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提要


2014/9/4    热度:607   

大智度论提要

 

  目录

  序言

  《大智度论》提要卷1一10

  《大智度论》提要卷11一20

  《大智度论》提要卷21一30

  《大智度论》提要卷31一40

  《大智度论》提要卷41一50

  《大智度论》提要卷51一60

  《大智度论》提要卷61一70

  《大智度论》提要卷71一80

  《大智度论》提要卷81一90

  《大智度论》提要卷91一100

  --------------------------------------

  《大智度论提要》序言

  妙湛

  闽南佛学

  有“干部论主”之称的龙树菩萨,是世界佛教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思想和著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分别翻译和介绍到世界各地,从而形成了大乘佛教的世界性格局。他的地位,在印度有“第二释迦”之称,在中国有“八宗共祖”的美誉。他是整个大乘佛教的开创者,几乎所有的大乘佛教思想和宗派,都可以在他的著作中找到源头。因此,对龙树菩萨及其著作的研究,是新一代僧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於龙树菩萨的生平,据《龙树菩萨传》和《付法藏因缘传》等历史资料记载,龙树菩萨出生在南印度一个富有的婆罗门家庭,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当时的印度是一个种姓制度非常森严的国家,因此,龙树从小接受的应该是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同时兼习天文、地理、图纬、咒语、密谶及其它世俗学问。他从小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凡有所学,皆能领悟其奥义。他出家以后,只用了九十天便把所有的小乘经论都学完了。此时的佛教,二十个部派已经形成。各部都有自己的经、律、论三藏,典籍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活跃。龙树菩萨在出家之初,仅用九十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学完,其智慧是超群的。

  学完了小乘之后,龙树菩萨并不满足,大有“更求异经都无得处”之叹,于是周游诸国。在游历参访的过程中,途经雪山深处,在佛塔中遇到一位老比丘,给了他一些大乘经典。宿具深慧的龙树菩萨诵读以后,爱乐非常,心中产生“受新戒,著新衣”的主张。不过这一举动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了挫折。西藏学者Bu—Ston在其所著的《History ofBuddhism》一书里说:龙树菩萨在他所出家的那烂陀寺(Nalanda)犯了戒律,被逐出寺门后到处流浪。鸠摩罗什所译的《龙树菩萨传》则说,有一天,他“独在静处,水精房中,大龙菩萨见其如是,惜而愍之,即接之入大海。于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量妙法授之。”

  龙树菩萨入龙宫取经,印顺法师在《龙树菩萨龙宫取经考》曾做过专门考证,认为是有事实根据的。其取经处在今奥里萨(Orissa),古称乌茶(Udra)。这里临近大海,风景如画,有神奇的佛塔,是传说中龙王往来的地方,也是《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的故乡。龙树菩萨在这里同样只用了九十天的时间,便读了许多人间所未曾读过的大乘经典,其中包括《十万颂般若经》(Catasa—hasrika)和《小字般若经》(Svlpksara)。

  学成以后的龙树菩萨以弘法利生为己任,是印度大乘佛教最有力的弘扬者和理论家。他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门户纷呈的部派佛教中,纵横驰骋。与来启多方面的反对势力斡旋斗争,独标大乘法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乘佛教兴盛起来,逐渐取代了小乘佛教的地位。

  他在弘法过程中,两次与婆罗门教大斗法,都取得了胜利,因此名声大振,许多婆罗门教信徒乃至国王都皈依了他。他在南印度乔萨罗国弘法时,引正王婆多婆诃,或称安堤互哈那便是他的忠实信徒之一,给他在离城三百余里的黑峰山建立一座伽蓝。据《大唐西域记》(大正藏卷51·929)记载,这座加蓝“长廊步簷,崇台重阁。阁有五层”十分雄伟壮观。龙树菩萨住进去之后,“以释迦所宣教法及诸菩萨所演述论,鸠集部列,藏在其中。故上第一层唯置佛像及诸经论,下第五层居止净人,资产、杂物,中间三层僧徒所舍。”

  在北印度,龙树菩萨度化了国王杰他卡(Jetaka)。杰他卡送了很多珠宝给他,对他在北印度传播大乘佛教十分支持。大乘般若思想起于南印度,而后来却在北方大成,这与龙树菩萨的积极宣传和弘扬是分不开的。

  龙树菩萨一生为法忘躯,足迹遍布印度南北,最后在阿摩罗缚度(Amaravati)大塔西北的妙光山(Sti—paravata)入寂。关于他的入寂原因,史书上有两种不同的记载。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说,龙树菩萨的死因与一场宫庭斗争有关,是引正王的儿子为了争夺王位而把龙树菩萨害死了。《龙树菩萨传》和《付法藏因缘传》则说是由于一位小乘法师对他非常忿嫉,不欲他久住于世,他便在闭室中蝉蜕而去了。

  龙树菩萨弘扬大乘佛教之所以能够成功并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特别注重著书立说。他“干部论主”的称号,是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足以看出他著述之丰。但是随着年代的久远,沧海桑田,他的很多著作都佚失了,另外一些不属于他的假托伪作则应运而生。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归于龙树名下的汉译著作有二十部,吕温先生通过考证后,认为真实可靠的有十七部。而现已收入《大正藏》的汉译龙树作品则有十八部,它们是:

  1、《大智度论》百卷,鸠摩罗什译,收入大正二五·五七。

  2、《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鸠摩罗什译,收入大正二六·二0。

  3、《十二门论》一卷,鸠摩罗什译,收入大正三0·一五九。

  4、《中观论》四卷,鸠摩罗什译,收入大正三0·一。

  5、《一输芦迦论》一卷,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收入大正三o·二五三。

  6、《大乘破有论》一卷,宋·施护译,收入大正三0·二五四。

  7、《大乘二十颂》一卷,宋·施护译,收入大正三o·五六。但此论有浓厚的唯心思想,且与龙树菩萨笔锋犀利的一贯立论风格不同,故有人疑为伪托之作。

  8、《六十如理论》一卷,宋·施护译,收入大正三0·二五四。

  9、《十八空论》一卷,陈·真谛译,收入大正三一·八六一。此论在学术界被公认是伪托之作。

  10、《回诤论》一卷,后魏·瞿昙流支与昆目智仙共译,收入大正三三·一三。

  11、《方便心论》一卷,后魏·吉迦夜译,收入大正三二·二三。此论在学术界被公认为是小乘学者的著作,造论时间大约在公元纪年前后,不是龙树菩萨的作品。

  12、《因缘心论颂·释》一卷,缺译,系敦煌出土本,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S·1358,收入大正三二·四九0。

  13、《菩提资粮论》六卷,隋·达磨笈多译,收入大正三二·五一七。

  14、《菩提心离相论》一卷,宋·施护译,此论被公认为是六世纪以后的伪托之作。

  15、《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一卷,收入大正三二·七四五。

  16、《护法界颂》一卷,宋·施护译,收入大正三二·七五四。此论被公认为是五世纪的伪作。

  17、《广大发愿颂》一卷,宋·施护译,收入大正·七五六。此论内容极为简单浅显。不似龙树菩萨所作,亦被近代学者看成是后人假托的。

  18、《五明论》二卷,收入大正二一·九五六,此论被肯定为伪经。

  以上十八部著作,真正可靠的只有十一部,比吕愠先生考证出来的要少六部。在西藏《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中,列于龙树菩萨名下的著作有一百二十五部之多,大都与密教有关,其可信程度很低,这里不再赘述。

  龙树菩萨的著作,保存下来的虽然数目有限,但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却是极其丰富,难以测度的。从纵深的角度来说,他以缘起性空的中道理论,直追不可言说的诸法实相;从横广的角度来说,则以般若波罗密甚深智慧,统摄六度万行,涵盖了一切修行法门,彻底扫除了小乘部派佛教内部的纷争,贯通了所谓“佛说佛法”和“大乘佛‘法’伯勺鸿沟,展示了佛教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广阔天地,揭开了佛教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龙树菩萨的思想体系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早期,以《中论》为代表。主要是抉择缘起性空的甚深理论,广破外道和佛教内部的片面主张。因为是有感而发,所以在造论的方法上,以破为主,针对性强。笔锋锐利;思想深遽,大有横刀立马,疾风扫落叶的气势和威力。当时,佛教一方面受到外部婆罗门教和外道哲学的冲击,另一方面又有来自内部的腐蚀。在部派佛教时期,很多观点都已片面地走向极端,表现得最明显的地方是把佛所说的昆勒(Kuranda)、网昆昙(abhidharma)和空(Sūnyā)三门完全曲解乖错了,说阿昆昙门则堕在有中,说空门则堕无中,说昆勒门则堕有无中;在大乘僧团里面,则出现了戒律废驰,放弃人间善行的情况。面对这种种不良现象,龙树菩萨为了拨乱反正,大胆提出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巾道义”的著名论题。以“八不中道”对佛法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对流行在当时的许多“似佛法”进行了一次大清算、大扫除.正本清源,恢复了佛教的本来面目。

  2、中期,以《大智度论》为代表。阐述菩萨广大愿行,如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等。在造论的风格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站在积极的立场上论述诸法实相的功德妙用,详细介绍了通过实践达到究竟涅槃境界的次第和方法,肯定了法身佛的存在价值,对我国大乘佛教的各宗各派部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天台宗的思想和佛教实践影响尤为显著。

  3、晚期,以《十住毗婆娑论》为代表。这个时期,他接受了《华严经·十地品》的思想,提倡称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念佛心即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念佛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一心三昧,而不是专慕西方净土。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禅宗影响极大,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统观龙树菩萨三个时期的佛学思想与实践,第二个时期是核心,《大智度论》是重点。我们从他的中期思想可以看出他早期和晚期思想的痕迹。龙树菩萨之所以在中国被尊为“八宗共祖”,主要也是就《大智度论》而言的。《大智度论》这部书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人称其为研究印度佛学的百科全书。这部论与他前期和后期所造的论相比,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深理与广行相得益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从深度方面来说,《大智度论》以缘起性空的根本教义对摩诃般若波罗密进行了彻底探究。“大智度”是摩诃般若波罗密的意泽。摩诃即“大”,般若即“智”,波罗密即“度”。贯穿本论的主线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对摩诃般若波罗密既有专门的章节集中论述,又融合在每一卷的每一内容甚至每一句话的当中。离开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便失去了造论的目的和实践意义。摩诃般若波罗密是度众生出离苦海的宝筏,《论》在开篇的第一卷便明确指出“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在佛法的修证过程巾,如果没有摩诃般若波罗蜜作指导,就象盲人临渊一佯危险。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把摩阿般若波罗蜜比作六度的眼睛,军队的统帅,天上的日月,暗室的灯光,是我们修行人须臾不可或离的指南和利剑,只有摩诃般若波罗蜜才能帮助我们斩除烦恼。引导我们出离生死苦海,进入涅柴妙境。只有掌握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的真实意义,才算真正掌握佛法的真实意义。龙树菩萨根据《四阿含》的不同特征,立四种悉檀(Siddanta)贯摄一切佛法。在四悉檀中,第一义悉檀即摩诃般若波罗密。摩诃般若①《大智度论》卷四(《大正》二五·三九四)。波罗蜜即诸法实相、毕竟空、法性、法住、法界、真如、实际。摩诃般若波罗密不住一切法,但又不坏一切法;它破一切法的自性执,但又不坏一切法的因果规律。因此,如果用摩诃般若波罗蜜甚深智慧来观察一切法,它们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一切法在第一义谛中,本来清净,自性涅檠,不可破坏、不假修证。一切法义的假名安立,不是为论议,而是为了使三乘圣者如法修行,契入诸法实相—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卷100说:“菩萨有两种:—一者般若波罗蜜道;二者方便道。”这两种菩萨的关系如何呢?回答是:“方便即是智慧(般若),智慧淳净故变名方便。”①由此可见,般若是体,方便是般若所起的利他之用,就象真金与真金所打造的金饰一样。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道理,便掌握了深入《大智度论》甚深法藏的钥匙。对龙树菩萨关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的甚深理论有了一点初浅认识。

  从广度来说,《大智度沦》包括印度佛教不同时期的思想。从发心起信到积集资粮如法修行,乃至成佛证果的所有修行法门。几乎全部包罗在内,基本上能够体现龙树菩萨以前的佛教总貌。另外,本论还涉及到印度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及其它方面的内容,提供了許多研究印度佛教的背景材料,堪称——部能够立体反应当时印度佛教状况的百科全书。

  《大智度论》是《大品般若经》的释论,它的篇幅原有十万颂之巨,现存的百卷本是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缩译的。其结构可分成二个部分。前三十四卷为第一部分,是对《大品般若经》初品的释文,属全译本,内容包括1、缘起论2、如是我闻义3、婆伽婆义4、佛住王舍城义5、摩诃比丘僧义6、三众义7、菩萨义8、摩诃萨捶义9、菩萨功德10、十喻11、佛世界愿12、三昧王三昧13、放光14、现普身义15、十方诸菩萨来义16、舍利弗因缘17、六度18、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19、八背舍、八胜处、八念、九想、九次第定、十想、十力、十一切处、十一智20、四无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21、六神通、十八空、四缘22、随喜回向,善根供养,到彼岸23、大慈大悲当习行般若波罗蜜。如果按照这一规模译出,《大品般若经》有九十品,全论有三千卷之多,篇幅之长,令人难以卒读。为此从第二品起,只能择要译出。

  第二部分为六十六卷,是由鸠摩罗什择要译出的,内容主要是以摩诃般若波罗蜜观察世出世间的一切法毕竟空。空不异一切法,一切法不异空。阐述大乘菩萨一切智的具体内容和修学方法、次第等。这一部分内容虽然是缩译的,但译者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是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他七岁随母奉佛,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通达梵、汉、西域等多种文字、誉满天下。其译文简洁明了,符合原著的宗旨,极受后世学者推崇。对他翻译的经典,几乎可以与原著同等看待。所以我们对《大智度论》后六十六卷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与前三十四卷一样重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后一部份内容对我国佛教各宗教各派的影响比前一部分还要大。

  闽南佛学院从1985年恢复办学,到现在已陆续培养了三届本科毕业生。八年来,在各种因缘助合下,学院克服了许许多多困难,盖起了新的教学大楼、太虚图书馆、法师楼、三栋学生楼、三栋僧舍和世界上现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禅堂、添置了各类图书数万册、购买了复印机、打字机、摄像机、录像机等教学器材、聘请海内外修学并重的高僧大德和学有专长的佛教学者来院任教或讲学,使闽南佛学院逐步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质量较高的一所佛学院。现有在校学生近300人。男、女二部分开教学,设有佛教养正院、佛学院预科和正科三个班级。每届都要向全国各地输送一批合格僧才,有的还远渡重洋到海外弘法。闽南佛学院对中国佛教事业的贡献,是教内教外有目共睹的。

  今年,我们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培养一批高级弘法人才,决定成立研究部。通过严格的闭卷考试和品行考查,从第二、三届本科毕业生中择优录取了十一名研究生。其中有九名研究生在方兴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大智度论》的研究工作。在三年时间内,除了完成学院指定的写作任务和教学任务外,准备编辑出版一套《大智度论》研究丛书。书目包括:

  1、《大智度论提要》

  2、《大智度论故事集》

  3、《大智度论的印度佛教史观》

  4、《大智度论的佛学思想与实践》(分义理和修持两个部分出版)

  5、《般若学辞典》

  6、专题研究:①龙树菩萨的六度思想②印度佛教史地考证⑧《大智度论》流行本与敦煌本校勘④《大智度论》与《中论》的对比研究⑤印度古代哲学目录摘要索引⑥诸佛菩萨言论集⑦研究生毕业论文集

  在方兴教授的指导和组织下,研究部第一本专著《大智度论提要》已经完稿,执笔人分别是

  卷1一10  超敏

  卷11一20 果利

  卷2l—30 禅莲

  卷31—4U 方兴

  卷41—50  高铭

  卷51—60  悟源

  卷61—70  果清

  卷71—80  戒斌

  卷81—90  惟明

  卷9l—100  心一

  最后由方兴教授统稿、修改和定稿。由于在撰写过程中,反复讨论、互相修改,《提要》的质量很高,台湾圆光佛学院的法师和《慧炬》杂志社的编辑看了以后,都认为这部《提要》提出了《大智度论》的要点、重点和特点,对初学者有引津指迷的作用。看到青年学僧为法辛勤、成果斐然,故在此书出版之际乐为作序。

  1993年10月于南普陀寺丈室

  《大智度论》卷一提要

  《缘起论》

  《释初品如是我闻一时》

  一、《缘起论》

  龙树菩萨指出,释尊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原因,共有二十一种。

  1、为弥勒等未来菩萨说。

  2、为念佛三昧得增益故说。

  3、为诸天说。

  4、为断众生疑结故说。

  5、为现最妙功德,出大神力。

  6、为显佛神德无量,三界特尊。

  7、为令人信受十力、四无所畏功德。

  8、为令众生欢喜故,佛言:汝等应生大喜!何以故?一切众生入邪见绸,为异学恶师所惑,我於一切恶师邪绸中得出。十力大师,难可值见,汝今已遇,我随时开发三十七品诸深法藏,恣汝探取。

  9、为治众生结使诸病。

  10、为显佛身无量。

  11、为随顺世法。

  12、为拔二边,令入中道。有人应可度者,或堕二边;或以无智故,但求身乐;或有为道故,修著苦行。如是人等,於第一义中,失涅槃正道。佛欲拔此二边,令入中道,故说此经。

  13、为分别生身、法身供养果报。

  14、为说辑跋致、阿辑跋致相。

  15、为说魔幻、魔伪、魔事。

  16、为供养般若波罗蜜因缘及传授三乘记莂。

  17、为说第一义悉檀相。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一切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遍无所依,不示诸法,无初、无中、无后,不尽、不坏,是名第一义悉檀。是义甚深,难见难解,为说是义,故宣此经。

  18、为导引大论议师利根人等。

  19、为说诸法实相。  20、为说无诤处。

  21、为说种种法门。

  二、《释初品中如是我闻一时》

  1、如是:《论》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如是”即是解释经的开头,属於信成就,大致可从七点加以诠释:(1)信心清净,能入佛法。(2)信心具足,能入宝山,自在所取。(3)凭借信力,可入深远佛法。(4)心善直信,可以明解诸法。(5)诸利根本,信为大力。(6)佛於般若波罗蜜,不念不倚。(?)示无诤法。“以是故,诸佛经初称如是。”

  2、我:诸佛弟子,不倚不著,随俗说我,心不著我。

  3、闻:耳根不坏,身在可闻处,意欲闻,根尘识和合,而产生闻。

  4、一:种种推求,一不可得,乃佛弟子随俗名一,心实不著,知数法名字有而说—。

  5、时:时非实法,见阴、界、入生灭,假名为时,无别时。

  上述即为“如是、我、闻、一、时”五字的别义。

  《大智度论》卷二提要

  《释初品中总说如是我闻》

  《释初品中婆伽婆》

  一、《释初品中总说如是我闻》

  关於“如是我闻”的别义,在上卷已经提过,这里主要总说佛陀宣讲如是我闻的意趣。1、为一切真实好语,皆出佛法,以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2、如是我闻,乃佛所教,非佛自言,实为佛弟子宣说。3、为令佛法久住世间,结集三藏法数.并於经初作“如是我闻一时”语。

  二、《释初品中婆伽婆》

  1、佛名释义:

  (1)婆伽婆:即是“有德、巧分别,有名声”等义。其中包括佛与转轮王的区别;佛与阿罗汉、辟支佛的区别。

  (2)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是而来,更不去至后有中。

  (3)阿罗诃:具有三义,即杀贼、不生、应受供养。

  (4)三藐三佛陀:即正遍知一切法,具三义:了知四谛法相;了知诸法实不坏相,不增不减;悉知一切诸法。

  (5)辑侈遮罗那三般那:秦言明行足,超  敏宿命、天眼、漏尽三明满足无碍,身业、口业具足无失,是名明行足。

  (6)修伽陀:秦言好去好说。好去;於种种诸深三摩提,无量诸大智慧中去;好说,如诸法实相说,不著法爱说。

  (7)路迦惫:秦言知世间,即知众生与非众生二种世间。

  (8)阿耨多罗:秦言无上,涅槃法无上,佛将导众生令至涅檠;又名无答,佛法不可答,不可破,出一切语言道,亦实清净故,故说。

  (9)富楼沙昙藐婆罗提:秦言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智故,种种语言调御,令不失道,又让人得善法,至死不舍,故名。

  (10)含多提婆魔逸舍喃:秦言天人教师,佛示导众生随教而行,不舍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

  (11)佛陀:秦言知者,了了觉知一切诸法,故名佛陀。

  2、论证佛是一切智人:

  (1)引用《放牛譬喻经》,说明佛实是一切智人。

  (2)以二种不见,说明一切智人乃是因缘覆故所以不见,实有一切智人。

  (3)佛智无量无边,是故可以了知诸法。

  (4)佛知一切法,但以适时而说。

  (5)论述不答十四难的原因;说明佛为一切智人。

  《大智度论》卷三提要

  《释初品中住王舍城》

  《释初品中共摩诃比丘僧》

  《别释初品中三众义》

  一、《释初品中住王舍城》

  1、住的名义:

  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是名住。又以怖魔军众,自令弟子欢喜入种种诸禅定故,在是中住。住有三种:(1)天住,六欲天住法,是为天住。(2)梵住,梵天等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住法,是名梵住。(3)圣住,诸佛、辟支佛、阿罗汉住法,是名圣住。《论》曰:“是三住法中住圣住法,怜愍众生故,住王舍城。”

  2、王舍城命名的缘由:

  王舍城命名的原因,主要有三:(1)摩伽陀王子兼并诸国,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2)摩伽陀王因城失火,忧怖易处,更求新住,於五山中,即作宫殿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3)婆薮仙人因犯妄语,生入地中,其子广车,嗣位为王,亦厌世法而不能出家,后依空中声言,觅得难值希有之处,遂於五山之中,造立宫舍,次第止住,故名王舍城。

  3、住王舍城原因:

  佛住王舍城的原因,大概可从八个方面进行剖析:(1)以王舍城弊恶人少,善根成熟故。(2)知恩故。(3)不近亲属故。(4)以报法身地恩故。(5)受供於频婆娑罗超  敏王故。(6)以东方之中,最为殊胜故。(7)以摩伽陀国丰乐,乞食易得故。(8)以闲静故。

  二、《释初品中共摩诃比丘僧》

  1、共:名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是名为共。

  2、摩诃:秦言大,或多或胜:(1)一切众中上故,一切障碍断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为大。(2)数至五千,故名为多。(3)一切九十六种外道论议,能破故名胜。

  3、比丘:关於比丘的名义,大致有三:(1)乞士,清净乞食活命故,名为乞士。(2)破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3)能怖,怖魔王及魔人民。

  4、僧伽:所谓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包括有羞僧、无羞僧、哑羊僧、实僧四类。

  三、《别释初品中三众义》

  1、三众数字释义:

  (1)以女人多短智慧,烦恼垢重,是故诸比丘尼虽出家弃世业,只有五百阿罗汉。

  (2)白衣二众,居家事遽故,得道者少,是故亦各五百。

  2、三众不赞缘由:

  三众之所以不赞,乃因(1)大众已赞,则知余亦赞;(2)若别赞,外道辈当诃言诽谤;(3)若赞白衣,当言为供养故,以是故不赞。

  《大智度论》卷四提要

  《释初品中菩萨》

  本卷内容:主要解释菩萨一义,以此比较大、小乘菩萨观的差异与优劣,从而显示大乘菩萨的殊胜。

  一、大乘经首与小乘经首的差异

  龙树菩萨认为,为什么大乘经初说菩萨众、声闻众,而声闻经却独说比丘众?这是因为:1、欲辨二乘义故,佛乘及声闻乘。声闻乘狭小,佛乘广大;声闻乘自利自为,佛乘益一切。2、声闻乘多说众生空,佛乘说众生空、法空。如是等种种分别三乘,分别说是二道故,摩诃衍经声闻众,菩萨众两说。3、摩诃衍广大,诸乘诸道皆入摩诃衍;声闻乘狭小,不受摩诃衍。以是故,小乘众不受菩萨。

  二、大乘菩萨观

  1、菩萨译为菩提萨埵,包括两方面的意思。(1)有大誓顾,心不可动,精进不退,以是三事,名为菩提萨埵。(2)从初发心到第九无碍,入金刚三昧中,是中间名为菩提萨埵。

  2、菩提萨埵有二种,即辑跋致与阿辑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罗汉。阿鞞跋致菩提萨埵,是名实菩萨;以是实菩萨故,诸余退转菩萨皆名菩萨。《论》曰:“云何知是菩萨鞞跋致,阿辑跋致”?这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解释:(1)般若波罗蜜阿辑跋致品中,佛自说阿辑跋致相,如是相是退转,如是相是不退转。(2)若菩萨一心集诸善法,如修好念,是名阿辑跋致菩萨。(3)有菩萨旺直精进,是阿鞞跋致相。(4)若得一切法实知空;亦念不舍一切众生;如是人名为阿辑跋致菩萨。(5)得三法:一者,若一心作愿欲成佛道,如金刚不可动不可破;二者,於一切众生,悲心彻入骨髓;三者,得般舟三昧,能见现在诸佛,是时名阿辑跋致。此为大乘的菩萨观。

  三、小乘阿毘昙菩萨观

  小乘阿毗昙认为,何名菩萨?自觉復能觉他,是名菩萨。必当作佛,是名菩萨。菩提名漏尽人智慧,是人从智慧生,智慧人所护,智慧人所养故,是名菩萨。又言:发阿鞞跋致心,从是已后名菩萨;若离五法得五法,亦名菩萨。

  其次,小乘人又认为,从过三阿僧祗劫,种三十二相业因缘已来,是名菩萨。即是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倮那尸弃佛,为初阿僧低;是中菩萨永离女人身。从倮那尸弃佛至燃灯佛,为二阿僧祗;是中菩萨七枚青莲华供养燃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是时然灯佛便授其记,汝当来世作佛名释迦牟尼。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为第三阿僧抵;若过三阿僧抵劫,是时菩萨种三十二相业因缘。

  从鞞婆尸佛至迦叶佛,於其中间九十一大劫,种三十二相业因缘竟,六波罗蜜满。是菩萨六波罗蜜满,在迦叶佛所作弟子,持净戒,行功德,生兜率天上。即以八相成道,应化世间,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时菩萨得尽智、无生智以及种种功德,故得名为佛。这就是小乘阿毗昙的菩萨观。

  四、摩诃衍人对小乘菩萨观的批驳

  摩诃衍人根据大乘教义,对於小乘阿毗昙师的菩萨观,进行了种种反驳,评论其正确与否,从而显示了大乘菩萨的优胜之处。

  1、菩萨於三阿僧祗中,尽以内外布施,并得佛授记,是时应名为菩萨,而小乘人等却言三阿僧祇劫过名为菩萨,是为大失。

  2、佛言无量阿僧祗劫作功德,欲度众生,小乘人等却言三阿僧祇劫,以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故,是为大失。

  3、以财宝布施,是名下布施;以身布施,是名中布施;种种施中心不著,是为上布施,此为波罗蜜具足满。而小乘阿毗昙师却赞中布施为檀波罗蜜满,是为大失。

  《大智度论》卷五提要

  《释初品中摩诃萨埵》

  《释初品中菩萨功德》

  一、《释初品中摩诃萨埵》

  这一部分主要解释摩诃萨埵的名义。

  1、摩诃名大,萨埵名众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不还大勇心故,名为摩诃萨埵。

  2、摩诃萨埵者,於多众生中最为上首故,名为摩诃萨埵。

  3、多众生中起大慈大悲,成立大乘,能行大道,得最大处故,名摩诃萨埵。

  4、大人相成就故,名摩诃萨埵。

  5、必能说法破一切众生及己身大邪见、大爱慢,大我心等诸烦恼故,名为摩诃萨埵。

  6、具大慈心,欲度无量众生故,名摩诃萨埵。

  二、《释初品中菩萨功德》

  《论》曰:“以得诸陀罗尼,三昧及忍等诸功德故,名为菩萨摩诃萨”。

  1、陀罗尼诠释:

  (1)陀罗尼的含义及作用:

  陀罗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超  敏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能遮者,恶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得陀罗尼菩萨,一切所闻法,以念力故,能持不失。是陀罗尼法,常逐菩萨,譬如间日疟病;是陀罗尼不离菩萨,譬如鬼著;是陀罗尼,常随菩萨,如善不善律仪。是陀罗尼持菩萨,不令堕二地坑。

  菩萨得陀罗尼力故,一切魔王、魔民、魔人无能动,无能破,无能胜。

  (2)陀罗尼的种类:此中大致可分三类。

  闻持陀罗尼:得是陀罗尼者,一切语言诸法,耳所闻者,皆不忘失。

  分别知陀罗尼:得是陀罗尼者,诸众生、诸法,大小好丑,分别悉知。

  入音声陀罗尼:菩萨得此陀罗尼者,闻一切语言音,不喜不瞋。

  2、释三三昧:

  “诸三昧者,三三昧:空、无作、无相。”

  (1)观五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住是空三昧,不为后世故起三毒,是名无作;缘离十相法:五尘、男、女、生、住、灭故,是名无相。

  (2)住是三昧中,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三昧。不观诸法若空若不空,若有若无等,是名无作三昧。一切法无有相,一切法不受不著,是名无相三昧。

  (3)十八空,是名空三昧。种种有中心不求,是名无作三昧。一切诸相破坏不忆念,中名无相三昧。

  3、众生等忍和法等忍:

  (1)一切众生中,不著诸相,一等无异,等心、等念、等爱、等利,如是观,是名众生等。若人是中心等无碍,直入不退,是名得等忍。得等忍菩萨,於一切众生不瞋不恼,如慈母爱子,是名众生等忍。

  (2)善法、不善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法,如是诸法入不二法门,入实法相门,如是入竟。是中深入诸法实相时,心忍直入,无诤无碍,是名法等忍。

  《大智度论》卷六提要

  《释初品中十喻》

  本卷内容:主要叙述十喻,以此解了空法。菩萨愍念众生,说诸法空,以十事喻之。十喻者: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向、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女口化。是十喻为解空法。

  一、如幻

  如幻者,诸法相虽空,亦有分别可见、不可见。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对,不相错乱。如《德女经》所说:“诸法相虽空,凡夫无闻无智故。而於中生种种烦恼、烦恼因缘,作身、口、意业。业因缘作后身,身因缘受苦受乐,是中无有实作烦恼,亦无身、口、意业,亦无有受苦受乐者。譬如幻师,幻作种种事。”很次,是幻譬喻示从生,一切有为法,空不坚固,如说: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几,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

  二、如焰

  如焰者,焰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结使烦恼日光诸行尘,邪憶念风,生死旷野中转,无智慧者谓为一相,为男为女,是名如焰。

  三、如水中月

  如水中月者,月在虚空中,形现於水,实法相目,在如、法性、实际虚空中,凡人心水中有我,我所相现,以是故,名如水中月。

  四、如虚空

  如虚空者,但有名而无实法。虚空非可见法,远视故,眼光转见缥色。诸法亦如是,空无所有,人远无漏实智慧故,弃实相,见彼我、男、女、屋舍、城廓等,种种杂物心著。又者,虚空性常清净,人谓阴翳为不净。诸法亦如是,性常清净,YIN欲,眩恚等翳故,人谓为不净。很次,虚空无初、无中、无后,诸法亦如是。虚空无住处,虚空无相。虚空但有名而无实。诸法亦如是,但有假名而无实,以是故,诸菩萨知诸法如虚空。

  五、如响

  如响者,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有人语声,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触故名为响。响事空,能诳耳根,如人欲语时,口中风还入至脐,触脐响出,响出时触七处退,是名语言,以是故说菩萨知诸法如响。

  六、如犍闼婆城

  如犍闼婆城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实有,是名犍闼婆城。无智人亦如是,空众、界、入中、见吾我及诸法,YIN瞋心著,四方狂走,求乐自满,颠倒欺诳,穷极懊恼。若以智慧知无我无实法者?是时颠倒原页息,犍闼婆城非城,人心想以为城,凡夫亦如是,非身想为身,重心想为心。以是故,说如犍闼婆城。

  七、如梦

  如梦者,梦中无实事,谓之有实,觉已知无还自笑。人亦如是,诸结使眠中,实无而著,得道觉时,乃知无实,亦很自笑。以是故言如梦。

  八、如影

  如影者,影但可见而不可捉,诸法亦如是,空无有实。以是故,说诸法如影。

  九、如镜中像

  如镜中像者,诸法经因缘生,无自性,以是故,说诸法如镜中像。

  十、如化

  如化者,十四变化心,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十四种变化心,作八种变化。一切诸法,皆无生、住、灭,以是故,说诸法如化。

  诸法虽空而有分别:有难解空,有易解空,以上十喻,是以易解空喻难解空。诸法有二种,有心著处,有心不著处。以心不著处解心著处。以上十事不久住,易生易灭,以是故,是心不著处。故以此喻諸法

  《大智度论》卷七提要

  《释初品中佛世界願》

  《释初品中三昧》

  《释初品中放光》

  一、《释初品中佛世界愿》

  此中《经》言:诸菩萨顾受无量诸佛世界,念无量佛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能请无量诸佛,能断种种见、缠及诸烦恼,游戏出生百千三昧。诸菩萨如是等种种无量功德成就,皆是补处绍尊位者。

  诸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颐。有佛世界都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者;菩萨见己,自发颐言:我作佛时,世界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亦当如是。有佛世界七宝庄严,昼夜常有清净光明,无有日月;便发顾言:我作佛时,世界常有严净光明,亦当如是。如是等无量佛世界种种严净,顾皆得之;以是故,名颐受无量诸佛世界。

  二、《释初品中三昧》

  此中主要解释三昧王三昧。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是三昧於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人中王第一,王中转轮圣王第一;一切天上天下佛第一。此三昧亦如是,於诸三昧中最第一。三昧王三昧名为自在相,善五众摄,在第四禅中,以一切诸三昧皆入其中故,名三昧王三昧。

  其次,佛若入余三昧中,诸天、声闻、辟支佛或能测知;虽言佛神力大而犹可知,敬心不重。以是故,入三昧王三昧中,一切诸众圣,乃至十住菩萨不能测知;不知佛心何所依,何所缘。再者,得是三昧王三昧时,一切诸三昧皆得,无量无数,不可思议。

  三、《释初品中放光》

  释尊从足下千辐相轮中,放六百万亿光明;足十指,两踝乃至肉髻,亦各各放六百万亿光明。从是诸光,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干世界;从三干大干世界,遍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很如是。光明出过东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尔时,世尊举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诸光,遍照三千大干世界,很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而佛陀先放身光,乃是由於众生见此妙光,必定心信清净,舍离爱著,以此可获智慧妙果。又一身之中,头为最上,而佛先从足下放光,此乃由於“身得住处,皆由於足”。一身中虽头贵而足贱,佛不自贵光,不为利养,以是故於贱处放光。总之,佛放光明,满三干大干世界,从其中出,遍至下方,能令一切闻法得度。

  《大智度论》卷八提要

  《释初品中放光之余》

  本卷继续解释上卷放光的内容。

  一、佛放常光

  世尊以常光明遍照三千大干世界,亦至十方恒河沙数诸佛世界,若见此光明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常光无量,为何众生只见丈光相?此乃由於五浊恶世,众生少德、少智故,受一丈光明;若受多光,则今众生薄福钝根,目不堪其明。如人见天身,眼则失明,以光盛眼微故。所谓的常光,即是佛身四边各一丈光明,菩萨生便有此,是三十二相之一,名为丈光相。

  二、世尊出广长舌

  世尊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干世界,从其舌根出无量千万亿光,是光化成宝华,华上皆有化佛说六波罗蜜,众生闻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復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皆亦如是。释尊出广长舌,乃超  敏因欲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以其甚深难解,难可信受,所以现此舌相,证其语必真实。又为般若波罗蜜大事兴故,广长舌相覆三千大干世界,以舌根復放光明,使令一切皆得重信。

  三、佛人狮子游戏三昧

  所谓狮子游戏三昧,就是譬如狮子搏鹿,自在戏乐,佛亦如是,入此三昧,能种种回转此地,令六反震动。又狮子游戏,譬如狮子戏日,诸兽安隐;佛亦如是,入是三昧时,震动三千大干世界,能令三恶众生一时得息,皆得安隐。

  佛入此狮子游戏三昧,乃是欲动三千大干世界,出三恶道众生,著二善道中故。又上三种变化,出自佛身,人或信心不深;今动大地,欲令众生知佛神力无量,能令外物皆动,信净心喜,皆得离苦。诸阿罗汉及诸天,不能具足动,唯佛世尊能令大地六种震动。而佛震动三干大干世界,乃是欲令众生知一切皆空无常。此六种震动,能令三干大干世界众生,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言,狂者得正,乱者得定,躲者得衣,饥渴者得饱满,病者得愈,形残者得具足。一切众生皆得等心相视,奉行十善业道,净修梵行,无诸瑕秽,恬然快乐。

  《大智度论》卷九提要

  《释初品中现普身》

  《释初品中十方诸菩萨来》

  一、《释初品中现普身》

  佛从无量阿僧祇劫,集大功德,一切具足;因缘大故,果报亦大,余人无此。又佛世世修诸苦行,无量无数头目、髓脑常施众生,不唯国财、妻子之施。一切种种戒,种种忍,种种精进,种种禅定,及无比清净,不可坏不可尽智慧,世世修行,已具足满。此果力故,得不可称量殊特威神。所以佛德特尊,现最胜身,光明色像,威德巍巍。

  同时,释尊又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干世界一切众生。佛欲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入三昧王三昧,从足下相轮光明,上至肉髻光炎大明。是光明遍满三千大干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皆悉大明。众生见者,毕至菩提,是佛欲说般若波罗蜜初神力。以此神力,感动众生。其有信者,皆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中疑者,示常身,便得信解而各说言:今所见者,是佛真身。以佛力故,此三千大干世界中人,见佛常身,远近无碍。佛初生时,初成佛时,初转*轮时,皆以此身,如是思维,此真是佛身。

  二、《释初品中十方诸菩萨来》

  此中主要论证十方诸佛菩萨的真实不谬。

  1、释迦牟尼佛有无量神力,能变化作超  敏佛在十方说法,放光明度众生,就不能尽度一切众生,堕有边故,则无未来世佛故。然众生不尽,以是故应更有餘佛。

  2、《多持经》言,一时一世界无二佛,非无十方佛。

  3、声闻法中有十方佛,《杂阿含经》中说:十方世界中无量众生,皆有老、病、死三种身苦,YIN、瞋、痴三种心苦,佛为断此三苦,令得三乘故出世。若无老病死,佛不出世。以一切世界中皆有此苦,如是十方世界皆是佛出因缘,故有十方诸佛。

  4、盲人无量,而言唯须一医,此亦不然。以是故,应更有十方佛。

  5、《长阿含》中有经言:鬼神王以偈赞佛,偈中有十方佛;鬼神王稽首三世佛,然后别皈命释迦牟尼佛。若无十方现在佛,应当只皈命释迦牟尼佛,不应言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是故知有十方佛。

  6、过去世有无量佛,未来世亦有无量佛,以是故,现在亦应有无量佛。

  7、十方佛之所以不来,以众生罪垢深重,不种见佛功德,是故不来;佛知一切众生善根熟,结使薄,然后来度。以是故,十方佛虽不来,不应言无。

  8、诸佛大菩萨,有时众生恐惧急难,一心念,或时来度之,如经中说诸佛菩萨来者甚多。如是处处,有人罪垢结薄,一心念佛,信净不疑,必得见佛,终不虚也。以是诸因缘故,知实有十方佛。

  《大智度论》卷十提要

  《释初品中十方诸菩萨来之餘》

  本卷继续叙述上卷十方诸菩萨来的内

  一、宝积如来答普明问

  多宝世界的普明菩萨请问宝积佛:“以何因缘有大光明照於世间,地大震动,又见佛身”?宝积佛答言:“此乃婆婆世界的释迦如来欲说般若波罗蜜的神力所致”。佛譬如须弥山,不为大海水波所动,今答普明所问,这是由於:1、佛虽入深禅定,不为世事所动,但以大慈悲心怜愍众生,为上说法断疑。2、佛实不动,常入禅定,先世福德因缘故,身遍出声,应物如响。要知如来出世,乃为断除众生疑惑,故为说法,譬如日出乃为除暗,佛亦如是,故答普明所问无咎。

  二、普明请见释迦如来

  诸佛持戒、禅定、智慧、度人皆等,而宝积佛国的普明菩萨却欲觐谒释迦如来,此乃由於诸菩萨常欲见佛无厌足,听法无厌足,见诸菩萨僧无厌足;诸菩萨於世间法皆以厌患,於上三事心无厌足。如佛问手居士“几事无厌生净居天,”答应三事无厌生净居天:一见佛供养无厌,二听法无厌,三供给僧无厌。如佛在阎浮提,四部众常随逐佛,听法、问法,净居诸天亦常从之听法、问法。声闻犹尚听法无厌足,何况法性身菩萨?以是故,普明菩萨宋见释迦牟尼佛,及见此间诸菩萨摩诃萨绍尊位者,皆得陀罗尼及诸三昧,於诸三昧而得自在。

  三、宝積同意普明前来

  普明菩萨白宝积如来:“欲往谒见释迦牟尼及诸菩萨。”宝积如来答言普明“欲往随意,宜知是时。”这是因为,佛於弟子爱断故,於弟子中心不著故。是菩萨未得一切智,未得佛眼故,心中少多有疑,谓释迦牟尼佛功德大,所益或胜,是故与言欲往随意。又此菩萨遥见释迦牟尼佛身小,心生骄慢,言彼佛不如。是故佛语:汝往莫观佛身,勿念世界,但听佛说法!再者,多宝世界离婆婆世界极远,最在东边。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诸法相,与宝积佛说诸法相正同;便言世界虽远,法相不异,增益大信,心转坚固。如是种种因缘,是故佛言“欲往随意、宜知是时。”

  四、释迦如来散华供养十方诸佛

  普明菩萨持千叶金色莲华供养释迦如来,世尊以此宝华散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佛,此乃缘於:

  1、佛虽无上,三世十方天地中无过佛者,而行供养。供养有上、中、下:下於己者而供养之,是下供养;供养胜己,是上供养;供养与己等者,是中供养。诸佛供养,是中供养。以是故,虽不求果而行等供养。

  2、唯佛应供养佛,余人不知佛德。以是故,诸佛一切智,能供养一切智。

  3、是十方佛,世世劝助释迦牟尼佛,为作大利,知恩重故,以华供养十方佛。又释迦牟尼佛知十方佛是第一福田,故以供养,是福倍多,以佛自供养佛故。再者,佛法中有四种布施,今施东方诸佛,是为施者、受者二俱清净,是福最大。以是故,佛自供养十方佛。

  《大智度论》卷十一提要

  《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义》

  《释初品中赞檀波罗蜜义》

  《释初品中檀相义》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

  一、《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

  主要讲佛为何将般若波罗蜜这种菩萨摩阿萨法告诉舍利弗而不告诉余人?根据论中内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舍利弗于佛一切弟子中智慧最为第一。因为其父母都是大智慧之人,是婆罗门著名的辩论家,由于遗传因素,舍利弗出世后亦聪明过人。

  2、舍利弗智慧多闻,八岁时便能十八部经。并解释一切经书义理,曾在二次盛大的辩论会上一鸣惊人,为国王所惊叹。

  3、舍利弗世世本愿于释迦牟尼佛所作智慧第一的弟子。

  接着又论述舍利弗问佛,菩萨为什么欲以一切种知一切法当习行般若波罗密。答曰,般若波罗蜜乃无上智慧之甚深、微妙、无相之法,菩萨最初发心,普度一切众生,应以一切智慧门入一切种观一切法而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当学习行般若波罗蜜。

  二、《释初品中檀波罗蜜义》

  经曰:“佛告舍利弗:‘菩萨摩河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

  此中是说菩萨为了普度一切众生而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观诸渚法不生不灭,如涅槃相,故在行布施时作无相观,不见施者、受者及所施物。

  三、《释初品中赞檀波罗蜜义》

  主要赞说队布施中获得种种利益。因为布施不仅是。人生之大宝藏,可对治贪心,获大安乐、天人所爱、世人敬仰;而且还是趣涅槃道之资粮,因为念施故欢喜;欢喜故一心;一心观生灭无常故得道。

  四、《释初品中檀相义》

  分别论述净施与不净施;世间施与出世间施;声闻施与佛菩萨施以及内施与外施,主要内容如下:

  1、净施与不净施:净施是以清净心而布施,不求今世后世报,是趣涅槃道资粮。

  而净施是为了求得某种利益而行施。

  2、世间施与出世间施:凡夫布施或圣人的有漏布施皆称为世间布施。心无贪痈痴,实知法相,心不颠倒是为出世间布施。

  3、声闻施与佛菩萨施:只求自身了脱生老病死等而行布施是为声闻施。为了一‘切众生和了知诸法实相而布施是为佛菩萨施。

  4、内施与外施:不惜身命布施给众生名为内施。将——切身外之物,如钱财、饮食等施于所需者是名外施。

  五、《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

  主要论述法施为何在一切施中最为第一。法施即是常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常以净心,善心以教一切有所利益是为法施。从法施中能生出财施及诸声闻、辟支佛、菩萨及佛。而且从法施中能分别了知一切诸法,故一切施中法施为最。

  《大智度论》卷十二提要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之余

  本卷继续论述初品中檀波罗蜜之法施,主要内容有:菩萨为何能具足满檀波罗蜜而余人不能和行檀波罗蜜能生六波罗蜜。

  一、菩萨为何能具足满檀波罗蜜而余人不能

  l、菩萨布施时,深知布施不生不灭,无漏无为,如涅槃相。只为一切众生布施而不著于相,所以能具足满,而阿罗汉却不然,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曾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有人向他乞眼,舍利弗便将眼施于此人,但此人得眼后又将眼弃于地,舍利弗于是生起悔心,故回向小乘而不能到布施彼岸。

  2、菩萨能于一切中布施,如内外大小、多少粗细、著不著、用不用,如是等种种物,一切能舍,心无所惜,于一切众生以平等心布施,而且施不求报,故能具足满。

  3、菩萨得一切诸法实相智慧,庄严佛土,教化众生,供养诸佛,得大神通,能分一身作无数身,十六道中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种种法施于众生,令其受益。

  4、菩萨能于二种身(结业身和法身)中布施圆满。结业身行檀波罗蜜满即是以身体乃至妻子布施,观察这些皆是从缘而生,实不可得,一切清净,如涅槃相,乃至得无生法忍。法身菩萨行檀波罗蜜满即是菩萨末后肉身得无生法忍,舍肉身得法身,于十方六道中,变身应适以化众生,种种内外所有尽以布施。

  5、菩萨能于物施、供养恭敬施、法施三种施满,是名檀波罗蜜满。

  6、菩萨了知诸法从本以来毕竟是空,故于布施中作三轮体空观,即是于财物、施人、受人三者皆不可得。因为凡夫所见施人、受人事财物皆为颠倒妄见,他们只为世间受乐而施,福报享尽后仍受轮回。所以佛欲合菩萨行实道,得实果报,实道就是佛道。所以佛为破妄见故言三事不可得,实无所破,因为诸法本来是空,如是等种种无量因缘不可得故,名为檀波罗蜜具足满。

  二、行檀波罗蜜能生六波罗蜜

  1、布施生布施:由于种下了布施的种子,累劫熏习,由下布施生中布施,由中布施生上布施,所以说从布施中能生布施。

  2、布施生持戒:因为从布施中可以引发人们起慈悲心、善心,将来也必得大福报,所以不会生起杀、盗、YIN等犯戒之心,

  3、布施生忍辱:行布施时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于一切中难舍能舍,故也能忍受一切受者的痈恼。

  4、布施生精进:因为在行布施时为了满足一切众生的财、法二需,所以自己亦精进修行,求得财法以满众生愿。

  5、布施生禅定:从布施中能对治悭贪,除去悭贪心后而行一心,于是又渐除五盖,能除五盖是名为禅。

  6、布施生智慧:布施时知此布施必有果报而不疑惑,能破除邪见无明,故布施能生智慧。

  《大智度论》卷十三提要

  《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

  《释初品中戒相义》

  一、《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

  经曰:“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尸罗”可意译为戒,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为戒。戒是一切善法之住处也是一切恶法之灭处。持戒之人能得种种利益,若下持戒便能生人中;中持戒可生六欲天中;上持戒能生色、无色界清净天中。上持戒有三种:下清净持戒得阿罗汉;中清净持戒得辟支佛;上清净持戒得佛道,反之,破戒之人,不仅失去这一切,而且还常堕三恶道中,受苦万端。犹如贫人破瓶失物。如是等种种无量破戒之罪不可称说,所以劝说行者应当一心持戒。

  二、《释初品中戒相义》

  戒即是止非防过,恶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从他受,息身、口恶等是为戒相。此中重点论述五戒的内容乃毁犯的过失。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在家居土如何持戒和出家受戒远胜于在家持戒。主要内容如下:

  1、五戒之意义:①杀生,凡是用种种手段来谋取众生性命者皆为杀生。佛说在十不善道中杀最在初。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且一切众生都以珍惜自己的生命为第一重要,所以杀生能遭短命报。②偷盗,不与而取者名之为盗。偷盗亦能害人性命,因为生命有两种:一种内(指身体),二者外(指滋养身体的财物、粮食等),所以偷盗就是谋人外命,将来遭贫穷报。③邪YIN,凡是非世间法或国法认可下的正当夫妻关系外而发生的男女关系,皆称之为邪YIN,邪YIN是众生堕入三恶道受苦的根本原因之一。④妄语,凡是用花言巧语欺骗他人,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皆为妄语。妄语之人自欺欺人,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实颠倒,故永远得不到善法。⑤饮酒,洒能乱性,饮酒之人,常会失去理智而心态放逸,损已损人,故佛说饮酒有三十五种过失,应谨当戒之。

  2、在家居士持戒:①受一日戒,即于——日一夜二十四个小时中,长跪合掌对佛像前诚心忏悔,然后受行八戒使身、口、意三业在此一日中得大清净。②持六斋日,一切诸鬼神在每月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这六日中恼害于人,如果要此六斋日持斋受戒,以此善缘,恶鬼远去,住处安稳,福增无量。

  3、出家受戒胜于在家持戒:因为出家受戒,专于一心.日常持戒,而在家忙于杂务,常持戒较难,另外山家受戒后虽偶尔有破戒,但有受戒因缘乃常持戒之功德,所以果报完毕,仍能得道。而在家无受戒因缘,犯后死入地狱,永无出期。

  《大智度论》卷十四提要

  《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之余

  《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

  一、《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之余

  主要讲菩萨是怎样具足满尸罗波罗蜜和菩萨持戒能生六波罗蜜以及菩萨持戒于罪不罪不可得,其内容分别介绍如下:

  1、菩萨能具足满尸罗波罗蜜主要有四:①菩萨持戒宁自失身而不毁小戒,如释迦文佛无量劫前曾为大力毒龙,但修持戒忍辱行,当被猎人剥皮和虫咬其肉时而心刁;起痈,于是立即生往第二忉利天,最后终成佛道。②菩萨持戒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求今世、后世之乐,不为多闻称誉法故,也不自为早求涅槃,但为众生早日出离苦海,到达彼岸。③菩萨持戒心乐清净,以戒熏心,令心乐善。④菩萨以大悲心持戒,得至佛道。

  2、菩萨持戒能生六波罗蜜:①持戒生戒,因为持五戒而能得沙弥戒;因沙弥戒得律仪戒;因律仪戒得禅定戒;因禅定戒得无漏戒,所以持戒能生戒。②持戒生布施,布施有三种,即财施、法施和无畏施,持戒之人不侵一切众生财物是为财施;与—切众生作供养福田,为其说法是为法施;不恼害众生是为无畏施。⑧持戒生忍辱,因为持戒是为了治心,止非防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心起憎恶或身处逆境时就会忍辱下来。④持戒生精进,因为持戒之人,勤习无上法,以度一切众生,大心不懈,所以能生精进心。⑤持戒生禅定,如《楞严经》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是名三无漏学”。因此持戒能防止身口恶业,清净身心,故易生定。⑥持戒生智慧,因为持戒之人知此戒相从众罪而生,以此悟心,不生执著,所以能生智慧。

  3、菩萨持戒于罪不罪不可得:此中所说罪不罪不可得并不是邪见粗心所说的不可得,而是深入诸法实相,行空之昧,用慧眼来观察罪不罪皆不可得。因为众生乃四大之假合本来不可得,众生即不可得,杀罪等亦不可得,如是乃至戒亦不可得。

  二、《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

  经曰:“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羼提即是忍辱。忍辱有生忍和法忍两种,菩萨行生忍能得无量福德,行法忍能得无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便得如所愿,此中先介绍生忍,生忍即是菩萨于二种众生(一者恭敬供养;二者痈骂打害中,心如如不动,难忍能忍,即不于恭敬供养的众生中而生起喜爱心,也不为恼害自己的众生而起恨心。接着叙述菩萨于生忍中如何具足满的,主要内容如下:

  1、菩萨于三种供养(一者先世因缘福德故;二者今世修戒、定、慧故为人敬养;三者虚妄欺惑,内无实德,外如清白,以诳时人而得供养人中,心不爱著,亦不自高。

  2、若有女人欲来娱乐,诳惑菩萨,菩萨自能伏心,忍不顷动。

  3、菩萨于恼乱中能行忍辱,如羼提仙人被截割身体时,便修忍行慈而如如不动。

  4、菩萨若见众生来为恼乱,便作是思惟:一切众生曾作我父母、兄弟,且众生皆有佛性,如是推之,不应恶心而怀痈害。

  5、菩萨初发心,誓为众生治其心病,今有众生为痈害恨结使病,所以应当以忍辱对治。

  《大智度论》卷十五提要

  《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之余

  《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

  一、《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之余

  接上卷的生忍讲完后这里便开始讲法忍。前面已经说过,忍一切恭敬、供养众生及诸痈恼、YIN欲之人是名生忍。那么如果又能忍其供养、恭敬法及痈恼、YIN欲法等是为法忍。法忍于内六情不著,于外六尘不受,能于此二不作分别,因为内相如外,外相如内,二相俱不可得。那么,菩萨又是怎样来具足此法忍的呢?内容分别如下:

  1、菩萨于心法、非心法中能忍不动。心法有二种:一者痈恚、忧愁等;二者YIN欲、侨慢等。非心法有内外之分,外有寒热风雨等;内有饥渴老病死等。如是菩萨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具满法忍。

  2、菩萨于一切法中知一相无二、一切法各皆有一,一复有一名为二,乃至千万皆是一而假名为千万,如是等无量一门,破异相,不著一是名法忍具足满,

  3、菩萨观一切法为二,如内外相、空、不空、常、非常等如是等无量二门,破一不著二是名具足满法忍。

  4、菩萨观一切法为三,如上、中、下;善、不善,无记等无量三门,破一不著异是为法忍具足。

  5、菩萨能信无漏圣法乃三种法却,是名法忍具足。

  6、菩萨于十四难中不滞不碍,知其是心重病,能出能忍是名具足法忍。

  7、菩萨欲求一切智,了了分别知诸法果实相,是中能忍,是名具足法忍。

  8、菩萨观诸法实相,心不退不悔,不随诸亦无所忧,能得自利利他,是名具足法忍。

  二、《释初品中吡梨耶波罗蜜》

  毗梨耶可意译为精进,如经曰:“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梨耶波罗蜜。”这里主要论述精进乃一切善法之本,理应排在最初,而为何却排在第四呢?最后又阐明菩萨观精进有何利益而勤修不懈:其内容分别如下:

  1、精进波罗蜜排在第四之因缘主要有三点:①在布施、持戒、忍辱前三种中,皆不须精进而能行持。②由于布施、持戒、忍辱皆是大福德之根本,如果再继续更加精进,便能得妙胜禅定、智慧。⑧禅定门必大精进力,因为欲界乱心而不能得见诸法实相,所以必须身心精勤,紧持不懈,才可得大定力。

  2、菩萨观精进有何利益而勤修不懈主要有四点:①一切今世后世道德利益皆由精进而得到,如果人欲度自身,必当常勤精进,何况菩萨发大誓愿,欲度一切众生,所以更加精进不懈。②精进法是一切诸善之根本,能生一切诸道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精进不放逸中生。⑧菩萨知一切诸法皆空,一无所有,为了怜愍众生而不让涅槃,故以精进波罗蜜力集诸善法,救度众生。④菩萨一人独无等侣,只有以精进福德力故,方能破魔军及一切结使贼,最终得成佛道。

  《大智度论》卷十六提要

  《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之余

  本卷继续论述精进波罗蜜,主要内容有:菩萨是怎样具足满精进波罗蜜的、身精进与心精进之区别以乃菩萨为何常行精进而心无厌足。

  一、菩萨是怎样具足满精进波罗蜜的

  1、菩萨精进,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

  2、菩萨以精进力为首,行五波罗蜜,是时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

  3、菩萨精进,不为财利、富贵也不为生天、自求涅槃,但为佛道,利益众生,如是相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

  4、菩萨精进,以实相智慧为首,行六波罗蜜,是名菩萨精进波罗蜜。

  5、菩萨得神通力,以天眼见三界、五道众生,以失乐为苦,菩萨见此,如是思惟:此苦业因缘,皆是无明诸烦恼所作,我当精进勤修六度,集诸功德,除众生五道中苦,兴发大哀增益精进,是为菩萨精进波罗蜜。

  6、菩萨精进,世世勤修,必不懈怠;如是等因缘能生种种善法,菩萨生身、法性身能具足功德,是为菩萨精进波罗蜜

  二、身、心精进之区别

  1、行布施、持戒等外事勤修是为身精《释初品中禅波罗蜜》进,修忍辱、禅定、智慧等内自专精是为心精进。

  2、菩萨初发心,乃至得无生忍,从是中间名身精进;生身未舍故,得天生忍,舍肉身得法性身,乃至成佛,是为心精进。

  3、菩萨初发心时,功德未足种,福布施、持戒、忍辱因缘以施众生是为身精进。

  后来得五种神通,能自变作美味佳肴,如是等名为心精进。

  4、生身菩萨行六波罗蜜是为身精进,法性身菩萨行六波罗蜜是为心精进。

  5、一切法中,皆能成办,不惜身命,是为身精进,求一切禅定、智慧时,心不懈绻,是为心精进。

  6、菩萨为诸众生,一日之中千死千生,如是种种因缘相、是名菩萨身精进,于诸善法修行信乐,不生疑悔而不懈怠,从一切贤圣,下至田夫,求法无厌,如海吞流,是为菩萨心精进。

  三、菩萨为何常行精进心无厌足

  1、菩萨精进,志愿宏广,誓度一切,众生无尽,是故精进亦不可尽。

  2、菩萨不住法住波罗蜜牛,终不休息,以是故,十八不共法中,常行精进,心无厌

  《大智度论》卷十七提要

  本卷主要内容有:菩萨誓愿度一切众生为何却又远在静处求得禅定、如何能得禅波罗蜜、如何入四禅以菩萨能行禅波罗蜜而余人不能。

  一、菩萨誓愿度一切众生,为何又远在静处,求得禅定

  1、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于静处求定乃是为了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众生。

  2、如果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岂能得成?

  3、禅定难得,行者当一心专求不度乃能得之,所以要远在静处,专心一致方可求得禅定。

  二、离五欲除五盖、行五法得禅波罗蜜

  1、离五欲:五欲名为妙色、声、香、味、触。如果想得禅定,皆应弃之,因为色能烧害人身,就象火烧金银,煮沸热蜜,虽有色味,但烧身烂口,急应舍之。声能乱耳,于音声中妄生好乐,于已过之声念而生著。故应弃之。香能使人贪著,心态放逸,应远离之。味能使人起念心,当受众苦,如烊铜灌口,啖烧铁丸,应当远离。触能感心,是生诸结使之大因,系缚心之根本,因此皆应远离。

  2、除五盖:①贪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著贪欲,无由近道,故应除之。②瞋恚是失诸善法之本,堕诸恶之因,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故应除之。③睡眠能破今世、后世究竟乐,与死无异,应除之。④掉悔能破出家心,如犯大罪人,常怀畏怖,悔箭人心,坚不可拔,应除之。⑤疑能于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得,故应除之。

  3、行五法:欲、精进、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枝,成就五禅。欲名欲于欲界中出,欲得初禅。精进名离家持戒,初夜后夜专精不懈,节食摄心,不令驰散。念名念初禅乐,知欲界不净狂惑可贱,初禅为尊重可贵。巧慧名观察、等量欲界乐,初禅乐轻重得失。一心名常系心缘中,不令分散。

  三、如何得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如上所说,持戒清净,闲居独外,守摄诸根,初夜后夜专精思惟,弃舍外乐,以禅自娱,离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禅;然后灭觉观,内清净,系心一处,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即入二禅,而后离此喜乐,行舍念智,受身乐,是乐圣人,能得能舍,一心在乐,即入第三禅;以第三禅乐动故,求不动处,以断苦乐,先灭忧喜故,不苦不乐,舍入清净便入第四禅中。

  四、为何菩萨行禅名为波罗蜜而余人不能

  1、菩萨于禅中不受味不求报,不随报生,为调心故入禅;以智慧方便,还生欲界,度脱一切众生,是时禅名为波罗蜜,而余人舍欲乐求禅定是为自求自利故不名波罗蜜。    ’

  2、菩萨尽行诸禅,粗细、大小、深浅、内缘、外缘一切尽行,以是故,菩萨心中名禅波罗蜜,余人但名禅。

  3、菩萨行禅波罗蜜于欲界心次第入禅,而余人不能。以是故菩萨于一切法中,别相观得离诸欲,诸余人等但得禅之名字不得波罗蜜。

  4、菩萨常入禅定,摄心不动,不生觉观,亦能为十方一切众生以无量音声说法而度脱之,是名禅波罗蜜。

  5、菩萨观一切法,若乱,若定皆是不二相,而余人于乱求定。

  6、菩萨能知五欲及五盖,禅定及枝相,无所依入禅定是为禅波罗蜜。

  7、菩萨行禅波罗蜜时,五波罗蜜和合助成,是名禅波罗蜜。

  8、菩萨以禅波罗蜜力得神通,一念不增,不起于定,勤行精进,以求佛道,是名禅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十八提要

  《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本卷主要内容有:菩萨如何行般若波罗蜜、为何独称般若波罗为摩诃、何谓入三种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菩萨智慧为何称般若波罗蜜。

  一、菩萨于一切不住故行般若波罗蜜

  菩萨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即观一切法非常无常;非苦非乐,非我非无我,非有非无等,舍一切观,灭一切言语,离诸心行,从本以来,不生不灭,如涅槃相;一切诸法相亦如是,是名诸法实相。

  二、为何独称般若波罗蜜为摩诃而不称五波罗蜜

  此言摩诃为大,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一切智慧边,穷尽其极故名到彼岸。一切世间,十方三世诸佛第一大,次有菩萨,辟支佛、声闻,是四大人皆从般若波罗蜜生,是故名为大。

  又能与众生大果报,无量无尽,常不变异,所谓涅槃,其余五波罗蜜却不能,如布施等离般若波罗蜜,但能与世间果报,是故不得名大。

  三、智者人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

  1、蜫勒门;蜫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云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次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鲲勒门,论义则果  利无穷,其中有随相门(比如一人犯事,举家受罪),对论门(如佛说常、乐、我、净四颠倒,此中虽不说四念处,当知已有念处义)。

  2、阿毗昙门:从世间第一法,种种声闻所行法,乃至无余涅槃,一一分别相义,是名阿毗昙门。

  3、空门:①生空;即凡夫妄计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彼此计,故说五蕴无我,四大假和而已,二乘悟之,入无我理是。②法空,谓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犹计五蕴之法实有,佛为破此执,故说般若深慧,撤见五蕴自性皆空,菩萨悟之,入法空理,是名法空。

  若人入此三门,则知佛法义不相违背,能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罗蜜力,于一切法无所挂碍,若不得般若波罗蜜法,入阿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艉勒门则堕有中。

  四、为何菩萨智慧名为般若波罗蜜

  l、菩萨观一切法一相,亦能知一切法种种相;虽知诸法种种相,亦能知一切法一相。

  2、菩萨观种种无量相法,生、灭、增、减、得、失、垢、净悉能知之。

  3、菩萨摩诃萨知不可得空,还能分别诸法,怜愍度脱众生是为般若波罗蜜力,取要言之,诸法实相,是般若波罗蜜。

  4、菩萨行五波罗蜜,然后得般若波罗蜜。

  5、菩萨不行一切法,不得一切法故,得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十九提要

  《释初品中三十七道品》

  本卷主要论述以何因缘于菩萨道中说三十七道品以及三十七道品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何以故于菩萨中说三十七道品

  1、菩萨摩诃萨应学一切善法,一切道。

  如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悉学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谓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应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

  2、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道品涅槃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永得其道。

  3、在般若波罗蜜摩诃衍品中,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而三十七道品中但说涅槃法,不说波罗蜜,亦不说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萨道。

  4、众生心种种不同,菩萨摩诃萨信力大故为度一切众生,对治众生多念,乱心颠倒,故说三十七品诸道法,疗众生一切病。

  二、释三十七道品

  1、四念处:①观身不净;观四大假合肉体凡身,有种种不净,一者生处不净,二者种子不净。三者自性不净,四者自相不净,五者究竟不净。②观受是苦,一切世间乐受皆颠倒生,无有实者,以是故,知乐受能生种种苦。③观心无常,心有三相,生、住、灭。故心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如《金钢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④观法无我,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妄见中生,无有实定,无有是法,若一相,若异相,观一切法空无我。

  2、四正勤:有二种:一者性正勤;二者果  利共正勤,性正勤者,为道故四种精进遮二种不善法,集二种善法。四念处观时,若有懈怠,正盖等烦恼覆心,离五种信善根时,不善法若已生为断故,未生不令生故,勤清进。精进法于四念处多故得名正勤。

  3、四如意足:行四正勤时,心小散故,以定摄心故,名如意足。比如美食,少盐则无味,得盐则味足如意。又如人有二足,复得好马好车,如意所至,行者如是得四念处实智慧,四正勤中正精进,精进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种定摄心故,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

  4、五根五力;五根者,信道及助道善法,是名信根,行是道助道法时,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念道及助道法,更无他念,是名念根;一心不念不散是名定根;为道及助道法,观无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如上根中说,是五根五力,行众中摄,常共相应,随心行,心数法,共心生,共心住,共心灭。若有是法,必随正定;若无是法,必堕邪定。

  5、七觉分;菩萨于一切法;不忆不念是名念觉分;一切法中,求索善法,不善法、无记法不可得是名择法觉分。不入三界破坏诸界相,是名精进觉分。于一切作法不生乐著,忧喜相坏故,是名喜觉分。于一切法中,除心缘不可得故,是名除觉分。知一切法常定相,名舍觉分。

  6、八圣道分;一、正见:谓大智慧,修一切善法破外道邪见。二、正思惟:观四谛时,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三、正语:以无漏智慧除四种邪命,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四、正业:以无漏智慧观一切业空.不以邪业为恶,不以正业为善,无所作是名实智慧。五、正命:以无漏智慧除舍五种邪命,六、正精进: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七、正念:常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等,八正定: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直至涅槃。

  《大智度论》卷二十提要

  《释初品中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

  本卷主要论述三昧为何又名三解脱门以及菩萨如何行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

  一、此中佛说三昧为何又名三解脱门

  行是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故名解脱门,无馀涅槃是真解脱,于身、心苦得脱,有馀涅槃为作门。此三法虽非涅槃,涅槃因故,名为涅槃。世间有因中说果,果中说因,是空、无相、无作是定性,是定相应心心数法,随行身业、口业,此中起心不相应诸行和合皆名为三味。

  l、空门:观诸法无我、我所空,诸法从因缘和合生,无有作者、受者是名空门。

  2、无相门:观男相、女相,一异相等皆不可得,因男女等相乃四大假合,我所空故名为无相门。

  3、无作门:无作者即知无相都无作,是名无作门。

  二、菩萨为何于空法中能起四禅定

  因为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著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所以菩萨为众生起大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以深喜散定故,离一切喜得偏满乐,入第三禅;离一果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出入息,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菩萨于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于禅无所依心;以五欲粗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妄法治,比如有毒,能治诸毒。

  三、菩萨行四无量心能令众生离苦得乐

  四无量心者即慈、悲、喜、舍。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痈觉故;修喜心为除众生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

  菩萨行是慈心,欲命众生离苦得乐,从此慈心因缘,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报时或作转轮圣王,多所饶益。菩萨或出家行禅,引导众生,教命行禅,得生清净界,受无量心乐,若作佛时,共无量阿僧滥众生,入无馀涅槃;比于空心愿益,是为大利;乃至舍利余法,多所饶益。

  四、如何能得四五色定

  四无色定者即虚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四无色有三种:一者有垢;二者生得;三者行得。有垢者,无色中摄,三十一结及此结使中起心相应行。生得者,行是无色定,业报因缘故,生无色界得不隐没无证四众。行得者,观是色粗恶,重苦、老病、杀害等种种苦恼因缘,但作是念,我苦除却离诸法,得利为深,我先舍财物,妻子出家,得清净持戒心安稳,不怖不畏。离诸欲、诸恶不善法,离生喜乐得初禅,离觉观内清净故,得第二禅中大喜乐,离喜在第三禅地,于诸乐中最第二;舍得乐,得念舍清净第四禅。今舍是四禅,应更得妙定。以是故,过是色相,灭有对相,不念异相。如是观离色界中染,得无边虚空。得三无色因缘方便,如禅波罗蜜品中说,是四无色,一常有漏,三当分别,虚空处,或有漏,或无漏,有漏者,虚空处摄有漏四众;无漏者,虚空处摄无漏四众,识处、无所有处,亦如是,一切皆有为。善有漏虚空处是有报。无记及无漏虚空处是无报,识处、无所有处亦如是,非有想非无想处。善非有想非无想处有报,无记非有想非无想处是无报。善四无色是可修,无记四无色定非可修。隐没者是有垢,不隐没者是无垢。

  《大智度论》卷二十一提要

  《释初品中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

  《释初品中九想义》

  《释初品中八念》

  一、《释初品中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

  1、《释初品中八背舍》

  背是净洁五欲,离却著心故名背舍。①内有色,外亦观色;②内无色,外观色;③随是八色,系心净观,各有清净光,遍身得受喜乐,名第三净背舍身作证;④背舍至第⑤背舍是依四无色定而起观,而得四无色背舍,⑥灭受想背舍:即背灭受想诸心心数法。

  2、《释初品中八背处》

  胜是不净中净颠倒等诸烦恼贼故,是名胜处。①内有色相观外色少胜处。②内未能坏色身,外观色多胜处。③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胜处。④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胜处。第⑤胜处至第⑥胜处皆摄心深入定中,坏内身,观外净,但观少色能胜,不能遍一切缘,即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

  3、《释初品中十一切处》

  此以遍满缘故、名一切处,即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十法,使其各各周遍于一切处。

  4、《释初品中九次第定》

  从初禅心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若善若垢,如是乃至灭受想定。

  二、《释初品中九想义》

  即于人之尸相上起九种观想:1、胀想,死尸膨胀。2、坏想,死尸破裂。3、血涂想,裂坏已,而血肉涂地。4、脓烂想,死尸脓烂腐败。5、青想,或被打死,或死后风吹日曝变色。6、啖想,鸟兽来啖死尸。7、散想,啖后又经日曝,筋断骨离,各各异处。8、骨想,血肉既尽,只有白骨狼籍。9、烧想,或观尸火烧,顷刻化为灰尽。睹是九想,断诸烦恼,于灭YIN欲最胜;为灭YIN欲故,说是九想。

  又无常等虽也是对治YIN欲等三毒,但九想为因,十想为果,是故先九想.后十想。其次,九想为外门,十想为内门。是故经言:二为甘露门:一者,不净门;二者,安那般那门。1、是九想,除人七种染著,亦可息灭贪嗔痴等种种欲火。虽是不净观,依是能成大事。2、是九想.开涅槃城门,入是涅槃。离一切忧恼诸苦,灭五众因缘生故,受涅槃常乐。所以菩萨应时行此九想观。

  三、《释初品中八念》

  佛为除众生恐怖因缘,所以于九想后次第说八念。即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现在先说念佛。

  1、念佛具有多陀阿伽度乃至婆伽婆十种名号殊胜。

  2、念一切功德尽在于佛。

  3、念佛五众具足。五众即:①戒众:佛从初发心修戒起,与怜愍心俱,不恼从生,世世持戒,不向二乘道,故成佛后,戒得具足。②禅定众:大智慧具足故,及佛神通变化力量无边,故知禅定具足。论举佛入日出三昧,化无量众生等例证明佛禅定众具足。③慧众:佛从初发心于阿僧祇劫中无法不行,世世集诸功德,一心精专,善修大悲智慧,得无碍解脱,故慧众具足。④解脱众:佛得无碍解脱,成就八解脱和合,名为解脱众具足。⑤解脱知见众:有二种,一者,佛具尽智解脱知见众和无生解脱知见众。二者,佛于各人的解脱中,能了了知见,是名解脱知见具足。如是等种种佛功德殊胜,故应念佛。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提要

  《释初品中八念》之余

  一、念法

  1、先总赞佛法殊胜:佛法巧出,不令二谛相违及令法二边不著。能得今世果,除身心热恼,随修随得,能到涅槃善处,能得法印,通达无碍。法印即三法印,即一切作法无常,一切法无我,寂灭涅槃。论中又说明观无常印即是观空无相因缘,无常印与摩诃衍无相其实是一。

  2、教行者分别念:先念佛所演说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聚,皆美妙真实,有大饶益。次念佛所说法义,即信、舍、闻、定、慧等为道,诸善法及三法印。

  二、念僧

  僧即声闻、辟支佛、菩萨。佛自赞这些弟子说:“一切功德根本住处,是圣僧五众具足。”五众即念佛中五众。僧是世间无上福田,故四双八辈应受供养,恭敬礼事。论中特举二十亿比丘本生以少物供养僧而得后世大福报。及举不听沙弥受请例,沙弥教育檀越,不应见形不见德,能勤修慧行,离一切法的,即是长老,不能看其是否发白面皱。说明佛与僧皆是宝,不应分别,功德相同。

  三、念戒

  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分有漏、无漏二种:

  1、有漏戒又分二种:①律仪戒:能令诸恶不得自在。②定共戒:即禅定戒,能遮诸烦恼。

  2、无漏戒:能拔诸恶烦恼根本。

  此二种戒皆清净,不缺、不破、不穿、不杂,自在、不著,为智者所赞之戒。能持是戒得心不悔乃至得解脱涅槃。故应念戒。论又论圣所赞戒中无漏戒是不破不坏,依此能得实智慧。在八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也属无漏戒。并分析其在八圣道中也为智者所赞。

  四、念舍

  有二种舍,施舍和舍烦恼:

  l、施舍又分析财施和法施二种:①财施,是一切善法根本,如佛说:“是布施是助道因缘。”又财为恶心因缘,故应舍。②法施,佛说财、法二施中,法施为第一,果报无量。法施应观众生心性,烦恼多少,智慧利钝,随所利益而为说法。以此法施因缘,一切佛弟子等能得道。

  2、舍诸烦恼,念诸烦恼罪恶,舍之为快。断三结乃至九十八使。能舍此二者,即名念舍。

  五、念天

  佛为众生故而说念天,分二种说法:1、声闻法中说念欲界天,当念诸天皆五善法福德因缘而生,我亦有是福德,但我以诸天福无常不受。

  2、摩诃衍中说念一切三界天,佛为心著人间五欲,不任涅槃者,说若能断YIN欲者,则生上二界天,若不能断则生六欲天中。并列举四种天。告诫行者当念生天和净生天二种。

  六、念出入息

  论无释。

  七、念死

  行者当念是一切五众身,念念生灭。从生已来,常与死俱,出息虽存,入息难保。是故我今不应于无常危脆命中而希望长生不老。

  论最后总结说明八念次第。又分别声闻八念只为自身,菩萨八念是为一切众生。

  《大智度论》卷二十三提要

  《释初品中十想》《释初品中十一智》

  一、《释初品中十想》

  1、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念念生灭,智慧相应相,名无常想。论又分析无常故空,空故无常亦无,但为破著常相众生才于诸法空上说无常想。又说无常想是圣道别名,举经说:“善修无常想,能断三界结使。无常想所缘是三界五受众。

  2、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故苦。论又分别圣人有漏身只受身苦,凡夫则身心俱受苦。并断定五受众一切皆苦,而道能灭苦、不生著与空、无我等诸智和合,但是无常而非苦。

  3、无我想:观五受众苦不自在故无我。

  又观我相不可得故无我。论又以皆是识相,破外人出入息等有我相的问难。后总结无常、苦、无我是为一事,以观门分别而有三种。

  4、食厌想:观食本末因缘不净,食入口资养四大,继之能生我,我所心等烦恼罪业。又观此食农夫和汗而成,入口便成粪尿不净。如此弊食,我若贪著,当堕地狱,啖烧铁丸,或作猪狗,常啖粪除,以还宿债。如是则生恶厌想,因食厌则五欲皆除。

  5、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观世间两种罪恶事:一者众生,本身受八苦交煎,又心怀三毒烦恼。二者土地,身所去处,众苦随之,无处得免,故无乐土。

  余下死想、不净想如上死念、身念处中说。断想、离想、尽想皆是除结使,缘涅槃相,皆一切地中摄。

  二、《释初品中十一智》

  1、法智:欲界系法中、系因中、系法灭、中无漏智,为断欲界系法道中无漏智,及法智品中无漏智。

  2、比智:于色无色界系法中,系因中、系灭中无漏智。

  3、他心智:知欲界、色界系见在他心心数法,及无漏心心数法少分。

  4、世智:诸有漏智慧,缘一切法。

  5、苦智:五受众无常、苦、空、无我、观时得无漏智。

  6、集智:有漏法因:因、集、生、缘,观时得无漏智。

  ?、灭智:灭止、妙、出,观时得无漏智。

  8、道智:道、正、行、达,观时得无漏智。

  9、尽智:我见苦已。断集已、尽证已、修道已、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

  10、无生智: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断集已,不复更断;尽证已,不复更证;修道已,不复更修。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

  11、如实智:一切法总相,别相,如实证知,无挂碍。

  接着,龙树分别十智各各相、各各缘、各各别异、各各观法。说明实智无分别,唯佛具有,十智入如实智中,唯一实智。

  又论中叙述三三昧和三根:。

  一、三三昧:

  1、有觉有观三昧:欲界未到地至初禅间与觉观相应。

  2、无觉有观三昧:禅中间但观相应。

  3、无觉无观三昧:从第二禅乃至有顶地非觉观相应。

  ‘因觉观能挠乱三昧,故特说此三种觉观三昧,不说其它。

  二、三根:

  1、未知欲知根:即无漏九根和合。九根即信等五根、喜、乐、舍、意。菩萨未知欲知故,生信等五根,由是能信诸法实相如虚空。而五根所依的意根必与受俱、若喜、若乐、若舍。如是信行、法行人,依是四根入菩萨位,乃至未得无生忍果,于见道中,名未知欲知根。

  2、知根:信解见得人,于此中知诸法实相了了,从是得无生法忍果,乃至坐道场,得金刚三昧,于此思惟道中,九根转名知根。

  3、知已根:断一切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可知法智慧遍满故,于此无学道中,九根名知已根。

  论中还强调是三根利,能直入至涅槃,诸有为法中主故,得自在,能胜诸根。

  《大智度论》卷二十四提要

  《释初品中十力》

  菩萨欲得十力,学般若波罗蜜当修念佛三昧,非但念佛身,更要念佛二十种功德法身。佛于无量力中,十力就足以度众生,十力内容如下:

  1、是处不是处力:佛悉知一切诸法因禅  莲缘,果报定相,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分别筹量众生可度者为说法,不可度者为作因缘。

  2、业报智力:一切众生三世三种诸业相,受不受报,及诸烦恼,轻重深浅粗细,佛悉遍知。

  3、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一切众生诸禅定解脱三昧有漏、无漏、有学、无学、净、垢等,佛以其甚深智慧尽知、无能坏、无能胜,是名第三力。

  4、知众生上下根智力:众生有利根、中根、钝根。利智名为上,钝智名为下,佛用是上下根智力,分别一切众生是利根,是中根,是钝根。如是知已,或为略说得度,或为广说得度,或为略广说得度。或以软语教,或以苦语教,或以软苦语教。

  5、知众生种种欲智力:欲名信喜好乐。众生各有所好,或善或恶,种种别异,佛悉偏知。

  6、性智力:性名积习相从性生。佛知是众生种种性相,所谓随所趣向,如是欲,如是业,如是行,如是烦恼等,佛用是种种性智力,知是众生可度,是不可度;是今世可度,是后世可度。

  7、一切至处道智力:业即是道,因以业因缘,能遍行五道。有业能断,业能有所至,所谓三圣道分及无漏思。以是故,诸业是一切至处道。

  8、宿命智力:宿命有三种:有通、有明、有力。凡夫但有通,声闻人亦通亦明,佛亦通亦明亦力。因为凡夫人但知宿命所经,不知业因缘相续;故凡夫人但有通无有明。声闻人知集谛故,了了知业因缘相续生,故声闻人亦有通亦有明。佛用是明,知已身及众生,无量无边世界中,宿命因缘所更,种种悉偏知,是为力。

  9、生死智力:佛用是天眼,见众生生死处,虽入余三昧,天眼不灭,是智慧遍知一切众生生死所趣。

  10、漏尽智力:佛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心中坏一切障,一心中得一切佛法。如是漏尽智慧力势,无能坏,无能胜,是名第十力。

  论于结语中,再次说明十力无碍解脱为根本,无碍解脱为增上。佛说十力非为自赞,而是为止外道谤及度众生故说。

  《大智度论》卷二十五提要

  《释初品中四无所畏四无碍智》

  一、释初品四中无所畏

  佛为断除众生疑妄,灭诸诽谤,自说实功德四无所畏。即:1、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作狮子吼:我为一切正智之人,无有能如实言佛不能知,我不畏是事。2、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作狮子吼:我断尽一切烦恼,无有能如实言佛漏未尽,我不畏是事。3、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作狮子吼:我说遮涅槃道法,无有能如实言是法不能遮涅槃法,我不畏是事。4、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作狮子吼:我说苦尽道能到涅槃,无有能如实言是道不能到涅槃,我不畏是事。

  又十力与四无所畏虽皆名智,但有种种差异。即广说佛功德是力,略说是无畏。能有所作是力,无所疑难是无畏;智慧集故名力,散诸无明是无畏。自利益是名力,利益他是无畏;自除烦恼是名力,除他烦恼是无畏,无能沮坏是名力,不难不退是无畏。

  又一切智自在是名力,种种譬喻,种种因缘,庄严语言说法,是无畏;破魔众是名力,破诸外道论议师是无畏。又举佛降伏迦叶,引导诸天鬼神及阎浮提大王来归附佛法等例,证明佛得无所畏。

  又十力、四无所畏于声闻法和摩诃衍中同说为尽知遍知,但一为论议师说,一为佛自说。论中又举菩萨十力、四无所畏。菩萨十力此处不加复述。菩萨四无所畏即:总持不忘说法无畏;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善能问答说法无畏;能断物疑说法无畏。

  二、释初品四中无碍智

  四无碍智分二种说法如下:

  l、声闻法中的四无碍智。

  ①义无碍智:用名字言语所说事,各各诸法相。    ,

  ②法无碍智:知是义名字,如坚相名为地,如是等一切名字分别中无滞。

  ③辞无碍智:要令众生知道义及名字,当以言辞分别说,使人明白,通达无滞。

  ④乐说无碍智:说有道理,开演无尽,亦于诸禅定中得自在无滞。

  2、摩诃衍中的菩萨四无碍智:

  ①义无碍智:义名诸法实相,菩萨于一切法义了了知,通达无滞。

  ②法无碍智:法性本无相,菩萨说法是示众生,令信知同法性,所说名字,通达无滞。

  ③辞无碍智:以语言说名字义,随其所应,能令得解,用是语言令众生随法义行,皆入诸法实相中。

  ④乐说无碍智:菩萨于一字中能说一切字,一语中能说一切语,一法中能说一切法,于是中所说皆是法,皆是实,皆是真,皆随可度者而乐说一切治法次第。

  最后,论曰:“菩萨得是四无碍智,能度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二十六提要

  《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1、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皆尽,得一切微智慧,故身无失。

  2、口无失:佛具无量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皆使证悟,故口无失。

  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于诸法中心无所著,得第一义安隐。

  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迎异想,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

  5、无不定心: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佛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胜定,无觉观之粗心,有不可思议智慧。

  6、无不知已舍:众生沉于三受,佛于三受中悉觉悉知,念念中心数法,无不知而过。也即佛于一切诸法皆悉照知而后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不舍者,故名。

  7、欲无灭:佛具众善,功德满足,但以众生未尽,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故名。

  8、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于病时,临终时,度生仍无有休息。

  9、念无灭:佛于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故名。

  10、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边际,不可尽,故名。

  11、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二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名无漏智慧相应解脱;二者无为解脱,名一切烦恼心都尽无余,故名。    、

  12、解脱知见无灭:佛于诸解脱中,智慧无量无边清净,知见明了,分别无碍,故名。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随智慧行,即一切行,无不利益众生。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于智而演说诸法,各使解脱证入。

  14、——切口业随智慧行:佛苦切语,乃是微妙清净之语,为怜愍教化故,随智而转,化导利益一切众生,故名。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意业,随智慧而转入于众生心,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故名。

  16、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或是众生法,或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故名。    ’

  17、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未来世所有一切,或是众生法,或非众生《释初品中大慈大悲》法,悉能遍知无碍,故名。

  18、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现在世所有一切,或是众生法,或非众生法,悉能遍知无碍,故名。

  上述十八种不共法是真不共法,声闻、辟支佛于前十力等皆有少分,而于此十八不共法却始终无分。又声闻中所说十八不共法,皆是声闻诸议论师辈,于摩诃衍十八不共法中,取已所作议论。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提要

  佛大慈能与一切众生乐,大悲能拔一切众生苦。菩萨大慈悲是假大,心念而不能真正与乐、拔苦。佛大慈悲是真大是佛道之根本。龙树说佛一切功德中,唯慈悲称大,说智慧虽也名大,但细妙人不知,不如慈悲相可见闻,能使一切杂类生信。又说菩萨得先借助慈悲见众生苦,再生心救苦,然后才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论说:“欲得大慈大悲,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其次,大慈大悲不能于迦旃延有漏法中分别显示。佛慈悲离众生相,是属无缘慈悲,是尽行不诳法者。二乘人取相生慈悲,不名行不诳法者。故佛慈悲不应于声闻有漏法中摄,为摩诃衍佛三昧王三昧,师子游戏三昧摄。

  又论中叙述如下二大点:

  一、习行般若波罗蜜,能得四种智慧

  1、道智:道本一道,一向趣涅槃,于善法中一心不放逸。但道又随身心念,分别有二道乃至一百六十二道等无量道门之别。

  2、道种智:菩萨之智。菩萨能于此无量种种差别之道法中,尽知遍知,名道种智。

  然后为众生分别说是种种道,引导众生入于一道一相中,故说以道智具足道种智,当学般若波罗蜜。

  3、一切智:一般说是二乘之智。但龙树说二乘的一切智是有名无实,一切智应是佛总相智。佛于一切法中遍知最独第一,无有疑难,故名一切智人。指出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行是道智,才能得佛一切智,一切种智。

  4、一切种智:佛之智。尽知遍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论说佛得道时,以道智虽具足得一切智,一切种智,而未用一切种智,总用一切智名说法,故言以一切智得具足一切种智。

  二、习行般若波罗蜜,可以断烦恼习,上菩萨位,住阿稗跋致地

  1、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烦恼习是不随智慧而起,实非烦恼。诸圣人虽漏尽,智慧力薄,烦恼习犹存。诸佛力大,一切智火如劫尽火,烧诸烦恼复残习。故说:“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接着,龙树又纠正了摩诃衍菩萨得无生法忍时一切烦恼及习皆尽的错误,说习尽则与佛同,即无法性生身。及纠正声闻人坐道场时一切烦恼及习俱断的错误,因此前菩萨俱三毒,即不能集纯净功德成佛。龙树最后说应是得无生法忍时断烦恼,得佛时断烦恼习。

  2、上菩萨位:即是无生法忍位。菩萨行四法:发意、修行、大悲、方便。四法具足即得入菩萨法位,能观一切世间空而不再染,住诸法实相中,得名阿呣跋致菩萨,住顶不退。故说欲上菩萨位,当学般若波罗蜜。

  3、住阿呣跋致地:得无生法忍,入菩萨位,即名阿呣跋致地,过声闻、辟支佛地。论说这是为了引导众生而次第赞的。

  《大智度论》卷二十八提要

  《释初品中六神通等》

  一、学般若波罗蜜,能住六神通

  第六漏尽神通有三种:漏尽习不尽;漏习俱尽。菩萨得习不尽,故不说得六神通,住六神通是佛所得。论中先论述神通的次第,其次按佛三夜分所证排列:初夜分,以神通力种种变化降魔,降魔已,续念神通,生心即入如意通。后疑大力,求宿命明,知世世积福德力,得宿命明。中夜分,魔远去,念魔众声,怜愍一切,得天耳通。闻声欲见其形除弊,得天眼明。后夜分,见众生形已,欲知其心故,求得他心智通。知众生心皆欲离苦求乐,是故求得漏尽神通。所以菩萨成佛后自言:“欲得六神通,当学般若波罗蜜。”

  二、学般若波罗蜜,得他心智通

  此说他心智,并非重复,以知他心通境界者少,如上钝根不知下利根之心心数法,凡夫不知声闻,声闻不知辟支佛,辟支佛不知佛。唯入佛无碍解脱及大菩萨相似解脱,才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以是更说欲知一切众生心所趣向,当学般若波罗蜜。论中又以佛智慧及众生俱无边,来破斥外人的有边难。又说明佛说无边是为度化众生,若执无边取相戏论,则为邪见人。

  三、学般若波罗蜜,可胜二乘智慧

  1、所谓声闻、辟支佛智慧,即是以总相、别相观照诸法实相。就如经中所说:“初以分别诸法智慧,后用涅槃智慧。”

  菩萨智慧:论中先举诸多摩诃衍经例子来赞其智慧。再说菩萨以五波罗蜜佐助庄严,有方便力;于一切众生有慈悲心故,不为邪见所妨;住十地故,智慧势力深大,所以远胜于声闻、辟支佛慧,因声闻、辟支佛无是事,故说:“欲胜声闻、群支佛慧,当学般若波罗蜜。”

  四、学般若波罗蜜得诸陀罗尼门及诸三昧门

  1、诸陀罗尼门:方便诸法名陀罗尼门。菩萨或时以神咒力,得闻持陀罗尼;或时先世行业因缘,受生所闻,皆持不忘。如是名闻持陀罗尼门。或闻一切音声语言,观其实相,名入音声陀罗尼门。或时闻字、而入诸法实相中,是名字入门陀罗尼门。或菩萨得是一切三世无碍明等诸三昧,于一一三昧中,得无量阿僧陀罗尼。如是等和合,名为五百陀罗尼门,是为菩萨善法功德藏,如是名为诸陀罗尼门。

  2、诸三昧门:佛说三昧如虚空无边,分为二种:声闻法中三昧和摩诃衍法中三昧。展转为门名三昧门。如暖法是顶法三昧门,顶法是忍法三昧门,如是展转乃至金刚三昧门,是为声闻法中三昧门。摩诃衍中三昧门:如初地为二地三昧门,如是展转乃至九地是十地三昧门,十地是无量诸佛三昧门。如是等总名诸三昧门。

  又陀罗尼和三昧的不同,在于心相应和心不相应。声闻人中不用陀罗尼持诸功德,菩萨为一切众生,必须陀罗尼持诸功德,故陀罗尼唯大乘有,诸三昧不同,或时易身则失。故大小乘共有。所以论说:“欲得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当学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提要

  《释初品中随喜回向等》

  一、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以随喜功德胜二乘人

  随喜,即见人作功德,心欢喜赞叹。

  论中先总说菩萨随喜声闻、辟支佛施、戒,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六事,能过其上。因求声闻、辟支佛人,勤身作功德疲劳,菩萨默然随喜,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德多。如工匠以智心指授而去,执斧者疲苦终日,计功受赏,匠者三倍。论后又说明六事已摄一切二乘法。

  接着,又重说共解脱分中的禅定,解脱、三昧,说它是得之甚深,精勤求之乃得,但菩萨以持随喜心,即过其上。并指出此禅定、解脱、三昧非此中所说,此中所泌乃是属解脱分,不能入禅定,属未到地三昧。又说智慧难得已在上卷说,其它的粗行易得不重说。及解释摩诃衍中菩萨以他心智随喜禅定、解脱、三昧无咎。

  二、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回向胜二乘

  经言:“菩萨少施乃至少智,以方便力回向故,而得无量无边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龙树指出六波罗蜜义,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萨若多若少,等心一切,皆是波罗蜜。论中著重举声闻人例以少施而得报大,但有限量,不乃菩萨少施以方便力回向的大。并略分别余波罗蜜多少,来证明菩萨以般若方便力,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少而能得无量无边福德。余人即使多舍财及智慧也不及菩萨以少而得报大,所以当学般若波罗蜜。

  三、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能行五波罗蜜

  五波罗蜜植诸功德,以般若波罗蜜心除其著心邪见,导之令至萨婆若。因此得般若波罗蜜,余波罗蜜才能增益具足。以是故言:“当学般若波罗蜜。”

  四、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能得四种好报

  1、得似佛相好,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菩萨以般若波罗蜜与布施、或持戒、忍辱和合,故能具足如佛。又论中以大小乘法论三十二相业因缘。’一者用声闻法举三十二相业因缘;二者摩诃衍中三十二相业因缘,说十方三世本无相相,佛身以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诸功德庄严,但为利益众生,故以世俗谛说有三十二相庄严生身。,

  2、得生菩萨家: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于众生中发甚深大悲心,于一切法不著不别,能生不退转乃至信坚固家,是为生菩萨家。

  3、得鸠摩罗伽地: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从初发心断YIN欲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菩萨道,离诸恶事,广度众生,是名得鸠摩罗伽地。

  4、常不离佛: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修生忍法忍,得福德具是;或修念佛三昧,得三昧智慧力故,以是菩萨能得常不离佛的殊胜果报。

  《大智度论》卷三十提要

  《释初品中善根供养》

  一、学般若波罗蜜,得善根成就

  菩萨以财法二供养成就善根。1、财供养:以华香、衣服等及以身供养诸佛。2、法供养:菩萨行六波罗蜜,自除烦恼及众生烦恼,度三恶道令住阿坶跋致地,如是以法供养诸佛,即为菩萨善根供养。再习行般若波罗蜜,就可成就此善根供养了。

  二、学般若波罗蜜,可满一切众生愿

  菩萨先供养诸佛,然后持是福德满众生愿。菩萨满众生愿,是给众生今世利乐,经说:“以饮食及灯烛等所须之物皆给与之。”又如来虽能满一切众生愿,但以满众生世间愿,不能使众生脱苦,反生结使,所以佛只与众生一切出世间愿。沦又释“一切”非实一切,乃是满一切能得愿者,其它的以罪重,而不能得。再者。菩萨满一切众生愿,是欲满十方六趣众生愿,非布施自所能办,必须和合般若波罗蜜,所以说欲满众生愿,当学般若罗蜜。

  三、学般若波罗蜜,能令众生住六波罗蜜

  菩萨以衣服等满众生愿,是属于今世利乐,菩萨心不满足,欲令众生得后世及出世利乐,所以次第赞六波罗蜜,教令众生住六波罗蜜中。得无为常乐。是故论说:“欲令众生住六波罗蜜中,当学般若波罗蜜。”

  四、以下是属因中说果

  1、菩萨欲植一善根于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尽,当学般若波罗蜜:

  善根,即指菩萨财法二供养。佛田,即是十方三世诸佛无上福田,余田不能与之伦比。菩萨以财法二供养植于佛田;以智慧力,观知诸法实相,令所得福德如涅槃无尽毕竟空.不生不灭,入诸法实相中。所以应学般若波罗蜜。

  2、欲得佛赞其名,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不著相,但欲知己实德,求佛赞叹证实,非是求佛供养,因余人皆不能知。又佛亦不著相,之所以种种赞叹菩萨,乃因欲以大悲心引导一切,恭敬供养菩萨,令得成就佛道。所赞之者,如文殊、观音等大菩萨,这些菩萨已出三界,能化身无量,入生死中。教化众生。所以说当学般若波罗蜜。

  3、菩萨欲一发意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学般若波罗蜜,得身通变化力,乘是神通力,故——念能疾速超越十方恒河沙世界。

  4、菩萨欲一发音,使十方恒河沙等世界闻声,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学般若波罗蜜,得六神通,增长梵声相,故一发音即能过三千大干世界至十方恒河沙世界。

  5、菩萨欲使诸佛世界不断,当学般若波罗蜜:

  此乃菩萨心愿,欲令国国相次不断,皆使众生发心作佛。事实上,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众生种也无量,非是一佛一菩萨所可尽度。

  《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提要

  《释初品中十八空》

  本卷论说学般若波罗蜜能知十八空义。

  一、内法空:谓内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皆空,无我无我所。

  二、外法空:谓外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皆空,无我无我所。

  三、内外法空:谓内外法十二入皆空,无我无我所。

  四、空空:以空三昧、破内法空、外法空、内外法空,无我无我所。

  五、大空:又称十方空。十方相无有边际,遍一切处、遍一切色,故名。

  六、第一义空:第一义名诸法实相。菩萨观诸法实相,不可破坏、无受无著,故名。

  七、有为法空:有为法名因缘和合生。

  谓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有为法无我无我所,常相不可得故空。

  八、无为法空:无为法名无因缘,常不生灭,犹如虚空。有为法与无为法相待而有,除有为则无无为,除无为则无有为。因之,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

  九、毕竟空:内法空、外法空、内外法空、空空、十方相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无有一法而不空,故称毕竟空。

  十、无始空:众生无有始,无明覆、爱染系,往来生死,始不可得。

  十一、散空:散指事物的局部,如车以辐、辋、辕、毂等众多部件和合而成。若将各部件散离,各在一处,则失车名。若五阴各散一处,则人不可得。

  十二、性空:性名自有,不待因缘生。一切有为法待因缘生,则是作法,无有实性。

  若不待因缘生,则是无法。因一切诸法性不可得故,名为性空。

  十三、自相空:一切法总别二相皆空。

  总相如无常等。别相,诸法虽皆无常,而皆各有自相。如地坚相、水湿相、火热相、风动相等。知总相、别相皆空,名自相空。

  十四、一切法空:一切法指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空等。依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总相、别相、依相等门类,予以诠释,是一切法,本来皆空。

  十五、不可得空:若人闻上述诸空,心生怖畏,佛为说不可得空。如佛言:我从初发心,乃至成佛,及十方佛,於诸法中求,实不可得。谓菩萨行六度及十地功德法,皆趣不可得空,无受无著。

  十六、无法空:无法指已灭法。是法灭故,名无法空。一说:无为法,无生、住、灭,名为无法。无法空,破一切法灭时。

  十七、有法空:诸因缘和合生故有法,有法无故,名有法空。一说:有为法,有生、住、灭,名为有法。有法空,破一切法生时住日寸。

  十八、无法有法空:无法有法相不可得,名无法有法空。此空对生灭法,一时俱破。一说:有为法、无为法等空,名无法有法空。

  最后,龙树说:“是为菩萨欲住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三十二提要

  《释初品中四缘义》

  本卷论述学般若波罗蜜,能知四缘义,如、法性、实际义,并赞叹菩萨的大力功德。

  一、四缘义

  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生。所谓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

  1、因缘:有五因名因缘。(1)相应因:心法从内外处因缘和合而生,如梦如幻,虚诳无有实性。心以心数法相应为因,心数法以心相应为因。二者同相同缘,故名相应。(2)共生因:一切有为法,各有共生因,互相佐助。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济。(3)自种因:过去善种,为现在、未来善法因。过去、现在善种,为未来善法因。不善、无记亦如是。如是一切法,各有自种因。(4)遍因:苦谛、集谛所断的结使,是一切垢法的因。(5)报因:行业因缘,得善恶报。

  2、次第缘:心心数法,次第相续无间。

  3、缘缘:心心数法,缘尘生起。

  4、增上缘:诸法生时,不相障碍。

  般若波罗蜜於——切法无所舍,无所破,毕竟清净,无诸戏论。因少智。人著四缘而生邪见,如来为破著故,说诸法空,而不破四缘。

  二、诸法如、法性、实际

  1、如:如有二义(1)各相:如地坚相,水湿相,火热相,风动相。如是等分别诸法,各有自相。(2)实相:於诸各相中分别,求实不可得。

  2、法性:如—十八空,空是诸法实性。一切色法中皆有空分,诸有为法中,皆有涅架性,是名法性。

  3、善入法性,是为实际。以法性为实证之际。法性名实,入处名际。

  三、赞叹菩萨大力功德

  1、菩萨能知三干大干世界中大地、诸山微尘数。

  2、菩萨能以一毛的百分之一毛,举三千大干世界中的大海、江、河、池、泉诸水。

  3、三千大干世界中,一时诸火皆燃,菩萨——吹全灭。

  4、三干大干世界中,诸大风起,欲吹破三千大干世界及诸须弥山王,菩萨以一指遮其风力,令其安然。

  5、菩萨一跏趺坐,遍满三千大干世界虚空。

  6、菩萨以—·毛举三千大干世界诸须弥山王,掷过他方无量阿僧滥诸佛世界。

  ?、菩萨以一食一衣,华香璎珞等,供养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

  8、菩萨使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众生,悉证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

  本卷最后指出:菩萨深知诸法实相,无取无舍,无所破坏。以大悲心,还修福行,先行布施。如亿耳阿罗汉,若以一华施於佛塔,九十—劫,人天中受乐。馀福德力,得阿罗汉。又如阿输迦王小儿时,以土施佛,王阎浮提,起八万塔,最后得道。以般若波罗蜜心行布施,无所著故,得大福报。以慧方便力故,具足五波罗蜜。施人、受人、财物不可得故,具檀波罗蜜;罪、不罪不可得故,具尸罗波罗蜜;心不动故,具羼提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具毗梨耶波罗蜜;不乱不味故,具禅波罗蜜;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三十三提要

  《释初品中到彼岸等》

  本卷叙述学般若波罗蜜,能为诸佛眷属,能不起六蔽,能得三种福处,能得五眼,能闻诸佛所说十二部经。

  一、能为诸佛眷属

  菩萨初发意时,已在一切众生前,能利益声闻、辟支佛。如文殊师利七十二亿劫作辟支佛,化辟支佛人,令其成道。菩萨欲为诸佛眷属者,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瞿毗耶、耶输陀为内眷属。六年苦行时,侨陈如等五人给使。成道时,弥喜、罗陀、须那刹多罗、阿难、密迹力士等为内眷属。转*轮时,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须菩提、迦旃延、富楼那、阿泥卢豆、文殊、弥勒、飚陀婆罗等人为大眷属。此就佛随世间身而言,若就法性生身,如《不可思议解脱经》说:“佛欲生时,八万四千一生补处菩萨在前导,菩萨从后而生,譬如阴云笼月。”

  二、能不起六蔽

  悭心、破戒心、痈恚心、懈怠心、乱心、痴心,是为六蔽,能障六波罗蜜。如欲不起六蔽,当学般若波罗蜜。

  三、三种福处

  福指善有漏身语意业。生福处有三种,谓布施、持戒、修定。

  1、布施:什么是布施:布施是指在施物时,心中产生舍想,对治悭心的一种心理活动。论中列举韦罗摩菩萨十二年行布施,须帝粲弩菩萨以二个爱子,施十二丑婆罗门,以妻及眼施化婆罗门等诸多事例。

  2、持戒:佛说五戒福是。论中略举杀罪相,详如《尸罗波罗蜜》中说。

  3、修定:修慈是修定福。以欲界众生多痈多乱,故先说慈心是修定福。佛说慈心有五利:(1)刀不伤,(2)毒不害,(3)火不烧,(4)水不浸。(5)於一切痈怒恶害众生中,见皆欢喜。

  四、得五眼

  五眼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1、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

  2、天眼:虽见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无碍,但不见诸法实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

  3、慧眼:得智慧,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但不能度众生,以无分别故。

  4、法眼:悉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但不能遍知一切众生方便道。

  5、佛眼:无事不闻、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为难。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五、十二部经

  l、修多罗:谓四阿含,诸摩诃衍经,百五十戒经。

  2、滥夜:重颂,重复长行内容。

  3、伽陀:孤起,无长行偈颂。

  4、受记:佛与九趣众生受记的内容。

  5、优陀那:自说?佛无问自说。

  6、尼陀那:因缘,佛说法之因缘,为诸经六序品。

  7、本事:记载佛陀与弟子前生行谊。

  8、本生:记载佛陀前世修行之种种悲行。

  9、譬喻:以譬喻宣说法义。

  10、广经:指摩诃衍,如《般若》、《法华》等经。

  11、呣佛略:未曾有经。如佛现种种神力,众生怪未曾有。

  12、论议经:答诸问者。如佛说四谛,问者问曰,何等为四?何者是谛?佛一一与以解答。

  《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提要

  《释初品中信持》

  本卷叙述菩萨学般若波罗蜜,当信持三世佛法,发十八大愿。

  l、对十方诸佛说法,受持不忘。并能依教起行,为他人演说。

  2、闻三世诸佛说法,能自利利人。

  3、于入胎时,出生时,成道时,转*轮时,般涅架时,现大神通,放大光明,遍照世间幽暗之处。

  4、我于恒沙世界无三宝处,宏扬三宝,赞叹三宝,劝人信仰三宝。

  5、令恒沙世界众生,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狂者得念,裸者得衣,讥者得食。

  6、令恒沙世界在三恶道的众生,皆得人身。

  7、令恒沙世界众生,皆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众道果,皆成声闻、辟支佛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8、令一切众生具佛威仪,行如象王,足离地四指。结跏趺坐,其身正直。常偃石胁,累膝而卧,食不著味,美恶等一。

  9、有无量千万亿诸天众,围绕恭敬,至《释奉钵品》第二菩提树。

  lo、于菩提树下成道时,以诸天宝衣为座。

  11、我成道时,四威仪中,地悉为金刚,即从金刚际出如莲华台,直上持菩萨坐处,令不陷没,故佛道场坐处,名为金刚。

  12、菩萨于出家日,即成佛道,即转*轮。转*轮时,无量阿僧滥众生得不退转位。

  13、于成道时,无量阿僧爁声闻僧,一闻法,皆得阿罗汉果。

  14、有无量阿僧槛菩萨僧,一闻法,皆得阿坶跋致。

  15、我成佛后,寿命无量,光明具足。

  16、我成佛后,世界无有YIN欲、痈恚、愚痴,亦无三毒之名。

  17、般涅坶后,法无灭尽,亦无灭尽之名。

  18、我成佛时,十方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闻我名者,必得成佛。

  五波罗蜜,如鸟无两翼,般若波罗蜜,如有翼之鸟。因此般若波罗蜜能成办大事,故言得诸功德及大愿,当学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三十五提要

  《释奉钵品》第二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一

  一、《释奉钵品》第二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四天王以四钵奉上菩萨。三干大干世界,从四天王天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欢喜,请转*轮。善男子、善女人,各各欢喜,愿为是人作父母、妻子、亲族、知识。

  诸天当作方便,令是菩萨离于YIN欲,从初发意常作童贞,不与色欲接触。唯断YIN欲出家者,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龙树强调YIN欲为诸结之本,宁以利刀割截身体,不与女色相会合。刀截虽苦,不堕恶趣;YIN欲因缘,于无量劫,受地狱苦。人受五欲,当不得生梵世,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在断欲方面,有三种类型:

  l、如世间人受五欲,后舍离出家,得菩提道。

  2、从初发意断YIN欲,修梵童贞行,乃至成佛,不犯色欲。

  3、或有菩萨得无生法忍,住六神通。为教化众生,与众生同事而摄取之,或作转轮圣王,或作阎浮提王、长者、刹利,随其所须而利益之。譬如幻师、幻作五欲,于中娱乐。

  菩萨幻师亦如是,以神通术,于众生中,化作五欲。但菩萨不染于欲,以种种因缘,毁訾五欲。欲为炽然,欲为秽恶,欲为毁坏,欲为如怨。

  二、《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一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一切法但有名字,如菩萨、佛、般若波罗蜜、五阴等,但有名字。如是则我、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众数、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是一切法皆不可得,不可得故空,但以名字说。

  菩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时,满十方恒河沙等世界,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智慧,欲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干分、百干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菩萨一日修智慧,超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之上。

  为什么菩萨的智慧,这样的殊胜?因为菩萨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就佛道,度脱无量众生,令得涅架,而不作是念,我等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就佛道,度脱无量众生,令得涅架。譬如莹火虫,不作是念,我力能照阎浮提,普令大明。

  《大智度论》卷三十六提要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二

  (本品中舍利弗向佛提出三个问题:一菩萨如何住阿滥跋致地,净佛道?二菩萨住何等地,能为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三菩萨如何习行般若波罗蜜?

  一、菩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住空、无相、无作,知诸法不生不灭,即是阿滥跋致地。住阿滥跋致地中,教化众生,净佛世界,灭除身口意粗恶之业,是名净佛道地。

  二、菩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世间才有一切善法,如十善、五戒、四禅、四空定、四无量心、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十八空、十八不共法、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大慈大悲、四向、四果、辟支佛、佛道等。所以说唯有菩萨出世,能生起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常为声闻、辟支佛作福田。

  三、菩萨云何习行般若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1、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照见五众、十二入、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有为法、无为法等一切诸法空。论中详细分析五众?是以五众涵盖一切法。

  2、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习行七空。

  所谓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佛法说空,广说有十八空,略说有七空,以七空多利益众生故。

  3、菩萨修七空时,不见五众若相应、若不相应。不见五众生相、灭相。不见五众垢相、净相。心、心数法无形,则无住处。故色不与受合,受不与想合,想不与行合,行不与识合。心、心数法中无触故,不得和合。行者入空三昧,见色为空,不见五众。以五众不异空,空不异五众。五众即是空,空即是五众。

  4、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能观的空、无相、无作之智,不与所观的空、无相、无作之理合。即空三昧不与空法合。若空三昧与空法合者,是空从因缘生,则不名性空。

  5、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入诸法自相空,观五众不作合,不作不合。合者:诸法自相,如地坚相等,不在异法中。不合者:诸法自相,不在自法中。

  6、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三际法,前际不与后际合,后际不与前际合;现在不与前际、后际合,前际、后际不与现在合。过去已灭,不能为因为缘。未来未有,不能为因缘。现在乃至一念中不住,云何能为因缘?佛常说三际及名字皆空,云何言合?

  《大智度论》卷三十七提要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三

  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萨婆若不与三际合。以萨婆若是实法,三际是生灭相,求觅不可得,云何和合?萨婆若不与五众、十二入合,以菩萨甚深智慧解诸法空相。萨婆若不与度、四念处、八圣道合。以执著心行三十七道品,故说不合。萨婆若不与佛十力、十八不共法、菩提合。以佛十力、十八不共法、菩提,不可见故。

  二、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习五众有无、常无常、乐非乐、我无我、寂非寂、空非空,有相无相,有为无为。众生多著有无等见,是二种见,虚妄非实,远离中道。譬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著有著无,二事俱失。

  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为六波罗蜜、阿槛跋致、净佛世界、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十八空、如、法性、实际等法,行般若波罗蜜。以六波罗蜜乃至实际皆空,无有自性,如梦如幻,心无所著。

  四、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飞往恒沙世界供养诸佛,乃至我以天眼见十方众生死此生彼,不作是念:有法与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不作是念:我疾得法性或不得,法性不与空合,空不与法性合。

  五、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十八界不与空合,空不与十八界合。以十八界是相,空是无,有无云何合?

  六、佛告舍利弗,诸相应中,般若波罗蜜相应,为最第一,最尊、最胜、最妙、为无有上。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有法出法性,亦不见是法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是法诸佛授记,亦不见有法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不生我相、众生相。众生毕竟不生不灭。此空相应,於诸相应中为第一相应。菩萨习空,不生悭心、犯戒心、痈心、懈怠心、乱心、无智心。能生大慈大悲。

  《大智度论》卷三十八提要

  《释往生品》第四之一

  舍利弗问佛,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从何处终,来生此间;从此间终,当生何处?

  一、从何处终,来生此间

  1、从他方佛国来,疾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来生此间。诸深妙法,皆现在前。在所生处,常值诸佛。

  2、有一生补处菩萨,兜率天上终,宋生此间。是菩萨不失六波罗蜜。随所生处,一切陀罗尼门,诸三昧门,疾现在前。

  3、有菩萨人中命终,还生人中者,除阿毗跋致,是菩萨根钝、不能疾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诸陀罗尼门,三昧门,不能疾现在前。

  二、从此间终,当生何处

  1、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常值诸佛,终不离佛。供养诸佛,度脱众生。

  2、还生欲界,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成就众生。

  3、或生四天王天处,或生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於中成《释往生品》第四之二就众生,净佛世界,常值诸佛。

  4、或生梵天,作大梵天王。从梵天处游一佛国至一佛国。值所有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转*轮者,请转*轮。

  5、一生补处菩萨,何以但生兜率天,不生余处?答曰:若他方世界来,天龙鬼神,求其来处不明,谓是化人。若人中死后生,成佛道者,人起轻慢,天则不信。无色界无形,不得说法,故不於中生。色界深著禅味,不能利益众生。下三欲天,结使深厚,粗心错乱。上二天结使既厚,心濡不利。唯兜率天,结使薄,心濡利,常是菩萨住处。

  6、有三种利根菩萨,久植福德智慧。

  (1)是人初发心时,行六波罗蜜,登菩萨位,得阿呣跋致地。

  (2)是人初发心时,便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便转法输。度无量阿僧槛众生已,入无余涅架。

  (3)是人初发心时,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与无数百千亿菩萨,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净佛世界。如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 佛将导遍十方世界,示清净国,令其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

  《大智度论》卷三十九提要

  《释往生品》第四之二

  一、常勤精进:菩萨住六波罗蜜,常勤精进,利益众生。不说无益之事,永离妄语等四口过。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断众生三恶道。以檀波罗蜜为首,安乐一切众生。对饮食、衣服、卧具、房舍、灯烛等,随其所需,皆给与之。菩萨还变身如佛,为三恶道众生说法。变身如佛,遍至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为众生说法,亦供养诸佛,庄严世界。此诸菩萨,皆是一生补处菩萨。

  二、诸根净利:菩萨行六波罗蜜时,成就三十二相,诸根净利,使众人爱敬,然后以三乘法度脱之。什么是菩萨三业不净?若菩萨生声闻、辟支佛心,是为破戒。若菩萨取身口意相,是名为罪。小乘人畏三恶道故,以十不善业为罪;大乘人以一切能生善心取相法,与三解脱门相违者为罪。入诸法实相中,一切诸观、诸见、诸法,皆名为罪。

  三、不舍十善:菩萨从初发心,住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乃至阿呣跋致地,常行十善,不堕三恶道。作转轮圣王,安立众生於十善道,并於无量百千万世,作转轮圣王,值遇无量百千万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四、清净佛道:一切法皆不可得,即清净佛道。菩萨行六波罗蜜,诸贤圣菩萨及佛,了不可得。不得身乃至不得般若波罗蜜,是名法空。不得声闻,乃至佛,是名众生空。菩萨住是二空中,渐渐得一切不可得空,不可得空即诸法实相。菩萨行六波罗蜜时,不念十八界,乃至不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是法空,亦得众生空,观空者亦空。住是无碍般若波罗蜜中,无能坏者。

  五、具足智慧: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中,具足智慧。成就见十方恒河沙等诸佛,听法、见僧,严净佛土。菩萨以是智慧,行六波罗蜜,不得六波罗蜜,乃至行十八不共法,亦不得十八不共法,用是智慧,具足一切法,亦不得一切法,是名菩萨摩诃萨智慧。

  六、净五眼:

  l、肉眼净:菩萨肉眼能见百由旬、二百由旬、一阎浮提、二天下、三天下、四天下、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干世界不等。

  2、天眼净:菩萨天眼所见,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腻吒天,无所不知,无所不见。菩萨天眼,见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中众生,死此生彼。

  3、慧眼净:菩萨不作是念:有法若有为、若无为、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漏、若无漏。是慧眼菩萨,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

  《大智度论》卷四十提要

  《释往生品》第四之三

  《释叹度品》第五

  《释舌相品第六

  《释往生品》第四之三

  一、继上卷“六、净五眼。”

  4、法眼净:菩萨以法眼知是人随信行,是人随法行;是人无相行。是人行空解脱门,是人行无相解脱门,是人行无作解脱门。

  5、佛眼净:菩萨求佛道心,入金刚三昧,得一切种智,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是菩萨用一切种智,於一切法中,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知,无法不识。是菩萨成佛道时,得佛眼净。

  二、修神通波罗蜜

  修如意、天眼、他心、宿命、天耳、漏尽六通。获得每一神通后,皆不著斯神通。以神通及已身,皆不可得。菩萨於是神通力,知一切法自性不生,故不著。以是六通能广利益一切众生,故说具足得如是神通,增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於毕竟空中行六波罗蜜

  菩萨住六波罗蜜,净萨婆若道,观一切法毕竟空,不来不去。行六波罗蜜时,不施不受,非戒非犯,非忍非痈,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此时菩萨不分别布施不布施,持戒犯戒,忍辱痈恚,精进懈怠,定心乱心,智慧愚痴;不分别毁害轻慢恭敬。因为行般若波罗蜜时,对一切众生生平等心,得一切诸法等,安立一切众生於平等法中。菩萨如此於毕竟空中行六波罗蜜,则能成就众生、净佛世界,得一切种智。

  《释叹度品》第五

  有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叶等人赞叹摩诃般若波罗蜜,为尊、第一、胜、妙、无上、无等波罗蜜。自相空、自性空、诸法空、无法有法空是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此波罗蜜能使菩萨具足一切功德,成就一切功德,是不可坏波罗蜜。世尊答复舍利弗等人说:世间所有乐具,若人中,若天上,若离欲乐。是一切乐具,皆由菩萨有。菩萨摩诃萨,为安乐一切众生故,出现於世。

  《释舌相品》第六

  世尊出舌相,遍覆三千大干世界,出无数无量光明,普照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是时佛见大众,於一切诸法,不生不灭,不出不作,得是法忍,便发微笑。告阿难言:是众中十万亿人,於诸法中,得无生忍,是诸人於未来世,过六十八亿劫,当得作佛,劫名华积,佛号皆名觉华。

  《大智度论》卷四十一提要

  《释三假品》第七

  《释劝学品》第八

  一、《释三假品》

  所谓三假,即法假施设,受假施设,名假施设。或称法波罗聂提,受波罗聂提、字波罗聂提。法假施设指五蕴等法;受假施设指五蕴和合故有众生等;字假施设指通过法、受二波罗聂提的名字取二法之相,并形成语言文字。

  龙树菩萨认为,这三假都是应该破斥的,只有通过对这三假的破斥,才能显示出诸法实相。其破斥方法是:“先坏名字波罗聂提,到受波罗聂提;次破受波罗聂提,到法波罗聂提;破法波罗聂提,到实相中。”山①卷四十一PlO②同注①而“诸法实相,即是诸法、及名字空般若波罗蜜。”②因此,般若波罗蜜亦但有名字,菩萨也是如此,但有名字。此名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其实是空,自性不可得。就象火一样.火有能照和能烧的作用,但不能说火在此二法之内。因为火是一,能照与能烧法是二。二不为一,一不为二。也不能说在此二法以外,若在二法外,则闻火之名就不会生此二法想。若在二法中间,则无依止处。因此,火不在三处,但有假名。其他一切法亦是如此。菩萨以诸法实相智慧,于诸法中求,不见一定法。所谓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名字。又不见菩萨及菩萨名字。用是智慧故,破无明等诸烦恼。用是不见及不见智慧故,破著般若波罗蜜及般若波罗蜜名字,菩萨、菩萨名字。诸法实相清净,通达无碍。

  总之,般若波罗蜜不从十方求,亦无与者,决不象金银财宝那样。力求而得。

  二、《释劝学品》

  1、菩萨欲利他故,满一切众生愿,当学般若波罗蜜。具足六度,断一切系缚结使,知一切善法,入诸三昧,当学般若波罗蜜。

  2、菩萨为自利故,欲不堕恶道,不生贫贱家,不住声闻、辟支佛地,不堕菩萨顶,当学般若波罗蜜。

  3、菩萨为除法爱故,当学般若波罗蜜。

  所谓法爱,指菩萨以平等心而生法喜,欲令一切众生皆至佛道。①龙树菩萨认为,法爱于人天中为妙,于无生法忍为累。法爱在无生法忍中没有利益。就象多食不消和给必死之人加药一样,菩萨如果没有方便力,对毕竟空和不生灭法产生爱著,则反为其患。

  4、般若波罗蜜广说三乘故,三乘人应于是中学成。般若波罗蜜中所说的诸法实相即是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则是三乘人所共应精进习行的。另外,在般若波罗蜜中以种种因缘说空解脱门义,这也是三乘人所共学的。经中说:“若离空解脱门,无道无涅槃”。因此,三乘人皆应学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四十二提要

  《释集散品》第九

  一、依集散门破菩萨及菩萨名字

  所谓集,指诸法因缘而生。譬如眼、色因缘生眼识,根、尘、识三事和合生眼触,眼触因缘生受、思等心所法。是中邪意念故,生诸烦恼罪业;正忆念故,生诸善法。善恶业受六道果报。从是身边复有种种善恶业,如是展转无穷,是名为集。所谓散,指诸法因缘而灭。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诸法无集无散,生无从来,灭无从去,但诳于眼,毕竟是空,无所有故。因此,菩萨及诸法名字不住,亦不不住。不住者,法性空故,名字无住处,是依第一义说。不住者,有因缘所和合而生的幻化相,是依世俗谛说。若名字因缘和合无,则世俗浯言众事都灭?世俗谛无故,第一义谛亦无,二谛无故,诸法错乱。故此,依集散门观之,菩萨及诸法名字,因缘和合故无所有。以是故,不住亦不不住。

  二、依不住门,破诸法相,说般若波罗蜜

  龙树菩萨认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应住一切法,因一切法相空故,不可得故。如果菩萨无方便,以吾我心在诸法中住,则不受般若,亦不具足般若,因不具足般若故,不能得萨婆若。②所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仅垢法中不能住。善无记法中亦不能住。因为善法和无记法其本身虽然无罪,但能为生罪因缘。如佛在经中说,若“菩萨以吾我心行般若波罗蜜,住色中即著色,为生色故作诸业,受想行识亦如是”。

  三、依空门、毕竟无相门,说菩萨一切不受

  菩萨——切法不受与声闻、辟支佛一切法不受不同。二乘人诸法不受无有广大之用,不利不深,亦不坚固。二乘人只有漏尽时才一切法不受,菩萨久远来就知一切法不受。二乘人虽一切法不受,但还有种种不良习气,有障有碍,故其无受不清净。菩萨一切法不受,是以般若波罗蜜入诸法实相,一切法空,毕竟无相,不可得故,不受不舍,此彼岸不度,世间相即是涅架相,涅架相即是世间相,一相所谓无相。论曰:“虽求佛道,于此中亦无好丑相,及受舍相,以是故,非法亦非非法,是名菩萨般若波罗蜜一切相不受。”①如先尼梵志,不取相住信行中,用性空智入诸法相,不受色、受、想、行、识,亦不离色、受、想、行、识见是智慧。以是故,此梵志信诸法实相。菩萨一切法不受,是通达诸法实相的表现。

  《大智度论》卷四十三提要

  《释集散品》第九之余

  《释行相品》第十

  一、《释集散品》第九之余

  本卷接上卷内容,直显般若波罗蜜之体相。什么是般若波罗蜜之体相呢?论曰:“今明般若之体,何等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者,是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若有佛、若无佛,常住法相、法位。”⑧

  关于般若之相,龙树菩萨分两个方面来论述。第一个方面为二门说。论曰:“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密。色法是一边,无色法是一边;可见法,不可见法;有对、无对;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等诸二法亦如是。复次,无明是一边,无明尽是一边,乃至老死是一边,老死尽是一边,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是一边,此非般若波罗蜜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罗蜜。如是等二门,广说无量般若波罗蜜相。”⑧第二个方面是三门说,论曰:“复次,离有、离无,离非有非无,不堕愚痴而能行善道,是为般若波罗蜜。如是等三门,是般若波罗蜜相。”④

  二、《释行相品》

  本品论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有方便与无方便的区别。

  1、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若有行相,则是无方便,不能得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及后世苦。更不能得声闻、辟支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若无行相,则是有方便。菩萨行无相般若波罗蜜时,行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因为般苦波罗蜜自性不可得,故不受。无所有性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所受三昧可使菩萨摩诃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与声闻、辟支佛共。

  为什么有行相和无行相是区别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无方便与有方便的标准呢?龙树菩萨认为,取相是为初学者说,无相是为行道,住解脱者说,是实相说。行者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先取善相,破不善相,后以无相相,破善法相。若破不善而不破善相者,善即为有患,生诸著故。以无相相破善法相,无相亦自破。因为无相是善法所摄。就象冰雹害谷,过后自消。

  3、除诸法不受三昧外,其余108种三昧亦能使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这108种三昧只有在离涅架远时才是行般若方便,至离涅架近时,只有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方便,其余三昧皆入此三昧中。为什么呢?因为般若波罗蜜不异诸三昧,诸三昧不异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般若波罗蜜。菩萨入是三昧时,于诸三昧不知不念。

  《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提要

  《释幻学品》(亦作《幻人品》)第十

  《释句义品》第十二

  一、《释幻学品》

  本品主要论述一切法皆是幻法及善知识与恶知识的区别。

  l、一切法皆是幻法,阐述幻与法不一不异的关系。龙树菩萨认为,一切法与幻无异,“色不异幻,幻不异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异幻,幻不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即是幻,幻即是阿耨多罗三菩提。”①因为一切法皆是幻法,所以其体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菩萨于如是法学般若波罗蜜故,无所有,无所得。以无所得故,当得萨婆若。萨婆若亦无所有,无所得。

  2、菩萨善知识能使新发意菩萨闻般若波罗蜜得方便,无惊、无怖,无畏。论中说,新发意菩萨有两种因缘使其听闻般若波罗蜜后心生怖畏。一是内因缘,指无正忆念,无利智慧,于众生中无深悲心,内无行般若之方便。二是外因缘,指不生中国,不得闻般若波罗蜜,不得善知识断疑。这里主要论述的是善知识守护引导在菩萨学般若波罗蜜时的重要意义。龙树菩萨认为,善知识教人不著任何一法。如药师和合诸药,冷病者与热药,但是对热病者则为非药,故不可著。菩萨亦如是,于众生中起大悲心,不著一切法,于智慧无所得,但欲度众生。以无常、空等种种观,观诸法,诸法亦不可得,教人以是智慧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恶知识教人离一切种智相应心行般若,大失利益。恶知识说法的特点,大都是教人远离六波罗蜜,或不信罪福报,或言诸法毕竟空汝何所行?或赞叹小乘,汝但自免生老病死苦,众生何预汝事?恶知识往往不教佛弟子觉知魔相。总之,恶知识用有所得,取相忆念分别来说佛法,不教人觉知种种无量魔事。恶知识对于我们学习佛法的障碍比盗贼还要厉害,因为盗贼只能害我们今世一身,恶知识则世世害人。贼只能害命夺财,恶知识则害慧根,夺佛法无量宝。

  二、《释句义品》

  l、无句义是菩萨句义。因为一切菩萨句义入般若波罗蜜智慧光中则不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无有义处,亦无我。如鸟飞虚空无有足迹,如日出无暗,劫尽无一切物。

  2、因为无句义是菩萨句义,所以菩萨观一切世间善法,不善法、无记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共法、不共法皆是自空相,无碍相,不二相,不应著。因为一切法自相空,不动故。

  《大智度论》卷四十五提要

  《释摩诃萨品》(亦作《金刚品》)第十三

  《释断见品》第十四

  《释富楼那品》第十五

  一、《释摩诃萨品》

  本品主要论述菩萨于必定众中为上首,故名摩诃萨。必定众指性地人,八人①,须陀恒、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初发心菩萨乃至阿鞞拔致地菩萨。佛陀根据后世所受的果报不同,把众生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正定必入涅架者,第二类是邪定必堕恶道者,第三类是不定者。摩诃萨是第一类中最上最大者。

  二、《释断见品》

  本品主要论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断一切见网,故名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虽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等等心,不共声闻辟支佛心,但都不念有是心,亦不著是心,以一切法无所有故,名摩诃萨。论曰:“诸烦恼实相,与常性空心相无异,但住凡夫地中,是垢是净;住圣人地中,修无相智慧故,无所分别。但愍众生故,虽复有说,心无所著。

  ……菩萨能观诸法性常空,不可得空,毕竟清净。以是故,说阿耨多罗三藐提心,无等等心,不共声开辟支佛心,不念有是心,亦不著是心,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②

  三、《释富楼那品》

  本品主要论述菩萨大庄严和发趣大乘的含义。

  l、菩萨摩诃萨以萨婆若心行六度,不取不著诸波罗蜜相,是菩萨摩诃萨大庄严。

  菩萨行檀波罗蜜时,摄其他波罗蜜,与此相应,菩萨行尸罗波罗蜜时,摄其他波罗蜜,乃至行般若波罗蜜时,亦摄其他波罗蜜,是名菩萨摩诃萨大庄严。为什么一波罗蜜中摄其他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大庄严呢?因为波罗蜜各各别,则行力势少,就象没有集中起来的士兵一样,没有战斗力。如果兵力集中,同时出击,那么再大的敌人也能战胜。菩萨也是如此,六波罗蜜一时具足庄严,故能破烦恼魔人贼,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另外,菩萨摩诃萨行布施等六波罗蜜时,以萨婆若心,共一切众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向声闻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摩诃萨大庄严。是大庄严菩萨十方诸佛欢喜,如人远行重有资粮,又如破贼备有器仗。是大庄严为菩萨所有,不与声闻辟支佛共。因为声闻辟支佛虽亦行布施等六度,但有量有限,自为度身及若干可度众生,故不名大庄严。菩萨所度,不分别不齐限为若干众生,而是为了让一切众生尽入大乘作佛,故名大庄严。菩萨行大庄严,自行檀波罗蜜,亦令一切众生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

  2、菩萨以四无量心,行六波罗蜜,为利益众生故,发趣大乘。如菩萨以四无量心行檀波罗蜜时,入慈心作是念:我当安乐一切众生;入悲心作是念:我当拔济一切众生;入喜心作是念:我当度一切众生;入舍心作是念:我当令一切众生诸漏水尽。菩萨发趣大乘,总是以四无量心行一切法,若但行四无量心,或单行某一波罗蜜,则不名发趣大乘。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提要

  《释乘乘品》(亦作《乘大乘品》)第十六

  《释庄严品》第十七

  《释摩诃衍品》(亦作《问乘品》)第十八

  一、《释乘乘品》本品论述菩萨乘大乘道之相。

  l、菩萨因众生空入法空中,行般若波罗蜜时乘檀波罗蜜,不见施者、受者、财物,能如是者名乘于大乘。余波罗蜜亦如是。菩萨以不离心离诸烦恼及二乘意。为萨婆若故,修四念处,修亦不可得,毕竟清净故,是名乘于大乘。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2、若菩萨知一切法假名字,于名字和合中复有名字,一切世间出世间皆是假名,是名乘于大乘。

  3、菩萨发大庄严,具足神通,成就众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所经佛国,供养诸佛,拔三恶道众生,同时还变身无数,各各于佛前听受大乘法,名乘于大乘。

  4、大乘名毕竟清净六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乘大乘时,以五神通而自庄严国土。菩萨住是乘中,常不离诸佛,乃至得佛道,名乘大乘。

  二、《释庄严品》

  本品主要论述菩萨大庄严的三种类型。

  1、菩萨六度乃至一切种智大庄严。菩萨行六度乃至一切种智时,因决定誓愿广大无边故,名大庄严。菩萨修六度、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都不作是念:我度若干人令住檀波罗蜜,不能度余人。菩萨修行,常发大愿,我当悉令无量阿僧祗众生住诸功德中,如幻师于四衢道中化作大众,利益一切过往之人。

  2、菩萨摩诃萨无大庄严为大庄严。因诸法自相空故,菩萨大庄严亦空,菩萨大庄严空故,无大庄严为大庄严。如果菩萨能如实知色、色中定相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尔。若知诸法空寂相,则不舍本愿精进,发大庄严非是难事。

  3、无缚无脱大庄严。因为一切法无所有故,离故,寂灭故,不生故,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成就众生,净佛世界皆无缚无脱,故称无缚无脱大庄严。

  三《释摩诃衍品》

  1、六波罗蜜是摩诃衍。六度中,般若波罗蜜与摩诃衍是一义异名。因为六度摄一切法故。论曰:“若说般若波罗蜜,则俱说菩萨道,所谓从初发意乃至成佛。譬如王者来,必有营从,虽不说从者,当知必有。摩诃衍亦如是……以是故,一切助道法,皆是般若波罗蜜。”①也就是说,一切助道法,皆是摩诃衍。

  2、十八空是摩诃衍。广释初品中菩萨摩诃萨欲住十八空当学般若波罗蜜的道理。佛说十八空,略而言之可归结为四空,三空或七空;广而言之则无量无边,一切法都空。所以十八空是摩诃衍。

  《大智度论》卷四十七提要

  《释摩诃衍品》第十八之余

  上卷已说六般罗蜜和十八空是摩诃衍 ,本卷接上卷内容主要论述无量无边本昧和合亦名为摩诃衍的道理。

  菩萨所行三昧,虽然有无量无边之数,但略而言之,有代表性的只有108种。本卷经和论的内容都是对这108种三昧的逐一解释。但是经的解释和论的解释并不雷同,现将首楞严三昧第一和离著虚空不染三昧第108的两种解释列表比较如下: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龙树菩萨对108种三昧的解释相对而言比较详细。为什么会详细呢?有三个原因:

  1、佛自说108三昧时,时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则不然,论者释其义,令得易解耳。

  2、佛说三昧,多说其果,而龙树菩萨则是因缘果报俱说。譬如观身不净

  昧,身是因缘,三昧是果。

  3、佛为应适众生之机故,但说一法,而龙树菩萨是广演分别诸事。如一切有漏皆是苦因,但佛只说爱。因此佛的说法比较单刀直入,简明扼要,切中闻法者之病。

  108种三昧,归结起来都是释禅波罗蜜,如果广演开来,则一切三昧都在其中。所以无量无边三昧称合是摩诃衍。

  《大智度论》卷四十八提要

  《释四念处品》(亦作《广经品》)第十九

  本品接前两卷内容,论述四念处等十八种摩诃衍法。

  一、列举四念处等十八种法若与般若波罗蜜毕竟空和合,则能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是菩萨摩诃萨摩诃衍。这十八种可称为摩诃衍的法为:

  1、四念处。

  2、四正勤。

  3、四如意足。

  4、五根。

  5、五力。

  6、七觉支。

  7、八正道。

  8、空、无相、无作三三昧。

  9、十一种智。

  10、未知欲知、知、知者三根。

  11、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三昧。

  12、十念。

  13、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

  14、十力。

  15、四无所畏。

  16、四无碍智。

  17、十八不共法。

  18、四十二字等语等陀罗尼门。

  二、上述十八种摩诃衍中,四处是重点内容。龙树菩萨在本品用了大量篇幅详细介绍了四念处的修观方法,修观作用及大小乘人在修习过程中的主要区别。

  1、修观方法。四念处共包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个方面的内容。本品在介绍修观方法时,以观身不净为主,介绍了内身中循身观的六种观法:

  ①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如身所行,如是知。

  ②若来若去,视瞻一心。屈伸俯仰,服僧伽梨,执持衣钵,饮食,卧息,坐立,睡觉,语默,入禅,出禅亦常一心。

  ③一心念。入息时知入息,出息时知出息;入息长时知入息长,出息长时知出息长;入息短时知入息短,出息短时知出息短。

  ④观身四大。作是念: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⑤观内身从足至顶,周匝薄皮,种种不净充满身中。

  ⑥若见弃死人身,一日二日,至于五日,膨胀青瘀,脓汁流出,自念我身亦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

  2、修观作用。论中说,通过修习四念处的种种观法,可以使行者得定心,破四颠倒。破四颠倒故,开实相门。开实相门已,则愧本所习。如人夜食不净,他了知非,羞愧其事。

  3、大小乘人在修习四念处法上的区别:声闻修四念处由煨至顶,由顶至忍,由忍至世第一法乃至阿罗汉道。菩萨修四念处时,于是观中不忘本愿,不舍大业,先用不可得心调伏其心,住是地中。虽然有烦恼,心常不堕。由煖法至顶法,是声闻与菩萨共的,而由忍法至世间第一法则是菩萨柔顺法忍。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辟支佛道是菩萨无生法忍。

  所以,菩萨修四念处等法,是与般若波罗蜜毕竟空和合的,以不可得故,除世间贪忧,是菩萨摩诃萨摩诃衍。

  三、略论其余十七种摩诃衍法。

  《大智度论》卷四十九提要

  《释发趣品》第二十之上

  一、总列菩萨从初地至十地的发趣业。

  1、初地行十事。

  2、二地常念八法。

  3、三地行五法。

  4、四地应受行不舍十法。

  5、五地远离十二法。

  6、六地具足六法。

  7、七地二十法不应著二十法应具足。

  8、八地应具足五法。

  9、九地应具足十二法。

  10、十地菩萨与佛无异。

  二、具体论述一至六地菩萨的治业内容和万法。

  1、初地菩萨行十事的具体内容和方法:①应萨婆若心集诸善根。②应萨婆若心生四无量心。③与一切众生行无所分别布施。④对那些能教人在萨婆若中住的善知识,亲近谘受,恭敬供养。⑤应萨婆若心求法,不堕声闻、辟支佛地。⑥世世于佛道中出家。⑦若见佛身相,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离念佛。⑧若佛现在,若佛灭度后,为众生说法,初、中,后善,妙义好语,净洁纯具。⑨菩萨若自恃而生侨慢,应作是念:我剃头著染衣,持钵乞食此是破憍慢法,我云何于中生侨慢?又此侨慢,在人心中则覆没功德,人所不爱,恶声流布。后身高  铭常生弊恶畜生中,若生人中,卑鄙下贱。知是侨慢有如是无量罪过,破是侨慢。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人求财,犹尚谦逊下意,何况求无上道?⑩不假布施、持戒、学问,但修实语。

  2、二地菩萨常念八法的具体内容和治业方法:①戒清净。②知恩报恩。⑧住忍辱力,于一切众生无嗔无恼。④以成就众生为喜。⑤不舍一切众生,念欲救一切众生。⑨入大悲心。如是念,我为一一众生故,如恒河沙等劫地狱中受苦乃至是人得佛道入涅架。⑦信师恭敬谘受,于诸师如世尊想。⑧勤求诸波罗蜜。

  3、三地菩萨满足五法的具体内容及行持方法:①多学问无厌足。若此间世界,若十方世界诸佛所说,尽欲闻持。②净法施,施时不求名利后世果报,乃至为众生故,不求小乘涅架,但以大悲于众生,随佛转*轮。③净佛世界,以诸善根回问。④受世间无量勤苦不以为厌。⑤住惭愧处,耻诸声闻,辟支佛意。

  4、四地菩萨受行不舍十法的具体内容和行持方法:①不舍阿练若处。②少欲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欲。⑧知足,得一切种智。④不舍戒,不取戒相。⑤秽恶诸欲。

  ⑥厌恶世间心。⑦舍一切所有。⑧根、尘两种识处心不生故,心不灭。⑨不惜一切物,于一切物不著不念故。

  5、五地菩萨远离十二法的具体内容和行持方法:①远离亲白衣,从一佛界至一佛界,常出家剃头著染衣。②远离比丘尼。③远离悭惜他家。如是思惟:我自舍家,尚不贪不惜,云何贪惜他家。④远离无益谈说。⑤远离眨恚。远离自大,不见内法。⑥远离懱人,不见外法。⑦远离十不善道。⑧远离大慢,行十八空。不见诸法定有大小相,不见法可作大慢者。⑨远离自用,拔七种侨慢根本。@远离颠倒。⑩远离YIN、怒、痴。

  6、六地菩萨具足六法的具体内容和行持方法:①不作声闻、辟支佛意。②布施不生忧心。③见有所索,心不没。④所有物布施,不言是物可施,是物不可施。⑤布施后心不悔。⑥不疑深法。(按:六地菩萨应具足的六法又可指六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五十提要

  《释发趣品》第二十之余

  《释出到品》第二十一

  一、《释发趣品》之余

  上卷论述了菩萨从初地至六地的发趣业。本卷继续介绍七地至十地中各菩萨的行业及治业方法。

  7、七地菩萨二十法所不应著的具体内容及治业方法。①不著我。②不著众生。⑧不著寿命。④不著众数乃至知者见者。⑤不著断见。⑥不著常见。⑦不应作相。⑧不应作因见。⑨不著名色。⑩不著五众。⑾不著十八界。⑿不著十二入。⒀不著三界。⒁不作著处。⒂不作所期处。⒃不作依处。⒄不著依佛见。⒅不著依法见。⒆不著依僧见。⒇不著依戒见。除此之外,七地菩萨还应具足二十法。其具体内容可参考本卷经文部分。

  8、八地菩萨应具五法的具体内容及行持方法:①须入众生心。②游戏神通,以神通力从一佛界至一佛界,亦不作佛界想。③观诸佛界,自住其界,见无量佛界,亦不作佛界想。④如所见佛界,自庄严其界,住转轮圣王地,遍至三干大干世界以自庄严。⑤如实观佛身。

  9、九地菩萨应具足十二法的具体内容及行持方法。①受无边世界所度之分。十方无量世界众生,如诸佛法所应度者而度脱之。②得如所愿。③知诸天、龙、夜叉,犍达婆语。④胎生成就。⑤家成就。⑥所生成就。⑦姓成就。⑧眷属成就。⑨出生成就。⑩出家成就。⑾庄严佛树成就。⑿一切善根功德成满具足。

  10、十地菩萨如佛。具足六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具足圆满。断一切烦恼及习气。

  二、《释出到品》

  本品论述菩萨出与住的问题。

  1、正面论述菩萨从三界中出,至萨婆若中住。因为摩诃衍和萨婆若二法共,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佛经中,二法和一相是为了引导众生而说的;不二法和无相是为了断诸菩萨著而说的。龙树菩萨认为,“无相第一义中不可得,世俗法中有相”。①大乘法属于无相法,所以“用如是法从三界中出,至萨婆若中住,非是实法,亦无所动。”①因为无相法没有出住。也就是说,”诸法皆空,但有名字相,假名语言,今名字亦空。”②佛之所以要在经中说菩萨的出住问题,是为了用法假名字引导众生,是随世俗方便说,非是第一义谛。

  2、论述大乘无住处。为什么大乘无住处呢?因为一切法无住相,萨婆若亦无住相。如果一定要假名它有住,则在不住法中住。所以“是乘无所住处,以不住法不动法故。”③

  3、论述大乘无出者。因为一切法无所有,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等一切法不可得,毕竟清净故,菩萨用不可得法乘是乘出萨婆若,而乘者、法者、出者都无所有。

  《大智度论》卷五十一提要

  《释胜出品》第二十二

  《释含受品》第二十三

  一、《释胜出品》

  1、须菩提以五事问摩诃衍。所谓摩诃衍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亦如虚空受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摩诃衍不见来处,不见去处,不见住处,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三世等是摩诃衍。

  2、本品重点是说摩诃衍胜出。

  (1)先总相说摩诃衍胜出;摩诃衍能破坏一切世间,胜出人天阿修罗上。而须菩提为什么赞菩萨摩诃衍?因三乘中,阿罗汉不能知诸法总相、别相,辟支佛比声闻深入诸法实相,却少有悲心,此二者都不能破魔王外道,唯有菩萨从初发心,于一切众生起大慈悲,利益无量众生、决定知诸法实相,具足六波罗蜜,能破魔王外道,具一切种智,对诸法总相别相悉知悉了。又三界虚诳,如幻如梦,无明虚妄,因缘故有,因果无有定实,一切无常,破坏磨灭,皆是空相,以摩诃衍与三界相违.所以能摧破胜出。

  (2)以别相说摩诃衍胜出,所谓佛三十二相庄严身故,胜出一切众生,佛光明胜日月诸天一切光明,佛音声胜一切音乐,佛*轮胜转轮圣王宝轮,及诸外道一切*轮,佛能破众生颠倒心,说言涅架,实无众生可灭,有如是功德故,摩诃衍能胜一切世间。

  二、《释含受品》

  1、佛因初发心菩萨于内外种种因缘法中著心,是故说摩诃衍如虚空无十方,非长短方圆,非青黄赤白,非过去未来现在,不增不减,无垢无净,乃至非说非不可说等种种相。

  2、摩诃衍如虚空无所有,能受无量无边阿僧抵众生,因众生无有故,当知虚空无有,虚空无有故,当知摩诃衍亦无有,众生、虚空摩诃衍、乃至一切诸法,皆不可得。但有假名以众生空,无佛无菩萨,以有众生,才有佛有菩萨,若无佛无菩萨,则无摩诃衍,以是故摩诃衍能受无量无边阿僧祗众

  3、摩诃衍无来,无去、无住。因色、受、想、行、识乃至无为法,无为法法,无为法如,无为法性,无为法相,等一切法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亦无所住,实相不动。一切佛法中无我,无众生,乃至无知者,见者,无来者、去者,来去相亦应无,三世中求法相不可得。

  4、摩诃衍前际、后际、中际俱不可得。所谓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世空,现在世、现在世空故不可得,三世等,等者空,摩诃衍、摩诃衍自空,菩萨,菩萨自空,空,空相非一非异,不合不散,无有分别,是故三世等空无所有,是等亦空,菩萨能如是解诸法三世等,不以无始世为疲厌,不以未来世无边为难,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如是学三世等空,集诸善功德,便具足一切种智,能如是三世等中住,则能胜出一切世间,及诸天人、阿修罗。

  《大智度论》卷五十二提要

  《释会宗品》第二十四

  《释十无品》第二十五

  一、《释会宗品》

  1、摩诃衍随顺般若波罗蜜,不离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说随顺,因三乘所摄一切善法,皆合聚在般若波罗蜜中,所谓六波罗蜜、三十七助道品,三解脱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无错谬相,常舍行。又摩诃衍空,般若波罗蜜亦空,空义一故,随顺无错。从般若波罗蜜乃至涅架,皆是空,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是同相故,摩诃衍则是般若波罗蜜,摩诃衍、般若无二无别,说摩诃衍,即是说般若波罗蜜。

  二、《释十无品》

  1、以十种广分别菩萨不可得:

  (1)众生无所有故,空故、离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2)色、受、想、行、识无所有故,空故、离故、性无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3)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无所有故,空故、离故、性无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4)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无所有故,空悟  源故、离故、性无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5)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无所有故,空故、离故、性无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6)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无所有故,空故、离故、性无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7)法性无所有故,空故、离故、性无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8)如无所有故,空故、离故、性无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9)声闻乃至佛无有故,空故、离故、性无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10)一切种智无有故,乃至性无故,菩萨前际不可得。

  总之诸法空不异菩萨,菩萨不异空,菩萨空、三世空,无二无别,从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行是诸法故,名为菩萨。

  2、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如虚空无中无边,色、色中不可得,色、受中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不可得,就是菩萨但有假名,假名字中,假名字相不可得,空无所有,一切法不生、毕竟不可得。

  3、诸法和合生,无有自性,一切法从因缘生,如梦如幻,无有真实,五众作者、生者,起者皆不可得、生相亦不可得,毕竟不生即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

  4、菩萨于五众中有五种正观,即不受、不示、不取相、不住、不著、色中行五种正行,是五众皆无生相,若一切法无生相,般若波罗蜜不二不别,得是无生心,即是般若波罗蜜,得知般若波罗蜜,即知诸法不生不灭,以是般若波罗蜜即是不二不别。

  《大智度论》卷五十三提要

  《释无生三观品》(经作《无生品》)第二

  1、须菩提答舍利弗所问,什么是菩萨?什么是般若波罗蜜?什么是观?

  (1)菩萨义者,是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大心,先知诸法各各相,然后知毕竟空相,于是二种智慧亦不著,但欲度众生,于一切别相法中皆得远离。

  (2)般若波罗蜜义者,此中说远离众、界、入乃至一切智,以远离是诸法故,名般若波罗蜜。

  (3)观义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观诸法常无常等,是名为观。

  2、观一切法无生

  (1)如观色不生是非色,色性常自无生,非今智慧力故使无生。

  (2)观色不二是非色,是一切法无相,所有色,所有不二,一切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

  (3)观色入无二法数,色、无生即是不二,色不异无生,无生不异色,色即是无生,无生即是色。

  3、无生观有二种:一者柔顺观,二者无生忍观,无生是柔顺忍观,不毕竟净,渐习柔顺观,得无生忍则毕竟清净。又无生法有两种失;粗失者,杀盗等罪故有三恶道,细失者,用著心布施,持戒等福故,有三善道。

  4、无生法不可以生法得证,亦不可以无生法得证。因生法虚诳,不可以生法得脱生法。无生未有法相,不可以证。二法皆不受,俱有过故。又第一义中无众生故,无须陀洹乃至佛,法空故,无须陀洹果乃至佛道。生、不生是二法不合不散,无有形相。是故诸无生法及无生相,乐说及语言,是一切法皆无相,亦无所生。

  5、若菩萨知一切三界无常空故,不依内不依外,不依两边中间,如是行波罗蜜时,应净色、受,想、行、识,乃至应净一切种智。又新学菩萨如何修是初方便道?菩萨能行二种波罗蜜,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所谓世间者,如菩萨行布施时,有我相,他相、施相。著是三相布施名世间檀波罗蜜。所谓出世间檀波罗蜜,菩萨行施时,我、受者、施物三分清净、是出世间檀波罗蜜。

  6、须菩提答舍利弗问,以何波罗蜜力能分别世间、出世间六波罗蜜。所谓证知诸法中无我,无知者,无见者,是仗般若波罗蜜力,非佛力等。因般若波罗蜜离断常、有无二边故,能生一切善法,又般若波罗蜜无量无边故,能受一切善法,诸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为尊大,有分别通达力。诸波罗蜜中,离般若波罗蜜自体不能成就,是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行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五十四提要

  《释天王品》第二十七

  l、须菩提承顺顷佛意,承佛神力,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

  (1)菩萨摩诃萨所应住般若波罗蜜中,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应当发心。

  (2)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应知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皆是五众别名,菩萨为般若波罗蜜故,观五众等寂灭远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常用无所得空慧观诸法相,如是名为菩萨初入方便行。

  (3)般若波罗蜜相者,菩萨应萨婆若心,观诸法无常、苦、空,如病如疽。以无所得修四念处及佛十力,十八不共法。又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诸法共相因缘、润益增长,分别校计,是中无我,无我所。知不离五众有涅架,不离涅架有五众,五众实相即是涅架,亦知过去世不离未来世,未来世不离过去世,过去世如,未来世如,一如无二。即使菩萨闻赞叹佛法,发心爱乐,把所有功德皆迥向佛道,而迥向心不在菩提心中,菩提心不在迥向心中,是二心皆空,非心相,菩萨能如是从初发心已来,乃至佛道,修是功德,不休不息,用如幻,如梦无所得故,是名菩萨般若波罗蜜。    ’

  2、菩萨摩诃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如所应住与所不应住。

  (1)菩萨摩诃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应如是住;所谓色、色空,菩萨、菩萨空、色空、菩萨空不二不别,乃至一切种智空、菩萨空不二不别。凡夫颠倒故,取五众相,五众和合取菩萨相。般若波罗蜜中,以众生空除众生,即是无菩萨相,以法空除五众,则无五众相,二空无有别异,五众空、菩萨空无二无别。

  (2)菩萨于般若波罗中所不应住者;所谓菩萨不应色中住,以有所得故,不应受、想、行、识中住,以有所得故,……乃至无有十八不共法名字,亦无须陀洹名字、佛无有佛名字不应住,以有所得故。诸佛于一切诸法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菩萨皆是佛子,子法应如父行,诸佛于一切法中无所住,菩萨亦应如是学,用无所住心行般若波罗蜜,如诸佛无住心中亦不住,非不住心中亦不住,毕竟清净。

  3、般若波罗蜜毕竟空义,无有定相,不可取,不可传译得悟,不得言有、无,不得言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亦无,一切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一切法如幻,无说、无听,无知者,微妙无定相,但般若波罗蜜不异五众,五众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是五众非深非妙,乃至一切种智亦非深非妙。

  《大智度论》卷五十五提要

  《释如幻品》(经作《幻听品》)第二十八

  《释散华品》第二十九

  一、《释如幻品》

  l、须菩提为诸天子说幻化人喻。即众生如幻如化,说法者、听法者亦如幻如化,及众生、我、知者;见者、色、受、想、行、识、内空、无法有法空,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须陀洹乃至阿罗汉、佛、涅槃等如幻如梦,为什么?因一切众生中佛为第一,一切诸法中涅架为第一,佛及涅槃虽最上最妙,但皆从虚妄法故空,从虚妄法故有涅架,从福德智慧故有佛,是二法皆属因缘,无有定实,所以,幻梦、涅槃无二无别。

  2、有四种人信受是甚深微妙般若波罗蜜。一者,阿辑跋致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取相无所著,是则能受。二者,漏尽阿罗汉,漏尽故无所著,得无为最上法,常住空无相,无作三昧,随顺般若波罗蜜,则能信受。三者,三种学人正见成就,漏虽未都尽,四信力故,则能信受。四者,有菩萨虽未得阿鞞跋致,福德利根,智慧清净,常随善知识,是人亦能信受。但般若波罗蜜中无法可示,无法可说,受人亦不可得。

  3、般若波罗蜜广说三乘法之教,及护持菩萨之教,及菩萨摩诃萨得一切世间最上辩,皆不可得。因三乘法无有定相,不可得,皆以十八空和合故,摄取菩萨捷疾辩、利辩、不尽辩、不可断辩、随应辩、义辩,一切世间最上辩不可得,亦以十八空和合故。

  二、《释散华品》

  1、三千大干世界诸天,闻须菩提说深般若波罗蜜义,心皆欢喜、即时化华散佛、菩萨摩诃萨、比丘僧,须菩提及般若波罗蜜,用是化华供养三宝。尔时须菩提即说是华不生,色亦不生,若不生,不名为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亦不生,不生故,不名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

  2、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但有假名,须菩提不坏假名说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亦但有假我,知一切法假名。菩萨则应如是学般若波罗蜜。

  3、菩萨摩诃萨如是学;不学色者,假名法中无有定色,菩萨以五眼求色,而不见是色若我、若无我等相。为什么?色中色相空,不可得故,不可见即自相空,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若能于诸法空中无所著,是为真学色空。若人破色而不著空,则色与空不二不別。

  4、菩萨不应色中求般若波罗蜜,亦不应离色求般若,乃至一切种智不应求般若波罗蜜,亦不应离一切种智求般若波罗蜜,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为什么?是般若波罗蜜非色,亦非离色,非色如,亦非离色如,非色法,亦非离色法,乃至一切种智亦复如是。

  5、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及菩萨摩诃萨皆于般若波罗蜜中学成,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般若波罗蜜无量无边;因虚空无量故色无量、色无量故般若波罗蜜无量。·众生无边故般若波罗蜜无边,而众生但有假名,不可得,为什么?众生从本以来常清净故,无所有、无,有无等戏论灭故,是以说众生无边故,般若波罗蜜无边。

  《大智度论》卷五十六提要

  《释三叹品》第三十

  《释灭净品》(经作《现灭净品》)第三十

  一、《释三叹品》

  1、诸天闻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而欢喜之至,则三反称叹。尊重深般若波罗蜜。佛然其赞,更说甚深因缘,若菩萨行是般若波罗蜜不远离者,当视人如佛,为什么?是般若波罗蜜中虽广说三乘之教亦不生著心,又是般若波罗蜜虽毕竟空而不堕断灭,于二事中不取定相。是事甚深微妙,从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中佛不可得,离此佛亦不可得,诸法和合因缘故有佛,无有自性,若菩萨能如是行者,当知菩萨即是佛。

  2、若人于是般若波罗蜜,若听闻、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当得种种功德:

  (1)魔若魔天不得其便,因菩萨得诸法实相烦恼断除,则坏烦恼魔,天魔亦不得其便,入无余涅架故,则坏五众魔及死魔。

  (2)人不得其便;若人来恶口骂詈,刀仗打斫,菩萨常行四无量心,为集诸功德故,后以般若波罗蜜空相,令除邪见,不著众生亦不著法。

  (3)不得横死;因菩萨从初发意来常行布施于一切众生中,悉皆平等,好心供养,亦行是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故不得横死。

  3、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得为诸天所守护,供养、恭敬、尊重。以一切菩萨断三恶道,虽未离欲,能遮众生十不善,开三善道门,供养菩萨即供养佛。因般若是三世佛母。若为般若故供养菩萨,则为供养佛。又恭敬供养初发意菩萨胜于供养二乘人。菩萨有三事,一用萨婆若心行,二常不离六波罗蜜等诸功德,三由是菩萨断三恶道出三乘,依二乘人不能断三恶道出生三乘。

  二、《释灭净品》

  1、菩萨摩诃萨受是般若波罗蜜,为已总摄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摄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道、一切智一切种智。所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现世若外道邪魔、增上慢欲乖错破坏菩萨般若波罗蜜心时,是般若波罗蜜神力令彼适生恶心即时灭去。后世若魔外道增上慢人欲轻毁难问,破坏般若波罗蜜尽不能成,以般若波罗蜜力,令彼人恶心转灭,功德转增,又种种诤论起,欲来破坏,以般若波罗蜜威力故,随所起处即灭。

  2、菩萨受持、为他说,正忆念般若波罗蜜者,十方现在诸佛亦共拥护,令善法增长,不善法灭。是人深乐善法故能于善法,四种正法求。而二乘人不能具足四行,以不深乐善法故,又菩萨摩诃萨行世间善法,无方便著吾我故生高心,若行出世间六波罗蜜,知一切法不可得:为回向萨婆若,为不生高心。

  《大智度论》卷五十七提要

  《释大明品》(经作《宝塔大明品》)第三

  一、《释大明品》

  1、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受持、亲近、读诵、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或但书写般若波罗蜜经卷,能得种种功德。

  (1)读诵般若者,远离恶法,调伏其心,烦恼折服,修集福德智慧,于一切众生有慈悲心,教化众生除去恶心,故入军阵中,不为刀箭所伤,亦不为毒药,虫道、火坑、深水如是众恶皆不能伤,为什么?是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呪,善男子善女人于是明咒中学,自不恼身,亦不恼人,亦不两恼。是人不得我,众生、寿命、知者,见者皆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乃一切种智亦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所以三世诸佛学是大明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若人但书写般若波罗蜜经卷,于舍供养,不受、不读、不诵、不说、不正忆念,是处若人非人不能得其便,因是人为诸天所守护,是般皮罗蜜所止处,诸天皆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礼拜,为什么?般若波罗蜜是诸佛之母,尽心供养功德无量。

  2、若人闻是般若波罗蜜,书写、受持、亲近、读诵、正忆念,及华香璎珞,擣香泽香,幢盖伎乐,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则为供养一切种智。因受持乃至供养般若波罗蜜,或供养佛舍利,而供养般若波罗蜜得福多。

  因般若波罗蜜能生五波罗蜜,无方便智慧布施,不名檀波罗蜜,智慧因缘故生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般若波罗蜜是诸声闻、辟支佛、菩萨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依止。

  3、善男子善女人亲闻,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亦恭敬尊重赞叹供养是般若波罗蜜,则为供养过去、未来、现在佛,因十善道,乃至一切种智,皆摄在般若波罗蜜中,一切声闻及辟支佛、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学是法得度彼岸。

  二、《释述成品》

  善男子善女人书写般若波罗蜜,持经卷受学,读诵,加复供养等,当得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因诸佛一切智、一切种智、从般若波罗蜜中生,又六波罗蜜及十八不共法诸佛法从般若波罗蜜中生,又诸佛五眼皆从是中生,成就众生,净佛世界。

  般若波罗蜜在于世者,佛、法、僧三宝不灭,十善道乃至一切种智皆现于世。

  《大智度论》卷五十八提要    悟源《释劝持品》第三十四《释梵志品》(经作《遣导品》)第三十五

  《释尊道品》(经作《阿难称誉品》)第三十六

  一、《释劝持品》

  1、佛为令人信心转深,复说受持般若波罗蜜功德。

  (1)若阿修罗生恶心,共三十三天斗,尔时汝读般若波罗蜜者,其恶心即灭,若二阵相对时,读诵般若者,阿修罗即退去。

  (2)诸天人若五衰相现,若闻般若波罗蜜实相,诸法虚诳,无常空寂,信是佛法,心清净故,还生本处,而且能世世受福乐,渐成无上道。

  (3)过去,未来世诸佛,今现在十方诸佛及弟子皆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无余涅槃。

  (4)是般若为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般若波罗蜜咒别于外道诸咒术,能起烦恼,又不善业故,堕三恶道,又能随贪欲瞑恚,自在作恶。而般若波罗蜜咒,能常于众生道德乐,能灭禅定、佛道、涅槃诸著,能令人离生老病死,能立众生于大乘,能舍一切不善法,能生一切善法。

  (5)受持般若波罗蜜,是人今世终不中毒死,不为刀毒、水火所伤,往到官所,官不谴责,不但人不得其便、还复恭敬供养。后世能世世所生常不离十善道,不堕三恶道,受身完具,不生下贱等家。学佛所学道故,得变化身似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随心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听受诸法,教化众生,渐渐得成佛道。

  二、《释梵志品》

  若闻、受般若波罗蜜,感致众魔及诸外道不得其便,今欲证验,令人信知故。尔时帝释如佛教,受持般若,使外道梵志终不能中道作碍,断说般若波罗蜜,而遥远佛,复道还去。非但梵志,一切世间人持恶心来,不能得便。魔来问难亦复如是。为什么?因一切诸佛、菩萨、及诸天常守护般若.诸佛一切种智从般若中求,离般若无一切种智,亦不得言般若即是一切种智,般若波罗蜜、一切种智不二不别。

  三、《释尊导品》

  1、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以般若波罗蜜为尊导。一切有为法中,智慧第一,一切智慧中度彼岸,般若波罗蜜第一,比如行路虽有众伴,导师第一。般若亦如是,虽一切善法各各有力,般若波罗蜜能示出三界,到三乘。若无般若波罗蜜,虽行布《释舍利品》第三十七施等善法、随受业行果报有尽,尚不能得小乘涅架,何况无上道。所以般若波罗蜜是无上智慧,诸佛之母,诸法宝中第一宝。

  2、若人受持,读诵乃至正忆念般若波罗蜜时,无量诸天皆来听法,是诸法师若疲极,不欲说法时,诸天益其胆力,使说法人于四部众中心无怯弱,若有论难,亦无畏想,为般若波罗蜜所护持故。又以般若波罗蜜力,是人功德远闻,诸天世人皆所爱敬,若有问难毁谤,悉能降伏。

  《大智度论》卷五十九提要

  1、佛举般若波罗蜜与舍利对比。舍利虽不及般若,但舍利从般若波罗蜜生,般若熏修故,人所恭敬尊重供养。一切法中无二相,不以舍利为小,不以般若波罗蜜为大,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分别相。为利益新发意菩萨,释提桓因于舍利、般若二分中取般若。又般若波罗蜜无相无貌,无言无说故,见般若波罗蜜与见佛等无异、是故若人受持读诵般若者,能令人得是无相法,心无怖畏,亦不堕三恶趣道及二乘道。

  2、诸佛说十二部经根本者,所谓般若波罗蜜是。供养十方诸佛,若复有供养般若经卷亦等无异。此中佛说般若所以福德胜因缘,所谓般若能破一切苦恼,衰病、怖畏等。般若波罗蜜大宝故,无诸怖畏,无所乏短,如无价宝珠,能除众生八万四千病,能转—‘切众生心性所乐所欲,能照一切烦恼相应无明黑暗,及不共无明,及一切法中不了痴黑暗。所以诸圣法中般若为第一,行者得是般若波罗义,即入佛道。

  3、有为诸法相,无为诸法相,皆般若波悟  源罗蜜中摄,有为善法是行处,无为法是依止处,此为新发意菩萨所学。若菩萨得般若波罗蜜方便力,应无生忍,则不爱行法,不憎舍法,不离有为法而有无为法,是故不依止涅架。因菩萨行是诸法实相,虽能观一切众生心,亦不得众生,虽能行一切法,亦不得一切法,以得无所得般若波罗蜜故。

  4、菩萨行六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用无所得法和五波罗蜜和合故,此即是行般若波罗蜜,若但行般若,不行五法,则功德不具足,若与五波罗蜜和合,则功德具足。

  但虽众行和合,而以般若为主,若布施等诸法离般若波罗蜜,则有种,差别,至般若波罗蜜中,皆一相无差别。

  5、若人自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同书写般若经卷于他人令供养相比较,书写于他人令供养得福德多。因自独行读诵、正忆念般若者虽难,以我心故功德少,书写经卷与他者虽易,以有大悲心,作佛道因缘,无吾我故,功德大若人自供养舍利,复有人以舍利于他人令供养亦复如是,以于他人令供养得福多。

  《大智度论》卷六十提要

  《释十善品》第三十八

  l、佛以种种比喻来说书写般若波罗蜜

  经卷与他人福德甚多,及菩萨应为他人演

  般若波罗蜜义,菩萨应具足般若波罗蜜,教

  他人舍相似般若波罗蜜。

  (1)若善男子善女人,书写般若波罗蜜经卷于他人令读诵,胜教一阎浮提人行十善道。此中说所以胜因缘,所谓般若波罗蜜,广说诸无漏法,成三乘道,入涅架不复还,十善道但善有漏法,受世间无常福乐,还复堕苦、是故不如。佛更说比喻:若有人教一阎浮提人,令得声闻,辟支佛道,不如有人教一人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得福多。为什么?须陀洹至辟支佛皆从菩提生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种种说佛道因缘。是故书写般若经卷与人,胜以十善教四天下乃至如恒河沙等世界。

  (2)善男子善女人,为他人种种因缘演说般若波罗蜜义,开示分别令易解。所谓般若波罗蜜义者,不应以二相观,不应以不二相观,非有相非无相,不入不出,不增不损,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取不舍,……乃至非实际,非不实际。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义,为人演说令易解,得福甚多,胜自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正忆念,因诸过去、未来,现在佛皆于是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当得。

  (3)菩萨应具足般若波罗蜜,菩萨行布施时,不得与者,不得受者,不得所施物,为具足檀波罗蜜,乃至修般若波罗蜜时,不得智者,不得修智者,菩萨若如是以无所得行六波罗蜜,即是般若波罗密正义。

  (4)菩萨应教众生舍相似波罗蜜。所谓相似波罗蜜者:末世众生不见佛、菩萨,但见经书邪忆念故,著心取相。菩萨应怜愍众生,教舍相似波罗蜜,修习真般若,所谓真般若者,即人以不著心不取相,说五众无常,但为破常颠倒执,不著无常。

  2、若人教阎浮提乃至恒河沙世界中人,令得声闻,辟支佛道,不如为他人演说般若波罗蜜义,诸圣贤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故,又有人近佛道,疾欲成佛,教是人般若波罗密正义者,其福最多,为什么?福田深厚,其法能令众生增长故,福亦大。所以菩萨不行六波罗蜜,不成无上道,则无须陀洹乃至辟支佛。由于菩萨因缘故,十善道乃至无量诸法出现于世,是故三恶道断,有刹利大姓,乃至诸佛出现于世,是故菩萨说般若波罗蜜正义,教近佛道,福德最大。

  《大智度论》卷六十一提要

  《释随喜品》第三十九

  1.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于声闻,辟支佛,一切众生若持戒、若修定、若布施、若随喜福德,是菩萨随喜福德,最上、第一、无上、无与等者。何以故?声闻、辟支佛及一切众生布施、持戒、修定、随喜为自调、自净、自度故起,而菩萨随喜福德为调一切众生、为净一切众生、为度一切众生故起。随喜福德者,不劳身、口业作诸功德,但以心方便,见他修福,随而欢喜,作是念:一切众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为殊胜1

  2.念诸佛福德随喜,回向无上道,是所念过去事,是事不如所念,原因为:一者,过去无量阿僧爁劫,诸佛久已灭度,无复遗余;菩萨或无宿命智,或有而不能及,但以如所闻忆想分别,故不如所念。二者,诸佛及功德,出三界、出三世,断戏论语言道,如涅槃相毕竟空清净。随喜者,分别诸佛及诸弟子善根功德,是回向心及无上道非实,故不如所念。诸菩萨以方便力,他勤劳作功德,他勤劳作功德能于中起随喜,福德胜自作者。是随喜福德,即是实福德,所以者何?念过去佛,即是念佛三昧,亦是六念中念佛乃至念天等。因行清净戒,入禅定,起毕竟智慧,和合故能起正随喜。

  3.若诸菩萨摩诃萨,久行六波罗蜜,多供养诸佛,种善根,与善知识相随,善学自相空法。是诸菩萨、是缘、是事,诸佛诸善根随喜福德,不取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不二法非不二法,非相非不相,非可得法非不可得法,非净非垢、不生不灭,是名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否则,不名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如是知,是般若波罗蜜无有法,乃至檀波罗蜜亦无有法。色无有法、受、想、行、识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法。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能如是回向,是名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若新发意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受是般若波罗蜜,以无所得故,无相故,乃至檀波罗蜜亦如是,是新发意菩萨,于过去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爁世界诸佛中断生死道乃至得正智解脱,于一切众生乃至净居天,所种善根,是一切和合称量,以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菩萨若如是知,是诸法尽灭,所回向处,是法亦自性空,能如是回向,是名真回向。若菩萨如是知,无有法能回向法,一切法自性空故,能如是回向,是名正回向。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不堕想、心、见颠倒,何以故?菩萨不著是回向,亦不见以诸善根回向菩提心处,是名菩萨摩诃萨无上回向。若菩萨于十方三世一切法,决定心知,于是法中无生者灭者等,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念。不得不念故,不取不舍,入诸法实相中。作是念:如诸法实相,我亦如是以随喜福德回向,不分别诸法,不坏法性,是名最上回向,果报常无性故。

  5.若菩萨摩诃萨,知所起福德,知五众、十二入乃至十八不共法等一切法是离相,知随喜福德乃至十八不共法自性离,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是名菩萨摩诃萨。佛为诸菩萨说所应回向法,用无相故。无相者,以无相智慧,和合回向福德者,名为无相。无相有三种:假名相,如车、屋、林等;法相,如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无相相,离上二相,但有无相相。用如是法回向,随喜福德,大利益众生,有大果报。大利益者,佛云:若三干大干世界众生,行十善乃至五通。

  《大智度论》卷六十二提要

  《释照明品》第四十

  《释信毁品》第四十一之上。

  一、《释照明品》第四十

  1.般若波罗蜜中,说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无戏论垢浊,毕竟清净,故能遍照过去、未来、现在、无为及不可说五种法藏,如舍利弗赞叹般若波罗蜜毕竟清净、不著三界,除诸暗冥,安稳、最上、是一切种智,能转三转十二行*轮、示诸法性等。

  2.供养礼敬般若波罗蜜,当如供养礼敬佛陀。何以故?经云:“世尊不异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不异世尊;世尊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是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中,出生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般若波罗蜜中,生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五神通,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般若波罗蜜中,生佛十力、—卜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菩萨般若波罗蜜,胜余五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中,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

  3、若行者观色等诸法不生相,是则生般若波罗蜜,因色等乃因缘和合起,行者知色等虚妄不令起,不起故不生,不生故不得,有得故不失。是般若波罗蜜无生相,故无所合。若般若波罗蜜有法合者,若善、若不善等,是不名般若波罗蜜。今无所合,故入般若波罗蜜法数中。是般若波罗蜜,不破坏诸法,不生不得不失故,而能成就菩萨,令得至佛。若菩萨用有所得,如是分别一切智等,一切法若合若不合,或云一切法无合不合,取是空相,言般若空无所有不牢固,是菩萨失般若波罗蜜。

  4.信般若波罗蜜则不信色,不信受、想、行、识;不信眼乃至意;不信色乃至法;不信眼界乃至于意识界;不信檀波罗蜜乃至禅波罗蜜;不信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信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不信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信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菩萨道;不信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亏至一切种智。何以故?色不可得故,信般若波罗蜜,不信色;乃至一切种智不可得故,信般若波罗蜜,不信一切种智。

  5.般若波罗蜜又名摩诃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观色等诸法,随色等性如实观,不作大,不作小,无合无散,非量非无量,非广非狭,非有力无力,毕竟清净,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名摩诃般若波罗蜜。

  二、《释信毁品》第四十一之上

  1.信解是般若波罗蜜者,无量无边阿僧槛劫即发菩提心,供养十方诸佛,从初发心广行六度,必是大德人,未圣而能知圣法故,十方诸佛清净世界终而来生此间。若见般若经卷,即时生心如见佛;披卷寻义,即时生心如从佛闻,如是信力、慧力成就,即能随顺解深般若波罗蜜义。

  2.般若波罗蜜不可得见闻.诸法入般若波罗蜜中,皆一相、无相,是中无分别闻者、见者及可见、可闻。诸法入般若波罗蜜中,如百川归海,皆为一味,是故说般若波罗蜜不可见、不可闻。

  3.菩萨行佛道,习行如是深般波罗蜜有二种情况:一者,有菩萨新发意即能信受常行是深般若波罗蜜;二者.有菩萨久发意,却不能信受是般若波罗蜜。不能信受是般若波罗蜜者,因其人久远劫来,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信不受,由此业因缘,起愚痴业因缘,由愚痴业因缘,疑悔恶邪,毁訾破坏般若波罗蜜。是破坏般若波罗蜜之罪,甚于五逆之罪,因毁谤般若者,自失大利,亦令他失;自远离般若,亦令他远离;自坏善根,亦令他破善根,乃至自破亦令他破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能令人作佛,故毁般若者罪则无喻,甚于五逆之罪也。’

  《大智度论》卷六十三提要

  《释信毁品》第四十一之下

  《释叹净品》第四十三之上

  一、《释信毁品》第四十一之下

  1.以积集口业故,有是破法重罪。愚痴之人,在佛法中出家受戒,破深般若波罗蜜,毁訾不受,如是则破十方三世诸佛一切智等诸功德,破佛功德故,即破十方三宝。

  2.愚痴之人破深般若波罗蜜有四因缘:一者为魔所使;二者不信深法,不信不解,心不清净;三者与恶知识相随,心得懈怠、坚著五受众;四者多行嗔恚,自高轻人。以是四因缘,愚痴之人毁訾破坏深般若波罗蜜。

  3.随恶知识、种不善根者于深般若波罗蜜难信难解,与此相违,名信般若波罗蜜。佛说五众、六度、四念处、乃至一切智、一切种智,不缚不解,因为一切无所有性,是五众等诸法,于三世中,求不可得,但有假名。

  4.佛说三毒实性清净,故色等诸法亦清净。三毒净与色等诸法净不二不别,无明净故诸行净,从十二因缘乃至一切种智亦复如是。

  二、《释叹净品》第四十三之上

  1.舍利弗问清净相,佛为作证。是清净有种种名字,或名如、法性、实际,或名般若波罗蜜,或名道,或名无生无灭、空、无相、无作,无知无得,或名毕竟空等,如是无量无边名字。是般若波罗蜜相,虽不可见、闻、说乃至破坏,而毁谤得无量罪;信受正行,则得无上果报。是清净般若波罗蜜,能令一切贤圣无边苦尽,有是大利益,而亦不著是清净般若波罗蜜,如是有无量因缘毕竟清净,是净甚深,色等诸法本末因果清净故。是净能破一切法中戏论无明,能与毕竟空智慧光明,是故言净明。是净甚深,毕竟清净,无垢、无著、不相续、不生三界、于三界无所受等。

  2.须菩提说清净相,佛为作证。须菩提云我净故五众等净。因我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五众等亦如是。毕竟空即是我清净。五众清净难解,我空易解,是故以易解喻难解。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须陀洹果乃至佛道亦如是,我清故,是法亦净,其自相空故。龙树云:清净相有二种,一者用二法清净,即名字(如不垢不净等)清净;二者不用二法清净,是真清净。真清净,即诸法毕竟空相。佛说毕竟空的内容,指我、法二空。得我、法二空,于一切法中无所得。

  《大智度论》卷六十四提要

  《释叹净品》第四十二之下

  《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上

  一、《释叹净品》第四十二之下

  1.求菩萨道者取心相,所谓檀波罗蜜乃至随喜福德取相诸善法,内著我、外著法,堕碍法中。取心相者,所谓菩萨分别悭心、施心、舍悭心、取施心,是名取心相。用是碍法,不能无碍行般若波罗蜜,因色等诸法相毕竟空,故不可得回向无上道。菩萨若欲令众生得无上道,应以实法示教利喜。所谓实法,即灭诸忆想分别,如行檀时,不分别我与等。

  2.佛自说微细碍相。所谓微细碍相者,即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取相念诸佛;又于诸佛,从初发意,乃至法住,于其中间,所有善根,取相忆念,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于诸佛及弟子所有善根,及余众生善根,取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可有相,皆是碍相。不应取相忆念诸佛,亦不应取相念诸佛善根。

  3.诸法一性无二,一性,所谓毕竟空;无二者,无毕竟不毕竟。一法性即是无性,毕究空不应著不应取相,从因缘和合生故,若无性即是性,以不起不作故,后世苦不相续,能如是知般若波罗蜜,一切诸碍皆远离。若远离诸碍,则自在得无上道,此般若波罗蜜难知难解,因无见、闻、知、识、得者故。此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不从心、五众乃至十八不共法生故。

  二、《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上

  1.若菩萨不行一切法,不得一切法,所谓常无常,乃至若净若不净,是名行般若波罗蜜。一切法者,从色乃至一切种智,是菩萨行法。菩萨若不行色等不具足,是行般若波罗蜜。因色等不具足,则非色等,色非常相故。菩萨不行色等无碍者,是行般若波罗蜜。

  2.是般若波罗蜜甚深,若说若不说,无增无减,是诸法实相,如虚空、如幻人,毁赞—如。修般若波罗蜜,应不忧不喜,如修虚空。菩萨修般若波罗蜜,所为甚难,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誓庄严,故一切天人皆应礼拜。所谓大誓庄严,如虚空无色无形,若有欲举虚空,是为难,众生法亦如虚空毕竟空,而菩萨欲举三界众生著涅槃中,是故名大誓庄严。须菩提以种种因缘譬喻说菩萨欲度众生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度虚空。

  3.般若波罗蜜有无量力、贵重、不用守护。般若波罗蜜中皆空,如幻、如梦、毕竟空不可守护。菩萨若一心信受,正念思维。入禅定观诸法实相,有无量大利,不须守护。譬如人欲守护虚空,徒自疲苦.于空无益,若人欲守护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

  4.菩提行般若波罗蜜不念色,不念是色若常无常等,不以色故心生骄慢;不念色是我所,入无我门,直至诸法实相中。是人能不念梦,不念是梦等。若不能破色著,是人于色错,于梦亦错,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幻、焰、影、化等亦如是。

  5.般若波罗蜜甚深,此品中了了说诸法实相故,是以三千大干世界中诸天,持诸供养具,宋供养佛。欲令诸天信般若故,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各千佛现,佛前说法者,皆字须菩提,难问者,皆字释提桓因。当来弥勒菩萨成佛时,亦如释迦年尼佛说是般若波罗蜜。弥勒菩萨成佛时,以色等诸法非常非无常,非缚非解,非过去、未来、现在等相、因、义说般若波罗蜜。

  6.是般若波罗蜜,第一清净。所以者何?色清净故,虚空清净故,色、受、想、行、识不污故,虚空不可说不可说.不可得,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大智度论》卷六十五提要

  《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下

  《释诸波罗蜜品》第四十四

  一、《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下

  1.若受持、亲近、正忆念般若波罗蜜,无有众患。诸天于六斋日皆悉来集听闻般若波罗蜜。若人于大众中说是般若波罗蜜,得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福德。般若波罗蜜是大珍宝,如如意宝珠,能满一切众生愿,能拔众生恶道及人中贫穷,能令得十善道乃至一切种智,刹利大姓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又名为珍宝般若波罗蜜。是珍宝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不常不失,能令众生毕竟无忧,不取相不生著、不分别、不得定相、无有法爱、断诸戏论、毕竟清净、不受不与、乃至不舍有为法、不与无为法。

  2.渚天闻般若,欢喜踊跃,持供养具莲花等,供养于佛,作是言:我等于阎浮提,见第二*轮转。佛云:是般若波罗蜜非转非还。说世间法者,名为转;说出世间法者,名为还,般若波罗蜜中无此二事,故无转无还,无法有法空故。般若波罗蜜中,无般若波罗蜜相,—切法无相故,乃至余五波罗蜜亦如是,内空乃至一切种智相空亦如是。

  3.须菩提及大众,欢喜赞叹般若波罗蜜,作是言:大波罗蜜,所谓般若波罗蜜,一切法白性空故,自性空亦无自性空,是名摩诃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无法可转、可还、可见、一切法毕竟空故,能如是教、照、分别、显现、解释般若波罗蜜者,是名清净说般若波罗蜜。第一义中,无说、无受、无证、无灭,是说法中亦无毕定福田,诸法同无余涅槃性故。

  二、《释诸波罗蜜》(经作《百波罗蜜遍叹品》)第四十四

  本品列九十种波罗蜜,若广说则有无量波罗蜜。须菩提以智慧深入种种法门,观般若波罗蜜无量无边,以种种分别、赞叹般若,言种种波罗蜜,皆般若波罗蜜,佛以深理成其所赞。九十种波罗蜜,即:无边、等、离、不坏、无彼岸、空种、不可说、无名、不去、无移、尽、不生、不灭、无作、无知、不到、不失、梦、响、影、焰、幻、不垢、无净、不污、不戏论、不念、不动、无染、不起、寂灭、无欲、无痈、无痴、无烦恼、无众生、断、无二边、不破、不取、不分别、无量、虚空、无常、苦、无我、空、无相、十八空、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无作、空、无相、背舍、定、六度、十力、无所畏、无碍智、佛法、如实说、自然、佛。此九十波罗蜜,皆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六十六提要

  《释闻持品》(经作《经耳闻持品》第四十五之上

  1.若善男子、善女人得闻般若波罗蜜果经耳者,是人先世多供养诸佛,今世得遇好师、同学等善知识。因先世供养诸佛,缘今世善知识故,闻般若波罗蜜能信,何况读诵、思惟、忆念。

  善男子等虽未入菩萨位,能信受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如说而行,是人大福德智慧信力故,当知如何阿呣跋致无二。因般若波罗蜜甚深,无相可取、可信、可受,若能信受,是为希有,如空中种植,是为甚难。

  信般若波罗蜜,福德无量,不信者,得罪深重,因诸佛一切智慧,皆从般若中生,故论云:“若有菩萨欲住一切智中,乃至比丘僧,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2.菩萨见色等无常,苦等过罪,故不住色。若不住色,即是能习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不住六度等,即是能习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不住众、界、入,各习其行,何以故?因三世色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若能如是观诸法,散坏不取相,是名能习色等,习色等诸法实相。

  菩萨摩诃萨,若行色等甚深者,则为失般若波罗蜜,若不行色等甚深,则为得般若波罗蜜,因色等诸法甚深相为非色等故。

  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应于新发意菩萨前说。因新发意者,则不信、心没,心没故生疑悔、怖畏,久久难得无上道‘

  3.无有不受记菩萨,闻般若波罗蜜能生信者,或有,当知不过见一佛二佛便得受记。若人往来六道生死中,,或时得闻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忆念,必知是人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吞钩之鱼,虽复游戏池中,当知不久即出,行者亦如是,深信般若波罗蜜者,不久住于生死。

  4.诸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稳多众生.令无量众生得乐,怜愍、安乐、饶益诸天人故。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四摄、十善、六度等成就众生,自利利他。利益有二种:一者,今世利、后世利、为说以法治生,勤修利事;二者,不信教令信,破戒令持戒,寡识令多闻,不好施者令布施,痴者令教智慧,如是等,以善法利益众生。

  《大智度论》卷六十七提要

  《释闻持品》第四十五之下

  1.明菩萨摩诃萨具足修般若波罗蜜之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色增减相,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亦复如是;不见是法非法、三世法、三性法、有为无为法、三界法;不见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何以故?此皆无相故,不可思议故。

  2.若有菩萨摩诃萨,久行六波罗蜜;种善根,多亲近供养诸佛,与善知识相随,是菩萨能信解是深般若波罗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应不分别色、色相、色性,受想行识相、性,十八界亦如是;不分别三界、三界相、性;不分别六度、十八空乃至一切种智,此等皆不可思议故。

  3.般若波罗蜜甚深,色等一切法不甚深故;般若波罗蜜珍宝聚,有须陀洹果宝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宝故,有四禅乃至五神通,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种智宝故;般若波罗蜜清净聚、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清净故。

  4.菩萨若欲书写、读诵、思惟、正忆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时,应速疾而行,不令恶魔留难起故。因佛力故,恶魔不能留难菩萨摩诃萨书写、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修行。菩萨若书写乃至修行般若波罗蜜,为十方诸佛所护,终不远离诸佛,不堕恶道乃至阿坶跋致地,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远。

  5.佛陀般涅槃后,是深般若波罗蜜当至南方,后从南方转至西方,从西方转至北方,是中四众,当书是深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思惟、说、正忆念、修行,以是善根因缘故,终不堕恶道中,受天上人中乐,增益六波罗蜜乃至以声闻、辟支佛、佛乘而得涅槃。

  6.是深般若波罗蜜,后时当在北方广行。于北方之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若书写.受持乃至如说修行,当知是人久发大乘心,多供养诸佛,种善根久,与善知识相随,是人必能具足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能多利益众生,为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7.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前立誓愿:愿行菩萨道,当令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发无上道意,示教利喜,令得阿呣跋致记。佛知是人心大,能有所作,故随喜。未来世界如有人如是行,当得应六波罗蜜诸经,成就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六十八提要

  《释魔事品》第四十六

  《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上

  一、《释魔事品》第四十六

  明什么是菩萨魔事因缘,菩萨魔事有廿六种:

  1.行般若波罗蜜时,难具足六波罗蜜,以是因缘故,乐说辩不即生;2.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著乐说法,以是因缘故,乐说辩卒起;3.书是般若波罗蜜经时,偃蹇傲慢;4.书是般若经时,戏笑乱心;5.书是般若经时,轻笑不敬;  6.书是般若经时,心乱不定;7.书是般若经时,各各不和合;8.作是念:我不得般若经中滋味。便弃舍去。9.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说,若正忆念时,偃蹇傲慢;10.若受持般若波罗蜜经,亲近、正忆念时,转相形笑;11.若受持般若波罗蜜经,读诵、正忆念,修行时,共相轻蔑;12.若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乃至正忆念时,散乱心;13.若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乃至正忆念时,心不和合;14.闻说般若波罗蜜时,作是念:我是中无名字,心刁;清净;15.菩萨学余经①,弃舍般若波罗蜜;16.当来世有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17.当来世有薄福德之人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于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中求萨婆若;18.当来世有薄福德之人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于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持求萨婆若;19.求佛道者,书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乐说诸不如法事;20.若求菩萨道者作是念,无法是深般若波罗蜜;21.求菩萨道者,用文字书般若波罗蜜,以字著般若波罗蜜;22.若求菩萨道者,著无文字般若波罗蜜,乃至著无文字一切种智;23.求佛道者,书写、读诵、忆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时,国土、聚落等种种诸余异念起;24.求佛道者,书写乃至正忆念般若波罗蜜时,得名誉、恭敬,布施供养,乐著是事;25.求佛道者,书写乃至正忆念般若波罗蜜时,见恶魔方便持诸余深经,便起贪著;26.求佛道者,舍是深般若波罗蜜,于恶魔所与声闻、辟支佛深经中求方便道。

  二、《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上

  1.说法人懒惰,不欲为说;或说法人不懒惰,欲令听法者书写、诵持般若波罗蜜;而听法者不欲,此二心不和合;

  2.听法人欲书写、诵持乃至正忆念般若波罗蜜,说法者欲至他方,或二者相反,二心不和合;

  3。说法人贵重布施衣服饮食等资生之具,听法人少欲知足,行远离行,或二者相反,二心不和合;

  4.说法者受十二头陀,听法人不受十二头陀,或者二者反之,二心不和合。

  有此四种两不和合之魔事,不得书写、持诵、问义、正忆念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六十九提要

  《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下

  《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上

  一、《释两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下

  1.继续列举说般若波罗蜜者与听者之间两不和合的情况,有二十一种两不合之事:①说者有信有善,欲书写受持乃至正忆念般若波罗蜜,听者不然,或二者反之;②说者能施一切,听者不然,或二者反之;⑧听者欲供养说者医药等资生之具,说者不欲受之,或二者反之;④说者易悟,听者暗钝,或二者反之;⑤说者知十二部经次第,听者不然,或二者反之;⑥说者成就六波罗蜜,听者不然,或二者反之;⑦说者于六度有方便力,听者没有,或二者反之;⑧说者得陀罗尼,听者无得,或二相反;⑨说者欲令书写受持般若波罗蜜,听者不欲,或二者相反;⑩说者离五盖,听者未离,或二者相反;⑾人书是深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另有人劝是人于是身尽苦入涅槃;⑿有人书是深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另有人对是人赞诸天乃至四禅八定及种种苦、乐,劝此人于是身取四果乃至辟支佛道;⒀说者自在无碍,听者不然,或二者相反;⒁说者欲听者随自意,方与般若波罗蜜,否则不与;⒂者欲追随说者如其意,说者不听;⒃者为财利故,与般若波罗蜜,听者不从,或二者相反;⒄说者欲至他方危命之处,听者不随去,或二者相反;⒅欲至他方谷贵无水之处,听者不随去,或二者相反;⒆欲至他方丰乐之处,听者欲随去,少因缘故不得去;⒇者欲过旷野,多诸豺狼,盗贼之处,听者欲随去,说者不允;(21)说者多有知识檀越,心生乐著,听者少欲知足。因上二十一种两不和台之事,不得书深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当知是为魔事。师徒宜应和合,以成般若大事。

  2.恶魔作大德比丘形像,到菩萨所,行似六波罗蜜魔事。恶魔作佛身金色大光,作佛身及比丘僧,现菩萨前,令菩萨等贪著因缘故,耗减萨婆若,不得书写受持乃至成就波若波罗蜜。

  二、《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上

  1.十方现在一切诸佛常以佛眼视是深般若波罗蜜,因是深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与诸佛一切智,能示世间相故。

  2.般若波罗蜜能生余五波罗蜜,能生十八空,能生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能生佛十力乃至—切种智,能生四果罗汉乃至—切诸佛。所有诸佛已得、令得、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因深般若波罗蜜因缘故。

  3.佛因深般若波罗蜜,悉知无量无边阿僧爁众生心所行,知众生摄心、乱心、染心、痈心、无染心、无嗔心、无痴心;知众生广心大心、无量心等。

  《大智度论》卷七十提要

  《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

  《释问相品》第四十九。

  一、《释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

  1.因深般若波罗蜜,佛悉知一切众生所作所行,六十二邪见等诸邪见,九十八结使等诸烦恼,是故说佛如实知一切众生心数出没屈伸。—切众生心数出没屈伸者,即所谓神及世间常、无常,世间有边、无边四句分别。此中没者,即在家之人为爱结等诸烦恼所没、名为没;九十六种邪见,出家者名为出;屈者,不离欲者;伸者,离欲界。

  2.因深般若波罗蜜,佛知色等五众相乃至空、无相、无作、无戏论等;佛知五众如相,诸行如相,即一切法如相。一切法不出有为无为二法,五众是有为法,五众如,即是无为法。观察、筹量、思维五众能行六波罗蜜,是故说五众是一切法如,一切法如即是六波罗蜜如,佛因得是如相故名如来.能教众生令至涅槃。是如甚深,唯有阿坶跋致菩萨及具足正见人,漏尽阿罗汉能信。

  二、《释问相品》第四十九

  1.般若波罗蜜之深相,是相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所有为,无依止虚空相,此悉为般若之深相,佛为众生故,用世间法说,非第一义谛。般若深相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不能破坏,因相不能破相、相不能知相、相不能知无相、无相不能知相故。

  2.般若波罗蜜为诸佛母,能生诸佛,能示世间相、示世间空、示世间不可思议,示世间离、示世间寂灭、示世间毕竟空乃至有法有法空,示世间独空,是故诸佛依止般若波罗蜜住,供养、恭敬、赞叹是般若波罗蜜。独空者:十八空皆因缘相待,如内空内内法故名内空,若无内法,则无内空,十八空皆尔。是独空无因无待,故名。

  3.般若波罗蜜多为大事故起,为不可思议事故起,为不可称事故起,为无量事故起,为无等等事故起。诸佛大事者,指般若波罗蜜能救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能破一切众生大苦恼,能与佛无上大法。不可思议者,指诸佛法、如来法、自然人法、一切智人法。不可称者。称名智慧,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轻薄,是故不能称。无量者,一切众生中,无有能量佛法、如来法、自然人法、一切智人法。无等等者,一切众生中无有能与佛等者。

  《大智度论》卷七十一提要

  《释成办品》第五十

  《释譬喻品》第五十一

  《释知识品》第五十二

  《释趣智品》第五十三

  一、《释成办品》

  (经作《大事起成办品》)第五十

  叙发起甚深般若波罗蜜因,为大事、不可思议、不可称事、无有量事。般若波罗蜜含受檀等五波罗蜜、十八空、四念处,乃至佛十力、一切种智,因此唯有般若波罗蜜能办声闻、辟支佛、菩萨、佛法。至于如何能成办此不可思议大事?因般若波罗蜜不取、不见、不著色等诸法,乃至佛无上法。当知菩萨摩诃萨能信解此深般若,是与善知识相随,累种善根,多供养佛所致。最后,色欲界天子赞叹般若波罗蜜及行是波罗蜜者,小乘贤圣智断虽相当菩萨无生忍,但不如菩萨一日行深般若波罗蜜。以智慧、大悲、功德有深浅故。

  二、《释譬喻品》第五十一

  以四喻说明行深般若波罗蜜失道与1.船坏弃木喻:船是行者身,木是般若方便,比如航行之船坏时,不取木器等救生晶。势必葬身海底,求佛道者,虽有信乐,但不依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中道衰耗不得菩提。

  2.瓶未成熟喻:瓶是菩萨道,般若方便是火。比如坏瓶取水,破裂归地。求佛道者,未与般若方便和合,不能受持六波罗蜜功德水,至无上道。

  3.船坏检修喻:比如船未检修,就持物航海,中途必遭沉没。商客无方便力,则失重宝。求佛道者,虽有信等功德宝,不为般若波罗蜜守护,则失去一切种智大珍宝,堕声闻,辟支佛地。

  4、老病不起喻:比如百二十岁老者患风寒冷热杂病,无人相扶,难到终点。求佛道者,若无方便般若守护,堕声闻、睥支佛地,不到佛地。

  三、《释知识品》

  (经作《善知识品》)第五十二

  新学菩萨摩诃萨欲学般若波罗蜜,及余五波罗蜜,当先亲近供养善知识,从是处获得关于般若波罗蜜等种种知识,于五阴乃至一切种智不取不著,所有六波罗蜜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后,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发此心故,应:

  1.令生出离,住涅架岸,为安稳世间2.拔脱众生无量烦恼,为安乐世间故。

  3.说法救护众生,断生死苦,为救世间

  4.拔除众生忧悲苦恼,永离怖畏,为世间归故。

  5.为众生说色不生灭,空无依法,为世间依处故。

  6.说色非实?诸法毕竟空,为世间究竟道故。

  7.以八正道船引著涅架洲,为世间洲故。

  8.设不生灭等法接度众生,为世间将导故。

  9.为说色趣,乃至—切种智趣空,非趣非不趣,一切了无可得,为世间趣故。

  四、《释趣智品》

  (经作《趣一切智品》)五十二

  学般若波罗蜜,应知一切种智是众生归趣处。

  菩萨于众生中生大悲心,常修般若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即修一切诸法,亦是无所修。再者,修般若波罗蜜即不受修、坏修。所谓一切诸观有误不受,法相有坏不起著心。若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怖不畏,不疑不悔,以空随顺一切智。何以故?色不碍空,空不碍色,色与一切智如,无二无别。

  《大智度论》卷七十二提要

  《释大品》第五十四

  内容:阐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般若甚深义理,当破著如心,审识佛道甚深易得,掌握无上道法。

  一、般若甚深义理

  佛初成道,心乐默然,不乐说法。因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甚深难见难解,为一切世间所不能信。是甚深法,色乃至一切种智,如相干等,无二无别。如虚空,如法性。不为受色等一切法说,舍一切法说,无可取相,是甚深般若随顺一切法,色空无碍,了不能得。为证知一切如相不分别异,论中引据须菩提如与佛如,同出一脉,随顺佛生,须菩提于漏尽中,常乐毕竟空,所行法不可破坏如虚空,佛法亦如是相,这表现在:

  1.如来如相与须菩提如相,皆是不来不去,是故须菩提随佛生。

  2.如来如相与须菩提如相,即一切法相,亦无如相,是故须菩提随佛生。

  3.如来如相,无异无别,须菩提如相亦尔,是故须菩提随佛生。

  4.三世如、五众如、六度如、十八空如、四念处如乃至一切种智如,如来如,一如无二无别。如来者,如实来到佛法中。

  二、破著如心

  首先四种破著,须菩提不从、不以、不离、不在色等如中,一切法皆归空无所有,无随生者,亦无随生法。次举六千菩萨因取如相别成阿罗汉因缘,即由过去不得般若无分别法,而实际作证。因此,同样行修空、无相、无作,佛与声闻乘的差别,在于有、无般若方便力;在于以无所得离相心行和有所得取相心行,来修布施乃至一切种智。

  三、佛道易得

  般若甚深难知,能于无上道登峰造极者寥寥无几,余者皆退还,是甚深难得法,何以易得呢?体佛深意,无可得无上道,色等法毕竟空,如相无二。色、离色、色等如乃至法性、法住、法位皆于无上道无有退还。

  “入毕竟空门,一切法皆一相;出毕竟空,三乘则异。”①以诸法如,三乘本不可得。菩萨闻是如相,心中不惊、不没、不悔、不疑,当得无上菩提。

  四、成就无上佛道之法

  于众生行等心和慈心。

  1、行等心:于一切众生中无偏无袒,用慈心、下意心利益众生时,能通达无碍,无有恼心,如父母兄弟姐妹般爱敬慈念。

  2.行慈心:于一切众生不起憎爱,唯加愍念,能以自作、教他、赞叹、随喜四法行不杀生等十善道;以此四法行四禅、四无量心等离欲凡夫法;以及行六波罗蜜乃至成就法住、法位,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方便力。

  《大智度论》卷七十三提要

  《释阿呣跋致品》第五十五

  《释转不退轮品》第五十六之上

  菩萨从初发心来,所行因缘、所得果报,是阿吗跋致,受记必成佛,得不退转。由此这两晶一致论述信受般若波罗蜜者,当知阿呣跋致相。

  一、《释阿稗跋致品》

  内容有二:1.自体功德验相(1)不以凡夫、二乘为卑贱,不以佛地为高贵,入于等如中作相应利益语。(2)不著阿呣跋致,于一切法无行、类、相。(3)心入正位,决定外道无实见而不取戒、见行供天等事。(4)不择下贱、八难处生,及受女身。(5)起大悲自作、教他、赞叹、随喜十善。(6)于梦中不起十不善业。(7)行六波罗蜜利生。(8)受持佛法、教化众生,皆共回向佛道。(9)具足菩萨信力,于佛法中不疑不悔。(10)三业柔软,慈业成就。(11)初禅不起五盖。(12)常行寂灭,一切处无爱著。(13)守四威仪,一心护生,无破戒相。(14)资生物洁净,无八万户虫侵身致病,善根增益,身心清净出二乘地。(15)不贪利养不贵他法,但贵佛道。(16)常行功德法,不生贪等六蔽心。(17)定慧合为一味,起诸妙法归法性。

  2.魔事验相:(1)魔化八大地狱巧言恐授阿呣跋致记,即授地狱记。”于心能斌不疑、不动、不惊。(2)魔化比丘劝止行修夕;波罗蜜乃至无上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能不随他语,不为破坏而放弃已念,坚持净修。(3)魔化比丘为说似道法,又化阿罗汉比丘说障道法,能不诤、刁;随.视作助缘法,欣然照行佛道。如此,不离般若波罗蜜功德,心无退转者则具中阿呣致行、类、相。

  二、《释转不退转品》(经作《转不转品》)

  转、依世谛,即转二乘心,直入菩萨位;不转,依圣谛,法无定相,——切归无而无所转。转与不转皆名阿呣致。是故当验其相

  1.觉知魔毁訾无上道如虚空无形无实,是魔事,实令我远离。我当以自相空庄严一切种智,教化令众生皆得果位。且从始至终以坚固、不动、不转心行六波罗蜜,当入菩萨位。

  2、若入初禅、二三四禅乃至灭·受想定禅,则出入自在。

  3、为了众生,但修禅定不受妙果,随所应而受身救度。

  4.唯念菩提。不贵诸法,身处四威仪无有失。

  5.身为白衣受五欲。是为方便摄受众生行檀等波罗蜜?与及于众生中行四法,不生骄慢欺凌众生。

  6.得金刚神王等常随护持,增益功德。

  7.具信力等菩萨五根,知渚佛神通力等,非二乘等能得。

  8.为上人非为下人,——心上求佛道故。

  9.通诸法实相故,不行祝术等邪命法,梵行高洁。

  论中最后点明:阿呣跋致何以故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于色相转,于受想行识乃至声闻辟支佛相,佛相转。”①以是故,名为不转。

  《大智度论》卷七十四提要

  《释转不退轮品》第五十六之下

  《释深奥品》第五十七之上

  一、《释转不退轮品》

  承接上卷内容,论述信受般若波罗蜜者应知的阿呣跋致行、类、相貌。

  1.自体功德验知:(1)细相:乐行空相而不分别五众等决定相,不好说国事、官事等等世俗事。但说六波罗蜜度生法而不为六蔽事。安住法空却不舍一法,引众生趣入法性。近善知识,随愿往生,以方便力生欲界诸佛处。(2)細行:成就不动慧,安住内空等空中,于自证地中不生疑悔。起诸行事:教化众生,净佛世界,从佛植善闻法,达知法空,能起方便退魔及不堕二地。(3)爱乐三世佛法,舍身相护,不惜生命。(4)得闻持陀罗尼,受持佛法不疑不悔,闻毕不忘不失。

  2.魔事验知:(1)魔化佛身妄加印证:“你无阿跋致相,当取声闻地。”或妄授声闻、辟支佛记,即时能觉知佛事。因为佛从不将人引趣二乘。从而心无退没怖畏。

  (2)魔化佛身口吐妄言:“你所学经书是魔说。卽時能觉知魔事,不信他语,则知已得授记,安住于阿呣跋致中。

  论中最后说明:“菩萨虽从初发心已来,名阿呣跋致。阿吗跋致相未具足故,不与授记。”②未得阿吗跋致的原因在于:不是信少疑多,就是信多疑少。

  一、《释深奥品》

  (经作《灯炷深奥品》)第五十七卷之上

  论述菩萨依般若波罗蜜,知阿呣跋致深奥处,悟诸法实相功德,观因缘法毕竟空。

  1、阿呣跋致深奥处,即空义。所谓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染、离寂灭如、实际、涅架。—一切法都是深奥,以诸法如甚深故,能令阿吗跋致菩萨离色处乃至离有漏无漏处涅槃。

  2.菩萨深入实相,甚深法同般若相应,观察、筹量等,—念福德顿超劫数,况一日行般若波罗蜜功德遍满恒沙,无以数计。离般若波罗蜜,所有恒河沙供养、布施、行修、回向功德,则不及一日般若相应行。

  3、—日行般若的殊胜利益,其因缘在观法毕竟空。而不离般若波罗蜜行,起无量无边福德。无量无边不可得空,诸法实相便有不尽、无数等种种名。以不可说故,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不见诸法如增减,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是诸法如寂灭相)。

  《大智度论》卷七十五提要

  《释深奥品》第五十七之下

  《释梦行品》第五十八

  《释诃天品》第五十九

  一、《释深奥晶》第五十七之下

  阐述菩萨依般若波罗蜜,能觉知佛道微妙心行关系,能安住甚深般若行处。

  1.初心不至后,后心不在初,菩萨摩诃萨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依何心得?即非用初心,亦不离初心;非用后心,亦非离后心。引灯炷喻:炷火非初焰焦燃,亦不离后焰;非后焰焦炷,亦不离初焰。菩萨初发意来,行般若波罗蜜,从初地到十—地,地地增益得无上道。菩萨学是十地具足,其增益心,非初,非离初;非后,非离后;更非不灭不住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灭相,见论中数番难破,住灭归如,如中无有分别。

  2.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于诸法如中依无处所行。是为菩萨第一义无念中行,不取行相及行无相行。若取相,相虚诳;若坏相,堕断灭。一切法自性空故。虽然住自相空,为了利益众生,起空、无相、无作三三昧。

  二、《释梦行品》第五十八

  论述菩萨欲知实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无分别梦中作业,当发净国土愿

  1、无分别梦中作山::首先由舍利弗与须菩提的对话中引出对“梦中作业实否”之争辩: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梦中入三三昧,有益般若波罗蜜否?”

  须菩提:“昼夜梦中等无异。”

  舍利弗:“佛说一切法如梦,梦中作业不应集成①。”

  须菩提:“梦中业实有集成,昼梦之心无异,一切业皆从取相因缘而生,不取相则不生。”

  其次,舍利弗又提出“梦中回向无上菩提,是不是实回向”的疑问,须菩提因此问有深度,难作答复,复而请教于弥勒菩萨,从上对话,总观二人皆有所执,分别昼梦同异。而弥勒菩萨对此则是当答不答。“——切法乃至涅架,空无所得,不证故。”②因此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疑我得与非得,自知实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阿呣跋致菩萨,行六波罗蜜时,发二十九大愿,一心唯行净佛世界。见不净世界相,愿我国土无如是事。虽成佛得国土,心不著取。第一愿,行檀波罗蜜时,见众生受饥寒煎迫,愿我成佛,国中无贫,满足众生需求,犹如六欲天随心所欲。乃至最后愿,我得六波罗蜜时,常念生死虽长,是事皆空,如梦中见,非实长远,众生虽多,亦无定实。如是行,近一切种智。

  三、《释诃天品》

  (经作《恒伽提婆品》)第五十九

  叙述佛会上一女人名恒伽提婆,即时取净国土愿。以金银华等种种供养具献佛。佛当众授其成佛记,佛号、国土皆名金华。是金华菩萨摩诃萨会,作佛时当如佛会。国土如其所愿,无诸众恶。并告阿唯说:“此女宿植福德善本,已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智度论》卷七十六提要

  《释学空不证品》第六十

  《释梦誓品》第六十一

  一、《释学空不证品》第六十

  1.学空不证是菩萨大愿所致。佛陀认为:“若菩萨摩诃萨具足观空,先作是愿,我今不应空法作证.我今学时,非为证时。菩萨摩诃萨不专摄心系在缘中,是故菩萨摩诃萨于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不退,亦不取漏尽证。”①菩萨不仅行空观时不作证,行其他任何一法亦是如此。作是念:我是学時.非是证时。譬如有翼之鸟,飞腾虚空而不堕坠,虽在空中亦不住空。

  2.菩萨不舍众生故,学空不证。众生因长夜著我相、四颠倒、得法、行诸相故,造种种罪业,流转生死。菩萨不舍一切众生故。

  作如是愿.我不应舍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没在无所有法中,我应当度!因此,菩萨虽学诸法相,学实际、学如、学法性、学毕竟空乃至自相空及三解脱门,终不中道堕落。

  3.学空不证是菩萨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的先决条件。佛陀认为:若菩萨摩诃萨学六波罗蜜,学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学四念处乃至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学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大慈大悲、学十八不共法,如是智慧成就、若著作法、若住三界。无有是处。所以,佛在菩萨学助道法,行助道法时?总是用“云何学是法,观空不证实际”作为准绳,加以考问,,不能说阿呣跋致相,不能示,不能答者则没有入道;能说、能示、能答阿呣跋致所学相,当知已学菩萨道入薄地。这里所说的阿呣跋致相,指不退转相,即学空不证,所谓菩萨道入薄地,即诸佛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二、《释梦誓品》(经作《梦中品》)第六十一

  1、从八个方面描述阿坶跋致菩萨相。

  ①梦中不贪二乘。②梦中解佛为大众说法义。③梦中见诸佛神通变化,广作佛事时能领会实相。④梦见三恶道不惊不怖、亦不忧恼、觉已为众生说三界如梦。⑤梦中自净其国土,令无三恶道。⑧灭梦中地狱火。⑦以咒灭白昼火。⑧不为非人所持所恼。

  2.叙述菩萨远离六波罗蜜及方便力,不久行四念处乃至不久行空、无作、无相三昧入菩萨位为诸魔所娆之相。①不亲近善知识。②不能辨魔化身。③著诸法名相,轻蔑余人。④不知其远离行,起增上慢。

  3、叙述菩萨善知识。①诸佛、菩萨、阿罗汉是菩萨善知识。②六波罗蜜是菩萨善知识。③如、实际、法性是菩萨善知识。三乘圣人用六波罗蜜等法,令菩萨奉行,得以成佛。

  《大智度论》卷七十七提要

  《释梦誓品》第六十一之下

  《释魔愁品》第六十二

  《释等学品》第六十三

  一、《释梦誓品》第六十一之下

  阐明学般若波罗蜜,当正观、正行、实证般若波罗蜜相,得无上道。

  正观般若波罗蜜相,如虚空相,无所有相,一切法及法相,都是究竟空、离相,本无垢无净,而知有垢净。何以故?众生长夜颠倒,行我、我所垢心。若依实智观察,我、我所心毕竟虚诳,况依之而起的惑业?自相本空,无垢知净。菩萨行是不著相般若实法,能降伏一切,近无上道。

  菩萨能如所说般若履行,即不仅读诵、忆念、开演般若,而且不舍菩提心,虽然未得无上道,但已是一切众生福田。佛常令弟子行二事:圣贤默然及说法。行般若,心无余语,若有所语,但说般若波罗蜜,如贫人失摩尼宝,常自忆念般若波罗蜜,不离无上佛道之心。行般若时,闻般若性空离,不增不灭,非一非异,无惧无疑,是为正行般若波罗蜜。

  如是推证:空、离空、般若乃至法相、实际等,无有一法行般若,以不见行者、行法、行处故。证得无生法忍,授记成佛,亦不见受法、受者,而无有一法得以授记。须知得无上道,般若波罗蜜中,无忆想分别。

  二、《释魔愁品》第六十二

  赞叹行深般若波罗蜜之大威德,恶魔不能侵扰。佛陀肯定般若波罗蜜功德:“如是,如是!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乃至不杂余心心数法者,不从小功德来。”①是众生受持、读诵、亲近、正忆念、如说行般若波罗蜜的福德势力,胜于帝释、阎浮提修道乃至菩萨无方便力者。以其不断佛种,不学声闻、辟支佛学,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得是般若波罗蜜时,魔大忧愁,如箭穿心。是恶魔为菩萨怨贼,假使行不净心,所谓心不信解、意疑、远离善知识、般若波罗蜜等等,乃至同学共斗结恨,魔则见孔趋入;深清净心,行菩萨道,魔就不得其便了。

  三、《释等学品》第六十三

  论述学般若波罗蜜,应知菩萨所学处一一甚深同心等法。菩萨住内空、外空乃至自相空。心得平等无二.成无上道。这就等于说,学无上道,为色等乃至一切种智灭、尽、断;为色等诸法如、如来如不可证、不可灭、不可断。如是学如,即学无上道,亦学六波罗蜜等。若学六波罗蜜?则尽诸学边,得如是利益:无量智慧具足,不为魔伏,直到住阿吗跋致地等。论中广作说明。此非下劣人能学,更非大多数人能如是学。菩萨学般若波罗蜜时,不生悭贪等六蔽,甚至不取无上法相心。一切无有所得。般若波罗蜜摄余诸波罗蜜,是诸法最上。学是般若波罗蜜,于众生中第一,能近菩提。当以无所作行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七十八提要

  《释净愿品》第六十四

  《释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上

  一、《释净愿品》

  (经作《愿乐随喜品》)第六十四

  l、对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者,其余众生应当愿乐。龙树菩萨认为:“行菩萨道者,是人虽事未成就,能胜一切众生,何况成就!……胜,名不必一切事中皆胜,但以一发心,欲作佛度众生,是事为胜。”①是以心生随喜,愿他成就佛法、自然法或声闻法,不令退还。

  2.对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生随喜心,自令心好,亦不著福。并得不可称量福德、常遇诸佛、不遇恶尘等果报。假如无随喜心,积聚诸恶,尽成魔眷。以是因缘,善男于、善女人于初发意菩萨善根,于久发意,阿呣跋致,—生补处善根,以非心非离心,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是中不见有随喜心、回向心可得,亦不见诸法有一定相,毕竟空故,不堕有无。般若波罗蜜乃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毕竟离相,对此佛陀这样分析:“若一切法定有相非空者,则是常法不生相,从未来至现在,从现在至过去。”②以一切毕竟离故,通达无碍,成无上道。

  4.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说难不难,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得是义可作证,亦不得般若波罗蜜作证,亦无作证者。所以,菩萨安住于诸法实相中,不作分别:“佛道近我,二乘离我。”等等,得无分别之心,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释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上

  比较悲空二法的关系,阐示行般若波罗蜜,知生空难度而能度。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行无真实法。所谓观世间一切,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都虚诳不实,况真实法?菩萨于此甚深平等法处不取证,即于无住处不住,是不为难;能知众生空无所得而行度,即于颠倒住处而能不著,是事为难。救度众生,如度虚空,虚空相即虚诳相、离相,众生也是如此,从有为法假名而生,住颠倒处,所以能不生依著颇难。假如能知色等法空,众生亦空,为利益大庄严皆毕竟空,一切从妄所生,心能不惊不没,如人见自身影,知影从已身射出,却不生奇,是名真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能如是度空,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得诸天等敬礼,诸佛护念,不为魔破。

  《大智度论》卷七十九提要

  《释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下

  《释嘱累品》第六十六

  一、《释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下

  论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成就悲空所得利益之法。

  1.魔不能坏。论主认为,菩萨行悲空二法,如日月相须。但有悲心,心没颠倒;但观法空,则堕断灭。“是故佛说二事兼用、虽观——切空而不舍众生,虽怜愍众生不舍一切.空。”①能如所说行,为诸佛护念,则善根不灭,金刚常护,渚魔不遂。且能增益功德,得诸天慰喻,及为众生无依作依、无救作救,冥者作明,盲者作眼等利益。

  2.常得诸佛称赞名字。女口释迦佛说法时常赞宝相、尸弃二大菩萨以及阿虱佛菩萨;十方佛说法时,亦对妙行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净修梵行等希有功德,极称扬赞叹其名。并且,从初发意乃至无上道以来,行清净行菩萨、阿吗跋致菩萨.甚至,虽未授记但行般若,能信解诸法妄相,不坚固相,通无生相空者,皆是佛所赞叹的对象。闻般若波罗蜜就得如是利益,况信受奉行者住一切种智中,亦住如毕竟空中。

  3.释提恒因赞空无碍般若法。“须菩提所说,但为空事,无所拄碍。譬如仰射空中,箭去无碍,须菩提说法无碍亦如是。”②

  二、《释嘱累品》第六十六

  论中以分别、因事赞叹、付嘱称扬、显示四事,阐明般若波罗蜜微妙最上功德利

  1、先肯定须菩提在声闻弟子中空行最胜,爱乐善巧说空,但比起菩萨行般茬波罗蜜,百千万亿,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因为“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能具足佛法,得——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作佛。”⑧最为尊、妙、上。

  2.因事赞叹:因八百比丘一齐发心学无上行,即时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事,而赞叹行般若波罗蜜的功德利益。

  3.付嘱称扬:佛以般若波罗蜜嘱累阿难,好比大富长者命终,独以如意宝珠授与宠儿,令识无价之宝,尽心守护。受持读诵甚深般若波罗蜜,亦当如此,如护三世诸佛菩提,忘失一句,其过甚大。因为三世诸佛皆从般若得,是诸佛无尽甚深宝藏,能疾近菩提。菩萨用般若一句教化众生殊胜功德,不可言尽。

  4.显示:先显神足示诸法空,表般若无著相:佛之嘱累本无所著,因愍众生才有嘱累。诸法本无知、无见、无作,无动、不可摸、不思议、称微妙无上之般若学,又以其功德无尽,法法不生故,般若义无有穷尽。然以章句卷数有限有量才有嘱累。次显覆面舌相,令生信解,受持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为三世诸佛妙法,行是波罗蜜,能入陀罗尼门,持一切法,受持般若波罗蜜,即受持三世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八十提要

  《释无尽品》第六十七

  《释六度相摄品等》第六十八之上

  一、《释无尽品》(经作《不可尽品》)第六十七

  论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应以虚空不尽观十二因缘。

  犹如虚空无尽,般若波罗蜜亦不可尽。此中有二大因缘:①观色等不尽。佛陀认为:“色不可尽故,般若波罗蜜应生……。”①因为色等真相即般若相,色中生不可求,无生则不可尽,余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亦尔。是故般若波罗蜜不尽。②观无明、行等十二因缘究竟空,不可尽。十二因缘所生法,不得定相,毕竟空寂,正像虚空常住,无有法纵常因缘生,谓不可尽。论中例举十二因缘中“老相”实不可得,推求十二因缘的根本相从虚妄假名有。如说面皱发白,此色相非老者专利,少年亦有。余等理由,论中广明。③是相无有定实,无相故如虚空不尽。是甚深观,为坐道场菩萨得。《般若经》说:“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如虚空相不可尽,是为菩萨不共中道妙观。”菩萨住毕竟空观十二因缘,能灭诸边颠倒,过二乘,得一切种智。以虚空不尽观十二因缘,不见色等有无,不见行般若法乃至一切种智,魔不得遂。菩萨行是无所得般若波罗蜜,所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皆回向萨婆若,具足檀等六波罗蜜。

  二、《释六度相摄品等》第六十七之上

  论述菩萨有方便力,行一波罗蜜,能摄五波罗蜜。

  1.住檀波罗蜜取五波罗蜜:菩萨在布施时,身、口、意三慈业成就,根本戒得具,取尸罗波罗蜜;施时能忍耐受者心痈打骂,不生怨恨,取羼提波罗蜜,施时反将受者痈辱已身之举,促进身心勤勉,增益布施。取毗黎耶波罗蜜;施时不望利乐果报,唯是一心摄念佛道,取禅波罗蜜;施时入实相毕竟空中,不生益与无益分别,取般若波罗蜜。

  2.住尸罗波罗蜜取五波罗蜜:菩萨持戒时,三善业生布施福德,不趣二乘,取檀波罗蜜;持戒时宁愿被割截身体,也不动一丝痈心;更不犯身口恶业,取羼提波罗蜜;持戒时,为具足五波罗蜜,为令众生离苦得乐,身心不懈,取毗梨耶波罗蜜;持戒时,为断惑而摄心四禅,为众生而不住二乘,取禅波罗蜜;持戒时,由于定心清净,知诸法如实相,为虚诳不足取,因是智慧,悲心本愿不取二乘,取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卷八十一提要

  《释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之下

  本卷继上卷阐述六波罗蜜之间的关系,菩萨住任何一波罗蜜,即具足余五波罗蜜。

  一、菩萨住羼提波罗蜜具足余五波罗蜜

  菩萨从初发心到坐道场,住忍辱时,布施一切众生,尽皆与之,忍诸烦恼,是名住羼提具足檀波罗蜜。菩萨住戒生忍,自摄其心,持戒亦不舍二乘地,是名住羼提具足尸罗波罗蜜。菩萨住羼提时,若自集功德,若度众生,若有障道因缘,发心不懈,不退不没,是名住羼提具足毗梨耶波罗蜜。菩萨以忍辱力故,入初禅乃至四禅,不以著心回向萨婆若,是名住羼提具足禅波罗蜜。菩萨住众生忍、法忍中,知毕竟空,不以寂灭作证,乃至一切智,是名住羼提具足般若波罗蜜。

  二、住毗梨耶波罗蜜时具足余五波罗蜜

  菩萨从初发心乃至坐道场,身心精进,教令具足财法二施,当有不得之念。若无人得度者,心不悔不没,不取涅槃,是名住毗梨耶具足檀波罗蜜。菩萨舍十不善道,自不杀生、邪见,教人亦不,赞叹不者,是名住毗梨耶具足尸罗波罗蜜。菩萨住毗梨耶时,若有割截身体,破我者,无我无众生想,为众生而受身,随其所取,念诸法实相,是名住毗梨耶具足羼提波罗蜜。菩萨住毗梨耶时,离不善法,入初禅乃至四禅,入慈悲喜舍,乃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持是禅无量、无色定,不受果报,日夜精进,以六波罗蜜成就众生,是名住毗梨耶具足禅波罗蜜。菩萨以精进力故,得禅波罗蜜,生神通力,具足功德,取智慧,于法无所著,是名住毗梨耶具足般若波罗蜜。

  三、菩萨住禅波罗蜜具足余五波罗蜜

  菩萨住禅波罗蜜,心不乱,行财法二施,自施亦教他施,赞叹他施,是名住禅具足檀波罗蜜。菩萨不生三毒心,修行一切智相应心,是名住禅具足尸罗波罗蜜。菩萨因禅定力起神通,导利一切众生,观色等如聚沫,无我,众生,受者想,是名住禅具足羼提波罗蜜。菩萨离五欲及不善法,入初禅乃至四禅,得神通力,亲近供养诸佛,种善根,成就众生,是名住禅具足毗梨耶波罗蜜。菩萨住禅波罗蜜,不得色乃至一切种智,心调柔不动,观察诸法实相不生不灭,常一心行萨婆若,是名住禅具足般若波罗蜜。  四、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具足余五波罗蜜

  菩萨住般若中,观布施等一切法空不可得。佛,众生平等施,生种种好心,知诸法实相,是名住般若取檀波罗蜜;菩萨住般若不生二乘心,自不杀生、邪见,亦教他不杀。赞叹他不杀,是名住般若具足尸罗波罗蜜。住般若中,随顺法生忍,于一切法无相,亦无我及众生相,是住般若中具足羼提波罗蜜。住般若中,自精进具足波罗蜜,为众生说法,令行六波罗蜜,令得阿耨菩提,是名住般若具足毗梨耶波罗蜜。住般若中,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味,逆顺出背舍。九次节定,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名住般若中具足禅波罗蜜。

  菩萨住任何一波罗蜜时,皆持其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菩提。

  《大智度论》卷八十二提要

  《释方便品》(经作《大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上

  本卷主要赞叹般若波罗蜜方便力的甚深希有。

  一、般若波罗蜜最上最尊

  l、以日月、转轮圣王譬喻般若波罗蜜。日月照四天下,多有所益。转轮圣王若无宝轮,不名转轮圣王。若离般若亦如是,则余五波罗蜜不得名字。般若波罗蜜为前导,则三轮体空,亦能具足五波罗蜜。又以健将善战、器仗具足,不畏强敌,譬喻说明若离般若波罗蜜,则魔若魔天等易坏之。以小国王随转轮圣王,一切川流皆随入大海譬喻,说明五波罗蜜随顺般若波罗蜜,则五波罗蜜及一切善法随入萨婆若。若入般若波罗蜜,则诸波罗蜜无差别,毕竟空故。

  2、—切法虽自性空、无差别,菩萨为度众生故,依世谛以无分别中说分别法,而行六波罗蜜之方便力。

  3、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若取相,若著相;若著般若波罗蜜毕竟空、无性;若著菩萨所行道;若念诸法无受相,诸相灭故.亦为他开示、演说,皆与般若波罗蜜相违。一切法不取不舍故。

  二、为何修般若波罗蜜

  1、一切道种智(萨婆若)是菩萨道,二惟  明乘道非道。菩萨欲得阿褥菩提,当习行六波罗蜜。习行六波罗蜜又以般若波罗蜜为前导,则能离二乘地,住萨婆若。住萨婆若以六波罗蜜功德,回向阿耨菩提,与众生共之,则具足修六波罗蜜及慈悲心功德。因为般若波罗蜜为度无量众生故,利益阿僧爁劫众生故起,所以应修般若波罗蜜。

  2、菩萨欲不随他人语,应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坐道场转*轮;欲于诸法得自在,欲为十方诸佛所念,应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行六波罗蜜,应持此功德与众生共之,面向阿耨菩提。

  三、略说三种智

  所谓广相:即是别相。从八万四千法聚以来无量佛法。

  所谓略相:即是总相。乃至小品中一品,一品中一段。

  1、菩萨若欲得阿耨菩提,应学略广六波罗蜜,则能知诸法略广相。

  2、菩萨知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如相,实际、法性相,当学是略广相。

  3、菩萨知一切法不合不散,当学诸法略广相。

  如、法性、实际、不合不散是略广相四门,是名略摄般若波罗蜜。略摄门是安隐道故,是一切菩萨所应学。

  《大智度论》卷八十三提要

  《释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下

  《释三慧品》第七十之上

  一、《释方便品》

  本品主要论述菩萨住般若波罗蜜,所得功德利益。

  菩萨如般若波罗蜜所说学,则能得一切种智。如论中说:“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所有魔事欲起即灭。”①所以菩萨欲成就方便力,当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若如是行、习、修般若波罗蜜,则有无量无边诸佛,念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因为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是般若波罗蜜所生。若菩萨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常不离萨婆若,弹指顷,是福德甚多,胜于教十方恒河沙等世界中布施、持戒、禅定、智慧乃至教令得声闻辟支佛。

  若住如般若波罗蜜所说,是菩萨是阿坶跋致,为诸佛所念;方便成就;亲近供养诸佛、种善根,与善知识相随,久修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力、一切种智;住法王子地,满足诸愿,常不离诸佛,诸善根,从佛国至一佛国;辨才无尽,具足得陀罗尼,色身具足、受记具足;菩萨善知字门、非字门、一言、多言乃至一切种智,善知分别三乘。

  若如般若波罗蜜所说六波罗蜜,与五波罗蜜和合,不久当得萨婆若。

  二、《释三慧品》

  1、为何名为行、生、修般若波罗蜜

  五众是一切世间心所行结缚处,涅架是寂灭相。菩萨从寂灭出,住六情中,还念寂灭相,知世间诸法如虚空,虚诳不实,是名行般若波罗蜜。行般若无定相故,不可得说若有若无,言语道断。能观世间如虚空,常不常,有无皆不可得故,是名生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舍一切法,不著相故,修诸法破坏故,名修般若波罗蜜。

  常不舍萨婆若心,不令余念得入,心心数法不行故.名为行、生、修般若波罗蜜。破有为三相故说无生、无灭、无住异。无为更无别相。辨证不应心心数法。

  2、云何行、修般若波罗蜜

  ①菩萨修般若波罗蜜应如如相(法性、实际)学一切法不可说,因不可分别;学色乃至一切智,一切法不可得故;不增不减,诸法不生不灭故。

  ②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能观诸自相空,所谓色、色相空,乃至阿耨菩提、阿耨菩提相空。

  般若波罗蜜体不可得,行者,行处不可得,一切戏论不可得,法空,众生空故,菩萨不行般若波罗蜜是名行般若波罗蜜。

  ⑧无所得、有所得平等故,菩萨不住有所得、无所得中修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是名行般若波罗蜜。

  ④一切法无所为、无所作,般若波罗蜜、阿耨菩提、菩提亦如是,无作无起故。菩萨应如是无相无起无作中行般若。

  《大智度论》卷八个四提要

  《释三慧品》第七十之下

  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

  若诸法无所为、无所作、不应分别三乘。凡夫愚人不闻圣法,著五众等一切法。

  菩萨为度众生生死,以五眼观色乃至阿耨菩提不可得,故知字无众生可度。譬如佛所化人,不住有为相、无为相。化人亦有来有去,亦坐亦卧。化人行六度、四无量心等。无有三聚众生。佛亦如是知诸法如化,如化人度众生实无众生可度。

  1、佛能有所作,化人亦能有所作,所以佛与化人无差别,诸法法相无异故。譬如过去有佛,为欲度众生故,化作佛已,而自灭度。化佛住半劫作佛事,授应菩萨行者记已灭度。化人实无生无灭。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知诸法如化。

  2、佛与化佛皆以诸法实相故,与一切众生及天人作福田。置是佛及化佛所种福德,但以敬心念佛,是善根因缘,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3、菩萨应如是行般若入诸法实相。般若相,菩提相,诸法实相不应坏,以名字相故说诸法,欲令众生解。佛不坏诸法相,一切法实无相无名。若有为法但名相等,是名相,名相相空,所以菩萨行中道般若得一切种智,转*轮,以三乘度脱众生,是名相。名相无法、无灭,无住异。

  二、佛说三种智三种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l、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智。一切、名内外、十二入,是二乘总相智,皆是无常、苦、空、无我等。

  2、道种智:是诸菩萨智。三十七道品及六波罗蜜是。菩萨法应引导众生,著大道中。

  3、一切种智:是佛智。一切三世法中通达无碍智,知大小精粗,无事不知。

  三、般若波罗蜜义

  l、得第一度,一切法到彼岸;般若中,一切法分别、筹量、推求、破坏一切法,乃至微尘,是中不得坚固;以诸法如、法性、实际,皆入般若中.是名般若波罗蜜。

  2、般若波罗蜜中不可得故,般若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能生一切法.一一切乐说辨才,一切照明;一切魔天、二乘、外道、恶人不能坏菩萨行般若波罗蜜。

  3、菩萨为甚深般若义故,应行般若波罗蜜。所谓般若义,是无常义,若、空、无我义,十—‘智义等。

  4、贪欲等诸烦恼是非义,六波罗蜜等善法是义;色等法无记故,非义非非义。深般若中义非义不可得。菩萨学是无为般若波罗蜜,当得一切种智,不以二法得。

  《大智度论》卷八十五提要

  《释道树品》第七十一

  《释道树品》第七十二

  《释善根品》第七十三

  一、《释道树品》

  1、菩萨求阿耨菩提,度著吾我颠倒众生,众生不可得,甚为难得。譬如人欲于虚空中种,亦甚难。譬如种树人,初不识树之根茎、枝、华果,爱护灌溉,待长大,叶华果实可用。菩萨为众生求阿耨菩提,渐行六波罗蜜,得一切种智,成佛树,以叶华果益众生。菩萨以此度众生因缘故断三恶道种,诸难、贫穷下贱,断三界,所以说菩萨如与佛如一相。菩萨学是如般若波罗蜜,能具足一切法如,能以种种门令众生得解,于一切法如自在,能善知众生根,然后说法教化,利益众生,入无余涅架。

  2、一切种智无法缘,念为增上,寂灭为行,无相为相,是名一切种智缘,增上、行相。一切智无法,因自性无故。菩萨能学诸法无性,亦能净佛世界,成就众生,知世界众生亦无性,即是方便力。菩萨当知一切无所有相,是名菩萨方便,故当行无所有般若波罗蜜。如布施,施者,受者及菩萨心无法,乃至一切种智。一切法无作者故。菩萨为众生离著所有法故,以世谛故为众生说若有若无,非第一义。

  二、《释菩萨行品》

  1、般若摄一切法,般若即是菩萨行。一切菩萨道,以悲心及智慧,为阿耨菩提善行是菩萨行。于诸法不分别空、实、有为、无为、阿耨菩提、灭戏论不二相,是名菩萨行。

  2、知诸法实相义;得诸法实相;通达实义;如实如一切法,故名为佛。

  3、空义;如、法性、实际义;名相言说文字;菩萨实义不可坏、不分别;诸法实相不诳不异,是名菩提义。无量佛法法尽名菩提。

  菩萨行六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于诸法无得无失,无增无减,无生无灭,无垢无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以二法行。一切凡人著二法故,不能增益善根;菩萨行诸法实相,所谓不二法,从初发心乃至后心,增益善根。最后略说诸佛、大菩萨、阿罗汉等善知识相。

  三、《释种善根品》

  论中着重辨析不供养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善知识,不得萨婆若。菩萨以方便力,虽供养诸佛、种善根,不得真知识,不供养更不能得。六波罗蜜亦如是。菩萨从初发意,行檀、尸罗、羼提、毗梨耶、禅、般若,应萨婆若念,不生有此六波罗蜜想,观一切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入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无作无起相。菩萨成就方便力故,增益善根,则行六波罗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不受, 世间果报,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而行六波罗蜜。菩萨若离方便力,所种善根不具足,不常随善知识教。

  《大智度论》卷八十六提要

  《释遍学品》第七十四

  《释三次第学品》(经作《三次第行品》)第七十五之上

  一、《释遍学品》

  l、菩萨大智慧成就,行是深般若波罗蜜,不受世间果报。因为菩萨于诸法性中不动。观色等五众是常无常、苦乐、寂灭不寂灭、涅架不涅槃,是戏论。释此诸戏论相,破常乐寂灭涅槃相,论证色乃至一切种智不可戏论。菩萨能如是行无戏论般若波罗蜜,得入菩萨位。

  2、佛以见谛道中八人为譬喻,说菩萨应偏学诸道入菩萨位。菩萨观诸道,入菩萨位,得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得佛道,种种因缘度一切众生。菩萨应先具足学一切道,道智具足已,应分别知众生深心,随众生心如,应说法。这样,道种智及诸助道法,皆摄在般若中,所以菩萨当行道慧般若。

  3、若四念处乃至阿耨菩提,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譬如虚空,无所取,无所舍,自相空故。

  菩萨以智见如法,学是诸般若波罗蜜,不得诸法相。有佛无佛,诸法一相,性常住。菩萨不学相无相,是修般若;修诸法坏,是修般若;修一切烦恼习坏,是修般若。

  《释三次第学品》

  所谓三次第学,即是无有法者,则有顺忍乃至断一切烦恼,入菩萨位,则得一切智。

  若有法相,不得顺忍,以此修道烦恼不断则不入菩萨位,则不得一切种智。若无有法相,则有顺忍乃至断一切烦恼习。须菩提恐人于诸法相不得顺忍,多疑多惑,以般若垂讫,种种因缘重门。菩萨修般若波罗蜜时,无有法相,非法相,即是菩萨顺忍,亦即是菩萨道果,所以当知一切法无所有性。佛自说行菩萨道修波罗蜜时,离诸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不念有诸禅,不念有神通,用一念相应慧得阿耨菩提。因为诸禅、神通等无有性,若自性,若他性,皆无所有性,所以佛于神通,知无所有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八十七提要

  《释三次第学品》第七十五之下

  《释一念具万行品》(经作《一念品》)第七十六

  一、《释三次第学品》

  1、以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故当知是新发意菩萨,虽无量劫发意未得诸法实相,皆名新学。

  菩萨于诸法无所有性中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得阿耨菩提。初发意菩萨从诸佛闻,若从多供养诸佛菩萨声闻辟支佛闻,得无所有故,是名佛,是名一切贤圣;皆因涅架故而有差别。菩萨发意令一切众生行于有相,令住无所有中。新发意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度一切众生故,如过去诸佛所行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则应学六波罗蜜。行六波罗蜜时,自作教他作,赞叹作者及所作功德。如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自行六波罗蜜,亦教他人行六波罗蜜,赞叹六波罗蜜功德,欢喜赞叹行六波罗蜜者。菩萨以是檀波罗蜜等六波罗蜜因缘及方便力,过二乘地,入菩萨位,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不可得,自性无所有故。

  2、菩萨从初发意以来,以一切种智相应心,信诸无所有性,修六念,经中分别说如何修六念。六念是初次第行,易得易行。

  所谓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菩萨于是六念是名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

  3、次第法不能离于空。一切法无所有性,则是无道、无智、无果。色等一切法,但从因缘和合,假有其名,无有定实。

  二、《释一念具万行品》

  1、以一切法性无所有故,菩萨为众生求阿耨菩提,诸有得、有著者,难得解脱。无所得即是道,即是果,即是阿耨菩提,法性不坏故。以诸法无所有相故,得菩萨初地乃至十地.有报得五神通,无生忍法、六度,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亦以善根因缘故,能利益众生。六度及神通无有差别,依众生故,分别说。菩萨行般若时,布施、施者、受者皆不可得而行布施。余五波罗蜜亦如是。菩萨无所得而行布施时,一切魔若魔天不能坏。

  2、菩萨所修六波罗蜜乃至八十随形好,皆不离般若波罗蜜故,不二相故,一念中具足行六波罗蜜乃至八十随形好。例如菩萨欲具足檀波罗蜜,一念布施中摄一切善法。布施等诸功德无障碍故,于中无所不能,无所不作,住无漏心,于中不见相,不见施者、受者、施物.故能一念中具足万行。余法亦如是。

  3、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无相、无作、无漏心行六波罗蜜,面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不受世间果报,心生所愿,随意即得,是于无相、无得、无作中具足六波罗蜜。经中详细委悉于无相、无得、无作中具足六波罗蜜,又先品中已广说,在此不更解。

  《大智度论》卷八十八提要

  《释六喻品》第七十七

  《释四摄品》第七十八之上

  一、《释六喻品》

  本品论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知一切法无相,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住是中无相、无分别、自相空诸法中行六度。具足无相六波罗蜜已,能得大利益,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l、菩萨无相布施时,布施无相,受者无相,所得果报亦无相。

  2、菩萨无相持戒时,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亦不著持戒果报。是无相戒具足一切戒。

  3、菩萨住生忍和法忍能具足无相羼提波罗蜜。所谓生忍,指菩萨初发意乃至坐道惟  明场,于其中能忍受一切加害,不生一念恶。

  所谓法忍,指菩萨少许不善法亦不生。

  4、菩萨无相精进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身精进,二是心精进。以身精进故起神通,供养诸佛,饶益众生,令住三乘。以心精进,入八圣道分中,具足一切种智。

  5、菩萨行禅波罗蜜时,不见三界亦不见有是禅,不见入禅者,亦不见入禅者所用之法菩萨善学诸空,诸空亦空,能入菩萨位。

  6、菩萨行无相般若时,知诸法与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因为诸法入如、法性、实际无分别。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而能行六波罗蜜,是菩萨近实相故,不取相,不著相,则能于檀波罗蜜一念中具足行诸善法,其余五波罗蜜亦如是。

  二《释四摄品》之上

  本品论述菩萨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法.摄取一切众生。四法中,布施是重点。布施能摄三事故,布施教化众生,则无所不摄,故于四事中多说布施。

  1、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于悭法中拔出众生,教令行檀波罗蜜,持此功德,教令持戒、禅定。众生持此布施、持戒、禅定及其果报,以种种因缘入无余涅架及涅架道中。菩萨于不同众生能得何种道果,教令住是中。至于布施的对象,佛、声闻、辟支佛乃至凡夫,下至禽畜皆无分别,等一布施。因为一切法不异,无分别故。菩萨因广行无相布施故,当得无分别报,即一切种智。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财法二施摄取众生,各尽所须而与之。菩萨财施已,教三归依,受五戒,教初禅乃至教阿耨菩提。

  法施有世间,出世间二种。所谓世间法施,诸余共凡夫所行法。如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所谓出世间法施,不共凡夫法同。

  如四念处、四正勤、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其余三摄见下卷)

  《大智度论》卷八十九提要

  《释四摄品》第七十八之下

  《释善达品》第七十九

  一、《释四摄品》

  上卷已说布施摄,本卷接说爱语、利行、同事三摄。

  2、爱语摄者,指菩萨摩诃萨以六度为众生说法,作是言:汝行六波罗蜜,摄一切善法。

  3、利行摄者,指菩萨摩诃萨长夜教众生令行六波罗蜜。

  4、同事摄者,指菩萨摩诃萨以五神通力故,种种变化,入五道中,与众生同事。

  以上四摄,既是第一义说,又是方便说。因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为众生说法,法,法性、菩萨、菩萨法,乃至众生皆不可得,是第一义。如佛所化人,无心、无心数法,不分别破坏诸法,如实说法。菩萨四摄是与般若波罗蜜相随的,所以在此意义上,四摄不可得。但是佛为众生说法,令其得惟  明解,说世俗谛亦说第‘谛。以世谛故,分别有善恶果报及诸圣果。以第一义谛故,色等法不离法性,无分别。佛陀说法,往往是不离于空而广演色等诸法的,佛说四摄时,也是如此。

  二《释善达品》

  所谓善达,是指菩萨善能通达诸法实相。即菩萨知一切法如幻如化,无三毒等烦恼,而心、心数法等则皆是先世虚诳颠倒法因缘生,不信、不随逐。菩萨以如是行,是为善能通达诸法相。本品分三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

  1、一切色等法毕竟空,皆如化。众生不是这道理,生吾我心,造诸恶业,受无量苦。

  菩萨知诸法实相,生大悲心,于恶道中拔出众生令得涅架。如长者有子,盲而饮毒,长者知儿子必死,就以种种方便法令其不饮。

  菩萨亦如是教化众生,修六波罗蜜。

  2、一切法如梦幻等,无实相,自性空故。所谓诸法实相即是无相,但凡夫无明颠倒,于虚诳法中生著。如暗中见似人物,谓是实人而生怖畏。又如恶狗临井,自吠其影,水中无狗,但有其相而生恶心,投井而死。众生亦如是,于因缘假合之身生若,造恶业,堕恶道。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于名相虚诳中,拔出众生,令其远离,不堕相、无相二法中。

  3、诸法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外法不可《释实际品》第八十得不坏故。菩萨行般若波罗时,学法性,以方便力名相说。如经中说:“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知一切法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知一切法即是法性已,以无名相之法,以名相说,所谓是色,是受、想、行、识,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①可见菩萨是观诸法毕竟空教化众生的。

  《大智度论》卷九十提要

  一、论述菩萨为实际故,行般若波罗蜜。实法就是实际。论中以十二因缘探寻众生苦的根源,论述菩萨于此众生起大悲心,拔众生于颠倒中,求于实法,行般若波罗蜜,通达实际,种种因缘教化众生,令住实际中。又论证实际不异众生际,实际、众生际无二无别。

  二、众生是五阴和合的虚妄假相,实际是诸法毕竟空,寂灭相。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为除众生对法的执著,教令众生于性空中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同时又不坏诸法相。譬如佛说布施,众生会深著布施中,福尽受诸苦恼。菩萨怜愍众生,便说布于实相是毕竟空的,即布施的当体,前际、后际、中际、施者,受者,施报皆空。一切法实际中不可得故。

  三、论述诸法实相是性常空。性空中,不得众生,知者,见者乃至一切种智,不得色乃至八十随形好,这是第一谛相说。若以世谛说,就有罗汉,菩萨,色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经曰:“菩萨摩诃萨非为道法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法实相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性空前际亦是性空,后际亦是性空,中际亦是性空,常性空,无不性空时。菩萨行是性空般若波罗蜜,为众生著众生相,欲拔出故求道种智。求道种智时,遍行一切道,若声闻道,若辟支佛道,若菩萨道。是菩萨具足一切道,拔出众生于邪想著;净佛国土已,随其寿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②此中说明菩萨不为菩萨道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为众生故,于性空中为众生说法,拔出于颠倒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众生寿命长短而受身。

  三际皆性常空。又论中引用佛告须菩提语:“一切法性空,是诸佛真法,若得是法,则名为佛;若说此法名为度众生。三世诸佛皆亦如是。离是性空,则无道果。”③可见,诸法性,是一切法的根本。

  《大智度论》卷九十一提要

  《释具足品》第八十一

  一、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十八空,三十七道品,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时,若不具足,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菩萨之方法及利益如下:

  1、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罗蜜,无施者、受者、行者,三法性空,不可取、不可得。亦不远离是法行六波罗蜜,则照明菩萨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诸法无自性,可坏可随,不可得,但菩萨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罗蜜,使一切法不坏不随,则具足菩萨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以六波罗蜜方便力,见诸法性无性、无根本,是菩萨于诸法根本实无我、无所有、常性空、自性空时行般若波罗蜜。

  4、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二谛中,以方便力故,为悭贪者说布施法,为破戒者说持戒法,为痈心者说忍辱法,为懈怠者说精进法,为乱想者说禅定法,为愚痴者说智慧法,令众生出离众苦。

  5、菩萨悲心广大,虽般若波罗蜜不可取相乃至一切诸法不可取相,也不见有为法、无为法,但为用实法度众生故,于三界中行般若波罗蜜法方便力,令众生出离颠倒。

  二、行六波罗蜜、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十八空、三解脱门、九次第定、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菩萨道,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而实无众生可度,众生相空,假名众生,名字亦空;、波罗蜜不可得,无所得波罗蜜,是名为波罗蜜。是故菩萨以无分别法行菩萨道,皆度脱众生。

  三、菩萨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摄众生,令众生渐渐住于戒、四禅、四无量心乃至八圣道、空、无相、无作三昧,令众生自利利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以般若波罗蜜摄众生,令众生无一法可得、可着,也无生灭,垢净法和分别心,教化众生得离三恶道乃至一切生死苦。

  《大智度论》卷九十二提要

  《释净佛国土品》(经作《净佛国品》)第八十二之上

  此卷主要内容为菩萨道相、得菩萨道及菩萨行的利益、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和菩萨三粗业。

  一、菩萨道相

  六波罗蜜,三十七助道法、十八空、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菩萨道,一切法亦是菩萨摩诃萨道。    ’二、得菩萨道的方法及利益

  1、菩萨不学一切法,不能得一切种智,也不能得菩萨道。反之,则能得是法,是道。

  2、菩萨观一切法空,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不知一切法空而分别戏论,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得是法已,分别诸法而为众生说。

  3、菩萨不著一切法而学一切法,住是学中观众生心行,知众生虚妄不实中行,菩萨知此易度化之。是时,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行布施、持戒、禅定、智慧法而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及佛道。

  4、菩萨于不住法中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初及四禅乃至慈悲喜舍、四无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而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佛道也于不住一切法中得。何以故?佛言有二因缘:其一为诸道果性空,无住处、亦无所用法;其二是不以少事为足。

  5、一心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远离余心所作身口意业,是菩萨住是一心能生菩萨道。

  6、众生不知有佛无佛是诸法实相常住,是诸法常住法相。为是故,菩萨用是菩萨道拔济众生出离生死。

  7、菩提即是道,道即是菩提;佛即是菩提,菩提即是佛。

  8、菩萨具足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八不共法,具足住金刚三昧,用一念相应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名为佛,一切法中得自在。

  三、菩萨净佛国土

  菩萨从初发意以来,自净身口意三粗业,亦净他人身口意三粗业,不生贪痈痴烦恼,如是三业清净,佛国土则净。如面净,镜中像也净,由是一切菩萨道皆净。

  所谓菩萨三粗业为:

  l、不善业,如杀生乃至邪见为菩萨摩诃萨身口意三粗业。

  2、悭贪心、破戒心、痈心、懈怠心、乱心、愚痴心是为菩萨意粗业。

  3、戒不净为菩萨身口粗业。

  4、菩萨远离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及八圣道分、空三昧、无相无作三昧行,是名为菩萨粗业。

  5、菩萨贪须陀洹果、阿罗汉果所证乃至贪辟支佛、佛道是名为菩萨摩诃萨粗业。

  《大智度论》卷九十三提要

  《释净佛国土品》第八十二之下

  《释必定品》(有本作《毕定品》)第八十三之上

  一、《释净佛国土品》

  1、菩萨粗业及除灭方法

  若菩萨于诸法毕竟空中取相生心,所谓取色受等五蕴相,眼耳等六根相,色身等六尘相,男女相,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相,善与不善法相,有为与无为法相等,是名为菩萨粗业。菩萨若皆远离如是粗业相,自行布施,亦叫他人布施,持是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净佛国土。而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也复如是。

  2、布施等法净佛国土的因缘①菩萨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珍宝施于佛法僧三宝,以是善根因缘,令我国土皆以七宝成。

  ②若菩萨以天伎乐、天香、百味食及随意五欲等供养佛法僧和佛塔及一切众生,令我国土中一切众生皆得之,以是善根因缘故,回向净佛国土。并发愿作佛时,是国土中如天五欲应心而至。

  ③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发愿入四禅、慈悲喜舍、三十七助道法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远离之,如是菩萨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一切善法。

  3、净佛国土菩萨功德果相

  ①菩萨净佛土即为近佛道故,利益转大。

  ②菩萨以布施等功德因缘故,国土中无一切恶法邪见,无诸烦恼,亦无一切诸果报分别之名。因一切法性相空故,空中无相亦无作。

  ③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诸佛赞叹,众生闻之必至是法。菩萨为众生说是法,无人生疑而必生信奉持,因是言是法是非法故。

  二、《释必定品》

  佛心中一切法一切众生皆必定,人以智不及故,名为不必定。佛知虽有人无量阿僧滥劫积大功德,必退作小乘;亦知细微昆虫虽未有善心,过无量劫时或发心,后当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从是因得如是果报。是故佛一切法中无碍,以必定知。

  1、非但声闻、辟支佛道中必至定,初发意菩萨必至定,而且阿鞞跋致菩萨、后身菩萨亦必至定,是佛道中必至定。

  2、菩萨初发意以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行禅定、修智慧,断一切不善业,得一切种智。

  3、菩萨具足一切善根因缘和大悲心故,能成就自净无漏智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以是方便大力,随应所度众生身,作种种形教化普渡一切众生。

  《大智度论》卷九十四提要

  《释必定品》第八十三之下

  《释四谛品》(有本作《差别品》)第八十四

  一、《释必定品》

  《释必定品》第八十三之下主要内容是阐明: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用一切善法方便力饶益众生而不贪著,因著者、著法、著处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菩萨以方便力饶益众生,主要如下:

  1、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十方国土皆空,以是故一切法与一切法相空。用方便力故,生神通波罗蜜,起天眼、天耳、天身、知他心、宿命智、知众生生死。用是天眼等亦教众生得诸善法,而于善法也不著,自性空故。

  2、菩萨用无所得法,起神通波罗蜜,以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三十七道品等一切善法,使贫穷众生以布施自身得乐,散乱众生令得禅定,愚痴众生令得智慧,行YIN欲者以观不净。是菩萨能随应众生而为说法,以饶益之。

  3、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用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一切众生。

  4、菩萨初发意以来,用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十八空乃至佛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善法因缘饶益众生。如是功德,菩萨当具足而得一切种智,转*轮而度众生。

  二、《释四谛品》

  1、何等是佛法?菩萨法亦是佛法。菩萨于无碍道中无一切暗蔽,是为佛。

  2、若一切法相空,云何有众生、菩萨、佛和一切法之差别?众生不知诸法自相空,是作业因缘。罪业因缘故堕三恶道;福业因缘故,在人、天中生;无动业因缘故,色、无色界中生。菩萨行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八不共法,饶益众生,利不常失,不堕六道生死,因知一切善法自性空故。

  3、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一切善法皆入般若波罗蜜中。行菩萨道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为众生开示分别一切助道善法,皆入苦集灭道四圣谛中。又以是助道善法分别说有佛法僧三宝。不信三宝者则不离恶道。(苦是受五众身,是一切苦本,性即是苦;若集是爱等诸烦恼;爱是心中旧法,是故佛说爱能生后身,故是苦因;苦因即是集;苦人欲舍苦,先当断爱,爱断则苦灭;苦灭即是道。)

  4、四圣谛平等故,佛说即是涅槃。何等是四谛平等相?若无苦、无苦智,无集、无集智,无灭、无灭智,无道、无道智,是四谛平等。四圣谛无异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为通达实谛行般若波罗蜜。

  5、若菩萨如实见诸法则得无所有法。

  见一切法空,所谓四圣谛所摄、所不摄皆空,则入菩萨位,不随二乘地而知诸法实才目。    ,

  6、诸法自相空是如实相。无相即是佛智,非诸佛、辟支佛、阿罗汉、向道人、得果人、亦非菩萨所作。众生不知、不见诸法实相,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一切善法。

  《大智度论》卷九十五提要

  《释七譬品》(经作《七喻品》)第八十五

  《释平等品》(有本作《见宝品》)第八十

  一、《释七譬品》

  佛常用七种譬喻方便说法,来阐述一切法虚妄不可得的真理,使智者因譬喻而得解。

  1、如梦中所见人受五欲乐?诸法如梦中法,无有实事。

  2、如镜中像,诸法如是像空。

  3、如深涧有声亦空。

  4、如焰非水相亦非河流相,但诳无智人。

  5、如日出见犍达婆城,无智人作有无想。

  6、如幻师所幻化种种人物像,诳愚人眼。

  7、如佛所化人,亦无有是事。

  诸世人执妄法为实有,业因缘故,堕地狱乃至生非有想、非无想处,说有修道,净垢分别法。而是中实无所有,即无著垢者,功;无得净者。是故一切法法性常住,空无所有,非贤圣所能作。般若波罗蜜甚深微妙,难解难量,不可以有量能知,诸佛圣贤怜悠众生故,以种种语言名字、譬喻为说。利根人解圣人意,钝根人处处生著,闻空著空,语言道断亦复著。故凡夫颠倒因缘起惑造业,而业果报亦应空。若除却颠倒即是道,颠倒不实故,道也不实。如佛所说镜中像、响、焰、日出化城,幻师所化、佛所化及梦中所见亦如是。

  二、《释平等品》

  一切法性无所有故,无垢净;诸法平等则是净。有为法、无为法平等,即是第一义。

  1、如梦乃至如化是虚妄法,行是法不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一切法皆是忆想思维所作法。

  2、菩萨所作善业、檀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知是如梦乃至如化,亦知一切众生如梦如幻法中行。是菩萨不取般若波罗蜜是有法、是法、是不可取法,亦是不可得相。但众生不知不见如是诸法实相。菩萨求布施及所有修习智慧,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为众生故,不为己身。

  3、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见众生无众生,但于众生相中住,乃至于无知者、见者、知见相中住,令众生远离颠倒,甘露性中住,无有妄相。

  4、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自无所著,亦教一切众生无所著,世谛故,非第一义。

  5、道、果是二,是不二法,诸法平等故,无戏论,亦无戏论相;无分别,亦无分别相。

  6、从佛所闻义,佛法僧三宝与诸法平等无异。佛有大悲愿力故,诸佛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诸法平等中不动而分别诸法,是地狱道、是人天道、是菩萨道、是佛道皆能了了得知,诸法各各有别相故。

  7、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诸法异相中不作分别,不能行是无上法,亦不能从一地至菩萨位乃至成佛果。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是有为性、无为性二法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佛为世谛故,非为第一义说。

  8、第一义中无身口意行,亦不离身口意行得第一义。故诸有为法,无为法平等相,即是第一义。

  《大智度论》卷九十六提要

  《释如化品》第八十七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上

  一、《释如化品》

  1、若诸法平等无作,菩萨为何行布施,爱语等法利益众生?若是众生自知诸法平等,佛菩萨即不用神力于诸法平等中不动而拔众生出我相;亦不用空度五道生死乃至知者、见者、色相或意相;亦不用令众生得无为性相。故菩萨所行,皆为众生。

  2、何为空,化义?二者有何关系?若菩萨远离一切法相,得无为法相,即是空。色乃至行、让及一切种智,有生灭变化者是变化。化法中,有声闻变化、辟支佛变化、菩萨变化、佛变化、烦恼变化、业变化,故言一切法皆是化。化人无有实事而空,空也空故,所以二者不合亦不散,不应分别而言是空是化。

  3、所谓非化义:若法无生无灭,亦无相,是涅槃,非变化。如佛说:诸法平等,非声闻、辟支佛、菩萨乃至诸佛所作。因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

  4、为何说涅槃一法非如化?新发意菩萨若闻一切法毕竟空乃至涅槃亦如此,心必生大怖畏。为新发意菩萨故,分别生灭者如化,非生灭者非化。故佛言:诸法本有而今言实无。

  二、《释萨陀波仑菩萨品》

  菩萨若发心求般若波罗蜜,当知住大雷音佛所,不惜身命、不求名利、行菩萨道的萨陀波仑菩萨的故事:

  此菩萨于空闲林中求般若波罗蜜时,空中有声音言:善男子!从此地东行.莫念疲惫、睡眠、饮食,莫观左右。行时莫坏身相、色相乃受想行识相,因坏是相则于佛法有障碍,必流转五道生死中,不能得般若波罗蜜。

  菩萨闻之答曰:我当从您所教!因我欲集得一切诸法和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为开示一切众生。

  空中复言:善哉!你于空、无相、无作之法生信心,以离相心求般若波罗蜜,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方能离我相乃至离知者、见者相。你应当知道: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者为善知识。如我所说:从经卷或菩萨所闻,如是奉行,不久即得般若波罗蜜,生有佛国土中,得以常亲近佛而永离众苦难侵害。又可以用实法方便力,度众生令得福德,于智慧无碍而不为欲念所染著。善男子!你当观诸法实相,是实相自性空,无众生、无人、亦无我。若知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响、如影、如焰、如化,即得诸法实相。观之已,当随法师、菩萨觉知诸恶魔事,不起厌心懈怠意,不久即疾得般若波罗蜜。

  从上可知:

  1、新发意菩萨有两种:一者深心著世间乐,软心发意,佛不以为发心;二者深心发意不著世间,佛说是名为发心。萨陀波仑菩萨深心求般若波罗蜜不为贪著名利,而为度脱一切众生故,是深心发意菩萨。

  2、萨陀波仑菩萨虽未到阿呣跋致地,亦未得真实智慧,而能深念般若波罗蜜故,亦从小转为大菩萨,不惜身命,有大功德故。

  3、莫念内外者。众生多著内法——身.外法名五欲,内外法不定、性空故不应著;观左右为散心行道,故不应著;身相色相乃五众和合故,假名为身。若说别有更是有法身。则坏身相。若著无身法、亦坏身相。离是一是异?则是中道法,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若说一切法皆入般若中,人皆畏苦?故求解脱。是故佛于般若分前、中说三解脱门。离众生相,法相行般若波罗蜜是为远离二边,行中道法。

  《大智度论》卷九十七提要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中

  萨陀波仑菩萨闻空中声音,东行不久,心中如是想:我去何处?行多少路程?向谁听闻般若波罗蜜?

  此时,空中有佛言:善哉!善男子!过去诸佛行菩萨道时,求般若波罗蜜亦象你今天这样。你当精进不懈,由此去东行五百由旬,有座城名众香城。此城有七重,皆以七宝庄严饰之。其美妙如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一样。如果有人行般若皮罗蜜,是因缘故,即得前往众香城,听昙无竭菩萨说无上甚深般若波罗蜜法。

  众香城有一座高台,昙无竭菩萨宫舍就在其上。宫舍纵广一由旬,有常喜、离忧、华饰、香饰等四个娱乐园。在每一园中,各有贤、安稳、阿坶跋致等八种功德池。昙无竭菩萨与六万八干菩萨、彩女及男女,但入常喜等园和贤等八功德池中,五欲具足,共相娱乐。娱乐己,昙无竭菩萨登大法座,于日间说般若波罗蜜法,从不间断。大法会中,诸天、世人一处聚集.其中有听闻、受持、读诵、书写、正观、演说者。以是因缘故,皆不堕恶道,不退转于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到昙无竭菩萨处,当闻般若波罗蜜。如何才能见到昙无竭菩萨呢?又怎样才能听闻到般若波罗蜜?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伤,唯念何时得到良师,拔出毒箭,医治病苦。如是一念,更无别想。萨陀波仑菩萨闻是般若波罗蜜,断诸有心。

  此时,萨陀波仑菩萨于住所内,念昙无竭菩萨,一切法中得无碍知见,即得诸法性观三昧、法性不可得三昧、师子吼三昧、解除一切着三昧、见诸佛三味等无量三昧。并于住是三昧中,见十方无量阿僧爁诸佛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

  由上可知:

  l、菩萨念增益般若波罗蜜,得阿鞞跋致已,成就佛事。般若波罗蜜空无定实,但假名。

  2、空中现佛或诸佛、大菩萨遗化所作,非真佛,现像耳。七日七夜一心念佛,功德成就,得见佛身。佛所以不即刻度之,因其与昙无竭菩萨有世世因缘。

  3、萨陀波仑菩萨初发,先罪厚重,福德未集,故佛安慰其心,让其莫懈怠,莫退心。一切求般若波罗蜜者,需先行苦勤,后受果时时得乐。当思诸佛功德果报,精进自勉。

  所谓得诸三昧之德相如下说:

  诸法性不可三昧:初得三昧,所谓空、无生、无灭。今得是三昧,得不著是性,不谓得其决定相。

  诸法无明三昧:诸法于凡夫心中以无明因缘故,邪曲不正,所谓常乐我净。得是三昧故,常乐我净颠倒相应无明破,但观一切法无常、无乐、无空、无我。

  诸法不坏自在三昧:得之观一切法如、法性、实际。无为相故,名不坏。

  语言文字句庄严三昧:得之义理虽浅。能庄严句字语言,令人欢喜,何况佛法深义。

  金刚三昧:如金刚能破一切,是三昧能破一切障碍六波罗蜜之妄法,直至成佛道。

  能与安隐三昧:得之虽往来六道轮回,自知必当作佛,安乐无忧。

  师子吼三昧:得之能降服一切魔民、外道,无有法可遮挡之。

  诸法无分别见三昧:若分别诸法,即生憎爱心。得是三昧,能见一切法平等无分別。

  离诸见三昧:六十二邪见及色法等中取相,乃至佛见、法见、僧见、涅槃见,皆名为见,取相能生著心故。得之三昧,则离一切着。

  除一切懈怠三昧:得是三昧,如萨陀波仑菩萨七年不坐不卧,无懈怠心直至成佛。

  深法明三昧:法明谓佛法一切智慧,菩萨得是三昧故,能遥见佛法,思惟筹量,知深妙无比。

  见诸佛三昧:得是三昧,虽未得天眼、天耳,而能见十方诸佛,闻十方诸佛说法.向之深信无疑。

  《大智度论》卷九十八提要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下

  菩萨得诸无量三昧,善入般若波罗蜜,成就方便力,住阿吗跋致地。诸佛菩萨观诸三昧性,不见有法出入三昧者,也不见有行佛道者,也不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名般若波罗蜜,不念有诸法而住无所念法中。一切众生若于无量劫中,以一切妙色、声、香、味、触尽数供养昙无竭菩萨,是善根因缘故,昙无竭菩萨令众生得如是诸三昧,得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此卷主要叙述萨陀波仑菩萨求法经过。

  萨陀波仑菩萨为了供养昙无竭菩萨,入一大城中,到集市上自卖身体。诸恶魔以邪法使人不能听到萨陀波仑的叫卖声。释提恒因见菩萨求受般若波罗蜜心诚意切,卖声不成而啼哭不止,就变化成婆罗门身形,加以试探。释提恒因假言因祀天需人心、人血、人髓等物,向萨陀波仑菩萨是否愿意自卖。菩萨义无反顾,以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送给释提恒因。菩萨睑上毫无痛苦之色,反露法乐之容,并准备破骨出髓,以作供养昙无竭菩萨之资。

  此时,有一城中富有长者女,因前世因缘,恶魔不能遮敝她的听觉。萨陀波仑菩萨在集市中舍身叫卖时,她正在阁楼上观看集市的热闹情景。故此,萨萨的行动,使她深受鼓舞和启发。当菩萨准备破骨出髓时,她上前阻止,并愿说服父母,资助菩萨所需,发愿一同前往昙无竭菩萨处求法,并请释提恒因以法力愈合萨陀波仑菩萨的伤口。长者女带菩萨入见父母,如实告诉自己的愿望和请求。长者夫妇欢喜赞叹,答应所求。

  随后,长者女陪同萨陀波仑菩萨,带父母所送妙华香、衣服、金银、珠宝、琥珀、七宝车五百乘、侍女百人向东而去。不久,即见众香城。但见其城纵广十二由旬,人民安居乐业,街市繁华如画,地广人众,安静喜乐。入城中,见昙无竭菩萨于高大法座之上妙言说法,无量百千万亿众恭敬围绕。洗耳静听。萨陀波仑菩萨与长者女及五百侍女下车,徒步到昙无竭菩萨座前,作礼毕,禀明求受般若波罗蜜前后因缘过程,随即将财宝分成两份。一份供养昙无竭菩萨,一份供养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在一旁点化萨陀波仑菩萨说:昙无竭菩萨法座台上有七宝大床,四宝小床重放其上,以黄金牒书般若波罗蜜,置小床上,昙无竭菩萨用七宝印加盖印记……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之母,能生诸佛,摄持一切菩萨摩诃萨。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成就一切功德.得一切种智。

  萨陀波仑菩萨向昙无竭菩萨诉说求般若波罗蜜之因缘,并请求说:当愿昙无竭菩萨为我等说般若波罗蜜,我尔时中道,住于一切法中,得无碍知见,观诸法性及无量三昧现前……我等当请问如下问题:诸佛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令我等得知,并常不离见诸佛。

  《大智度论》卷九十九提要

  《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之上

  解答上卷中萨陀波仑菩萨的提问无竭菩萨如下说:

  诸佛无所以从来,去亦无所。何以故?①诸法如不动相(诸佛如、诸法如,一如无分别,常一,无二亦无三,出诸法数,无所有故)。②是无生法。③是无灭法。④是实际法。⑤是空。⑥是无染法。⑦是寂灭法。⑧是虚空法。如上八种特点即是佛。

  如有人分别诸佛有来有去,当知是人皆为愚夫。何以故?诸佛不可以色身见,诸佛法身无来亦无去。

  如不分别诸法若来若去,若生若灭,则能知佛所说诸法实相。是人行般若波罗蜜,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真佛弟子,不虚妄食人信施,应受人供养,为世间福田。

  诸佛身从本业因缘果报生。生不从十方来,灭时也不往十方去,但诸缘合故有,诸缘散故灭。应当知如是诸佛来去相,亦当知一切法无来去相。你若知一切法及诸佛去相,无生灭相,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能行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

  昙无竭菩萨说法已,萨陀波仑菩萨及长者女及五百侍女将财宝供养昙无竭菩萨。释提恒因赞叹曰:菩萨舍一切所有,如是布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供养说法人,必得闻般若波罗蜜。

  昙无竭菩萨即从座起,入宫舍中,萨陀波仑菩萨七年不卧,若行若立,以待法师从宫舍出而为说法。七年后,萨陀波仑菩萨与长者女及五百侍女脱上衣置法座上,为昙无竭菩萨说法故。求净水净坛而因恶魔隐盖而使水不现,此时菩萨即用刀刺身出血而为净坛。释提桓因盛赞萨陀波仑菩萨不惜身命,惜法、爱法、重法的心行。

  尔时,昙无竭菩萨过七年,从诸三昧起,坐法座上。无量百千万亿众生作礼围绕,为听闻般若波罗蜜故。萨陀波仑菩萨见昙无竭菩萨时,心得悦乐,如比丘入第三禅。

  《大智度论》卷一百提要

  《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之下

  《释嘱累品》第九十

  一、《释昙无竭品》之下

  主要内容是昙无竭菩萨对萨陀波仑菩萨等宣说般若波罗蜜相。此法之相如下:

  l、诸法等故,般若波罗蜜亦等;

  2、诸法离故,般若波罗蜜亦离;

  3、诸法不动故,般若波罗蜜亦不动;

  4、诸法无念故,般若波罗蜜亦无念;

  5、诸法无畏故,般若波罗蜜亦无畏;

  6、诸法一味故,般若波罗蜜亦一味;

  7、诸法无边故,般若波罗蜜亦无边;(地水火风四大种亦无边)

  8、诸法无生故,般若波罗蜜亦无生;

  9、诸法无灭故,般若波罗蜜亦无灭;

  l0、须弥山庄严故,般若波罗蜜亦庄

  11、虚空无分别故,般若波罗蜜亦无分

  12、诸法性不可得故,般若波罗蜜性亦不可得;

  13、诸法无所有故,般若波罗蜜亦无所“

  15、诸法无所作故,般若波罗蜜亦无所

  15、诸法不可思议故,般若波罗蜜亦不可思议。

  此时,萨陀波仑菩萨即于坐处得诸法不可思议等六百万诸三昧门。

  佛于是时告须菩提:我于三干大干世界中,以如是相、像貌、名字说般若波罗蜜,萨陀波仑菩萨得六百万三昧门已,以如是相、像貌、名字说般若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因缘故,能成就菩萨摩诃萨一切功德,得一切种智。若有菩萨欲学六波罗蜜,入佛智慧,应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正忆念、广为人说,赞叹般若波罗蜜。因为此是三世诸佛母,十方诸佛所尊故。

  二、《释嘱累品》

  佛陀何因缘故,将般若波罗蜜独属阿难尊者?原因如下:

  1、佛大悲心,以是般若波罗蜜法属弟子阿难,饶益众生,不使善法断灭。

  2、阿难是未离欲人,未尽知般若波罗蜜力势果报,多所利益,是以殷勤嘱累。

  3、阿难常随佛左右,得闻持陀罗尼,一闻而常不失,是佛从弟,又多识广闻,四众所依。而佛知舍利弗寿短早灭度.故不嘱累。

  4、阿难是六神通,三明,共解脱五百阿罗汉师,能如是多所饶益故嘱累。而弥勒诸大菩萨在佛灭度后,各自离散弘法。

  5、佛知诸菩萨是深知般若波罗蜜力者,不须嘱累。而阿难是声闻人,随小乘法,是故嘱累。

  以上缘故,佛独嘱累阿难般若波罗蜜法莫离莫失,莫作最后断种人。若有人书写、受持读诵、正忆念、为人广说,恭敬尊重,以华香宝衣等欢喜供养般若波罗蜜,是知此人常不离见佛,不离闻法,常亲近佛。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