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略说(1)


2014/9/3    热度:1254   

唯识宗略说
  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
  唯识宗,也就是法相宗。本宗依据《解深密经  法相品》而立,认为一切诸法的体性、相状,都是唯识所变,就其所变的"法相"来命名,所以称法相宗。其它尚有诸多别名,如:
  1.唯识宗:唯,有二义:一、别于他法(遣心外有境);二、决定有此法(表有内在之心)。识,有了别的意思(对种种境界生起了别作用)。世间万事万物,皆"唯识"所造,若无心识的了别作用,则无万法的存在。因其阐释"一切唯心所造,万法唯识所变"的道理,故名唯识宗。
  2.中道宗:小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非有,内识非无",离有、无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中道宗。
  3.应理圆实宗:一切法门皆应理,而能圆实故。
  4.普为乘教宗:本宗所说教义,不论利、钝根机,普遍皆蒙其利,故名普为乘教宗。
  5.慈恩宗:唐朝玄奘大师游历印度,于戒贤论师处,传承唯识学法统。归国后,住持长安慈恩寺,于此传法给才智超群的窥基。因窥基大弘法相唯识学于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此宗又名慈恩宗。
  6.瑜伽宗:此名乃沿袭印度旧称。依弥勒的《瑜伽师地论》和《分别瑜伽论》立名。瑜伽,是相应的意思,谓本宗所明教义,能与真理相应,故名瑜伽宗。
  7.大乘有宗:唯识学说建立种种"法相",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理,力矫空宗末流(顽空、断灭空)的偏执,故名大乘有宗。
  一、唯识学在印度的开展
  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有两大重要学派:一、为建立空观思想的龙树一系,以"本体论"为中心,即所谓的中观学派;二、为建立有宗思想的世亲一系,以"现象论"为中心,即瑜伽学派。
  印度佛教在公元第一、二世纪间,大乘思想兴起,大乘经典相继出现。约于佛陀入灭后七百年间(公元第二、三世纪),南印度龙树论师出世,阐扬大乘佛法,依《般若经》造论,计有《中观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诸论着,因而有"千部论主"的美称。龙树的弟子提婆,承袭大师的学说,亦造《百论》等,发扬龙树的学说。这一系后来称为中观学派(大乘空宗)。
  中观学派主要宣扬"般若空"的智能,在公元第三、四世纪间,是印度佛教的主流。龙树与提婆的空观是"缘起无自性"的空,也就是指一切存在,都起源于"缘起性"(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主张"无",也不主张"有",是离有、无二边的"中道"空观。唯后期的中观学人,未能把握龙树中观要义,偏执于一切皆空,落入空执见,即所谓"恶取空"、"断灭空"。
  印度佛教在公元第四、五世纪间,即佛陀入灭九百年顷,有无着、世亲两大论师出世。当时印度思想界,一方面是中观学派的空:一切皆空的恶取空;一方面是外道或小乘的有:我法实有或我空法有。这些都是邪执。因此,二论师先后著书破斥。这一系学说称为瑜伽学派(大乘有宗)。瑜伽学派主要提倡"万法唯识"的道理,说明一切存在皆由心识变现。
  无着论师出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布路沙城,属于婆罗门阶级。依小乘出家。无着依照当时的惯例,先于小乘"化地部"修学。后来在禅定中升兜率天,见到弥勒菩萨,又蒙菩萨示现人间,于中印度阿踰陀国的瑜遮那讲堂,为无着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分别瑜伽论》等五部大论。这五部论着是法相有宗立论的基础。于中尤以《瑜伽师地论》为此宗的主要依据,这也
  是后来称为瑜伽宗的由来。
  无着的异母胞弟世亲,出生于公元第五世纪初,约晚于无着二十年,初在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聪颖过人,遍通经论,在北印度宣扬小乘,隐蔽大乘。无着悯之,托辞疾病,诱其来见,为他具说大乘要义。世亲闻兄教诲,于是舍小入大,广造论释,宣扬大乘。晚年著述《唯识三十颂》,因而大成唯识学说。
  无着、世亲的学说,风靡了当时印度的佛教界,成为佛学思想的主流。此后二百年间,唯识学者辈出,如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辩、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人,为知名的"十大论师"。他们相继制论以注释世亲的《唯识三十颂》,阐扬此派学说。后来又分为两派:一派称为前期瑜伽行派(无相唯识派),以德慧、安慧及后来在中土译经的真谛为代表;另一派称为后期瑜伽行派(有相唯识派),以陈那、护法及护法的弟子戒贤为代表。其中大成无着、世亲唯识哲学的是护法论师。
  印度的瑜伽行派,自世亲示寂后,在诸大论师之间也产生了种种的异说。如"种子"的起因,护月等主张"本有",难陀等主张"新熏"。护法统合两说,认为种子有本有与新熏两类。再如诸识对境的认识作用,安慧立自证一分说,亲胜、难陀、德慧、净月等立相、见二分说,火辩、陈那等立相、见、自证三分说。护法把诸说统合,立相、见、自证、证自证四分说。
  护法的弟子戒贤论师,于公元第七世纪,在那烂陀寺宣扬护法的法统,又立教判,和中观学派的论师论战。中国唐代的玄奘大师,于西行求法期间曾在那烂陀寺从戒贤论师受学五年,传承《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的奥义,返国后,开创了中土的法相唯识宗。
  二、唯识学在中国的开展
  中国佛教的源头在印度,主要是在于经典的翻译。尤其玄奘大师回国之后,中、印两国之间,有更密切、更有系统的文化交流,只要印度有新的思想典籍出现,很快地就能传译到中国。所以印度佛教思想的演变,与中国佛教有着极深切的关系。
  赖耶唯识思想,是属于印度佛教后期的思想,首先在南北朝时代的后魏传入中国,其次是梁陈之间,最后则是唐代。因为先后经过三个时期的演变,所以思想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在中国形成三大系统,即:地论宗、摄论宗以及玄奘大师所创立的唯识宗。
  1.地论宗: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及义学缙儒十余人,奉宣武帝之命,于洛阳译出世亲的《十地经论》,根据此论,在中国成立地论宗。后来分裂为两派:即北道派与南道派。北道派逐渐没落,最后被纳入摄论宗。南道派继承地论宗的正统,从六朝到隋代,一直很兴盛。但是到了隋末唐初,也被摄论宗与华严宗所吸收。
  2.摄论宗:真谛在中国译出《摄大乘论》之后,又翻译世亲的《释论》,在中国形成了摄论宗。此宗吸收地论宗的北道派,曾兴盛一时,但是到了唐代,玄奘大师将《摄大乘论》摄入《成唯识论》援引十一部论之一以后,此独立学派遂渐渐式微,乃至与法相宗合并而废绝。
  3.唯识宗:继承印度瑜伽行派法统,在中国建立大乘有宗||唯识宗(法相宗)者,是闻名千古的玄奘大师,和他的弟子窥基法师。
  玄奘大师在印度期间,修习大、小乘教义,曾从护法的弟子戒贤论师传承唯识思想,并从印度带回大量与唯识有关的论典。玄奘大师在翻译过程中,原想在神昉、嘉尚、普光三人的协助下,将十大论师对世亲《唯识三十颂》的注释一一译出,后来采纳窥基的意见,由窥基协助,以护法的注释为主,糅合十家之说,综合而成《成唯识论》。玄奘大师广译法相唯识系的经论,为此宗奠定基础;弟子窥基法师立论着疏,弘扬学说,因而大成了唯识法相宗。窥基法师在当朝已有"大乘菩萨"美誉,后因其驻锡慈恩寺释论,世称慈恩大师,唯识宗也由此而称慈恩宗。
  玄奘盛弘唯识法相玄旨,门下受教者颇多,以神昉、嘉尚、窥基、普光四人为着名,有"四哲"之称。另有圆测、道证、胜庄、太贤等,也各有所成,唯与玄奘、窥基思想有所出入,故通常不列入慈恩宗法系之内。
  窥基慈恩宗一系,由慧沼(公元六五一|七一四年)继承法脉。继窥基、慧沼之后,智周(公元六六八|七二三年)被称为唯识宗三祖。他是慧沼的弟子,着有《成唯识论演秘》、《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以及《成唯识论了义灯记》等多种。其中《成唯识论演秘》与窥基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慧沼的《成唯识了义灯》,合称为"唯识三疏",为研究《成唯识论述记》必读之书。
  智周后,有弟子如理,作《成唯识论疏义演》、《成唯识论演秘释》,内容流于琐细。如理以后,中国唯识宗逐渐衰微,传承不明。到了唐武宗会昌法难时期,论书多被焚毁。以后数百年间,乏人研究。直至清末民初,有太虚大师及欧阳竟无、王恩洋、梅光羲、韩清净、朱芾煌、周叔迦、唐大圆、熊十力等居士学者,致力于唯识法相学的研究,唯识宗才又露出曙光。
  台湾缁素二众研究唯识者,亦蔚为风气,早年有慈航菩萨阐扬唯识,著作《相宗十讲》,后有印顺导师作《唯识学探源》、演培法师作《八识规矩颂讲记》、杨白衣居士作《唯识要义》等。
  三、中国唯识宗的传承
  ┌德慧--安慧--真谛(无相唯识)
  弥勒--无着--世亲 ┤
  └陈那--无性--护法--戒贤--玄奘(有相唯识)--窥基--慧沼--智周
  1.弥勒(Maitreya) 意译作慈氏。佛陀入灭后九百年顷的印度人,为瑜伽大乘的始祖。于现存汉译藏经中,造立者注名为弥勒菩萨者,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于西藏大藏经中,除上述诸论外,尚有《现观庄严论》、《法法性分别论》、《大乘究竟要义论》。
  相传弥勒为无着之师,创倡瑜伽唯识的教理,后传授予无着。另据《婆薮盘豆法师传》所载,无着尝上兜率天向弥勒菩萨谘问大乘空观之理,因其师亦名弥勒,后世遂将之视同为当来成佛的弥勒。不过,究竟弥勒是否为历史上实在的人物,至今未有定论。
  俄国佛教学者欧帕米勒( E. Obermiller)认为,传说龙树因文殊菩萨启发而着诸论,无着则蒙兜率天弥勒的神力而作诸论。日本学者山口益承此说,将弥勒所作的《中边分别论》、《大乘庄严经论》、《法法性分别论》等的注释者、论说者,均视为无着一人,而认为弥勒仅为灵感的启发者,乃一生补处的将来佛。学者拉莫特(E.Lamotte )同意此说,并为作补充说明,认为成立时期稍迟的大乘经典每每具有藉托圣言以为权威的倾向,所以怀疑弥勒的历史实在性。
  日本学者宇井伯寿则反对此派说法,主张弥勒论师为真实历史人物,既创倡瑜伽大乘之教,且造立上举诸论,由无着笔录。
  弥勒学说的特色:
  实践如来藏缘起的大乘教义(《庄严经论》、《辩中边论》)。
  确立阿赖耶识缘起(《瑜伽师地论》)。
  2.无着( Asanga ) 音译为阿僧伽,生于公元四、五世纪顷。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 又称无障碍。 北印度犍驮逻国普鲁夏普拉( Purusa-pura, 布路沙布逻)人。 依《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父名憍尸迦( Kausika ),为国师婆罗门。有兄弟三人,皆称婆薮盘豆 (Vasubandhu)。
  无着初于小乘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出家,因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意欲自杀。当时,在东毘提诃( Videha )有宾头罗尊者前来为说小乘空观。无着初闻悟入,然对此犹不满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受大乘空观,归来如说思惟,因而通达大乘空观。后来又数往兜率天修学《瑜伽师地论》等大乘深义,并集众宣说,由是大乘瑜伽法门广为传播。
  无着致力于法相大乘的宣扬,又撰论阐扬诸大乘经典。他的胞弟世亲本习小乘,后来听从他的规劝,归心于大乘,竭力举扬大乘教义。无着撰有《金刚般若论》、《顺中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显扬圣教论颂》、《六门教授习定论颂》等多种论颂。
  3.世亲(Vasubandhu) 音译为婆薮盘豆、筏苏盘豆、筏苏畔徒、婆薮盘头、婆修盘头。为《俱舍论》的作者。又称作天亲,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四、五世纪顷,北印度犍驮逻国普鲁夏普拉人,是国师婆罗门憍尸迦的第二子。与其兄无着,初于小乘萨婆多部出家。其后,无着直入大乘,世亲却入经量部,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四年后归国,为大众宣讲《毘婆
  沙》,并作《阿毘达磨俱舍论》。世亲最初抨击大乘佛教,认为大乘非佛所说。后来由于无着的方便开导,始悟大乘之理,转而信奉弘扬大乘要义。
  在玄奘大师著述的《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胁尊者室东有故房,世亲菩萨于此制《阿毘达磨俱舍论》,人而敬之,封以记焉。"几世纪后,故迹仍然完善保存,可知印度人对世亲菩萨的崇敬,历世不减。
  无着的论着与注释的典籍甚多,由此奠定大乘佛教瑜伽派的基础。重要著述有:《俱舍论》三十卷、《摄大乘论释》十五卷、《十地经论》十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广百论》、《菩提心论》、《三十唯识论颂》、《大乘百法明门论》等四十多种。
  4.德慧(Gunamati) 音译为窭拏末底、瞿那末底、求那摩帝。南印度人,生于公元五世纪后半至六世纪前半。乃安慧之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法师幼时敏达,学通三藏,理穷四谛,又擅长于定门。其时,摩竭陀国有数论外道摩沓婆,学通内外,论极幽微,受国王崇敬,敕封食邑二城。师欲挫其锐,遣门人示意,将于三年后论破之。及约期至,乃于国王前对论,至第六日,摩沓婆辞穷,吐血而亡。法师乃请国王将外道的封邑改建为伽蓝,王供养甚殷。
  德慧曾住那烂陀寺,雅誉高极一时,又与坚慧共游止于伐腊毘国的阿折罗伽蓝,于其寺中著作诸论,现存有《随相论》一卷,《中论疏》及《唯识三十颂释》等。
  5.安慧( Sthiramati, 公元四七五|五五五年 ) 音译作悉耻罗末底。南印度罗罗国(伐腊毘国)人。为南印度远近闻名的大乘佛教论师。安慧上承德慧,下传真谛,精通唯识、因明等学,善于论义,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
  安慧约与护法同一时代,然与护法的主张有不少相异之处。在心识作用方面,只承认自证分为实有,而以见分、相分为情有理无,所以被称为"一分家";而护法则立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被称为"四分家"。
  安慧尊崇世亲的教义,继承其学说,曾著书释论世亲的《唯识三十颂》,即《唯识三十颂释论》(梵文本迄今尚存,近代于尼泊尔发现。今有法译本及日译本)。其他的著述有《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大乘广五蕴论》一卷、《大乘中观释论》九卷等。
  6.护法(Dharmapala) 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生于六世纪顷。为南印度达罗毘荼国大臣之子,本与王女有婚约,后来却在结婚当天落发出家。精通大小乘教学,于摩 竭陀国那烂陀寺广布教化,学徒数千人。二十九岁退隐于大菩提寺,专事著述。三十二岁示寂,着有《大乘广百论释论》、《成唯识宝生论》、《观所缘论释》等。
  7.戒贤(Silabhadra) 音译尸罗跋陀罗。生于公元六、七世纪间,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为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僧。戒贤为东印度三摩呾咤国的王族,属于婆罗门种姓。少时好学,游历诸方,访求明哲,至那烂陀寺遇护法宣论,闻法信悟而出家。三十岁,因为论退南印一大外道,而获得国王嘉赏,为他建构伽蓝。
  论师长期住持那烂陀寺,弘扬唯识教义。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将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并主张五种姓说。玄奘西游时,大师年已百余,时为那烂陀寺大长老,众共仰尊,不直呼其名,而美称为"正法藏"。
  8.玄奘(公元六 二|六六四年) 唐代高僧,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自幼出家,遍学《涅盘》、《毘昙》、《摄论》、《成实》、《俱舍》等诸经论。由于当时诸家对佛教经典的解释不一,众说纷纭,大师于是发心前往天竺求回唯识学的原典。
  唐贞观三年,大师只身渡过八百里的流沙,历经重重的艰难困苦,冒着生命的危 险,到印度那烂陀亲近当时唯识学的泰斗戒贤论师,学习《瑜伽》、《显扬》、《婆沙》等诸论,深究护法唯识学的奥义。贞观十九年,大师携带大小二乘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回到唐都长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为唯识宗的宝典,如《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等。大师回到长安之后,
  二十多年间,一方面培育弟子,一方面从事译经的工作,一共译有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的经典,奠定了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基础。
  根据史传记载,玄奘大师将要束装回国的前夕,在印度曾将自己所建立的唯识要义,挂牌向全印度的宗教界宣布:"如果有人能够把我所立的唯识论说驳倒,我玄奘愿以生命向他礼谢。"数周之间,没有一个人能够反驳他的立论。大师学养之深,可见一斑。因此声名远播,全印度数十国的国王联合请他开讲唯识教义,盛况空前。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国去求学的留学生,并且是在国际舞台上,第一位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人。玄奘大师的贡献,不仅仅是佛教而已,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至钜,功不可没的高僧。
  9.窥基(公元六三二|六八二年) 唐代长安(陕西西安)人,俗姓尉迟,字洪道,又称灵基、乘基、大乘基、基法师。十七岁,从玄奘大师出家,学五天竺语言,识解大进。二十五岁进入玄奘大师译场,参与译经。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玄奘大师译唯识论时,与神昉、嘉尚、普光三师共同检文、纂义,以论议不合,玄奘大师乃遣出三师而独留窥基,于是参糅十大论的释论而成一本,即《成唯识论》。玄奘大师又为窥基阐说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及《瑜伽师地论》等,因此,师亦通达因明之学与五性的宗法。龙朔元年(公元六六一年),玄奘大师主译《辩中边论》、《辩中边论颂》、《二十唯识论》、《异部宗轮论》、《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咸由师笔受,除《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外,皆作述记。后游太行、五台山,宣讲大法,及返慈恩寺传授玄奘大师的正义,著述甚多,如:《瑜伽论略纂》、《杂集论述记》、《大乘法苑义林章》、《法华经玄赞》等,时称百本疏主,或百本论师;而以唯识论为宗,故又称唯识法师。
  唐高宗永淳元年示寂,世寿五十一。葬于樊川北原的玄奘塔侧。据说:玄奘大师在传播唯识教义的时候,深深觉得:寻找一位传人,以推展弘扬唯识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这一个人必须是上根、有智能的人,才能担当重任。这样的俊才要到那里去寻觅呢?大师后来看中尉迟公的儿子,便要求尉迟公答应儿子出家。正当年少气盛的青年,听说一位出家人要他出家,便傲慢地说:"笑话!我怎么会出家呢?"
  玄奘大师看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很有耐性的说:"我一定要度你出家,如果你跟随我出家,我就把唯识宗的教理传授给你。"
  青年一听,鼎鼎有名的唯识学高僧玄奘大师,要将唯识思想传授给他,于是动了心,但仍然趾高气昂地说:"你要我出家可以,但是有三个条件,你能答应吗?"
  "有条件就好商量,请你开出你的条件吧!"
  "第一、我所到之处,必须有一辆车子,装满美酒,任我饮用;第二、我所到之处,必须有一辆车子,载满美女,陪侍着我;第三、我所到之处,必须有一辆车子,装满书籍,随我览阅。"
  求才若渴的玄奘大师听了,不但没有失望,并且满口答应说:"所有的条件,我都承认你,你能知道要求一车的书籍,懂得求上进,很好!"大师的本意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因此收他为弟子,这就是后来创立法相宗,恢弘唯识哲学的窥基大师。
  这么一个不守戒律、违反戒律的青年,进入了佛门,佛门的弟子当然会很反感。但是连谨守戒律、创立律宗的祖师||南山道宣,也非常拥护窥基大师。有弟子看不下去,就对道宣律师说:"师父!为什么你老是看重窥基这个不守清规的佛门败类?
  "道宣律师说:"没有关系,他只是世间的习气还没有完全断除,有朝一日,他将会成为佛门的法器龙象,光大佛教。"如道宣的预料,后来传播玄奘大师的法相要义,阐扬唯识思想的人,正是窥基大师。
  从窥基大师的例子,返观今日有多少的佛教青年,投身到佛教,偶而有一点过失缺点,常常受到佛教界人士的围攻、打击,使他们在佛教里没有容身之地,而悄悄地离去,佛教因此而损失不少的人才。像玄奘大师、道宣律师,这样慈悲宽宏、方便摄受,因此能造就旷世的奇才,无怪乎唐朝的时候,佛教人才辈出,显现出一片光明灿烂的盛况,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10.慧沼(公元六五一|七一四年) 唐代法相宗僧。淄州淄川(山东淄川)人,姓氏不详。又称淄州大师。十五岁出家,如法修身,不违戒律,时人以"沼阇梨"称之。初从玄奘大师受学,后转依窥基大师习学唯识,能深入堂奥,得其真传。窥基大师示寂后,圆测大师著作《唯识论疏》反驳窥基大师之说,慧沼乃撰《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其说,以显法相的实义。曾先后参与义净、菩提流志的译场,并任证义,多所刊正。又着有《能显中边慧日论》四卷、《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论述法相教义;另着有《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六卷、《法华玄赞义决》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一卷等。与窥基、智周合称为唯识三祖。开元二年示寂,世寿六十四。
  11.智周(公元六六八|七二三年) 唐代僧。泗州(江苏)人,俗姓徐。十九岁受具足戒,二十三岁投慧沼大师门下,精研法相奥义,得慈恩宗嫡传。后住濮阳报城寺,传法相宗教义,常事著述,对因明学也有许多补充,世称濮阳大师。唐武后长安三年(公元七 三年),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入唐,就师习学法相宗旨。玄宗开元五年(公元七一七年),日僧玄昉入唐,也参与其会下,亲受宗致。智周继窥基、慧沼后,为法相宗第三祖,生平心系西方,据传曾于西方净土院内造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五十二菩萨像,感得灵瑞。开元十一年六月二十一日示寂,世寿五十六。着作颇多,有《成唯识论演秘》七卷、《梵网菩萨戒本疏》五卷、《法华经玄赞摄释》四卷、《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四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后记》各二卷、《成唯识论了义灯记》二卷、《瑜伽论疏》四十卷等。其中,《成唯识论演秘》与《唯识论枢要》(窥基)、《唯识论了义灯》(慧沼)等,共称唯识三疏。
  四、日本唯识宗的传承
  日本孝德天皇白雉四年(公元六五三年),道昭、道严二僧入唐,随玄奘大师学习法相宗义,返日后,于元兴寺弘扬法相宗,这是日本唯识宗的初传。
  齐明天皇四年(公元六五八年),智通、智达入唐,从玄奘大师受持唯识宗义,返日后,于元兴寺弘扬法相宗,这是日本唯识宗第二传。
  武则天长安三年(公元七 三年),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等来到中国,于智周大师门下学习唯识宗义,去到日本后,于元兴寺宣传法相宗,这是日本唯识宗第三传。
  元正天皇灵龟二年(公元七一六年),玄昉入唐,于智周大师门下学习唯识教义,返日后,在奈良兴福寺弘扬唯识宗,这是日本唯识宗第四传,又称北寺传或兴福寺传。前三次则称元兴寺传或南寺传。
  日本法相宗是奈良时期(公元七一 |七九四年)、平安时期(公元七九四|一一九二年)最有势力的宗派之一。
  [ 本帖最后由 咸临公子 于 2008-5-19 22:02 编辑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唯识宗
  五色网官方网店http://shop34296896.taobao.com/网购请洽“宝屋有约”QQ:382638188 同时欢迎福州地区的网友上门选购。
  UID65 帖子6281 精华3 积分7649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968 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5 最后登录2009-2-27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欢迎加入论坛会员,更多惊喜,有盼期待.(点即可注册) 五色QQ群:43197523
  咸临公子
  超级版主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5-19 10:15 只看该作者
  贰、唯识宗所依经论略释
  本宗总取《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毘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等六经及《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等十一论为所依。六经之中,以《解深密经》为本经;十一论之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以玄
  奘、窥基二师所糅译护法等十家之言而成的《成唯识论》为综合。
  一、六经
  1.《华严经》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梵名Buddhavatamsaka-mahavaipulya-sutra 汉译版本有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入法界品》的别译本)。整部经典有十足唯心论的特色。文中云:"三界虚妄,只是此心所造;十二缘分,全是依据心。"为唯识说的教证,在印度影响唯识瑜伽行派甚巨。如世亲原属小乘有部论师,认为大乘佛教非佛说,时常批评、毁谤大乘,兄长无着授以《华严经.十地品》,乃舍小入大,跟随无着学习大乘唯识教法。
  2.《解深密经》 梵名 Samdhinirmocana-sutra。成立于公元三百年顷。汉译版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五卷、唐玄奘译《解深密经》五卷、陈真谛译《佛说解节经》一卷(抄译)。现存注疏有圆测撰《解深密经疏》十卷,征引宏博,备大小乘义。
  此经共分八品:第一、序品;第二、胜义谛相品;第三、心意识相品;第四、一切法相品;第五、无自性相品;第六、分别瑜伽品;第七、地波罗密多品;第八、如来成所作事品。经中重要论点:
  (心意识相品):叙说心、意、识的名相,阐明唯识转变。
  (一切法相品)、(无自性相品):阐说三性与三无性,显发空有和融的大义,会一乘五姓两门,判三时教(三时判教)的隐密,显了义、不了义。
  (分别瑜伽品):说明唯识观行。
  3.《楞伽经》 梵名 Lankavatarasutra 。成立于公元四年前后。汉译版本有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北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本经的宗旨在说明五法、八识、三性、二无我的思想。经中结合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思想,为后世《大乘起信论》思想的先驱。对后期的唯识学说,尤其是护法的唯识,影响甚大。
  4.《厚严经》:此经未传中土。一说为唐代日照译的《大乘密严经》。经中宣说阿赖耶识能示现众法,染净诸法恒以此识为所依,更阐明阿赖耶识随迷悟之缘而别凡圣。
  5.《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此经未传中土。
  6.《阿毘达磨经》 此经未传中土。
  二、十一论
  1.《瑜伽师地论》 梵名 Yogacarabhumi。弥勒菩萨讲述,无着记。汉译版本有北凉昙无谶《菩萨地持经》十卷、刘宋求那跋摩《菩萨善戒经》九卷、陈真谛《决定藏论》三卷、唐玄奘三藏译《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诸异译本中,以玄奘所译最为详实。
  内容记录作者听闻弥勒菩萨自兜率天降至中天竺阿踰陀国讲堂说法的经过,其中详述瑜伽行(梵yogacara)观法,主张客观对象是由人类根本心识的阿赖耶识(ala=yavijnana )所假现的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的观念,才能悟入中道,是研究小乘与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由于本论广释实践唯识教理的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十七种阶段(十七地),所以又称为《十七地论》。在十七地中,尤以"菩萨地"为重要。全书分为五分:
  本地分:广说瑜伽禅观境界十七地义,以境、行、果三相摄十七地。为百卷中的前五十卷,是本论的主体。
  摄决择分:显扬十七地中深隐要义,也就是决择本地分中不尽要义,发挥唯识道理,于境谈论八识,于行详述菩萨,于果讲说无住涅盘。又决择《深密》、《宝积》二经,此二经是唯识的开基。为其次的三十卷。
  摄释分:解释诸经的仪则,为卷八十一、卷八十二。
  摄异门分:阐释经中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为卷八十三、卷八十四。
  摄事分:明释三藏的要义,为最后的十六卷。
  2.《显扬圣教论》 梵名 Prakaranaryavaca-sastra。无着论师造。又称《总苞众义论》。唐代玄奘译《显扬圣教论》二十卷。本论是无着节略《瑜伽师地论》的精义所成,分为十一品:摄事品、摄净义品、成一善巧品、成无常品、成苦品、成空品、成无性品、成现观品、成瑜伽品、成不思议品、摄胜决择品,共有二百五十二颂半,论中广说空与无性,阐发现观瑜伽,为法相宗"止观"的根本论典。
  3.《大乘庄严经论》 梵名 Mahayana-sutralamkara。又称《大乘庄严论》、《大庄严论》、《庄严论》、《庄严经论》。无着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公元一八九八年法国学者莱维( S. Levi)于尼泊尔发现本论的梵本。西藏译本将全书为"颂"、"释"两部分。全论的宗旨在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的各种法门。二十四品中,主要论述大乘要义,如(成宗品)对于"大乘非佛说"的非难,提出答辩的论据。(菩提品)中,更阐述了"佛身"即是智能圆满的菩提,法界与众生一如,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义理。又本论品名与《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品目完全一致,可视作依(菩萨地)而造。但是在论义、解释方式上,二者迥然不同,乃依(菩萨地)的思想来发扬大乘的特色,含有《瑜伽师地论》中所未有的"如来藏思想"。
  4.《集量论》 梵名Pramana-samuccaya。西藏名 Tshad-ma Kun-las btus-pa。古印度陈那(梵 Dignaga )着。 唐代义净曾于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译,共四卷,不久即亡佚。本论是自陈那所着《正理门论》等诸书中,有?quot;量"的部分全数收集,汇编组织而成的因明书。是陈那自身量说集大成的著作。内容分为六章:现量品、为自比量品、为他比量品、观喻似喻品、观离品、观过类品。书中包含对世亲的
  论轨(梵 Vadavidhi, 藏 Rtsod-pa sgrub-pa )、正理学派、胜论学派、弥曼蹉学派、数论学派等知识论的批判。本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本偈,一是作者自身的注释。陈那以批判的态度研究佛教与外道的各种量论,将量归结为现量与比量二种,阐明二者的性质,提出三分说,将"识"分为相分、见分、自证分三部分,现量论与三分说发展了唯识学派的认识论;又?quot;三支作法"为中心,说明因三相、九句因、同喻
  之合与异喻之离,剖析多种似因、似喻与似能破的推理错误,是因明重要著作之一。
  5.《摄大乘论》 梵名Mahayana-samparigraha-sastra。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无着论师造。汉译版本有后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二卷、陈真谛译《摄大乘论》三卷、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三卷。本论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著作,主要在诠释《大乘阿毘达磨 摄大乘》一品的宗要,着重瑜伽行派的观点,共分十章。论中开宗明义指出"大乘"才是真正佛陀所说。由于本论内容赅摄大乘佛教的一切
  圣教法门要义,所以称为摄大乘论。
  6.《十地经论》 略称《十地论》。世亲菩萨造。汉译版本有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同译的《十地经论》十二卷。另有藏译版本。是解释《十地经》(《华严经 十地品》的别译)的著作。内容主要解说菩萨修行的阶位,十地融摄一切善法:初三地寄说世间的善法;次四地说三乘修行的相状;后三地则说一乘教法。
  论中提出"三界唯心"的论点,世亲依唯识道理加以发挥;讲到十二缘起,世亲解释为"依于一心";讲到"还灭",世亲认为应从"赖耶"与"转识"来解脱,不应从"我"等邪见中求。如此即将"三界唯心"的论点引申到染(缘起)、净(还灭),都归于"唯心",进而阐述阿赖耶识为诸法缘起的总根源。
  7.《分别瑜伽论》 弥勒菩萨所说,世亲造释论。又称摄散归观论。此论未传中土。
  8.《二十唯识论》 梵名Vimsatika vijnapti-matrata-siddhih。又称《唯识二十论》、《摧破邪山论》。世亲菩萨造。汉译版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大乘楞伽唯识论》一卷、陈真谛三藏译《大乘唯识论》一卷、唐玄奘译《唯识二十论》一卷。内容主要阐述唯识教义,重点在于破斥外道及小乘的偏见,以显扬唯识正义为主。论中初立三界唯识,其次提出七难,以解答外道、小乘对唯识说的问难,由此成?quot;万法唯
  识"说。本论与直接论述唯识义理的《唯识三十颂》相比,较着重破邪(破外道、小乘)的"实在论",显示"唯识无境"的义理。
  9.《辩中边论》 梵名Madhyanta-vibhaga-tika。弥勒菩萨说本颂,世亲论师造释论。汉译版本有陈真谛译《中边分别论》二卷、唐玄奘三藏译《辩中边论》三卷。
  内容是弥勒所造《辩中边论颂》的注释,主要在阐述大乘中道的正行。作者依唯识说的观点,说示佛教根本思想||中道。就虚妄分别、所取与能取、显现等观点,而明"非空、非不空"的中道,所以又称《离僻彰中论》。
  10.《观所缘缘论》 印度陈那论师造。汉译版本有唐玄奘三藏译《观所缘缘论》一卷、陈真谛译《无相思尘论》一卷,其它异译版本有《西藏大藏经》收录的《观所缘偈》及《观所缘注》等。一九二九年,日本学者山口益博士曾作法译本。内容主要是依因明三支之法,揭示心外的所缘缘非有,心内的所缘缘非无。
  11.《阿毘达磨杂集论》 梵名Mahayanabhidharma-samuccaya-vyakhya 。又称《杂集论》。安慧菩萨杂糅,唐代玄奘三藏译。十六卷。是随文注释无着菩萨的《大乘阿毘达磨集论》而成。原是无着弟子觉师子所作,安慧加以合糅集论而成。内容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
  三、《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 梵名 Vijnaptimatratasiddhi-sastra 。又称《唯识论》、《净唯识论》。护法等造。唐代玄奘译,窥基笔受。重要注释有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成唯识论别抄》十卷;慧沼撰《成唯识论了义灯》十三卷;智周撰《成唯识论演秘》十四卷。
  本论是《唯识三十论颂》的注释书,内容论说人类存在的根本依处即阿赖耶识,其中所藏的种子,由于缘起而形成现在,同时又造作未来,因而展开宇宙万象。期以观万法唯心所现,而能体证诸法的真理。今概述如下:
  卷一至卷二前段,论释"由假说我法"等颂,破斥执着于实我、实法之外道及小乘。
  卷二中至卷四中,论释"初阿赖耶识"等颂,阐明阿赖耶识的相状。
  卷四中至卷五中,论释"次第二能变"等颂,阐明末那识的相状。
  卷五中至卷七中,论释"次第三能变,此心所遍行,依止根本识"等颂,次第阐明六识能变的相状、六识相应的心所、诸识现起的分位等。
  卷七中至卷八中,论释"是诸识转变,由一切种识,由诸业习气"等颂,次第阐明一切唯识的要义、诸识展转的因果、生死相续的道理等。
  卷八中至卷末,论释"由彼彼遍计"等颂,阐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的要义。
  卷九,论释"即依此三性"等颂,阐明三无性的要义。
  卷十,论释"乃至未起识"等颂,阐明五位的相状;五位,是悟入唯识相性的次第。论中并多处引用其它瑜伽行派论师如难陀、陈那等诸学说。
  ┌略辨唯识相
  │           ┌异熟能变
  ┌明唯识相┤      ┌明能变相┤思量能变
  │     │      │     └了境能变
  │     └广辨唯识相┤正辨唯识      ┌明心法生起
  │           │     ┌释违理难┤
  │           └通释妨难┤     └明有情相续
  │                │     ┌明三性
  │               └释违教难┤
  │                     └明三无性
  │
  │明唯识性
  │     ┌明资粮位
  │     │明加行位
  └明唯识位┤明通达位
  │明修习位
  └明究竟位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