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七
2014/9/4   热度:289
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七 —— 2013年3月4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接着学习《心经》。到上一次课为止我们已经把“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一句话,大体上分享完了。这节课想简单地把这一句话的大体内涵做一个温习,同时再做一些提炼。过去讲“温故而知新”,可能在几次课之前看这句话的时候,当时的一种认知在经过这么几次分享以后,再来看这句话,感受跟以前就有很多的不同。 不清楚大家经过这么学习以后,对这句话的一种认知会不会比较鲜活了一点。不是让大家去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思考了半天说:“哎呀,我认识觉得比以前要深了。”如果是这么一种过程,你认为说认识比以前深了,不可靠。(法师笑)因为当无常来的时候,它不给我们时间思考,当境界现前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让我们树立一种正知正念,在正知正念中间安详地走了,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基本上面临境界的时候,当下心理状态那种时时刻刻内心比较鲜活的状态是什么?这是比较真实的。所以如果我们学那么久以后,在生活中没有做这样一种体验和转化的话,基本上对我们的积淀,将来的影响是很小的。 这节课把一些更加直观的、在生活中的一些体会做一些探讨。上一次分享到“诸法空相”这个空相的时候,就是讲诸法的共相。这诸法的共相它没有办法用肯定性语言描述,而只能用这儿的否定性语言描述的原因,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有同学笑)赵彤笑,你笑什么?能给大家一个解释吗? (赵彤:凡是正面的描述都能找出破绽,所以只能用反面描述。) 法师:反面描述就找不到破绽了? (赵彤:因为它在解构名言。) 法师:解构名言。好,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解构名言?(法师笑)上一次给大家分享的基本上是这个意思,大家有没有回去以后解构名言,化成自己的名言来去体会一下?为什么用否定性名言? (学员A:我有一个想法。) 法师:什么想法? (学员A: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这个吗?) 法师:怎么就跑到这上面去了?(法师笑,大众笑)我说要消化,也不至于要从头开始消化。行,你这个有体会也可以讲。 (学员A:刚才是针对这个解构有点启发,因为在我们一般人认为色和空是异的嘛,然后它有不异的话,就是说对我们已有的那种观念的一种否定。) 法师:否定。 (学员A:然后它有一种引起注意的意思。) 法师:引起注意。好,这个用否定引起我们的注意,什么注意呢? (学员B:那个名言是有缺陷的,然后才能够解构,不然的话就解构不了。) 法师:名言是有缺陷的,所以才可以解构。 (学员C:上次说的是一描述出来,它就成为一个法了,成了一个法它就不是空了。) 法师:成了一个法就不是空了? (学员B:它既然能否定,它就是有问题的。) 法师:(法师板书)空相我们在描述诸法的一个共相的时候,没办法用一个所谓肯定性语言去描述这个法的特点到底是什么。你会发现所有名言的安立都是相对性的描述。相对性的描述就是它在我们背后里边,它一定有一个相对的对象安立起来的,所以这个相对性的描述没办法成为这个事物本身的根本的特质。相对的基准发生变化了,会发现描述性的语言发生变化了。那这个描述性东西就没办法成为这个法根本的特质,因此也没办法成为所有法共通的特性。所以在这儿用了一个否定性的,这个否定性名言描述。现在要给大家另外一个说法,因为一听否定有点感觉硬梆梆的。人家说个东,你非要说西;人家说要生,你非要说不生、非要说死,这个很容易硬着去产生一种对立。 这个否定,其实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叫还原。否定性的描述就是还原性的描述。什么意思?我们说一个“法”生了,一件事情出生了可以描述这是个什么事件。当我们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一直这么想一直这么想,出生这件事情一直在这么想的时候,这个独立的事件就产生了,概念就给它抽象出来了。抽象出来的概念逐渐逐渐就离开了这个事件产生的背景和它具体的场景,也就是这个概念和认知从具体生活的场景里面剥离出来了,而“空”是干什么呢?还原,还原到原来的生活场景里面。 就是那个最初描述这件事情的人来讲的话,因为他不得不去用语言去描述的时候,只能这么去讲。其实对他来讲,他真的是不忍心去描述这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一描述,损失了,信息就损失了,对不对?但是又一定要交流。师父问:今天做什么事情了?其实我本来不想说,但是一定要汇报的时候,我只能说今天我看了哪几本书,对不对?今天我们上了一些课。师父说:“有什么收获?”收获本来很多,现在一定要去描述,发现:哎呀没收获了。(法师笑)或者有些收获一提炼出来怎么那么干瘪呢?但是没有办法又必须要去讲,只好提炼出那么二三点来。师父一看:这是什么收获呀?(法师笑)好几年了,怎么还是这么一点点体会呀?两种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确实没什么体会,也只能这么去描述了;第二个是体会很深,但是语言很干瘪。所以夫子讲“辞,达而已矣”,这件事情很难的。辞,言辞,语言能表达意思就可以了,不要太富丽堂皇。看起来这个要求好像不那么高,实际上高得不得了。你能把内心的感受恰如其分地加以表达出来,这件事情就变得非常难。现实生活中人跟人之间为什么有那么多矛盾,并不是根深蒂固就有很多对立,好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办法把自己真实的意思表达出来,用了另外一种无关紧要的语言表达出来了,产生了种种的对立。 所以过去人家讲,讲话是一种艺术。现在想想看,确实!说话是一种艺术,让人感受到一种享受。在享受过程中,传递到那种原汁原味的核心的精要。所以,否定性的语言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还原场景。 好,我先说这些,对于这一点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或者有不同的看法? (学员:不理解还原是什么意思?) 法师:不理解还原是什么意思?好,直面意思来讲,比如说黄河、长江,它有上游、中游和下游,对不对?我们要去了解这个黄河、长江它最初的信息的话,依我们现在对事物的观照是不可能从末流去了解的,对不对?因为信息太复杂了,因为有太多太多的支流汇聚进来了,支流之间融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时候,我们抛离不开来这些汇入的新的元素,依我们的智慧观照不到。所以只有去找,找什么呢?最初那个源头生发的时候那个状况。如果有一天我们进入了,我们知道:哦!原来黄河长江源头就是这样子的。在过程中它的变化再去追踪,慢慢慢慢去了解,最后呈现的一个结果出现了。所以现在我们出现的很多事情,你要真的去了解它,如果没办法从这个源头上去认知的话,基本上对事物的认知是不可能把握核心的要素的。所以还原,基本上就是归还那个源头,最原初的一种状态,一个场景。字面意思是这么理解,待会儿还要给大家举具体的例子。 当所谓空相是这样一种描述,是一种还原性的描述的时候,以这个角度来去看,前面的几句话意思就不同了。大家可以看看,“色不异空”在讲什么呢?“色不异空”,这就是一个还原。什么还原?“色”大家知道,这个“色”可不是讲这个对象,是什么呢?这个“色”是我们的名言概念。名言概念里面执取的那个色法,这个是我们的名言概念。“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如此。因为这个对象产生以后,面对这个对象要进行描述,所以出现了诸多的名言概念。这儿的“色”就是名言概念里面的色法,它不异空,意思是说这个名言概念,它的提炼一定有源头,它的源头是什么呢?就是生活的场景。这个名言概念一定是从生活场景里面萌发出来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在这个名言概念上去认知事物的本质的特性,只能从什么地方呢?从那个具体的生活场景里面去认知它。所以,这就是一个从名言概念到什么呢?到活生生的一个生活场景的回归,这就是色不异空。我们今天学一个概念,了解一种认知,慢慢要在生活中去观察,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慢慢去体会这种名言概念,这样一种对立性,它到底是在描述什么?这就是“色不异空”的过程。 那么第二个紧接着“空不异色”是在讲什么呢?从活生生的场景中间再重新萌发出这个概念来,对不对?这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融入了这个生活的场景,这个时候再去观待这个名言产生的那个“几”,就是最初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名言?那时候我们才知道,体会当时说这句话,当时这么安立这个名言的人的一种心理状况,原来如此。这个时候,这儿“色”就不是名言概念了哦,这儿的“色”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场景。对它来讲的话,它的丰富性就是如此。所以当这样,从名言概念到现实生活的场景不断地回归、不断地融合,同时又不断去提炼,这样一个过程,不断地融合不断地融合,到最后变成什么呢?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的名言概念的认知和现实生活的场景统一了。这种统一的过程就是人的直观的智慧就展现出来了。那个时候,它不是以逻辑思维在去认知这个客观对象,不是的,它已经进入了一种生活的直观。这个生活的直观是那样的鲜活,所以这个时候生活的场景可以滋生新的语言,所以它的语言会经常更新,那么我们的语言、名言概念同时也会翻新我们的生活,它就是这样子的:生活、名言,生活、名言,相互地辗转增上,相互促进的一个更新过程。我们生命的更新就这么完成了。先说这些,大家对这块有什么问题吗? (学员A:就是说,没有从时间、空间上去描述。就比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从生灭和质量上去描述,但是好像还缺一个从时空上描述的?) 法师:从时间上? (学员A:从时空上去描述。) 法师:从时空上去描述? (学员B:不前不后。) 法师:不前不后?“不生不灭”这个是时间吗?这不是时间吗? (学员A:算是。) 法师:算是啊。你刚才说时间和空间,“空间”其实上节课给大家分享过,这个“质”的部分就是不垢不净,性质。这个性质代表了一类属性的描述,这个属性相对的概念都可以纳进来:美和丑、垢和净、高和矮、前和后、左和右,全部都可以放到这个“质”里边去。凡是相对的静态的概念都可以纳入这个,而这个“量”就变成一个动态的增长了,还有没有? (学员C:我想问您一下,那个否定就是还原是吧?咱们就是举一个例子,假如说您的师父,让您写一篇心得总结,没有给您规定什么时候期限交,这是一个前提。一周之内,师父来了,非常心平气地问您。) 法师:然后呢? (学员C:非常心平气和地问您,有两种方式,不知道哪个叫“否定还原”。一种方式是:师父问您“那篇心得你写完了吗?”;另一种方式是,“那篇心得你应该写完了吧?”(法师笑,众笑)就是这两种方式的话,您说哪一种方式叫做否定还原呢?当然您也可以说一下,您听到这两种话,哪种心里感觉更舒服。) 法师:你呢?你觉得哪种更舒服,如果是你的话。 (学员A:我肯定是“那篇心得你应该写完了吧?”) 法师:啊,这个舒服啊?我怎么觉得听到另外一种说法更舒服一点呢,“那篇心得你写完了吗?”这个还给我一个选择。“那篇心得你应该写完了吗?”没有选择。 (学员A:可能我没有表达清楚。那个不是选择性的,就是肯定性的。“那篇心得你还没写完吧?”最后是肯定的,中间你没有选择性。你只能回答在“yes”或者“no”的情况下。) 法师:“那篇心得你应该写完了吗?”这个难到不也是? (学员A:“应该写完了吧?”(法师笑,众笑) 法师:又开始设套套我了。我已经被套进了,不知道你的用意何在?(法师笑,众笑) (学员B:你这个否定还原没有否定,你没有“否定”,你是一个问句。) (学员A:我首先是一个,可以说是问句吧,它不是应该是一种还原吗?就是这篇文章是师父让您写的是吧?他在还原一个场景的时候应该是您已经写完了的这种场景,不是说您还没有写完的这种场景,师父没有给您限定时间嘛。所以他在问您的时候是拿一种非常肯定的语气来问您的,就是有这两种方式。就是他没有疑问,疑问的说“你写完了吗?”然后让你选择。就是“你应该完成了吧?”或者说“你还没有完成吧?”是这样。两种的话,哪一种是否定还原?) 法师:各位,谁能回应一下这个问题? (学员B:你说否定还原,等于是加否定词的,不加否定词的是没有否定。) (学员A:我觉得不见得。) (学员B:那这个否定还原怎么定义呢?) (学员A:我不知道所以我才问哪。否定还原应该是还原一个真实的事实吧,可能也是相对而言的事实。那这个事实,到底是什么一个事实?也就是说在师父来的一周的时间内,因为他没有给您规定期限,也不知道您是否已经写完了这篇文章。咱们再假设一个,假如说师父给您规定一周完成的话,然后一周以后师父来了,同样问您两句话,那一个真实的还原是不是应该是“你应该已经完成了这篇文章?”) 法师:我想先跳出你这个框。(法师笑,众笑)因为我听到你这个总结的时候,在想到另外一个场景。好多时候,师父看我们内心有没有成长,不是看我们写的有多好,他只是看跟你互动一下就知道了。比如交代一件事情,你去做一做,他只要感受你精神状态就行。你可以写得很好,然后写的时候感动得痛哭流涕,(法师笑,众笑)对师父、三宝的功德感恩戴德,又是磕头又是膜拜。这个没用的!(法师笑)我们对法的体会到底有多深,它体现在跟人的互动。只要交代你办一件事情,他就可以看到你在做这件事情你的心理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就很明显,因为一件事情,这个是进入场景了,我们如果对法有体会的话,一定是这个法可以用在做一切事情里面都可以有改善。他不可能说一个法,不可能说皈依三宝,对业果有深深的体会了,只是对这个法有体会,而且只是在做义工的时候有体会,只是在护持三宝的时候有体会。(法师笑)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在自己看似很平淡的生活中一点体会也没有,这是绝无可能的,法没有这样的分别。所以他下面只要交代一件事情去做一做,因为一件事情,考验我们内心用心的程度到底在什么程度上。这个很容易就检验出来了,所以到最后师父就讲了:你这个佛法学得好不好,不是你讲的多么好,(法师笑)就是看你事情做的怎么样,事情是场景,这个骗不了人的。你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个没什么可说的。这个道理不行啊,道理可以讲得很好,对不对?因为道理就那么多,你反复听反复听也能听的滚瓜烂熟,可是场景来了以后你怎么去应对它,这是考验我们的智慧判断力——全局啊,把握全局的能力。 (学员A:这个否定还原,我觉得首先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它必须带否定,否定意义;另外一个是它的功能是起到还原。是不是这么个意思?) 法师:我的体会,现在我们在用这个场景,用刚才那个例子来表达的时候,这个否定的意味反而变得少了。他不一定否定什么,但是他要在审视什么。就是,他会意识到你说的并不是你做的,你说的未必是你的真实的境界。所以后来夫子讲:“有德者必有言。”但是反过来讲,有言者未必有德。你说的很好听,但未必是有德行的人,未必你能做的很好。但是一个人做的很好,他有这个德的话,一言就是中的,他真是,说话真是能够化人。真能化人,为什么呢?因为他确实做到了,做到的人,没办法就是做到了,这个人的智慧就是这样子的。(法师笑)事情来了以后他就这样判断,这是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对不对?好多时候没有这个德行,没有内心体验的时候,逻辑上的认知人们会怀疑的。人会怀疑觉得是这个样子,可是又不确定。如果事情来了以后觉得应该这样处理吧,可是又会有很多问题,所以犹豫犹豫时间就过去了。 为什么现在要介绍给大家还原的描述呢,就是要淡化我们否定这样一种心理状态,这个否定不是那么简单就否定了,它一定是还原到场景里面自然而然就融化掉了。大家知道是融化掉,不是否定。融化掉我们内心的一种执取,什么执取?这种“东西”就是这种“东西”的一种执取。不是这样,这个“东西”其实不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之所以成为这个“东西”,那是因为在当时那个环境里面给它安立了这个性质。对不对?它的性质是环境衬托出来的。 (学员A:法师您能不能说一下,您为什么起了这么一个名词,叫“否定还原”?) 法师:否定加还原。 (学员A:这个名词是您自己起的吗?)(法师笑) 法师:这个是今天在之前大概有半个小时,我想要给大家分享什么的时候想起这个词,因为这个场景慢慢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学员A:哦,是您起的?) 法师:“还原”这个词,我相信不是我说出来的。但是把这个否定性的描述用“还原”来去解读它,对“空性”的认知用“还原”来解读它,告诉大家,肯定不是我听到某某大德说过的话,再给大家鹦鹉学舌学过来的,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学员A:那能不能说一下,您是在什么场景下,想到给这么一个概念叫“否定还原”?) 法师:不是“否定还原”哦,否定就是还原。 (学员B:法师你不用回答她了,再回答被她绕进去了,这课没法上了。)(法师笑,众笑) 法师:这个待会儿还会跟大家分享故事讲这个问题。我暂时先跳出来,待会再跳进去。(法师笑)好,对这一块暂时到此就告一个段落,大家有什么问题先积累起来,一会再问。 这是第一层,诸法空相的时候我们在了解一个事物的共相的时候,不可能寄予一个期望,什么期望?抽象概括,不可能的。你抽象概括一个概念出来,让每个事物都具有这种特性,不可能的。即便之前跟大家分享过,说在不同的文化里面都能找到一个源头性的东西,比如说:上帝也好、天也好、道也好、在我们这儿的空也好,这不是一个概念,他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如果离开生活的场景你把这个概念抽象出来,完了,人就进入一个不可超越的一种主宰性禁锢就在里边了。它会成为一个更加深刻的禁锢,让我们没办法还原到生活去的一个枷锁。大家知道这些所有的概念,必须在一个个活生生的场景里面体现出来,离开活生生的场景这些所有的概念失去了生命力。 这是第一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因为这样一种状态,所以你会发现我们的名言概念从产生到今天,名言有它生命的历程。最初语言产生的时候,所谓的这些经典产生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对话性的语言。(法师板书)但是后来逐渐逐渐,这种对话性的语言慢慢演变成什么语言呢?(法师板书)逻辑性的语言,非常严格的逻辑性的语言。在今天我们大部分所接受的教育是什么语言呢?(法师板书)规律性的语言。这个所谓的规律性的语言就是定论。各位,“诸法空相”——规律性的语言——“诸法皆空”,但在逻辑性里边,为什么诸法皆空?它给你一系列的它的逻辑在里边,对不对?背后有推理的逻辑。而这个背后推理的逻辑意义在什么地方呢?依据最初的就是生活的场景。所以最初佛、孔子这些所有的圣者,他们的经典之所以流传下来能成为一个文化的源头,大家可以看看里边基本上都是对话性的语言。 对话性的语言或者是比喻性的语言,如果他没有对话,那一定是比喻。这个比喻就是他在生活中的场景,这样去观察,如是如是观察,原来自然之道就是如此,原来道就是如此。如此就是如此,慢慢去描述生活中的场景,就是这样子。道无处不在,他随处给你拿一个比喻就出来了,我们呢?道学了很多,但是让你拿比喻拿不出来,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子,拿不出来。我们在跟周围人分享的时候,在共修的时候很有一个特点:只要讲故事,大家群情激愤,参与感特别强,只要一讲道理完了,没人讲话了。(法师笑)只要一讲故事大家就非常容易附和,因为场景太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了,对不对?但是道理不容易引发共鸣,慢慢就没人参与了,这个特点非常明显。所以对话性的语言基本上就是对话,弟子问一句话老师回答一句,或者他讲的时候讲很多生活中的比喻,这就是一种喻。那么喻里面涵盖了很深刻的内涵,喻和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它怎么去成立的?慢慢去抽取这种逻辑性的时候,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的因,因所成立了“论”,喻更多的是一种“经”。我们之所以称为经典啊,更多的对话、更多的比喻、更多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在这个生活场景不同时间去读,不同场合下去读,总是有源源不断的体悟出来,为什么呢?它给予我们的是场景。而后来的祖师在去提炼它的内涵的时候,不断把它去逻辑化、体系化的时候出现了逻辑性的语言,所以因明就产生了。 而今天我们再去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对这些大部头的论,在一个高度浓缩的概括。今天我们已经失去耐心,有人问:“佛法在讲什么?”你要给他介绍超过三句话,他就不耐烦:“你不能简单一点吗?佛法到底在讲什么,一句话给我概括。”(法师笑,众笑)可是怎么个概括法呢,概括不了,如果概括的话那就是“诸法空相”。(法师笑,众笑)对方一听就懵了,说:“你不能直观一点吗,通俗一点吗?”说:“佛法就像空气。”所以师父就说佛法就像空气、佛法就像阳光、佛法就像雨露,师父就开始做比喻了。我们下面弟子、法师一听就开始给你解释了:为什么佛法像阳光呢?(法师笑,众笑)为什么佛法像空气呢?为什么佛法像雨露呢?给你解释了一大通,后来就明白了:噢,原来佛法真的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没有一个遗漏。你后来就提疑问了:“我在屋里面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呀?”法师就告诉你:“这是你自己的原因,对不对?你自己不愿意出去,佛法的阳光一出来就照你,你不出来它怎么照你呢。”那你说:“说阳光还是没有普遍性,我在房子里它就是照不住。”争论就出来了。 事实上,我们在屋里面太阳也能照到,对不对?白天屋里面的阳光跟晚上能一样吗,白天我们不用灯照样亮,晚上的话就不行就必须点灯。所以“喻”我们可以争论,每个人对“喻”都可以有自己的认知和体会,对不对?但是一旦逻辑化以后,很多时候逻辑性认知一旦进入局这个套的话,没有办法,我们只要进入就被它困死了。所以到最后我们一定认定他讲的就是真理,其它的话都已经没办法去辩倒他的时候,这种逻辑性的语言的兼容性慢慢就丧失了,最后规律性语言的兼容性几乎就没有了。所以今天我们在看的时候就是一些所谓的教科书。大家可以想想看,我们现在从小到大上学读过几本经典,我说的经典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经典,不是传统文化的经典,就是源头性的著作。我们学《数学》学《几何》,但从来没有读过《欧几里德几何》,对不对?我们学习物理,但从来没有看过牛顿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吧?没有读过。但是所有的这些结论都是从那些经典里出来的呀,我们不了解这些规律性的语言用在什么地方,怎么产生的?后来我们觉得说,“哎呀!牛顿真的是很了不起的科学家,他拥有唯物主义思想,所以他才有这样科学的发现。后来为什么信仰基督教了呢,就是因为发现这个宇宙规律认识太没有边际了,所以最后很困惑,研究不下去了,所以开始信仰基督教,开始信仰上帝。”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认知。可是我们不了解,你怎么不知道牛顿最初一直都没有离开对上帝的信仰呢?或许他在想,那天他在那思考结果一个苹果砸在他头上,他在想:上帝,你把那个苹果砸在我头上用意何在?不断思考不断思考发现了上帝的规律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冠名为牛顿运动第三定律,可是牛顿看来说这就是上帝运动三定规律。我们不了解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是什么状态,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些规律性的认知,那么突破性的一些认知,它的源头性的东西在什么地方,我们失去了。所以他在给自然对话,他在给上帝对话,他在给周围人生活场景的对话,那种场景的鲜活性在今天的教科书里面是学不到的。这样一种精神的内涵,我们单单是通过末流的、通过层层提炼、层层衰减的二手资料、三手资料乃至于N手资料的时候,是不可能提炼出来的。 好,这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还原,所谓的否定的表述,就是一个还原的意思,就是慢慢从一种非常独断专行的精神状态里面,慢慢去回到一种理性的认知,乃至于说一种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场景的认知的一个不断还原的过程。 这就是“还原”要和大家分享的一个意思。好,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们来学一段佛最初他讲经的一段经文的内容。 最近在学这个《经集》。《经集》上面标的是巴利语佛教经典,因为最初我们在想既然要去学习佛法,那就要慢慢去了解最初佛他讲的这些经典,一定要去读,所以后来就找到了《阿含经》。 四部《阿含经》我们认为是佛的原始,最原始的讲法的一些经典,但是后来我们会发现汉传佛教里面的四部《阿含经》和南传佛教的《阿含经》又有所不同,差别很大。所以我们就希望慢慢去了解,了解最初,现在被南传佛教所认可的,这些他们所认为的最原始的佛在讲的这些经,到底是什么一个样子。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找到了这部书,叫《经集》。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看一下,网上都可以买到,这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在这个《经集》里面,非常短,它包括了非常多的经,经的集合,非常短的经的集合。这个经的第一品叫《蛇品》,《蛇品》的第一章叫《蛇经》,蛇啊,经,《蛇经》。(众笑)竟然叫《蛇经》,我当时看到《蛇经》的时候我就想到《易经》,第一卦:乾卦。叫什么啊?乾卦叫“元亨利贞”,然后呢,“初九,潜龙勿用。”《龙经》,我们的《易经》第一品叫《龙经》,我们的佛经第一品叫《蛇经》(众笑)。 为什么称为《蛇经》呢?就是佛他在修行的时候,他自己修行的时候,发现人的情绪去调和它,那种过程有点像有种动物的生理过程。哪个动物呢?就是蛇。蛇的什么生理过程呢?蜕皮。那种修行,就像蛇蜕皮一样。蛇定期都要蜕皮,对不对?所以小的时候我们在田地里面经常会看到蛇皮,当然蛇皮它还有很多其它功用,还有药用,很多药用。每年它都会定期来蜕皮。佛就抓住了蛇它这种特点,他就感悟到了,感悟到了什么呢?生活中修行就像蛇蜕皮一样,所以我给大家来读一下,第一段,总共分了十七段,都是名言警句式的,警句式的。 第一句话: 【他抑制冒出的怒气,犹如用药抑制扩散的蛇毒,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完了,这是一段话。“他抑制冒出的怒气”,他是指谁啊?没讲,没讲谁。“他”,“他抑制冒出的怒气,犹如用药抑制扩散的蛇毒。”谁啊?这在讲谁啊?(学员:这样的比丘)这样的比丘,“他”,这个他指这样的比丘,或者说,“他”没有具体所指,谁抑制就指谁。对不对?这个场景谁这样做就指谁。(学员:有点像英语“It”)哦,It。 佛已经够含蓄了,我们读读《论语》,那孔子更含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谁学啊?习谁啊?谁喜悦啊?他不管,反正谁学谁就喜悦,(法师笑,众笑)道不分别,谁这样做了谁就喜悦,你想要喜悦就这样去做。你说这样多好啊,这个经典的包容性时时刻刻都有,它没有说“我”。“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哦,你学而时习之你悦,那我能不能悦还不一定,这种普遍性就没有了。所以它这个代词是非常模糊的,它不让具体所指,就是谁能融入这样的场景谁就会有这样的体验。“他抑制冒出的怒气”就是指那种愤怒、怒火,那种瞋恨心,今天我们讲的是瞋恨心。他在抑制这种瞋恨心的时候,就相当于用药来抑制蛇毒的扩散一样,形象吧?如果大家觉得不形象,不妨有一天尝试一下。如果我们同学当中有谁被毒蛇咬过的话,那一听这话估计就开悟了,一下进入这个场景了。那个蛇毒的扩散,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那个毒扩散到全身以后,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尽快要抑制它,然后再治疗它。如果不抑制它的扩散,你在源头上治那个伤是没办法治好的,对不对?所以怒气也是这样子,如果我们不去抑制它,那个怒气一旦爆发出来,不去抑制它这样扩散的话,这个怒气会感染人的,它就会像毒一样扩散到每个人身上去,你说这个时候不去斩断这种影响力的话,将来有一天我们意识到“我发怒不好了”,那个时候你想去回归有点难度,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毒气已经发射出去了,你要去消解、化解那种毒气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那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很强大的心理过程,去坚持它。 所以过去讲我们的言和行对周围人的伤害,就相当于我们在一个木桩上钉钉子一样,你没钉它还好好的,你钉了以后拔出来不行了,它就留下了一个伤痕。这个伤痕,如果木头是死的话它永远弥补不了,如果木头本身还活着,它可以自我治疗,对不对?还好一点。这样一比喻,我们马上感受到这种怒气对人产生的伤害。这个时候我们会问:怒气真的是这样吗?它真的有这样的影响吗?好,只要这个问题出来,下面的弟子就开始进行逻辑性的论证、推理,怒气为什么?告诉大家怒气它是个瞋恨心,瞋恨心它是心所法,这个心所法,就是我们那个六种根本烦恼中里边的一个,它就开始解释了,解释它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影响——种子,什么现形熏种子,种子起现形。我们内在的心理状态怎么跟周围环境,跟你讲一大堆。逻辑一听晕晕乎乎的,貌似很有道理,说:“好,我就这么认知这么认识吧。”没办法,我们的经验世界没办法去否定这些东西,它逻辑性认知非常严密。但是佛在最初不讲这么多道理,他就给你举这么多比喻,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想想看,这句话比喻就结束了。下面这一个它的法,佛他要讲这句话举这个比喻,他来一个回归,什么样的回归呢? “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法师板书)各位你看,菩萨最初在讲经典的时候,这样的比丘抛弃了此岸和彼岸,大家看到这句话有什么联想没有?(学员:不生不灭)抛弃此岸和彼岸就是不生不灭? (学员:没有执着。)没有执着,还有没有?好,我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觉得说:哎呀!真是。(法师笑)佛怎么一开始就讲大乘经典!(法师笑,众笑)因为以前不是给大家分享过吗,至于什么时间才把此岸和彼岸这种对立性的概念消解,什么时候才有的呢?以前佛不是比喻过吗?——声闻过河。过那个十二缘起的河就象兔子一样,那个独觉就象那个马一样,菩萨就象大象一样,菩萨象大象过十二缘起的河的时候,这个河水的流动对他来讲是没有影响的。逆流也好,顺流也好,对他来讲的话,他是稳如泰山的时候该怎么走还是怎么走,对它来讲,一切的顺境和逆境在他那儿讲失去了这样一种对立性。 今天我们还有逆境、顺境;还有善缘、恶缘;还有好和不好,所有的这些分别的时候,都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种对立的概念,对不对?所以这样比丘就抛弃了此岸和彼岸,你会觉得他怎么一下就进入了菩萨这种没有分别的境界呢?唉……真是没有办法,佛他在讲这些的时候,那些看起来很简单、很简单,但是它的内涵你要去挖掘的话,那一定可以通到最深的地方去。可是他抛弃此岸和彼岸呀,又是在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上,非常明显的事情里做的,干什么呢?就是抑制怒气,人能在抑制自己的怒气,就是不要情绪太激动,遇到场景的时候镇定一下,不要没有任何约束地就把自己的那种情绪爆发出来,只要做出这样的努力,这样的人就在抛弃此岸和彼岸,他就在觉悟,他就在证悟这样的境界——佛的境界。所以此岸、彼岸最初我理解,此岸就是生死轮回的此岸,对不对?彼岸就是涅槃——没有生没有死,没有死的那个佛觉悟的彼岸。可是如果我们这样理解的话,当时就觉得,如果这样的话,那他已经开经超越了生死轮回,也超越了这个所谓的涅槃寂静的彼岸的时候,那就是这样一种圆满的菩萨的佛的境界。 如果我们这样解读的话,不是不可以,但是有点高了,大家知道太高了。今天我们在学习到空相的时候,在学到名言概念它有一个属性的时候,你就了解了其实这个看似非常高的境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个场景都可以去体会,那是什么呢?就是体会到名言概念的相对性就可以了。你只要体会到任何一个名言概念它的相对性,去了解它的局限性的时候,慢慢慢慢这样一种此岸和彼岸的对立就没有了,就在消融,就在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人为什么会有怒气?这种怒气,大家知道最初佛在讲这句话,那就一定从最明显的,最容易观察的一个现象里面入手,怒气就是把此岸和彼岸的对立已经到了极致的状态,已经完全对立了,就是敌我——你死我活。一定是这样敌我的状态,这种敌我的状态的产生一定会有它很深累积的前期的背景,这个心路历程太长远了,但是为了避免这个伤害再深的话,一定要先抑制它,从抑制它开始,所以后面抑制它之后要干什么工作呢?后面就开始了。 【他摒除一切爱欲,犹如拔掉池塘里的莲花,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池塘里的莲花大家见过吧,漂亮不漂亮?(众:漂亮)好不好?(众:好)拔掉它。各位你愿意么?(学员:不愿意)我们种还种不上去呢,你还要拔掉它,对不对?你看看我们谁拔掉它,人家管理员肯定找你算账,对不对?所以佛,我就觉得佛说的这个话,这个环保观念不是很强。(法师笑,众笑)如果你这样解读这个比喻也是可以的。可是比喻就是一个比喻,对不对?池塘里的莲花是那样的优美,对不对?你非得要去拔除它,这个爱欲对我们来讲的话,我们忍不忍心拔出它?感觉就是一样的。不忍心拔除这个爱欲,对不对?因为对于我们来讲,这个爱欲给我们带来一种愉快,生活的幸福感太真切了,太美了,对不对?所以你要说把爱欲拔除掉,那简直就像拔池塘里的莲花一样,不忍心。可是呢,还得拔。为什么要拔?如果一定要讲的话,那进入逻辑性的语言描述了。不要问为什么,你就去体会它,就是一种对话性的语言,所以对话性的语言很启发人的悟性。你不要问为什么,你要问为什么,我们就开始讲道理了。好,摒除爱欲以后,下面开始。 【他摒除一切贪欲,犹如使快速流动的河水枯竭。】 非常快速啊,流动的河水,汹涌澎湃的河水马上枯竭了。这件事情啊,他在描述贪欲的时候是这样描述的。后面是什么呢?傲气。 【他摒除一切傲气,犹如洪水冲垮脆弱的芦苇桥。】 这个洪水啊,把这个芦苇桥给冲垮了,他在摒除他的傲气的时候就要像这样子。如果这样做的话,这样的比丘他就抛弃了此岸和彼岸,慢慢,就像蛇退去衰老的皮。所以大家可以看,这样子,逐渐逐渐,从抑制怒气开始,摒除爱欲、贪欲、傲气。当把这些情绪化的东西慢慢摒除之后,大家知道,我们前边的怒气抑制住以后它还没化解,它一定要化解的时候怎么化解?人之所以有怒气,背后一定有这个在做怪,就是这个爱欲、贪欲、傲气在作怪。 当情绪这种东西慢慢摒除之后,下面开始进入另外一个层次了。 【他不在生存中寻找精髓,犹如不在无花果树上寻找花朵。】 在无花果树上寻找花朵这件事情你徒劳无功,对不对?没有花朵,你还要寻找,在生存中寻找精髓意思是,在生存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就相当于在无花果树上寻找花朵一样徒劳无功。各位听到这句话是不是有点疑问吧?佛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在生存中寻找精髓,(法师板书“精髓”)就像在无花果树上寻找花朵。”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生存中寻找一个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断这样去追寻,不断的去追寻。到最后,各位可以去看看,所有功成名就的人,你去问问他们,我们觉得他们这一生的成就非常大。你问问他,“你这一生感觉到意义和价值了么?”他的回答是——大家想听么?想听你自己去问。(法师笑,众笑)一般情况下回答都是:没有找到。(学员:找到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找到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这个结果就是,你一定要去寻找这个意义,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生存的意义的本身就在于寻找——不断去寻找,不断去寻找,最后你寻找到了,没有意义了,对不对?可是佛在告诉我们这句话的意思,他是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立场上,更加宏观的背景上去体会它的。生存是什么呢?生存就是,佛那个时候感受到了,人如果是在这种贪欲、爱欲、傲气、怒气所支撑的生命里边,你要去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是不可能的。大家知道,是在这种贪、嗔、痴的状态里边生存,在这种精神状态里边你要去追寻它还有什么精髓的话,那是没有的。什么意义?什么意思?我们是不可能在这些情绪状态里边,所有这些状态里边去寻找它。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在这个轮回里边去,无限生命的轮回里边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它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轮回啊。轮回有什么意义?对不对,轮回没有意义。后来紧接着开始,之后人内心就没有忿怒了。 【他的内心没有忿怒,超越这样那样的变化,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当他体悟到生存中没有意义的时候,生存中你寻找不到精髓的时候,内心没有忿怒了,回归一种非常平和的心理状态。没有忿怒哦,前面是抵制,这儿是没有了。没有之后干什么了?以前跟大家分享过,我们学《大乘五蕴论》的时候,人要进入禅定必须要有个前提,什么前提?——没有嗔恨心。人只要有嗔恨心是不可能进入禅定的。这种对立是非常粗的一种状态,是不可能让人进入一种非常寂静的、平静的、平和的状态的。所以紧接着大家可以看到,他内心没有忿怒的时候,紧接着就进入另外一种生命状态了: 【他从内心深处驱散和根除一切思虑。】 大家知道,“驱散、根除一切思虑。”这个“忿怒”就是这个忿恨心的忿,他内心没有这些忿怒的情绪,他进入了这种状态,什么状态呢?就开始慢慢去“驱散、根除一切思虑。”当人没有思虑的时候,大家知道那个造作的心就没有了,思心所、想心所慢慢就净化下去了。这个时候,他进入那种禅定的生活状态,所以开始从第八个一直到第十三,就开始进入这样的状态了,什么状态? 【他既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克服一切妄想,这样的比丘抛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你看,这个人进入一种生活状态,什么状态呢?“他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他克服了一切妄想。”生命就没有妄想了。 我们去体会一下这种状态:不往前赶,也不往后退,不急也不缓,否定性的语言吧?进入场景了。人时时刻刻进入场景了,安住在每个场景里边,你只要没有安住,有妄想,不行了,就赶。对不对?为什么平常我们走路那么快,别人一看,因为心里面有事,一看他走路就可以看的出来,对不对?急急的样子,那步伐一听就听出来有事,这个人心有事,在赶。在赶的时候,那个心理状态就是往前,有个东西,我们思虑里边有个东西在牵引着我们。有的时候他不是赶,他是往后退。往后退是什么心理状态呢?“哎呀,今天又要上班了。”(法师笑)今天又要干什么去了,这件事情自己真是不乐意做,然后东摸摸,西摸摸,走路的时候,就是懒洋洋的那个路子。人家一看就知道,这人怠工,懈怠,就是往后退,往后退的心理状态马上呈现出来了。所以,他没有这种种的妄想,不被这种过去的心念和未来的心念所牵引的时候,人生活就是安然的、自然的一种从容。他有事你感觉不出来,对不对?他有事,这个时候其实他心里面没有事,对不对?他的事是什么?就是走路,如果真的是面对事情要去解决的话,那就是那件事情,除此之外他不会有别的事情。人时时刻刻就安住在当时的环境里边。所以进入了这种状态以后,克服一切妄想,紧接着后面。【他知道一切虚妄。】知道世界上一切虚妄之后呢?摆脱贪欲、摆脱爱欲、摆脱了忿怒,最后呢,【摆脱一切痴迷。】大家可以看,又进入。当他没有妄想的时候,把那个一切的这些情绪化的东西都摆脱掉了,最后他没有偏执、没有恐惧、没有这些欲念。所以,十七段话就结束了。每段话后面都是提炼出来的,每段话他都有个比喻,最后都说“这样的比丘就相当于那个蛇蜕去衰老的皮”,每次都要体会一下。 我就觉得说当时佛在讲经的时候,就特别担心,担心什么呢?担心大家进入一个名言概念的世界里面去。所以,他每讲一个概念以后,一定要回归生活,让大家去体会一下生活中是什么样子,一定要在生活中和我们的概念世界里面找到一个平衡。这种平衡,知和行就是一种合一的状态,知道和行是合一的状态,身心不要分离。所以它的那种生活的一种鲜活性时时刻刻都体现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去体会一下,经典的语言,最初佛在讲经的时候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语言风格。而今天我们在去讲话的时候,为什么往往容易没有吸引力,往往没有说服力,往往就表达不出来我们内心的感受,原因在什么地方?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好,这一段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没有吧?没有很好,(法师笑)说明我们读佛经还是有效果的,没有问题,问题太多不好,问题太多,思虑性太强,思虑性太强以后,无形中就进入逻辑性怪圈了,进入逻辑性怪圈以后不行了,人解脱不出来。我这么一说有同学又产生问题了。(法师笑,众笑) (学员A:我的问题是:一点都没听明白。) (学员B:我就觉得像我们人之所以由业所趋,我们之所以成为人,就是我们为了达到这四点。我终于明白,佛讲大乘法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心里会很害怕,往往把所有的东西都舍弃的时候,我觉得我也很害怕,因为我也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法师:对。 (学员B:就像上一次课,哪一节课我记不得了,您说:你不能随这个世间、不能随大流的时候,其实你是会很痛苦的,你会受人排斥。我说:那我们应该退后去,就随大流就好了。您又说:在粪坑里你会觉得里面很不净,但是你愿意在里面,但是如果他是蛆的话,他不会觉得不净的,如果说他是蛆的业驱使的话,他就应该做蛆,如果他想做人,这也是不可能的。)(法师笑) 法师:就是痴心妄想是吧? (学员B:没有抛弃此啊彼啊,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所有的理论性的东西都知道,你就把这四个念去掉。但是去这四个念,是一辈子或者几辈子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痛苦,这就不能在此啊、彼啊,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妄想。) 法师:我们其实不忍心探讨这个粪坑里面的蛆啊,但是它很容易说明问题,什么意思呢? (学员B: 因为你只是作一个心灵鸡汤,觉得挺好,那是一回事,但是如果真正去修,去实做的时候,你发现做不到就会很痛苦。) 法师:是,是这个问题啊。比如说:如果哪一天大家想去体验一下蛆的生活,你如果一旦融入进去了,感觉没有了,对不对?也不会特别苦。你特别是融入不进去的时候,又想融入,那就真苦了。(法师笑,众笑)比如说我们出家人修道很好,(学员:蛆哪知道有人哪。)(法师笑,众笑)举个比喻,其实比喻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争端,原因就在这个地方。比喻它是一个很生活的场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其实蛆它自己怎么去看待人类,我们完全不知道对不对?它还有可能智力比我们人高,这也是有可能的,它看到我们人生活太痛苦了。(法师笑) (学员B:是这样的,我们不是蛆,不知蛆之乐嘛。) 法师:那么我们能探讨什么呢?能探讨一种状态。就是:肮脏的生活是这种状态,清净的生活也是一样,对不对?我们去看那些出家人,其实他的生活也是一样的,你不要觉得说他很快乐,我们就很快乐,不是的。你要融入他的场景你才快乐,你融入不了就痛苦对不对?他在哪儿,佛在哪儿,在森林里面苦修,尽管他每天吃的很少,饿的很瘦,他也坚持下来了。他对这个苦他可以忍受,那是因为内在他有一种生命力,有一种体验——生活的体验。可是如果我们去学的话,融入不进去,但是又要做的话,那是最苦的。对不对?没有融入这个环境。 所以在今天我们去看的时候,如果单单从一个环境里面说,这个环境生活就是痛苦的,那个环境生活就是快乐的。单单这样的判断,这就是属于执着的判断,对不对?你融入它就不痛苦,你不融入它就是痛苦,对不对? 生活本身没有快乐和痛苦之分,只看我们有没有融入。我们看有些人生活得很痛苦,可是他未必,人家生活的很快乐!因为我们没办法拿我们自己的体验来去判断他,没办法判断,所以必须要去融入。 (学员A:我说苦本身也挺好。)(法师笑、众笑) 法师:你看、你看,还有人认为苦很好。 (学员A:苦,你才有修行的动力。) 法师:你现在是不苦,我看你,哪天你苦的时候,我看看你,你说苦是不是很好,如果那个时候你说苦也很好,我们觉得说你这个人真的境界不一般。 (同学A:有对比才有那什么,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法师:是。现在我们说的是逻辑性的语言。当我们说苦很好的时候,一定要去结合自己曾经有没有苦的体验,你这个才有说服力,对不对?真的。在历史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经受过苦、经受过困难、经受过挫折、经受过失败,一般人没有承受,你承受下来了,你说苦很好,我们觉得说你这个人有证量。(法师笑) (同学A:我们学习佛法学了好多理论,完了学的挺高兴,完了就挺快乐。但是,你一苦的时候,你发现,一旦修行里面,你觉得一点点都记不起来,当时就是很痛苦,你会发现,原来我一点信心都没有。我还得去学佛。但是你要是没有这个苦的话,你这中间就始终处困在矛盾中。) 法师:是。 (同学B:但是有一种状态就是,也许你学了十句都没有用上,当有一天你回顾,回顾了一句,就是说有用处了。) (同学A:那不是说没有用的。)(法师笑) 法师:行,你说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就是我在想啊,因为这个是谈到另外一个话题了,我适当的说几句:就是说是不是我们学了佛法以后,苦就没有了?是不是你学得很好,生活中就没有苦?即便我们佛法学的很好,面对这个场景的时候,有时候这个苦还是会现起来。所以佛法,它的意义和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让我们生活中没有苦?这个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就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的德行很高的时候,他和一般人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不是他没有苦,还是说他有另外一种状态。什么状态?——对苦和乐的回应态度不一样。对不对?所以当我们有一天认为说苦来的时候,我还能以平静的心面对它的时候,有功夫了。 (学员A:是,那是有功夫了。) 法师:对不对?不是把这个苦解构掉了。 (同学C:把您刚才说那上面四个弄没了,就没有苦了啊!) 法师:上面哪四个?哦,对,怒气、爱欲、贪欲、傲气。 (同学C:这四个没了,肯定没有了。) 法师:好,这个苦以前探讨过。苦,心苦、身苦都不一样。心苦肯定没有了,心苦的苦会衰减很多。但是身体的苦,有时候客观物理上的我们还是左右不了,对不对?好,关于这个话题,我们暂时先到这里。这是对于“诸法空相”,给大家做这样一个补充。 还有点时间,我们再看看后面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师板书)因为这个空相,它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能够实践的对象。大家知道,这个空相没办法成为一个客观对象让我们去修它。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对象,在这个对象的“生灭相”、“垢净相”和“增减相”里面体悟到这个空相的内涵。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去体会佛法、体会这个空性的话,一定不能离开具体的生活的场景。这儿“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是否定这些场景,而是融入这些场景,而且是全身心的融入。全身心的去体验,体验什么呢?体验那个诸法生灭的这样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只要能体会到了,空相自然而然就成立了。如果我们空相还没有体会到,那一定是对这个场景的融入度不够,就是没办法以最佳客观公正的缘起,来去看待这个事情的产生。我先用抽象的语言给大家描述,待会举例子,很简单的例子。 那么具体它里边最核心、最核心的从哪一个法里面呢,尽管他告诉我们六个法,但是最核心的就是从一个法里面去体会它,哪个法呢?就是这个生。如果我们能在一个事件的发生,初生的时候,最初的出生的时候,如果能够观照到的话,基本上后边的这个事物的发展,基本上它的性质就定下来了。所以,以前讲,“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今天看来,是非常有内涵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个好的开始就是最初的缘起,你要把握好。最初事情出生的时候,你要给它最直接回应的时候,这件事情后续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事情发生了,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应对它,而且以一个错误的态度去应对它,完了,所有的问题,在最初就埋下来了。所以,在生法上,要去观照它。 这个生法观照,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了。因为之前我们给大家探讨过太多的这方面做功夫的一个点上。上一节课给大家分享的《道德经》里面,就是那个从“无”,“无”是一个天地的开始,而“有”是万物的母亲。所谓万物的母亲,就是生发万物的源头,就是从“有”开始的,而这个万物它是在天地的这个格局里边产生的。所以,天地那个格局最初开始形成格局的最初那个叫“无”。“无”就是没进入局之前的状态,叫“无”。你一旦进入局,这时候,“有”——万物“有”最初就发生了。人只要进入这个局,基本上那个法就开始产生了。只要进入局,“有”就开始有了。进入局之前是“无”。所以,“有”和“无”之间有个东西在连接它,叫什么呢?就叫“几”。事物初发生,最初它是在一个局里面发生的,人只要去观照到这个状态,就是在观几。只要这一点观察清楚了,后面所有的缘起,我们都知道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我们了解它的缘起,不会偏执。 好,那么我们在佛法里面讲“生”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生法。这个生法,我们还给它一个词叫最初的缘起。记得最初开始学习佛法,进入这个团队的时候,经常听那些师兄讲一个词,叫什么词呢?缘起。当时听的真是云里雾里。说:“我们今天的缘起很好。”我说:“什么叫缘起啊?”他给我解释半天,也解释不出来什么叫缘起。后来没有办法了,说:“这个缘起,就是我们学马哲那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叫缘起。”(法师笑)各位,我们能解释清楚吗?什么叫缘起?还真是解释不清楚。今天缘起很好,这个是很需要人体悟的东西。缘起很好,什么叫缘起呢?你要去体会,体会什么缘起。所以,每个人对缘起的把握是不同的,人的智慧就体现在这件事情每个人缘起的把握是不同的。有的人把握这个缘起,有的人把握那个缘起,有的人把握是整体的缘起,有的人把握是别别的缘起。我们每个人对缘起的把握不同,决定了我们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在面对这件事情上,格局和智慧是不同的。我只能简单这么先说一下。 好,这个缘起一旦产生,这个法就生出来了,法生出来以后,我们对这个法的一个标签,什么标签呢?——它是垢还是净;是好还是坏;是美还是丑,所有的这些描述性的属性的语言,就给它安立上去了。 大家知道,这个属性的语言安立,今天我们用一个词去描述它,是什么呢?叫价值观。这是价值观吧?这东西是垢的,那东西是净的,是价值观吧?这东西是好的,那个东西是坏的;这东西是美的,那东西是丑的。这就是人的一种观念,什么观念呢?——价值的观念。这件事情到底是有没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逐渐逐渐我们形成了一套的价值观。大家知道,这一套价值观具有共性,什么共性?大家进入佛教这个团队里面,就有一套系统的价值观,有吧?我们会形成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如果大家还没有的话,说明没进来。你要进来的话一定有一套价值观。这套价值观我们会判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恶的。对不对?这就是属于价值观的判断,它是一个共业形成的。我们在这个共业形成,大家知道,这个共业形成就是一个大的格局,这就是最初在所有的价值观产生它有个背景,什么背景呢?就是人要进入一个局,这个局很有可能是面对一个人产生的,也有可能是面对一群人产生的。我们只要面对一个人产生、面对一群人产生,而且这个是有一个惯性,什么惯性?你还会面对这群人,还会产生,持续产生。 所以我们长久在一个团队里面熏习、熏习,不知不觉我们的价值观就被同化了,就是你不知不觉会形成一套价值观,什么价值观?——我们认为这个东西就是好的,而且不知不觉,因为大家都这么看待。什么时候意识到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树立起来了,或者说我们的价值观会有问题了,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呢?(学员:遇到不同价值观的人。)唉,你在遇到另外一个团体的人,你就发现出问题了,为什么呢?你会发现怎么会那么不同,同样是佛教团体,为什么大家会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差别那么大,我们还不说不同社会的团体,对不对?如果我们再有机会进入不同价值观的团体里,比如说到基督教团体里面;比如说再到伊斯兰教团体里边,你再去感受一下,对不对?那价值观的冲击,简直是明显得不得了。如果我们在那个环境里面你去感受一下,你就知道说那种价值观,它那种实在,实实在在比我们拥有一个外在的物体要实在的多,甚至会有这种感觉。 所以为什么我会觉得说,将来我们学《大学》的时候,那个“格物致知”,“格物”就是这种名言概念的一个原因就在这儿。当我们不断这样认知、不断这样认知了以后,突然跟另外一个没有这种认知的人一交流,你会发现彼此之间的冲撞、摩擦那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好多时候,我们去看看一个社会上的很多冲突,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冲突,很多时候来自于这种价值观的不同。而这种价值观,我们各自都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或者说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偏失在什么地方,因为我们长时间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生活太久了。我们就会认为说对方的价值观是错的,实际上我们也不了解他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们只会安立他是错的,我是对的,我们之间是有差异的,他是不好的,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融入他的环境。 好,这就是垢、净,在今天我们可以描述它的时候,就是一种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推动下,人的一切行为,大家知道,就开始累积这种价值了。所谓的增和减,就是把那种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要突显出来,没价值的东西一定要衰减下去。它自然而然,这些行为就会,后续就开始产生了。 所以,当我们今天说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科学,科学是很有价值的时候,发展经济对我们当时的社会来讲的话,我们吃不饱、穿不暖,被周围的国家所歧视、欺负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定要去发展我们的科学,一定要去发展我们经济,那个时候对于科学和经济的价值是赋于的价值,那种价值观就形成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去学习科学,为什么一定要去发展经济,这种价值观是潜移默化就形成了。 这形成的过程我们去看看历史,去看看我们近代的几十年的历史,你会发现它还是有一个脉络。大家知道,科学和民主最初是“五四”运动开始就提出来了,可是科学真正为我们国家所承认和广泛的接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改革开放是一九七八年,“五四”运动是一九一九年对不对?整整花了六十年的时间。六十年时间,这六十年的时间整体上科学是没怎么发展的,虽然我们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有这个火种了,六十年里面是没有得到人的认可的。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那个时候源自于谁的一句话?当时相信我们的小平同志一定是下了功夫去研究,研究什么呢?当时在找马克思原著里面,他找、找、找,那个时候找到了,找到了什么呢?当时邓小平就是为了为我们知识分子,知识阶级翻身,所以他一定要找依据啊,从哪找呢?原典里面找,忽然找到了。当时马克思说了一句话,他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我们知识分子呢,是科学技术的一个生力军。”类似这样的话。所以,今天我们知识分子又是我们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一划就不是资产阶级了,就不是小资本主义、小资产阶级了,它是一个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定义一下,知识分子有地位了,以前的话臭老九都不如,臭老九——没地位!地位一翻身以后,受到尊重以后,大家开始愿意成为知识分子了。科学又是生产力,赋予了科学技术以价值的时候,他就开始引进,对不对?学习、发展它。后来邓小平认为这个还不够,还必须再进一步。什么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提法是他提出来的。马克思当时无非是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可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就把这种科学技术的价值,价值是绝对化了。所以后来为什么科学技术发展势头那么猛?我们的物质经济发展那么猛?跟我们重视科技有极大的关系,极大的关系。可是今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过分的发展经济、过分地发展科学它背后欠缺,逐渐逐渐地欠缺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不去弥补的话,我们所认为的科学技术它有价值、它的有这个生发力的土壤已经不存在了,那个时候就会走向反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佛讲的另外一部经,这部经就更加是比喻了,叫《百喻经》。《百喻经》就是一百个故事,一百个比喻,实际上好像是只有九十八个,近似一百。全部都是讲小故事,一段小故事讲完,后面讲一堆佛他的心意:“我给各位讲一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说说我的心意啊!”这么说一段话。假期的时候我们曾经共修过《百喻经》,对佛所引申的我们似乎兴趣不大,但对佛讲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处处为这个故事里面这个被佛称为愚人的,给他平反。因为总觉得佛对他的解读好像有点,取了一个相,我们觉得说这个相取的,好像有点欠缺。有点像我们刚才给大家举个比喻故事的时候,大家可以找到很多漏洞是一样的。 这里面第一个故事,就是《百喻经》里面第一个,它的名字叫《愚人食盐》的比喻。愚人:这个愚蠢的人,他吃盐的那个比喻,什么故事呢?记得曾经以前好像跟大家提过,类似,但是不够详细。 这个故事非常短,他说:过去有一个愚人到他家里面去做客,这时主人给他拿出这个食物来。一吃呢,这个人口味平常比较重,结果吃他家的饭菜太淡了,太淡了,太淡了以后,估计他还是有点表达出来了,这儿没写。他说:“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什么意思呢?他就嫌这个饭菜太淡了,这个时候,主人一听说,招待客人嘛,既然说没有味道,那我只好再加点盐,加点盐以后,饭菜就变得特别的美味,美味啊!这个愚人便自念言,就是自言自语,说什么呢?“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什么意思呢?这个饭菜之所以美味,那是因为有了盐,所以你加一点点盐都那么美味啦,更何况多加一点呢。后来这个人,回到家里边以后,“空腹食盐”,就是空着肚子光吃盐,结果呢?这个“食已口爽,反为其患。”就是吃出毛病出来了。后面就讲,佛开始讲,“譬彼外道”就像那些外道一样,他们听说,听说什么呢?听说有节制的饮食,可以得道。他一听说既然节制饮食可以得道,我少吃都能得道,那我不吃是不是得道更快呢?所以,“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到最后呢,你七天也不吃,十五天也不吃,结果道也没证,人也差不多饿死了。(法师笑)有意思吧?故事很意思。 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它体现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逻辑。大家知道,今天我们学了中观,学了这个空性以后,你会发现,佛在讲这些很生活化的小故事的时候,他在让我们体会到,体会到什么呢?——生活中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的执取?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来自于我们生活的一种体验,什么体验呢?就是在这个事件里边发现盐给我带来快乐了,所以我执着于说盐就是好的,对不对?盐就是好的,你是过于突显了这个要素的时候,单单发展这个要素的时候,不行了,不但美味没有了,而且徒为其害。 所以一个事物发生,绝对不像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确实我们可以看到,在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确实给我们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没办法意识到,意识到什么呢?这个科学技术它的价值就有时候相当于这个盐对于这个食、菜的美味发生作用是一样的,它让这个菜变得很美味,我们说这个盐很好。科学技术确实让我们生活改善了很多,我们就执着于说科学技术是很好。如果忘记了这个缘、背景,单单有这个,完了。不但得不到利益,而且徒为其害。当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把这个盐给抛弃掉哦,你抛弃掉又没有这个味道了,所以没办法,又要去拿。 所以最初这个“生”在什么地方?就是在最初吃饭的时候没有,本来是很淡,这个时候呢,你放一点盐有美味了,就在那一刻,人对那一刻的缘起的把握,决定了后续的很多行为。如果你得一个结论:盐很重要、绝对重要、第一重要、唯一的要素,这样不断不断去强化的时候,完了,人就进入那个非常极端非常极端一种认知状态里边,人的生活就走极端了。如果最初我们观照到,盐的价值就在于恰到好处,盐它发挥的作用就在这个场景里边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作用,而真正的饮食的价值还是在那些蔬菜、米饭里边。那个时候,我们的认知,在最初那一刻产生以后,后边我们的价值观,大家知道,价值观就不会偏,不然的话价值观一定是偏的。认为这个东西就是有价值,你认为宗教就是有价值,你认为科学技术就是有价值,其实这些价值,一个事物的价值不在于它自身,如果它自身具有一种价值的话,那就是自性的东西,不是的。一个人、一个对象的价值体现在他对其它事物的作用上。可以体会啊,佛法有没有价值体现在对事物有没有正面的作用;科学有没有价值体现在它对其它事物有没有发挥作用。你不能说,离开这些场景讲它就是有价值的。这种东西就太偏、太偏激了。你说我们两派在辩论:科学有价值,这边辩佛法有价值。辩吧!(法师笑)对不对?那你能辩出个所以然来?到最后就是:生活场景中缺哪一个,哪个就是有价值的,对不对?欠缺哪个东西,哪个东西价值就是绝对的。因为没有它,所有的这个饭菜的美味就没有了,在那一刻它有价值,只是在那个场景,离开那个场景没有了。盐有什么价值?对不对?盐没价值。 好,这是我们今天借助几个小故事来给大家分享这一段话它所指的内容。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儿。那么下节课就开始进行下一段,我们请同学们先分享,分享之后我们再做交流。到目前为止,第二次作业快截止了,大家应该抓紧了。因为下面要开始进行第三部分的学习了,关于这段内容,第二次布置的作业要交了。那个系统已经好了吗?(负责人:好了。)好了,大家可以继续交。截止到这一星期,好吧?我们不能再无限期地拖下去了。这一周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把我们这句话:“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前,大家有体会的内容都可以写。 好,一起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尽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