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识无境”思想


2014/9/3    热度:748   

论“唯识无境”思想
  中国佛学院理净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唯识宗的宗旨。意思是说我们有情所依的三界一切万法皆是“唯识”所现,并非真实之有。这种理论往往不易被人们接受。因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无[F1] 不有,一个人的心又那么渺小,并且山河大地宇宙浩瀚,怎么能说唯心所变现呢?这对一般人来说实在难以理解。可是,如果以唯识思想来论说是完全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因为万法的形成必有其因缘,并且是有坏灭的、是刹那刹那变化的,没有一物是一成不变的存在。人们所看到的形相并非是事物的本质,而只是事物的一种假相。此因缘所成的假相是由我们有情的[F2] 心所显现。在《六祖法宝坛经》中说:“非风动、非幡动、是仁者心动”。又《金刚经》亦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历史以来人们对唯心唯物有水火不相容之见,从古到今无有定论。其实是人们误解了唯识思想,佛教所讲的“唯识”并不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唯心主义的“唯心论”,而是说三界万法皆是人们[F3] 心的执著而非实有,并不是说世界万事万物皆由心所变有。这种“显现”之有只是说明了万法是虚忘不实,并不是否定万物的存在性。而只是说明万法的存在是由识与境相应而显现。因此,唯识与唯物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相辅相成,相一相异的。故言:“带相而起,托彼而生”。在《唯识三十颂》中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为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唯识”的理论。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认识“唯识”思想,本文将详细说明。以供佛学爱好者参考。
  一、略释唯识无境的意义
  所言“唯识无境”者,是指唯有心识无有外境,意思是说唯有能了别的心识的功能而无有所分别的外在对象。一切万法假有唯心所现。“唯”梵语称摩恒利多。有三义:一者简别之义,简别于他法叫“唯”。二者决定之义,表示此法决定有叫“唯”。三者显胜之义,表示此法之殊胜叫“唯”。《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曰:“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二决定义”。所谓“识”者,梵语称毗若底。亦有三义:一曰“识”者有了别之义。二曰:“心”者有集起之义。三曰:“意”者有思量之义。这里“唯识”一词,“识”者是了别义,即是指众生能了别、认识、见别的能力。“唯”是遮遣之义,“遮”是唯遮境有。“遣”是唯遣其虚。故《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曰:“唯遮境有,执有者丧其真”。所谓“遮境有”者,即是遮遣离识独存的外境。又云:“识简心空,滞空者乖其实”。所谓“简心空”者,心是识之别名。即谓众生之识,虽是无常之法,且待缘始能生起,所以不是无。故“唯识”一词,只是遮遣离识独存的境界,并不是否定宇宙万象及其实体的存在,但只是不离识而已。故《成唯识论》卷十云:“唯言遣外,不遮内境,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
  今言“唯识无境”者,“唯”是决定义。“识”为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故称为“唯识”。即认为我们自已心外之物及诸现象皆是由八识自体所变现的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又将所认识的对象之相似形状视为心内之影像所映现而认为实在之有。并且作为识的对象(物境)的自体(本质),也是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变现而有,故唯识以外无其它实在,称为“唯识无境”。或者根据万有从识所变之意义,又称为“唯识所变现”。但对于“唯识”之类别,众说多样,在《法苑义林唯识章》中,总说诸经论之“唯识”说为五种:一者境唯识,二者教唯识,三者理唯识,四者行唯识,五者果唯识。此五种唯识概说一切唯识说。对于“唯识无境”在《摄大乘论》中分为十一识。然而这些只不过是阿赖耶识的种子所显现,并无实在之外境。所以说三界诸法皆唯识所显现,离识并无实在之外境。即世界一切现象皆为内心所变现,心外无独立客观之存在。在唯识学中说:外境随缘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即是指诸法随人之情识设置而非实有,所缘之境唯识所现,诸法皆不离“识”。
  以上是对唯识无境概念的简释,其目的是启示人们平常所见所闻都是虚忘分别,是一种错误的颠倒认识,并非真正见到事物的本质。因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是人们平常的六根所能见到的。六根所能见到的只是依他境而生起的比量。只有修行达到见道位之后,证到“唯识无义”之境界时才能真正体悟到事物的本质。因为事物的本质是非生灭变化,是本来清净无有染污的。而众生的心识是有生灭染污的。生灭与非生灭、染污与清净不能同时和合存在,既然不能和合就不能见到本质的东西。所以说平常的认识(知识、概念)只是一种名言种子的虚忘分别而己。此名言种子实际上就是人们的思想、语言、知觉等名称,此名称是人们意志、愿望、感情的表现。只有名言种子的显现才产生[F4] 。因此说人们的认识是不真实的,所以说“唯识无境”。如《唯识三十颂》云:“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又《唯识二十论》亦云:“由他识转变,有杀害事业,如鬼等意力,令他失念等。”这些都说明了境依识而生起。所以说只有众生的“识”才能有分别显现的功能,而识以外的万事万物都是人们的错觉认识。如龟毛兔角、水月空花皆是非量,而众生颠倒无明执为实有,起惑造业,沉轮生死。为了说明“唯识”思想,今特以经论教理多方面证明此“唯识无境”思想成立。以此破除众生妄见。
  二、从唯识理谈唯识无境
  (一) 、三能变说
  所言一切法唯识所变者,此能变现外境的功能有三种。《唯识三十颂》云:“彼依识所变,此能变为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也就是说能变现的功能只有异熟识(第八识)、思量识(第七末那识)、和了别识(前六识)。此三种能变中第一能变为阿赖耶识。《唯识三十颂》又云:“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此阿赖耶识,翻译为“藏识”或“异熟识”、“无垢识”等名称。所谓“藏识”者有三义,即能藏、所藏、执藏。“能藏”者是指阿赖耶识能够含藏一切诸法的善恶种子令不坏失,于未来世遇缘而受异熟果报体。“所藏”者是指阿赖耶识被第七末那识熏习所覆藏,遇缘而生起现行。“执藏”者是指阿赖耶识被第七末那识执为实我,而起惑造业。因此说阿赖耶识是主宰人类生死的根本。如《八识规矩颂》云:“去后来先做主公”。正因为阿赖耶识有如此作用,所以在唯识能变中为“初能变”。此能变有因能变和果能变两种,“因能变”者为第八识所依持能转变现行诸法和自类的种子。也叫种子能变。“果能变”者是第八识于现行法自识的自体分变现的见、相二分。此能变由等流和异熟两种习气所生。“等流习气”是指能引生诸法自果能生善恶的种子。所谓“等”是平等、相似义。“流”是相续流类义。“等流”者是相续平等而流。“习气”者是能生因为现行法所熏习的一种气分。如装过酒的瓶子有酒味一样。此“等流习气”是由名言所熏习而成的种子,所以也叫“名言种子”。“名言”又有表义和显境之别。表义名言是能诠表义理的名句、文身等。显境名言是能了别境界的心心所法。所谓“异熟习气”者是指人们所感的异熟果报体。即有漏善恶业的前六识熏习的种子,是能招感异熟果报体的增上缘。所以《成唯识论》云:“由六识有漏善恶熏令增长”。此异熟有三义:一者变异而熟,二者异时而熟,三者异类而熟。异熟是果,习气是因,即异熟果的因为异熟习气。异熟习气又名“业种子”。此“业”有引业和满业两种。“引业”是造业总报,为有情的生命体。“满业”能招感有情各别的果报体为别报。故《八识规矩颂》云:“引满能招业力牵”。此两种习气都是言教,招感果报的根本种子。只有种子才有生机的力量,我们所见所闻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种子”的现行。再由现行熏成种子,藏于阿赖耶识中。因此说“唯识”无有外境。因为外境是由种子的现行,所以说显现外境是种子的功能。由于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非染非净的中间媒介,因此一切善恶业才能被阿赖耶识所摄受,并且一类相续无有间断,恒时流转。如长江水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形成生死轮回。因此有情的一举一动,一草一木,无不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现行。故言“唯识无境”。
  虽然阿赖耶识的种子能招感众生的善恶异熟果报体,但能启发人们六根观察六尘,还是“思”、“想”二心所的功用。这“思”“想”二心所也就是名言种子和业种子。虽然种子由第八识来显现,但第八识是处在净染两方面的中间状态,唯能影响“思”“想”二心所的主要识是第七末那识。因为末那识具有恒审思量的作用。《唯识三十颂》云:“是识名末那,思量为性相”。是说末那识的见分缘第八识的见分作自已的“相分”。思虑、计度、筹量、恒审第八识执为实我。所以末那识被称为“染污依”,是因为末那识有四个烦恼心所相应。此四种烦恼即是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我痴”是无明,由“无明”使末那识迷于无我之理,对所缘的一切执为实有而起“我见”。由我见是人们对凡是有“见”的东西都推度、思量妄执[F5] 。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反而对真实的东西不能看见,认为自已能见的才是真实之法,因而生起“我慢”。由于我慢人们对所能见的东西爱执不舍而生起“我爱”。使人们生生死死不能解脱。因此,由于“四种烦恼”使末那识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心识,人们的贫富贵贱以及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要受末那识的影响。故为第二能变。以此说明“唯识无境”的思想。
  由此说末那识是人们认识外境的主导者,但种子现行要靠前六识来完成。因为种子生现行的这一过程必须由身、口、意三业体现。人们平常的语言、行为、活动都是体现在五根上,所以知识(种子)的形成也在于前六识。一般来说知识的形成有三部分:知识的作用为第八识,但第八识对能知、所知并不能起直接作用,只能从比量和圣教量比喻而知;末那识虽然对知识的形成有恒审作用,但对人们来说是不可知;所以真正能了知一切外境的现象、知觉、思[F6] 、语言等一切行为活动都是由前六识完成的。因此,这八个识是紧密配合、相互转换、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
  由此三能变的思想可以清楚的知道一切外境皆是种子的现行和八个心识的功用。人类的知识(概念、理性)皆是“识”的显现而产生的。但众生迷执于一切外境实有,圣教以方便施设一切法假有,而建立“唯识无境”思想。故《唯识三十颂》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为三。”所以说三能变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唯识”思想系统。从此说明了“唯识无境”的思想是完全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 、三性说
  人们对自然客观世界的认识作用,其实就是一种摄取的概念,并用此概念来代表我们所要认识的客观世界。因为这种认识活动的结果只不过是自我心识上的一种产物,这种产物是人们心识的一种虚妄分别所形成。而一般凡夫认为实有我法。因此圣教以“三自性”说而概括一切法唯识所现无有外境。如《唯识二十论》说:“彼彼所化生,世尊密意趣,说有色等处,如化生有情。”说明有情认识的客观世界是幻化不实的。
  所谓“三性”者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者,即是无始以来心识所虚妄分别执著心外有实我实法。“遍计”就是周遍计度,体现种种等无所不计的作用。此“遍计”有能遍计、所遍计、遍计所执三种。“能遍计”是认识的见分,具有计度分别的作用。“所遍计”是认识的相分,此所遍计实际上就是依他起的相分。是由种子而生起,是能遍计所缘的色心所法,也就是见分的所缘缘。“遍计所执”是能遍计和所遍计互相交涉的产物,是一种能遍计妄执的实有我法的自性。在《摄大乘论》中说:“此中何者遍计所执?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说明遍计所执性是人们意识上的一种虚妄分别的产物,是无有真实意义的,只是似义显现而己。《成唯识论》云:“或复内识转似外境,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显现。”这说明了人们的认识是不真实的,如象在黑夜中见到麻绳误认为是蛇一样。只是唯识所显现,并无实境。
  “依他起性”者,即是依靠其他众缘而生起的色法、心法、心所法等一切诸法。“依”是依托义,“他”是众缘,“起”是生起义。即色心等诸法依托众缘而生起。此“缘”有四种: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在此四种缘中以所缘缘是“唯识无境”的奠基者。在《观所缘缘论》中说:“所缘缘者,带彼相起,托彼而生”。此“彼”指前五识所缘之境。无论是机微、和合蕴、和集体都非所缘之境,因为所缘必有能缘的识和所缘的境。“机微”太微细了眼不能见,故不能作前五识的所缘境。“和合色”是假有虽有形状,可以作前五识的所缘境,但无能缘之识,如水中之月,无有实义。“和集色”者则虽然有四大之“性”是实有,但非眼等诸根所能见到。因此说“和集色”之相也设有所缘义。由此而论,“所缘缘”是假有而非真实所缘之境,其它几缘亦是缘合非实有。如果所缘缘都无,那依他起法亦是虚妄分别,无有其实体。故说是“唯识无境”。 《摄大乘论》云:“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说明了依他起相是以阿赖耶识为种子所生起,它的自性是虚妄分别所摄。这里的诸识是概括一切法的“身、身者……等”十一个识。这十一个识缘是以阿赖耶识为种子而生起的杂染所摄的依他起相,是虚妄分别为自性皆得显现。在凡夫看来是心外实有其境,实际上它根本没有独立的自体。不过只是虚妄分别显现的似境影像罢了。因此《摄大乘论》云:“如此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又《辩中边论》云:“三界心心所,谓虚妄分别”。即是说明依他起法是虚妄分别所摄非真实义。所以说“依他起相”是建立“唯识无境”的基础。
  “圆成实性”者,就是指依他起法的真实体性,也就是真如。所谓“圆”是圆满、“成”是成就义,“实”是真实义,即“圆成实”者为真如。此中“圆满”者为其体周遍、真如遍一切法无有缺减。“成就”者为其体非虚妄不实,真如是诸法实性故。所以圆成实者是由前二空所显的圆满、成就的诸法实性,它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义。因此说此“圆成实性”者是远离遍计所执的似义显现和依他起的虚妄分别的诸法空相。所以“圆成实性”亦是唯识所显现。《摄大乘论》云:“此中何者圆成实相?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又《辩中边论》亦云:“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性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性故。”即是说圆成实性是空去了遍计所执和依他起所显现的诸法空相。非离识外有其实相。因此,“圆成实性”是“唯识无境”的真正体现。故《唯识三十论》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若如是性故,即唯识实性”。
  唯识学以此三自性建立“三无性”显示“唯识无境”是中道思想。说明一切法无有自性,皆是唯识无境。在《唯识三十颂》中说:“以此三自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以此来启示人们的日常思惟活动是唯识所现,而人们却误认为实有生起颠倒妄想,生起执著,造诸恶业,招感生死。今以此“三性三无性警觉人们的思惟认识活动是带有很大的虚妄性和局限性。说明人类的生活如同梦戏未醒。《摄大乘论》云:“如梦所见是假非真,人生如长梦未醒,故唯识”。由此而论,人们的知识、认识、无不被“三自性”所摄,不出“心识”所现。因此“三性”皆是唯识所现。所以说一切法“唯识无境”。
  (三) 、赖耶缘起说
  “阿赖耶识”在唯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被称为“心王”。即诸心之王。如同一个国王一样统领着一切心法和心所法。宇宙一切万象和见闻觉知皆是心所法的各自现行。所以一切诸法皆不离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能摄藏诸法种子,遇缘而显现诸法,故名为藏识。但此“识”是由生灭与非生灭和合而成,位于净染中间状态。因为只有非净非染才能一切善恶种子皆能藏之。正因为阿赖耶识是非净非染,所以那一方强胜则显现那一种果报体。因此,成佛做祖或者流转生死,皆是阿赖耶识所为。故名“赖耶缘起”。
  唯识学认为宇宙万有,皆唯识所现,青、黄、赤、白等色境者,眼识所变现。声境者耳识所变现。香境者鼻识所变现。味境者舌识所变现。法境者意识所变现。乃至末那识恒以阿赖耶识为对象,变现实人实法之影像。内界、外界、物质、非物质、无一非唯识所现。所以说心外无别法。在《唯识二十论》中说:“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说明诸法皆唯“心识”所变现。然而诸识转变有因能变和果能变两种:“因能变”者谓阿赖耶识中所摄藏诸法之种子,能转变而现起诸法之根身和器界。以此种子为因,而亲生起一切诸法之现行,故称“因能变”。“果能变”者谓从阿赖耶识中所摄藏之种子现起眼耳等诸八识,由此八识种子缘虑之作用于其识内变现各自所缘之境。此时第八阿赖耶识种子使令现起各自境影像。但现出的影像仍为自心所缘。如镜中像、水中月、没有真实意义。但由于这种根身从属果位,故称为“果变”。但将此八个识统称为能变是指“果变”而非“因变”。因此第八阿赖耶识是能变中的能变,余七转识为所变中之能变。唯有第八阿赖耶识才能称为“赖耶缘起”。
  所以从诸识所缘的境必对于其内识所变现的种种影像而言,心外无别法,但缘心内法。一切法不过是能缘识与所缘境相应而显现。即第八识中之种子转变为主观有根身和客观之器界等,眼等诸识即以此从第八识变现真实之境为对象,转变而缘诸法。因此说一切法皆赖耶种子之所现行,又现行熏习成种子而完成“赖耶缘起”。使人们能够认识分别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所以“唯识无境”说关键在于“赖耶缘起”理论上。也由此“赖耶缘起”的思想说明了一切法皆“识”所变现。《摄大乘论》云:“菩萨成就四智,随能悟入唯识无境”。又云:“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说明名言与义理皆互为客而相待假立。其性无有实义。即是“唯识无境”。
  由此可说明“赖耶缘起”是一切诸法的所依处,有情根身不坏和能生上界及成佛或轮转生死皆依阿赖耶识的种子为“正因”。既然是有情根身五阴所集,必依阿赖耶识为所依处,那么所缘外境亦为四大合成,虚妄不实,亦是假有定从阿赖耶识所现行。故《成唯识论》云:“杂染清净诸法之所集起,名之为心,若无此识,彼持种心不应有故”。又“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识彼染净心,不应有故”。这说明众生染污与清净皆唯识所现。也就是说有情三界、四生、依正二报以及一切法皆唯识所现,所以“唯识无境”是揭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认识,依此为基础而建立万法的真正所依处──赖耶缘起。
  三、依经教论唯识无境
  (一) 、依经典证明
  关于“唯识”之思想,并非今人所发明创造,而是依据大乘经典而来。如建立“唯识宗”的六经十一论,以及其它诸经论都涉及唯识思想。今举几例以证明:
  第一、 《阿毗达磨大乘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此”即是指能生诸趣的“藏识”。“界”是指一切诸法的种子,今依之而生起。因此说“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说明此种子能引发一切诸法各自现行作用。所以论曰:“菩萨成就四智,随能悟入唯识无境”。
  第二、 《解深密经》云:“阿赖耶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说明此识是甚深微细,其种子如暴流一样前后起伏,相续不断。只因凡夫愚痴之辈不能正确了知,故不能演说。这即是说明了“唯识”的道理,密示人们一切的认识所缘的境界,都是唯识所现。故经云:“诸识所缘,唯识所现”。
  第三、 《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就是“唯识无境”的真实写照。又云:“三界唯心所显,诸法唯识有故”等等这样的语句举不胜举,其最形象的描写唯识思想的是第九卷:“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说明世间一切法如工画师所画的画,没有不是画师的心所变现的。因此“唯识无境”是大乘之圆满思想。
  第四、 《椤伽经》云:“诸法皆不离识”。是说一切法不离一“心”所现。如经云:“一切唯心量,二种心流转,摄受及所摄,无有我我所。”是说一切法皆是心所量尽,无我和我所有的一切法。又说:“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变,胜跃而转生。”这些都是说明“唯识无境”的依据。
  另外,还有《密严经》云:“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法唯识无余”。又《维摩经》云:“有情随心净垢”等以及《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成唯识论》等诸经论皆讲万法藏识所现,非识外别有其境。以此说明“唯识无境”思想之安立。其实,不仅大乘经论主张“唯识”思想,小乘经论亦有引证。如《增一阿含经》云:“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此是“一切有部”主张的有生死,即是阿赖耶的贪著,说明是“唯识”的作用。又“大众部”在《阿笈摩》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化地部说“穷生死蕴”,上座部说“有分别识”等,虽然名字有别,但其意义都是说明有“阿赖耶识”之存在。有“识”之作用即是“唯识无境”之密意说而己。
  以上诸大小乘经论都说明一切法皆唯识所显现。识外之法皆是虚妄分别而有,无有实性。故《唯识三十倾》曰:“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今以此诸经论证明“唯识无境”之思想,是佛陀经教之精华,是大乘佛教唯识思想之真理。
  (二) 、依唯识“九难”义证明
  今引《成唯识论》第七卷,设立“九难”义阐明“唯识无境”的思想。所谓九难者:
  第一难,唯识所因难。难云:成立唯识的宗旨是因何教理?答曰:教证虽多,今引六经以及四比量而证成立。六经者,一《华严经》的“三界唯心”。二《解深密经》的“诸识所缘,唯识所现”。三《椤伽经》的“诸法皆不离心”。四《净名经》的“有情随心净垢”。五《阿毗达磨经》的“成就四智,菩萨随能悟入唯识无境”。六《厚严经》的“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四比量者,(1)、极成眼识,定不亲缘离自色境(宗),五识随一摄故(因),如余四识(喻)。(2)、极成意识,定不亲缘离自诸法(宗),了别性故(因),如眼等识(喻)。(3)、六识亲所缘,定不离六识(宗),亲所缘能缘,随一摄故(因),如能缘(喻)。(4)、六识亲所缘,定不离六识(宗),所缘法故(因),如相应法(喻)。依此六经及四比量说明“唯识无境”的理由。
  第二难,世事乖宗难。难云:世间现事有四种难,即处所一定、时间一定、有情不决定和所作有用四种难?答曰:(一)心外虽然没有实境,但是场所是一定的,如梦中所见的心外实境虽然没有,但处所一定。因此说“处所一定”必有心外的实境是不能成立的。(二)时间一定亦如梦境为喻,时间一定而有心外实境是不能成立的。(三)心外虽然没有实境,但因自他相似之业所感,互为增上缘而缘一境,如饿鬼看水如脓河相同,故心外无境。(四)实境若没有,但其所缘的境,必有他的作用,如梦中有烦恼、流汗、遗精[F7] 作用。因此可知,时处一定是多有情同缘,境有实用,是不能证实心外有实境。如果说有实境,为何同一境因各人感受不同而所见亦有差别呢?故“唯识无境”是能够成立的。
  第三难,圣教相违难。难云:若心外色及实境是没有,为何圣教中应说色等十二处。答曰:佛说法有显说和密说两种,说“十二处”是佛密意而说。即六识各自的种子现行时,变现色等诸相于其各自识上,而其色等诸相虽似是心外之法,但其实是“识”所变现。依其能生的种子及所变现的相分而说有内六处及外六尘。但内外均是识上的现象,所以说色等十二处,并不是说在心外有实色等诸法。
  第四难,唯识成空难。难云:若因为不了法空而说唯识,则识亦应空了?答曰:现在所说的“法空无我”乃是为一般凡愚之人而说的。要他了达执着固定的诸法是无有。即是遣除心外定实有的遍计所执而已,并不是说根本、后得二智的境及心内的事理依他、圆成等法空无。名为法无我。故“唯识无境”并非偏空。
  第五难,色相非心难。难云:若是色等以识为体,则色相应无形碍?答曰:其色相者,是无始以来妄执有形,并且由虚妄分别的熏习力是似色相生起,故色法非心外实境。
  第六难,现量为宗难。难云:色等外境是现量,此现量是真实不廖的境界,若无外境,则为何缘现量色等时有知觉?答曰:现量虽是不廖,但五识证知现量时,只是心内的相分,没有执为心外的实境,而执为实色的是后意识的虚妄分别,并不是现量。故觉知色等生起外境是成立的,如梦中所缘的现色现声等虽生起知觉,但非实有。
  第七难,梦觉相违难。难云:梦境是觉醒之后才知道其是妄境。但现实世界并不是妄境。怎能与梦境相比较呢?答曰:梦境若是没有觉醒自己并不知是妄境,知道是妄境是觉后而知。现在觉时的境界也是这样,若到了大觉时,才知道是妄境。因为凡夫尚在生死之长夜中未醒。不知这是心内之境,而执著心外另有实法。
  第八难,外取他心难。难云:外界是唯识所现,但他人之心识存在。若不缘心外实境,则他心自己不应当缘,而有他智?答曰:他心智虽是缘他人心识,这并不是亲缘,只是在自心中缘那所现起的他心之影像。其实还是缘心内之境,非实有外境。
  第九难,异境非唯难。难云:虽不是亲缘外境,但自心之外总有他心的异境,一定非唯识。答曰:所谓唯识者,并不说一个人的唯识,而是十方凡圣都在其内,虽有无量凡圣,但其一切因果,都是各自诸识转变的现象。一切皆不离识,心外无实法,于是唯识的道理成立。
  由此“九难”义而论,心外之境是虚妄分别而有,是佛密意而说有十二处等色法。但由于有情无明妄执外境真实存在。今言“唯识无境”既是遮简心外之妄境,并非否认诸法之存在。故论曰:“唯言为遮离识之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因此说只有“唯识无境”思想是真正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中道思想。
  (三) 、依因明三支证明
  “因明”是佛教的逻辑学,是成立“唯识无境”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因、喻三支是判断“唯识无境”思想能否成立的重要条件。如果宗、因、喻三支成立,则所立的论点一定成立。当时玄奘法师在印度曲女城无遮大会上辩论时,依“真唯识量”立因明三支建立“唯识无境”之命题。破斥小乘及外道之心外有境之说,立量云:
  宗:真故极成色定不离识。
  因: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
  喻:如眼识。
  立宗体胜义共许色法一定不离“识”。理由是此色法属于十八界初三中的“色尘”和“眼识”所摄。但要除去“眼根”,因为眼根不被眼识所缘。比如眼识只能缘色尘,余识亦如是。“真唯识量”立此论题,说明极成色法是初三中的眼识和色尘所摄。因为唯识家认为眼识见分托外面本质境而在眼识自证分上自现相分为所缘。但眼识只缘色尘不缘眼根。所以“眼根”是异喻。此三支条件都俱备无谬,故此“命题”成立。如果有人说心外确有实境者,则万法不离“微尘”、“和合”、“和集”三种形式存在。在《观所缘缘论》中,以“三支”破斥。量云:
  宗:极微非所缘。
  因:依相识无故。
  喻:如眼根。
  此宗体说明“极微”色不是所缘。因为极微是没有实体,平常人用眼无法见到。如眼根在眼识上没有形相一样。
  宗:和合无能缘。
  因:无实体故。
  喻:如捏目所见第二月。
  此宗体说明“和合”色非识外实有。因为“和合”的假色是虚妄幻有并无实体。如人用手捏自已的眼睛所见到的第二个月亮一样。
  宗:和集色非所缘。
  因:许极微相故。
  喻:如坚湿相等。
  此宗体是说明“和集”的色法亦是非识外之境。因为色等极微和集相,前五识不能见故。如坚湿等四大性。非眼所能见到。即非所见,则不为实有。
  由以上“因明”三支证明一切色法只是“识”的自证分上的似相,非真实之境。如照相机的底片一样,非真实人体。因为一切法皆因缘所成。既为因缘合成则必有所造作。凡有造作之法皆是无常法。如“声是无常”。所以从因明三支的理论证明“唯识无境”之宗体成立。
  四、依哲学理论谈唯识无境
  唯物论者认为物质是真实的存在,而精神作用是由物质而产生。但唯识家却认为物质是假有,是由种子现行,再由现行熏习成种子。即由精神产生对物质的认识功能,而形成认识作用。如《成唯识论》云:“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此二者历史以来争论不休。如果说按照唯物论者“唯境无识”则有很多难解之处。
  (一) 、一物有多体:同一物体应只有一种认识才对。但是如“盲人摸象”、“秋天风景”等等,由于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认识现象。由于这些人健康的不同的原因,谁都没有说出物质的本质。又如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观苹果落地而发明“万有引力”等,但其他人却只看见苹果落地。再如经中说“河水”在五趣中由于业力的不同而各自趣中的众生的知觉也不相同。如果说境是实有,那一物就会有多体。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实一物并非有多体。因此说物质不是绝对的存在,只是每个人的认识作用不同才有不同的境界现前。
  (二) 、虚幻亦应有实体:比如摄相机所拍的相片一样,是一种似境非实在的人本身。如果说只有实在的物质才能有精神认识作用的话,如“真火”才能有热量燃烧一样,那我们每个人在梦中时的梦境并非真有实体,但同样会有恐惧、喜乐、伤悲等作用。可知精神作用并非唯有实体才有。因此说外境如梦境亦是虚幻不实。
  (三) 、与科学观自相违:如果让科学家来看,物质本身是由多种元素的组合体。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物质元素存在。并且物质元素之本质人们的肉眼是不能见到的。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存在。如果说外境色法实人,则物质元素应是单一的存在。如果这样就不能与科学相符合。所以说正因为人们的心理认识不同而物质之间才有差别,并非千篇一律。又如禅宗的典型公案,“桥流水不流”就非常符合今天科学的“地球自转”学说。所以说人们认识的对象只是物质的假相而并非本质。
  (四) 、物质应是常一不变的:如我们所看见的颜色和形状都没有一个绝对的形色。在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会有不同的形状。因此物体的方圆等形状都是相对而言。颜色更是如此,每一种颜色都是由其余颜色配合而成。绝对之色是没有的。如果说色法实有,那就会有绝对之形色。因此说现象界是一种表相。绝非真实实有。
  (五) 、东西方唯物哲学家之理欠圆:古代唯物主义者范缜讲:“形即是神,神即是形,形散则神灭”。他认为形体尽了精神也就灭了。所以主张“无神论”。其实道理并不是这样,形虽尽而神非灭。如“火传薪”,虽然薪已尽而火能传余薪不灭。并且在燃烧之前已有火存在。这岂能说形谢神灭能成立?又西方哲学家梅叶说:“万物是由物质的存在而来,而万物最后可归结为物质”。这种说法是互相茅盾的,既然说物质已有再不需生万物,并且物质万物一体又怎能说归结为物质。这是“因”与“果”为一体,不符合因果规律。因此说机械的“唯物论”者思想是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由此而说,唯物论的观点不能完全解释物质的发展规律。只有用“辩证法”的方法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实际上“唯识无境”思想破斥了主观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两边。由此种子生现行,现行熏成种子两者相辅相成,刹那生灭而形成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说“唯识无境”思想是一种“辩证法”。体现了佛教的“中道思想”。也就是说:“唯识无境”思想与“辩证法”是相互统一的不同两面个方面。
  结论
  在佛经中说,我们的世间是由众生的业力所招感的“依正”二报形成。在《八识规矩颂》中说:“引满能招业力牵”,就是说明此世界是因缘而成,缘尽则散,无有实在性。但由于众生之贪著和颠倒妄想而执为世间实有,圣教为了方便施设假说有法。由“三能变”、“赖耶缘起”等唯识理论说明一切法皆“识”所变现。如《成唯识论》曰:“谓此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并且“三性说”是说明一切法无有自性。如《成唯识论》又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依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此无有自性之法即是“唯识无境”。同时以经教之依据和理论更加充分说明了“唯识无境”的道理,所缘之外境是虚妄分别而有。如《成唯识论》所说:“诸识所缘,唯识所显,依他起性,如幻等事。”说明我们的认识、名言、概念都是错误颠倒的妄想分别。如同戴有变色眼镜来看世界一样,总是有色,不能看到物质的本来面目。为了纠正众生之错觉,立“唯识无境”思想。故《成唯识论》云:“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因此说,“唯识无境”并不是否定一切事物现象的存在,只是破除众生妄见而己。要人们通过修学“唯识”的真理而能彻底明白和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破除无明,显现众生本有的清净自性。脱离生死轮回,证得无上菩提。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