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九)


2014/9/3    热度:221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九)
  八、杂明修行及退不退门(上)
  唐?慧沼大师撰 吕姝贞讲述
  提要
  继卷上〈七、复说发心及哀愍门〉详述菩萨发心及哀愍等相关内容后,本门谈及有关菩萨功德、修学的项目及退转的原因,共有六个部分,即:菩萨所具有的功德、修学过程中退堕及胜进之法、应当远离及修学之内容、菩萨行及其对治之法、能成不退转地与发心相违之法和能令不退菩提之十法。
  首先,阐述菩萨修无上菩提的功德,具有甚奇特不共众生的殊胜法、平等心、报恩及欣赞等特性。接著,说明菩萨退堕及胜进,各有五种情形。进而再申明菩萨修习六度,求无上菩提时,应当远离恶知识、男女色、恶觉、嗔恚、放逸、外道书论、邪恶见;以及欲速得无上菩提,则应当修学亲近善士、亲近出家、不贪自身、常行和忍、修集精进、修习菩萨藏、修习第一义谛等七法。
  此外,又叙明心清净、作利益一切众生清净、修行清净、业果清净、不疲倦、满足一切助菩提法、随顺利益一切众生、戒清净、身口意业三法清净、善修十善业道、不随顺诸过、无彼处过、善取正教观有为法、受教不忘等十四种菩萨行之根源,以及十波罗蜜可对治悭贪、破戒心、嗔恚心、懈怠心、散乱心、愚痴心、烦恼心、颠倒道、不自在心、有我相等内容。再阐明菩萨成就不退转地的八法、五法,及与发心相违的三十二种阻碍。最后,则阐述能让菩萨不退菩提的劝发菩提心、供养诸佛、听法无厌、勤求和合、舍身护法、施以无畏、求大乘法、行大乘法、劝导众生入法、教化众生等十法。
  本门内容,分别引用、增删自下列论典:
  1.《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萨功德品第十八〉。
  2.《发菩提心经论》卷下〈如实法门品第十〉、〈功德持品第十二〉。
  3.《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上、下二卷。
  4.《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二。
  大纲
  壹、菩萨功德
  一、五希奇法
  二、平等心五相
  三、报恩五相
  四、欣赞五处
  贰、菩萨退堕与胜进
  一、退堕五法
  二、胜进五法
  参、菩萨应离及当修七法
  一、求无上菩提者,应离七法
  二、欲速得无上菩提,当修七法
  肆、菩萨行及十种对治
  一、菩萨行
  二、十种对治
  伍、能成不退转地与发心相违之法
  一、能成不退转地之法
  二、与发心相违之法──三十二挂碍堑路
  陆、十法能令不退失菩提
  一、劝发菩提心
  二、供养诸佛
  三、听法无厌
  四、勤求和合
  五、舍身护法
  六、施以无畏
  七、求大乘法
  八、行大乘法
  九、劝导众生入法
  十、教化众生
  壹、菩萨功德
  菩萨具有不共众生的殊胜法、平等心、报恩与欢喜赞叹等四种功德。玆分述如下:
  一、五希奇法
  四十六:菩萨修无上菩提,有五希奇: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菩萨功德品第十八〉:菩萨精勤修学,期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有五种不可思议甚奇特不共众生之殊胜法:
  一、于诸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
  菩萨对一切有情生起怜愍之心,是基于同体悲、无缘慈,并不是因为有任何其他条件因素而生起对众生的友情。
  此说明菩萨具有“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胸怀。
  二、唯为饶益诸有情故,常处生死,忍无量苦。
  菩萨为饶益一切众生,常置身于生死流转中,并忍受无量大苦。
  此说明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作为。
  三、于多烦恼难伏有情,善能解了调伏方便。
  菩萨对于深陷烦恼且难调伏的众生,能辨别众生之根机,而适时运用种种善巧方便,加以调伏。
  此说明菩萨善别众生根机,并契理契机地应病与药,期能引导众生修学正法,离苦得乐。
  四、于极难解真实义理,能随悟入。
  菩萨由于“广学多闻”,对一切法有深入而正确的理解,因而对于极难理解的真实义理,皆能领悟并且深入其中的意趣。
  此说明菩萨为“上求菩提”而广学多闻、深入经藏,而使智慧如海。
  五、具不思议大威神力。
  菩萨具有如心所求一切满足、乐说无碍之辩才等,不可思议大威德之自在神力。
  上述五种,是菩萨所具备且不与一般众生共同的殊胜功德。
  二、平等心五相
  由五种相,普于有情,其心平等:
  诸菩萨对于一切有情,有五种平等心:
  一者,菩萨最初发心,愿大菩提,如是亦为利益一切有情故,起平等心。
  菩萨最初的发心,不仅为得大菩提,而起大誓愿;同时,也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生起平等对待众生的态度。
  二者,于诸有情,住哀愍俱平等之心。
  菩萨修习大悲心时,普为一切有情众生而永保悲愍平等之心。
  三者,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一子爱俱平等之心。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以善心、慈悲心,发起犹如父母怜爱其子女之深心,来怜愍爱护一切众生;因其心平等,无有亲、疏、怨之别,而得以等视一切众生。
  四者,知一有情所有法性,即是一切有情法性,以法性平等俱行之心,于诸有情住平等心。
  菩萨普观一切众生于众因缘中已生诸行,了知通达任一众生的所有法性,即是一切众生的真实体性;因此,以众生的真实体性皆平等之心,来平等对待一切众生。
  五者,于一切有情行利益行,亦复如是。以利心俱,于诸有情住平等心。
  菩萨求无上正等正觉时,如为一有情众生成就利益行,则对于一切有情众生也是如此。菩萨因具备利益众生之心,所以能以平等心对待一切有情。
  上述五种,是菩萨修无上菩提时,为普砟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生起的五种平等心。
  三、报恩五相
  由五种相,于其有恩诸有情所,现前酬报:
  报恩五相,是指诸菩萨对于有恩于自己的众生,生起五种行动来答谢回报,也就是菩萨以五事来报答众生恩:
  一者,安处有情,令学己德。
  菩萨能妥切安置众生,让众生随学自己受持善法及一切禁戒。
  二者,方便安处,令学他德。
  菩萨对于一切众生,能依众生之根机,运用各种善巧方便妥切安排,让众生修学有成。
  三者,无依、无怙、有苦、有贫,随力随能作依怙等。
  菩萨以慈心悲愿来济度众生,作为众生的依护,对于一切没有依护、有苦恼、有贫匮,乃至众生因贪、嗔、痴等无明缠身,广造身、口、意等各种恶业,而堕于轮回之苦的人,菩萨皆能随自己的能力,为众生提供种种必要的协助,使众生脱离苦厄,获得安乐。
  四者,劝令供养诸佛如来。
  菩萨能劝导众生恭敬供养十方世界的诸佛如来。
  五者,令于如来所说正法,受持、读诵、书写供养。
  菩萨希望众生对于如来所说的正法,皆能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或分别解说,来教化他人。
  四、欣赞五处
  菩萨于五处,常当欣赞:
  又诸菩萨至心立愿于行菩提道,有五种情形,应当常常欢喜赞叹:
  一、值佛出世,常得承事。
  值遇佛出世,经常得以承事、供养、礼敬。
  二、于诸佛所,常闻六种波罗蜜多菩萨藏法。
  菩萨在一切佛所在之处,常能听闻六度等大乘菩萨藏法,并精勤修学以进趣菩提。
  三、于一切种成就有情,常有势力。
  菩萨为成熟一切众生,堪任修习种种善法,常具有拔济众生出离苦趣的大威势、大能力。
  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堪任速证。
  菩萨常能勤修大乘法,广集福德、智慧资粮,利益一切众生,永不懈怠,成就堪任能力,进而速证无上正等正觉。
  五、证菩提已,诸弟子众,常和无诤。
  菩萨证无上菩提之后,常愿眷属成就,因此,一切弟子们,时时和合无诤,精进修学。
  贰、菩萨退堕与胜进
  一、退堕五法
  又诸菩萨随顺退法,当知有五:
  退堕,是指学菩萨道的人,偶而也有五种退堕或善法损减的情形,修学者必须知道:
  一、不敬正法及说法师。
  不恭敬供养正法及弘扬正法的人。
  二、放逸懈怠。
  不仅不精勤修习应修之善事及应防之恶事,且懒散不勤勉、态度轻慢不庄重。
  由于放逸懈怠能障碍精进、增长染污之业,而成为众行之累。
  三、于诸烦恼亲近执著。
  生起烦恼或心情放逸、纵意攀缘等“心掉”,不停地亲近执著一切烦恼。
  “掉”,动之意。包括身掉、口掉、心掉三种:灱身掉:即身体喜好游走,或用谈谐有趣的话、开玩笑等等戏谑,或坐不暂安。牞口掉:即好喜吟咏,竞诤是非、无益戏论及世间语言等。犴心掉:即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或诸恶觉观等。如人摄心,犹不能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犹如无钩之醉象,不可禁制。1
  四、于诸恶行亲近执著。
  接近学习一切身、语、意等不良行为,增长恶业,不益法利。
  五、与余菩萨挍量胜劣,起增上慢。
  与其他菩萨衡量高低、优劣;若有些微殊胜之处,则心生憍慢或起增上慢。
  二、胜进五法
  与上相违,名顺胜法。
  与上述五种退堕之法相反的,即是顺胜分法;称为菩萨五种善法增长。内容如下所列:
  一、供养正法及说法者。
  二、摄心精进修学一切善法。
  三、对于所生起的烦恼,乐于除灭。
  四、对于菩萨,能心生恭敬。
  五、对于菩萨藏,能随顺解义。
  参、菩萨应离及当修七法
  一、求无上菩提者,应离七法
  《发菩提心论》下云:菩萨修习六波罗蜜、求无上菩提者,应离七法:
  《发菩提心经论》卷下〈如实法门品第十〉说:菩萨修习六度、求无上正等正觉,应当远离七种情形:
  (一)离恶知识
  一者,离恶知识:恶知识者,所谓教人舍离上信、上欲、上精进,集众杂行。
  远离恶知识:因为恶知识教人舍离最上信、上欲、最胜精进,且集众多正行、助行以外之一切万行来修学。所以,应当远离。
  (二)离女色
  二者,离于女色:贪著嗜欲,染习世人而专俗事。
  远离女子的美色:因女色会使人贪著感官上的欲求,或受到世人串习的熏染,而集中心志于日常俗事,容易造作恶业。
  因此,对男众而言,劝诫世人远离女色,勿受其蛊惑,以致使人心意迷乱。若对女众而言,则是要远离男性的诱惑。
  在《摩诃止观》卷四(上)也提到:“缘力既具,当割诸嗜欲。”2即当呵斥色、声、香、味、触等五欲:
  1.呵斥色欲:是指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青黄赤白等种种妙色,能令生爱,造诸恶业。
  2.呵斥声欲:是指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等,能令人生起染著,而造诸恶业。
  3.呵斥香欲:是指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能令人生起爱意执著,开启系缚众生的身心,使众生永远沉沦于生死流转的烦恼门中。
  4.呵斥味欲:是指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能令染著,生起不善业。
  5.呵斥触欲者:是指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诸好触,能令染著,产生障道诸业。
  (三)离恶觉
  三者,离于恶觉:自观形容,贪吝爱重,染著守护,谓可久保。
  远离妄分别等恶念:自观形体容貌,贪惜喜爱重视,误以为染著守护,即可以永久保存。
  觉是指心的分别作用,新译作“寻思”;犹如一般所说的“念”。《菩萨善戒经》卷三说:“恶觉观者,教令数息。”3所谓恶觉,即觉于有违正理的邪心思想。恶觉有八种:即欲、嗔、害、亲里、国土、不死、族姓、轻侮。其内容如下:
  1.欲觉:是指常生起贪欲心,思念世间之可爱情境。
  2.嗔觉:又称为恚觉;指常生起嗔恚心,思量世间怨憎等不可爱情境而忿恨。
  3.害觉:又称为恼觉;指常生起憎嫉心,欲恼害他人之念,如:打骂,乃至夺命。
  4.亲里觉:常忆念亲戚乡里而生起贪著之念。
  5.国土觉:心常思国土安危之念。
  6.不死觉:积聚财宝,心常忆长命不死之念。
  7.族姓觉:心常忆念自身、世族、种姓高贵而生染爱执著。
  8.轻侮觉:又称为轻他觉、轻诬觉;指自恃才德优越而轻贱、侮蔑他人。
  《大乘义章》卷五(末)以此八觉为修道之“四使”,即:欲、亲里、国土三觉为贪心所摄;嗔、害二觉为嗔恚所摄;不死觉为愚痴所摄;族姓、轻侮觉为慢分所摄。其中,前三觉罪过特重,又别称三恶觉。
  (四)离嗔恚
  四者,离嗔恚:举慢嫉忘哠,兴起诤讼,坏乱善心。
  远离嗔恚:因骄慢嫉妒等,极易产生争辩诉讼之事,而坏乱善心。
  (五)离放逸
  五者,离于放逸:憍慢懈怠、自恃小善、轻蔑于人。
  远离放逸:因憍慢、懈怠,而不精勤修学,或过分自信而骄傲地认为他人所为皆是小善,进而藐视他人。
  其实,菩萨在修学的过程中,不应轻忽小善以为无福,因为“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六)离外道书论
  六者,离于外道书论,及世文颂、绮饰文词:非佛所说,不应赞诵。
  远离于外道书论及世俗歌功颂德的文辞、华丽妆饰的文章:因非佛所说之正法,所以不应该赞美称颂。
  (七)离邪恶见
  七者,不应亲近邪见、恶见。
  不应该信任接近无视因果道理的谬论、乖谬不合理的见解,或对诸法真理生起不正确之见解。
  如是七法所应远离。如来说言:“不见更有余法深障佛道。”如此七法。
  以上七种情形能障碍佛道的修学,是菩萨修学过程中,所应当远离的。如来说:“不曾见过更有其他情形能深切障碍佛道的修学。”所以,上述七种情形,是菩萨应当远离的。
  二、欲速得无上菩提,当修七法
  若欲速得无上菩提,当修七法。
  菩萨若想要速证无上正等正觉,应当积极精勤修学下述七法:
  大意翻前七所修行。
  与上述七种应当远离的情形相反的修行;翻,反之意。即:亲近善士、亲近出家、不贪自身、常行和忍、修集精进、修习菩萨藏、修习第一义谛。详情如下所述:
  (一)亲近善士
  一、菩萨应当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是指诸佛及诸菩萨,或能让菩萨安住于甚深法藏的声闻人。
  (二)亲近出家
  二、菩萨应当亲近出家人,也当亲近僻静场所,来远离女(男)色及各种嗜欲。
  (三)不贪自身
  三、菩萨应当自观身形如粪土,但盛臭秽、风寒、热血无可贪著,宜思厌离,精勤修道。
  (四)常行和忍
  四、菩萨应当永久奉行和忍的准则,恭敬柔顺,也要劝化他人安住在柔和忍辱的修持中。
  (五)修集精进
  五、菩萨应当修集精进,常生惭愧心,敬奉师长,怜愍贫穷下贱之人;见困苦的人,愿以自身代众生承受一切苦难,永不退缩、畏惧,期能以智慧拯救沉溺于轮回洪流中的众生。
  (六)修习菩萨藏
  六、菩萨应当修习大乘诸菩萨藏及佛所赞叹之法,并受持读诵。
  (七)修习第一义谛
  七、菩萨应当亲近修习具有卓越意义、最高且圆满究竟智慧的真理。 (待续)
  注释:
  1.智顗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第46册,页464b~464c。
  2.《大正藏》第46册,页35c。
  3.《大正藏》第30册,页979a。
  4.《大正藏》校勘栏:忘=忌。
  《妙心法雨》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九)
  八、杂明修行及退不退门(中)
  唐·慧沼大师撰 吕姝贞讲述
  肆、菩萨行及十种对治
  至于该如何实践菩萨行?如何对治修学过程中的恶习?
  慧沼大师在《劝发菩提心集》中,除了阐述丰富的“菩萨行”内容外,更以月净光德天子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对话,说明菩萨主要“以大悲为本,为一切众生”,并进而层层提出直心、平等心、无异离异行、深净心、无上菩提心、六度、方便慧、不放逸心、三善行、十善道、持戒、正忆念、正观、坚念不忘 5 等菩萨行根源,明确陈述:心清净、作利益一切众生清净、修行清净、业果清净、不疲倦、满足一切助菩提法、随顺利益一切众生、戒清净、身口意业三法清净、善修十善业道、不随顺诸过、无彼处过、善取正教观有为法、受教不忘等菩萨行的十四种内容。进而以菩萨到达大涅槃所必备的十波罗蜜,来对治悭贪、破戒、嗔恚、懈怠、乱心、愚痴、烦恼、颠倒心、不自在心、有我相等十种不得无上菩提之恶习。
  一、菩萨行
  《文殊问经论》云:有天子,名月净光德,问文殊师利言:“菩萨初观,于何法故,行菩萨行,依何法故行菩萨行?”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卷上说:有一位称为月净光德的天子,请问文殊师利菩萨说:“诸菩萨初观哪一种法来实践菩萨行?又依哪一种法来实践菩萨行?”
  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诸菩萨行,以大悲为本,为诸众生。”
  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说:“天子!一切菩萨行,为利益一切众生,以大悲愍心为根源。”
  (一)心清净
  又问:“大悲,以何为本?”答:“以直心为本。”
  天子又问:“文殊师利!诸菩萨的大悲心,又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天子!诸菩萨大悲心,以质直清净而无谄曲的心为根源。”
  (二)作利益一切众生清净
  又问:“直心,以何为本?”答:“以于一切众生平等心为本。”
  天子又问:“文殊师利!一切菩萨质直清净而无谄曲的心,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天子!诸菩萨直心,以对于一切众生,皆能不生起怨亲等差别见解的平等心为根源。”
  (三)修行清净
  又问:“于一切平等心,以何为本?”答:“以无异离异行为本。”
  天子又问:“文殊师利!一切菩萨能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是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天子!诸菩萨对于一切众生起平等心,即以没有差别,也远离差别的行为为根源。”
  无异离异行,即菩萨对待一切众生,既“无”有差别的“异”性,同时也远“离”了差别的“异”性,所以,称为无异离异行。
  (四)业果清净
  又问:“无异离异行,以何为本?”答:“以深净心为本。”
  天子又问:“诸菩萨能没有差别且远离差别的行为,是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一切菩萨无有差别及远离差别的行为,以清净增上的深净心为根源。”
  (五)不疲倦
  又问:“深净心,以何为本?”答:“以阿耨菩提心为本。”
  天子又问:“一切菩萨清净增上的深净心,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一切菩萨清净增上的深净心,以勤求无上菩提心为根源。”
  (六)满足一切助菩提法
  又问:“阿耨菩提心,以何为本?”答:“以六波罗蜜为本。”
  天子又问:“诸菩萨无上菩提心,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一切菩萨无上菩提心,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为根源。”
  (七)随顺利益一切众生
  又问:“六波罗蜜,以何为本?”答:“以方便慧为本。”
  天子又问:“一切菩萨勤修六度,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一切菩萨实践六度,期能庄严佛土、成就众生,因而须以方便善巧的智慧为根源。”
  (八)戒清净
  又问:“方便慧,以何为本?”答:“以不放逸为本。”
  天子又问:“诸菩萨方便善巧的智慧,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诸菩萨方便善巧的智慧,以勤修善法、断除恶行的不放逸为根源。”
  (九)身口意业三法清净
  又问:“不放逸心,以何为本?”答:“以三善行为本。”
  天子又问:“诸菩萨不放逸心,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诸菩萨不放逸心,以身、口、意三善行为根源。”
  (十)善修十善业道
  又问:“三善行,以何为本?”答:“以十善道为本。”
  天子又问:“诸菩萨身、口、意三善行,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诸菩萨三善行,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等十善业道为根源。”
  十善业道,即十善,为佛教对世间善行的总称。它是由不杀生等三种身业、不妄语等四种语业,以及不贪欲等三种意业所组成的。
  有关十善业道所含的意义,则如下所述:
  1.不杀生:即不杀害众生的生命。上至诸佛、菩萨、圣人、师长、僧众、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有生命者,皆不得杀害。但是其中仍有轻重之分:若杀父母、师长、僧众、圣人,其罪深重,是属于逆罪;若杀其余之人,则称为犯根源性罪,不容忏悔。若杀害一切非人,则称为犯中罪;若杀畜生,则称为犯下罪。中、下之罪皆可忏悔,其余皆不可忏悔。
  2.不偷盗:宜称为“离不与取”较妥确,即不侵占夺取他人的财物。离,远离,不为之意。若常住、僧众、信施、民众之物品等,凡有所归属者之一切物质,如未得所有权人之同意,或夺、窃、诈诸取,乃至偷税冒渡等,皆为不与而取。此不与取戒,以盗僧物的过失最严重,盗鸟兽、四钱以下等物,属于轻罪,可以忏悔。
  3.不邪YIN:也称为“离欲邪行”。即不与配偶以外的人行YIN。居家学佛只许于正常夫妇间之正YIN,其余或者因为国法不容、佛法不许,或者因为亲属保护人所不同意,皆不得行YIN。
  4.不妄语:也称为“离虚诳语”。即不讲虚诳骗人的言语。凡是为自己或亲朋好友之利益,或为使怨敌受害而说不实之语,皆为妄语。如:见闻觉知言不见闻觉知、不见闻觉知言见闻觉知等,是属于小妄语,皆可忏悔。但,若未证圣果,而说证得须陀洹果等;乃至实未得定、未见诸好相等,而说得定或见香、花、菩萨、声闻、天人神鬼等,皆为大妄语,犯则罪重,不可忏悔。
  5.不两舌:指不说离间他人之言语,意即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或存破坏他人和好的动机。
  6.不恶口:指不说粗恶及使人难堪或不悦的语言,如:冷嘲热讽、呵骂、恶意攻讦或尖酸刻薄的批评等。
  7.不绮语:指不说无意义语或出于散乱心的杂秽语,如:情歌艳曲、诲盗诲YIN、说笑搭讪,或者天南地北等言不及义之语,来浪费时光或戕害身心。
  8.离贪欲:指对他人的妻室(或丈夫)、权位、财物等,不生贪恋而欲得的心理,也不作取得他人财物等计画,而能安份知足,远离贪欲心。
  9.离嗔恚:指对众生常思顺行、仁慈,永舍热恼,不起嗔恚忿恨心,更不作损害他人的设想。
  10.离邪见:指心安住于正见。正见有善恶、业报、前生后世、凡夫圣人等,并明确了解事物不诳也不曲。
  由上述可知十善业之重要性。由其内容中,更可看出格外重视语业;因为语业是人类和乐共处的根源德行。自从有文字,再加上近代发明的电话、电视、网路,让人类意识更是息息相通,而危害性也更大。
  (十一)不随顺诸过
  又问:“十善道,以何为本?”答:“以持戒为本。”
  天子又问:“诸菩萨十善业道,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一切菩萨十善业道,以护持戒法为根源。”
  (十二)无彼处过
  又问:“持戒,以何为本?”答:“以正忆念为本。”
  天子又问:“诸菩萨护持戒法,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一切菩萨护持戒法,以如理作意的正忆念为根源。”
  正忆念,即如理作意,是从正闻而起的正思。菩萨心恒常正忆念,如:念佛、念法、念僧,念无常、无我,或念法性本空、本净等。
  (十三)善取正教观有为法
  又问:“正忆念,以何为本?”答:“以正观为本。”
  天子又问:“诸菩萨如理作意的正忆念,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一切菩萨正忆念,以正慧了知真如的正观为根源。”
  正观,即以正慧了知真如,或观八不中道,或行者能离断、常等八邪名。
  (十四)受教不忘
  又问:“正观,以何为本?”答:“以坚念不忘为本。”
  天子又问:“诸菩萨正观,以什么为根源?”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诸菩萨正观,以常忆持不忘一切法无常、苦、无我为根源。”
  二、十种对治
  《文殊问经论》下云:菩萨有十种对治,即十波罗蜜所对治法: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卷下:诸菩萨有对治悭贪、恶业、嗔恚、懈怠、乱心、愚痴、烦恼、颠倒心、不自在心、有我相等十种不得无上菩提之法,即十波罗蜜:
  (一)布施对治悭贪
  对治悭贪:布施故。
  布施波罗蜜:菩萨于念念中,大悲为首,为求佛智菩提,以修习佛道,所修善根,如:财施、法施、无畏施等,施与一切众生,以对治贪求而无满足的悭贪心。
  (二)持戒对治破戒
  治破戒心:身、口、意业清净故。
  持戒波罗蜜:持守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能对治恶业,除灭一切烦恼且常自省,使身、口、意三业皆能清净。
  (三)忍辱对治嗔恚
  治嗔恚心:修行清净大慈悲故。
  忍辱波罗蜜:菩萨以慈悲为首,修学清净大慈大悲之心,为不恼害一切众生,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以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以对治嗔恚,使心安住。
  (四)精进对治懈怠
  治懈怠心:求诸佛法无疲倦故。
  精进波罗蜜:以精勤进取之心探求一切佛法,不以少为足,且没有疲劳厌倦之情形。如:四正勤。此外,精进有身精进、心精进二种。前者指于身勤修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或指勤修布施、持戒的善法;后者指于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续,或指勤修忍辱、禅定、智慧。精进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五)禅定对治乱心
  治不善觉观心:得禅定解脱奋迅自在故。
  禅定波罗蜜:由禅定,摄持内意,修现法乐住静虑、引发神通静虑、饶益有情静虑,使心安定,身心自由通达,所作所为皆能进退无碍,进而远离种种烦恼的系缚。因此,能对治不善觉观的散乱心。
  (六)般若对治愚痴
  治愚痴心:生助决定慧方便法故。
  般若波罗蜜:因得世俗慧、缘胜义慧、缘有情慧,开真实之智慧,晓了诸法实相,产生帮助决定慧来行善巧方便法,利益众生。此能对治愚痴心,了知诸法实相。
  (七)方便对治烦恼
  治烦恼心:生道法故。
  方便善巧波罗蜜:修此波罗蜜主要在回向。菩萨因具大悲智慧,且不重自利而重度他,将前所修六种波罗蜜所集之善根资粮,不仅自利用,且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由此方便善巧能生起无量智慧,资助止观、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的助道法,以对治一切烦恼心。以种种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启发其智慧。小乘学者没有此善巧方便,所以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若冤家,而急求解脱。
  有关助道法,即三十七菩提分法,旧译作三十七道品,新译作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觉分、三十七助道法。修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支等三十七种法门;是趣向菩提之行,所以称为三十七菩提分。其内容,分述如次:
  1.四念处:也称为“四念住”,与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无常、苦、无我。也就是持续抱持“一切法(身、心、境)无常、苦、无我”的正确见解。就侧重而言,身是不净、受是苦、心是无常、法是无我。也就是念头(意识)安住在无常、苦、无我三者之上。
  2.四正勤:与八正道的正精进相同,也译为“四正断”。即将精进努力分为:努力断除已生起之恶、努力使未起之恶不再生起、努力使未起之善生起、努力增长已生起之善。
  3.四神足:又译为“四如意足”。为了得到神通的优异禅定,依其方法为:坽欲神足:即欲得禅定。夌精进神足:即努力于得到禅定。奅心神足:即欲得禅定的守心状态。妵思惟神足:即为得到禅定而作的思惟观察。
  4.五根:指信、勤(精进)、念、定、慧五个修行项目。“根”即能力。五根是使众生倾向理想的五种能力。因有这五种能力,就可让众生由迷的状态进入悟的状态。“信”所以置于五根之首,是因为佛教的实践道是以信为出发点。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学者的修道法。
  5.五力:前面的五根是指潜在的能力,而此能力实际发挥出来的具体力量,就是力。在内容上,五力与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场而言,则五力较五根更进一步。不仅限于信,自有漏的凡夫到无漏的圣者,皆有勤(精进)、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种种不同的阶段层次。
  6.七觉支:也译为七觉分、七菩提分。其内容为:a.念觉支:有念,具有优异的智慧,对很久以前的经验均可忆持不忘。b.择法觉支:有念而住,依慧去思惟抉择(取舍)所忆持的法。c.精进觉支:依慧对法作抉择思惟,并善巧方便调适三学而不偏废。d.喜觉支:精进禅观者产生精神的法悦。e.轻安觉支:由禅观产生喜悦者,身心也同时达轻快安乐。f.定觉支:身体轻快安乐者,可达心之统一。g.舍觉支:舍诸分别,平等保持已得统一的心。
  7.八正道:又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指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其内容如下:a.正见:指正确的见解,有世间正见、出世间正见两种。前者如:知善恶、业报、三世、凡圣等。后者,即有关佛教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缘起与四谛之智慧。b.正思惟:指在身、语行为以前的正确意志或决定。c.正语:指正思惟后所产生的正确言语,即: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而要说真实且与别人能融洽的有益语言。d.正业:指正思惟后所产生的行为。即不做杀生、偷盗、邪YIN等事,且要从事爱护生命、布施与慈善、遵守性道德等善行。f.正命:指正确的生活。即以正当的职业过正当的生活,以及每天过规律的生活:即由正业而得的经济,要量入为出,奢俭适中;此外,无论睡眠、饮食、工作、运动、休息等,都要有规律。g.正精进:精进是努力趋向理想,也就是指努力除恶,俾使一切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健康的日趋完善。h.正念:具有正确的见解、想法,时刻不忘其理想与目标。i.正定:即精神统一。在日常生活中,使心安静,犹如明镜止水般的无念无想之状态。 (待续)
  注释:
  5.《大正藏》第45册,页382a~b。
  《妙心法雨》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九)
  八、杂明修行及退不退门(下)
  唐·慧沼大师撰 吕姝贞讲述
  (八)愿对治颠倒心
  治颠倒心道:集实谛道,生不颠倒道故。
  行菩萨道的大心有情,志求无上菩提,不断地发起救济众生、利乐有情的种种微妙殊胜誓愿,并付诸实现,常持愿心,与志同道合的有情,引导摄化众生对治颠倒道、远离生死海,努力实现清净佛土,到达究竟的彼岸。
  由于“愿为行导”,因此大乘佛法,不愿将有用的功德,用于人天、小果上,而特别提出愿波罗蜜,例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不仅是凭他所发的四十八微妙大愿,更是透过他的实践而完成。
  (九)力对治不自在心
  治不自在心:法时非时得自在故。
  菩萨为利益众生,广学多闻,由思择、修习二力,以智慧思惟理解,并实践思惟所观察的诸法,培养实践善行,正确判别所修所行之能力,经常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引导众生修学,不被一切异论及诸魔外道所沮坏。因而藉由理解、实践二力,让所修的六波罗蜜相继不断,以断除不欲勤行利乐有情之障,进而证得智自在所依真如,随时皆得自在,以对治不自在。
  力波罗蜜的“力”,是指具有殊胜的堪能,不退屈,可分为二:1.思择力:思择可作不可作等。2.修习力:修万行时不退屈。此外,力波罗蜜具有十种力用。即:1.深心力:深寄心于佛法,远离种种烦恼的杂染;以此自正,故亦称正力。2.深信力:深信佛法,不为他人摧破;以此矫正他人之非,故又称为正他力。3.大悲力:拔济众生之苦而不生疲厌。4.大慈力:与乐予众生,一切平等哀愍。5.总持力:善于总持一切法义之力用。6.辩才力:有妙辩才,善令一切众生欢喜满足。7.波罗蜜力:即诸波罗蜜之力用,以庄严大乘。8.大愿力:有弘誓愿力而且永不断。9.神通力:即种种神通力,能产生无量功德之法。10.加持力:即佛的加持力,善护持一切众生,令信解领受。
  法时非时:即适时法、非适时法:菩萨以佛法为正知见内修、外弘,摄化有情必依循其时、地、人的根性、习俗施教,才能善巧方便断除障碍而获得法、义、梵行饶益的自在心。
  (十)智对治有我相
  治有我相:观诸法无我故。
  由前六波罗蜜而获得不可思议的殊胜妙智,能观一切法无我,如实了知一切法之智慧,并受用法乐,观察有情的根性,以成熟有情、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可对治有我相之情形。
  如次十度对治可知。
  以上是菩萨修学过程中的十种对治恶习之法。
  十波罗蜜皆以菩提心为因。《解深密经》卷四说明,六波罗蜜之外另施设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之原因是:方便波罗蜜为施、戒、忍三波罗蜜之助伴;愿波罗蜜为精进波罗蜜之助伴;力波罗蜜为禅波罗蜜之助伴;智波罗蜜为般若波罗蜜之助伴。
  此外,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是从第六般若波罗蜜无分别智中所开展出来的。般若有加行无分别、根本无分别、后得无分别的三慧,而后面的四波罗蜜,即属于后得智所摄。善巧方便等是后得智作用的四种差别。若只说六度,则般若是总摄无分别智与后得智。若言十度,则第六般若只限于根本无分别智,因后得智已分属后四度。1
  伍、能成不退转地与发心相违之法
  一、能成不退转地之法
  (一)八法
  《弥勒问经》云:菩萨摩诃萨有八法,能成不退转地。何等为八?一者,大悲;二者,心安住;三者,智慧;四者,方便;五者,不放逸;六者,发精进;七者,善住念;八者,值善知识。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二:菩萨有八种法,能成就不退转地。是哪八种?一、大悲愍心;二、内心安住;三、具足智慧;四、方便善巧地安排向上进展的方法;五、能精勤断恶修善;六、发勇猛精进;七、能长时摄受正念;八、得值遇善知识,听闻正法,起正思惟。
  初发心菩萨,应速修行此八种法,如救头然。
  初发心的菩萨,应当迅速修学上述八种内容,就如同救助头部被火烧一般的紧迫,刻不容缓。
  成就八种法故,得名为入不退不转菩萨之数。何等为八?
  又,菩萨所以能不退不转,是因诸菩萨毕竟受持八种不退转法,因而得以称为入不退不转菩萨之行列。是哪八种?
  一者,观察自过,不观他过。
  菩萨畏因,常能观察、反省自己的过错,而非指责他人的过错。即菩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二者,乃至不为自身命故,施恶于人。
  菩萨甚至不会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命,而陷害或伤害别人。
  三者,若得利养,其心不高;若失利养,心亦不下。
  菩萨若得种种利养,他的内心也不会因而感到骄傲;即使失去别人供给的利养,他的内心也不会因而情绪低下,或有失落的感觉。
  四者,于诸众生起福田想,不生恶心。
  菩萨把一切众生视为自己修学过程中,应耕耘、培植的福田,因而不会对众生生起任何加害之心。
  五者,所有财物,悉与一切众生共之。
  菩萨所拥有的钱财物品,皆能与一切众生共同享用。
  六者,于诸法中,不欲独解,令他不知。
  菩萨对于诸法义理能广为宣扬,不会只想要自己理解,而不让别人知道诸法的意趣。
  七者,见他得乐,生欢喜心,不由自乐,生欢喜心。
  菩萨因为看见他人得到快乐,而生起欢喜心,不是因为只有自己快乐,而生起欢喜心。
  八者,于爱不爱,其心平等。
  不论对于自己所喜爱的或不喜爱的,菩萨的内心皆能平等对待。
  菩萨具此八法,故不退不转无上菩提。
  菩萨因具有这八种不退转法,所以能得不退不转无上正等正觉。
  (二)五法
  有五种法,名为菩萨于无上菩提不退转相。
  另有五种情形,称为菩萨毕竟不退转无上菩提之相。
  何等为五?
  是哪五种呢?
  一者,于诸众生,起平等心。
  对于一切众生,生起平等对待之心。
  二者,于他利养,不生嫉心。
  菩萨见他人获得各种利养,不会生起嫉妒心。
  三者,乃至自为身命,不说法师、比丘诸恶过失。
  菩萨即使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命,也不会恶意说法师、比丘等出家众的一些恶行过失。
  四者,终不贪著供养、恭敬、赞叹等事。
  菩萨终究不会贪著他人以饮食、衣服、医药、卧具等的供养,也不贪著他人的恭敬、赞叹等事。
  五者,毕竟得甚深智慧。
  菩萨修行到最后会获得甚深无漏的智慧。
  又有五法:一者,不见自身;二者,不见他身;三者,心不分别妄说法界;四者,不见菩提;五者,不以相见如来。
  此外,又有五种情形,可以让菩萨得不退转无上菩提:一、不贪爱执著自身;也就是菩萨为利益众生,常能不顾恋自己的生命。二、不执著众生身相。三、菩萨见诸法不生不灭,对佛法没有怀疑,所以其心能不分别、执著或妄说意识所缘的一切境界。四、菩萨对于菩提没有怀疑,因而能不急证入涅槃。五、不以相见如来:菩萨深契法性无相,体悟“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的真谛,因而不以求见佛之瑞相为目的。
  此中,分别、执著是一般人常有的情形;因为他们凡事顺著自己的意思,就欢喜、接纳,若有违反自己的意思,就排斥、厌恶、拒绝。因而让自己的意念无法经由沉淀,而启发正确或较适当的抉择;同时也因有选择性的片面吸收接纳,无全面考量而造作种种罪业。
  二、与发心相违之法──三十二挂碍堑路
  有三十二挂碍堑路,发菩提心相违之法:
  有三十二种阻碍菩萨道,且与发菩提心相违的情形:
  一、求声闻乘。
  只希望依四谛理以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自求解脱、灭除烦恼的声闻乘法去修学。
  二、求辟支佛乘。
  只希望依十二因缘生灭法而觉证真谛理的辟支佛(缘觉)乘法去修学,以自求解脱。
  三、求释梵处。
  只追求帝释天与大梵天的福德果报,期能得生释梵等天界。
  四、倚著所生,净修梵行。
  依靠生身的父母资助,净修离欲清净行。
  由于少有机会和众生结缘,因而丧失化导众生的因缘,或因而流于傲慢,而不愿为众生多付出。因此,容易造成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发心相违的情形。
  此外,诸经论对梵行之阐述有多种,如:受持诸戒而无所犯2、断YIN欲3、具足禅、于八解脱中逆顺游行4;以八正道5、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6、十善业道7、清净慈悲心,为众生拔苦与乐。凡此,皆为广义之梵行。
  五、专一德本,言是我所。
  心思专注于以善根功德之积集,说是我所拥有或为我所属。
  六、若得财宝,悭吝贪爱。
  若得钱财宝物,贪爱吝惜财物而无施予他人之心,且贪求无满足。
  七、以偏党心而施众生。
  以偏私的心来布施给众生。
  八、轻易诫禁。
  轻忽怠慢戒律。
  九、不念道心专精之行。
  不专心一意立志精勤修学佛法。
  十、嗔恚之事,以为名闻。
  常用气愤发怒之事,来传播声名。
  十一、其心放逸。
  松懈心念,对应断的恶,未加以防治使它不再生起;对应修的善法,未使它增长。
  十二、驰骋。
  到处游走涣散。
  十三、不求博闻。
  不希望见闻广博。
  十四、不察所造。
  不审慎明察自己的言行举止。
  十五、贡高自大。
  贡高我慢,倨傲无礼,妄自尊大。
  十六、不能清净身、口、心行。
  不能清净身、口、意三业的行为。
  十七、不护正法。
  不护持佛陀所说的正道教法。
  正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为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为正法。
  十八、背舍恩。
  背事舍理、皆舍师恩。
  十九、弃舍恩。
  弃舍四恩。
  四恩: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等四恩8:
  1.父母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佛子应勤加修习,孝养父母,其福与供佛功德等同无异。据佛传所载,释尊为报答佛母生产之恩,乃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令入正道,悟无生忍。又,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以神通力见慈母在饿鬼道中受苦,涕泣禀佛;佛告以施盂兰盆供。其母遂得脱苦,上生天宫。
  2.众生恩: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等;因此,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过去生中有大恩,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3.国王恩:国王福德最胜,虽生人间能得自在;国王若能以正法教化,将利益人民,使众生安乐。因此,他国侵逼、自界叛逆、恶鬼疾病、国土饥馑、非时风雨、过时风雨、日月薄蚀、星宿变怪等八大恐怖,皆不能侵害其国。进而能成就以智慧眼广照世间、以大福智庄严国土、以大安乐与人民、自然伏一切怨敌、能免于八难离诸恐怖、集诸贤人共评国事、万姓得依国王安住、以天王法持世间、善恶诸业属国王、一切人民王为主等十德。相反的,国王若失去正当的治理,人民将无所依恃。
  4.三宝恩:即佛、法、僧宝之不思议恩。佛宝具足微妙功德,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法宝有声名句文的教法、有为诸法的理法、戒定慧行的行法、为无为果的果法,以引导众生脱离生死海而到达究竟的彼岸。僧宝有菩萨僧、声闻僧、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但供养者仍可获福无量。
  此外,也有说是母恩、父恩、如来大师恩、说法法师恩9等四恩,也称为“四种重恩”。或指父母恩、师长恩、国王恩、施主恩,也作“出家四恩”。其中师长恩,指凡是教授经书、技术、事业,或教以避恶从善之人,皆为师长10。
  二十、离坚要法。
  远离牢固重要之教说。
  二十一、习诸恶友。
  结交恶友,并向他们学习种种不善之恶行。如:喜好藉机会行骗、喜好隐蔽之处、诱拐别人、图谋别人的财物、私吞财利、喜好举发他人的过失等。
  二十二、随诸阴种。
  随顺构成一切有为法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等五种要素,而生灭迁流。
  二十三、不勤助道。
  不精勤修学四念住、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六度等,以资助止观、诸行、果德圆满之种种助道法。
  “助”有“扶佐资顺”之义,即修具体之善法,以帮助去除障碍,而资顺菩提。
  二十四、念不善本。
  研习不善业。
  二十五、所发道意,无权方便。
  菩萨为成熟众生,期能因应众生的种种根机,以各种巧妙方便,随众生之根机,分别阐述声闻、缘觉、人天乘等法,以利众生修学。可是虽发了菩提心,却不具足种种善巧方便,以利引导众生离苦得乐。
  二十六、不以殷勤,咨嗟三宝。
  不用殷勤的心来赞叹三宝。
  二十七、憎诸菩萨。
  厌恶一切菩萨。
  二十八、所未闻法,闻之诽谤。
  对于所未听闻之佛法,听闻之后,却加以毁谤。
  二十九、不觉事。
  众生因不闻正法,而起诸邪见,没有察觉破坏众生善根、使流转生死的种种魔事,以致退失菩提心。
  三十、习持俗典。
  舍弃佛典,反而研习受持不合正法的风俗典籍。
  三十一、不肯劝化诸众生类。
  不肯规劝感化一切众生。
  三十二、厌于生死。
  憎恶生死流转。
  陆、十法能令不退失菩提
  《发菩提心论》下,有十法能令不退菩提。
  《发菩提心经论》卷下〈功德持品第十二〉:菩萨成就十法,终能不退失菩提:
  一、劝发菩提心
  菩萨深发无上菩提之心,教化众生也能发菩提心。
  二、供养诸佛
  菩萨常喜好值遇诸佛,以自己所珍爱的物品,奉施供养,深种善根。
  三、听法无厌
  菩萨为求正法,以尊敬心供养法师,且听闻佛法没有厌倦。
  四、勤求和合
  菩萨若见比丘僧团分裂为二部,因而互起诤讼,互相嗔恚过恶,能勤求各种善巧方便,增进僧团和合。
  五、舍身护法
  若遇国土邪恶增上,佛法欲坏时,菩萨能精勤读诵乃至一偈,不惜身命,专心护法,令正法久住。
  六、施以无畏
  菩萨见一切众生恐畏苦恼,除加以拔济救护众生种种怖畏、免除众生之恐惧感之外,并以安慰施与众生。
  七、求大乘法
  精进修行,求大乘甚深经法及一切菩萨藏法。
  八、行大乘法
  得大乘法之后,受持读诵,依教奉行。
  九、劝导众生入法
  菩萨自己安住于正法中,也能劝导众生入于正法。
  十、教化众生
  菩萨入法之后,能为众生解说,以示、教、利、喜,来让众生皆能了解佛法。
  示教利喜,即示、教、利、喜的并称,又称为“示教赞喜”,或“示教照喜”。《菩萨地持经》卷二:“教诫众生所谓示教赞喜,令修善法,舍不善法。”11此中的示教利喜,是表示佛说法教化众生的四种次第。又,《大智度论》卷五十四︰“示者,示人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生死为丑,涅槃安隐为好,分别三乘、分别六波罗蜜,如是等名示。教者,教言汝舍恶行善是名教。利者,未得善法味,故心则退没,为说法引导令出。汝莫于因时求果,汝今虽勤苦,果报出时大得利益,令其心利故名利。喜者,随其所行而赞叹之,令其心喜。若乐布施者,赞布施则喜,故名喜。以此四事庄严说法。”12此中所说的“示教利喜”,分述如下:
  (一)示:即显示人之善、不善,事之应行、不应行,或分别生死与涅槃,三乘与六度等内涵。
  (二)教:即教导众生舍弃恶业,广行善业。
  (三)利:即获得义利,是指众生未得善法时,为免除其心退转,遂导之勤苦修行,则可得法味大利益。
  (四)喜:即随众生所行而赞叹之,使其心喜。
  菩萨若能成就上述十法,于无上菩提,终究不会退失。
  注释:
  1.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页396~400。
  2.《增壹阿含经》卷三十(大正2.714c)。
  3.《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25.211b)。
  4.《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
  5.《大方等大集经》卷七〈不眴菩萨品〉、《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神变会〉等处。
  6.《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7.《大智度论》卷八。
  8.《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9.《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大藏法数》卷二十三。
  10.依《释氏要览》卷中〈恩孝篇〉所述。
  11.《大正藏》第30册,页898b。
  12.《大正藏》第25册,页445a。
  《妙心法雨》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