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9
2014/9/4   热度:505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9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用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是初心不至后心,后心不在初心。世尊!如是心心数法不具,云何善根增益?若善根不增,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边是约菩萨观察不增不减义,功德圆满,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以下是约不增减而又有增减的意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约这个意思来说明的。这里面分两段,第一段是须菩提问:「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用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用后心得无上菩提呢?这样说。 这个「初心」和「后心」,我们通常说初心,就是我们凡夫遇见那个好因缘,或者自己主动,或者好朋友的引导,我相信佛法,我发心修行,这时候叫初心;这里说初心不是这个意思。这里说「初心」,就是初入圣道的时候,就是你已经信仰三宝、归依三宝,受持五戒;或者是受了比丘、比丘尼戒;优婆塞、优婆夷戒。你修止──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这样长时期的栽培,有一天忽然间得初果了,或者得无生法忍了,这时候叫做初心。得无生法忍了,这时候叫初心。这时候,就是在自己的虚妄分别心里面,有了无漏的清净的智慧了,这叫初心,这是圣人哪! 那么初心,说这个菩萨成佛,是「初心」的时候得的无上菩提?是用「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后心」,就是等觉菩萨那一念清净心,再进一步就是妙觉佛了,就是这样说。这样如果是论十地菩萨来说: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就是只有十个心,初地就可以名之为「初心」,第十地就可以名之为「后心」。现在须菩提就问佛:菩萨修行,他是用初心得无上菩提呢?是用后心得无上菩提的?用那一个心得菩提的? 这个是禅宗的故事。那一位叫什么?德山和尚,是从四川来,四川来,到了湖南,见了一个卖烧饼的一个老婆婆,想要买烧饼吃。这老婆婆:「我先问你,你想买点心,买烧饼这个点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点那一个心?」这位禅师答不上来──他那时候还不是禅师,是个法师,就是学习《金刚经》学习得有一点……有那么多少啦!那么他回答不上来。回答不上来,这时候,哎呀!这一个出家的一个大法师,被一个老婆婆问倒了,这也是一个刺激,但是这个老婆婆介绍他去亲近龙潭信禅师,那么他开悟了。 现在这是须菩提尊者问佛:得菩提,是用初心得菩提?是用后心得菩提?也有这个味道。那么用初心得菩提?用后心得菩提?这里有什么问题呢?这底下说出来:「世尊!是初心不至后心,后心不在初心。」说是「初心不至后心」,说初心得菩提,这初一念心,这个心是剎那生、剎那灭的,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它不是永久常住的,这个和《楞严经》是不同。《楞严经》是「常住真心」,《般若经》不讲这句话,也等于否认有那么回事。那么初心它就一生它就灭了,它不能存在一直到后心──到等觉,它不能的。那么「后心不在初心」,在初心的时候,后心还没生起,所以在初心的时候也没有后心。那么后心的时候,初心又灭了,这样子就是……这样的情形下,「世尊!如是心心数法不具」,说:这样子,这心所法不具,它们不能同时存在。 他这个意思是说的什么呢?就是我们修行人,你在用功修行的时候,你有了成就,到第二心又成就了很多功德,这些功德一直的存在、一直的存在,存在到最后,加起来有无量无边功德圆满,就成佛了。如果说初一念心它成就了功德,可是这一念心一剎那就灭了;灭了,你又生出第二念心,第二念心成就功德,又灭了;一直到最后,那么只有最后一念心的功德,那时候功德没有圆满,所以说:「心数法不具,云何善根增益」呢?怎么增长呢? 我是东北人,东北有一种事情,就是熊──这西伯利亚有那个熊。熊它看见乡村里面种田,有种包米,就是玉蜀黍。人哪,这玉蜀黍它一长好了,就把它擗下来。擗下来,有个袋子,擗下一个,装在袋子里;擗下一个,装在袋子里,装了多少,就回到家去,把它蒸一蒸,大家吃。美国也是有,台湾也是有吧?那个熊它看人那么做,它也去擗,但是它没有袋子。它能立起来的,它也擗一把玉米,就夹在这里,再擗一把,又夹在这里;但是夹的时候,它那个脚一松,就掉下去了;再夹一个、再夹一个、一个……,都是掉下去了,最后只有一个在这里头。这个意思就是不能集,不能保存。 它现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初心一剎那就灭了,它不能保存到最后;后心又不在初心,因为初心那个时候,后心还没有。这样说这「心心数法不具」,就是这些圣人他那个心数法……。 「心数法」这是旧的翻译,罗什法师这么翻译;唐三藏翻译,翻个「心所法」,心所法。「心数法」我昨天──是昨天讲了吧?这个「数」也是一个分别的意思,也是分别的意思。那么贪心也是心所法、瞋心也是心所法,就是信佛的这个信心也是心所法,精进、懈怠、惭愧,这都是心所法。那么「心」,就是我们这一念的明了性。佛法里面把这个心所法分类,有的是善心所法、有的是恶的心所法。譬如贪心、瞋心,这是不好的;比如说:信心,这就是好的心所法;精进、惭愧,是清净的心所法。把这分这么有清净的、有不清净的心所法,分出来。另外还有一个心,那个心就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就叫做无记了。所以我们的心在唯识的经论上把它分类,成为三种:有善、有恶、有无记,分这么三种,这么三种。 现在这地方就是统起来说,没有去分,不需要那么分。这个心心所法,这里面当然若指圣人说,当然指清净的,清净的无量的功德。那么你初发心得无生法忍的时候,由那个清净的心和慈悲心集聚了很多的功德,一剎那都灭了,那么一直到最后,到十地,这么多的心所法不能同时存在──不具──一直地你成就了就灭了、成就了又灭了。「云何善根增益」呢?这样子善根不能增长、不能增加了嘛!若善根不增,云何当得无上菩提呢?怎么能得成佛呢?这就不能成佛了啊! 这个地方在《大智度论》──现在是《般若经》的十九卷;在《大智度论》的前三十卷里面,就是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序品〉,解释〈序品〉的时候,那里面解释无常的道理。这无常就是:剎那生、剎那灭的,叫无常。你像我们看这个灯光,我们这个肉眼看这个光灯,它一直的是光,看不出来有什么事。但是,这个光、这个光明它是有生灭的,它剎那生就灭;但是又接续着又生,生了又灭,就是这样子相续的。你开它十个钟头,它一直的光,但是是有生灭的。那么按佛法来讲,世间上一切有为法都是这样的,都是有剎那生灭变化的,它不是有那么一个真实的光明,一直地在那发光,不是!说我们的心也是,我们的心、心所法也是剎那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也是这样子的。那么这样情形,这就叫做无常,叫做无常。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无常生灭变化的心,这个身语意,我们做了功德、做了功德。做了功德的时候,这个功德还没得果报,这功德在那里?唯识上说得很清楚,就是藏在阿赖耶识里面,藏在那里。那么我们若是造了罪,譬如说是我们前一生,前一生我们造了罪了,造了罪,但是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的帮助,我们有清净心,一下子生到天上去了。生到天上,又生到他化自在天,一万六千年,那里是一万六千年,若人间那就更时间久了。过了一万六千年,从天上死了,天的寿命尽了、死了;但是以前造那个罪,这个时候发生作用,就跑地狱去了,会这样子。人的生死轮回就是有的时候有间隔:你造了罪,但是不是立刻得果报,中间有间隔;有的立刻得果报,这是不一定的。 那么我们从这里面,我们发现一件事情。发现什么事呢?就是我们造了罪,这个罪就藏在阿赖耶识里面,但是立刻不得果报;又经过多少年,他死了,又生到天上去一万六千年。这一万六千年的时候,这个罪它不灭,它没有灭坏,它没有灭,它还是存在的。它一定要得了果报以后,没有了、等于零了,它一定是这样的。但是在表面上看,做功德的人、造罪的人,他那个心──他那心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生、剎那灭的变化的,是这样的,所以说无常。就是这一切法都是有生灭变化,有灭的,但是我们造的这个业──你造罪也好,造罪业也好、造福业也好、你做不动业也好,做有漏业、做无漏业也好,这个业它不坏,它不坏。 我们现在……哎呀!我们是是非非、烦烦恼恼的苦恼人,但是你到了庙上来,见到佛,你肯恭敬,恭恭敬敬拜一拜,这一下子不得了!你这一拜。这一拜佛啊!将来你就可以成佛了,而这个栽培的善根,可能经过很久很久它不坏。是无常的;但这个地方,它叫做「功用常」,我们古代的这些大德给它名字,叫「功用常」,它不坏、不坏的。那么这里也是这样子,所以这个「心心数法不具」,就是表现在事实上的这些心数法是生灭变化、是无常的;但是,它造的功德,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它积聚起来,它不坏,不灭坏的。但是从表面上看,这个谁?这个须菩提尊者从表面上难问佛,难问佛:「心心数法不具」,它都是剎那剎那的灭坏了,善根怎么能增益?善根不增益,「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不能。 前面我们讲过了,渐渐地得无量无边功德,那就是像刚才讲的:所栽培的善根,它不坏,它能积聚下来,所以善根得增益;但从表面上看还是无常的,是这么意思。「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现在到点了,就是讲到这里。 这个昨天有一个问题,我还没有回答。 问:圣人和凡夫所食差别如何? 答:我们凡夫就是取相,就是执着,吃好的东西心里就欢喜,如自己意就欢喜,不如意的就不高兴,凡夫就是这样子;若是圣人就没有这回事,圣人他没有这个执着心,所以你吃好的也好、吃坏的也好,他不去执着这个,这就是凡圣的差别,就是取相、不取相的问题,取相、就是凡夫,不取相、就是圣人。 问:禅悦为食是什么境界与程度? 答:这个禅悦就是我们得禅定──我们静坐经过或长、或短,成功了,得到色界初禅了,这个时候身体有快乐。初禅之前还有个未到地定,这未到地定的时候,这个身体就有快乐。我们现在静坐,有的人能到了欲界定的境界,我感觉我们现在有几个人已经有欲界定的境界。就是他心能静下来,妄念很少,但是没有乐,只是感觉到身体很轻松而已,身体感觉到轻,但是不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快乐,没有。若是到了未到地定,或者到了色界的四禅,这时候身体里面有特别的快乐,这个快乐就叫做「禅悦」,也叫做「轻安乐」。得到这种轻安乐的人,对于世间上这个欲乐、这个男女的欲,这个就不欢喜了,就不欢喜这个欲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轻安乐这个禅悦特别殊胜,不是男女之欲所能及的。你像这大富翁……我们贫苦的人忽然间买了一个毯子,感觉到很快乐;那大富翁看见那个毯子,看不上眼,就是这样意思。 「禅悦为食」这句话是什么呢?譬如我们欲界上的人,我们需要有饮食,有这个物质、有资养的资养我们,作我们的饮食,能资养我们的生命;我们若不吃东西,没有资养,这生命就不能存在了。但是色界天上的人,不是。色界天的人他们不吃饭,他们不需要摄取什么营养的东西来资养,不需要这回事。那他们怎么生存呢?禅悦为食,就是入定就好了,一入定,就等于吃饭了,就是这样子。 那么色界天初禅、二禅、三禅以上的人都是这样子。譬如说是佛世界,佛世界也不一定,有的凡夫也还需要有饮食;但是若到无漏的佛世界去,不是凡圣同居土,没有凡夫,完全是圣人,没有这个臭皮囊的这种身体,都是清净无漏的身体,那些人也都是禅悦为食──阿罗汉也好、菩萨也好、佛也好,就是禅悦,就是入定就好了,不需要摄取饮食,不需要这个事情,所以叫禅悦为食。 但是在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我们能努力地静坐,得到禅定了,当然也有禅悦的食,也有这种事情,也就有禅悦为食。但是我们这个果报是父母所生,是因欲而有的呀!还是要吃点东西才行,因为这果报是这样子。可是他有禅悦为食了,那和我们没有禅悦的人就不一样,还是不一样,就是他的寿命会长一点,病痛会少一点,不能说决定没有病,不能那么说。 问:是什么境界与程度? 答:什么境界?就是未到地定的境界,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是那样的,不是我们这散乱的境界。他那个心就是明静而住,心里面不昏沉、不散乱,明明了了地、不昏沉,他又不散乱,就这样子明静地能住下去。那么他可以住七天都可以,这欲界定都是,他入定七天都可以。那么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那更可以久了,更可以很久,可以入定。但是我们这个身体是父母所生,需要吃饭,所以他还是得要出定,不能入定太久,还是得要出来──出定,出来吃饭,就是这样子。 这里面就是什么呢?我们如果不是佛教徒,他若欢喜静坐,那就是为了得禅悦为食,所以要静坐。那么他也可能受到这个欲乐的伤害,他厌恶这个欲乐,所以,没有乐又不行,就求这个禅定的三昧乐。那么得到三昧乐,他就是成功了。那么,他若死了呢?就生到色界天上去了。 当然,得到禅定的人是没有欲的烦恼,那就和我们没有定的人完全不同了。我们没有定的人啊,出家人可能好一点;在家人那就是忙忙碌碌地这样老病死,一生就是这样子。若是这个人得到禅定以后,他不欢喜钞票,也不欢喜世间上的名利,他不欢喜,他可能就到深山里面去,深山里面生活程度很低,但是非常快乐!不是我们散乱的心、肉眼所能知道的,他很快乐!那种得禅定、高深禅定的人,多数是孤独的,不愿意同我们这有欲的人在一起,不高兴,他嫌弃我们,不高兴、不高兴这个事情。因为他在那里,当然他有他们的朋友,那都是神仙,和那高人来往,从虚空里来来去去的,那就是另一个世界。他死掉了以后,当然是生到色界天上去了,他也不管我们人间的事。所以天主教说:「这个世界上的人、山河大地是上帝造的。」如果说是梵天,若真是梵天他造的──他管做你这件事?没有这件事!他一天入定,看你凡夫那些事,他一看:「那有什么意思呢?」完全是没有意义的!他欢喜创造这么一些人,在世界上来搞这些事情啊?有这个道理啊?没有这回事情! 所以,是什么境界与程度?这还是凡夫。只有佛教徒修禅定是为了成就般若波罗蜜才修禅定的;为了得神通,发了无上菩提心,你有神通才能度众生。没有禅定、没有神通,你没有神通,你度众生,那个众生看你是个平常人,他不接受你的度化的。你若显现一点神通,哦!他心就佩服你了,所以菩萨要有神通。菩萨有神通,菩萨是大悲心用神通的,倒不是为了名利,那动机还是不同的。 这又有一位菩萨提出一个问题。 问:入定是否以定中的第六、七、八识的持分作为入定深浅的因缘? 答:不是,不是!入定就是第六识,就是第六识它在入定。前五识不能入定,前五识是散乱的。这个第七识其实就是第八识。这第八识,就在我们凡夫的时候,这第八识是现量境界,好的也好、坏的也好,它无分别,它是无分别的。所以入定就是第六识。 那么怎么样来分别它的浅深呢?就是你要多努力。你初开始静坐的时候,也不能说心里一点定也没有,也能明静而住,但是时间短,很容易就破坏了。但是你能够努力,继续坐、继续坐,继续努力!要放下!想要修禅定的人一定要放下尘劳的事,你不放下不行,要放下。放下的时候,心里面不去攀缘这些尘劳的事情,专心地静坐,那么你得的这个定逐渐地、逐渐地就坚固,逐渐地就会深了,就是这样子,这个深浅是这样来的。 问:入定前要如何修习才能启动原来的善根,并增长我们的能量? 答:其实就是止观。你就是修止而又修观,观而后止、止而后观,就这样子就能够发动你以前的善根,就能发动。不过这里面,你也可以看看《释禅波罗蜜》,天台智者大师讲的。「释」,解释「禅波罗蜜」,这本书。这本书,这台北的慧岳法师他有重新的校对,有新式标点,容易读一点。你可以看看那个书。 问:入定后,五蕴身的主人是否离本位?这样是否相当地危脆? 答:这个话,你可能是搞错了。在道教的人就是「出小人」,从头顶出去一个小人,可以在虚空里走,也可以在路面上走。我也听见一位法师,他是欢喜静坐的人,他说到,有些人静坐的时候,他能出小人。譬如说:这个人有事情离开了家,到别的地方去了,忽然间想起来:忘了拿一件东西,那么他就坐在那里,就出个小人,这个小人回去了,把那东西拿来,能做事,有这种事情。 这说是「五蕴身的主人是否离本位?」我们佛教徒修禅定,还是不要弄这个事情。当然!有的人与生俱来的很容易就是能出去,在虚空里飞,各处跑一跑,跑完了感觉到很舒服,有这种事情。但是这个事情,最好还是……佛教里面不重视这件事。 「入定后,五蕴身的主人是否离本位?」还是不要离本位,你还是住在这里练习你的定力,使你这个定逐渐地深,逐渐地深、坚固,要做这件事。定力强了的时候,你自然会有神通──修学神通,也要修一下才有神通,自然是你会有很大很大的作用。不要去出小人,去做那个事情,出小人的时候,你就被这件事耽误了,你心就不能修定了。 问:倘无善知识在旁,应如何妥善预为安排? 答:这个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是有这个问题,没有善知识的指导,就是有点儿困难。但是也不是决定困难,就我刚才说《释禅波罗蜜》这本书,可以请,要好好读这本书。然后可以读《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这些书。你把这些书搞通了,这就是你的善知识,也就一样,你可以很安全地使令你走到最后,成功了!就是可以的。 问:又若遇万一的情形,又自己此时应如何发挥般若的效用? 答:这就是这样,你读《般若波罗蜜经》,看看《大智度论》,你再修止又修观,修观又修止,自然就会了,自然这般若波罗蜜的作用就出来了,这你不用担心。 问:如何在平时观察自己的定慧不均等?又如何能常维持定慧力等? 答:这是这样子哦!如果你不读《般若波罗蜜经》,你只是多静坐,你的慧的力量就低,定的力量会强起来,这个定慧就不平等。如果你不静坐,你只是读《般若波罗蜜经》,你的慧的力量就是强一点──当然是散乱的智慧,那个定的力量就没有了。所以你应该又读经、又静坐,静坐而又读经,就是止而后观、观而后止,它就应该是定慧平等的,是这样意思。 问:谢谢大德开示!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