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法师:心经开讲(下)


2014/9/4    热度:407   

达观法师:心经开讲(下)

 

第二段 正宗分
 
心经所阐述的内容,精华就在本论,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
 
                                    / 人间观(正报论)
             / 理论---- / 世界观
                                    \ 宇宙观 (依报论)
正宗分                                                           \ 人生观
 
                                    / 修养法
                  \ 实践----
                                    \ 理想境
 
「人间观」组织表:
 
舍 利 子 ---------------------------------------------------------------- 听 者 ---- 人格
 
色不异空 -- 因缘灭故空 \
                                              -- 非有非空中道(现象观)\
空不异色 -- 因缘生故有 /
                                                                                                   肉体观 \
色即是空 -- 即 空 \
                                               - 空 假 即 中 道(本体观)/ 教法
空即是色 -- 即 假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精神观 /
 
   「人间观」就是正报,说的就是自己的身心,比如说长相就是一种正报。《三世因果经》说前辈子在佛前献花,这辈子长相会比较漂亮。比如说………也就是说你过去的所作所为,会影响这辈子的身心状况。
 
虽然序分中说「五蕴皆空」,我们的五蕴本身,并没有一个实质的主体,「受想行识」的根本产生之处是「识」,五蕴都是从「识」展现出来的,其实本「空」,所以叫做「五蕴皆空」。但是如果认为一切都是「空」啦!不用奋斗、不用打拼啦!这又掉入了消极的「顽空」。实际上,我们这一期生命的正报─「身」「心」还是明明白白的在这个现象界里面,佛法并不离世间法,所以这辈子的所作所为,甚至于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当如实的的面对「身、心」的问题。
 
舍利子
 
舍利子是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中,最有智慧的,所以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上的法会中,舍利子请问观自在菩萨道:「若是有人要修般若波罗蜜多,应当用什么方法?」以舍利子的智慧,他才有能力代替众生请法;以舍利子的智慧,当观自在菩萨说法的时候,说主与听者才能够相应!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指的是五蕴的色,就是指外在一切的物质现象。那你心理的一切现象,就叫做「受」、「想」、「行」、「识」。
 
「空」不是没有,「空」指的是宇宙之间所有的东西,它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所有一切的现象,并非永恒不变的,所以叫做「无常」;既然是无常,就代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所以就叫做「无我」。因为无常、无我,所以我们叫它「空」。在原始佛教的教义中,「无常、苦、无我、空」,这几个概念都在形容「空」这个字,所以「空」,并不能够解释成没有。
 
「不异」就是不离,不离开的意思。一切所有的物质,它到最后,一定不离开「空」。所有一切物质的现象,它形成叫做「成」。
 
例如这个桌子已经形成,这个物质的现象形成,我们叫它「色」。但是所有物质现象它一定不会离开「成、住、坏、空」,所以「色不异空」。
 
如果从「色」谈到「不异空」,古大德注解说,这叫做「缘灭」故「空」。所有的东西,它一定是「因缘生」、「因缘灭」。所有的东西形成,它已经形成叫做「色」;它的因缘已到,它必然消失,叫做「空」,所以叫做「色不异空」,这叫「因缘灭,故空」。
 
同理可证,同样「空」也不离开「色」,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东西,因缘灭之后,并不是说它永远不会再改变,当它因缘已到,它会再改变,这因缘已到就叫「缘生」,所以「因缘生,故有」。所以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空本是一体。
 
因是因素,是条件,没有因素跟条件,不能具足;缘是因素,是助缘,透过主要因素,再加上一些辅助的因缘,才能够成为它的结果,所以叫「因缘」。如果你真的了解缘生、缘灭,你就开悟了,你就不会那么痛苦。我们今天痛苦,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所以苦。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看到「缘生」─因缘所生,这个「因」就是父精母血,受孕怀胎,这个「缘」就是在母亲的子宫里,受到很好的照顾,健健康康的成长,在适当的时机才把我们生下来,叫做「因缘所生」。有因没有缘不能生,两个要配合,所以叫做「因缘生,故有」。
 
从这个例子,你看到什么?本来这个现象界中,没有你这一个形象,我们称它「空」。但是透过「因缘」所生,在这个空的现象界中,产生一个小孩就叫做「色」。我们看到「空不异色」,我们会生起欢喜心,所以人家生小孩,我们会说恭喜,会祝贺他这个「缘生」。
 
不是只有出生才叫做缘生。这个孩子的「因」,是他过去所造的业力,所创造的因,他一出生之后,受父母细心的照顾叫做「缘」;终于进入幼稚园,因缘所生正式去读书,从幼稚园毕业叫「缘灭」;进入国小叫「缘生」,国小毕业叫「缘灭」;接着进入国中、高中、大学、研究所,不断的生灭、生灭、生灭……一直变、一直变、一直变,直到这个人,有一天一定会不见了,所以当这个人不见了的时候,就叫「缘灭」。
 
想想看这里面有多少矛盾?一个孩子入学,你高兴,毕业你高兴,一个孩子刚出生你高兴,死去你高不高兴?死去跟毕业有什么不同?但一般人的概念不是这样,一般人对于现象的变化,总是赋予很多错综复杂的感情。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本来四肢健全,有一天发生车祸,从此就过着坐轮椅的生活,这是缘生?还是缘灭?如果从新的角度来看,因为他重新过着坐轮椅的生活,这是「缘生」。
 
你不要以为「缘生」一定是喜,「缘灭」一定是悲。缘生跟缘灭,对你来讲,都是痛苦的,所以看不清楚事实真相的人,在这因缘的变化之中,不断的在受苦、受折磨 。
 
如果你真懂「缘生」、「缘灭」的概念,你就懂得什么叫做「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例如说,这件事情,本来不是我的工作,但是我的主管突然叫我做,这叫做「缘生」,你就欣然的接受,认真去做这件事情。你不需要抱怨,也不要在那边推三阻四,你只要努力去做,做完了之后,这件事情自然就缘灭,那缘灭就好。你也不要做完之后,说做这件事情我很辛苦,去抢个功劳、去讨个人情。事情做完了就做完了,叫「缘灭」。
 
我们对缘生、缘灭,既不记恨,也不抢功,既不欢喜,也不难过,这个就是佛法。事情做完了,就做完了。你要好好去体悟这个问题。所以「缘灭」跟「缘生」,讲的就是现象的变化。也叫做「现象观」。古大德对「现象观」做了一个结论,叫做「非有非空的中道观」。
 
谈到「非有」、「非空」的概念,再谈「一心三观」。所谓三观是指假观、空观、中观。假观是相,见山是山;空观是体,见山非山;中观是用,见山即山;「一心三观」你若懂,你就一定大彻大悟,这是宝呀!「一心三观」就是说,你应该去观察这三种的真实义:
 
  一、假观─只要是会变化的东西,就叫做「假」。
 
譬如你的身体的变化,随着年纪,你会从婴儿、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会由幼稚、而轻壮、到衰老,所以你的身体是假。譬如你的心情,每天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你的心情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不断的在起变化,所以你的心也是假的。事实可以证明,你的身、心皆幻。
 
同理可证,我们现在讲课的所在─观水芗,这个好山好水的好地方,亦是假,因为这个地方它会变。你现在所看到的,你的身、你的心,还有所处一切的环境,你现在所喜欢的东西,你现在所担心的东西,你现在所痛苦的、快乐的感觉尽是虚幻。
 
现在,你愿意用这种假观,去观照它是假的吗?它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叫做「假观」。
 
相就是现象。一切的现象,它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它是幻化的,它是无常的,它并非永恒不变的,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给它一个名词,叫做「假观」。你眼睛看到的东西尽是假,所谓假的意思,不是我不承认它,假的意思是,我不执着它。
 
例如,你看电影、电视恐怖片,你的心脏不会受影响,你不会受惊吓,叫假观。但一般的人都很愚痴,明明知道戏是假的,却随着剧情哭、随着剧情笑、随着剧情颠颠倒倒…,这不是很傻吗?这些情境都是假的,你都会受它影响,难怪,发生在你周遭的事情,会影响你更深。
 
同样的道理,你今天对你所做的一切,你的事业,你的家庭,你种种的一切,你有能力以「假观」看待吗?只要你没有能力,这一关你根本修不了,就是说你这一关零分。至于你为什么会受影响?很简单,你把这个「假」认为是「真」,你才会受影响,不然你怎么会受影响!
 
再举一个例子,某次一位医学院的学生,暑假带头骨标本回去做研究,回到家里,恰巧一个朋友来找他。他朋友说:「唉唷!这个骨头怎么做得那么像,怎么那么可爱,鼻子还塌塌的。」就在那儿把玩着。这学生只回了一句话:「废话,那是真的,当然很像!」。他的朋友当场受到惊吓,回家就生了一场病。
 
我们人很奇怪,我们既怕活人、又怕死人,既怕神、也怕鬼,什么都怕。如果你有「假观」的概念,你能够时时刻刻去观察你的「身」、「心」、「境」,一切皆是虚幻,你就不会执着、不会受苦。若是你不能,那佛法你没办法懂!
 
  二、空观─空观指的是本体。
 
现象是从本体的本性展现出来的,一切的现象到最后必回归空性,所以「色」到最后,不离开「空」。所以你应该明白什么是「空观」?「空观」到底怎么应用?
 
举个例子,你们现在坐在这边上课,你有没有观察到「空」?因为这里有空间,你们才可以坐在这里,如果没有空间,你不可能坐在这里。一样的道理,你们本来坐在那边,事实上你们离开那边,那边还是空空的。
 
再说,你怎么可以呼吸?因为空,你鼻子空。你为什么可以吃饭?因为嘴巴空。你为什么肚子饿?因为肚子空。你今天有学到东西,哪里空?要不然你怎么有办法学东西?你怎么可以看到我?你之所以看得到我,是因为有空的距离。为什么你的眼睛看得到白板上的字?因为白板空,所以写下去,才浮现字;如果白板不空,怎么浮现字?这房子就是有空,你才能变,假设这房子的空间,都让你占满了,这房子怎么使用?平常我们在玩大风吹,变来变去,变来变去,这就是空的妙用。
 
这「空观」相当的妙,这空观不是说空,不是没有,这个空观是「空中生妙有」,可以变,它可以展现。任何一样东西只要形成,就一定会有体积,就会占空间,这就不空啦!没有空就不能变,没有空怎么变?所以你的内心要空,你才有办法展现。
 
空的实体,它的内涵、它的的境界,相当的深奥,它可以包含一切的东西,但是有的东西,并不能就只有这样去包含它。我们讲空的概念,是因为「无常」、「无我」,所以才「空相」,这才是它真实的概念,这个概念,一般人比较不能懂。所以我用你们比较容易懂的概念来跟你形容「空」。
 
  三、中观─色跟空,产生一个「中观」。
 
佛法里面讲中观,中道,儒家讲中庸。中观的概念叫做「用」,为什么「中观的概念叫做用」呢?
举个例子,你说这个纸杯是假的,不对。为什么?事实上摆在我的眼前,所以你不能否认它。你说这个纸杯是空的,既然是空的,我为什么可以看得到?所以你怎么说都不对,不管你怎样形容它,都不对。
 
那要怎么讲才对?应该这么讲:这一个纸杯,你看得到的部份叫做色,这叫「假观」。这纸杯之所以能装茶,就是因为有空,它才能装,不然它装不了,所以这叫做「空观」。那这个纸杯要怎么用呢?也就是说,它的现象是「有」,它的本体是「空」,但是你要用中,「用中」的意思就是,不执着「有」,也不执着「空」,空有都不执着。
 
古大德注解,「非有」「非空」的意思是说,你讲有不对,你讲空也不对。那既然非有非空,你就不要去把它区分说,它一定是空,还是一定是有。凡夫的概念,都是二择一,两个选一个,这是不对的,它是不能拆开的,那既然不能拆,你认为是有还是没有?你勉强替它下个定义说,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你也不能这样讲。说「有」不是真理,说「没有」也不是真理,真理是,我不执着有,我也不执着没有,这叫「中观」,这叫用,用「中」。
 
举例来说,你要不要洗澡?你不能说,因为身体是假,所以我不需要把它洗干净。你不能说,因为身体是假,每天洗有什么用,今天洗完了,明天还是有垢。你不能说,想洗就洗,不想洗就不洗,这是想跟行,不合你意就不去行,合你意就去行,你已掉入你自己五蕴的惯性。
 
你应该说,我知道身体是假的,不过我会把它照顾好,有水的因缘,我就洗;没有水的因缘,不是我不洗,而是我随这个因缘而不洗。但是我不洗,我不会感觉不舒服。这叫「中观」,你要这样用「中」。
所以你要对「假观」、「空观」、「中观」的定义,相当的清楚,你才有能力去运用。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他创三观。如果以禅宗的角度,有三句话可以代表这三种层次:「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这三句话大家也常说,但是真懂的,却少之又少。
 
  「见山是山」- 现在我们后面有一座山,如果你问一个小孩子,问他这是什么?在小孩子的八识田中,有山的记忆,所以他看到,就跟你说,这叫做山。单纯的跟你说,这叫做山,这就是「见山是山」。
 
你再问那小孩子,这座山永远都是这样吗?这座山上有很多植物,一年四季,这些花草树木,它都在变化、它会有不同,所以这一座山会不会变?这一座山,早上和下午就不一样了,所以你现在看到这座山,你看到的是假相,这叫做「假观」,所以「见山是山」。
 
  「见山不是山」- 很早很早以前,可有这座山?很早很早以前,可有一座喜马拉雅山?没有的。你从甚深的角度来看,从缘生、缘灭的角度来看,之前由空至有,之后会由有至空,所以色空不离,它们这样的因缘互变,所以,以山的本质来说,它是空相。
 
它的「空相」意思是说,它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主体,也就是说它并没有一个真实永恒不变的东西。从这个角度看,见山,我所看到的山不是山,我所看到的,它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一座现象的山,所以说不是山。但是这样说也不圆满。
 
  「见山又是山」- 最后这个程度就超越了,就突破了。意思就是说,你说它不是山,事实上它就在这儿。你说它是山,事实上它又会再变化,因为沧海可能变成桑田。所以你不应该执着。你不应该去执着这一座山,但是虽然不执着这一座山,还是有山,所以「见山又是山」。
 
这样子从认为「是」,到认为「不是」,一直到认为「有,我就用它。」,「没有,我就放下。」这就是「一心三观」的内涵。
 
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要懂得,菩萨从来不厌离生死,菩萨也从来不贪恋生死,你要明白这种概念,《心经》你才会懂,不然你一定不懂。
 
有人说世间很苦,我以后都不要做人了,这就是厌离生死。也有人说,我世间还有很多亲人,我以后死去,一定又要回来找我的亲人。所以你太太以前可能是你的祖母,你的祖母,有可能现在变成你的孩子,为什么呢?因为不舍。
 
举个例子,有一个祖母,舍不得离开她的宝贝孙子,她要往生之前,念念不忘的就是她那个孙子。所以这个祖母死去之后,就投胎成另外一个女孩子,来嫁给她的孙子,想要好好的照顾他。但是现在她变成另一个女人,跟他结婚之后,她并不知道他就是她念念不忘的人…,这样子的生生死死,这样子的纠缠不清,永远脱离不出轮回。
 
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让你罣碍?你累世有多少亲人让你不舍?所以你不愿意离开生死,你贪恋这世界!
 
至于那厌离生死的,跟不愿意离开生死、贪恋这世界的,两种都不对。凡夫贪生怕死,阿罗汉厌离生死,菩萨「不贪」生死、亦「不舍」生死,《心经》在讲这个!你若明白,后面的经文渐渐都会看懂,所以从这样「一心三观」的角度,你要好好去体会。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讲的是现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的是本体,所以说「空」、「假」即「中」道,所以叫做「本体观」。
 
以现象的本质来看,事实上是有个「有」。以本体的概念来看,这个「有」事实上是「假」。所以论现象,不离开空。同理可证,论本体,亦不离开空。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色空不二」。也就是「色」、「空」不能够分开。为什么不能够分开呢?因为「藉象显空」,藉一个现象来显出这个「空」。
 
举个例子,这个小木屋盖起来,围起来,就是现象。盖起来,显示出这个空间,叫做「藉象显空」,由空来表现出这个现象。因为有空,你才可以变化,才可以妙用,所以由「空」去变化出很多的现象。
所以佛学的这个关键,你若没有掌握到,不管你怎么看,都看不懂,你会觉得,怎么变来变去?一团雾水。
 
所以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几个字,就是我们在讲自己的肉体,所以叫做「肉体观」。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前面我们讲过,玄奘大师翻译的《心经》文字简洁、结构严谨,他用很扼要的文字,表达很丰富的内涵。所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意思是讲,接下来 「受、想、行、识」跟「色」的道理都一样。
 
如果逐句翻译就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以及「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简单的说,就是「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空,空即五蕴」。
 
这一段就是在讲,你打坐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好好的观你的「五蕴」?你如果从「色」的角度来观「假观、空观、中观」,这是「肉体观」。你如果从「受、想、行、识」的角度来观「假观、空观、中观」,这是「精神观」。这就是观自在菩萨针对舍利子的疑惑「如何修般若波罗蜜多」所做的初步的解答。
 
以上所讲的是「人间观」,也就是「正报论」的部分。
接着再讲「宇宙观」,也就是「依报论」。「正报」说的是自己的身心,「依报」说的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先讲「世界观」。
 
「世界观」组织表:
 
舍利子 -----------------------------------------------听者 --------------------- 人格
 
是诸法空相 ------------------------------------------体 \
                                                                                       -------诸法空观\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义 /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五蕴(人体)---- 空 观 教法
 
无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主观的感观)\
                                                                      十 二 空 观 ---三科空观/
无色声香味触法 ---六尘(客观的对境)/
 
                                            /六根 \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六识  ------- 十八界空观
                                            \六尘 /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现在观自在菩萨再向舍利子解释说,「是诸法空相」,在《心经》里,「诸法」指的是「五蕴法」;在整体佛法的解释,诸法就是「心法」跟「色法」。
 
  一般的解释,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叫「诸法」;诸法的本质是「空相」,也就是诸法的本质,并没有一个不变的主体。「诸法空相」的内涵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那什么是「世界观」呢?「世」指的是时间,古往今来;「界」是界限,指的是空间,上下左右。「世」跟「界」合起来就是时间跟空间,「世界观」讲的就是「时」「空」的问题。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不生不灭」就是「天」,「不垢不净」就是「人」,「不增不减」就是「地」,这个「三才」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
 
  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叫做三度空间,就是「时间、空间、距离」。
 
  以佛法的角度来看,「天」指的是天时,所以「不生不灭」讲的是时间的问题;「不增不减」讲的是空间的问题;「不垢不净」指的就是一切的万物。
 
  从这三个观点来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指的是菩萨的境界。凡夫的层次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我们先从凡夫的角度来谈,再来谈菩萨的境界。
 
  不生不灭-我们谈到人,常会问,生于何年?死于何时?这就是时间的概念,有生有灭,「因缘生,故有」、「因缘灭,故空」。所以凡夫有生有死,有来有往。这就是时间的观念。
 
  例如什么是「今天」?如果从明天来看,今天叫做昨天。什么是「昨天」?如果按照昨天的角度,昨天就是今天。所以如果你执着一个「今天」这个名词,就会被现象所迷惑。
 
  假设这个名词是固定不能改变的,你当然可以执着,但是明天即将到来,今天这个名词,又被取代,因为它消失了,所以你可以执着有一个「今天」吗?
 
  再举例,你的名字也跟「今天」的概念一模一样。假定拿一个标签贴在你的背后,从此你开始执着背后那个标签,以为别人给你的那个名称、职位、身分、地位…就是你,这样对吗?
 
  佛法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佛法讲的是真实义。学佛的人,从简单的先学,首先要破名相,不执着所有的名词,这样老实面对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一切皆是有生有灭的东西,你在执着什么!?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不生不灭」还有另一层意义,这里面的「生」不是真的生,这里面的「生」是短暂的;这里面的「灭」不是真的灭,这里面的「灭」亦是短暂的。「不」的意思,是说这不是真正的生,亦不是真正的灭。
 
  例如说观水芗现在盖好了,你以为它真正的「生」吗?观水芗它现在是盖好了,可是它不可能一百年以后仍然是这样子,所以说它不是真正的生,因为它随时会再改变。
 
  「灭」的意思就是,它随时会再改变。等到它改变完了的时候,它永远就是那个样子吗?也不对。它也会随着时空的变化,再度再改变,那样子不断的生灭、生灭、生灭…。
 
  唯有菩萨的智慧才能看出,这一个「生」跟「灭」,根本不是真的生,也不是真的灭,所以说它「不生不灭」,这是它的内涵。
 
  再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一棵树,它会落叶,但它会再长新叶;新叶变老,它会再掉下来。我们不能说,它是生或是灭,在生灭上打转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只看到短暂的现象,而没办法看透永恒的真理。
 
  如何从现象的角度去破除「不生不灭」跟「有生有灭」?如果能从现象的角度去破除,那时间的概念就能破除。老禅师能入定,就是破了时间的概念,所以他的一弹指间,可能就是一般人很长久的时间。
 
  我们平常生活在时间的概念当中,有时间的概念,就有数字的观念,所以当你在观呼吸时,数息数到最后,你要放掉数字。若是还停留在数字上,你永远没办法突破。
 
  这是一种以「生」、「灭」的角度来看待「时间」的问题。
 
  不垢不净-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万物的真相是「不垢」「不净」。但是我们经常按照个人的喜好,个人的经验,以「垢」跟「净」来看待万物。
 
  例如,这地上有尘沙,我们说它骯脏,需要加以清扫。沙是骯脏的吗?如果你到河边把沙捧起来,可能会说,这一堆沙好脏,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说,这里有一堆沙,沙里头有一些草枝、卫生纸…等等的东西,这些卫生纸跟草枝混在沙中,才觉得这一堆沙好脏。
 
  其实沙并不脏,只因为它加上这些杂质,让我们觉得这一堆沙子很脏。如果把这些杂质都拣掉,我们会说这一堆沙子好干净。
 
  当我们讲这一堆沙很脏,跟我们讲这堆沙很干净时,其实这堆沙并没有改变,它的本质没有变,但是,我们的概念变了,不是沙怎么样,而是我们赋予它「垢」,它「净」的概念,这都不是真相。
 
  同样的道理,我们看到这桌子上有尘沙,所以我们说桌子脏。其实不是桌子脏。因为沙本身不能讲它脏,而且桌子本身也不可能脏,只是我们把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变成它脏。
 
  再举个例子,白色跟黑色,哪一个比较干净?其实它只是白色跟黑色,我们不能说哪个比较干净。如果这两个颜色不小心混在一起,它是干净或是脏?白衣服沾到墨水,这衣服叫做脏吗?现在有一种衣服,看起来破破烂烂,一点一点的,你看它是脏还是干净?或有一种白底黑条的衣服,你会说它脏吗?你会说好看。
 
  再说,我们认为粪便最脏,认为身体最干净,那粪便从哪里来?从我们认为最干净的地方而来。所以我们的身体比粪便干净吗?以凡夫的角度来看,人类认为粪便最脏,但苍蝇认为它是美食,它就像长荣桂冠下午茶的蛋糕,我们的尿尿它当成是红茶,降暑退火。
 
  如果你说,人不可以跟苍蝇比;那人跟人比好了,大人说大便很脏,幼儿却偏偏拿来吃,那幼儿不是人吗?你的概念跟幼儿不一样。大人的脑袋太复杂,所以看不到真实性的东西。
 
  从小到大,我们的概念大都有问题,我们的看法其实很没有道理,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都按照自己的角度去看东西。
 
  唯有透过观察,才能明白道理,才能够看清楚真相,这样人生所有的困境都难不倒你。有的人他不懂得观察,也不懂得探讨的方法,他只能看到粗糙的问题。例如,待会儿下课踩到铁钉,他马上会去探讨该如何处理。但是心中有结,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心结!
 
  三受当中,如果我们的「不苦不乐受」最明显,就表示我们根本没有感觉,没有觉知内在的感受,所以要培养观察的能力,观察「身」、「心」、「境」,观察静态的跟动态的,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保持觉知,这样才能够从小悟、到中悟、到大彻大悟。
 
  所以我们要培养觉知的能力,清清楚楚的观察万物的真相,是「垢」是「净」?还是「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不增」「不减」说的是空间的现象。记得小时候的天气比较凉,夏天没有这么热,冬天还很冷。现在除了臭氧层的问题之外,到处高楼大厦林立,遮蔽物多,温度普遍升高。
 
  以一般人的角度来看,土地上增加了一栋大楼,增加了一个观水芗游乐区,叫做增加。那这里以前是一个平原,现在被挖个水池,叫做减少。以空间的角度来看,它「有增」、「有减」。但是如果好好注意看,其实是「不增」、「不减」。
 
  为什么不增不减?举个例子,现在台湾的房子盖了很多,跟三十年前台湾的现象当然不一样,但是三十年前地球的重量跟现在地球的重量并没有变。房子这儿挖一个洞,那儿补起来,这儿推土机推掉,那儿补起来,它的质量并没有改变。
 
  例如造小木屋的木材来自树木,砍掉树木,表面上森林的树木减少了,但却增加了一栋小木屋。所以,以整体来观,它确实没有增跟减,但是我们常为了增跟减,而产生莫大的感慨。
 
  我们看到,所有现象的变化,都会感叹说人事已非,沧海桑田,尤其诗人多愁善感,常常借题发挥,借现象发挥,触景生情,其实他并没有看到真相。
 
  如果我们随着现象界的变化,随着人、事的变迁,而不断的有一些错综复杂的想法,这些现象你怎么讲都不可能讲清楚。所以有智慧的人,当从「不增」、「不减」的角度,来看待空间的问题。
 
如果以我们个人的角度来谈「不增」「不减」,我们「迷」的时候,佛性并没有减少,我们「悟」的时候,佛性亦没有增加,这叫「不增、不减」。用这种角度,才可以看到真实相。
 
  一个明白真理的人,他能够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去体悟到「诸法」「空相」。他从看到「有生有灭」,然后去悟到「不生」、「不灭」;从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产生「垢」、「净」的分别,然后去了解到它「不垢」、「不净」的道理;当他对空间的一切变化做如实的观察,并且内心不产生排斥、不产生贪恋,他本身亦能「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先谈「有」跟「无」这两个概念。以一般人的概念来说,「有」跟「无」是相对的。但是学佛不要掉入相对的概念中。「无」应当是「有」的突破。
 
  例如,当一个人初学武功,他是有招有式,有模有样;但是当他的功夫到一定的程度,他是无招胜有招。所以无招是有招的突破,而不是跟有招对立。 再比如,一条路,前面一段有铺柏油,后面一段尚未铺柏油,那么它还是同一条路,而不是两条路,只是前面铺的跟后面的不一样。
 
  一样的道理,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就是要不断的突破,要一直往前超越,所以叫做「波罗蜜多」。
 
  前面谈到,「色」、「受」、「五蕴」,都是「有」的概念,是凡夫的概念。「空」是二乘人的概念,是声闻、缘觉、阿罗汉的概念,但不管是凡夫还是二乘人都不能解脱。
 
  因为凡夫贪恋、贪爱、贪生、怕死,既然贪生,就必然再出生,所以生生世世六道轮回,永无出期。
另外有一种人,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强烈的厌离心,他一直想离开三界,想出离三界,所以他专心修行,除了修行,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管,只要做个自了汉。但是这样的人,因为他还有一个喜欢跟不喜欢的概念,所以还是不究竟。
 
  至于二乘人,即小乘人,他明白一切是空,所以他不怕死,也不贪生,他是厌离生。但是二乘人的空是「偏空」;凡夫是「顽空」;菩萨才是「究竟空」。
 
  什么是凡夫的「顽空」?顽空就是不清不楚,或是脑袋放空、发呆。如果你只是坐在那儿,什么都不想,那是在修木头,而不是修佛祖。坐在那儿,是要不断的精进的,是要不断的锻链你的内在的,是要不断的练习的。
 
  什么是二乘人的「偏空」?二乘人他执着空,因为他了解一切现象不是真实的,所以对一切功名利禄都不执着,只是一心来修行,叫做「偏空」。
 
  什么是菩萨的「究竟空」?「究竟空」就是圆满,祂彻彻底底的了解「空」的真实义。
 
  《大般若经》说,「空」的意思是不执着。我明白「诸法空相」,所以我不执着;而且我亦不执着那个不执着的心,才叫做究竟。若我不执着诸法,但我却执着那一个不执着,那亦是执着,那没有究竟。
人生虽然是短暂,但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因缘,你都会跟无数的众生在一起,因为众生不明白这种概念,所以你要变成众生的模样,跟众生在一起,然后随类教化,所以你不离开众生,不舍弃众生,也不贪恋众生,所以这样的「空」的意思就很妙,所以它能「空中生妙有」。
 
  这不是「有」跟「没有」的问题,「有」跟「没有」,在于「因缘」的生灭,因缘生就有,因缘灭就没有,因为「生」跟「灭」才产生「空」跟「有」,明白这种概念,才能在「空」跟「有」当中,而不执着「两边」。
 
  所以菩萨度众生,心并没有执着众生,以这样的角度来修,我们在打坐时,不执着打坐,若执着在打坐,那个坐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开始,一直去体悟、去突破,那个感觉就会全然不同。
 
  「十二处空观」是谈「色法」,「十八界空观」谈「心法」,「色法」跟「心法」是五蕴的展开。换句话说,「五蕴空观」是「色法」跟「心法」同时谈,这个「空中」就是一种空相,以「空观」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一个五蕴,所以它说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眼耳鼻舌身意」指的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指的是六尘,合称十二入或十二处。「入」的意思,就是能够接受外面的状况进入;说十二处呢,「处」的意思,就是能够依托的地方。简言之,根尘是一种「色法」,识是「心法」。
 
  「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的感官系统,六根所接触到的外面的六尘叫「色声香味触法」。例如说,你的视神经系统包括你的眼睛,和外在现象界的形形色色起了作用,就生起「色相」,你就可以看到各种现象。
  一样的道理,耳神经系统包括你的耳朵,和声音起了作用,就生起「声相」,你就可以听到外在的各种声音。同样的,鼻子可以闻到味道、舌头可以尝到滋味、身体有冷暖痛痒等触觉,意能分辨境界的顺逆苦乐、东西的好坏…等等。
 
  另外,意可以归纳在色法,亦可以归纳在心法,意若归纳在色法,那就是指你大脑的整个神经系统;意若归纳在心法,那就是「根」接触「尘」产生反应,亦叫做「识」。代表眼睛有眼睛的特别作用跟功能,耳朵有耳朵的特别作用跟功能,依此类推,这个部份我们叫它「心法」。
 
  「五蕴」是「色法」跟「心法」同时谈,这个「空中」就是一种空相,以「空观」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一个五蕴,所以它说无「色」「受」「想」「行」「识」。
 
  上根器的人,到这里他就懂了;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不懂,所以观自在菩萨慈悲,祂不厌其烦的再以六根对六尘说「十二处空观」。分析的结果,就是「真空」里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界」就是界限,界代表区隔的作用。「六根」、「六尘」、「六识」都是「法」,也可以称做「界」。我们把「六根」和「六尘」合起来叫「十二处」或「十二入」,如果再把「六识」加起来就叫「十八界」。
 
  什么是「识」?识就是「神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凡夫、菩萨同样是这个心,差别在于,心清净了是菩萨,心迷惑了就是凡夫。
 
  因为我们的心迷,所以当六根对了六尘,就生出种种的分别心来,这个「分别心」叫做「识」。观自在菩萨说「十二处空观」,就是说「真空」里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进而分析连「十八界」都是「空」的,这十八界就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的「六根」,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的「六尘」,以及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的「六识」。
 
  换句话说,由「五蕴空观」、「十二处空观」到「十八界空观」说的都是「究竟空」。
 
观自在菩萨苦口婆心的层层分析「世界观」,告诉舍利子,也告诉众生「诸法」「空相」,从「眼界」到「意识界」皆是虚幻。
 
  那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通常我们的「眼根」和「耳根」最利,接触到人事时地物,最容易产生「意识」,随即掉入意识形态,所以大家都是用意识在过人生。
 
  所以我们先学习用眼睛,观察人、事、时、地、物,在日常生活应用之中来修行:
 
  首先要觉察,「人」与「人」的关系,要「靠而不靠」,要适可而止,彼此太亲密会滋生怨恨,太疏远变成莫不关心,「若即若离」才是中道。所以如何拿捏这种亲疏的距离要靠智慧。对任何人不产生喜欢或讨厌的偏见,因为如果掉入任何的概念,都会干扰到我们的内心,让内心不清净,徒增困扰与烦恼。
 
  例如我们碰到人,要不要跟他聊天?如果对方跟我们微笑,就代表他有善意,当因缘产生了,就顺着那个因缘,他愿意跟我们讲话,我们就跟他讲,当讲则讲,不当讲则不讲。所以要随顺因缘、随机应变,学佛的人是懂得变通的 。
 
  所以在任何团体中,我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所有的人。若是用现代比较简单的讲法,就是每个人都有他可取之处,每个人都有他的个性,每个人都有他的特色,每个人都有他的喜好…,我尊重每个人的个别差异,彼此互相包容,这样子看待每个人,就能够心平气和,这叫「平等观」。
 
  谈到「事」呢,有的人做事拖拖拉拉,有的人做事急如星火,其实只要知道对方的个性及处事模式,多给别人一些空间跟时间,多给别人一些弹性,每个人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不就能相安无事吗?
 
  当我们有责任去教导别人、督促别人时,要善用我们的智慧去「因材施教」。例如,遇到做事效率差的人,我们要去观察他的问题出在哪里,适时协助他、推他一把,这样他就能突破瓶颈、提高效率。
 
  如果遇到急躁盲动的人,要先把他的情绪稳定下来,要他多思考,要他先提出周详的计划,再按部就班实施,这样子事情分出轻重缓急,就能万无一失。
 
  如果我们总是看别人不顺眼,就是否认别人,就是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那只好什么事都自己做了,这样的人是没有智慧的。有智慧的人当能「知人善任」,这样才能共同成长、互相成就。
 
  最重要的是要观察自己:我准备好了吗?我的能力是否充分?事情来时我是否能够承担?我愿意承担吗?我乐意付出吗?我能无所求的奉献吗?学佛不就是要学自利利他吗?─当你准备好了,你愿意承担时,当能「事半功倍」、「举重若轻」。
所以,学佛的人在待「人」处「事」上,应当是最圆融、最有成就的。
 
至于「时」呢,我们应该「学而时习之」,应该觉得「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应该把握当下,应该分分秒秒不空过。我们不要分别说,我现在上班,或是下班,我现在应该休息,怎么叫我去出公差?时间的概念,会让我们产生对待的想法,这种对待的想法,会让我们产生不满。
 
  若我们一天到晚被「时间」的概念所绑,那一定是匆匆忙忙来上班,然后一心期待赶快下班,这期间焦虑、急躁,或是拖延、怠惰,使我们不能乐在工作,自然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现代人的文明病很多是因工作压力来的。
 
  例如,有的人不愿意加班,有人说这工作不是我的,所以你不要叫我做;如果你叫我做,要给我加薪。这样爱计较的人,短视近利,实际上是在断送自己的前程。我们最好把心里那一个闹钟给拿掉,把「时」的概念丢掉。全心投入去做该做的事情,也许我们花费数倍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是只要有这股傻劲儿,任劳任怨去做,所有的干部、总经理,不都是从基层升上来的吗?「功不唐捐」─如是因、如是果,这不就是因果吗!
 
  什么是「地」,地就是一切的环境。首先问自己,为了这个共同生存的环境,我能做什么?人性的自私、自利、贪婪、怠惰、推诿…这时候就暴露无疑了。所以生活中落实环境保护的工作是最基本的责任。
实际上环境不是问题,心境才是问题。大环境当中,我们能做的,当尽力。但是太多的问题我们无能为力,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治安、教育…各方面的问题是「孤臣无力可回天」,是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的,这时候我们的心境要不受影响,只要做我们该做的事,其余的一切随顺因缘、创造因缘、等待因缘。
 
  一切的东西、财物,都叫做「物」。一般人看到物,就会起贪的概念。例如食物、美色、豪宅、金钱…,这些东西不是不好,它们如果是日常生活所需,也要有适当的满足,但是要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不要起非份之想。这又牵涉到心境的问题,不为物欲所迁、知足才能常乐。
 
  眼睛所看的人、事、时、地、物,已经是形形色色,其余的「五根」所攀缘的更是错综复杂,好像织成了一面绵绵密密的网,覆盖住了光明,让我们见不到真心。
 
  修行人唯有从自己的内在彻彻底底的去「转识成智」,要不然智慧是生不起来的。所谓「舍识用根」,并不是把识丢掉,迷的时候我们说它叫做「识」,悟的时候我们说它叫做「智」,它们两个其实就是同样一个东西,从这种概念中去突破,这叫做舍识用根。
 
  「转识成智」的意思,迷时说八识,悟时说四智,叫转识成智。所以透过这十八界,就知道所有的东西它都要因缘具足,也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条件要具足,它才能产生,因缘条件不能具足,它就不能产生,所以我们说它「空」。
 
  谈到这里,我们应该怎么修行呢?原则上「自知者明」,如果我们程度没那么高,可以用「根、尘、识、智」,这四个角度修。我们可以慢慢去观察,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够真正有那个意境,这叫修行。
因为我们身上的包袱太多,身上累劫的习气太多,错误的知见太多,所以要一身抖落谈何容易!所以我们要老实,慢慢来,一步一脚印,一定会走到,所以先明白这样的理论跟概念。
 
  以上说的是「宇宙观」中的「世界观」。再来讲「宇宙观」中的「人生观」。
 
                                    / 人间观(正报论)
                 / 理论 --- / 世界观
                                    \ 宇宙观(依报论)---
正宗分--- \ 人生观
 
                                     / 修养法
                 \ 实践 ---
                                     \ 理想境
 
「人生观」组织表
 
无 无 明 -------- 流转(凡夫迷界)观 \  
 
亦无无明尽\ /           --- 缘觉
                    十二因缘空观 \
乃至无老死 / \           
 
亦无老死尽 -------- 还灭(圣者悟界)观 /  
 
无 苦 集 -------------流转(现实世界)观 \ 
                   --- 声闻四谛空观 ---- 三乘教法
灭 道 -------------还灭(理想世界)观 / 
     
无 智 ------------ 修       道 \
                   --- 菩萨六度空观 /
亦 无 得 ------------ 证       果 /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人生观」就是在讲人的一生,我们常说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所以这部份孔子没讲。
 
  以《心经》的角度来说,「缘觉」是指因为明白「十二因缘」的道理,而开悟的人。这「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经文因为文字简洁,所以用「乃至」表示由「无明」一直到「老死」,这个过程,缘觉是如何修「观」的呢?例如「无明」是「假观」,「无无明」是「空观」,「亦」是「中观」。所以修「十二因缘」要「一心三观」。
 
  完整的内容应该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亦无六入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爱,亦无爱尽;无取,亦无取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我们都知道,世尊在青年时代,因观察到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烦恼而出家修道。祂在菩提树下证悟「缘起法」,明白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
 
  「从因缘生」,除了指有情众生的「生老病死」之外,也包括器世间的「生住异灭」、「成住坏空」,这就是佛陀的「宇宙论」,涵盖了「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有情众生的生死流转是没有主宰,没有不变的实我,只不过是由于迷惑、造作、苦果的辗转相续而已。这其中前因后果的相续,就是「十二因缘法」。也就是说,由于这十二法互相凭藉而生起,以致生生死死、永无终期。
 
  世尊证悟的「十二因缘法」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先讲「无明」。
 
  无明─「无明」就是没有光明、没有智慧,「无明」就是你自己错误的知见、错误的思想;无明就像乌云,智慧就像太阳,乌云遮蔽太阳,让你没有智慧,这就是凡夫。
 
  因为凡夫无明、迷惑,因为错误的思想、见解,所以不了解自己的身、心,也不了解环境的变化,终日生活在烦恼、不安之中。凡夫由于无明的覆蔽,而产生错误的行为,在佛教里面叫做「业」,业就是「行为」。所以说「无明缘行」,「无明」是「行」的缘起。
 
  行─「行」是行为,是造作,是身、口、意三者活动的总和。这种活动经验的累积,就是所谓的「业力」。业力又分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
 
  觉悟的人,他造的业叫净业,净业的意思,是不思善亦不思恶,唯有实践佛陀指示的「正道」而身、口、意三业清净的人,才没有善、恶的概念,没有苦、乐的概念,才能够离苦得乐。至于一般人,起心动念莫不是在造业。「行」又是「识」的缘起,所以说「行缘识」。
 
  识─「识」是业力寄托的所在,也是轮回的主体。在小乘佛法中称「六识身」,在大乘佛法中发展为「第八识─阿赖耶识」。
 
  实际上,我们的想法必然产生一个行为,我们这一辈子所做的一切,也都记录在「识」里,就像输入电脑的资料一样,都被储存在「生命的黑盒子」当中。
 
  有这样的概念,就不会让一个人胡作非为,这样的概念,让我们觉得,人生奋斗是有意义的,做善事是有意义的,学习是有意义的…。苏东坡曾说「书到今生读已迟」,所以这辈子我们不只要读,还要多读,以做为来生的资粮。
 
  事实上,我们的「识」,它时时都会呈现,我们讲灵感,灵感不是无中生有的,它早就在我们的记忆体里面了,直到因缘具足,它,啪!一下子就产生。所以有很多的东西,它一直在「酝酿」,只是我们不知道,就像火山未爆发之前,地底下本来就有滚烫的岩浆一样。
 
  再说这个「生命的黑盒子」神奇莫测,它又不同于「灵魂」学说。佛教否认灵魂学说。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的灵魂学说的理论是,人死了之后,灵魂再投胎转世,换句话说,人的身体有生有灭,而人的灵魂不生不灭,这就是「常见」。
 
  如果我们的灵魂是不生不灭的,那不管我们的灵魂投胎到哪里,我们的各项能力及心智状态是不是都应该不变才对?如果我们投胎做狗,也会读心经、学佛法吗?所以「灵魂不生不灭」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所以透过这一些概念,来明白「无明」、「行」跟「识」的关系。
 
  这个「识」,它通「过去」跟「现在」,所有的「生命」都因为这个「识」才投胎,所以有的经文说,「无明」和「行」是过去世的惑业,是招感现世「识、名色、六入、触、受」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的果,这种说法是「三世两重因果」的第一重因果。
 
  有的经文说,「无明」、「行」、「识」,这三者是过去世的惑业,是招感现世的因。这两种归纳都对,就看把「识」摆在哪一个定位。
 
  所以,因为过去所造的「识」,因为这个「识」再来投胎,所以如果我们有贪生怕死的概念藏在这个「识」里面,就必定再来「生」,只是不晓得生在六道当中的哪一道而已。但是真的不知道吗?哪有不知道的!因为不管造什么「因」,就必然承受什么「果」。
 
  例如,你这一辈子,能遵守佛家的五戒,也就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下辈子一定做人。你只要有贪心、瞋恨心、愚痴心、傲慢心、嫉妒心、怀疑心,必堕入三恶道。所以,来生你要去哪里?你自己可以未卜先知。
 
  但是,因为来生的业报我们现在看不到,所以有人不相信因果。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譬如我现在骂你,你马上就生气,这不是现在就受报吗?我现在骂你,你给我难看的脸色,这也是现世报啊!假定美食当前,你就拼命吃,也许今天没事,明天你就消化不良、拉肚子了,这不就是来世报吗?所以不管是现世报或来世报,总是「不是不报,时机未到」而已。只要因缘具足了,必然会产生结果。
 
  总之,有情众生因为「无明」而造作「业力」,而「业力」寄托在「识」当中,这「生命的黑盒子」是轮回的主体,称做「业识」,业识受业力的牵引而纳识投胎、招感根身,所以说「业识」是「名色」之缘,即「识缘名色」。
 
名色─我们从过去、现在,一直到未来,因为跟父母亲有因缘的关系,所以「父精母血」,再加上你的这个「识」,这样来投胎,形成「名色」。
 
  这个「名」就是「受、想、行、识」四蕴,也可以说是「心」;这个「色」就是身体。那为什么要叫做「名」,而不叫做「心」呢?因为,这时候的「心」,刚开始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心智跟身体,并没有完全的成熟,所以叫做「名色」。「名色」又是「六入」之缘。
 
  六入─「六入」就是前面所讲的「六根」。我们人的认知与判断,有赖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与意根来完成,所以名色与六根,必须同时和合才能发生作用,有了名色,六根就渐渐的生完全。
 
  简单的讲,就是一个生命在胚胎中,渐渐长大,经过十个月怀胎的过程,身体已经全部形成,完成「六入」。胎儿长成完整的个体之后,接着就出生了。「六入」是「触」之缘。
 
  触─「触」是认识作用的开始。「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境」相对而生「识」,「根」、「境」、「识」三者和合就是「触」。所以「触」是由感觉、认知的过程而生起。
例如,婴儿出生时,因为离开母体,接触到外面的冷空气,会感觉到不舒服,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挤压造成痛苦,所以婴儿出生都会嚎啕大哭。
 
  由于「触」而生起苦、乐、舍、忧、喜的「受」,所以说「受」以「触」为缘。
 
  受─「受」是指身心的感受。六根接触了六尘,就产生了「受」。三受是指「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小孩子刚一出生,产生了「触」。接着慢慢的形成一些更复杂的情绪。比如说,刚开始他只有饥饿,或是尿尿不舒服的感受,渐渐的,他学习到愈来愈多的情绪。
 
  感受是主观的判断,所以是感情的、非理智的。由「受」生起的「爱」、「取」本来就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
 
  爱-「十二因缘」中所说的「爱」不是佛家的慈悲,也不是基督教的博爱,而是由错误观念所衍生的贪爱、渴爱。当人长大之后,会有他个人的嗜好、偏向,会有他喜欢的人事时地物,他会去接近、去追求他喜欢的东西,这些都叫做「爱」。
 
  在佛法里面,不喜欢用「爱」字,因为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不管是「贪爱」或是「欲爱」,都是一种染,这种爱是有选择性的。
 
  爱的反面就是瞋,就是恨,所以「爱」里面,藏了一个「恨」字,在「喜欢」当中藏了一个「不喜欢」,所以我们最爱我们的亲人,反而被我们最爱的人,伤得最深。
 
  我们都知道「恨铁不成钢」这句话,「恨铁不成钢」恨的是谁?恨的当然是你所爱的人。父母亲恨自己的小孩子不成材,老师也恨自己的学生不用功,那既然是爱,为什么还有恨呢?所以这种爱,在西方的心理学理论中叫做「有条件的爱」。当所爱的对象不能够符合你设定的条件,反而产生转移的一种心态。
 
  所以,佛法是一种很深奥的心理学,它不但能够谈到你内心真正的动机,真正的起心动念,还可以洞察你这一种情绪的转换,所以能看清楚世俗的爱是负面的、是自私的、是占有的。
 
  例如,你爱你的爱人,但是如果全天下的人,都来爱你的爱人,你受得了吗?所以爱是自私的。
例如同学当中,你跟某个人比较要好,你对他的感觉就会比较强烈,你会特别去注意、去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这就代表说你的担心、罣碍比较多,所以爱是负面的。
 
  所以学佛的人,要去明白什么才是真实的爱,如何将小爱转变成大爱,将爱转成慈悲,而变成彻彻底底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取─「取」以「爱」为缘,就是由「爱」而生起追求、执着、选择和舍弃。 世人所追求、执着、贪爱的无非是财富、权势、地位、名誉、尊严…,这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形而上的、形而下的各各层面,无所不爱、无所不取。至于憎恨、讨厌的又避之唯恐不及。
 
  例如等一下分配房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有人会抢着跑第一,因为要去占位子,他要去占自己最爱的位子,所以「爱」必然就会产生「取」,想占为己有。
 
  这种「爱」与「取」的心态,是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贪瞋痴的来源,所以我们会不断的掉入「取、舍、得、失」当中,而且这一辈子永远跳脱不出来。
 
  一个明白道理的人,他知道他取多少,他必然要割舍多少。但并不是说不能爱,假设爱是一种需求,我们在取时,就要适可而止,「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只取需要,他取的刚刚好,这个刚刚好,就是佛所讲的「中道」。
 
  在「金刚经」当中,世尊示现凡夫相,穿衣、吃饭一如常人,只是,祂只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明白基本需求的人,才能知足常乐,才能安身立命,这才是如实的生活。
 
  什么叫做如实的生活,我知道我要用多少,我知道我要吃多少,我知道我要花多少,全都清清楚楚。所以说爬山时,行李带越大包的,负担越重。同样的,来观水芗两天,看看大家的行李,就知道大家的包袱有多重!
 
   所以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什么东西要舍,他知道什么东西要取,他在取舍当中保持一种「中道」,不贪也不舍,所以能够达到「不取不舍」的境界。
 
  有─因为「取」所以「有」,「有」是「存在」的意思。「存在」的又是什么?这种对人生和物欲热烈的追求,产生爱、憎、取、舍的行为就形成了业力,也叫做「业有」。「业有」是前生思想、行为的总和。因为「有」这个前生思想、行为的总和,所以有「生」,「有」是「生」之缘。
 
  「有」跟「识」,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个字就是说,现在这一辈子,所做的一切的结果,形成一个「有」,所以这一个「有」,其实就是「识」,所以这个「有」继续来投胎,叫「生」。
 
   「爱」、「取」、「有」是现在世的惑业,为招感未来世苦果的「因」,未来世的「生」跟「老死」是「爱」、「取」、「有」所招感的「果」,这是「三世两重因果」的第二重因果。
 
  生─「生」是一生的开始。世尊在菩提树下证悟「缘起法」,明白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生」的因缘虽然不一,但主要的条件是「有」。
 
  换句话说,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产生一股业力,形成一股力量,就叫做「有」。这个「有」当中,又会造成我们未来世的投胎,「有」是说,我们现在做,终于有了一个东西,因为有,它必然会再投胎,所以就有了这一期「生命」的开始,这一期的「生命」又不一定是在六道中的哪一道受生。
 
  有「生」必有「老死」。「生」又是「老死」的缘起。
 
  老死─「老死」是一生的终结,人的「老」是发白面皱、头垂背驼、心色衰变。但「生命」不一定会走到「老」的阶段,也许还没老就死了,所以「老」附在「死」这一项。「死」是各类的众生,由于时光迁移,身坏寿尽,暖离色身,生命消逝,这就是「死」。
 
  生命的流转以「无明」始,以「老死」终。「老死」只是一期生命的终止,并不是生命永久的结束。「老死」是另一段新生命的开始。
 
  《心地观经》说「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就是形容生命流转的情形。这就是世尊证悟的「缘起法」。
 
  这样从「无明」看到「老死」,当知凡事就是因为「无明」作祟,才产生所有的生死轮回。当我们明白了「十二因缘」都是从「无明」生出来的,当从「根本无明」起观:一个人的真性本是灵妙清明,像佛一样,只因一念妄动,迷惑了本性,把原来灵明的智慧遮盖住了。譬如一面明镜,被尘垢遮住光明;譬如一轮明月,被乌云遮蔽了清辉。所以「无明」本是空幻,这锁链的基础是空幻,所有的一切皆是虚幻不实,只是依附「因缘」而起,所以要以「假观」观「无明」,以「空观」观「无无明」,这样才是「中观」。
 
  所以观「十二因缘」,从「无明」观到「老死」,观到透彻,观到觉悟,就是「缘觉」。但是,观自在菩萨看见缘觉执着了「十二因缘」法,认为「法」的确是有的,不晓得原来是空的,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使「缘觉」明白连这「十二因缘」法也是空的,这样可以破缘觉的「法我执」。
 
  学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破无明」,用智慧「破无明」。什么叫做「破无明」?简单的讲,当你烦恼没有了,当你的智慧产生了,无明就会尽除,就像一个黑暗的房间,当电灯一打开,黑暗自然就消失,「一灯能破千年暗」,那个电灯就是智慧。
 
  所以说佛不能度众,唯有自己才能度自己。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观「十二因缘」,应该时时刻刻好好修行,我们的智慧才有可能慢慢生起,我们才有可能看清楚更多的东西,越看清一层,我们的智慧就越展开一层,一直看,一直看,看到最后,全部看穿,看穿一切的道理。
 
  以上是「缘觉的十二因缘空观」。「无苦集灭道」是「声闻的四谛空观」。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是四圣谛。「谛」是「真谛」,就是「真实的道理」。世尊在菩提树下证道后,于鹿野苑初转法轮,度化五比丘,当时就是说「四圣谛」法。
 
  为么世尊不说祂证悟的「缘起法」呢?因为「缘起法」是「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这种妙理,不是小根器或是未生起信心的人所能理解,所以世尊权巧方便,换一个方式而说「四圣谛」。
 
  事实上,「四圣谛」是把十二因缘,归纳成四类,就是「苦、集、灭、道」,也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苦」跟「集」是世间法,「灭」跟「道」是出世间法。
 
  「声闻」就是听闻「四圣谛」而觉悟的人,「声闻」跟「缘觉」,这两种人叫做二乘人,也叫做小乘人。
 
  世尊住世时代,游行教化四十五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说「四圣谛」,可以说「四圣谛」是世尊住世时代教化众生的中心思想。
 
苦─
 
「四圣谛」的第一圣谛是「苦」,苦是痛苦、烦恼、不安,也有缺陷、无常、不实的含义。这是世尊观察人生的真相,发觉人生充满了苦恼和缺陷,「苦果」是一种事实,世尊只是如实的把它说出来,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而只是实观。
 
世尊并不否认人生有乐,例如世俗的天伦之乐或五欲之乐,但是这种乐并不是常久不变的,一切的乐中,都含有苦的成分。因为以「缘起法」来说,乐也是「因缘」所生,既是因缘所生,就会有变化、有生灭,乐过了,苦就跟着来,「乐极生悲」不就是最好的写照!
 
至于苦呢,我们也常安慰别人,或是自我安慰说「苦尽甘来」,实际上,苦完了之后,有可能是甘,但是甘过了之后,有可能再苦,因为不论甘或是苦都是无常的变化,所以没有究竟,不可能苦尽甘来。
 
人生是痛苦的,这是事实,并不是悲观或厌世。因为苦有逼迫性,例如说,我们站久了腿会酸,是苦;坐久了之后会累,这也是苦;累了却没办法睡,更苦。
 
再说,我们现在吃饱了,过几个钟头还会再饿;饿了,没有继续吃也会苦。身体沐浴完了,还会再生垢,生垢了还要不断再洗…。
 
我们观察生命的过程中,苦的事实大致可分为八类,就是常说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这就是人生苦的事实。那人生的苦是怎么来的呢?「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因为有了种种烦恼、恶业的因,才会结成种种苦的果,这是现在的因果。
 
集―
 
「集」是「聚集」的意思,聚集种种的烦恼、造成种种迷惑的行为,所以是「苦」的因。
 
前面谈过,人生的苦是生命的实相,那为什么会让我们造成苦呢?如果以「十二因缘」的角度来看,苦的最主要原因是从无明来,因为无明而造成心中有贪、爱、欲,「爱与欲相应,心恒染着。」我们内在的贪爱会触动我们去做、去取、去造业,也就是如果我们贪欲越多,要付出的代价就越高,所以整个的过程都是苦。
 
世间人所贪、所爱、所欲的不外是财、色、名、食、睡,不外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东西,在我们还没得到之前会苦,在得到的那一剎那是乐,但是那一剎那随时会消失,当它一消失,苦又来了。
 
这时候我们会再生起第二个欲望,不断的追逐所贪、所爱,不断的在受苦。纵使说我们只有一个欲望,那个欲望就是获得全世界最大的蓝宝石,在得到之前,势必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这是苦;在获得这个蓝宝石之后,这个蓝宝石也会因为因缘变化的因素,不可能常存,我们还是一样受苦。
 
所以如果在世间法上打转,绝对没有解决痛苦的方法,我们一辈子苦不堪言。唯有在佛教的教义中,依着「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才有可能灭苦。
 
灭―
 
「灭」就是灭除种种的苦,灭除一切烦恼,从而超越生死、超越时空、超越现实世界的一种境界。有的书上翻译为「圆寂」或「涅盘」,说的都是出世修行解脱的理想境界。
 
「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根本无明「灭」了之后,这构成轮回的锁链才能斩断。
 
简单的说,灭苦的方法就是「道」,它是通往涅盘解脱之路。
 
道―
 
「道」是乐的因,「灭」是乐的果。因为有修道的因,才会结成灭苦的果,这是将来的因果。
 
世尊观察人生的真相,发觉人生充满了苦恼和缺陷,祂为众生提出了治本的方法,提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大法,这个方法,就叫做「戒、定、慧」三学。
 
依「戒、定、慧」三学,能熄灭「贪、瞋、痴」三毒,再展开成六度,叫做「六波罗蜜」,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接着开演出「八正道」及「三十七助道品」。
 
「八正道」就是八种走向涅盘的道路,也可以说是八种修行的方法。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见、正思惟」是「慧学」。
 
「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正确的人生观。以世间法来看,就是要深信因果,要守五戒、行十善;以出世间法来看,就是彻见缘起法、四圣谛,向涅盘之路精进修持。
 
「正思惟」:正思惟是指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也就是在思惟上远离贪、瞋、痴、慢、疑,而保持心理上的纯正。
 
「正语」:正语是正确的、如法的语言。就是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进而以诚实语、柔软语对待别人,给人安慰、给人启发。
 
「正业」:正业是指身业而言,是正当的、如法的行为。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 。
 
「正命」:正命是指正当的生计、正当的谋生方式。凡是诈骗、贩毒、邪YIN、直接或间接杀生的行业都不该做。广义的说,是指正当的生活。
 
「正精进」:正精进是依据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来修行,相续无间、精进不懈。也就是「已生恶为断除、未生恶使不生、未生善为生起、已生善使增长。」简单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正念」:正念是指时时刻刻心中有正确的观念。修行人以「四念处」为正念,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来说,就是时时保持冷静清醒、时时观照住自己的念头、时时察觉自己的起心动念。
 
「正定」:正定是正确的禅定。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来说,是使自己心情平静、精神集中专注、沉稳安定,也就是处在任何的时空、行住坐卧当中皆不受影响。
 
总之,世尊住世的时代,教导僧团的弟子要「知」「行」合一,在实践「正道」过程中,八种正道必须同时做到,缺一不可。而且要以「正精进」的态度在解、行两方面,以及身 、口、意上精进用功,以「正精进」涵盖另外七种正道。
 
后代佛弟子沿袭以往的修行方法,组织成「三十七助道品」,这是一套很完整的思想体系,照这样子修行,即可趋向涅盘解脱。
 
观自在菩萨特地为「声闻」说「无苦、无集、无灭、无道」使「声闻」明白连「四圣谛法」也是空的,就像「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样可以破「声闻」的法我执。这是「声闻的四谛空观」。
 
 
无智亦无得
 
「智」是「能观之智」,「得」是「所证之理」。「无智」非「无智慧」可得,而是说智慧世人本自有之,非由外面得来。以佛性平等的观点来看,大家的智慧都一样,只因迷、悟深浅不同,而有愚、智的差别。
 
假如以「镜子」比喻成般若智慧,那镜子上面的灰尘,就是我们的妄想、执着,只要去除了灰尘,就能让镜子显现原来的干净、明亮,只要去除了妄想、执着,就能够展现每个人本来的智慧。坛经云:「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以说开启智慧要由内在切入,不是由外得来。
 
世间法的知识、学问、技术…是靠学习来的,这不是「智慧」。如果说学佛法「有得」,那表示心中有染、有障碍、有压力、有包袱,表示脑海里有一种既定的模式、有框框局限着你,这样就不能展现「无限」的可能。
 
「有得」必定「有失」,这是痛苦的根源;但是「无得」又不能掉入无理想、无目标、无方向、无方法。
 
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云:「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我们常说「开悟」—悟到什么?是误入歧途?还是真正大彻大悟?「悟」就是「悟无所得」,「无所得」的意思是「无事」,孔子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就没有事,何必庸人自扰!
 
另有一解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把你的烦恼、痛苦,所有的概念拿掉、放下,这样就没烦恼了,那你得到什么?本来就无一物!
 
菩萨修「六度空观」,是六种度脱生死的方法。这六种方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当中,「智慧」引导其余五度,才能圆满成就。因为有智慧的修行才是正确的修行。所以说,菩萨「无智亦无得」,涵盖了「无六度」。这是「菩萨的六度空观」。
 
所以修行人能体悟到「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都是虚幻、都是空的,就能破「人我执」和「法我执」,这两种执既然破了,那么「能得的人」和「所得的法」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可以得呢?所以说「无智」「亦无得」。
 
理论门的「人生观」已讲完,再讲实践门的「修养法」。
 
 
                       /人间观(正报论)
               / 理论       世界观
                       \宇宙观(依报论)/
             \ 人生观
正宗分
 
                            / 修养法
           \ 实践
                             \理想境
 
 
「修养法」组织表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埵埵-\----行者------人格\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修行--原因\     因位--菩萨道
 
心无罣碍无罣碍故  \         教法/ 
           -证悟--结果/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无所得」是指妙性本空,无一法可得。「菩提萨埵」简称「菩萨」,就是自觉觉他的人。
 
「菩萨六度空观」即是说菩萨虽行「六度」,但「无有少法可得」,「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因为人人本具妙真如性,只因凡夫「一念无明」,蒙蔽了妙真如性,只要去除无明,妙真如性就能显露出来,就像乌云遮蔽了太阳,乌云散去,阳光就能显现一样,并不是另外有什么法可得,所以说「无所得」。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累教品》中,佛告阿难云「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弟子,皆从六波罗蜜中,学得灭度。」所以,修行人除了发菩提心及四弘誓愿外,要广行六度,才能自度度人。
 
「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称做「六波罗蜜」。
  「布施」:世尊昔日在因中修行时,曾经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这是「内施」。
 
「外施」又可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以自己的资财随力施与的叫「财施」;以佛法化导众生,随缘说法的叫「法施」;对于众生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开导,使之远离恐怖、烦忧的叫「无畏施」。
 
「布施」最难做到的是「三轮体空」,换句话说,没有施与的我,没有接受布施的人,也没有所布施的东西。以这种「无所住」的心态来布施,才是真布施。
 
简单的说,布施的意思就是,你有能力该帮助人,就当帮助人。布施是要把好的东西给别人,而不是把自己吃不完的、不需要的、多出来的东西给别人。所以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最好的注解。
 
  另外,布施还要有智慧,例如有人向你要钱,说他要过生活,如果你只是给他钱财,钱财总有花玩的一天,对他的帮助其实并不大。你应该教他如何生活,培养他的能力,教他如何自力更生,这才是有智慧的布施。
 
  总之,每个人现在正需要什么帮助,我就给他适时的帮助,这样才叫做行菩萨道。
 
  「持戒」:持戒的意思是「止恶修善」,以止恶修善来净化言、行,净化心、识。简单的说就是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该做的事情就要去做,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什么是不该做?什么又是该做呢?只要有害自己、有害别人、有害一切万物的都不该做;只要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别人、有利于一切万物的,就应当做。
 
  一般人以为守戒就是不杀、不盗、不YIN、不妄、不酒,这只是消极的「止恶」,我们更应当积极的「为善」。
 
  例如说,我们该奋斗、该精进、该修行、该打坐,该念佛、该诵经、该经行…,凡是利己、利人的事,我们都要去做。
 
  小乘人的持戒,重点摆在行为上,而菩萨道的戒,重点是在心。在「三无漏学」中,依戒生定,由定发慧,慧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所以, 「戒」是三无漏学的基础。
 
  「忍辱」:「忍」是指能忍之心,「辱」是指所忍之境。
  「忍辱」不但是忍别人加诸于你身上的辱,还要忍自己所处之境。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顺逆之境,还要能忍生理上饥渴、寒热之苦。
  「忍辱」不但是在穷困、病苦的逆境中,不生自卑、颓丧之念,还要在富贵、安逸的顺境中,不起骄矜、沉迷之心。
 
  一般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忍辱」,这里面涵盖事忍、理忍、法忍。佛法的「忍辱」跟一般所讲的「修养」不一样。修养是忍耐,是不跟你计较,其实「不跟你计较」就是不跟你一般见识,其中隐含着轻视别人的意味。所以我们要学「常不轻菩萨」,要礼敬众生。
 
  「精进」:纯一无杂曰「精」,鼓勇直前曰「进」。精进是依据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来修行,相续无间、努力不懈,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修菩萨道者,二六时中,当自精勤,做任何事,努力以赴,事若未成,绝不懈怠,以这种无比的毅力,方能成就。
 
  「禅定」:义为「静虑」。和儒家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异曲同工之妙。六祖坛经曰:「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即是禅定的内涵。
 
  换句话说,禅定在于心力集中,而后于定中产生智慧。你若没有禅定,你内在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展现。为什么?因为禅定才能生智慧,不进入修行禅定,智慧怎么生起!
 
  「智慧」:「智慧」并不是由博学多闻而来,一般人以为靠读书能生智慧,其实这是误解,读书只能增长知识。但是当你没有正确的见解,这个知识就是障碍,也就是所知障。书读越多,邪见越深,所谓「世智辩聪」与「智慧」何干呢?
 
  「三无漏学」中,「依戒生定,由定发慧」,有了智慧才可破惑证真,有了智慧才能照破一切客尘烦恼,显露真如本性。
 
  修「六波罗蜜」必须六度兼修,因为只修「慧」而不修「定」未能受用;只修「定」而不修「慧」容易沉迷;「定」「慧」双修,而不「持戒」,便积习难改;三学俱足,而不「布施」,不能度化众生;「布施」而不修三学,只种下人天福报;「持戒」而不能「忍辱」难调瞋恚之气;有「精进」而无诸度,则徒劳无功;有诸度而无「精进」则始勤终懈;所以六度必须齐头并进,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来修行,三世诸佛也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来修行,菩萨跟三世诸佛是修一样的,因为菩萨道是因,菩萨道修行圆满的果就是佛。
 
  修菩萨道是因,发菩提心,依「六波罗蜜」起修,种下因,直到完成,事究竟。「波罗蜜多」就是佛果,菩萨的果就是佛。
 
  所以我们当明白「无所得」的道理,理论清楚之后,依般若智慧来修行,由「止、观」去观照身、心、世界皆无所得,彻彻底底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样才能解除痛苦、烦恼,才能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到彼岸。也就是证悟到经文所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罣碍
 
  「罣」就像一面「网子」,就是说心思像蜘蛛网一样,牵牵挂挂。「碍」是指行动有阻碍。内有牵挂、外有阻碍,不是动弹不得吗?
 
  一般人「罣碍」什么呢?无非是生命和财产。我们害怕生命、财产会有变化,所以恐惧、不安、烦恼。
 
  例如,我担心我的孩子,不知道有没有吃饱?这就是执着你的孩子。我担心公司不知道有没有人值班?这就是执着你的公司。我要来观水芗住两天,却忘记把药带来,这就是执着你的身体。我瓦斯忘记关了,这就是执着火烧掉房子。
 
  如果你打坐,好好的坐就好了,但是你会想:我坐太久的话,脚会不会断掉?我坐太久的话,灵魂会不会出窍?我坐着,被蚊子叮,会不会得登革热?坐在这儿,会不会遇到蛇?蛇会不会咬我?坐在这儿,会不会感冒?坐到后来,太阳会不会照过来?会不会中暑?
 
  我们的概念,就是担心太多,我们的妄念纷飞、心猿意马,实在太恐怖了。全然的放下吧!你就打坐吧!只要你肯全然的把身心都放下,就没有「罣碍」。
 
  问题是你肯吗?你的「心」不肯,所以根本不能入定。老和尚他在山上,盘腿、打坐,当他要上坐那一剎那,他已经没有任何罣碍了,否则他早就怕死了。
 
  但是一般人都有很多借口,说什么为照顾家庭、为妻子儿女烦忧啦!什么为了生计、为五斗米折腰啦!什么身体病苦障碍修行啦…这些都是邪见,都是一派胡言,这些跟修行完全没有关系。
 
  大家更不应该认为说,你们年纪轻的,可以修行,我们老的不可以了啦!或者说学佛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学不来啦!这样是执着年纪,这些概念都不对。
 
  所以六波罗蜜是方法,八正道也是方法,但有没有更直接了当,「啪!」一下就进入的?有的,那就是禅宗,禅宗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迂回、不磋跎、直接了当就契入了!
 
  所以说,如果你心中有「罣碍」、有「烦恼」、有「执着」,把它们都拿掉吧!拿掉的意思,是不论有跟没有,我都不受影响;拿掉的意思,不是真的把它拿掉,因为事实上,并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拿掉,已经说「诸法空相」了,怎么还有个东西让你拿?如此而已,修这个而已,其它并没有修什么。
 
恐怖
 
  「恐」指的是一时的、短暂的惊吓。「怖」指的是挥之不去的隐忧。我们担心、害怕的事情很多,其实最担心、最害怕的就是「无常」!
 
  因为「无常」就是变化,我们担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会产生变化。例如你害怕家人,是不是能长久的平安、健康?你担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会不会变坏?你担心寿命,担心人生什么时候将走到尽头?你担心公司会不会突然倒闭?担心会不会突然被资遣?你担心天灾人祸…一切一切的变化,它会改变你的现状,它会让你的美梦破碎、恶梦成真,就是「无常」这两个字让你觉得恐怖!
 
  所以若是没有罣碍,恐怖就随着去除。为什么没有罣碍?因为你知道「诸行无常」,既然是无常,就本来无一物;既然是本来无一物,那我的内在就彻彻底底的随缘自在,看破放下,彻彻底底的,内心没有罣碍亦没有恐怖,到达这样的程度之后,就远离了「颠倒梦想」。
 
远离 颠倒 梦想
 
  「远离」是永远脱离,而不是忽远忽近、暂时的脱离。「颠倒」就是因为迷惑,所以对于是非、对错分不清楚。「梦想」就是妄想,是虚幻不实的。
 
  凡夫因为错乱、妄想,所以执着「常、乐、我、净」,执着于「缘起」的现象,以为是实有的。二乘人体悟「无常、苦、无我、不净」,但是执着于「性空」。菩萨才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凡夫执着的「常」是什么?假定你有幸觅得美好的伴侣,这伴侣最好是能常相左右,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能够天长地久…,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事,所有的现象都会变化。凡夫希望「常」,因为他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那叫自欺欺人,那叫「颠倒」。
 
  凡夫执着的「乐」是什么?希望人生时时刻刻、天天快乐,他不承认这个乐也会变化。
 
  凡夫执着的「我」是什么?我在哪里?实际上,我们的细胞时时刻刻在变化,我们的观念也时时刻刻在变化,早上的你跟下午的你,就已经不是同一个你了,「你」在哪里?你现在觉得好像比较懂得《心经》了,回到家就又变了,还是不懂耶!因为你那个「我」会变呀!
 
  凡夫执着的「净」是什么?我的身体很干净,你的身体既然很干净,为什么还要每天洗身体?所以是睁眼说瞎话,这叫颠倒。
 
  众生颠倒,因为颠倒,所以我把它反过来,这样就对吗?这样也不对。所谓「颠倒」,就是你执着这一边是颠倒,执着另一边也是颠倒;只要是执着就是颠倒。你执着自己的取向,按照自己的取向就对,按照别人的取向就不对,这也是执着、也是迷惑、也是「颠倒」。
 
  二乘人刚好是跟凡夫对待,也就是「无常,苦,无我,不净」。
 
  菩萨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真」的意思,就是能够超越一切的对待。
 
  以「我」的概念做例子来说明,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若是「无我」,要修什么?若是一直有「我」的概念,以「我」为导向,以「我」的看法为看法,因为执着一个「我」就是我执,那有可能自在?
 
  什么是「无我」?虽然有一个「我」,不过这个「我」是时时刻刻在变化,这是暂时的「我」;这样不执着「我」,叫做「无我」,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突破「我」的概念。
 
  我明白这种概念,我不否认这种概念,所以我用我的今生今世、生生世世来帮助一切的众生,了解这个道理,叫做普度众生,叫做「真我」。
 
  这个「真我」就是佛性,不管用那个角度讲,不落在「有我」跟「无我」两边,那才叫做「真我」。但是亦不执着「真我」,才是绝对的超越解脱,若是还有一个绝对的「真我」,还是有一个执着,这一个执着还是会让他有所得,有所得必然是罣碍,既然是罣碍,所以不能够「究竟解脱」。
 
究竟涅盘
 
  「究竟」是指大彻大悟,彻底的圆满。「涅盘」是指一切的烦恼已除,也叫做「解脱」 。
 
  所以修行人依般若智慧,体悟到「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以及「十二因缘」、「四圣谛」、「六度」都是虚幻不实,无智亦无得;彻底体悟「有无不二」,平等无差别;彻底体悟身、心、环境皆因缘和合、无实体;彻底体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故能究竟涅盘、达到解脱的境界。
 
  以上讲的是「实践」的部分,换句话说:「行者」要如何「修行」、要如何在「菩萨道」上种因,才能证悟「究竟解脱」的果。接着讲「理想境」。
 
  「理想境」就是理想的境界。十方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来修行。菩萨道是「因」,菩萨道修行圆满的「果」就是「佛」。所以依「六波罗蜜」来修,种下这个因,如是因、如是果,直到完成,事究竟、波罗蜜多,成就「佛道」。
 
 
   /人间观(正报论)
 /理论        /世界观
    \宇宙观(依报论)
          \人生观
正宗分
 
   /修养法
 \实践
   \理想境
 
 
「理想境」组织表
 
 
三世诸佛 -------- 佛陀 --人格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 佛行 \     \果位--佛道
                   教法  /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佛果 /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世」是「时代」的意思,「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诸佛」依照「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修,就能够成佛。
 
  经文讲「三世」,说的是时间,理当涵盖「十方」,说的是空间。换句话说,不论过去、现在、未来那一个时空,如果要成为大觉悟者,都要依「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来修。
 
  「佛」是「觉者」,祂原本是印度释迦族的圣人,他是一个愿意用全部的生命去观照、去体悟宇宙人生的大智慧者。
 
  「觉」又有三种层次:「自觉」、「觉他」、「觉满」。
 
  「自觉」者是个有智慧的人,他外能觉悟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六尘皆幻,内能觉悟人人有个不生不灭的佛性。这是阿罗汉的境界。
 
  「觉他」是指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知道众生的根器,他才有能力因材施教、方便度化,去帮助世界上所有的人。这是菩萨的境界。
 
  「觉满」是「佛」的境界,佛已大彻大悟,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无一事不知、无一法不明,是个福慧圆满的人。
 
  假定修行的过程就像三层的阶梯,你若愿意好好走,走上第一层的就叫「二乘人」,走上第二层的就是「菩萨」,走上第三层的就叫「佛」。
 
  众生皆有佛性、是未来佛,但是一般人都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业障深重、没有智慧,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修福」、「修慧」。其实只要你愿意,不断的充实、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前不懂的,现在懂了,这就是「悟」,就是「自觉」,这是「修慧」。好好的成就自己之后,你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别人,这就是身教、可以「觉他」。如果你的格局再放大、再提升自己的「悟境」,你当有能力了解别人的程度,能以别人的语言、思惟模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修福」。
 
  为什么要修慧、修福呢?例如开车,知道往那里开、是智慧,至于车子的性能好不好、会不会抛锚、会不会爆胎、有没有油…?这就是福报的问题。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时时刻刻「修慧」、「修福」,储备成佛的资粮,这才是修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阿」就是「无」,「耨多罗」就是「上」,「三」是「正」,「藐」是「等」,「菩提」就是「觉」,合起来是「无上正等正觉」。
 
  凡夫被「无明」遮盖住了本性,迷惑得很深,所以不「觉」。
 
  「三菩提」就是「正觉」,「正者不邪、觉者不迷」,就是透过「正确的知见」的修行而觉悟的,这就是「阿罗汉」。
 
  「阿罗汉」虽然稍有觉悟,但还是偏在「空」的一边,再往上提升到「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这叫做「菩萨」。菩萨看待众生,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清净。
 
  「菩萨」虽然得到「正等正觉」,但是「无明」还没有破尽,所以不能称为「无上」。唯有「佛」完全断绝迷惑、妄想,俱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才能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十方「三世诸佛」,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修行,才能够超生死、入涅盘、度众生、成正觉。
 
  人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以求学的角度来比喻,大学毕业叫学士,得到这学位就叫做「罗汉」;研究所毕业叫硕士,得到这学位就叫做「菩萨」;博士班毕业的博士就叫做「佛」。
 
  所以,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你都应该好好学习、完成学位。你不要被迷惑、跑错方向了,只要你找对了方向,好好去学,不要半途而废,不要自暴自弃,你一定能毕业的。修行的过程,也是如此,你要不断的去突破,才能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三段 流通分
 
「流通分」就是「结论」。「流通分」就是希望这么好的东西,大家能够依教奉行,让佛法薪火相传,流传在世上。
 
「礼赞般若」组织表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 \
                                                                所礼\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功德 /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 / 般若礼赞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 \ 礼赞 - 能礼/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这是赞叹「般若波罗蜜多」,赞叹「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是不可思议,非语言、文以字、数量…可以表达,只能另外以四种咒名加赞叹,说它好像「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一样,功德殊胜。
 
  「大神咒」是指「神有妙力」,能令受持者,驱除烦恼魔、解脱生死苦。与经文「心无罣碍、无有恐怖」功德无异。这是「用」的部分。
 
  「大明咒」是指「明有照了」,能令受持者,破除痴暗、照见无明。与经文「远离颠倒梦想」功德无异。这是彰显「智慧」。
 
  「无上咒」是指「无上超胜」,能令受持者,直趋无上菩提。与经文「究竟涅盘」功德无异。这是赞叹「在一切法中的地位」。
 
  「无等等咒」是指「最高」,能令受持者,成就无上菩提,亲证般若实相。这是把《心经》赞叹至极致。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众生的苦皆由颠倒梦想而来,若能依「般若智慧」修持,就能破迷除妄,斩断无明、了脱生死,彻彻底底「除一切苦」。
 
  观自在菩萨唯恐愚痴的众生狐疑不信,一再的恳切叮咛,赞叹「般若」功德是「真真实实、没有半点虚伪」的,众生要深信不疑啊!
 
 
 
「般若护持」组织表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咒名\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  般若护持
  ----真言/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观自在菩萨已为众生显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根器好的众生,依此「般若智慧」修行,能除一切苦。但是有的众生没有办法契入,因此应病与药,再给另一帖药方,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这是咒名。
 
   「咒」梵语「陀罗尼」,也称做「总持」,谓「总一切功德,持无量义理」。又称「真言」,是由「诸佛真心宣说出来」。又称「密语」,因是「诸佛秘密不可思议之语」。
 
   总之,「咒」有神妙不测的功用,虽不翻译、不解释,但只要一心虔诚持诵,不起思惟、分辨,久而久之,自能心咒相契、获得感应。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咒」的作用在于声音,不须理解,但众生还是想要知道什么意思,所以勉强照字义略微解释。
 
  「揭谛」是指能「度」众生「去」。「揭谛 揭谛」是指「自度又能度人」。
  「波罗揭谛」是指依般若修持,能「度」众生「去」「到彼岸」。
  「波罗僧揭谛」是指「大众」一同「度」到「彼岸」「去」。
  「菩提萨婆诃」是说「快快的」来「成就无上佛果」啊!
 
  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既标名为「心」,分明开示众生依般若来证悟「真心」。先说种种「空理」,来显说般若,为的是破心执;后说「真言」,来密说般若,为的是除心障。
 
  「经」或「咒」原是一体,「显」或「密」本无二致,「经」是显咒,「咒」是密经,借着「经」的义理来开启智慧,借着「咒」的加持而摄入禅定,能够「显」「密」双修、「定」「慧」等持,这是观自在菩萨的智慧与慈悲,为了救度众生而宣说的无上大法啊!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等各自珍重,莫辜负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