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周《大乘入道次第》初探(下)
2014/9/3   热度:655
智周《大乘入道次第》初探(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三、因明学的成就与贡献
因明是讲求考定正邪,以及辨识真假的理法;相当于现代所谓的论理学和逻辑学。唐代继玄奘、窥基、慧沼之后,智周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因明学家,是汉传因明学的又一代表人物,将因明学更加发扬光大。如:今人姚南强(1948~)于〈智周对因明的贡献〉一文中说:
智周对《大疏》的分释,一直为后世学人所注重,例如凤潭的《瑞源记》中就有大量的引述。近代学者研究汉传因明也总离不开智周的 前后两记。智周对《大疏》的注释十分仔细,其中亦不乏其独特的阐发。55
由上述可知,智周在因明义理研究方面,颇有独立的见解;所以,能继承慧沼之后,而成为汉传因明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启发后人对因明学的阐发。
玄奘门下,最后惟窥基一系独盛,由于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内容极为丰富,几乎涉及因明全部的问题,且解释繁广,因此通称为《大疏》,并为慈恩宗奉为圭臬、秘宝,因此弟子辈们竞作注疏,备致推崇。所以,窥基门下慧沼相继撰《因明义断》一卷、《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二卷(今仅存下卷,用以补足基《疏》末卷),都是简别他家异义而宣扬窥基的学说。在慧沼的传授下,其门人也对因明学有颇深的造诣,如:智周有:《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因明入正理论疏抄略记》一卷,也都是以析解《大疏》之文句义理,对因明学有重要的阐发。此外,智周之弟子如理也著有《纂要记》一卷,可惜已佚失。
《因明入正理论疏》从中唐时传到日本后,由于著述颇多,因此,足供后人研究。在日本留传后世的主要著述,有:玄昉之弟子善珠(723~797)的《因明论疏明灯抄》十二卷56;明诠(789~868)的《因明大疏僛》三卷57、《因明大疏里书》六卷58;藏俊(1104~1180)的《因明大疏抄》四十一卷59;良遍(1194~1252)的《因明大疏私抄》三卷;征引赅博,解释细致,尤为风行的凤潭(1659~1738)《因明论疏瑞源记》八卷60。此外,由于《因明入正理论疏》解释因四相违过一段,素称难解,日人对此特别研究,并作注书,如:真兴(934~1004)的《因明四种相违略私记》二卷61、源信(942~1017)的《因明论疏四相违略注释》三卷62等。
从上述有关智周因明学重要著述及影响来看,可知智周对汉传因明在义理上的贡献,实不愧为是汉传因明学代表人物之一。根据沈剑英(1932~)主编《中国佛教逻辑史.第八章慧沼和智周的逻辑贡献》中所述63,智周在因明学的成就,略整理简述如下:
(一)《前记》对《大疏》的诠解
1.对“五明”提法的解释
窥基《大疏》云:“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64智周解释道:“五明处者,瑜伽三十八云: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声明处;四、医方明处;五、工巧明处。诸佛语言名内明处,乃至一切世间工巧业处名工巧明处。此五各几相传:谓内明处,略有二相传:一者、显示正因果相;二、显示已作不生,未作不得相。因明论,亦二相:一、显摧伏他论胜利相;二、显免脱他论胜利相。”65此中,内明是指佛教教义,而因明则是破敌立自的一门论辩工具学科。
2.“唯”与从本为论
商羯罗主《入论》首颂云:“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66对于这个“唯”字,窥基《大疏》是从“据多”、“从真”67来解释的,能立与能破可以同时悟自、他、证三方面,而后二者皆属“悟他”,故言“据多”。似能立与似能破的悟他作用,又是从属于真能立、真能破,故为“从真”。但是,在悟他之前总是先要达到自悟,故智周以为窥基“虽作此答,难犹不尽”68。为免引起他人的责难,智周进一步解释:“‘唯’者决定,若言小分,何名决定?唯识言‘唯’不据少分而称唯。故今助释云:立破本意但拟悟他,二似亦能分悟他,故置‘唯’言。自语非本设,虽自悟,故亦不名悟。”69此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智周认为“唯”字是“决定”的含义,而非一般所认知的“仅仅”之义。其次,智周因不同意窥基的“据多”之说,而又提出更为合理的“从本”说。后世学者多用智周之说,并称之为“从本为论”。
3.对“八能立”过分类的质疑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说因明有八能立,《大疏》按其缺一至缺八组合为二百多种过失,智周不同意此分类法:“若论其体,瑜伽八中则不得有二合阙成二十八等,何以故?引喻是总阙,引之时,同、异亦阙,故不得也。若准此理,阙一亦复不成八句,阙引(喻)则亦阙同异故,……亦不得有阙八等句。”70这说明,在八能立中,引喻已包含了同类和异类,因此喻缺的过失也包括同类缺和异类缺的过失,所以,智周在此区分了“阙”与“总阙”,并反对重复计类。
4.对因明论辩学的系统介绍
因明本来就是论辩学、知识论、逻辑学的三合体,陈那、商羯罗主的因明比较侧重于逻辑学,对论辩学所述不多,《大疏》也是如此。而智周的《前记》依据于《瑜伽师地论》71而对因明的论辩学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和分析,这在汉传因明中也是首次。兹略述如下:
(1)论体:依“论”的性质,分为言论、尚论、诤论、毁谤论、顺正论、教导论72等六种。
(2)论处所:分为“王者、执理、淳资善伴、善解法义、沙门、婆罗门等”73在讲道理的地方才可以进行论辩。
(3)论庄严:主要是讲语法、修辞等内容,有五:一者、善自他宗;二者、言具圆满;三者、无畏;四者、敦肃;五者、应供。74此中:
言具圆满,是指“具五德:(一)不鄙:谓离遍国鄙俚言词;(二)轻易:谓所有所说皆以世间共用言词;(三)雄朗:谓依义建立言词,能成彼义,巧妙雄壮;(四)相应:谓前后法义相符不散;(五)义善:谓能引胜生定生,无有颠倒。”75这是要求论辩中的用语不能粗野生僻,而要通俗易解,准确同一。
无畏,是指“处大众等中,其心无有下劣忧惧,身无战汗,面无怖色,音无塞吃,语无怯弱”76。这些是指正确的辩论态度、形象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敦肃,是指“待时方说而不缓速”77。这是说该言则言,不该言时,须待时而发。
应供,是要“为性调善,不恼于他”78,“言调柔耎,如对善友”79这些要求既是辩论态度,又是一种辩德,是从立场、观点、方法的一致性来要求的。智周又把《对法论》中的论庄严部分来作一比较:“对法有六:四为辩才,五者敌,六者应供,余皆同此。然彼论释言:‘应供者,谓立性圣和,发言谓善,方便随顺敌论者心。’”80
5.对《正理门论》本颂的解说
陈那《正理门论》在总结九句因时,有一颂曰:“于同有及二,有异无是因,翻此名相违,所余皆不定。”81神泰认为这是“根本论正颂”故称之为本颂。而慧沼《义纂要》中则认为:“本颂者:或足目所造《因明论》,或世亲所造《论轨》等中。”82说明本颂系从足目或世亲的著作中引来。据日本学者宇井伯寿(1882~1953)考证,认为在足目《正理经》中并无此颂,仅在晚于陈那时代的正理派乌地阿达克拉等人著作中见引,故认为慧沼之说为杜撰。83但智周在《前记》中仍然强调:“引本颂言者即是足目所造之颂,以足目是根本造因明者”这比神泰讲得更为肯定。而且,智周这一说法是当时佛教内外都认可的。可知此说非慧沼一人之见,应是唐代诸师之共许。
此外,《前记》对于品和法的区别、九句因和四相违的关系、阙支过失及真唯识量等问题,都有专门的阐述。
(二)《后记》对《因明疏抄》的义理阐发
《后记》对《因明疏抄》从内容上看仍是对《大疏》的分释,有些是与《前记》重复的,但也有相当多的补充、删略、修改,在文字上更为明确和概括,显示了智周对《大疏》研究的深入,兹略举说明如下:
1.修正
《大疏》文首讲到佛“归真寂于两河”84,《前记》解释为印度的恒河、跋提河85,而《后记》订正为“生死涅槃名为两河”86,“问:何故大师在两河中间入灭?答:表生死中而有涅槃,涅槃不离于生死。”87
2.增补
《大疏》中的“举真摄似”88之说,《前记》只是简单地释为“因明名通”、“正摄似”89,《后记》进一步归纳为三释:“名为因明,但举其真,即摄似故。……或兼明之……真者正为因明,似者兼之。”90
3.综合和概括
关于宗是能立还是所立的问题。《前记》云:“因喻二种定唯能立,宗则不定,因喻成边,则名所立,若宗成彼自性差别,宗则能立。”91《后记》进一步综合概括为:“因喻名为能立,今古共同,唯宗一个,古今稍异,或为能立,或为所立,由不决定故,所立宗不是因明……又有一解:总宗望因喻成即是所立,若自性差别为所立即唤宗而为能立,亦是不定。”92这是说相对于因喻而言,宗支为所立;而相对于宗依而言,宗体又为能立。所以,一般学者更注重于《后记》,认为《后记》的阐述更为明确、成熟。但却又忽视了《因明疏抄》是智周对前、后两记的概括和综合,内容更为简洁,也应该成为智周因明思想的主要研究资料之一。
在因明的发展过程中,玄奘与窥基等初唐诸师可说是汉传因明的奠基者,而慧沼、智周则是因明的完善者,之后在汉地乃至在朝鲜、日本的传习,都是延续此一基本轨道的发展。
参、《大乘入道次第》的文本研探
关于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之动机及其内容体例等,略述如下。
一、撰写动机
据昙旷所述,智周著本经之用心为:“恐初学者,望法海而忙[茫]然,瞻义山而永退,遂乃纂大教之枢要,举法网之大纲,爰示方隅,撰兹义记。”93又智周于《大乘入道次第》文末表示:“一乘位行,理幽事广,若匪圆德,余何言哉?是以大阶等觉谷月犹迷,小位声闻衣珠尚翳,彼智犹若,况乎聋鼓,但以波因海起,光乘日耀,物既若斯,法何不有,故托圣言编为阶次,贻诸同好,冀修有绪,斯志未极。故重颂云:‘以依众圣言,辨大乘位行,福冀诸有情,常住成等觉。’”94足见智周之悲心深重殷切,既恐初学者,望浩瀚的佛法大海而却步,又深怕大乘法门理幽事广,难以掌握,因而撰述本经,阐发法相宗之修学门径,以供同好修学参考。
二、释经名
由于入道次第,通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只有大乘,才可称为最究竟的。所以因阐明最殊胜究竟的大乘,而称为“大乘入道次第”。
所谓“大乘”:因能广泛的包罗一般常说的教、理、行、果,所以称为“大”,且因能运载,而称为“乘”。
“道”者:有趣向、游履、通运之义;也就是不离教、理、行、果,随应而有趣向、游履、通运义,皆称为“道”。
其“入次第”:总名有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等五位;其个别的内容,则是四十二贤圣95。因于此教、理、行、果四种大乘之道,从浅向深,从部分向圆满,皆依大乘教,悟大乘理,起大众行,得大乘果,故依大乘五位之中,渐次悟入道次第。所以,《成唯识论》卷九:“谓具大乘二种姓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96
此外,在修学菩萨道的历程中,虽说有三大阿僧只劫,但时间是可因个人之修学而有加长缩短之情形,如:释迦牟尼因修难行道而比弥勒早成佛:但是,阶位则因每一阶位,皆有所修、所断、所证之范围,所以不可不按次序而行;如同每个人因步伐之快慢,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就有早与晚之差异,但是整个路程却是步步不可逾越的。
三、内容与体例
本处主要探讨《大乘入道次第》的内容与体例。《大乘入道次第》一卷,共有二门(按:“门”相当于“类”之意 ),约三万余字,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扼要地说明法相宗修行次第的境行果。
《大乘入道次第》所引用的经论,在经典方面有:《华严经》、《大集经》、《大般若经》、《佛说法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厚严经》、《涅槃经》等;论典方面有:《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对法论》、《摄大乘论》、《辨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大智度论》、《发菩提心经论》、《般若经论》、《显扬圣教论》、《阿含经》、《佛地论》、《如来功德庄严论》、《赞佛论》、《般若论》等。各门之组织编排有其一贯之思想脉络,也各有其意义:第一门以修行之阶位及断障为主,分别解说;第二门以得果为主,说明涅槃、菩提的相关内容。此二门约可分为大乘五位、所修之行、所断之障、所得之果四个面向。兹分述如下:
(一)大乘五位
智周在《大乘入道次第》中,首先揭示从凡夫到成佛历程的五个阶段,即:大乘五位,又称为唯识五位、唯识修道五位,是指法相宗针对大乘菩萨修道历程,所确立的五等阶位──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二)所修之行
关于“所修之行”这部分,首先阐述所修之境,接著说明修行之三种先决条件,进而阐明修行之法要。兹略述如下:
1.境:阐述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境。
2.行:包含明发心、明修行两部分。
(1)明发心,分为:a.发心;b.发愿;c.求善友等三部分。此中:a.发心,包括:明体性、彰所因、显行相、辨所缘、明胜利、谈德量、挍胜劣、辨其喻、明退缘、显守护。意即藉由阐明菩提心以信、精进、正念、正定、正慧为体性,进而彰显引发菩提心的四种外缘条件(见闻增上、正法闻信、护法增上、见恶增上)、四种内在因素(种姓具足、善友具足、悲心无间断、于苦无怯),及四种作用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乃至应勤守护菩提心,以得正觉。沴发愿,则以发愿、立誓等具体步骤,以策励精进修学正法行。沊求善友,即因善友具有:能为菩提近因、趣向如来智时之十种功能,以及能令众生超越生死海等殊胜作用。
(2)明修行:包含:a.总修:菩提分法、四摄、六度。b.别修:资粮位──修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及十法行,进而于所证修勇猛不退。加行位──修五根、五力、唯识观。通达位──修七觉支。修习位──修八圣道。
(三)所断之障
至于“所断之障”这部分,则先说明烦恼障、所知障之具体内容,进而阐述各阶位所应断、折伏之要项。其内容略述如下:
1.明二障:即烦恼障、所知障,包含:(1)根本惑,如: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等。(2)随惑,如: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
2.明断位:各阶位所应断之种子、应折伏之惑。如:通达位──相见道中的三心相见所断之惑、十六心所断惑。修习位──总断俱生烦恼等;别断异生性障、邪行障、闇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细相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四)所得之果
显万行德备之胜果,分为:
1.明涅槃:a.依唯识辨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b.据涅槃明其三事。
2.辨菩提:a.明菩提相应心品:大圆镜智相应心品、平等性智相应心品、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成所作智相应心品。b.身相摄:a.身:法身、受用身、变化身。b.相摄──三身五法相摄。
结 语
在唐代有关菩提心之汉传典籍中,慧沼撰《劝发菩提心集》,除了具有可靠性典据之外,还就发心、受戒、持戒、六度四摄等大乘修学法门条分缕析、完整论述,且因内容丰富,故其价值不容忽视97。慧沼之弟子智周的《大乘入道次第》,条理井然、层次分明阐述大乘修行次第的境行果,可说是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的延伸作品,更是汉地大乘行者的修学宝典。
本文略述《大乘入道次第》的作者及其内容,以概观智周大师之生平与思想特色,及对法相宗之影响;从智周对因明论辩学的系统介绍,更能激发我们对于佛典语法、修辞的进一步探究,此不仅有助于掌握经典要义,以坚定修学信念,更为因明学研究的一环。因此对于法相宗典籍之探究,除对内容法义的探讨之外,更不可缺少对修辞的探讨。在内容上,《大乘入道次第》所涵盖的行位、修行、断障、得果四个层面,次第阐明修学门径,不仅能让修学者有所遵循,更可视为弥补“以因明、唯识著称的玄奘一系鲜为人知的菩提心作品”98。唯盼藉此抛砖引玉,使更多有助于修学之法门能弘扬开来。
注释:
55.沈剑英主编,《中国佛教逻辑史.第八章 慧沼和智周的逻辑贡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12月),页197。
56.《大正藏》第68册,页201a。
57.《大正藏》第69册,页151a。
58.同上,页167a。
59.《大正藏》第68册,页437a。
60.唐.窥基撰;扶桑凤潭记,《因明论疏瑞源记》(台南:智者,2002年9月)。
61.《大正藏》第69册,页339a。
62.同上,页291c。
63.同55.,页197~202。
64.《大正藏》第44册,页91c。
65.《卍续藏》第86册,页894a~b。
66.《大正藏》第32册,页11a。
67.《大正藏》第44册,页93b:“据其多分皆悟证者,言唯悟他,不言自悟。又真立破,唯悟于他,似虽亦自,从真名唯。”
68.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卷上,《卍续藏》第86册,页900a。
69.同上,页900a~b。
70.同上,页902a。
71.弥勒菩萨说;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三〉,《大正藏》第30册,页356a~357c。
72.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卷上,《卍续藏》第86册,页905a。
73.同上,页905b。
74.同上,页905b~906a。
75.~79.同73.。
80.同72.,页906b。
81.《因明正理门论本》,《大正藏》第32册,页2b。
82.慧沼集,《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大正藏》第44册,页165a。
83.沈剑英,《佛家逻辑》(台北:商鼎,1994年2月),页340。
84.窥基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正藏》第44册,页91b。
85.同72.,页893b。
86.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卷上,《卍续藏》第87册,页1a。
87.同上。
88.窥基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正藏》第44册,页93a。
89.同72.,页898a。
90.同86.,页2b~3a。
91.同72.,页899a。
92.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卷上,《卍续藏》第87册,页3b。
93.《大正藏》第85册,页1207a。
94.《大正藏》第45册,页467b~c。
95.指在菩萨行位中,已入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十地)及二圣(等觉、妙觉)阶位的菩萨。
97.拙作,《劝发菩提心集研究》(台南县永康市:妙心,民95年7月),页15。
98.熊琬,〈《劝发菩提心集研究》序〉,拙作《劝发菩提心集研究》(台南县永康市:妙心,民95年7月),页序14。
《妙心法雨》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