄语,不要说谎话、欺骗人,这也是个善法。不说这个离间语,破坏别人的感情,我们从中得利益,这也是不对的;不离间语。不说暴恶的语言,说出来像刀箭似的,刺到人的心里面,那样的语言就是暴恶的语言。不说杂秽的语言,杂秽的语言,你说出来这种话会引起别人的放逸,这种语言不应该讲。这四种语言在我们的语言上有这四种过失,我们这四种过失都避免了,那么也是善法。 这四种加前面的三种就是七种,另外,我们内心里面还要一个不要贪欲、不瞋恚、不邪知邪见,这又是三种,这个加起来就是十善法,这个世间上的善法,就是这十种。 「道」就是道路,我们的思想、语言以十善为道路,我们不超越这个道路,那么这就是善法。如果你离开了这个道路,就是有罪过的事情了,所以「世间便有十善道」,世间上有十善,是有般若波罗蜜智慧的人开示我们的,开示我们这件事,开示我们修学这样的善法。 这件事,就是我们出家人也应该这样做,应该在佛前礼佛三拜,然后自己向佛说:「我弟子妙境,从今日始学习十善法」,或者说是,我不能够说大话,我十天内我修学十善法;或者一百天内我修学十善法,这一百天修学十善法修学得很好,那么我再来一百天,也在佛前说话。拜佛三拜,然后说:「我弟子妙境,从今天开始修学十善法三百天」,也可以这样向佛前发愿。说:我要修学善法,我就修好了,不用去在佛前发愿嘛!不是!你向佛说了以后,你修善的意愿会坚定一点;如果你不说,我自己心里面说我修善法,不坚固!所以有人说:我不重视形相,我归依三宝,我相信了佛法,我要举行一个仪式;有人说:我相信,我不需要举行仪式,我不重视这个事儿,你不重视就靠不住。人家问你,你是相信什么宗教?你怎么说?你可能那时候疑疑惑惑的:我没有宗教信仰,也可能会这么说。若是举行一个仪式呢,啊!我是佛教徒,我还是说:我相信佛教。所以举行仪式、不举行仪式,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修学十善呢,也应该这样子,在佛前发愿。本来是这个……像我们出家人受了大戒了,当然包括十善在内了,但是你还是发愿说修学十善,对于持比丘戒会有帮助、对于持菩萨戒也有帮助,也是有帮助的。这个你常常地修学十善,对于内心里面清净惯了的时候,你天天这样做、天天这样做,你的善法逐渐地、就特别地强大起来。强大起来以后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就说不妄语,不妄语这句话,你一定有好朋友,因为你不说谎话嘛!你说的话人家就相信,相信你。说:我不修学十善法,那就表示你要说谎话,那么你这样随时说谎话,你还有好朋友吗?我看没有。第一次人家会相信你这句话,第二次人家就不相信了,你还能有好朋友吗? 我昨天曾经说过,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这个国家的政府都是追求经济的繁荣,但是没有提倡十善法,只是国家有个法律而已,没有提倡这件事。没有提倡这件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谐调,人与人之间有信心吗?都是不是决定的呀!所以若修学十善道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好一点,我不完全是追求财富、也要追求道德的,也有这个意思。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好一点,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也会好一点,它就容易和平,这个矛盾在无形中就消除了很多。但是只有佛法是这样提倡,其他的宗教也有提倡吧! 「因是明咒故,世间便有十善道,便有四禅、四无量心」:「四禅」,我昨天,前天简单说过,这就是修学禅定。修学禅定这件事呢,就不是追求世间的财富了,这是追求超过欲的一种高洁的德行、清净的德行。这种事情,我们现在,在佛教里面最近多少年,提倡禅的人比较多,而出家人也有很多人去参加禅七,或者自己也坐禅,在家居士也有很多,非佛教徒也可能会学习这件事。但是这件事严格的说,你有夫妻的人,这件事是不能成功的,你坐禅是不能成功的;你坐禅,你一欢喜坐禅,也是破坏了,被你的欲把这个禅所破坏了。我有一天是在三藩市的飞机场,有个白人来问我:我坐禅八年了,到现在还没有成就,是怎么回事?他问我。我说:你有没有太太?他立刻就跑了,他不说了。所以禅这件事,禅是学习很好,要有十善的基础,你能够常常坐禅呢,当然要离欲,不要有欲的生活,你专心坐禅,是有成功的希望的,不然是不行了。不然……也好,也是有好处,但是你想要得禅,这是不可能的。这个禅,我们现在就说到这里,不多说。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是在禅定里面修的。四禅是色界天,你修成功了以后,在人间死了是生到色界天去了。四无色定呢,是也可以在人间修,也可以在天上修,那么死了以后,生到无色界天上去;也是禅定。「便有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因是明咒故,世间便有十善道」,「因是明咒故,世间便有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因是明咒故,世间便有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这是我们昨天简略地解释过了。「因是明咒故,世间便有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这个昨天我们也解释过了。 「便有法性、如、法相、法住、法位、实际」:这个是指真理说的,真理是圣人才能见到的,凡夫还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是明咒故,世间便有法性、如、法相…」,这个文应该这么读,因为你学习般若波罗蜜,你有见到真理的智慧了,你真理的智慧成就了,你就见到法性的道理了。「法性」这两个字怎么解释呢?「性」是不变的意思,不变化,它不变。譬如说我们人这个身体,它有变化,由小孩子、婴儿、少年、壮年、老年,这个身体有变化,但是法性的道理是不变化的;世间上历史上的朝代不断地变化,但是法性的道理是不变化的,所以叫做「法性」。 变化这件事,譬如说是士农工商,社会上的这些各行各业的,当然我们最欢喜的就是富贵荣华,这个富贵荣华它和法性不同,它就是有变化;这个富贵,富也不见得完全富,忽然间股票跌了,他心里面痛了,总而言之因缘变化了,富也会变化、贵也会变化、荣华都不能常保的,不能永久地保持不变,都会有变化。有变化就是,你感觉到满意,一变,心里面就苦了、就苦恼了。 现在佛法说的这个真理,它不变,所以你见到真理以后,不会再变化,不会再变化的。不会再变化有什么好处呢?这里面有好处,我们看下面。 「如」,如是无差别的意思。无差别是什么呢?譬如说是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世间上这一切的山河大地都是有差别相,人与人也都不一样,都有差别。但是每一法上的法性的道理,是无差别的。譬如说水是那样子,火是另一个样子;但是水里面那个法性,和火里面那个法性是无差别的,所以叫做「如」,叫无差别,是这样意思。 「法相」,法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法性理是离一切相的,不是我们凡夫的分别心能思惟到的,你想不到那里的,这样子我们没有办法去学习了!那怎么办呢?所以佛菩萨就用善巧方便地安立语言文字,安立这个语言文字,我们所认识、所能明了的语言文字,用这个语言文字去形容这个法性的道理,这个时候名为法相,叫做法相。这样我们就可以学习了,所以叫「法相」。 「法住」,「法住」怎么讲呢?「住」是住持的意思,就是自从佛法在人间流传之后,相续不断地流传到现在,这叫做「住」,或者「正法久住」,是这个意思。佛说法当时利益了很多的人得圣道,但是还继续地流传在这个世界上,所以这叫做「法住」。 「法位」,「法位」这个「位」是什么意思呢?位就是你居住的地方,就是你的家,就是你居住的地方,就叫做位;或者我们人坐在那里,有一个座位,也叫位。有一天,有一个外国人,是白人,他说他游遍了全世界各地方,他都走遍了;走遍了,我就问他,我说:你看什么地方是最好的地方?他说:就是我的家最好!其他什么地方都没有我家好,这句话说的,我同意这个说法。现在来说呢,世间上所有的事情,人间也好、天上也好、所有的富贵荣华也好,都不如这个真理这个地方最好!真理这个地方能使令你安乐自在,它没有变异,它没有变化。你说:我这富贵荣华好,但是忽然间垮台了。我看那个《东周列国志》,君王的末路,苦恼得很,还不如一个老百姓。所以「法位」,就是你从文字的佛法的学习,你能见到离文字相的真如理的时候,你就是住在「法位」上了,就是得到安乐了,是这样意思。 「实际」,「实际」是什么呢?也等于是解释这个「法位」。为什么那个地方是安乐的呢?这是个真实的境界,不是虚妄的。我们说是富贵荣华是人之所乐、人之所欲,那个地方是虚妄的,是有欺诳性;你看它很好,结果它令你苦恼。我们穷,有穷人的苦恼;但是富贵、那个财令他苦恼,你做官、那个官令你苦恼,就是它里面有欺诳性。现在说这个法性理,是真实的,没有欺诳性,所以叫真实的境界;没有欺诳性,所以是安乐自在的。所以因学习般若波罗蜜这个咒的关系,你就可以见到「法性、如、法相、法住、法位、实际」,你就得大安乐了,这个安乐是不可以破坏的。 「便有五眼」,你学习般若波罗蜜呢,你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你都能具足了。我们现在一般人只有肉眼,我们这个肉眼也不是太好,很容易破坏,你不好好保护它,很容易破坏。有的时候,眼睛本来是正常的,读书多了,变成近视了、又变成老花眼了,总是有很多问题。如果不小心一个劲儿地读书,读过头了,眼睛会盲了的。我们这样的肉眼不美满;若学习般若波罗蜜得到的肉眼,那这个功能是特别强的。经论上说这个转轮圣王,转轮圣王他的眼睛有什么不同呢?在夜间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光的时候,他能看见一百由旬的境界,一百由旬的境界,看见那个情形如观掌中纹似的,看那么清楚啊!那时候能看见。我们有阳光的时候,我们远远的看,你看那么清楚吗?都不能,都没有这个能力啊!所以若学习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你得到那个肉眼是特别强的,好过我们这个肉眼。 还能得到「天眼」,天眼那个是更广,那个作用是更强了;黑暗里面,这个全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看见!若是菩萨的天眼,能看见十方世界的境界,那个天眼的力量。天眼能看见地狱的境界,也能看见天上的境界;我们肉眼就不行!这个天眼。 肉眼、天眼。「慧眼」,慧眼能看见诸法皆空的道理;「法眼」能通达一切因果的道理。「佛眼」呢,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圆满了的时候就是佛眼;我们得到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还不圆满,佛的时候,成佛的时候,这个眼通通圆满到极点了,所以那个时候就叫做「佛眼」。 「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一切智、一切种智」,因为学习般若波罗蜜咒故,世间上也就有须陀洹果,这是圣人,我们那天讲过。「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我们那天都讲过了。还有「一切智、一切种智」:「一切智」就是根本智;「一切种智」就是后得智,这是佛的智慧。 「憍尸迦!菩萨摩诃萨因缘故,十善出于世间,四禅、四无量心乃至一切种智,须陀洹乃至诸佛」也都出于世间。前边是说因般若波罗蜜,世间上有这么多的,有世间善法、有出世间的善法。现在说因菩萨摩诃萨因缘故,十善出于世间,四禅、四无量心乃至一切种智,乃至须陀洹、乃至诸佛出于世间,这是因为人。前面说「因般若波罗蜜」是因法。而般若波罗蜜呢,你能学习般若波罗蜜,你能成就般若波罗蜜,你就是菩萨摩诃萨,你就是菩萨。菩萨是约人说的,这个人一定要有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也一定是在人才能有这样法,离开了人,那有般若波罗蜜呢?离开了般若波罗蜜,也没有菩萨摩诃萨的。所以这上面又重新约人来说。 譬如满月照明,星宿亦能照明。 前面是正面约佛法说,这里约譬喻说。「满月照明」,圆满的月就是在十五,农历十五的这一天,月亮是圆了,它的光明广大,所以能照这个世间上都光明了。「星宿亦能照明」,如果没有月亮的时候,星宿它也能发出光明来,但是没有月光那么广大,这表示什么意思呢?月亮的光明,表示佛的大智慧的境界;「星宿亦能照明」呢,表示菩萨的智慧,菩萨的智慧不如佛,就是这样譬喻。这底下就合法。 如是,憍尸迦!一切世间善法、正法、十善,乃至一切种智,若诸佛不出时,皆从菩萨生;是菩萨摩诃萨方便力,皆从般若波罗蜜生。是菩萨摩诃萨以是方便力,行檀那波罗蜜乃至禅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 「如是,憍尸迦!一切世间善法、正法、十善乃至一切种智,若诸佛不出时,皆从菩萨生」,所以佛若不在世间的时候,世间上一切善法都是由菩萨来宣扬的。「一切世间善法」,这是总说的;底下「正法」和「十善」是别说的。什么叫做「正法」呢?我刚才也说过,就是有道德的轨范,这叫做「正法」。而「道德的轨范」这句话说得还不是太清楚,所以举出个「十善」,就是道德的细目,道德的细目,就是你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乃至到不邪知邪见,这叫十善。 我读《史记》,这个司马迁,司马迁他说出一句话:「盗钩者诛,盗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司马迁这个话说得很深刻。这句话的意思,我小小解释。世间上的事情,当然有法律、还有法庭、也有法官、有律师、有检察官这些事;说这个贼,盗人家几十块钱、盗人几百块钱、几千万块钱,这个国家的法律规定要杀掉这个人,这个罪过太大了,「盗钩者诛」。「盗国者侯」,另外一个大盗呢,能把你全国都偷去了,一个国家他都偷去了,这是谁呢?就是王侯嘛!就是国王!所以有书生:王者,贼也。这个国王,国王是什么?国王就是土匪,就是他这样解释。这个书生,我们看那样的话,这个书生在骂国家的领导人,骂他是贼!但是这件事呢,我看这句话似乎也没有错。是凡是一个朝代,当然最初的国王可能高明一点,推行的政治公平一点、清明一点;但是有时候腐败了呢,就有其他的英雄豪杰起来了,起来把他打垮了,打垮了的时候,这样说呢,所以书生就说了:「盗国者侯」,他把这个国家全国都偷去了,他做了王了;做了王,我昨天说了,他说是天命,天老爷叫我来做皇帝的!你们可以不服从我?但是这个书生说:你就是贼啊!书生是这么说。 我再讲一段。耽误念佛,对不住!王安石读这个《三国志》,读这个《蜀志》的时候,蜀、魏、吴这三国,读《蜀志》,读完了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千载纠纷等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说这句话。这个话也有司马迁这句话的意思。「千载纠纷等一毛」,就是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纠纷,乃至国与国家的纠纷,因为什么有纠纷呢?那个原因就有一毛头那么大;他这话的意思,就是不值得有纠纷。因为一毫钱、两毛钱打破头啊!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不值得的事。你打破头,你要看医生,你两毛钱还不够的呀!说因为两毛钱,有这么大的损失,这件事是不高明,他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千载纠纷等一毛,这个话就是诃斥刘备,你不应该同曹操争天下,就是这个意思。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就是要做王嘛!你就是要做……,皇帝是姓刘,你也姓刘,你这个理由就比曹操充足了一点,你这个理由是这样子嘛!是为了自己要做王,要打倒曹操,而不是为了为人民服务的。王安石的意思,就是诃斥他这件事,是这个意思。 「千载纠纷等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说是你并不是真实为老百姓的幸福与人争天下的,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你就这样子同曹操争、同孙权争,你也没成功。「可怜身世两徒劳」:这个「身」就是你自己的家事你也没管好,你那儿子也没有教育,实在糊糊涂涂的,那个儿子。而你现在要同曹操争天下,只是到了四川,你做了几年,也没能统一中国,你这件事情,你也没做成功!所以你家里的事、国家的事,你都徒劳了,你白辛苦了,「可怜身世两徒劳」。 第三句说「无人语与刘玄德」,没有人能开示开示刘备,你要做这件事,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幸福来做这件事才是对的。但是你也不是这种思想,你又何必和曹操争天下呢?但是没有人告诉你,你也不知道这件事,这句话就连孔明也放在里头了。「问舍求田意最高」,其实你不需要去争天下!你就是,或者找个风水先生,问问那一个房子有风水,买几亩地,就这样子反倒好!何必争天下,劳民伤财,死了多少人,天下弄得不安!很多人受苦,何必呢? 所以说这个「正法、十善」,「憍尸迦!一切世间善法、正法、十善法」,我们这么说:要推行正法,要推行十善法,而这个阴谋的人,就用这个正法、十善法打着旗号,去做「盗国者侯」的事情,就会做这个事情。结果,他做完了呢,他说话,说别人不对,其实他还不如人家。所以世间上是苦啊!只有我们学习佛法开大智慧,修学圣道,这是一个安全的道路。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