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8
2014/9/4   热度:593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8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羼提波罗蜜,应萨婆若念,方便力成就故,行见谛道、思惟道,亦不取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虽行是助道法,而过声闻、辟支佛地。须菩提!是名菩萨无生法忍」,我们现在大家集会在这里是举行念佛七,念阿弥陀佛名号、也念《阿弥陀经》、也拜佛,这样做,目的是求生阿弥陀佛国,这件事是非常殊胜的。我们能够一心不乱地念佛,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放光接引,我们就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去了,这件事是非常殊胜的。 当然我们可能还没能够一心不乱地念佛,但是若是我们诚恳地愿生阿弥陀佛国,如果这个愿是诚恳的,常常地注意地念佛,也终究有一天应该是一心不乱了,那么再加上心不颠倒,也就决定能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去。 我们在《净土圣贤录》上看,那么多的念佛的人,临命终的时候有多少瑞相,可以知道他是往生了,但是他们都是一心不乱了吗?也可能有人能一心不乱,也有人没有一心不乱;但是临命终的时候若是心不颠倒,虽然是有多少病痛,但是他心里面念阿弥陀佛的这个正念,愿生阿弥陀佛国的这个愿没有失掉,心里面……临命终的时候,内心里面有信、有愿、有行,那么还是一样可以往生阿弥陀佛国的。 但是我们若提出一个问题,到了阿弥陀佛国以后呢?以后又怎么样呢?到了阿弥陀佛国以后,当然是莲华就开了以后,就会见佛闻法,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这位往生者说法,说什么法?就是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是说这部经,说这部经干什么呢? 因为在今天我们的程度,很明显的,我们是凡夫,不是圣人,凡夫就是内心里面有很多烦恼,也有很多的业障;但是因为愿生阿弥陀佛国,天天念佛的关系,这些烦恼不动,能使令这些染污心不动,就或者是动了,很快地就停下来,还能恢复清净,我们能达到这个程度,也就可以往生阿弥陀佛国。到了阿弥陀佛国以后,和现在情形不同,我们今天这个生命体是个污秽的身体、是个臭秽的身体、是个很不理想的一个身体,我们的生理不那么理想,也影响了我们的心理,这个智慧也不是那么高明。那么到了阿弥陀佛国,莲华化生的时候,那个身体不是因欲而有,我们这个身体是因欲而有,就是污染;到了阿弥陀佛国,是由于我们现在信佛,我们又发愿愿生阿弥陀佛国,我们又念阿弥陀佛名号,我们也应该是受了三皈五戒、或者是受了菩萨戒、或者是受了十善戒、受了八关斋戒、受比丘戒、比丘尼戒,那么由这些善法的功德,加上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我们到阿弥陀佛国,就是在莲华里面酝酿出来一个身体,是微妙香洁的身体,也是三十二相的一个身体。因为那个身体不是因欲而有,他那个身体非常的……不老、也不病、是无量寿,也可以说是不死,不老、不病、不死。但是还是凡夫,我们到那里还不是圣人,所以听阿弥陀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还是听佛说法,有闻所成慧、再加上思所成慧、再加上修所成慧,我们就……或者时间经过多久,有闻思修的用功修行,也得无生法忍了,就是转凡成圣了。 所以为什么到阿弥陀佛国,要听佛说法呢?就是为得无生法忍,就是要得圣道。得了圣道的时候,就不是凡夫了,初得圣道的时候,也还有很多的还是不足,这个功德还不具足,还要继续用功修行,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到第八地的时候,像《华严经》所说的那个八地菩萨,到这个时候也可以称之为得无生法忍。这个时候就可以回到娑婆世界来,也同时在他方世界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就是有这个程度。 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学习到净土法门是非常的吉祥、非常的殊胜。那么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就是说《阿弥陀经》好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又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有《华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涅槃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各式各样的大乘经典呢?为什么要说那些法门干什么? 印光老法师说是净土法门全收九界,是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就是全面的佛教,总起来可以名之为净土法门。都可以这么说,印光老法师这个说法是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当然这样的净土法门和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有点差别的,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说极乐世界非常的清净庄严,安乐自在,我们娑婆世界是苦恼的世界,我不愿意在这里住了,我愿意到阿弥陀佛国去,怎么去呢?我们一心不乱地念佛,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就可以去了。这是我们今天大多数的佛教徒所用功修行的法门──净土法门。当然这个法门是非常好,可是印光老法师他说这个净土法门,那是把所有的佛法都包括在内,就是连《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包括在内,《华严经》、《法华经》一切大乘经典都包括在内,都可以名之为净土法门,这个情形有点不一样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念佛法门是净土法门的一少分,一少分的;但是我们用这一少分的净土法门,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华严经》、《大般若经》,和这些经典来对比的话呢,那我们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好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又说那么多的佛法做什么呢? 这个问题简单地回答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宣说这一切大乘经典,他的用意是叫我们现在得无生法忍的意思,不是将来,不是将来得无生法忍,不是将来转凡成圣,是现在、今天、你这一生,你这样用功修行,你现在就可以得成圣道,就不是凡夫了!是这样意思。那么说这个我们读的《佛说阿弥陀经》:「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这个法门什么意思呢?这个法门是劝我们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去,到阿弥陀佛国,还是再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得无生法忍,是这样意思。 就是佛说的一切的法门,不管是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是显、是密,所有的一切的佛法,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是劝我们转凡成圣的,就是得无生法忍的,是这样意思。当然我们今天,我们只是念阿弥陀佛,我们不要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不要学习这么多的大乘经典也可以,我们就专心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可以的,这也是佛的意思,也是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经》的一个目的,是可以的。 但是若是我们学习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当然就是各有因缘了,有的人的因缘,你让他学习佛法有困难,或者是他不懂中文,他不懂汉文、也不懂藏文、也不懂巴利文,他只是懂得英文,英文里边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人翻译成《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但是我曾经买了一本这个英文本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送给一个美国人,他说:我看不懂!他自己看不懂。那他就没有这个条件了,现在谁能够用英文去讲《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为美国人讲?当然最好是有这样的人,懂得英文、也懂得佛法,能这样弘扬是最好。但是今天还不知道谁有这个条件。 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说,学习一切的佛法,现在就得无生法忍,当然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教导我们,是这样的目的的,劝我们现在就得无生法忍;但是有一部分人呢,不能,因缘不具足,你现在得无生法忍,这件事办不到,那就是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件事能办到,佛就说这个法门,佛就是说这个法门。那么到阿弥陀佛国去再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得无生法忍。 这样子呢,佛也说现在得无生法忍的法门,也宣说将来得无生法忍的法门,这样子来普度众生,叫「三根普被」,「全收九界,三根普被」,的确是这样意思。 但是这个念阿弥陀佛的人呢,有的人呢,譬如说我今天有病了,我本来身体健康,忽然间有病了,这时候有善知识,说是你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那么他就能相信,那也很好,念佛可能念了三个月,或最多念六个月,就往生了,当然这是最好了,能往生是最好了;但是也有些人不是,他没有病,他念几天不念,不合适了,那就得要学习其他的法门。 所以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有的人亲近一个天台宗的法师,过了多久又去亲近了净土宗的法师,过了几天又去学习华严、亲近华严宗的法师,又去学习禅宗的法师,又到南传佛教去学习南传佛教,又去学习藏文佛教,各地方都去学,最后有可能思想稳定了,稳定下来,好!我就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那也是好。我感觉这种情形,在家居士是这样子,出家人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子。你注意,就都是这样子。这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很难说是一下子就思想稳定了,很难是能办到这样。 但是其中有一样事情,我们若是念阿弥陀佛,同时也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有好处,也是有好处的,我头一天,我们念佛七第一天,我们过斋堂的时候,我说了几句话,就是有的时候有的人他念阿弥陀佛,他就是心无二意,专心念阿弥陀佛,当然是有病,这是一个增上缘,哎呀!我现在病,医生告诉我,最多还有六个月的寿命,那我就专心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心专一了,这反倒好;但是若不是这样的因缘,他心就不一定能专一,这是一样事。 另外,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完全能够明白的,难可预料,未来的事情难可预料,我今天这个时候,我心里面能够完全平静下来,专心念佛,不知道出现了什么因缘,心里就念佛念不来了,就是这样子,事实也有这些人。若是你能够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有了般若的智慧,当然最好是有闻思修,智慧提高了一点,看见这一切的境界,你心不会见异思迁,不会有这个事情,你还能够把握住你原来的宗旨不变,专心地念阿弥陀佛,那当然最好是这样子。 彻悟禅师的《梦东禅师遗集》,常常说到这个,就释迦牟尼佛再来,他又再来了,告诉你我以前讲的净土法门说得不对,我现在又重新说个法门,你都不会变动的,当然就是要这样坚定是最好了,可是这种人我看终究是少数。所以我们能够专心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对的;若是有因缘能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是对的,因为它能帮助你一心不乱,帮助你心不颠倒。 假设我们念阿弥陀佛,这个宗旨、这个理论、这个目标完全是契合的,但是有的时候心就浮动,若是有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智慧,就能把这个浮动,动而不动,那么你还能够保持住求生阿弥陀佛国的这种信愿行,就是非常圆满了,这是站在净土法门的立场来说。 如果从全面的佛教在这个世界上来住持,继续住持下去来说呢,不应该只是净土法门,不应该只是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应该其他都要,不管是显、密都要;念陀罗尼咒也好,你是念经也好,就是那一个法门都保留,所有,只要是佛经律论上的一切法门我们都保留,因为人的根性不同,我这个法门相应,那么就是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不相应,还有另一个法门,有八万四千个法门。我的想法是这样。我也愿意念佛,也愿意求生阿弥陀佛国,我自己还多少有点信心,我决定能往生阿弥陀佛国,我有这个信心,所以我也愿意弘扬净土法门。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第一天讲的时候曾提过,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以后,这个《般若经》在中国流行得很广,很多人学习;没有翻译的时候,其他的大德翻译的《放光般若》、《道行般若》,也在道安法师那个时代,也有很多人学习。《道行般若》在汉末就翻译到中国来了,这很早了。 但是后来逐渐地,我就感觉到般若法门在中国弘扬得不兴盛,逐渐、逐渐就衰微了,这个衰微的结果,当然是我个人的看法,为什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在中国衰微了呢?就是佛教徒根性钝了,当然我说这种话,净土宗的法师可能是不同意,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人,要承认自己的根性是钝根人,要承认这一点;但是不要紧,根性是不决定的,我今天是钝根,我明天可能就不是钝根了;说是你是利根,但是你若不用功的话,你也可能转变成钝根了,这都不是决定的。 现在这一段文是属于羼提波罗蜜,我昨天曾经稍稍解释一点。「应萨婆若念」,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学习羼提波罗蜜的时候,他一定要和无上菩提愿相应,不是说你的力量大,我害怕你,我不敢发脾气,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有无上菩提的愿力。 菩萨这种人,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我们如果是加以赞叹的话,发无上菩提心的人是大人,大小的大,是大人;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的人,那对大人来说就是小人,就是小孩。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对那个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的人来看,他看其他人都是小孩。像韩信受胯下之辱,韩信害怕那个人吗?也不见得是怕他,就是他不介意这件事。我读这个《韩信传》读了几遍,韩信肯忍辱的时候,他的运气就是逐渐、逐渐就好起来了;等到不忍的时候,韩信就倒霉了,当然韩信也不是平常人,但是终究这个智慧不够。这个莲池大师批评他,就是他原来的智慧还是不够,虽然做了大将军,统领军队战无不胜,但是智慧还是不够。第二、杀人太多了,终究是要受报了。所以他最后也就这样子结束了。 现在这里说的羼提波罗蜜,是发大菩提心的人、是大智慧境界,他心里面不动,世间上冷暖的这些境界,他心里面不介意这个事情,所以叫能够忍受这些羞辱。「应萨婆若念」,为什么要修这般若波罗蜜呢?他是有无上菩提的意愿──我要得无上菩提、要成佛!我如果不忍辱,就违背了这个无上菩提愿。所以这个「应」,也应该念「ㄧㄥ」,「应萨婆若念」。 「方便力成就故」,就是像前面说的「观一切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那一段文这个方便力,用这个方便力,为什么他能够修行忍辱波罗蜜呢?就是方便力成就故,他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了,所以他心不动。你若观一切法空的时候,就是没有彼此的对立;我们若是不能观一切法空的时候,就是有我、有你、有好、有坏、有高、有低、有兴、有衰;各式各样对立的境界,对立的境界就有是非、烦恼。现在这位菩萨「方便力成就故」,他不,他没有这种,他观一切法空的时候,就没有彼此的对立,所以也没有谁毁辱谁的这种事情。所以他的心里面能够寂然不动。这个话呢,如果我们愿意修这个忍辱波罗蜜,也应该这样学习,你若这样学习,这个忍辱波罗蜜就容易成就了,「方便力成就故」。 「行见谛道、思惟道,亦不取须陀洹果」,这下面进一步地说明修忍辱波罗蜜的成就,这个忍辱波罗蜜就表示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在广大的社会里面在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的时候,遇见种种的这些不容易忍受的境界的时候,菩萨能修忍辱波罗蜜,心里面不介意,因为这样的方便力成就的缘故,「行见谛道」,他本身这个道力由浅而深、由少而多,就有了成就了,成就什么?有什么成就呢?就是「行见谛道」。昨天我们说过,观一切法自相空有闻思修的不同,这就是行见谛道,能这样去实践去。「见谛」这句话,明白点说就是见到真理了。这个能见的就是诸法毕竟空的智慧,这个所见的就是诸法实相。但是这个地方说个「谛」,谛这个字,如果是加以解释的话,就是不颠倒的意思,不错误、没有错误,叫做谛。 昨天,前天都有提到,就是诸法实相就是不颠倒的意思,这个诸法实相就是诸法毕竟空;这个毕竟空这个地方,不管是色法,就一切的物质、一切的生理的组织,乃至精神性的心意识的这一切法,色法、心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是善、是恶、是无记,大乘法、小乘法,都是一样,都是毕竟空寂的。这个毕竟空呢,没有颠倒、不是虚妄的、没有欺骗性,所以叫做谛。 但是这个地方,若再多说一点呢,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能见这个四谛,你若是见到四谛,就是圣人了。这个道,就是从此至彼,中间是通达无碍的,所以叫做道。如果中间有阻碍了,就是通不过去了,不名为道。现在是说,就是由初开始学习佛法,你这样学习,就能达到涅槃那里去,中间是没有障碍的,所以叫做道。 这个道在这里说呢,就是苦、集、灭、道这四谛之道。这个苦、集这两件事,是我们凡夫境界,我们凡夫有很多苦恼的境界,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乃至三恶道苦,很多很多的苦。 那么这个苦,你能认识是苦,这件事是圣人才能办得到,我们凡夫还不知道,我们凡夫能少少的知道一点苦,真实的深微了一点的苦,我们还不认识。我们只知道这个怨憎会就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但是如果这些事情都没有的时候,我们的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不是苦?我们感觉到很好,没有什么苦。但是这若是在圣人来说,那也是苦。在这个《俱舍论》上引一段文是说:「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觉,若置眼睛上,为损及不安,愚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缘极生厌怖」,这是表示我们凡夫不知道苦的境界。他说一个譬喻「如以一睫毛」,这个睫毛就是眼睛边上的毛,那个毛放在手掌上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感觉?我们没有什么感觉。「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觉」,「若置眼睛上,为损及不安」,若是把那睫毛放在眼睛里边,我们就感觉到苦了,心就不安了,这是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 「愚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我们没有修学圣道的人,或者修学圣道还没有成功的人,我们就像这个手掌似的,不感觉到这个行苦,这个行苦感觉不出来,什么叫做行苦呢?这样说就是指三苦说,有坏苦、有苦苦、有行苦。这个坏苦我们也能感觉到,就是我们满意的事情被破坏了的时候,我们心里面苦恼,那么这叫做坏苦。满意的事情、快乐的事情被破坏了的时候,心里面痛苦,叫做坏苦。其次是苦苦,就是不如意的事情,我们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面感觉到痛苦,但是用二个苦字,苦苦。这个痛苦的事情分三个阶段:一个是出现,这个苦的事情出现了,叫做生;出现了以后,继续地令我们苦恼,这叫做住;到第三个阶段,苦灭了。这三个阶段呢,苦出现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苦,它继续存在的时候,我们也感觉到苦,等到它消灭了,我们不感觉苦了。所以生也是苦、住也是苦,叫做苦苦。这个苦苦的事情,我们是也感觉到。其他的,还有一种苦叫做行苦,就是也不是坏苦、也不是苦苦,叫做行苦。这个也不是快乐的时候、也不是苦恼的时候,这个不苦不乐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感觉苦吗?我们不感觉苦,这个时候叫做行苦。 这个「行」这个字呢,就是向前动,向前进,就是行路这个行,行住坐卧的行,向前进,为什么它是苦呢?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我们不感觉苦、也不感觉快乐的这个时候,在时间上说是一秒钟一秒钟向前进,向前进的时候,终究会遇到坏苦、或者是遇见苦苦,它不会永久是不苦不乐的,所以叫做行苦。 印顺老法师他说个譬喻,说是我们坐在这个……这应该是以前的时候,不是现在,现在人出去旅行的时候都是坐飞机了,但是在以前也坐飞机、也是坐轮船的,坐在船上,在船上睡觉的时候,但是船就向那个岩石上碰上去了,在没有碰的时候,是名为行苦,这是譬喻这个行苦,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呢,我们这个苦苦和坏苦,不全是外边的原因,在我们内心里面也有苦苦、也有坏苦的动力,在你内心里面隐藏着,就是我们没有苦苦、也没有坏苦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有苦苦的这些因素都在里面隐藏着。这样子,在佛菩萨慧眼来看,哎呀!很危险呀,虽然这时候不感觉苦、也不感觉乐,实在还是一个苦恼的境界,所以叫做行苦。 这个行苦这个地方呢,在佛法里面说,譬如说是我们欲界的境界,我们能明白了一部分,若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禅定的境界,我们不大知道这件事,那么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说,色界的禅定、无色界的禅定,在外道来看就是涅槃了;若在佛法来看,那叫做行苦,是这样意思。所以这个行苦这件事,在我们凡夫不感觉到苦,不感觉到苦,就是像这个眼睫毛放在掌上不感觉;若放在眼睛上可就感觉苦了,那就是圣人才能知道苦。所以这个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称之为圣谛,就是圣人才能知道苦,所以叫做圣谛。 我们凡夫虽然在苦恼里面,但是不是太明白,所以是苦真是苦,这叫做见谛,见到苦谛了。这个集谛就是招感苦恼的原因,就是爱烦恼和见烦恼这两种烦恼,另外还有个业力,就是烦恼和业力能令我们招感来很多的苦恼,那么这就叫做集谛。这个灭谛就是把这个苦恼和招感苦恼的这些原因统统息灭了,那就是灭谛。这个道谛,为什么能够灭呢?因为你修学圣道的时候才能灭除苦、才能灭除集,所以这个叫做道谛。这个圣人他能认识到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就是他见到苦集灭道四谛了,这是圣人的境界。 现在这里边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他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的时候,能这样修止观,也修止、也修观的时候,这就是修行这个见谛之道,就是从此他就可以见到苦、集、灭、道了,也就是可以得圣道了,也就是这样意思。 这个见谛道成功了呢,小乘佛法就是初果圣人,在大乘佛教就是初欢喜地,就是初得无生法忍,那么这叫做「见谛道」。「思惟道」,见道了以后呢,功德还没有圆满,你的定慧也没有圆满,所以要继续用功修行,叫做「思惟道」。在经论上有现成的话,叫做「重虑缘真」,你在凡夫的时候,修学圣道的时候,你在奢摩他里边修止观,修这个毗钵舍那观,叫做虑,思虑的虑。现在已经见道以后,还要继续这样用功修行,所以叫做「思惟道」。这个见谛道就是初果,按小乘佛法来说就是初果;这个思惟道包括二果、三果、和四果向,到阿罗汉道,这是属于思惟道。到了阿罗汉道就是无学道了。若是这个菩萨,大乘佛法的菩萨道呢,就是初开始得无生法忍是初欢喜地,欢喜地继续用功修行,就是要通过二地、三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到第十地,那么这都叫做思惟道。 「亦不取须陀洹果」,这个小乘佛教学者也用功行这个见谛道,但是他不是观一切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他不这样,他是修无常观,修无常观呢,观察这个无常,以无常为门,譬如说我们这个房子有门,从门能进到房子里边来。那么小乘学者想要得圣道,以什么为门呢?以无常为门,这个常就是诸法的变化:今天是兴盛,明天又衰微了,后天又兴盛了,就是有变化;现在是人,等到来生可能是天了,也可能跑到三恶道去了,就是无常的变化。用这样的道理去修学圣道,也一样可以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