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二)
2014/9/3   热度:316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二)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唐?慧沼大师撰 传道法师审定 吕姝贞讲述
贰、释文
《劝发菩提心集》,是唐代法相宗第三祖慧沼大师(650~714)阐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重要著作。内容共分上、中、下三卷,六十门。以下将依序讲解说明(经文以楷体标示;笔者所加之科判、语译等相关内容,则皆以明体标示)。
劝发菩提心集卷上
翻经沙门 慧沼大师 撰
一、明菩萨种姓相门
二、明发心因缘门
三、显胜负论门
四、譬喻赞叹门
五、劝发胜劣重广门
六、立誓发愿门
七、复说发心及哀愍门
八、杂明修行及退不退门
九、依《观普贤菩萨经》忏悔受戒门
卷上是以劝发菩提心为主,慧沼大师以九门分别解说:
一、明菩萨种姓相门(出《瑜伽》 三十五)
卷上〈一、明菩萨种姓相门〉的内容,是明引增删自《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种姓品第一〉(大正30.479a11~480b22),以阐明菩萨所具备的六种特性,及影响菩萨成就无上菩提之四随烦恼,与未能速证菩提之四因。
(一)种姓
1.明种姓相
(1)总说
菩萨有六波罗蜜多种姓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萨。
菩萨为“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精勤修学六度,因而必须具备六种特性,即“六波罗蜜多种姓相”。这六种特性,除可提供众生明确识知真正的菩萨之外,亦可让立志学菩萨行的人,先检视自己是否已具足菩萨的特质?并于不足之处,可再做进一步的加强。如同我们欲从事某一份工作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这份工作所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如此才能胜任;或虽有不足之处,透过加强相关知能,亦能迎头赶上。
所谓菩萨的六种特性──“六波罗蜜多种姓相”,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为何应具备这六种特性?因为六度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悲济众生而成就佛道,所应实践对治恶习的六种德目,即:
1.布施波罗蜜:包含财施、法施、无畏施等广造布施福田及广结善缘;以对治悭贪,并消除贫穷。
2.持戒波罗蜜:由持守戒律,并经常反躬自省,检视自己内心的贪、嗔、痴、骄慢、嫉妒等;以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自在。
3.忍辱波罗蜜:藉由慈悲安忍迫害,来对治嗔恚,使心安住菩提道中。
4.精进波罗蜜:由于实践其他五种德目时,须精勤不懈、不屈不挠;以对治懈怠,增长善法。
5.静虑波罗蜜:由于修习禅观,能对治乱意、散乱心,使心安定于止观,专注不浮躁。
6.智慧波罗蜜:能对治愚痴,破除我见、我所见,开真实之智慧,进而把握生命的真谛。
这六种特性,又被戒定慧三学所统摄。根据《解深密经》卷四(大正16.705a)所载:“当知初三但是增上戒学所摄,静虑一种但是增上心学所摄,慧是增上慧学所摄。……精进遍于一切。……若增上戒学所摄者,是名福德资粮所摄;若增上慧学所摄者,是名智慧资粮所摄。……精进静虑二种遍于一切。”所以,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静虑波罗蜜为增上心(定)学所摄,慧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精进波罗蜜则为三学所摄;详如下表:
布施──檀那波罗蜜 →对治悭贪
戒 持戒──尸罗波罗蜜 →对治恶业
忍辱──羼提波罗蜜 →对治嗔恚
精进──毗梨耶波罗蜜 →对治懈怠
定 静虑──禅定波罗蜜 →对治乱意
慧 智慧──般若波罗蜜 →对治愚痴
(2)随别解释
以下就菩萨的六种特性──六波罗蜜多种姓相,再详细说明如下:
1.施种姓相
且施种姓相者:
所谓菩萨在布施方面的种类与特质,如下所述:
A.辨三施
a.明菩萨习性乐施
谓诸菩萨本性乐施:于现堪施,无间平等。
首先,必须了解菩萨由于累生行施的习性,成就了乐善好施的悲济行:对于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凡是可以作为布施的物品,都会恒常无间断地去布施,不论是多或少,内心不但不贪著;且皆能无间断地平等普施众生,永远不会感到厌倦。
B.对境能行
a.明财施
至于菩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布施,以下将先说明悲田行施,再说明敬田行施。而悲田行施中,先说明有财施,再说明无财施。至于财施中,则说多财施后,再解释少财施。以上详如下表所列:
Ⅰ.悲田行施
(Ⅰ)有财施
喜施无悔,虽少能均,广大非小;若无物施,深怀惭耻。
菩萨能于各种机会,力行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首先,阐明悲田行施的有财施。由于菩萨内心喜好施与:在布施前与布施时,内心皆欢喜不已,且在布施后也没有后悔之意;即使布施的物品不多,也能平均分配,使惠施的层面更加广大,而不是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若没有财物惠施大众,内心则会因此而深深地感到惭愧羞耻。
(Ⅱ)无财施
于他常好,赞劝令施,见能爱悦。
菩萨经常喜好对他人赞叹布施的功德,以及劝人布施。若看见能布施者,内心不但随喜赞叹并且满怀喜悦。
Ⅱ.敬田行施
于应供养,恭敬奉施。
接著,谈敬田行施。即以身业敬重供养年高德劭的人、法师、师长、父母等。例如:看见上述所应供养者,内心欢喜雀跃不已,并起座让位,且恭敬的亲自奉施。
b.辨法施
于此、他世,无罪利事,若请不请,如理为说。
此句辨明法施。若有人来问今世、后世如法之事,不论有请求或没有请求,凡对众生三世离恶行善事、无罪利益事中,皆以慈悲心,如理为众生说明。
c.无畏施
若有怖于王、贼、水、火,施以无畏;能于极怖,随力拔济。
此句说明无畏施。若有众生陷入怖畏于国王、盗贼、恶知识等之有情难,及水、火灾等之无情难等种种恐怖中,菩萨皆能挺身而出,给予无畏;随力所能,在众生最惊怖之时,予以拔苦济生,以报众生恩。
b.菩萨财施特性
a.有信
受他寄物,未尝差违;若负他债,终不抵拒。
接著,以有信、有义、不贪著等三句,以凸显菩萨财施之特性。
此为第一、有信。由于菩萨对于自己的物品,心无吝惜,因此凡是可以食用、穿著的物品,皆能惠施于人。所以,对别人寄放的物品,也不曾存贪著之心,或移作他用。即使菩萨有积欠别人债务,菩萨也始终不会抵赖,或拒绝偿还。
(b)有义
于共财所,无欺网1心。
此说明第二、有义。菩萨若和别人共同拥有财物时,没有欺骗蒙蔽之心2。
c.不贪著
得大财宝,尚不贪著,何况小利?
此说明第三、不贪著。菩萨虽获得庞大的财富宝藏,尚且不会生起贪喜之心,更何况是小利?当然不会!此以大况小,以豁显菩萨绝无杂染贪著之洁净心行。
C.总结
如是等,名施种姓相。
以上所述,为菩萨在布施方面的三种特性。
2戒种姓相
a.解
(a)耎品不善
戒种姓相者,谓诸菩萨,本性成就,耎3品不善身、语、意业,不极暴恶:
关于菩萨在持戒方面的特性:因菩萨习性清净柔软,常行饶益有情善业;即使短暂失却正念而生起恶业,也只是成就软弱下等不善的身、语、意业,并不会过度恶劣。
b.不杀
于诸有情,不极损恼;虽作恶业,速疾能悔;常行耻愧,不生欢喜;不以刀等,恼害有情;性常慈爱。
此说明菩萨能持摄善法戒,即以慈悲心修十善等一切善法之不杀业。
菩萨对有情众生,不起恶心、怨恨、愤怒、妒忌之心。若即使因客尘诸烦恼等造作众罪,作了之后,很快就会忏悔过错,而得清净;并且对自己不当的言行,感到羞耻而生起惭愧之心;进而发露忏悔,所以不会心生欢喜。又,由于对众生起怜愍心,且把众生视为己出,因此,始终不会用手、刀、杖、石块等,加害于众生身上,而恼害众生;因此,对于一切众生,常保有慈爱之心。
c.和敬
于所应敬,现前礼拜。修和敬业,机捷不愚。
菩萨经常用心寻觅真善知识,且立志欢喜供养父母、师长等应恭敬供养的人。因此,对于所应尊敬的人,会恭聆教诲,虔诚承事,亲近礼拜,如法受持。菩萨修和敬业,所作的皆非常机灵敏捷,而不是愚钝的。
d.四善语
善顺他心,常先含笑,舒颜平视,远离颦蹙,先言问讯。
此离口四过,即四善语。菩萨擅长恒顺众生的心,且经常面带笑容,和颜悦色,不高傲,主动打招呼,问候众生;而没有一丝皱眉、忧愁、憍慢的神情。
e.不贪嗔
知恩报恩;来求质直,不以谄谢。如法求财,不以非法4,不以卒暴。
此说明不贪及不嗔。对有恩于己的众生,菩萨皆能知恩知报;对于来乞求者,菩萨发挥平常心,正直对待;拒绝时,也不用奉承巴结、说谎欺骗的态度来推辞;因此,菩萨如法求财,既不用非法 的手段,更不会巧取豪夺。
f.正见业道
喜乐修福,尚奖劝他,况不自为?
此说明“正见业道”。菩萨生生世世喜好修集一切福业功德,尚且能进一步奖励劝导众生修福,怎么会不身体力行?
g.畏苦因
闻他种种苦所逼切,过于自身,少罪深怖,何况多罪?
此说明畏苦因。菩萨常怀慈愍,若看见或听闻众生所受的种种苦迫(如:被杀、捆绑、割截、捶打、诃毁、迫胁、饥渴、寒热等苦),皆能感同身受,甚至更感苦痛。对于轻微毁犯所招感少小之罪报,尚且深感害怕,何况其余更多大恶的重罪?当然更加戒慎而不犯。这是以他比自,以少况多的恶因苦果,说明菩萨不忍众生苦的悲愍不害,进而怖畏苦因而不造恶业的所以然。
h.同事
一切如法,悉与同事;非法不随。
接著,说明摄众生戒中之同事摄。
由于菩萨能以十善教化众生,不乐见闻诸恶众生斗诤责骂。因此,所有身、口、意三业,经常为众生,始终不为自己之利益著想。
若有众生具足戒、忍、慧,于一切如法所应作的事务,菩萨皆乐与一同参与。
此外,菩萨对自己或众生无意义也无利益等一切非法之事,皆不参与。
i.利行
恶心不续,随生随舍。
此说明四摄之利行。由于菩萨的内心温和、纯净,普润众生,因此,绝不会生忌妒、伤害之心。菩萨之心常敬重一切戒德,因此,即使有一恶念生起,即立刻舍除。
j.爱语
贤善尊重,实语不诳。于己仆使,尚不苦言,况于他所?
此说明爱语,即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四善业。菩萨起贤善心,敬爱有德,如实赞叹,尊重实语,不诳惑众生,因而不说妄语、绮语、挑拨离间及无意义的言语。菩萨对于自己的僮仆、下属,尚且不加苦恶之言,何况对其他众生?
B.结
如是等类,名戒种相。
以上所述种种,即是菩萨在持戒方面的特性。
3.忍种姓相
a.解
忍种姓相者,谓诸菩萨性,于他所遭不饶益,无恚害心,亦不反报。若他谏谢,速能纳受;终不结恨,不久怀恶。
菩萨在安忍方面的特性,是菩萨遭遇到众生对己无饶益之事,仍能坦然接受,不存恚害之心,不以更加恶劣的方法来报复伤害众生。为什么呢?因为菩萨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和合身,由于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在和合中,身体小部份被打,而大部份没有受损。既然大部份没有受损,为什么不欢喜呢?此外,若和合者打和合受者,是谁打谁受?又,若看见有打骂者,应把这个人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心无怨恨。
譬如:二物相触出声,若菩萨嗔怒,则应当嗔怒自己,因为以业缘感得此身,而遭受此种楚毒。
又如:有人以箭射菩萨,菩萨若增长嗔心,则不能观察善恶等法。若不能观察善恶法而造恶业的人,必定堕入三恶道中。因这样的缘故,若菩萨被打或被骂,则不应对别人生起嗔恨心。
若别人用言语或行动来认错,菩萨马上就能纳受,绝不会因怀恨而不理;因此,菩萨始终不结怨恨,也“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b.结
如是等类,名为忍相。
以上所说种种,即是菩萨在安忍方面的特性。
4.精进种姓相
A.解
a.勤劳勇决
精进相者,谓诸菩萨性自翘勤,夙兴夜寐,不乐睡眠。所作勇决,乐为不忘5。
菩萨在精进方面的特性,是:由于菩萨串习生性特别勤劳、精进,早起晚睡,不喜好眠睡偃卧。对所作事,皆抱持勇决欢喜之心,欢喜精进而不懈怠。
b.坚固究竟
所为事业,坚固究竟,终不间废。
此说明菩萨对事业的坚固之心。菩萨对所作的一切事业,不论是世间事或出世间事,必定坚固决心,勇往直前,未达目的,绝不半途而废。
c.大义无怯
大义无怯,不自轻蔑,有力能证;难行事业,无畏无惮,能引义利。大事务中,尚无深倦;何况小事?
于诸广大第一义中,心不怯弱退没,也不会藐视自己的能力,对于所作的事情,皆能勇猛,证明自己可以达成;对诸余苦事,世间其他种种难为之事业,不但内心没有畏惧,且始终不退缩,并能引发义利。菩萨既然能在处理广大事务时,尚且不倦怠;何况是小事?
b.结
如是等类,名精进相。
以上种种,就是菩萨所具的精进特性。
5.静虑种姓相
A.解
a.修禅方便
静虑相者,谓诸菩萨性,于法义能审思惟,无多散乱。见闻若6、山岩、林边具,人不狎习,离恶众生,随顺宴默,便生爱乐。性薄烦恼,至远离处,思量自义,心不极为诸恶寻思之所缠扰。
菩萨在静虑(止观)方面的特性是指:由于菩萨养成善对法义精审思考的特性,所以没有许多散乱心。且菩萨喜欢居住在寂静及无人之处,因此,当看见或听说阿兰若或高峻的山崖、草木茂盛之地旁等寂静处,少有人亲近,因此可以远离尘嚣与浊恶众生,安然寂静地离诸昏乱不安,所以深切地生起爱慕喜好之心。
此外,菩萨少有烦恼,即使暂时生起,也能立即除灭。因此,若到远离人群等僻静的地方,则会仔细缜密思惟法义,并勤加修学,增长善法,因而内心不会受不好的念头所搅扰。
b.福果
于怨尚慈,况亲、中庸?见苦生悲,随力拔济。
菩萨于怨憎之处,尚且视怨如子,立即修集慈心,何况对于其他非常亲近的人或非怨非亲(中庸)的一般人?菩萨若看见或听闻众生受大苦恼,被种种苦所逼恼,随即生起大悲心,随愿随力,方便拔济,求诸众生离众苦得安隐快乐。
c.慧果闻持
性聪敏,于法能受、能持、思念;久事既忆,亦令他忆。
菩萨由于广学多闻,熏习成就的聪敏特性,至心乐观诸法的实义,即使生于忧苦之时,也能以专心听法、书写、忆持、读诵、解说、供养、留传、披读、思惟、修习等十法受持经典。因此于法能受、能持、能思惟忆念;即使对于久远以前所修所作所说的事中,不但能自记忆受持,也能帮助他人忆念不忘。若他人忘失,皆能主动加以阐释。以这样的至心因缘,能于后世中,不忘法界。
B.结
如是等类,名静虑种相。
上述种种,即为菩萨在静虑(止观)方面的特性。
6.慧种姓相
a.解
慧种姓相者,谓诸菩萨,成俱生慧,能入一切明处境界;性不钝昧,于放逸处,有力思择。
关于菩萨在智慧方面的特性,是因为菩萨累生多闻熏习之与生俱来的智慧,再加上今生精勤广学的闻思修慧,能善巧运用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内明等一切明处境界,成就义利,饶益众生,离苦得乐;所以,其生性绝不会驽钝或闇钝,且于放逸之处,有能力思惟抉择,进而远离。
b.结
如是等类,名慧种姓。
以上种种,是菩萨在智慧方面的特性。
2.总结姓相
由诸菩萨所有种姓,与如是等功德相应,成就贤善诸白净法;是故与难得、无上如来果位,为证得因。
由于诸菩萨所具足的六种特性,与上述的功德相应,便能成就真实贤善诸清净善法。所以,此六种特性,为证得难得、最胜、不可思议、无上诸佛菩萨觉悟境地果位之因。
根据《论记》所载:以上是菩萨所具备的外在特性。至于其内在的动机、心态等,则只有像佛世尊那样圆满修证的圣者,才可以究竟彻知。
(二)随义分别
1.明种姓处相所有白法起时不定
乃至未为“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若具、不具”之所染污,白法7相应;若没8染污,如是白法皆不显现。
说到菩萨的种姓特性,未被“与清净善法相违背的具足或不具足的四随烦恼”所染污,则能与菩萨的六度相应;若被四随烦恼所染污,则六度皆不能显现。
2.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
(1)问
何如“白法相违四惑”?
什么是“与白法相违的四种随烦恼9”?
(2)答
1放逸成习
谓放逸者,由先串习诸烦恼故,性成猛利长时烦恼:是名第一。
所谓“放逸”,是由于久习成性的放逸等诸烦恼的缘故,以致于习性形成猛利长时的烦恼,此称为第一随烦恼性。此即说明烦恼的常恒性。
2依附恶友
又,愚痴者、不善巧者,依附恶友:是名第二。
接著,愚痴无智者不能分辨善恶,不善巧抉择者不知亲近善友,于是乎盲目依附恶友,向恶知识学习,称为第二随烦恼性。此说明远离善友而亲近恶友的烦恼过失。
3内心迷乱
又,为尊长、夫主、王、贼、怨敌等拘,不得自在,心迷乱:是名第三。
又,若为尊敬的长辈、夫主、国王、盗贼及怨敌等所拘逼迫者,不能自在修道,致使其心迷乱,称为第三随烦恼性。此说明身体被系属之烦恼。
4顾恋身命
又,资生具有匮乏者,顾恋身命:是名第四随烦恼性。
又,因资生用具匮乏的人,为顾恋身命而造作诸恶法:称为第四随烦恼性。
以上说明,虽徒具菩萨种姓,但因受具足或不具足的四随烦恼染污,终究无法成就无上菩提。
3.未能速证菩提之四因:明证菩提有其迟速
(1)明种姓人证有迟速
1问
虽具种姓,由四因缘,不能速证无上菩提。何等为四?
虽然已具足菩萨的特性,但由以下四种因缘,导致不能速证无上菩提。是哪四种因缘呢?
2答
a.未闻正法
谓诸菩萨,先未值遇诸佛、菩萨、真善知识,为说菩提无颠倒道:是名第一因。
是说诸菩萨,先前未值遇诸佛、菩萨、真善知识,为其宣说菩提无颠倒义理,以致不能增长智慧:是为第一因缘。此时系指尚未发心之时。
b.颠倒修学
又,诸菩萨虽遇善友为说正道;而颠倒执,于所正学中颠倒修学:名第二因。
再者,诸菩萨虽遇善友、佛及菩萨善说法者,为说正道法义;但,却错谬解义受学,或不学菩萨所有禁戒:是为第二因缘。此说明虽闻说发心,却颠倒修学。
c.加行慢缓
又,诸菩萨虽遇善友为说正道,能正修学;而于加行方便慢缓,不能勇猛炽然精进:名第三因。
接著,若诸菩萨虽值遇善友、佛及菩萨善说法者为说正确的道理,且能于诸菩萨教诫中正确修学;但,因对加行善巧方便,没有赓续勇猛精进,进度缓慢,因而不能速证无上菩提:是为第三因缘。此说明虽说无颠倒修学,但加行慢缓,亦无法成就无上菩提。
d.资粮未圆
又,诸菩萨虽遇善友为说正道,加行勇猛;善根未熟,资粮未圆,未长时修菩提分法:名第四因。
又诸菩萨,虽遇善友、佛及菩萨善说法者为说正确的道理,且于诸菩萨正所学中无颠倒修学,加行勇猛,精进勤修方便;但,诸善根尚未成熟,资粮未得圆满,亦即未长时修习所有菩提分法,仍然不能速证无上菩提:是为第四因缘。
(三)总结
由上述可知,菩萨虽具有菩萨种姓,但因缘未具足,终究不能速证无上菩提;若具足因缘,便能速证。此外,若远离妨害速证菩提之四种因缘,即能速证无上菩提;反之,若远离四随烦恼,但因无菩萨种姓,也是无法证得无上菩提。
因此,欲证得无上菩提,除须具备菩萨之六种特性,尚须远离四随烦恼及妨害速证菩提之四因缘,才可以成办。
注释:
1.《瑜伽师地论》(T30.479a):作“罔”;“罔”、“网”互为异体字。其义有二:(1)诬蔑、陷害。《论语.雍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孟子.梁惠王上》:“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2)欺骗、蒙蔽。《汉书.郊祀志下》:“知万物之情,不可罔以非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
2.譬如:兄弟分财,皆能平等分配,没有二心。又如:共营事业,必然财物帐目明确公开,没有欺瞒,股东分红均等无私。
3.《瑜伽师地论》(T30.479b5):作“软”。耎,音ㄖㄨㄢˇ,柔弱、柔软。通“软”。《汉书.司马迁传》:“仆虽怯耎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唐.李贺〈南园诗〉十三首之九:“泉沙耎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4.非法,系指不为营生,而从事与国家法律、佛教律制所不许可的职业。
5.《大正藏》校勘栏:忘=怠。
6.若,即阿兰若,是比丘的住处。又作阿练若、阿兰那、阿兰拏、阿练茹、阿兰攘,略称兰若、练若。意译无诤、无诤声、无诤行、空寂,或最闲处,为森林、原野、沙碛等之义。由于离聚落不远,僧众、信徒往来不困难,又因不近村,故最适宜修梵行。
7.《论记》,窥基大师云:“此中白法谓前六度。”
8.《大正藏》校勘栏:没=被。
9.在四随烦恼中,此论(《瑜伽师地论》)多说十种烦恼,名根本;缠垢,名随。《对法》说:一切烦恼,皆名为随,以展转相因而生,并名为随,今此所明业之与报,因烦恼起,并名随烦恼也。
《妙心法雨》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