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六日(一) 怎能用不究竟的心修持究竟的法则?
2014/9/4   热度:321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六日(一) 怎能用不究竟的心修持究竟的法则?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器世间与情世间称为五浊恶世。“五浊恶世”,是与极乐世界的器世间与情世间的清净庄严类比出来的,这个浊恶不是人要给它起这样一个名字,是其现缘的表现使我们会体会到这种浊恶。 在娑婆世界不要说六道的三恶道,或者三善道的种种浊,就是圣道者,乃至世尊也受到这种浊染的侵害。我们都知道释迦文世尊在此娑婆世界应化有九难,这九难是应浊恶世界有情的需求展示了一种因果的相续。因为诸佛如来在因地的一切修持没有离开过凡夫的种种行为,那么在相续中行六度万行乃至圆满无上菩提的这个过程中,也有他的业与业相。世尊在其因地的一些残留的缘,虽是他在这个五浊恶世的度生方便,象三月马麦、三日头疼、三日空钵等等,但这个浊恶中乃至证得无上菩提者在示现教法之时亦有浊恶之报相。 世尊这个报不象众生受的恶报实有这样一个内容,他只是为了因果相续与度生的示现,若不如是,一切凡愚有情就会生怖畏,那就会生起世尊非是此世有情所成的这样一个距离或者空间,造成宣化教法的障碍。所以世尊在所有的示现——生在迦毗罗卫国,有父有母,成长过程,娶妻生子,乃至后面舍欲出家、六年苦行等等,完整地示现了八相成道,其过程完全是按照人类的一个生活过程,让我们清晰地了知世尊虽是应化身,但他是依着众生种种亲切的或者业力的感知依次而示现出来的。 这个五浊,在圣道有情中的果报就不用说了,象中国禅宗初祖神光那是被乱棍打死的,死以后尸体就被抛到河里,被水冲到一个现在叫元福寺的地方。在成就圣道的这些善知识中,这个五浊恶世的果报是频繁发生的。那你说他们证得这样的善巧自在了,为什么还要有这样一个果报呢?——他这个残余果报,若是不受报了,众生就以为圣者没有因果,或者也可能认为证果以后就没有因果,就是会形成肆无忌惮的恶性心理。若生无因果的断灭想,人做事情会无所顾忌,而无所顾忌的结果会直接残害自身与周边有缘。所以说为了真正为世间带来自他二利的实际的效果,这些圣者与诸佛菩萨在示现的过程中把因果表达的是十分清晰与准确的。我们学佛者,只是不昧于因果,但是这是绝对不能说没有因果。 世间有情是要么不信因果,要么昧于因果。这个昧于因果也是很苦恼的事情,就是轮回,不断地挣扎与轮回。这些圣者与世尊所示现的只是不昧于因果,超越因果,他在不昧因果的这个作为上才能有超越。大家都读过百丈禅师的故事,说有个老人因为一句“没有因果”的话,就堕了五百世野狐身。这是一个很谨慎的地方,但许多学佛人就会颟顸于此,在这个地方很容易说一些不负责的话。 念佛人虽然在九界的作为中,但在我们的意识法界超越也好,摈弃也好,是很容易做得到的,在现行的习惯与作为中就有一定的过程,或者说有一定的障碍。那接受摈弃于九界业缘的这个说法是不是摈弃因果呢?它主要是以念佛作为唯一所取的一个法则罢了。这样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极殊胜的修行的简洁与方便的认知,就是下手很容易。要是我们在这个九界因果中徘徊或者说去梳理,就要极大的精力与时间的作为,我们这短暂的人生是不够的,或者说在这九界不了义的业力作为中,当然包括修行,我们就会有消耗自己珍贵人生这样一个相。 我们在人生短暂,又是五浊恶世,人寿又在减劫的这样一个特定的岁月中,遇到这样一个特定的方法,即念佛这样一个唯依念佛、随顺佛愿的修法是极为难得的,也就是它真正地契了我们这个机。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人的寿命短,择取的机会就甚少,去过滤、去认知、要是在这九界的浊缘中,三善三圣三恶道中去徘徊,我们这一生轻轻地就耗费过去了。那么在这个念佛法门的唯一择取上,虽然是很短暂,我们的择取能力也不是十分强,但是通过对阿弥陀佛器世间十七种庄严的观察,对阿弥陀佛八种功德庄严的观察,对菩萨四种正修行的观察,我们对这个唯一的所取慢慢地会形成一个认知的抉择。 就象我们谈过的——往生彼国有三个抉择的角度:一个是顺佛愿,这个就是阿弥陀佛兆劫永载的修持与四十八愿所设立,欲令一切有情沉沦众生、有力修持的、无力修持的有情往生彼国,一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一个广大的平等回施的誓愿。四十八愿是摄化一切的,平等对我们每一个现前的有情都是有直接的一个回施,即我们人人都是有这个因缘的。再一个就是所谓的顺性,人人都有这样一个佛缘,又人人都有佛性,顺性往生的择取也是很自然的。再一个就是我们业习中、我们认知中究竟与不究竟的对比,大利与小利的对比,彻底与不彻底的对比,让我们在究竟意乐上作为、择取的一个自我认知。这种观察我们一旦成就了,称为妙观察成就。这个妙观察是一种智慧,往往我们会忽略这种智慧,把它跟妄想混到一起。但你要是有次序地观察,有观察的一个方式,这个观察智很容易成就。 我们对极乐世界情世间与器世间的这种观察,比起浩瀚的人生与轮回的无际,我们这几天的观察、提醒那只是小小的一个时间,但我们可以触摸到妙观察的一些善巧,可以通过观察看到了性德的妙用,此性非众生性,是一切众生的本性,或者说佛性,或者说他的究竟性,那么就是无自性性的庄严与清净,或者说他的无自性的真正的妙用与广大的内容。正是他无自性性,他才有多种作用,六道轮回也是无自性的作用,成佛菩萨也是一个无自性性的作用,这个我们就很容易辨识,这样这个妙观察智就在我们凡夫的心智中、凡夫的现缘中可以成熟。因为这个方法它不高举,不把它推给圣人,当然也不单单给予凡人。 善导大师在他的教言中就比较强烈地表达了这个净土教法是针对凡愚有情的,他为什么这样提呢?因为当时在唐朝以前,尤其隋朝最鼎盛的时间,依天台判教来判三辈九品,这个判法都十分高举,基本上凡愚有情是无力往生的。所以善导大师为了使阿弥陀佛这个平等回施的教法令凡愚有情真正有一个安稳的、正面的接受,他就突出地提示了这个净土教法特为凡夫所设,不为圣者所制。何以故?圣者已脱烦恼、已脱生死,不假佛赐予方便了。这么说是不是有背于经典?或者说过去祖师们有所矛盾呢?实际不是。因为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作为上各有其机。我们知道在隋朝以前还都是相法时代,圣智之修,修行者多有禅定功夫,成就三昧易得,所以那个时间很容易激励大家舍世俗而成圣道,舍世俗而念佛的这样一个机制。在唐朝以后,文化经济的繁荣,也造成了思想意识的混乱,以及人对善法圣法修持进趣的阻隔。所以说善导大师就观这个时节因缘来提示净土教法特为凡夫设这样一个说法,以提示有情不离于本位念佛成佛。因为能离于本位修法的人,在经济十分发达的时期,象善导大师经历的晚唐时期,经济的发达到一种特定状态了,文化发达了,宗教的机制体系也十分的繁荣,这些东西的繁荣不是个好坏的问题,无疑给有情带来了一些没法踏实下来,没办法去择取清静简单的生活,或者清净的梵行,那么简单对这个时代是太困难了,因为它已经变得繁荣了。我们这个时代亦复如是。我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变革的时代,文化是爆炸式的。 在唐朝时间,中国的宗教有几十种,尤其在长安这一代地方,象我们现在说的基督教、天主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光明教……,太多的教,甚至我们称不来名的很多小的教在长安都有自己传教的空间。在这样一个时代,象净土这个教法能真正地展示出来,那是有一定的说法的,所以善导大师提出来说是针对凡愚有情而设立。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点象盛唐的那个繁荣,宗教现在可能说弱一些,但是经济与文化的繁荣的的确确不比盛唐差。宗教弱一些,但就更能显示这种不动本位的重要性了。为什么提出不动本位呢?还是说大家都来出家,都来修行,十分困难,再好的教法也十分困难。因为我们的宗教底子很薄弱,再加上经济的发达,人对五欲的染著或者说对五欲的追求很容易使他满足,文化的繁荣使他娱乐、精神的依止很容易带来混乱,当然也可以满足他。所以这种繁荣给我们带来这个不动本位的教法的一个机会。 净土就是不动本位令众生觉悟证道的一个教法。为什么要提出来这个呢?可能跟这个大环境有关系,这样一个简洁的方法,不动任何人的本位,说这个人是什么人,那个人是什么人都不重要了,是在家出家也不重要了,甚至打着学佛的旗号或不打着学佛的旗号也不重要了,你能不能忆佛念佛?能不能摈弃九界的杂缘?那这就是你的一个选择的方便了,即心意选择的方便了,你现前的生命状态的位置状态可以不动摇。 所谓易行,就是不动于本位。要是改变自己再来成就念佛的这种功德,随顺三种抉择,那还是很少人能做得到的。就象来到寺院里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大部分人的因缘并不具足。那么这个不动本位来念佛成佛无疑与善导大师那个时代相应,与善导大师提出来的净土教言的整体机制也相应。因为那个时代也是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也基本上进趣了这样一个繁荣,说来可能就是宗教稍微差一些,其他没有啥差的。这个宗教也是有历史背景的,在我们中国,宗教的衰弱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是从宋朝以来就开始衰败,基本上是直线性的衰落,不管它背后是什么历史渊源,一个东西只要有它的鼎盛时期,后面面临的一定会衰败,兴衰之相就是这个娑婆世界的一个正常的状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兴必有衰,我们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个曲线的世界。 净土这个教法不动任何有情的本位,都可以在念佛、往生、成佛、舍离九界这样一个教法上实践,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所以此法难得就难得在这样一个地方,它十分的难得、十分难得。当然它也比较难于传播,要是没有很多的思想准备、做法认知,或者传承的回归,舍九界是十分不易提的一个话题。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很不容易提及,因为我们只是在九界中的人类这一个界中,其他界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舍九界呢? 人类在这九界,或者说在十法界中的徘徊能力十分强,徘徊是人类特定的一个极大的特征,在善恶天地之间徘徊,也等于在九法界中游离着。说九法界我们感觉到还多了,其实是在六道游离、轮回着。那为什么说舍九界呢,因为对三善道,三圣道假设我们有兴趣的话,我们投入于念佛则必然会受到遮,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究竟不究竟的问题了。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学佛、进趣善法、对圣道亲近,那对佛道还是有距离的,所以要是不作舍离,那你念佛就生不起那种唯一的、所谓的南无、所谓的皈命,所谓的“一出生即压群臣”的这样一个夺魁的心理或者究竟的心理。 这需要不断去认知它,我们对三圣道的向往是十分简单的,我们对世间的善法向往随顺也十分简单,对恶道恶习的作为也很自然,但是对一乘究竟觉位——佛位,去产生兴趣与向往,若没有一个大的举措是很难促成这个事实的。所以它难得易行,但是难信,为什么说易行难信?就是因为对比而言,九界我们比较亲近,一真法界还是相对有距离的。 那我们清晰地提出来舍九界、唯依佛为念这样一个修法,实际就是一个强行剥离的一个法则,这个法施教、传播还是比较费力的。所以过去人宁愿自己去修持,不愿意去传播。为什么呢?传播者比较难,很有障碍。但你看现在很多人在传播净土这个教法也比较易,为什么呢?他传播的还是圣道的修持,虽然说是念佛,他让你去求忏悔业障吧,你感到很好,因为这有圣者所行。圆满不需要忏悔,念佛本身用圆满来忏悔世间之不足,即本身念佛也是忏悔,但是它是依圆满安住来回施一切不足。在圣道中,忏法是必行的。有的人说那要修功夫,象禅定功夫、止观功夫,说你要不修你怎么能成就呢?而“随顺佛愿无有间”,即随顺佛愿安住,随顺佛的回施休息也好、吃饭也好、交往也好,这个随顺、这个心地的放心歇心的作为也很难得,为什么呢?人会说你要不修止观你怎么放心呢?你怎么能歇心呢?因为这种常规的意识在我们的生命中已经深深地打下烙印了,圣道对我们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有的人说你要先做人,做了人才能去学佛啊。这话说的很感人,但是你念佛的机会就被你做人的机会给代替了。我们本身生下来就在做人,不需要再提出来做人了,但念佛,你生下来你这个业的相续中不见得有这个机会,所以应该提出来我们去念佛忆佛。那你说做好人做好事,先做人后学佛这个话有什么过失呢?——就念佛一法来说这不是正行,只能说是辅助念佛、趣向念佛的一个前行准备。 这个“南无”不需要准备,因为人人都有佛性故,阿弥陀佛平等回施众生故,不需要我们做什么准备,说打一个什么样的基础去等待着念佛,不需要。人人在即下即时即刻即缘中都可以来念佛,都可以来忆佛,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教法有它的特定性。 虽然我们这样反复讲,你下去看一看,我们的意识还很容易带到所谓的九界这个圈子里来,这个圈子对我们来说比较亲近,一天中我们能真正地念一声佛、能忆佛那一段时间很不易的,但是念自己的业、他人的业、自己的善、他人的善、自己恶、他人恶十分容易的。你说念一声佛、忆念佛有多复杂呢?我们可以看一看自己,也可以相互地观察。我们忆佛念佛的时间少之又少,一天的时间中,即使把你放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中,你忆佛念佛也不见得有多少。就象放光寺每天晚课后念佛,最多也就十分钟,就这十分钟我们能全力以赴地去念一念佛,念《阿弥陀经》能忆忆佛,到底这里面的成分有多少呢?有多少彻底性呢?我自己每次念的时候我就自己问问自己,那其他的时间,不要说九界了,基本上就在六道的业相中徘徊。 这个不动本位的念佛实际就是从我们意识法界中先来做一次大扫除,把九界所有的染著与认知顺性处理一遍。为什么老说顺性这个名词呢?要是不说顺性我们没有这个力度,或者说我们会不情愿放弃心中美好的东西,象善啊、圣啊、一些修持我们会舍不得的。所以在究竟、顺性的这个角度,顺佛愿、随佛愿的角度,我们有机会去观察舍九界的这样一个大扫除。我们要是不从究竟、顺性、顺佛愿这些角度去观察,舍九界的这个舍,就是这个扫除、这个并舍、即一起舍这样的作为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就是方法,什么叫方法呢?就是一个恰当的作为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不用这个方法你就做不到。 从我们自身的心目中去舍弃九界,我们甚至不知道九界是什么?所以说我们先从名言上顺性、顺究竟、顺佛愿来舍弃,从名言上来做一个意识法界的舍,这个法界我们比较主动,一定是反复讲的——在这个意识法界中,我们有这样的方便。只要是顺着究竟的角度、顺性的角度、顺着佛愿的角度,我们在意识法界舍弃九界,给自己这样一个抉择,或者说这样一个命令、这样一个作法的提示,那是可以做得到的。在不断的熏习下,这个抉择会产生力——只要是九界的东西,它浮现出来我们都把它当成一个九界的习惯。那我们就知道不在这个地方执著,也不在这个地方迷失,不让它产生苦业。 就正行来说,唯念佛是正行,其他的不能跟正行划等号,这样我们来看净土一法的正行——就是念佛。那在这个九界的作为中我们就有一个警觉,因为我们沉浸在六道中(不要说九界中),你要是不警觉,你没有念佛的机会,菩萨!因为我们被六道的业习已经占满了,也可能我们对三圣道的某些向往也在我们的心理空间中占据一些特定的位置,这样我们的念佛的空间基本上等于零,虽然是一个很究竟很易行的教法,但是我们不把自己的心理卫生打扫干净,就是说不来作意识抉择,就是说不发无上菩提心,你看我们读《无量寿经》就说,不管是上辈中辈下辈,个个都是发无上菩提心。 你说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不是,你念佛就是无上菩提心,你把九界的东西舍弃了,你念佛就是无上菩提心,那这个参照比较简单,愿生的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愿生要知道愿生的法则,就是唯念佛忆佛而能成就,那么念佛忆佛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作为就是无上菩提心的作用,他的结果也是无上菩提心。要是我们没有这样的抉择,那我们在九界的纠缠中是没有空间接受念佛这样一个法则的,虽然口上在念佛,心里还在六道与九界中徘徊,那你就不能相应,于这样一个究竟的法则、顺性的法则或者说随顺佛愿的法则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相应,即生中不得究竟安乐。 许多人为什么念佛不得利益呢?因为在一个究竟的法则上他运用不究竟的心去修持,就不对称。所以很多的人感觉修行净土法则在现实中没有啥意义,所以他们去修密、修禅、修教、修福、修慧,认为这来得比较实际,他不知这个九界皆是不了义所摄,一生遇到了义这样的一个教法是十分大的福报!遇到一个了义究竟的教法是十分难得十分难得的,或者说是十分难遇的!旷劫以来我们在了义上真有随顺与认知,那我们早就成就了!因为我们在这个不了义中多有徘徊多有轮回,所以说我们旷大劫以来沉沦于六道不能自拔,现世之中还愚痴固执于恶习恶业之中不能警觉。 这个了义教法真是象摩尼宝放在那个地方,你换个糖吃也好、换个五欲的什么也好、福德因缘也好,那你真是浪费了这个极大的究竟的资源、修行的资源、能使我们圆满菩提的资源。使我们广大自在的资源被你去换成一个糖豆吃掉了,换了一头牛去耕你的二亩地去了,那个没问题,就是我们世俗的意乐与愿望。这一生能遇到这样的一个教法真是不可思议。但我们要不依无上菩提心修持,念佛也就是摩尼珠贸一头牛,换来了一些世俗的因缘。现世中念佛的人是很多,但是用这个摩尼宝号去换世间福报、换自己一些小的欲望、换自己某些角度的一些作为,这样的修行者很多,这样的引导者也不乏其人,那就是等于世尊举的例子——摩尼宝换糖吃、摩尼宝贸一头牛。能不能贸一头牛呢?就是农夫的心,很了不起。工人的心说能不能换多少薪水呢?对不对?没问题,但是毕竟是可惜了,因为它能出生一切功德,它能圆满世间出世间一切善巧,能圆满出世间一切善巧,乃至说能满足众生一切意乐,反而被某种狭隘的意乐、狭隘的习气把它给消耗掉了,或者说因为这种消耗错失了这样一个究竟觉的机会。 我们知道往生彼国得以自在力,那么我们所有的行为能满足众生的一切愿乐,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愿乐,你自己的愿乐又有什么不能满足呢?就在这样一个清晰简单的对比中,很多愚痴者、固执者、习气深厚的人他会否认这个东西,他还宁愿享受世间点滴的刹那散坏的福德因缘,或者说欲乐,或者说五欲等等习气,他丢弃这种广大究竟的成就,这真是愚不可及。 反复地给大家提示这个角度——舍九界是念佛的一个方便,是让我们的身心世界来接受这个无上菩提心,或者说接受这个究竟的作法,舍九界为方便。你说我不知道九界是什么内容呢?这个不要紧。就是看自己是念佛还是非念佛,非念佛非忆佛那就是九界的东西。这样作为一个简单的评判,就是一个分水岭。我们不搞那么复杂了,九界的东西太复杂太复杂了,我们分析不出来,我不念佛忆佛那我就在做九界的事,那我就没有舍弃九界的事,我就要警觉自己。你这样做一段时间你看一看你的身心世界有没有什么变化?比以前那个斤斤计较、悲悲戚戚的心理要大方的多,但是我们要去实践。 不实践,那我们还会在自己的生命中津津乐道很多小聪明、很多小的作为、很多自以为是的东西,但你不知道你丢失了多少无穷无尽的福慧!就在我们每个当念中就丢弃了,无穷无尽的自在、方便力都在丢弃。你后悔那就不是那个事情。不需要后悔,我们可能是哪一刻中觉悟这个念佛是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愿乐的,那么我们自己的未了缘、未了情、未了事,你也可以在不退转的教法的加持下成就下倒驾慈航,你可以完成你这些未了缘、未了情、未了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佛所许可的。 但往生这个主题,虽然我们反复提,但往生的主题在你心目中究竟占了一个什么位置呢?是不是一个主题的位置呢?我感觉我们每一个念佛人还真需要去下大功夫!还要真正认真地去审视它,这个地方是刻不容缓的一个东西,需要认真又认真,其他人不能替代。 所以这个主题啊,生命的主题我们不解决,就是根本的问题不解决,那杂缘上的问题必然把我们生命给覆盖了。所以很多人在杂乱无章地生活着,很杂乱的思绪,很杂乱的作为。因为这种杂乱的作为与思绪代替了他的根本与主题。好比说这个主体,就是安心于极乐,或者说安心西方,或者说我们的根本上在往生这个大利上得到所谓的不退,那你这些杂乱的作为很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就说你再作为这些事情就很容易得自在力。我们这个所谓的杂乱就是未了的东西,未了的东西真是很多,每个人都是很多,所谓的未了缘,不管是情、是业,或者说是什么其他的一些残留的杂设的东西,未了缘是很多的。很多人对往生的向往不及,就是未了缘太多了,但这都是一些杂乱的作为,它不是主题性的,是很多交杂在一起的东西。我们对这个主题的东西——安心与不退的法位,或者说一种果,我们有亲证了,或者说我们有一个事实力了、有一个抉择了,再来看这些杂缘,真都是小小的,就象拥有亿万财产去解决十块钱的事情一样的简洁了。但是平时你是个贫瘠的人,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你想解决一个大事,你是不愿意的。你在杂乱地为衣食奔波着,让你去拥有一个极大的安稳、巨大的财富,你不敢想象。 净土的教法使我们有巨大的安乐与不退的安住,再来面对这些杂缘,再来了这些未了情。所以主次要分明,未了缘毕竟是次一位的东西,或者说是枝叶问题,安乐与不退毕竟是一个根本、主干的一个事情。这个根若是烂了,我们还在枝叶上去纠缠不清,那不知道是不是愚痴?大家自己可以去观察。现在就是大部分的有情就纠缠在这些枝叶的需要上了,或者说这些枝叶的一些未了的事业、杂情、业缘上了,这些纠缠浪费了生命的主题,就是安心、安乐——福慧的根本与源头。不管是福是慧,其源头一定是来自于安稳、安住的这种事实,但是有的很多人他不去寻求这个,不在这个根源上去解决问题,而在这个枝叶上去挑来挑去,在杂乱的作为中去混淆自己的心智,造成心灵的混乱、心灵的迷失。这些迷失者很可怜,但是他又不愿意警觉。所以念佛这个方法是很大的一个参照,很容易审视的。 这个主与次的东西要是我们不抉择,念佛不会成为事实。大部分人都在修行,都在作为,但是说我真是意乐念佛,要是不把它彻底地处理的干干净净,认识的清清晰晰、彻彻底底的,没有丝毫的疑虑了,那做一个念佛人还真不容易,因为九界的枝叶会把你困住的,这个九界大着呐,太大了。我们看自己一天念几声佛,想多少杂缘,就知道九界有多大?念佛有多大?念佛虽然可以普利九界,是九界福德之源头,我们都知道,但是人不在源头上去找,而在枝叶上去搞名堂,困惑自己、迷失自己的福德、迷失自己的作为,这就是现在的所谓的凡愚有情。这个凡愚是谁呢?就是在枝叶上的得失与计较,而不去追求其源,不去从根源上、源头上去解决问题,只在枝叶上迷失与徘徊、固执己见,那么在这个安心的福慧上的源头就散失掉了。 所以念佛是解决源头问题,念九界必然就是枝叶。你这样去对比,这样去观察,这个地方要不厌其烦地、深入地、细致地、反复地在自己的心灵中去认知它、去熏习它、去过滤它,这个观察的智慧不怕我们观察,不怕我们去思索对比,它就是对比观察、观察对比,但它是如法的,它有一个法则去观察,不是混淆,不是制造矛盾。这一点希望大家自己对自己的法身慧命,从根源上去解决,那么念佛我们都知道是一真法界之回归,一真皆真,法界自在。那我们在枝叶上去轮转作为没有问题的,多有迷失,反复地去对比,认知清晰了,我们好自抉择。 慈法法师讲于放光寺戒堂 岁次辛卯六月二十二 2011年7月22日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