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文集:信位菩萨之净行以《华严经》〈净行品〉为主


2014/9/4    热度:637   

 华严文集:信位菩萨之净行以《华严经》〈净行品〉为主

   信位菩萨之净行以《华严经》 〈净行品〉为主(一)

  ◎华严专宗佛学研究所一年级学生 曾印珍

  壹、前言

  一、研究动机

  在阅读《华严经?净行品》时,读到智首菩萨以一百一十问文殊师利菩萨“净化身口意三业之方法”,觉得修行首先就是要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进而行悲智双运的菩萨道,也因此使笔者选择〈净行品〉作为研究的主题,希望藉此机会了解它,另一方面也应当前圣严法师所提倡的“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相互呼应。

  二、研究方法与文献笔者将用文献学和哲学的方法来研究,以唐译《华严经》和澄观祖师撰的《华严经疏》为引用的文献方向。

  三、预期达成之结果笔者预期使自己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并且能行悲智双运和十度齐修的普贤行,乃至“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1

  贰、十信阶位于六位行法中之地位

  在华严的行门当中,以六位行法为主要体系,所谓六位行法是指华严宗之修道阶位,有二门:一次第行布门、二、圆融相摄门。所谓次第行布门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由浅入深,阶位渐升之差别因果。其次,所谓圆融相摄门则是以性理融事相,一位之中具一切位,得一位即得一切位,如经中十信满心,即摄五位而成正觉2。十信位是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也可说修行须要有坚定的信心。十信法门具有解行德,因为入佛门大海,修无量法门,以信为首。

  一、 菩萨璎珞本业经中之十信

  依诸经典所举,其名称与顺序略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所列之十种,即:(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四)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五)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六)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七)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八)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九)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十)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二、 其它经典中之十信心

  鸠摩罗什译之《仁王护国经》卷上〈菩萨教化品〉所列之十种为: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以之为习种性十心。《梵网经》卷上所列之十种为:舍心、戒心、忍心、进心、定心、慧心、愿心、护心、喜心、顶心,以之名坚信忍中之十发趣心。《楞严经》卷八称之为十心住,即:信心住、念心住、精进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住、愿心住。

  参、信位菩萨与净行之关系

  因信位菩萨要修十种心,分别是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在〈净行品〉中处处可见,在修信心方面,第八六愿:“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唯增善品,即是修精进,如第十四愿:“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在念心方面,要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如第二十、二二愿:“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修慧方面如第二一愿:“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修定方面如第三一愿:“修行于定,当愿众生,以定伏心,究竟无余。”施心方面如第九愿:“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修戒方面如第二六愿:“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护心方面如第十九愿:“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愿心方面,〈净行品〉的每一偈都是在发愿。回向心方面如第一二二愿:“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第一三七愿:“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信位菩萨是成佛的初基,〈净行品〉的一百四十一愿就是求其所便初机而易于受持者。触事留心,随时发愿,既吻合菩萨之悲智二轮,又可以透刚发信心的初机。

  肆、净行之定义

  净行者,如《华严经疏》卷十五上说: “ 梵云具折啰,此云所行,波利此云皆也,遍也;戍轮律提云清净也。谓三业随事缘历,名为所行;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 净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身、口、意三业,所行之事,所历之缘,都能随时提高警觉、善巧发愿,而防非止恶,成就三业清净,启发利他之愿行,以悲心利益众生,是为悲智双运之行(待续)。

  【注】

  1《八十华严》卷十四,《大正藏》第十册,页六九下。

  2《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正藏》第三六册,页九下。

  信位菩萨之净行— 以《华严经》〈净行品〉为主(二)

  ◎曾印珍

  另据《新华严经论》卷十六说:

  “以无始诸见、无明、贪、嗔、痴、爱,今已发菩提心,信乐正法顿翻诸见,成其大愿,长大悲门;若但以三空无相对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贤行故;欲行长路非足不行,欲行大悲,入普贤门,充法界行者,于一切见、闻、觉、知而无过失,便成万行庄严;皆勤修习此一百四十大愿门,便于生死海中见闻觉知一切诸行,悉皆清净入普贤行故,故名净行。”

  从其离三业之过,而成其智,从其大愿而长大悲门。而悲能拔一切的苦,智能修一切的善。悲智相导,就如同人之双足,双运而无碍。

  在其宗旨中,《华严经疏》卷十五说:“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智大行为宗,成就普贤实德为趣。”在所历事之中,又说到:“始自出家,终于卧觉,皆事行也;知家性空,理行也;触境不迷,善达事理,智行也;以愿导智,不滞自利,大悲行也。”此品是以事显理,并且以智为导来行大悲就是净,悲智两者同时运行是利益众生的净行。

  因此上文中提到“净行”一语,在梵文就是清净我们所做的。也就是在我们所言、所行中,如何才能清净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伍、《华严经》中之净行

  一、〈净行品〉的经文结构

  在〈净行品〉经文一开始,智首菩萨以一百一十问“净化身口意三业之方法”,然后文殊菩萨以一百四十一愿行作回答。问到如何令身口意三业清净,并获得一切殊胜功德呢?文殊菩萨答曰:“善用其心,藉事启愿令其具足清净行相,使八万四千尘劳转为清净的愿行。”

  〈净行品〉经文结构简单,大约可分为两段,首先为智首菩萨所问,其次为文殊师利菩萨所答。若再细分,可分为三段:第一为问答之人,第二为智首菩萨以一百一十问提出质疑,第三为文殊菩萨以一百四十一愿答其所问。

  (一)本品中问答之人

  首先经文中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如何清净身、口、意三业?智首菩萨是下方玻璃世界梵智佛的上首菩萨,所以智首菩萨表一切诸佛“法本自体、白净无染”之智。智首菩萨之问,为“举德征因”,表示以本净自性为缘起之因,故现能问之相。而文殊菩萨是一切诸佛净智妙慧之本体。以文殊菩萨为说法主,表一切诸佛“受用法乐智”为拣择行门之依据,以一百四十一大愿为根本净智之门,故现答主之相。换言之,以两位菩萨为问答者,就如澄观祖师云:“历事巧愿,必智为导故,事近旨远,唯妙德”1。

  (二)智首菩萨的百问

  在《华严经疏》卷十五,澄观祖师将智首菩萨所问共一百一十问,分为十一段,每段十问。列表如下2:

  第一段︰明三业离过成德(云何得身、语、意三业离过成德?)

  第二段︰得堪传法器(云何得具足十事为法器?)

  第三段︰成就众慧(云何得成就十慧为道体?)

  第四段︰具道因缘(云何得十力以资道业?)

  第五段︰于法善巧(云何得十善巧以利生?)

  第六段︰修涅槃因(云何得七觉分三昧?)

  第七段︰满菩萨行(云何得十波罗蜜?)

  第八段︰得十力智(云何得成佛十种智力?)

  第九段︰十王敬护(云何得天龙等十王敬护?)

  第十段︰能为饶益 (云何得于一切众生十种饶益?)

  第十一段︰超胜尊贵 (云何得成一切众生中最尊贵?)

  (三)文殊的总别答

  1.总答

  文殊菩萨以一语遍答智首菩萨的一百一十问,此“一语”即为“善用其心”。在〈净行品〉中提到:“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

  文殊菩萨为教导众生善用其心,因而提出了一百四十一愿。

  2.别答

  《华严经疏》将一百四十一愿分为︰

  1.十一愿—明在家时愿    2.十五愿—出家受戒愿

  3.七愿—就坐禅观愿     4.六愿—明将行披挂愿

  5.七愿—澡漱盥洗愿     6.五十五愿—明乞食道行愿

  7.二十二愿—明到城乞食愿  8.五愿—明还归洗浴愿

  9.十愿—明习诵旋礼愿    10.三愿—明寤寐安息愿

  从这一百四十一愿中,了解一位修行菩萨道的行者,自初发心以来为众生,无有一念自求安乐,念念皆为众生,亦念念恒无间断之精进,趋向于一切智之觉,周顾十方,度一切众生(待续)。

  【注】

  1《华严经疏》卷十五,《大正藏》第三五册,页六一三上。

  2继梦法师《华严经净行品剖裂玄义疏》,圆明出版社。

  信位菩萨之净行— 以《华严经》〈净行品〉为主(三)

  ◎ 曾印珍

  二、〈净行品〉中的处世哲学

  佛法并不是远离群众而独存的,而是要走向广大的人群去解除他们的烦恼和痛苦,所以太虚大师说:“佛法如如世法融,真真俗俗本圆通,若人识得其中意,皆在寻常日用中。”〈净行品〉可用来做为吾人内心之明镜,平日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藉由每一首偈子,可使吾人产生一种连贯的思虑观想,不仅可做为自心的内省,更可净化吾人的心灵,使得佛法能与日常生活相互融摄,累积智慧和圆融的处世哲学,〈净行品〉中的启示,正教导我们可由周遭环境中的万事万物,学得一些可贵的心得。

  在〈净行品〉所提及的偈文中,和我们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记载便属于它对食、衣、住、行、娱、乐等各方面的描述,其各项略谈如下所述:

  (一)食:此一品经谈“食”的方面有11首长偈1,例举第118偈:“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我们如果吃到柔软食时,应发愿一切众生都能“大悲所熏,心意柔软”。心意柔软是慈悲的另一面,也是暴戾恣雎的反面。现在社会上杀人的案子层出不穷,并且由杀人而至于分尸,其心肠之恶毒,不言可知。所以我们要常存大悲心,薰习暴戾之气,来软化我们的内心。

  第117偈:“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我们如果得到不好的饭菜,勿起嗔心、贪心。应当发愿,愿一切众生,不因不美食而动心,则可得三昧(定)味。

  第121偈:“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我们在尝味道时,应当随时发愿,愿一切众生与我,皆要“得佛上味,甘露满足”。也就是能得佛之无上妙法。

  (二)衣:此一品经谈“衣”的方面有五首长偈2:例举其中第37偈:“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在整衣束带时,而想到要检束我们心理、行为上的善根,不令它散失,才合乎佛弟子的身分。

  第38偈:“若著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穿著上衣时,愿一切众生,因著法衣而为众生作殊胜福田,获得殊胜善根,未来得至涅槃的彼岸。

  (三)住:此一品经谈“住”的方面有五偈3:例举其中第六偈:“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当我有宫室可居时,我愿一切众生皆与我志同道合,而发心能与诸佛菩萨同生一处,得“永除秽欲”。

  第27偈:“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当我进入禅堂时,我愿一切众生都能明心见性,且能不动心。

  (四)行:此一品经谈“行”的方面有19偈4。例举第八偈:“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当我们上楼时,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正法,且彻底明白宇宙万有的真理。

  第51偈:“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我们遇到高路,固然要奋勇直上,也但愿一切众生能出离三界,作自度度人的贤圣,心中不要生起怯弱。

  (五)娱:此一品经谈“娱”的方面有2偈。例举第2偈:“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我们获得称心如意的五欲,不要贪著。同时当愿众生,愿众生中如我一样而获得五欲者,要起厌离心。五欲污染,当视之如被敌人射在身上的利箭,痛彻心肺。我们要设法拔除,身心才得安稳。

  第5偈:“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娱属于精神上的情绪,能够陶冶我们的身心,但它也能使人作出违情逆意的事,所以我们要愿众生,用法来自娱,了知这些伎乐,只是一时因缘聚会,不久就会消散。

  (六)乐:此一品经谈“乐”的方面有五偈5。例举第81偈:“见无乐著,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无乐著”的人豁达大度,看世间的有为诸法如过眼云烟,不值得我们钩心斗角,用全力去争取。我们遇到这一类的人,钦佩他的风度,赞成他的见解,所以发愿,愿一切众生于“有为事中,心无所乐”。佛陀也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82偈:“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见到快乐的人,当愿一切众生都能常得安乐,而且欢喜供养佛,因为供养佛可修福报。

  在洗澡、上厕所时也要发愿,例举第44偈:“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我们在澡浴身体时,同时愿一切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这是由洗身而转到洗心。我们洗去心上的贪、嗔、痴、污浊,而使其调柔,毕竟得到心无垢染,与佛相应。

  第42偈:“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大小便溺是人身最肮脏龌龊的不净,然而这个不净,从何而来的呢?皆因众生贪、嗔、痴、爱,尤其是情欲而产生的这个血肉之躯。有此肉躯,则不能不进饮食,大小便溺则势所难免。所以我要发愿,愿一切众生皆能弃舍贪、嗔、痴、恶见,而蠲除杀、盗、YIN的有罪之法。

  三、〈净行品〉中之十度波罗蜜

  〈净行品〉中的每一愿心,皆是行门,且具十度齐修之功,因其所成行,皆施众生,信位菩萨于布施度之修学,著重于布施心之启发及对治悭贪烦恼上,如经中所说:“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著。”运用发起利益众生之心愿,来增长施舍心。

  在戒波罗蜜的修行法,如经中第23愿:“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我既受戒、学戒,就要持戒,也愿一切众生,皆“善学于戒,不作众恶。”于善法我们应当都要做,于恶事就得全盘放下。

  能安忍于强软两境,此为“忍辱”波罗蜜之行,如经中说:“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6

  “精进”波罗蜜之行,如经中说:“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7若心不异缘,妙达性空即为“禅定”波罗蜜之行,如经曰:“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8若能善巧回转即“慧”波罗蜜所成,如:“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9凡所有见,皆愿利物,即“方便”度之功,“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10善知药病,决断无差即具足“智”波罗蜜,“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11具足“力”度即能远离一切罪恶,灾难之侵袭,如经中说:“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12

  陆、结论

  一位初发心的信位菩萨,从朝至暮,从外出至回到住处,一举一动、目见耳闻,皆在发愿。愿的范围,不但愿一切众生,同时也以此自律。等于一根无形的绳索,拴住心猿意马,使它由散动而趋于静寂;由杂染而趋于纯净。如此,生生世世维持此一愿念,未有不进入初住而位阶十地。

  印顺导师认为:“趣入佛道的圆满菩提心,应有信愿、慈悲、智慧等三德”13,因此〈净行品〉就具足了大乘佛法所要表达的菩萨之精神。

  心为一切法的本源,三藏十二部经如此浩瀚,无不是在讲修心,要知此心用于善则善,用于恶则恶,在本品中列有一百四十一愿,皆属日常生活中之事,非常的平实,在华严广大的教海里,皆不离此心而修,唯以心相印生活才是真佛法。(续完)

  注解:

  1 《大正藏》第十册。页70~71。有41、105、110、111、116~122偈。

  2 《大正藏》第十册。页70~71,有7、16、37、38偈。

  3《大正藏》第十册。页71,有6、27、29、34、107偈。

  4《大正藏》第十册。页71,有8、24、31、35、36、42~46、51~58、126偈。

  5《大正藏》第十册。页71。有5、80~83偈。

  6《大正藏》第十册。页71b。〈净行品〉第11。

  7《大正藏》第十册。页71a。

  8《大正藏》第十册。页70a。

  9《大正藏》第十册。页71a。

  10《大正藏》第十册。页71a。

  11《大正藏》第十册。页71a~b。(同上)。

  12《大正藏》第十册。页71,第11偈。

  13印顺法师。《成佛之道》,页263。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 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