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闻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安乐行品第十四
2014/9/4   热度:289
法闻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安乐行品第十四 主讲:法闻法师(北京广济寺) 2010 年7月3日 这一品是安乐行品,要得安乐自在的话,就要多诵读此品。简要说,这一品是文殊菩萨请问末世如何修行、受持经典的方法,佛祖告知要从身、口、意、誓愿这四个方面修持,才能够得到安乐。并以转轮圣王髻中明珠罕见授人,来譬喻佛不轻易讲说,经中最尊、最圣的《妙法莲华经》。这一品又强调了此经是诸经中最尊,经中之王,读诵此经并体悟、领悟此经义,就能够真正悟入佛之本意而即身成佛。这一品用转轮圣王的明珠不轻易授人来譬喻此经的稀有难得,转轮圣王宝物很多,别的财宝他可以广行布施,唯有自己发髻中的明珠不轻易授人。这就是譬喻如来不轻易说《妙法莲华经》,这一品强调了此经的尊贵。此品经义主要讲从身、口、意三业和誓愿四个方面来修安乐行。 比如我们在这个大暑天,怎样得身心安乐,不中暑,不会因热而起烦躁心。我们要尽量以礼拜、静坐而调身;口尽量直言少语,不多语、不杂语,除了言语,还要清淡饮食;意,心静自然凉,保持平静心、清净心。从身、口、意三个方面修行,自然能够应对这样燥热的环境,能够身心自在,身心安乐。展开来,任何的外在环境,我们都要从身、口、意三个方面修行,调整自己的身心。 我们把身、口、意称为三业,业完整地说是业障,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修净土法门,也称为修净业。印光大师当年经常给别人题字:专修净业,他把修净土法门也称为专修净业。很明显,修行不是消业,是要转业,转恶业为善业,再进一步转善业为净业,我们修行就成功了。把善恶业完全都消除了,再修行,这个说法从概念上都是需要纠正的。修行就是转业,这是我们开篇从概念上要明确的。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此品以大智慧的文殊菩萨与佛祖的对白来展开。文殊菩萨赞叹上一品中的二万菩萨,六千比丘尼等等这些大众,都愿意持诵、护持此《法华经》经义,为人演说。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文殊菩萨有疑惑,众多的佛弟子都发誓愿要修持、弘扬此经,佛在世时,是我们娑婆世界这个时代人类文明最殊胜的时期,圣人在世,像佛祖和我们东方的孔子、老子,他们这些圣人在世的时代,是正法时期,圣人入灭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法的衰微,正法就逐渐地走向像法、末法,我们所处的世界就会越来越浊恶,人心越来越浊恶,菩萨如何修持并为人演说此经呢?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文殊菩萨与佛祖两位圣贤之间的演示、示现,给我们处在后世浊恶世界的众生,如何弘扬此法,指明了具体的方法。以文殊菩萨的疑惑,佛祖的解释具体给我们提出了四种更好的修持此经的方法:四安乐行。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这一点很重要,用我们今天大白话总结的话,就是如何持心,以什么样的心情、心态,以什么样的状态修持。首先是住忍辱地,“忍辱柔和是妙方”,菩萨六度里面的忍辱,上一次我们讲的时候还有一点没有说透彻,忍辱的本义是“忍,无可忍”,现在这个词的词义和原义正好相反,现在的词义是忍不了,无法忍,忍不下去。但忍无可忍的本义是本来没有什么可忍,是真忍辱,再难再逆的事,都以平静、平和的心态对待,这是忍辱的最高境界。《金刚经》上面对于忍辱更进一步讲:心安住于法。安住于什么法?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实的,或是金刚经的点题之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所住也是忍辱的最高境界,心无所住就不执着,不执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突破我执,孔子说的我固,我的固执,我执,我的知见,这就能够达到真正的忍辱。这里面忍辱后面加了一个大地的地,忍辱地,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始终保持一个平静、平和的心态,心平气和,摆服自己,心平和如大地。这个地是指平地,不包括高山,心若如高山或者是沙漠,就不能承载养育万物。忍辱地就是心平和、心平静,这是我们修行人乃至做一切事情的前提,没有一个好的心态的话,就谈不上做事有所建树。这是菩萨安住行处的第一点。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这里佛告诫弟子,要修菩萨道,修安乐行,不宜太亲近这些国王、宰官,在过去有一定道理。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下,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要是亲近了此国王、王子或者某一个大臣,过去是人制社会,这棵大树倒了,下面就会倒一大片。不像我们现在有行政上很稳定的法制社会,不是人制。在现代社会,亲近政府官员,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我们佛法顺世间法,爱国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弘法,不与国法冲突。我们现在亲近政府官员是顺应政策,不是以结交权贵而显示自己,古今有所不同。佛祖那个时代是封建时代,封建时代皇帝、国王最忌讳的是结党营私,作为修行人就不应当参与。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读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扠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间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外道是在道理上不明了,什么是正法,什么是正道。理论上谈不透彻,讲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从迷入迷,本来佛祖开示给我们众生的佛法就是去除执着、迷惑。而外道执着于法,越执着就越迷惑,反过来,越迷惑越执着,永不得解脱,迷得严重了就邪,从外道到邪道,这就麻烦。菩萨不宜亲近这些外道邪众,也不要赞叹一些不究竟、不彻底的东西。 “诸有凶戏。相扠相扑”类似于现在的武术之类的。“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是指魔术这些,都不应宜亲近,没有意义。“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不宜亲近宠物,更不宜打猎。我们学菩萨戒的居士都知道,修安乐行不宜养宠物,末法时期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人都把宝贵的时间用来养宠物,去亲近宠物,这就是末法时期的体现。我们要注意这一点,不宜亲近宠物。“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来了这样的人,要为人说《妙法华经》这样的大法。“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间讯。” 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指不求上进的、不广学博究,不上求大乘妙理,只是执一词一偈一句,孤陋寡闻的这些修行人,不宜亲近,他们也体悟不到佛的无上妙法,尤其像《妙法华经》这样妙法的大意他也悟不到,所以没有必要去亲近他们。 这一段就是讲到菩萨初亲近处,这是讲的戒法。《妙法华经》的微妙之处是即身成佛的大法,因果同步,在参悟、为人演说的同时,当下就悟入妙法。在其他经典里,戒法和教法是分开讲的,在此经里面戒法和教法是同步的,初亲近处就是戒法,有些规矩要注意。初亲近处是戒法、规矩,身行处要注意。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这是心行处,不执着法,身口意,这是调意。心怎样处忍辱地,平静平和?就是观一切法空,不执着,法空就是外在的一切都是如幻如化,我们要执为实有,心就静不下来。观一切法空,事物的生、住、异、灭,如流水,分分秒秒都在无常变幻之中,这样观心就能住事物的实相。太上老君的名言就是“上善若水”,体悟法空,心无挂碍,无执着,自然就处忍辱地,心平气和。这是第二亲近处。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首先必须自己要处在身心安乐、身心自在的境界中,才能为人演说此经。佛祖又再三告诉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代表了佛的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向如来请教疑惑,如何行持《妙法华经》,如何弘扬《妙法华经》?文殊菩萨提出这样的疑问,佛祖一系列具体的教诫。这些都是常识性的东西:不说他人好恶,也不评论他人修行怎么样,甚至对于小乘法的人既不嫌恶他,也不赞叹他。若人有所问,我们最好不要以小乘法答,要以大乘法而为解说。什么大乘法?就是以《妙法莲华经》为代表的大乘了义经典。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如来是很具体地、很周详地为我们后世末法众生开示怎么样修行:千万不要执着于小乘法,要不断地上求佛道,求大法,求究竟法,求究竟的一法。稍停留,得少为足,那就是放逸之人。我们读大乘经典要经常地静悟、体悟,悟妙理,要不断地体悟妙法。稍微的满足,得少为足就是懈怠,因为妙法的究竟绝不是我们一时一地就能悟到什么程度的。 “求声闻者”,声闻依佛所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而修,人生是苦,苦的原因是什么,从根源上去了苦,就能够消除苦,一旦苦消除就能够得到寂灭的法乐,道是涅磐之道,这就是声闻。“求辟支佛者”,辟支佛者无缘于佛,听闻不到佛的正法,他也修行,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消极的避世、厌世观,没有得到正法。 “终不能得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佛智。一切智是对世间的一切法理是正是邪,是善是恶能完全明了,叫作一切智。一切种智,是指能够对一切善恶,从根本上明了法的实相,这只有佛智慧才能够达到。 这些表面上也是佛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了五戒以后的居士就叫优婆塞、优婆夷,他们手里捧着佛经,虽然有些表面上也求菩萨道,但是他不悟佛理。 生命之实相是不可思议,要究生命实相法,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执着于某一个法,认为是真理,就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真正的真理是什么?真理是没有理,什么理都没有,要执着有个理就不是真理。所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大道无情,运行日月。这是道家对于道的说法。绝不是四圣谛这样的小乘法就能够解决问题,就能够究其真义,究其实相,停止不前,就是懈怠,去道甚远。 当说则说,无上妙法也不能多说,“以顺法故”要顺大法,要劝解这些小乘行人。“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说法是语言上的引导,听法者要思考、思维、体悟,通过有限的语言引导,让听法者思维妙法、悟入妙法,说的语言仅仅是引导而已,所谓抛砖引玉,妙法不是语言能够完全说清楚的,说再多不悟入也没用。而且物极必反,说多了反而障碍了他体悟妙法。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佛祖口口声声都讲到菩萨摩诃萨,摩诃萨什么意思?是大的意思,菩萨摩诃萨就是指大菩萨。语序上有颠倒,这是音译,没有翻译过来,梵文的表述方法,形容词在后面。佛祖特别强调大菩萨,菩萨有初发心的菩萨,有大师级的菩萨,体悟妙法,求大乘法的才是大菩萨。 第三安乐行就是回小向大,自己修小乘法的要转向大乘,周围有执着于小乘法的,也要以方便法引导、劝导他们转向大乘。因为只有大乘才是究竟安乐法,安乐行根本的一点是安心,心安则身安,则家安、国土安。佛法为什么要分大乘法和小乘法,小乘法是一时一地的,也有道理,但是不究竟,不能普及,有的人信受苦、集、灭、道,有的人则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解不了他对生命最大的困惑。大乘法为什么是无上妙法,不管是什么人,六道众生、十法界众生,包括菩萨摩诃萨,于这个法都非常受用、非常尊崇,因为他能够安心,能够解释生命存在的根本问题,能够解释生命最大的困惑,能够展现生命实相。 所以佛法是安心法,这在禅宗里面体现得特别充分。当年达摩祖师与二祖慧可简单的几句对话,就完成了禅法的传法这样的大事因缘。二祖对于声闻法、一般的菩萨法都已经领悟得很深了,但是他始终有一个最根本的困惑:生命实相究竟怎么理解?他心不能安。问达摩祖师:“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这个心不安指的是生命存在的根本问题,存在本身问题,怎么解释?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安心,否则心永远也安不了。只有妙法,大乘法,自在不二的妙法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大乘法、妙法才能安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是安心法,能够顺应此法,就是第三安乐行。第一是安身,第二是口业上,第三是安心法,要体悟大乘。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就是正法衰微的时候。“如是之人。则为大失。”这些人不体悟引导众生走向生命实相的大法,太遗憾了。有这样的存心,虽然他一时因种种原因接受不了,或者用心不在体悟生命实相上,但是也要慈悲怜悯他们,发愿我先体悟无上妙法,一旦我得到妙法,无论在何时何地,将以神通力、智慧力来引导他们体悟生命实相的妙法,这就是对自己周围的有缘人,他一时不接受这个妙法不要紧,我们勉励他。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 不仅大众,连天人都会护持成就身、口、意、誓愿,四种安乐行的人,一切的人非人等,拥护赞叹。 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妙法莲华经》转身、口、意、誓愿,持这四种安乐行,再为有缘众生演说此经典,为众生答疑解惑者,依据此经义理,这样的高度,大乘妙法,从这个角度为大众答疑解惑,则“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为什么呢?“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佛在世是正法兴盛时期,人文社会最高端的时代,圣人入灭,称为人天眼灭,之后,人的自我反思、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意识越来越淡。孔子解圣的意思,就是“克念作圣”。圣人在世,尤其以佛祖、孔子为代表的圣贤在世的时代,是人文社会发展最极致的时代,为什么?因为他解决了人类社会种种问题:物质世界的存在是为灵性世界存在准备了一个物质基础,为灵性世界的存在搭建了一个平台,创造了物质基础,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为了灵性的存在,物质世界才存在;如果没有灵性世界,物质世界就不会存在。比如地球存在,是为灵性存在而准备的,否则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存在,没有意义的事物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没有存在的必要,因而就没有存在的可能,不可能存在。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性的真理。科学家说地球以外的星球有没有人啊,现在还没有找到外星人。从佛法的角度,灵性生命的存在不仅是以人这一类生命形式,佛祖概括说是六道。没有人不一定没有其他形式的灵性存在,肯定地说其他星球是有灵性存在的,有灵性出现,有生命存在。至于他存在的时间,比如说将来的地球也会像现在的火星一样,高温高热,像我们以蛋白质为基础的细胞这样生命的存在就会消失。火星在多少亿年前,他的环境和我们地球今天差不多的时候,他可以存在着类似于人的生命,或者其他一些星球,不一定人这样的生命,他有其他形式的生命存在。这是肯定的。物质存在是为灵性世界存在而存在,灵性世界的存在,存在本身就是灵性通过此时此地,有限的时空,来提升自我。在他方世界没有完成提升的,再换一个空间,再换一个时空完成提升,也就是解决自身的根本问题,灵性存在的根本问题,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灵性自我要完善的话,必须要有物质空间,生命之间互现的促进,尤其是圣贤以有效的方法指示一个正确的方向,宣说真理,我们依据这个真理所指示的光明的方向、有效的方法走下去,每一个灵性生命就完成了自我的完善、圆满与解脱。 每一个灵性生命就是一个大世界,是大宇宙存在中的一方世界,至少是一个世界、一个恒星,像我们太阳系。这就是灵性生命一旦归位,走向完善、圆满与解脱,生命自身的能量就完全展现,一个人一旦达到圆满与自在解脱的时候,就是成佛。佛的能力、能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有的佛成就一个世界,阿弥陀佛成就了极乐世界,多伟大!可是阿弥陀佛的前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修行人,一个凡夫,出家修行时是法藏比丘。这就是生命在无限的时空展现,要掌握了生命自我完善有效的方法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功累德,达到圆满、自在解脱的时候,生命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发挥的时候,一个人成就一尊佛,一尊佛成就一个世界。 灵性世界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人,人类社会,社会问题,地球问题,我们说就是人心问题,人类社会种种问题就是人心问题,人的问题的根源就是人心问题。当年正法时代,人心不浊恶,普遍地认同一种理法,自我从意识上、意念上,从最初一念上,从根源上来杜绝,来一致。我们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善是恶,善有善因,恶因有恶果,从意念上、从根源上认识因果。随着圣人的逝去、入灭,克念作圣的这种意识越来越淡化,世界越来越浊恶。 《妙法华经》为浊恶末世,开示了无上究竟安心法,来影响带动大家自我提升、自我完善。那是人天护持,诸佛护念。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现在虽然是末法时期,正法衰微,但毕竟我们还能听闻到,还能像今天一样受持、读诵。在其他世界,无量国土中,此经的名字都听闻不到。生命的提升、完善与圆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把他称为妙法,生命完善的有效方法稀有难得。所以下面以转轮王发髻中的宝珠来形容《妙法莲华经》经义的稀有难得。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窦。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王为了显示王的权势,统治的威力,会以种种的宝物,像田宅、城邑来赐予他的臣民,唯有他发髻中的明珠绝不会送给别人。就是象征王权、象征王者尊严的明珠不能给人,以王权的唯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来比喻《妙法莲华经》不二法、妙法的无上究竟,稀有难得。简单说就是真理的宝贵,真理的唯一性,真理的稀有性,真理的难得,体悟真理的难能可贵,这就是以王冠明珠比喻此经的稀有难得的用义。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而诸魔王不肯顺伏。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众生。见贤圣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尔时如来亦大欢喜。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这段义理很直白,王不见得把宝冠中的宝珠送人,佛却把稀有难得的妙法在最后,关键的时候拿出来赐予人,也就是佛祖把他无上的妙法、如来的本意、本怀,最后赐予,关键时候完全说出来,此《法华经》是诸佛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 此品我们就先参悟到这儿,关键我们要参悟、体悟!学习《妙法莲华经》始终要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贯穿整个参悟过程的方法,离开这一句,我们就不得其门而入。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是妙法,这么稀有难得,究竟什么稀有难得?莫名其妙,莫名其妙这个词最早也是出自《妙法莲华经》。很多人读了大半辈子《妙法莲华经》,但是他没有悟到,甚至历史上很多人能把整部《妙法莲华经》都背诵下来,但也找不出妙在哪里,莫名其妙,为什么?要悟,他是远离了悟。妙法的主语是法,参悟佛法有一个主导思想,就是佛理是可以学习的,通过语言文字,而法就不是语言文字能够展现出来的,妙法更是,经文所展现的只是给我们一个提示,佛法里面叫作“开示”。把妙法展现在哪儿,就看我们识不识货,要识货,也就是要能悟入;不能悟入,妙法对面也不相识,就会错过。佛祖是在开示佛之本意、本怀,我们学者就要悟入佛之道。一定要强调一个悟字,没有悟,何来妙法,妙法是靠悟,不是靠学的,是这么一层意思。我们这一品就悟到这儿,学是有限的,悟是无限的!
---------------------------------------------------------------------------------------------------------------- 更多法闻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