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1 (2002年于台中法印学苑)


2014/9/4    热度:416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1 (2002年于台中法印学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尊导品第三十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尊导品》,我们闲话不要说,直接就开讲。我刚才念的是经题和品题。

  先解释这个「摩诃」,中国话是「大」的意思,《大般若经》六百卷的,玄奘法师是翻个「大」。「大」这个字的含意是什么呢?就是鸠摩罗什法师解释,是「多、胜」的意思,就是它的功德特别多,而且还是特别殊胜的。指什么说的呢?就指这个般若说的,就是般若有广大殊胜的功德,是赞叹般若的,我们就简单解释到这里。

  这个「般若」翻成中国话就是智慧,简单的解释有五种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这个「实相」这句话怎么讲呢?实相就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没得圣道的人,我们还在凡夫的境界的时候,我们所见闻的一切的境界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我们没有看见那个一切法的真实相。我们如果成就了般若的智慧呢,才能见到一切法的真实相,见到诸法真实相,那就是实相的智慧了。我再重解释一下「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我们看见的境界都不真实」这句话,我们凡夫自己可能会不承认,我不承认我看见的境界都是虚妄的;我认为我看见的境界,都是正确、没有错误。但是佛是这样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我们凡夫所看见的一切境界都不真实、都是虚妄的。

  那么怎么知道是虚妄的呢?我们举一个例子,举一个例子来解释我们看见的境界是虚妄的。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和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这前五识……我说这个话,我们在佛学院学过的可能熟悉一点。我们前五识,这个眼见色、耳识闻声音,只是有一个明了性而已,不能在所明了的境界上有分别,不能有分别;若有分别的时候,就是第六识了。那么前五识的明了性和所接触的境界接触的时候,它只是明了,但是明了的时候也有事情了。有什么事情呢?就是在我们的识里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就把所明了的境界的影像显现在识里面了,显现在里面。但是前五识本身不会分别,要到第六识的时候就分别了,第六识也有一个和前五识同时的一个意识,他也是个明了性,但是一剎那间呢,这个第六识就起作用了。就是他就会分别,眼所见的色、耳所闻的声,香、味、触,一分别这个影像,喔!是这样的,色是这样的!声音是这样的,色、声、香、味、触,这样分别,分别的时候,也还不知道所分别的影像是虚妄的,也不知道。

  若是我们学习佛法,佛法里面开示我们了,这些都是假的,说怎么知道呢?我们是可以明白,是假的。譬如说我们看见一个人,通过前五识到第六识的时候,就把这个人的相貌摄持了,摄持住了,就是心里面有这个人的影像了,有这个人的影像了。那么这个人在这里的时候,你的眼识和所明了的境界相对的时候,这个第六识开始分别的时候,我们也不容易明白是虚妄的,我们不容易明白。但是你若闭上眼睛在想的时候,但是那个人走了,走了的时候,或者他的脚步很轻微,他也没有向你告假,他就走了,那么你那个第六识,专注地在思惟这个形象的时候,也不发现那个人走了,那么你心里面还认为这个人还在这里,和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一样的。但是一睁开眼睛,这个人不在这里,不在这里。但是心里还是有个影像的,那么这个影像就是虚妄,他不是那个人的本体,不是。

  但是他若没走的时候呢,我们眼所见、第六识分别,还是这个影像,但是这个影像和那个本体,好像是合一了,好像是合一。但实在就是两个人了,是两个人,你不能够离开这个影像,你第六识不能离开这个影像,直接地看见那个本体,你不能的,没有这个力量。

  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这个心,这个第六识通过前五识,接触的一切境界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不真实。而这些相呢,只是内心所变现的影像,这个影像是心所变的,唯识的经论上说:「唯识无义」,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只是你心所变的影像,那个影像本身是没有体性的,这句话是真实不虚。

  但是有第二个问题出来了,第二个问题什么呢?我心所变的影像是假的,就是虚妄的,我承认,但是那个人的本体不是我心变的,不是我心变的,那个人是真实的吗?就是出来这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呢,我们心里面能变现这些影像,它也是待缘的,需要有一个帮助它的条件,它才能有这个作用。什么条件呢?名言,要有名字,名就是言,我们说话就是很多的名字,连合起来就可以说话。那么这个名,要有名,我们第六识才能够说话,才会说话;前五识没有名言就不会说话,所以也不会分别,说话也要靠分别,分别要靠有名言,要靠有种种的名句,我们心才能分别。这样说呢,《瑜伽师地论》上的话,「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这句话也是对的,的确是这么回事。有了名言,我们心里面会分别,一分别呢,就变出了个影像来,这都是名言安立的。名言安立这句话,就是你内心的分别,它们两个是一件事;是内心的分别、安立的这一切法,都是没有体性的,所以这叫毕竟空,叫毕竟空的。

  所以这个,我说我自己的丑陋的境界,我没有学习唯识的时候,当然一知半解的也会读唯识的书,感觉到修唯识观很难很难。但是学习唯识了呢,修唯识观,唯识,心所变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不是很难懂的,还是容易明白这件事,容易明白这件事,容易地观这一切法是毕竟空的,就是这个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是没有体性的。

  那么刚才说还有第二个问题:我没有名言,就是那件事的本体,我们离开了名言,我们第六识不能直接见到它;那么那个是真实的吗?那个是不是真实的?那件事是因缘所生,就是他本人的业力所变现的,山河大地乃至我们的根身器界,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那当然它也是无常的,它不可能是常在的,它也是自性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中观论》上这么说,《大智度论》的解释也是,这也是自性空的。也是自性空,但是和我们刚才讲的,第六识所变现那个影像不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第六识所变现的影像,那个是没有体性的,你心里若不分别,就没有这件事;你心里若是想,在思惟的时候,那个影像就现出来,不思惟就没有这件事。但是因缘所生的这一切法呢,你不思惟它也在的,你不思惟的时候,你这个生命体也在,你不思惟的时候,这棵树也在这里,这个房子也在这里,这个山河大地不受你的思惟的影响,它还是在,但是它还是因缘所生,决定也是无自性的,决定是无自性。

  但是唯识的学者,唯识的学者说呢,不可以说它是自性空,就加上这么一句话,不可以说它自性空呢,这个地方!那么它就是真实有吗?也不是的,这地方是有点问题,有点问题。我们若是仔细地去思惟呢,它和《中观论》说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不知道你们各位同学,在佛学院学过的人好一点;没在佛学院学过,可能有一点不便、不方便。「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那么这个空是什么?它是自性空。什么叫做自性空呢?就是没有因缘的时候,这个所生法是没有的,没有因缘的时候,所生法也是有,叫做「自性有」,这叫自性有;但是没有因缘的时候,所生法是没有的,所以这个所生法的自性是没有的,是空的。但是那个因缘所生的所生法,有因缘的时候,就有因缘所生法,那个所生法还是在,它是自性空,但是不妨碍它这个缘起有,还是不妨碍的。这样说呢,说它是自性空,同时它就是缘起有,这个《中观论》说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应该这么解释。这样说呢,你中观学者说:一切法是自性空,也同时要承认缘起有,那么唯识学者也是这样子说,因缘所生法它是自性空,但是它还是缘起有,所以不可以说缘起有是没有的,和《中观论》是一样的。

  但是说它是因缘所生法就是依他起了,这依他起是因缘所生法,它的自性是空的。那么我们前五识,通过前五识,第六识所变现的影像也是自性空,这个因缘所生法,它也是自性空,它也不真实,它终究有一天要无常了,它在的时候,它也不真实,就是如梦中境、如水中月,都不真实。所以说这个虚妄包括这两件事,包括这两件事:就是我们第六识虚妄分别的这些境界是虚妄;我们不分别的,没有名言的那个因缘所生法也是自性空,这两个虚妄,我们接触的就是两种虚妄。两种虚妄,我们第一个虚妄,不可以离开因缘所生法这个虚妄;离开那个、第二个虚妄是没有的。但是这两个都是虚妄,都是不真实,这两个都是自性空。都是自性空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个真实相就现出来了,那叫做「实相般若」。

  但是这个「实相般若」呢,是我们要有成就了实相的智慧,实相的智慧才能照见这个实相的。能照见的智慧,名之为般若;所照见的这个实相也名为般若,这叫做「实相般若」。有照见实相的智慧,也叫做般若,那么这就是这两种般若;一个实相般若,还有一个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就是照见诸法实相那个智慧,也叫做般若,那么这是说这两个般若。

  说两个般若,我们说观照般若这个地方呢,可以分为两种,分为两种。怎么分法呢?这个《维摩经》,《维摩经》里面有两句话:「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知一切众生心念」,我们浅白的说,就是有他心通,我知道你在打什么妄想;但这是一种很浅的解释。阿罗汉若得了他心通,也有这个境界,但是是一部分的,明白了一部分,不能和大菩萨相比,大菩萨他「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是超过阿罗汉的境界的,是大菩萨境界。这个「知一切众生心念」,就是明了众生的妄想,知道他过去世的妄想;知道他现在的妄想;也还知道他未来的妄想,这些都是因缘生法,菩萨在禅定里面都能通达。

  知道他现在的妄想,这是一般的小小的他心通知道一点,但是若过去的心念,那就不一定,那就是不一定了;可也不是说决定,阿罗汉也能知道多少,但是有所不足的。菩萨能够「如应说法」,就是随其所应为他宣说佛法,随他的善根所相应,他过去栽培什么样的善根,现在为他说什么样的佛法;他有什么样的烦恼,应该宣说什么样的佛法来对治,这些事情菩萨都知道。所以「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这句话,阿罗汉所不能办,他都办不到,要大菩萨才可以,这就是智慧啊!

  这个智慧是什么智慧呢?是缘起的智慧,众生的心都是缘起的,各式各样的缘起,都能通达无碍,这是缘起的智慧。

  「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起」就是建立了智慧的活动,是大菩萨境界。当然这个,我们说是……天台宗说是即空、即假、即中,那么这个「即假」的智慧,通达这些虚妄境界的智慧,这是大菩萨境界。佛这个智慧实在就是一切种智,这个也可以说是后得智,这是第一句。

  还有第二句:「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就是知道这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无有法可取、无有法可舍。我们没得圣道的人,心有所得、有法可取、有法可舍。譬如说我现在这个贪心很大,我修这个不净观,把这个贪心弃舍了,我成就了清净的智慧了,成就了戒定慧的功德,我消除了很多很多的业障,这就是有所得的境界。但是现在菩萨呢,「知一切法不取不舍」,无有法可取,也无有法可弃舍;无有法可得,也无有法可失。就是观一切法空了,把这一切虚妄相都是毕竟空寂的,就是无有法可取、也无有法可舍。

  「入一相门」,就是入于诸法实相了,诸法实相是平等无差别的相,所以叫做「一」。我们不能看见诸法的平等相,只能看见差别的相。说这个人有智慧,这个人愚痴,就是有愚痴、智慧,各式各样的差别,我们只能取差别。但是大菩萨得无生法忍,见一切法真实相、无差别相,「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入于诸法实相,契合了这个境界,这个时候「起于慧业」,这是慧的一种高尚的、甚深的境界。

  那么这两句话呢,前面那句话「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那么这就是实相的智慧了。这就是观照般若,可以分成这么两种智慧。加上原来的实相般若,加上这两种智慧,那么就是三种智慧了。这三种智慧呢,都是圣人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

  另外呢,还有一个「方便般若」,就是我们佛教徒,想要成就这三种智慧的时候,还要有圣道的前方便;学习圣道的前方便,才能成就这前三种智慧,才能成就的。这个「方便」是什么呢?就是如理作意,就是修止观了,就是修止观。修止也就是修定;修观就是修智慧。修定、修慧,但是这时候是个凡夫,不是圣人;虽然是凡夫,但是你能这样修止观呢,能调伏烦恼,能令你开发智慧,他能够为圣人的圣道作前方便,所以称为「方便般若」,这是第四个般若。

  这个般若的前面,还有个「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佛、菩萨为我们宣说的这些经论,经、律、论,这些文字,我们从这上学习,慢慢地学习、慢慢地进步,我们就能成就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成就了,就可以成就观照般若,见诸法实相了,这五种般若都成就了。这个「般若」我们就简单讲到这里。

  「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波罗蜜」翻到中国话是到彼岸。譬如说这里有河,这河有中流、有彼岸、有此岸;我们凡夫譬如是在此岸,就是在生死流转这里受苦,我们这里虚妄分别、虚妄的执着,在生死里流转受很多的苦。现在我们相信了佛法,我不愿意受生死苦了,我想要成为圣人;那么你就要修学三十七道品、修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通于大小乘。修这八正道,那么到了彼岸;成功了,就是到了无上……彼岸有两种:一个是涅槃彼岸,一个无上菩提的彼岸。小乘佛法就是涅槃为彼岸,大乘佛法就是无上菩提是彼岸。现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应该是无上菩提为彼岸,因为这是大乘佛法。这个「波罗蜜」应该说是果了,由于成就了「摩诃般若」,我们就到无上菩提的彼岸了。

  「经」就是佛说的这个文字,文字的般若就是「经」。这个「经」简单的说,就是也契合佛说的第一义谛的道理,也契合众生的根性,这样子才能称之为「经」。如果你说的佛法,大家都很欢喜,但是不契合第一义谛,那也不能名之为「经」。说是契合了佛的第一义谛,但是不契合众生的根性,我不能利益众生了,也不算是「经」。现在就是这两方面都契合,那就叫做「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就算是讲完了,这个题目算讲完了。「尊导品」就是这一品的名字。「尊导」这两个字,到文里面再讲。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共僧睿译

  这个我们简略不解释了。

  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世尊!何以不称誉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但称誉般若波罗蜜?

  这下面是这一品的正文。正文这一段说什么事情呢?它是和上面的文连系下来,「明住处安无恐怖果兼明二世功德」。「明住」,我们的住处,我们在这里住,心里很平安,不感觉到有恐怖;这个事情,我认为谁都有这个需要,我希望我很平安地在这里住,不要有问题。其实我们若常常看报纸的话,会明白什么叫做不安?什么叫做恐怖?应该是明白的。但是现在是说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说,我们能够受持、读诵、正忆念「般若波罗蜜」的话,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果报,就是住处安,没有恐怖。但是这个地方应该加以解释,不解释可能还有问题;但是我现在不解释。

  「兼明二世功德」,不但是这样,还有「二世」的:现在世、未来世的功德,这一大段文就说这件事。分两科,第一科是「释疑」,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疑」。

  「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这个时候,这和前文是相连接的;这个以智慧为命的阿难对佛说。这个「慧命」,这个命,以智慧为命,这么讲也可以;但是还不是太明白,实在就是你的身口意三业的行动,由智慧来统理、由智慧来决定。我现在应该这样做、不应该这么做,由智慧来决定,那就叫做「慧命」。我们平常的人,我们不用智慧来决定,用烦恼来决定,我们凡夫是这样子;我这贪心来决定我做这件事,我的瞋心来决定这件事,我的愚痴做我的老师,叫我这样做,我就这样做,我听我的烦恼的命令。

  现在阿难尊者不是,他是智慧来决定,这个「智慧」实在就是般若!就是听佛说法修学圣道,他得了须陀洹果;小乘佛法,他得须陀洹果,大乘佛法,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了。这是说阿难尊者不是一般的凡夫,是圣人了。

  「阿难白佛言」,这个「阿难」翻到中国话,翻个「庆喜」,庆贺的「庆」,欢喜的「喜」。这个阿难尊者是大福德人、大智慧人;他做什么事情,别人也欢喜、自己也欢喜,我们就简单说到这里。

  「白佛言」,对佛说了:「世尊!何以不称誉檀波罗蜜?」这个「世尊」,就是世间上的一切众生,有智慧的人,对佛都是尊敬的,不智慧的人不在内,这就指佛说的。「何以不称誉檀波罗蜜?」什么原因你不赞叹「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乃至以下,这个「檀波罗蜜」就是布施,「尸罗波罗蜜」就是戒,「羼提」是忍,「毗梨耶」是精进,「禅波罗蜜」就是禅定,禅定应该指色界四禅,也可以包括无色界的四空定在里面。「乃至十八不共法」,就是佛有无量功德,其中有一个十八种不共于阿罗汉的特别殊胜的功德。譬如说这个神通,阿罗汉也是有;佛也有神通、阿罗汉也有,这个神通就是共有的了。但是这里说十八种是不共于其他的圣人,唯独佛有这种功德,这叫做「不共」,一共有十八种,这个我不详细讲了。

  就是什么理由不赞叹这些法,「但称誉般若波罗蜜?」只是赞叹般若波罗蜜特别的殊胜,是什么理由呢?为什么要这样子呢?要平等地赞叹嘛,怎么单独地对般若波罗蜜有偏心?只赞叹般若波罗蜜殊胜呢?

  这是一个疑问,提出一个问题来,下面第二科解释这个疑问。

  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阿难!于汝意云何?不回向萨婆若,布施得称檀波罗蜜不?不也!世尊。不回向萨婆若,尸罗、羼提、毗梨耶、禅、智慧是般若波罗蜜不?不也!世尊。以是故知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是故称誉。

  「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佛这是解释这个问题,说是单独地赞叹般若波罗蜜的理由,就是因为它「于五波罗蜜」,就是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这「五波罗蜜」,乃至到「十八不共法为尊导」。般若罗蜜在这么多的功德里面,它是最殊胜的,它是最尊贵的,它可以做我们的导师,所以赞叹它。这一段解释完了。

  「阿难!于汝意云何?不回向萨婆若,布施得称檀波罗蜜不?」这下面呢,前面这一段话说般若为尊导,什么理由般若波罗蜜为尊导呢?这下面解释。「于汝意云何?」在你的思想里面,你怎么想这件事呢?「不回向萨婆若,布施得称檀波罗蜜不?」说我们发点好心,我们布施。我感觉那个人的生活困难,我能够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我们做了这件事;做了这件事,是做了;但是「不回向萨婆若」,那么这个布施可以称之为「檀波罗蜜」吗?这样问这件事。

  这个「回向」这句话应该解释。我们佛教徒应该说都是善人,所以这个檀波罗蜜应该是会有这件事的。这个「回向」这句话怎么讲呢?「回」是转变的意思,这个「向」就是方向,转变你思想上的方向,就叫做「回向」。那么我们原来的思想,我们也是有个方向的;我们原来的思想是什么方向?我们自己应该知道吧?我想就是荣华富贵就是我们的方向。你到那里去千辛万苦地拿博士学位干什么?就是在世界上得到最大的满意,就是这样子嘛!最大的满意是什么?就是荣华富贵;还有什么吗?就是这个嘛!那就是你的方向。现在回转你的这个方向,我对世间上的荣华富贵不感觉到值得一毛钱,感觉它没有价值,要转变这个方向。转变这个方向,那么你是什么方向呢?「回向萨婆若」,就是佛的大智慧是我所希求的,我想要成就佛的智慧,就是有这样的方向。

  所以现在这个佛教徒,「不回向萨婆若」,我布施是布施了,但是我并不希求佛智慧;什么叫做「佛智慧」?那值一毛钱吗?我感觉荣华富贵,做总统好!我欢喜这件事,那这就叫「不回向萨婆若」;这样子,你这个布施可以称之为「檀波罗蜜」吗?就讲到这里,可以称为檀波罗蜜吗?这是佛这样问,问阿难尊者。

  「不也!世尊」,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就回答了说:不是的!不是的!你若不回向萨婆若,你的布施不能称为檀波罗蜜的,只可以称之为布施而已,是这样子。这个《般若经》我们浅白一点说,不符合人情,不合人情的;人情是这样子,但是现在是反人情的。

  「世尊!不回向萨婆若,尸罗、羼提、毗梨耶、禅、智慧是般若波罗蜜不?不也!世尊。」说我能够持戒,「尸罗」,是我能够持戒,我能够忍辱,我还能精进,我还能够静坐修禅,我也能学习智慧,你不回向萨婆若;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时候,你的目的成就这个功德,但是不希望得佛智慧,不希望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没有这种意愿。当然你不去希求佛法的功德,那你希求什么呢?就是希求世间的功德。希求世间功德的时候,「是般若波罗蜜不?」你持戒、你不回向萨婆若,那是尸罗波罗蜜吗?乃至到你学习智慧,你不回向萨婆若,是般若波罗蜜不?说:「不也!世尊」,阿难尊者明白佛的意思,那不是的,不是尸罗波罗蜜,都不能称为波罗蜜的。

  「以是故知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是故称誉。」由前面这个道理,我们应该知道了,般若波罗蜜对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导师,它能领导我们到无上菩提那里去,我们修这么多的功德,由般若波罗蜜领导我们到无上菩提,所以般若波罗蜜特别重要,所以称赞,「是故称誉」。

  这一段就算讲完了。下面第二段「释般若为尊导义」,继续回答这个问题。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