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与律学高僧


2014/9/3    热度:253   

嵩山与律学高僧
  作者:杜斗城
  嵩山自古号为中岳,实以地处中原故。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嵩山与佛教特别是律宗与禅宗 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这里仅以嵩山律学高僧的活动为例,阐述嵩山与律学发展与律宗形成的关系问题。
  释迦创立佛教并建立僧伽团体后,为约束徒众而制定了各种戒律。相传,佛教第一次结集时,山优波离诵出全部律藏,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一,而形成不同的派别。据有关佛教史传记载,中国汉地对律宗的翻译及实行受戒,始于三国嘉平(249年-254年)中,时有印度僧人昙摩迦罗(法时)来到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僧祇戒心》,欲以此为持戒的准绳。又请印度僧立羯磨法受戒规则 ,创行受戒。正元(254年-256年)中,安息国沙门昙谛来洛阳,译出法藏部羯磨。从此,中国僧众受戒即依法藏部的作法。自东晋始,先后又把《十诵律》(弗若多罗与鸠摩罗什共译)、《四分律》(佛陀耶舍、竺佛念、道含共译)、《摩诃僧祇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五分律》(智胜译)等“广律"译出,用作行事的依据。
  北魏孝文帝时,法聪在平城讲《四分律》,并口授疏释,由弟子道覆笔录,以问答形式对《四分律》进行阐释,是最早研习律学的人,但只是科判条文,并无详释。至慧光时,造《四分律疏》,并删定羯磨,为以后律宗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慧光有弟子道云,道云传道洪。道洪传智首。他们因感慨五部律相杂,而稽核古今之说,分别撰成《五部区分钞》和《四分律疏》,影响很大。智首的弟子道宣,久居终南山,创立南山宗,标志着中国律宗的正式形成。
  律宗虽至道宣时始成宗派,但其形成过程却可追溯到曹魏嘉平二年(250年)《僧祇戒心》及《四分羯磨》的翻译,甚或更早。通观戒律在中国的初传、律藏的翻译与流播,乃至唐代道宣时律宗的正式形成,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期的律学大师中,有许多都与嵩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论者佥认,在活动于嵩山的早期众多律学高僧中,对律学发展贡献最著者当应首推慧光(468年-536年)。慧光,俗姓杨,定州(今河北省定县)人。13岁时随父入洛阳,从佛陀扇多受三皈依。佛陀赞之非为常人,“若受大戒,宜先听律。律是慧基,非智不奉。若初以经纶,必轻戒纲。”因此,他从小便在佛陀门下修习戒律。先是,在《四分律》未广弘之前,有道覆律师,创开此部,制《四分律疏》6卷,光从此入律学之门。年长在本乡受具足戒后,博听律部。又登讲《僧律》,虽词理精玄然曲高和寡。慧光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力不逮,于是进一步广寻群部,参学经论,再入洛阳求学,并贯通南北方言,从事著述。当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三家翻译经典时,常因语言障碍而发生争执时,慧光以其谙熟各地方言的便利,沟通译师之间的语言障碍。他又撰《四分律疏》,注解《华严》、《涅槃》、《维摩》、《十地》、《地持》等经论。北朝末期,时人已视慧光如圣人一般,甚至连天旱不雨之类的事情,也要请其出马,在嵩岳池边烧香祈雨。
  武泰六年(528年),孝庄帝即位,元颢攻洛阳,侍中领军将军朱世隆想挟孝庄帝“北巡",下令征税僧尼,用充军旅,事先立言,敢谏者斩。当时慧光身为僧官,冒死劝阻,此事遂息。慧光后来至邺城,任东魏“昭玄统",主持全国佛教事务。后以年70终于邺城大觉寺。被尊为律宗五祖。
  僧传称慧光“立志贞静,坚存戒业,动止安祥,器仪无妄。七众深崇其操",可与十六国时代的道安相提并论,并对《胜鬘》、《遗教》、《温室》、《仁王般若》等皆有注释。又造《四分律疏》一百二十纸,删定《羯磨戒本》,为法侣所传诵。又著《大乘义律章》、《仁王七戒》,并订《僧制》十八条等,均见重于世。其徒道云奉遗命而专弘律部,作疏9卷,为众所尊崇。
  慧光有弟子众多,著称于僧史的有十人,号称“十英"包括昙隐、洪理等再传弟子 。其中道云、道晖、昙隐、洪理、安廪都著有疏钞,而僧达、法上、道凭等也都堪称一时俊彦。其中以道云声望最隆。他“奉光遗令,专弘律部",著律疏9卷,被尊为律宗六祖。法上(495年-580年)受命主领天下寺院,依律规定僧服式样,改变了过去道俗混同的做法,被齐宣帝高洋拜为“戒师"。道凭(488年-599年)定慧双修,初于少林寺摄心坐夏,从慧光修习戒本,又学各种大乘经论,道业颇高。此外,慧光的另一弟子道晖亦为《四分律》作疏7卷,受人推重。当时有谚语称:“云公头,晖公尾,洪理中间著。"即反映了慧光三徒道云、道晖、洪理在当时律学界的地位。
  慧光学识渊博,初依佛陀禅师,修习禅学;继从勒那摩提钻研《地论》,而成为《地论》名家;又从道覆攻《四分》,成为律学大师,可谓兼通禅、教、律的一代名家,本文所述仅反映了他在律学方面的贡献。
  六祖道云有弟子道洪(又作道照),是为七祖。道洪事迹附于《洪遵传》后:“洪据相州,绍通云胤,容止沈正,宣解有仪。学门七百,亟程弘亮。故诸经论之士欲导世者,皆停洪席,观其风略,采为轨躅。”
  道洪传弟子智首(559年-627年),是为八祖。智首是当时新兴的律学大家,“钞疏山积,学徒云涌",弘扬律学30余年,影响甚大。有弟子三人,分别为道宣、道世和慧满。其中,道宣继其衣钵,被尊为律宗九祖。
  道宣,姓钱氏,吴兴人(今浙江湖州市)。一云丹徒人。年10岁即舍家赴长安日严寺出家,第二年于日严道场落发。“隋大业中,从智首律师受具。武德中,依首习律。"在中国佛教史上,道宣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潜心律学,著有《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注》3卷、《四分律删繁补随机羯磨》2卷、《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12卷、《四分律拾毗尼义钞》6卷、《四分律比丘尼钞》6卷等律学著作,合称五大部,阐发了其为律学开宗的见解,堪称律学的集大成之作。他把南北朝以来就存在的由专重《十诵律》而逐步向偏重《四分律》转变的趋势,发展为由《四分律》独统天下,而且还对《四分律》作出了“定于一"的阐释,并以该律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传法、受戒仪轨等。乾封二年667年 二月,他于终南山麓清宫精舍创立戒坛,依他所制的仪轨为诸州沙门20余人传授具戒,从此律宗得以与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密宗、净土宗齐驾并驱,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当然,谈到律宗的形成,我们还必须注意到道云另一弟子洪遵及洪遵弟子、再传弟子的律学成就。
  洪遵(530年-608年),俗姓时,相州人。8岁出家,从师受业,受具足戒后专事律部。他认为出家的根基在于戒律,佛教之发扬广大,非重戒律不可。于是辞别故土师友,游访各地高僧大德,后往嵩山少林寺,依道云学习戒律并《华严经》等。又闻邺中道晖弘扬《四分律》,便往从之。道晖当时已以律学闻名,有徒众五百,但多以巧媚自通,并不解《四分律》之深义。洪遵解律,从不曲意。后来学人越来越多,洪遵受命讲律。其“以戒律旁义,有会他部",学通《大论》、《毗昙》,故往往能得律学奥义。后来,又以心未静而求学禅法。10年之后,重归于律学。
  洪遵主要活动于北朝晚期,当时中国北方存在着北周与北齐两个互相对立的政权,北齐境内的佛教在高氏父子的支持下,颇为兴盛。高氏命洪遵以“内律"治“五众有坠宪纲者",并任命其为“断事沙门"赴青、齐一带处理宗教纠纷。洪遵“以法和喻,以律科惩,曲感物情,繁诤自弭",故为人所称道。洪遵非类不交,所交多名僧大德。北齐高僧慧远(523年-592年)等常与其讨论教义,通宵达旦而不知倦怠。北周统一北方地区后,周武帝在原北齐故地毁佛,洪遵被迫遁入白鹿洞中。然不久便受引荐入嵩岳。隋初,文帝大兴佛教,于长安立涅槃、地论、大论、讲律、禅门“五众",每众各有“众主",选各地硕学大德任之,称“五大德"。开皇七年(587年),洪遵被敕往京师,成为“五大德"之一,住大兴善寺。有十弟子四事供养。  
  开皇十一年(591年),洪遵受命与天竺僧共译佛经。十六年受封为“讲律众主",于长安掌观寺院讲律。原先,关中多奉《僧祇律》,故洪遵开讲《四分律》时,应者稀少。于是,洪遵晨讲《法华经》,晚宣《四分律》,名义上讲经,而主旨却在弘律,久而久之便吸引了听众。其结果是原来一直盛行的《僧祇律》渐渐被人淡忘,而原来无人问津的《四分律》却得广为传布,极大地促进了律学的发展。僧传谓洪遵仪表儒雅,讲法时神辩如泉,声如钟鼓,引人入胜,可与其匹敌者不多。
  仁寿二年(602年),隋文帝分舍利建塔,洪遵又被敕送舍利入卫州起塔。四年(604年),又受命送舍利至博州起塔。每行,常有灵异出现,一时传为美谈。
  僧传又谓:“遵于京邑,盛开律仪,名骇昔人,而传叙玄宗,其后盖阙。又著《大纯钞》五卷,用通律典。"可证洪遵在律学方面曾有著作问世,惜今已不传。大业四年(608年)五月九日,卒于大兴善寺,年79。
  综观洪遵一生,佛教活动虽多,但于律学用功最勤,贡献尤著,特别是他的佛教活动先后得到了北齐及隋朝统治者的支持。在此应说明的是,洪遵的律学实得自嵩山少林寺道云法师。《四分律》之所以后来能取代原来佛教界流行的《僧祇律》,应与洪遵之大力弘扬密不可分。   
  洪遵传洪渊,洪渊传法砺(590年-635年),法砺居相州闩光寺,著《四分律疏》10卷,其系统遂称“相部宗"。法砺再传道成,道成传满意与怀素。满意居西塔,弘扬法砺之“相部律";怀素居西太原寺东塔,并不满意老师所说,遂立新论,著《四分律疏开宗记》,号“东塔律”。法砺弟子定宾撰《四分律疏饰宗义记》20卷,详解法砺《四分律疏》。更著《破迷执记》1卷,以破怀素之异解。当时任宰相的元载笃敬怀素,奏请于成都宝园寺置戒坛,专弘东塔新疏。由于二派执见迥异,僧诤数兴。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 因元载请,召两派大德汇集长安安国寺,以定长短,最后认定法砺的“旧说”与怀素的“新说"都有所长,兼而采之,集成《敕佥定四分律钞》10卷。但会后各派仍坚持旧况,朝廷只好撒手不管,由僧众各取所好,自行取舍。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二派不久即告衰落,至德宗时期即己失传,惟有道宣创立的南山律宗传弘不绝,一枝独秀,成为律宗的代表。这里,我们可将律宗形成过程中所谓的“九祖"系谱罗列表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九祖之中,初祖法正,即传说造《四分律》的昙无德(Dharmaguptah)。其实,在印度部派佛教中,昙无德到底是人名甚或部派名,尚存在疑问。①二祖法时,即曹魏时首次将戒本译入中土的印度僧人昙摩迦罗(Dharmakā1a),其译经地点就在洛阳,汉土依戒本而受比丘戒的第一位真正沙门朱士行就是在洛阳受戒的。三祖法聪率先弘扬《四分律》,四祖道覆是中国第一个对《四分律》进行解释的高僧。除此之外的其余五位祖师则都出自嵩岳。而对律学有特殊贡献的洪遵,以及创立“相部律"的法砺和创立“东塔律"的怀素,也都出自嵩岳,可见嵩岳在律宗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在律学方面富有成就的嵩岳高僧还有不少,慧萧、昙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释慧萧(568年-640年),本彭城人,后徙于许州长葛。18岁时以聪悟敏达,善说诗礼而被州郡举荐,但他不以为然,却隐入嵩山,求师出家,以戒行见称,被称为“今世之优波离"。优波离(Upali),为释迦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持律第一"。传说其先为宫廷理发师,后与诸王子一同出家,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经由阿难陀(Ananda)诵出,律则出自优波离之口。慧萧被时人称作优波离,说明其持戒与律学已得到当时佛学界非同一般的认可。
  开皇(581年-600年)初,慧萧又游学邺城,博览经律,贯通律学诸部,其中偏重《四分》。闻泰山灵岩寺有幽栖洁行之宅,又往从之。后年老,还嵩山。龙门沙门明朗,为河东持律之最,闻慧萧名而投之。朗虽年长于慧萧,但执弟子礼甚敬。后二人同行,至龙门定林寺。当时,马头山有僧善禅师,聚徒结业,从其习禅定者甚多。闻慧萧、明朗至,投其门下修毗尼(Vinaya,律)之学。隋仁寿(601年-604年)中,慧萧因藏匿亡人,触犯律条,不得不离山遁逃,至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晋州(今山西临汾)等地,与沙门道积、神素、道杰等有交。隋炀帝时,藏匿罪科更重,慧萧被迫走东奔西,从中条山奔王屋山,游于巨壑深林之间。河东郡丞丁荣,敬服慧萧德行,招其住仁寿寺,以弘扬律藏为务。从学者肩随踵接,成为蒲坂、晋州、绛州(今山西新绛)一带的五众之师。反了嵩岳这位高僧与当时律学的关系。
  释昙光,俗姓张,汴州(今河南开封)人,自幼及长,洁志清范。曾受教于砺、烁两师,逮至而立之年,已盛明律藏,命宗章义,受人推崇。砺师叹曰:“使吾道流河右,诚此人乎"又往玉法师所,听《法华经》、《地论》,往嵩岳相禅师处修学止观。唐麟德年间(664年-665年),东都洛阳天宫寺需要住持,以昙光德望,敕召合住,“四方律学,莫不咨询",“房宇门人,肩联踵接"。
  昙光本来就“盛明戒律",又在嵩岳相禅师处修学过止观,以博学被召入东都洛阳天宫寺任住持,随其就学者甚多,说明他在律学方面的造诣是相当深厚的。  
  这里不能不提及武则天时著名的律学高僧义净。自印度返回,义净长期在洛阳、长安翻译佛经。他早于永徽六年(655年)2l岁时即受具足戒,以后特别重视佛教戒律的学习,他在翻译佛经时也特别注重律部,译出有部律臧18部206卷,汉译“广律"之最后一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59卷就是他于695年-711年年间译出的。长安四年704年 ,应嵩山少林寺僧人的邀请,义净赴嵩山少林寺重结戒坛。他为此还写了一篇《少林寺戒坛铭并序》。②铭文镌刻于碑,惜今已不存,惟有录文传世。
  其后不久,著名密宗高僧金刚智、不空又于开元十二年(724年)在洛阳广福寺建成戒坛。继之,僧乘如再于贞元十二年(796年)建嵩山永泰寺戒坛。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嵩山会善寺的戒坛。会善寺位处少林寺东侧不远处,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有僧众千人,堂宇中间。唐开元元年(713年),著名高僧一行于会善寺“□玉立殿,结琼构廊,旃檀为香林,琉璃为宝池。遂置五佛正思维戒坛”。这就是闻名于后世的“琉璃戒坛”。继一行之后,会善寺琉璃戒坛又先后于开元十四年(726年)、贞元十年重兴过。日本高僧圆仁记载说,太和二年(当为元和二年,即828年),唐政府颁布禁止百姓随便剃度为僧的命令,仅有五台山戒坛与会善寺琉璃戒坛不在此限。据称,当时“每岁前来受戒的僧徒辄达一千多人,每日晋献洁供而礼佛的人士亦有数百”。可见琉璃戒坛地位之重要。戒坛遗址,在净藏禅师塔东侧,五代时寺院被毁,戒坛亦遭厄运,今仅存唐代武士石柱一根。宋太祖年间予以重建,并赐名大会善寺嵩岳琉璃戒坛。
  唐代以来,嵩岳戒坛,驰名于世。职是之故,淄门人物,接踵而至,在这里学法受戒,修习律学,有不少都成为一代名僧。这里仅略举数位。二年(683年),出家受具足戒,隶名嵩岳闲居寺,以习毗尼(Vinaya,律),孜孜不倦。后悟少林寺禅宗,大通心要,深入玄微,遂卜庐于岳中庞坞。去世前,嘱其弟子仁素将遗骸葬于寺东山岭上。
  释普愿(728年-814年),郑州新郑人。至德二年(757年),跪请父母,发愿出家。先投密县大慧禅师受业。大历十二年(777年)入嵩山会善寺,从嵩律师受具足戒,习律宗相部旧章,究毗尼(律)篇聚之学。后游学讲肆,习《楞伽》、《华严》诸经。贞元十一年(795年),南至池阳南泉寺,护军彭城刘公迎请其下山传法,不出一年,前来投奔者达数百人。
  普愿30岁入会善寺受戒,所从嵩律师今已无考。《续高僧传》卷24《释智勤传》提到智勤曾于蜀听嵩律师讲经。唐初智勤返回邓州。同书《释法冲传》载:法冲祖先为陇西人,父祖历仕魏、齐。法冲生于兖州,出家后先习《大般涅槃经》,又至安州嵩律师门下修习《大品》、《三论》、《楞伽》等经典。  
  这里出现了三个嵩律师,其一居安州,应为唐初人;其二居蜀,应为盛唐人;其三即为嵩山会善寺的嵩律师,亦为唐初人。前二者当与嵩岳无关。  
  少林寺嵩律师,僧传阙载,但从普愿入少林寺从其受戒和学习相部律宗诸事来看,嵩律师亦应为当时有影响的高僧。 
  释寰中,姓卢氏。河东蒲坂人。先往北京今山西太原 童子寺出家,博览诸经。后望嵩岳登戒,隶习律部。后来履践百丈山求学,深得玄旨,后隐南岳常乐寺,结茅于山椒,受到谏议大夫崖公的崇敬。不久,转赴浙江杭州大慈山,聚徒讲法,四方僧侣,参礼如云,使驻锡地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寺。唐武宗灭佛时,寰中避居。至大中年间(847年-860年),应太守刘公之请,重返禅林,弘扬佛法。终年83岁,法腊五十有四。传说其逝世时,常乐寺山虎跪泉忽然干涸。乾符年间(874年-879年),朝廷敕谥大师号“性空",塔名“定慧"。缙云太守段成式为其写真作赞。
  释允文(805年-882年),字执经,姓朱氏,秀州嘉禾(今浙江嘉兴)人。16岁出家23岁时投嵩山临坛大德远和尚获无作法。是夏又入中京今陕西西安市 攻相部律并《中观论》。大和五年(831年),返回故乡,先驻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天竺寺,后至钱州嘉禅寺,会昌三年(853年)再转静林寺,转以涅槃为务。会昌法难兴时,他昼夜躲避,未亏僧行。大中年间(847年-860年),佛法复兴,入会稽开元寺讲律。
  释从谂(778年-897年),青州临淄人。幼年辞二亲投本州龙兴寺出家,后往嵩岳琉璃坛纳戒,听习经律。又至池阳南泉禅师处。应众人所请,赴赵州观音院,大扬禅道,作十二时歌。他所作《语录》,为禅宗“公案"多方流传,为禅林著名人物,颇受僧俗的敬重。
  释良价(810年-872年),诸稽(一曰会稽)人。幼年出家。2l岁时诣嵩岳受具足戒。后游学四方,先投池阳南泉禅师,次随沩山,再渴云岩、罢成等名师。大中十三年(859年)弘道于新丰山,后移高安洞山,权开五品,善接三根,大闸一音,广弘万品。有弟子曹山,深明的旨,由是洞山禅风,播于天下,世称洞山良价。咸通十三年(872年)坐化,敕溢“悟本禅师",塔号“慧觉"。  
  释圆修(735年-833年),姓潘氏,福州闽人。早年寻事名师,剃发变衣,年满于嵩山会善寺纳戒。不久游历他方,遇百丈山海禅师,遂明心要。又振锡东南,至于杭州秦望山。因其声道高远,当时每有太守到任,必先瞻仰之。  
  释庆绪(747年-838年),俗姓陈,庐陵人。年13礼绍銮禅翁为师。23岁入嵩山受具足戒,便就东都洛阳学毗尼(律)。后还南岳,入大沩山、石霜山就学。 
  释洪湮(?-901年),俗姓吴,吴兴人。年19于开元寺礼无上大师。22岁时,往嵩岳会善寺受满足律仪,诵《大比丘戒》,习毗尼。后至沩山,再徙杭州径山,礼本师无上大师。大师圆寂,僧众请洪湮嗣位。此时有僧仅百人,而至洪湮时竟发展到千人之多。唐僖宗赐院额“乾符镇国"。吴越钱氏时,仍以洪湮为上师,赐号“法济大师"。 
  释贞峻(822年-899年),俗姓张,郑州新郑人。年14投相国寺归正律师出家,诵《净名》、《仁王》诸经,计数万言。时人称之为“有脚行笥"。年满于嵩山会善寺戒坛院受戒,后住封禅寺,学新章律疏。大顺二年(891年),相国寺遇火,殿阁四百余间化为灰烬,寺众惶惶,相率前来嵩山请贞峻入相国寺为上座,借其高名,以修复寺院。贞峻在此复开律讲,有僧尼弟子50余人。僧传言“峻之律行,冰雪相高,暑无裸意,寒至袷衣,食惟知量,清约太过。"乾化元年(911年),临坛秉法。后梁时,度僧尼三千余人。  
  此外,僧传所载在嵩山受戒或在那里“隶习毗尼”的高僧尚有不少,如唐代“学识泉涌"的博学高僧藏奂、对律学有深厚造诣的后梁名僧彦晖、后汉洛阳天宫寺的名僧从隐以及新罗高僧真鉴禅师等,此不尽举。
  如所周知,僧传所载者均为当时名僧,而史籍未载的入嵩山受戒的僧人更是难计其数。仅就以上各位高僧而论,已可见当时嵩岳在当时佛教界的地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论从律藏传入中国,还是律学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以致到唐代道宣时律宗的最终形成,嵩岳少林寺名家辈出,争奇斗艳,在全国律学律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嵩岳戒坛,在当时亦颇有声望与影响。
  ①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69页。
  ②见清王昶编《金石粹编》卷70及《全唐文》卷914。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