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2
2014/9/4   热度:342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2 早斋完了,七点到八点钟的时候,你自己自由,你愿意静坐,你就可以到禅堂来静坐,你愿意其他的用功也可以,但是不要打别人闲岔,这是七点到八点。八点钟的时候,应该前五分钟就是打板,八点钟开始我们又经行,八点一刻我们止静,止静以后,到九点一刻第二支香;九点一刻到九点四十分是经行,九点四十分到十点四十分第三支香;十点四十分到十一点,这有二十分是拜佛。本来是打禅七,没有拜佛这件事,不过我看其他的可能也有,我不清楚,我主持禅七,是加上拜佛这件事。拜佛的原因,我有两个理由:一个是我们向佛忏悔业障,希望佛菩萨加被我们,用功顺利,远离一切魔障,然后我们能够没有白辛苦,静坐能够有成就,希望佛菩萨加被,这是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你静坐可能不是太相应,但是自己因为有道心,我愿意有成就,就勉励自己,一定要止而后观、观而后止,你有可能弄得不合适,这个心调得不合适,使令我们生理上这个地水火风也受到影响,一受到影响的时候,这个身体会有问题,生理上有问题的时候,就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影响心理的时候,我们看这个人不正常了,是着魔了,或者是这个人大哭,或者是大笑,或者很多的事情就出现了,会有这种事情。这个事情怎么办呢?我们不要一个劲地坐,我们用这个经行也能调一调这个身体,但是有的时候经行也还是不行,我们拜佛。拜佛的时候,有佛菩萨加被,加上你出声念佛,有韵,像这个八十八佛,我们有韵地念,可能使令这个气能调畅一点,这个生理上的不对劲也可能就好了。由于我们用功不得法,使令我们生理上有点问题,因为拜佛的关系,这个问题解除了,四大里面的问题舒解了,我们在用功上就没有障碍,所以加上一个拜佛,是这样意思。所以也希望我们拜佛的时候,心诚恳一点,祈求佛菩萨加被我们消除业障,用功的时候顺利一点,这是拜佛的问题。 到十一点拜完佛的时候,我们就午斋,午斋也是一样吃圆桌,我们供佛、结斋,然后就午斋。午后的时候也是一样,午后也有拜佛、也有经行。六点到七点半有药石及沐浴的事情。但是这个药石这件事,有的人持午,过午不食,也有的人可能还要吃,所以这件事应该有一个人负责,知道晚间不吃饭的有多少位,晚间吃饭的有多少位,给厨房这护七的人一个方便,他好准备这些事情。七点半到八点半,我们讲这个《般若经》,八点半到九点的时候讨论问题,还有讨论问题的事情。讨论问题这个地方,我想那样,就是经里面的道理还没有听明白的,你可以提出来讨论;或者我讲得不对,你也可以指正一下也好,这是一件事。另外第三件事,用功不相应的地方,你有问题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可以提出来,用个纸条写出来也好,如果这样的话,我另外就不要小参了,如果另外还需要小参,我们从这个第三天开始,那要有人负责来登记小参,我们还可以小参,尽量的我们能够用功的时候,没有障碍,尽量地这样做,如果不登记,就表示没有人小参了。九点到九点一刻是经行,九点一刻到十点钟就是第七支香,最后一支香。我们早晨到经行之前,五点钟开始经行的时候,由维那打引磬,我们礼佛三拜,到晚间最后一支香,我们也是共同地礼佛三拜,我们就回寮休息了。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一〈舍利品〉第三十七。这一品,我前几天在华藏讲堂讲了四次,那么四次讲到什么地方呢?你翻开这个本子就是第三页,就是第三面的上一栏,是讲到第三行,「以是故,世尊!二分中,我取般若波罗蜜」,就讲到这里。我想在这里就从这以下开讲。 复次,世尊!我若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深心入法中,我是时不见怖畏相。 就是从这里开讲。这一品里边一共是分七科,七段。 第一段就是「举舍利格量经卷」,就是举出来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和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这个经卷,这两件事来对比;来对比的时候,看那一种是最尊重、最应该恭敬、赞叹的,是这个意思。这第一段里面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举满阎浮提舍利对般若经卷称其优劣」。这个舍利并不就是一粒,也不就是一个牙舍利、骨舍利,是充满了阎浮提这个世界都是舍利,和摩诃般若波罗蜜的经卷这一部经来称量一下,看那一个是最值得尊重的。这是第一科。第一科里边又分成了五科,第一科是佛这样问,释提桓因就回答,释提桓因回答的时候,他取般若波罗蜜经卷,不取舍利。他的理由是什么呢?他认为般若波罗蜜经卷是根本,佛的舍利是枝末。这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他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他才成佛的,成佛之后才有舍利,所以舍利是由修习摩诃般若波罗蜜法门才成就的,所以舍利是枝末,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是根本。因为是根本,所以我取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不取舍利。对于佛陀的舍利不是不恭敬,我也恭敬,但是它不是根本,我不去…我不要说不欢喜,说我去迎接舍利,我不!我就取这个经卷来学习,释提桓因有这种见地。 若是佛陀问我们:摩诃波罗蜜经卷在这里,佛舍利在这里,你取那一个?你是取经卷呢?你是取舍利?你怎么回答?释提桓因他就请这部经卷去了,他要向它学习,他不取舍利,他的理由就是:经卷是可以成佛的,这个舍利是成佛以后才有舍利。因为由般若波罗蜜的熏习才有舍利,不然的话,这个舍利是不值得恭敬的。所以他就取摩诃般若波罗的经卷,不取舍利。这是五科的第一科。 第二科是舍利弗尊者又提出问题,就是问这个释提桓因,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一切法无相的境界,一切法都是无相的,都是毕竟空的,是这样。这里也没有优、也没有劣,这里面没有优劣的不同,没有说谁比谁好,谁不如谁,都没有这种分别,你为什么要取般若波罗蜜,而不取舍利呢?这是舍利弗尊者提出这个问题,来难问释提桓因。那么这是第二科。 第三科释提桓因回答这个问题,释提桓因回答就同意舍利弗尊者的见地,是的,一切法无相,无取、也无舍。但是你能通达这个无取、无舍,那你就是取般若波罗蜜了。取般若波罗多罗蜜,怎么叫做取般若波罗蜜?就是无取、无舍。释提桓因这样回答,这是第三科。 第四科佛赞叹释提桓因:你说得很对,是,是这个意思。 第五科是「天主领解广明优劣,更具五义」,就是释提桓因明白了佛的意思,明白了佛赞叹般若波罗蜜法门的殊胜,释提桓因明白了这个意思,心里头很欢喜,所以释提桓因又广明优劣,一共有五段。第一段就是「劝供养般若」,劝所有的佛教徒要尊重般若波罗蜜,你尊重般若波罗蜜,前途是很光明的,就是你有希望可以得圣道,可以成佛了。你要尊重摩诃般若波罗蜜的经卷,你这样学习,你可以得圣道,转凡成圣。可以成圣道,就是不做生死凡夫,不做这苦恼的凡夫了,就能从苦恼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可以成佛了,有这个好处。你取佛的舍利也好,有什么好呢?令你得大福德。你今天请了佛的牙来,佛的舍利,各式各样的舍利来,恭敬、供养、叹赞也很好,有什么好呢?你现生能得到很多吉祥的事情,来生有大福德,或者在人间、或者在天上,有无穷无尽的吉祥的、可爱的果报等着你去享受,你看这也是好,但是你还是个凡夫,你还是个凡夫。凡夫有什么问题呢?凡夫,你说福报很大,从表面上看很值得羡慕,这个人这么大的权利,坐的车也好、住的房子也好,他就是没有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好。但是另外有个问题,他心里面有贪瞋痴,有贪瞋痴就有问题。他福报大、权利大的时候,贪瞋痴会造罪,一造罪,三恶道的门是开着的啊,就开了,就有这个危险。若是学习般若波罗蜜,能消灭你内心的贪瞋痴,也有无量无边的可爱的果报,人间、天上,乃至无上菩提。所以释提桓因他就劝我们要供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对于佛的舍利也恭敬,也是恭敬,不是不恭敬。这是第一段,说完了。 现在,我刚才念这一段文,「复次,世尊!我若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深心入法中」。这底下这一段是第二科「能离怖畏」,能令人远离恐怖,恐怖的境界出现的时候,可以不恐怖,能有这种作用,是这样意思。 我们集会在一起打禅七,我们用这个言句,我们说,我们平常说话,你头几天到那儿去了?我到寿光精舍打禅七去了,我们多数是这样说。但是昨天我对各位说话,我们是在这里学习禅,我也表明了我的意思,我们学习佛的如来禅。那么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我不同意去学习祖师禅,欢喜祖师禅的人,我认为人还是很多,欢喜如来禅的人,我认为人少,欢喜如来禅的人少。就是大家欢喜坐禅的人,欢喜祖师禅的人多,欢喜如来禅的人少,这是我的看法,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我看你们各位不知道打了多少禅七了,腿子都很好,可以双跏趺坐。我也是能双跏趺坐,但是我现在腿痛,我右腿的膝盖痛,我在这里坐一会儿,我若是把腿子放下一碰就是很痛,走几步痛就开始减轻,就开始行,但是你要我快跑、快走是不行了,所以我现在不能双跏趺坐,我刚才似乎也可以盘双跏趺,但过一会儿就不行了。由于你们的腿子好,当然也有的人腿子还初初的,大多数人的腿子还不错,可以知道你们参加过很多次禅七了,也可以知道天天自己有静坐,但是你们用什么方法静坐我不知道,我也没有神通。那么我的意思学习如来禅,我不主张学习祖师禅。我今天忽然间想:你不学习祖师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学习祖师禅?你是不是瞧不起祖师?你瞧不起祖师禅。我心里想有人可能这样问我,也可能没有人,也可能有很多人问我这句话。那么我现在回答,说不学习祖师禅就是瞧不起祖师,那你不学如来禅,你就是瞧不起如来,瞧不起佛了吧,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我昨天晚间我对各位说话,我已经表明了学如来禅的这个作用。学如来禅的作用是什么?就像医生看病似的,好的医生一看你的脉,看你的气色,同你说话,就知道你是什么病,然后就下药,开了这个药吃下去就能治病,那病好了,这个人就恢复健康了,就是这样子。现在如来禅也是这样子,佛就是看我们有什么病,然后就开这样的药方,学习这样的法门来对治这个病,把这个病治好了,你就是圣人了,凡夫都是不健康的,圣人才是健康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如果你不学习如来禅,你学习祖师禅也有这个作用吧?有没有这个作用?你欢喜祖师禅,你应该知道,你应该知道这件事,那也许也有可能,也有可能令你断烦恼,令你转凡成圣。当然我认为欢喜祖师禅的人,也会把祖师禅赞叹得很好很好的,但是事实怎么样呢?事实是如何?我看不一定,不过这就说到这里。 这个如来禅,我再重说一遍,就像那个药对病了,一吃下去,病就好了。我们现在有什么样的病呢?我们就是这个粗显的病,一看就知道有病,就是我们有烦恼,这烦恼就是病。贪欲心,色声香味触,各式各样的,只要认为是如意的都是贪。另外还有一个病,就是男女的欲,我们欲界的人,这个欲就是一个大病,当然也有的人轻、也有的人重,还有其他的很多的欲,这名利的欲也是欲、权利也是欲,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是苦恼的事情,这就是病。这就是病,现在佛告诉我们修不净观来对治你的欲,这个病就好了。不过问题是这样说,我们修不净观,这个欲的根本还没有断,只是降伏住不起了,降伏住它不动了,只是这样子。观身不净是降伏这个欲,观受是苦也是对付这个欲的。我们为什么爱着这个欲呢?就是认为这是乐,现在说观受是苦,乐受就是苦,是这么回事。这样子把自己这个颠倒的看法转变过来,成为不颠倒,成为正知正见,欲是苦,不是乐,所以观身不净就把这个欲破了。你就这样直接就能对治这个病,这是一针见血的事。说我们感觉这个欲是可爱的,怎么样得美、怎么样得妙、怎么样好,如果你观察这是个臭皮囊呢,你还爱吗?自然是不爱了,这是很明白的事情。可是说是我们的经典上,看看《杂阿含经》、《阿毗达磨论》,乃至我们受的戒,经律论里边,读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到所有的经律论,都是这样说,只要你肯阅读经论,你都会遇见,会看见这个不净观的方法的,但是你看一遍没有用,你照样还是爱着这个欲的,非要修,非要静坐修止观才行,慢慢地才能把自己颠倒的看法转变过来,再加上常常的修才可以,不然没有用。说是我都能讲经说法,我还能写文章,我有很多著作,没有用!你的欲还是在那里,非要修,加一番修才可以,你才能把这个欲破掉。 所以这个四念住,只要我们常阅读经论,尤其在佛学院住过的,这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了不起啊。没有什么了不起,是的!但是你不修没有用,你不修就不行,非要修不可。所以这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调伏这个欲,我们对于世间上的事情都看淡了,心里面不去执着、不爱着,不爱着,心里面的欲不动了,我们这个心就轻松一点,轻松一点,就有余力可以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修无常观、修无我观成功了,这个欲才究竟的消灭了。前两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只是能降伏烦恼,只是调伏烦恼,没有能断,还没有能断,要断非要修无常观、无我观不可,所以后两个是断烦恼的方法。若是有的人欲心不重,也有,但是它不动,心里不动,虽然有这个欲,但是欲不动,那你不修也可以,你就修无常观、无我观也可以,但是大多数人都有问题,所以这个不净观还是得要修。这是前两个修法。 修无常观、无我观,它是能断另一种烦恼。我们的第一种烦恼叫做爱烦恼,其实很多的烦恼,但是爱烦恼最重。这个爱若不成就的时候,有违于爱的时候,瞋就来了。瞋是由爱生出来的,所以断了这个爱,瞋也就没有了。所以爱是这些烦恼的头子,它是最重的,要断这个爱烦恼。另外还有一个见烦恼,见闻觉知的「见」,这个见烦恼是什么呢?见烦恼主要的是我,执着有一个我。我们从经论上佛菩萨的开示上我们才知道,印度的外道,这是我们佛教徒通常用的言句,印度的外道,就像现在有佛教、也有天主教、基督教、还有回教,就是伊斯兰教、还有印度教、还有这个犹太教,还有很多教。但是这些教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都是相信神的,都是神教徒。但是婆罗门教,就是印度教,婆罗门教那要比基督教高深一点,理论比他们高深一点。天主教、基督教,我在香港的时候,有个基督教的牧师送给我一本圣经,我也看了一点。印度的婆罗门教也有相信上帝,也是有神教徒,但是他们也有一种相信有我,执着有一个我。我昨天也说了,执着有我,我们汉文的大德多数没有说,这个执着有我,这个我究竟是怎么回事?没有说明白,当然可能不需要说。因为《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里边,《阿毗达磨论》里边、《阿含经》里边有讲了,所以他就不说,也可以这么解释。但是我们若不去看《阿含经》、《阿毗达磨论》、也不看这个《大智度论》、也不看《瑜伽师地论》,这些经论都不读,单只读我们祖师的注解,我们就不知道这个我是什么意思,就不明白。所以我的意思,像释提桓因说:「我不取舍利,不是不恭敬。」我也有这个意思,说是我不学习祖师禅,不是不恭敬。我坦白地说,我对于祖师禅不满意,我学习如来禅心情快乐。 但是世间上的事情,我现在说这个话可能我有过失,我在香港认识一个记者,叫毛文达,这个人是相信佛的。我们中国大陆,那时候一九四七年、四八年、四九年从中国大陆来了很多的出家人,到了香港,有些地方他不挂单,你要去住不可以的,只有东普陀可以住。这毛文达就登报纸宣传,赞叹东普陀茂莑和尚的心量的广大慈悲,所以很多人来就送粮,送很多的东西来供养东普陀,东普陀才能够收留这么多出家人在那儿住。这个毛文达这个人是我们佛教的大护法,他告诉我一句话,他说社会上的人都没有眼睛的,他只有个耳朵,你说是青的,他就听见它就是青的,你说是黑的,他就是黑的。南无观世音菩萨!我请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原谅我,我认为佛教徒亦复如是,没有眼睛,就是讲经的法师说什么就听什么,就是这么回事。我说祖师禅,就是什么什么,就是这样,啊!是怎么得好,大家就这样学习,而把如来禅就置之高阁,这句话是真实的,就放在藏经楼上,让它生虫子都不要管它,然后就参祖师禅。参这个祖师禅,你说好就好吧。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