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浅说(应慈法师)


2014/9/4    热度:428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浅说(应慈法师)

 

  心经浅说 序

  十法界之心。其体同。其用殊。用之於公为遍觉。用之於私为无明。一念起。则三世尘岔由此而分。一念不生。则十方虚空尽皆销陨也。夫无所有而无不有。是谓妙 有。无所空而不空。是谓真空。空既非空。色亦非色。空色一如。诸法平等。此菩萨之观照也。菩萨之所异於凡夫者。在不著於一切而为正定。不染於一切而为大觉 耳。观世音菩萨由音声而悟道。所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文简义赅。总括世出世间一切事理。开悟众生。令其解脱。慈悲救世之心。盖无刹不入。无时而有尽也。心经之注释甚多。惟限於文字。不能普及。今华严座主应慈老法师演为浅说。以至浅之语。达甚深之理。欲使三根普利。而同登圣岸也。

  应师提倡贤宗。设华严大学。传弟子数十人。分化诸方。说法数十年。凡诸大乘经典皆已讲演。今所释心经。盖以华严之眼光合诸经之奥义而下注释也。世之读此录 而悟玄理者。其将证无所得而能自在也欤。

  民国二十二年五月沙羡陈慈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無明     亦无無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般若(rě)波罗密多心经浅说     华严座主应慈法师讲何子培记录

  今天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到这一部经。在中国曾经翻译过九次。最早的一部。便是晋朝末年姚秦的时候。鸠摩罗什译的。第二部是唐朝玄奘法师所译的。唐朝除 了玄奘法师所译的一种外。一共还有五种译本。就是法成。般若利言。法月。智慧轮。不空。五人所译的。此外,宋朝施护译了一种。慈贤译了一种。并上面一共九 种。在这九种里面。唐朝不空所译的一种。同宋朝慈贤所译的一种。都已经失传了。所以现在只存七种。在这七种里面。其最普通最流行的。便算唐朝玄奘法师所译 的了。今天我所讲的。便是用唐朝玄奘法师的译本。

  这一部经。是大般若经里面的一部分。大般若经有六百卷。而这一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只不过二百六十个字。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部经虽然祗不过二百六十个 字。可是他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他包括了无穷无尽的义理。他叙述了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观心证果的修行法门。他指示了我们凡夫观心修行一条大路。使我们各各 证真断妄。离苦得乐。

  这部经又叫做心经。又叫做般若心经。有人说。这部经是大般若经的心。能总持一切法门。所以叫做心经。又有人说。三藏十二部。经籍甚多。惟有这般若波罗密多 是一切经籍的核心。所以叫做心经。在我们看起来。这两种解释都是对的。此外又常有人叫做多心经。这是很不对的。因为这部经名字叫做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多字应该连上读。不应该连下读。为什么叫做般若波罗密多。般若波罗密多是梵文。照中国意思翻译起来。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但是为什么不翻智慧而仍然用印 度的原音。因为中文所谓智慧。是指普通的聪明知识而言。这种普通所说的聪明知识。往往是不正确的。虚妄的。染污的。非普遍的。至於梵文般若的意思。是指那 正确的。真实的。清净的。普遍的智慧而言。所以大不相同。而且在中国一时找不出一个相当的名词。所以只好仍用他的原音。以免同普通的所谓智慧相混。现在我 们把他翻作“智慧”。乃是不得已的办法。

  般若有三种。第一种是文字般若。第二种是观照般若。第三种是实相般若。文字不单是指普通的语言文字。凡是眼前的山河大地。明暗色空。有形无形。种种境界。 在吾人一念之中。炳然显现的。都是叫做文字般若。所谓观照般若。是吾人一念之心。对于山河大地。形形色色。一切有为无为。都能够虚灵洞彻。观照无遗。这种 智慧。便叫做观照般若。所谓实相般若。就是吾人先前一念之心。所有知觉之性。同一切境界之性。无分彼此。无分内外。无是无非。通统是一个法界性。这种智 慧。便是实相般若。这三种般若。总不离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初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最后便可得到实相般若。

  “般若”两个字的意思。既已经说明了。现在我再把"波罗密多”四个字的意思来说一说。“波罗密多”四个字也是梵文。编成中国话。便是“到彼岸”的意思。有 人说。“波罗”就是“彼岸”的意思。“密多”就是“到”字的意思。此外还有把“波罗密多”编作“事究竟”。或“度无极”的。其实都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为 什么叫做“到彼岸”。“彼岸”是对“此岸”而言。我们凡夫所住的。生死轮回的境界。便是“此岸”。又可以叫做“生死岸”。那边没有生死轮回的境界。便是 “彼岸”。又可以叫做“涅槃岸”。如果我们由生死轮回的“此岸”。度到那没有生死轮回的涅槃岸。那就是叫做“到彼岸”了。

  为什么又叫做事究竟呢。因为我们所住的此岸。一切的希望。一切的事业。都是不彻底的。都是虚空不实的。所以有成则必有毁。有盈则必有亏。无一事得究竟圆 满。惟有那涅槃彼岸。没有生。也没有灭。一切一切。都究竟圆满。所以到了彼岸。便可以说是“事究竟”。又叫做“到究竟”。

  至於“度无极”也同“到彼岸”一样的意旨。不过是新旧译的不同而已。旧译叫做“度无极”新译叫做“到彼岸”。

  还有把“多”字译做“定”字的。也可以说得通。因为修行法门“定”与“慧”是一样重要。无“定”则不能生智慧。所以吾人修行之时。当用“智慧”来观照。用 “寂定”来摄持。定慧两轮。同时并进。然后才可以出生死而到彼岸。

  上面把般若波罗密多六个字都解释过了。现在我们可以明白。般若波罗密多六个字合扰来说。便是“智慧到彼岸”。或者 “智慧到事究竟”的意思。

  现在我再把心经两个字来解释。虽然我在前面已经把这部经的名义约略地说过了。但是意思还不充分。所以现在有补充几句的必要。什么叫做“心”。“心”字的解 释。可以分做好几种。第一种是指“内团心”而言。也就是指我们五脏内面的心脏而言。心脏本来是主持人身上血液循环的机关。从前人人以为他是主持思想的。但 是现在的科学家。同我们研究佛学的都不承认这种说法。科学家以为主持思想的。是“脑”不是“心”。但是这部般若心经的“心"字。不是指心脏。也不是指脑 髓。第二种是指“思虑心”而言。思虑心在梵文为“末那”。为八识中的第七识。是“意”字之意。也不是心经的“心”字。第三种是指“集起心”而言。所谓“集 起心”者。以其能集积许多种子。而生诸法现行。所以叫做集起心。其实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法相宗所说的万法唯识。就是指他而言。但是还不能说是心经的“心” 字。第四种是“真实心”。就是“常住不变的真心”。就是“自性清净心”。“如来藏心”。也就是真如本体。这个心“不在心。不在脑”。不再中间及其内外。其 实又无乎不在。佛家说“一切唯心”。“万法唯心”。就是这个“心”。楞严经说“七处徵心不可得”。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过现未三世不可得心。二 祖慧可觅心不得之“心”。起信论“一心二门”之“心”都是指这个“心”而言。这个心是万法的根本。所以佛经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世界上 万事万物。小人吾人“思虑心”所思所虑之法。乃至山河大地。虚空人物。无一而非此真实心所显现者。所以说“一切唯心”。要明白这一个“心”。才可以说是 “明心”。要洞见这一个心的体性。然后才可以说是“见性”。然后才可以度生死流的“此岸”。而到涅槃的“彼岸”了。

  至於讲到经字。这是很容易明白的。照儒教的说法。经是“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常道”。佛经的“经”字。也是同他一样的意思。又这“经”字。是经纬线的 “经线”。因为圣人所说的话能直贯一切的道理。所以他的书便叫做“经”。又有人说。经就是径路的意思。就是吾人由凡夫而成佛的一条路径。所以叫做经。这几 种解释。可以说是都对。现在经名已经解释清楚。我可以开始讲本文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 厄。

  观自在菩萨。即是观世音菩萨。心经七种译本里面。有译作观世音菩萨的。有 译作观世音自在的。这一位菩萨。他在释迦摩尼佛以前。其实早已成佛了。不过后来他为了济度众生起见。又来权现菩萨之身。作释迦摩尼佛的弟子。并且於未来世 现成佛之相。他的化身很多。佛经里面有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种种的名目。如果一个一个说起来。那末未免太麻烦了。这一位菩萨。他有很大的智慧。他对 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理。都能够通达无碍。所以叫做观自在。他又具很大的慈悲。对於世界上的众生。能闻声救苦。应念度生。神通无碍。所以叫做观自在。照宋朝施 护所译的心经序分。及流通分来看。这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就是观自在菩萨所说。而经佛所印可的。现在我再把菩萨二个字解释一下。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的省略。菩提应该翻作“觉”。萨埵应该翻作“有情”。 菩萨萨埵就是“觉有情”。就是有觉悟的人。又可以翻作觉者。即是孟子所说的先知先觉之意。又可以翻作“大觉有情”。又萨埵二字是“勇猛”之意。勇猛求菩 提。所以叫做菩提萨埵。如果能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肩荷度己度人的大责。那就可以叫做菩萨。菩萨 再进一步。便是佛德境界。所以菩萨是佛的后面。阿罗汉的前面的一个阶级。

  我们根据宋朝施护所译心经的序分看来。知道观自在菩萨。又一次同着佛。还有 许多菩萨。许多比丘。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集会。那时佛正入广大甚深三昧。於是观自在菩萨也随着佛作观入定。他所作的观是“深般若波罗密多”。为什么叫做 “深般若波罗密多”。因为他这种观行。是甚深微妙。不是一班小乘阿罗汉。中乘缘觉。和别教三贤以前所作的浅般若观可比。所以叫做深般若波罗密多。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观自在菩萨作观 的方法。这一句是心经里面最要紧的一句。希望你们特别注意。所谓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字是积集的意思。藏蔽的意思。 因为这五种东西积集藏蔽起来。便成功为我们的色身。五蕴成功色身之后。能遮蔽我们的真性。和我们原有的智慧光明。所以又叫做“五阴”。“阴”字是“盖覆” 之意。又叫做“五众”。“众”字是和集之意。即指五蕴和集而成色身而言。

  五蕴之中第一蕴是“色蕴”。这个“色”字是“质碍”之意。他的意义。比六尘 中的色尘来得广。凡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与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宇宙间一切物质的现象。一齐包括在内。第二种是“受蕴”。受字是“领纳”之意。就是我们自 己心里对於一切事事物物所起的领纳作用。无论眼耳鼻舌身意之“受”。或者单指“意根”之“受”。“识藏”之“受”。皆包括在内。受又可分为三种。一受苦。 二受乐。三不苦不乐受。第三种是“想蕴”。“想”就是思想。思想是我们对事事物物所起的心理作用。第四种是“行蕴”。“行”是行为。又有迁流不息之义。这 种“行为”。不单是指身体上的一举一动而言。就是我们心中的一思一念。亦无一非“行”。我们心中念念迁流。便叫做“心行”。无论身行心行都包括在行蕴内 面。第五种是“识蕴”。识是“分别了解”之意。一共有八种。就是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外。还有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八识名为心王。乃诸识 之总体。这五蕴内面。第一蕴是“色法”。其余四蕴。都是“心法”。色法是包括世界上一切的物质现象。心法是包括世界上一切的精神作用。若再就心法来说。受 想行三者是心所有法。所以又叫做“心所”。“识”是心的本体。所以又叫做“心王”。

  五蕴的意思。已经说明白了。在我们平常人看来。这五种东西。都是实有的。为 什么要说做“空”呢。殊不知这便是我们的“妄见”。现在单拿我们的色身来说。我们从幼小到长大。从长大到衰老。到死亡。息息迁变。形容面貌。也一年一年的 不同。试问那一刹那色身是真我呢。照佛家说起来。这个色身。并非真我。乃是地水风火四大偶然凑集的一个幻我。常人执此幻我以为实有。因此生种种妄见。起种 种邪念。分种种计较。作种种图谋。而造成种种罪业。不知无常一到。四大分离。我们的色身。我们的事业。凡是我们平常所执以为实有者。无不烟消火灭。而归於 无何有之乡。这不是叫做“空”吗。推之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是一刹那一刹那随着我们的年龄息息迁变。於其中间。找不出那一段是受想行识真实的体性。 所以也是空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一齐都空。所以叫做五蕴皆空。

  五蕴既空。自然没有幻我。由此幻我而起之苦乐悲欢种种的感觉。自然也一齐都 没有了。所以说度一切苦厄。

  讲到“苦厄”两个字我相信大家都很明白的。在佛经里面苦字的分析。更加细 密。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种种的解释。这许多的苦。都是随着我们五蕴的色身而来。有五蕴的色身。便有这许多的苦。自古至今。无论何人。所不能避免 的。又无有一人是愿意的。於是大家都去想办法。解除种种的苦厄。有寒冷的苦厄。便是谋衣。有饥饿的苦厄。便去谋食。有风雨霜雪的苦厄。便去造房屋。都是为 解除苦厄起见。甚至进一步为求个人享乐。应付某种环境起见。做出种种损人利己。倒行逆施的事情。那又越出解除个人苦厄的范围。於是又有政治法律种种办法来 纠正他们的行为。但是力小的人依然利用政治法律去造种种恶业。力大者负之而趋。政治法律成为个人的玩具。所以仍旧不是根本办法。

  现在观自在菩萨。他有一个很好的法子。可以解除人类的一切苦厄。他的法子是 用智慧的眼光。从根本上来照破一切的无名烦恼。换一句话说。就是用般若来照破五蕴。因为五蕴是烦恼苦厄的根本。所以我们要解除一切的苦厄。必要先讲五蕴照 破。照破五蕴的办法。是自己观察我们的躯壳。原来不过是无明的为因。四大为缘。无端偶合而有这个色身。这个色身的本体。毕竟如幻如化。无有实性。所以我们 用不着瞎操心。用不着分别取舍。坦坦然。荡荡然。虽终日应事接物。而意识不起。计较不生。如明镜照物。不将不迎。浑然一大光明宝藏。到这时候。那里还有什 么苦厄呢。

  以上所说。是观自在菩萨作观的情形。以下便是舍利子请问观自在修般若观行的 方法。故观自在菩萨答复他下面这一席话。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 如是。

  舍利子即是舍利弗。是佛的弟子。他在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因为他问了观自 在。所以观自在叫他的名字。说给他听。

  舍利子呀。你不要见我“观空”。便即着空。要知道“空”不外乎“色”。并不 是离开了“色”。别有一个“空”。所以“空”即不异乎“色”。但是你又不要听见我说空不异色。便从“色”上生执着之意。要知道“色”又不外乎“空”。并不 是离开“空”别有一个“色”。所以“色”又不异乎“空”。但是你更要注意。色空二字。并不是说两样东西。乃是一样东西的两种说法。譬如波即是水。水即是 波。离开水没有波。离开波也没有水。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者。“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其余行蕴识蕴。照此例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乃是观自在菩萨教舍利子 参透“色空”的秘诀。你们应该特别注意。讲到色空两个字。各宗的说法很多。照儒家讲罢。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之“道”。即 指“空”而言。形而下之“器”。即指“色”言。到了宋朝。周濂溪讲“无极太极阴阳”。其实“无极”即“空”,“阴阳”即“色”也。宋儒又欢喜讲“理气”。 其实“理”即是“空”。“气”即是“色”。无非是用种种字面来说明宇宙间事事物物的“本体”和“现象”的两方面。此外。华严宗说理事。佛家又有性宗相宗。 原来都是同色空两字差不多的意思。若使我们融会贯通起来。儒家所说的“道”。“无极”。“理”。华严宗所说的“理”。性宗相宗的“性”。都是说明宇宙间形 形色色的平等的“本体”方面。至於儒家所说的“器”。“阴阳”。“气”。华严宗所说的“事”。和性宗相宗的“相”。都是说明宇宙间形形色色的差别的“现 象”方面。性相不二。理事圆融。便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的意义。要是我们能参透“色空”。那么。其他各宗各派的教义都容易明白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於是观自在菩萨再将前面色空的意义。发挥一番。

  舍利子呀。我前面和你说过。色空是不二的。所以我虽然照见五蕴诸色法一切皆空。可是我并不是灭却色等诸法后才得真空。因为五蕴诸法的本体便是“真空”。虽 然我们从表面看去。五蕴是有生有灭的。其实我们所看的是表面。不是实相。倘使从五蕴的实相(即本体)看去。五蕴本来就没有生灭。所以说。“是诸法空相。不 生不灭”。“诸法”就是“五蕴”。“诸法实相”就是五蕴的实相。或者你又要问。五蕴诸法。虽然没有生灭。难道没有“垢净”。譬如凡夫的五蕴随着染缘。便应 该叫做垢。圣人的五蕴随着净缘。便应该叫做净。要是这样说。那真错了。你要晓得圣人的五蕴固然是空相。凡夫的五蕴又何尝不是空相。既然都是空相。又何必分 什么垢净呢。或者你又要说。此五蕴等法。虽然没有垢净。安知没有增减。凡夫迷故烦恼增而智慧减。圣人悟。故烦恼减而智慧增。要是这样说。那么。你又要错 了。须知道凡夫迷时亦只是这“诸法空相”。圣人悟时亦祗是这“诸法空相”。那里有什么增减呢。总而言之。因为我们的“心”取着於“相”。所以才有“生灭” “垢净”“增减”种种妄见。若使“心”不取着於“相”。那么。虽眼前万法森然。然我们不取不著。自然不见有“生”相。也不见有“灭”相。也不见有“垢净” “增减”之相。一体如如。万法平等。这便是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了。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识。

  这两句是说“五蕴空”。即说“真空实相”中無“五蕴”。無色。所以没有我相法相。無受想行识。所以没有我见法见。“無”字即是“空”字之意。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声香味触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识界。

  这几句是说十八界空。十八界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再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合为十八界。六根六尘又叫做“十二入”。第三句無眼界乃 至無意识界。中间省却“無耳识界。無舌眼界。”数句。盖举首尾以包括中间之意。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真空实相之中。不但没有五蕴。并且没有六根。乃至六尘 六识。一概没有之意。

  眼耳鼻舌身意为什叫做六根。“根是能生。”之义。譬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叶花果等。吾人之六根。对着六尘。发生六识。所以叫做六根。六根所以说“無”者。因为 我们用般若智慧。观察自己色身。是如幻如化。一切无有实性。所以附在这色身上的眼耳鼻舌身意。自然也是空的了。这是空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为什么叫做六尘呢。“尘”字是染污之意。因为这六种东西同我们的六根接触之后。能使吾人发生贪着爱恋之心。而污染吾人之真性。所以叫做“六 尘”。“尘”与“根”是相对待得。色是眼根的对象。声是耳根的对象。香是鼻根的对象。味是舌根的对象。触是身根的对象。法是意根的对象。这六根之中。前面 的色声香味四根是很容易明白的。只有后面触法二根比较难懂。所以我现在把他略为说一说。

  什么叫做“触尘”。触是同我们身体接触的东西。那些东西同我们的身体接触之后。便发生冷热涩滑的感觉。所以我们对於那些痛身根感触相对的东西便叫做触尘。 什么叫做“法尘”。法尘是前面五尘落在我们意识中的影子。譬如我们平日对於所见的形色。所闻的声音。以及所嗅之香。所尝之味。身体对於寒热涩滑的种种之感 觉。虽然现在都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只要闭目用心一想。这许多的影子。依然在我们的意识中浮现着。这种影子。便是法尘。六尘所以说“无”者。因为六尘是藉 六根而显现的。假使没有六根。那么。六尘也立刻空寂了。譬如有病之目。见空中有花。空中实在没有花。等到饼目忆愈。空中之花也不见了。吾人因六根妄动。故 有六尘。今六根既空。故六尘亦空。“無眼界乃至無意识界。”是说六识空。無眼界者。即無眼识界。中间省去一个“识”字。無眼界后面。又省去“無耳识界。無 鼻识界。無舌识界。無身识界。”四句。

  讲到此处。或者你们要发生疑问。就是前面既然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什么到此处又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呢。我说。这是当然有分别的。六根不过就是肉体。六识 是六根的作用。六根来的粗。六尘来的细。假使我们只具有六根而没有六识。那么。我们对於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不能起知解了别的作用。所以一定还有一种 “识”寄托在六根之中。托在眼则为眼识。托在耳则为耳识。托在鼻舌身意。则为鼻舌身意识。“根”与“识”的区别。是我们研究佛学之人。所应该首先弄清楚 的。

  上面说过“六根空”。“六尘空”。(即十二入空)。但“根”“尘”“识”三者。乃三位一体。彼此相依而立的。今六根六尘具空。那么。不用说。六识也自然是 空的了。这叫做“十八界空”。“空十八界”是凡夫地位的修法。下面讲缘觉乘的修法。

  無无明。亦無无明尽。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尽。

  这几句是说十二因缘空。十二因 缘又叫十二有支。又叫做十二缘起。又叫做因缘观。支佛观。

  第一支是“无明”。无明是迷惑的意思。又名烦恼。这种烦恼。乃是过去无量世 来的烦恼。而为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我们把他放在十二因缘的开头。我们如果要断生死。一定要先断“无明”。无明不断。生死轮回是永远不会断的。现在我 为使大家彻底明了“无明”二字的意义起见。再来把他详细解释一番。

  “无明”是无始以前我们心中最初一念的妄动。也可以说是“清净本然”中最初 的一个“妄念”。不料这最初一念的妄动。便种下了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的根本。从前有一个人不明白“无明”二字的意思。便去问一位法师。“甚么叫做无明”。那 位法师愤气对他说“你那里有什么资格问这个问题”。那人听了。心中一怒。脸上一沉。快要发作了。於是那一位法师便含笑的对他说。“你这样便是叫做无明 呀”。那人听了。竟忍不住笑了。这个虽然是一个笑话。到是“无明”二字很好的注脚。

  此外圆觉经。楞严经。五灯会元内面。也有同这个仿佛相同的故事。圆觉经说。 又一次金刚菩萨问释迦摩尼佛说。“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楞严经卷四亦说。富楼那问 佛。“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周而复始。”五灯会元十四卷说。又一次长水和尚问琅琊觉和 尚。如何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觉和尚厉声对他说。“清净本然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诸位听众。你们要明白。“清净本然。云何忽有无明”呢。请将上面几个故事参 看参看。参的透。包你出离生死。断无明。参不 透。依旧是生死路上转溜转溜去也。

  第二支是“行”。行是“行为”“行业”之意。就是我们过去无量世来由无明烦 恼所做的善恶行业也。因为我们既然起了无明的妄念。便缘着这“无明”而有种种“行为”“行业”的造作。所以说“无明缘行”。以上二支是过去世的惑业二因。

  第三支是“识”。即八识种最末的“阿赖耶识”。又名“含藏识”。此识含藏过 去无量世来善善恶恶的种子。而为今生依业受报的根本。所以叫做“含藏识”。吾人托胎之时。此“识”先来。及身死之时。此识后去。因此识完全依着过去世的 “行业”。而为托胎赋形的根本。所以说“行缘识”。

  第四支是“名色”。“名”即是“心”。“色”即是“身”。因阿赖耶识初托母 胎。虽已略具身心。但此时他的身形(即色)只粗具大概。他的心识(即受想行识四蕴)更是有名无实。所以不叫“身心”而叫“名色”。又说“识缘名色”。

  第五支是“六入”。“六入”即是“六根”。又名“六处”。因阿赖耶识托胎之 后。经七七日。渐具六根。六根即指色名言。所以说“名色缘六入”。

  第六支是“触”。“触”是“接触”之意。因为我们在母胎中既已具六根。及出 胎以后。六根便时时与六尘相接触。所以说“六入缘触”。但是在出胎以后到三四岁。知识还未充分。对於眼前事事物物。还没有分别了解能力。只凭六根与六尘相 接触而已。

  第七支是“受”。受即领纳之意。我们从五六岁到十二三岁。知识渐充。六根与 六尘相接触。渐能分别领纳其美恶苦乐。所以说“触缘受”。以上五支是过去惑业之因。而受现在之果。

  第八支是“爱”。“爱”是“贪爱”的意思。从十四五岁以后。年龄渐长。贪爱 之心日炽。凡六根所受纳之事事物物。若合乎自己心理的。便存着爱恋的意思。所以说“受缘爱”。

  第九支是“取”。取是取得之意。吾人对于所爱之事物。必多方设法。取之以为 己有。此即与近人所谓“占有欲”之意相同。所以说“爱缘取”。

  第十支是“有”。“有”字即“业”字之意。上面所说的“爱”与“取”两种心 理。总是由于迷惑之故。由此迷惑。复造出种种之“业”。所以说“取缘有”。有即业也。以上三支是现在世惑业之因。再种后世二支苦果。

  第十一支。是“生”。“生”是指未来世“托胎受生”而言。因为吾人现在世既 然依“惑”造“业”。所以未来世即依“业”受“生”。所以说“有缘生”。

  第十二支是“老死”。未来世既然又依业受生。那么。自生以后。幼而壮。老而 衰以至於死亡。这是一切人类所不能免的。所以说“生缘老死”。

  以上十二支。通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两重因果。“无明”与“行”二惑是过去世 之因。“识”“色名”“六入”“触”“受”五支是过去世之因而感现在世之果。这是过去现在一重因果。又“爱”“取”二支是现在世的“二惑”。“有”为现在 世之“业”。以此现在世之惑业为因。又感未来世“生”与“死”之苦果。这是现在未来一重因果。

  这十二支。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 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此循环流转。无穷无尽。便成无边生死。所以叫做“流转门”。又此十二支不出“惑”“业”“苦”三道。“无 明”“爱”“取”三支是惑道。“行”“有”二支是业道。其他七支是苦道。吾侪(chái)凡夫。因此惑业苦三道相续不断。故不能出离生死。如果到了缘觉乘 的地位却不然。他们将这十二支仔细看去。知道“无明”是生死的根本。若要出离生死。必须先灭无明。无明一灭。则行亦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 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此十二支一一灭尽。便是还灭门了。要是真正利根 的人。只要发心断无明。无明一灭。则其他十一支都不成问题。譬如砍树相似。树根一断。枝叶自倒。到此地步。自然出生死而证涅槃。刚才我说过。十二有支不外 惑业感三道。既已断“惑”(即无明)自不造“业”。自不受生死轮回的“苦”果了。所以無无明。亦無无明尽。十二因缘都无。即十二因缘空。

  为什么又说“亦無无明尽。亦無老死尽”呢。因为断无明。出生死。还是凡夫的 心理。若是在大乘菩萨来看。本无生死可言。那里还用得着解脱呢。所以说“亦無无明尽。亦無老死尽”。

  为什么又叫做十二因缘呢。因为这十二支内面。“无明”与“行”二支是过去 因。“识”“色名”“六入”“触”“受”五支是现在果。“爱”“取”“有”三支成未来因。“生”“老死”二支属未来果。但“果”又为起惑业因缘之“缘”。 所以他包括在“缘”的内面。不别立“果”的名目。这儿叫做“因缘观”。因为他一共有十二支。所以叫“十二因缘”。空十二因缘便是缘觉乘的观法。缘觉乘即辟 支佛乘。所以又叫“支佛观”。

  以上是讲缘觉乘的修法。下面再讲声闻乘的修法。

  無苦集灭道

  这一句是说四谛空。“苦”“集”“灭”“道”叫做四谛。谛即真理之意。他的道理真实不虚所以说做“谛”。

  第一是“苦谛”。苦谛是说三界六趣的苦报。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六道。讲到苦字。有二苦三苦。四 苦。五苦。八苦。十苦无量等苦。他的意思。前面已经讲过。所以不用再说。

  第二是“集谛”。“集”是“召集”之意。由贪嗔痴等烦恼。与善恶等行业。能召集三界六趣的苦报。所以叫做“集谛”。集谛是苦谛之因。苦谛是集谛之果。此二 谛是说世间因果。又叫做“流转门因果”。

  第三是“灭谛”。“灭”即“涅槃”。即灭除惑业。出离生死。而达到涅槃寂灭境界。

  第四是“道谛”。“道”是“道路”“方法”之意。亦即指八正道而言。盖谓由此道路方法而能至涅槃彼岸。八正道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 进。正念。正定也。又此灭道二谛。道谛是灭谛之因。灭谛是道谛之果。此二谛说出世间的因果。又叫作“还灭门因果”。

  上面苦集灭道四谛。包括世间出世间两重因果。然而都是先说果。后说因。因为果是显而易见。因是幽而难明。所以先说世间苦果。令吾人生厌离之心。然后教吾人 断其苦因。又先说涅槃之妙果。使吾人生欣羡之心。然后教吾人修出世之法。总而言之。心经说这四谛。是教吾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但是为什么又说無苦集灭道。因为苦集二谛所依凭的。亦不外乎五蕴。今五蕴既空。则苦集二谛自然无所依凭。苦集灭道都没有。自然更不用说什么灭谛道谛了。由 从大乘菩萨看来。五蕴诸法。当体即空。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灭可慕。无道可修。无舍无断。无证无得。便是大乘第一义法门。

  無智亦無得。

  这一名是说观照之智慧与所空之境界通统是空。或者要问。观照之智慧是空。还说什么观照般若呢。所空之境界是空又说什么实相般若呢。我说不然。因为五蕴。十 八界。四谛等法本来是空。故能证诸法本来是空之般若智慧亦空。此般若之智慧既空。故由般若智慧观照所得之真空实相亦空。盖有证有得。总非真空。要到无修无 证无智无得的地位。才可以说是真空。我们用般若智慧观照五蕴十八界四谛空。譬如用药医病。病已好了。药亦自除。所以说无智亦无得。便去灰身灭智。那么。又 成了断灭空。要知道无智之智才是真智。无得之得才是真得。佛之所以说“空”。原是要人照见空相。等到空相既显。则空理亦无。所以说无法可得。无得则无空 相。无智则无知空相者。无空相则无实相。无知空相者则无观照。无实相。无般若波罗密。此不可得之般若波罗密。才是真正的般若波罗密。

  以上无苦集灭道。是说声闻乘的修法。下面是说菩萨乘的修法。

  以無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無挂碍。無挂碍故。無 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一句承上文而来。一切诸法。既无得而得。故菩萨亦无修而修。无得无修。即是真正般若波罗密。

  这一节的意思。是说。不但观自在菩萨依此无所得般若波罗密多。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一切凡夫亦咸依此无所得般若波罗密多而空十八界。缘觉乘依此无 所得般若波罗密多而空十二因缘。乃至一切菩萨亦依此无所得般若波罗密多而得到究竟涅槃。

  故吾人若真要修行证果。第一要知诸法无所得。无所得则心无挂碍。无挂碍则无恐怖。若有所得。则必有挂碍恐怖。譬如吾人有色身。则必有色身之挂碍。与饥寒忧 患之恐怖。有财产权位。则必有财产权位之挂碍与恐怖。总之。有一物则必有一物之挂碍与恐怖。若一切都无。自然用不着挂碍与恐怖了。老子说“无则无忧有则足 患”。也是这个意思。

  远离颠倒梦想者。因吾人日间既有种种恐怖之念存在心头。所以夜间便形之於梦寐。虽在梦境之中。精神还是不得安闲。由此可见有所得的痛苦。若使吾人直下彻悟 一切法无所得。身心世界。一齐空寂。自然没有什么挂碍恐怖。和颠倒梦想了。所以我常说。一切法无所得。便是真正的般若智慧。便是究竟涅槃。便是吾人安身立 命的处所。也便是一切菩萨修行的真实法门。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节说不但菩萨乘依此无所得的般若波罗密多而得究竟涅槃。就是三世一切诸佛。也无不依此无所得之般若波罗密多。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是 “无上”之意。“三”是“正”字之意。“藐”字是“等”字或“徧”字之意。“菩提”即“觉”字之意。合扰来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遍觉 者”。无上正遍觉者即佛也。佛为什么叫做“无上正遍觉者”。因为凡夫之“觉”。范围极狭。不能普遍。惟佛之知觉。能普遍一切法界而不遗漏。所以叫做“遍 觉”。外道魔宗亦往往能知道常人所不能知道的。但是他们的“觉”来得不正。惟有佛的知觉是“正知正见”。所以叫做“正遍觉”。菩萨亦有正遍觉。但菩萨的正 遍觉。尚有进步。未臻圆满。惟有佛德“正遍觉”是究竟圆满。无可再进。所以叫做“无上正遍觉”。到了佛的地位。便是“无上正遍觉者”。这一部经。是以般若 为智慧。以观心无所得为法门。以到涅槃为究竟。三世一切诸佛依此而得成就。现在诸菩萨又依此而得入圆明。所以我们这班凡夫亦应该依此法门而后能离苦厄。依 此而修。方是真修。修此而得。方是真得。若舍此法门而别求修证。那么。真所谓南辕北辙了。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 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前面已经将修般若波罗密多行的效力。详细说过了。所以此处把般若波罗密多的好处。再赞叹一番。咒字又名真言。梵文谓之陀罗尼。乃是一种有力量之言语。能使 吾人心中所想念的成为真实。又能持善使不失。持恶使不生。所以叫做咒。这里所说的咒字。其实就是指“般若”二字。不必专指后面“揭谛揭谛”四句。揭谛揭谛 为密咒。又名密说般若。般若为显说之咒。又云显说般若。因为般若能驱除生死烦恼之魔。具大神力。所以叫做“大神咒”。因为般若的光明能照破生死长夜的黑 暗。所以叫做“大明咒”。因为世间出世间所有诸法。无一能够超过般若者。所以叫做“无上咒”。般若为诸佛母。能出生生死无量无边功德。世出世间一切之法。 无一可与般若相比拟者。所以叫做“無等等咒”。此咒能度脱人生的一切苦厄。无论身苦心苦。生老病死苦。八苦十苦等。皆能度脱。真实不虚者。佛与菩萨不为妄 语。且使人人深信弗疑。依此而修行也。

  又此心经。开头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末了又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无非劝人修行般若行。离苦得乐之意。这是大家所应该知道的。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前面是显说般若。此处是密说般若。因为咒语是梵文。我们用不着去穿凿解释。只希望大家常常把他读诵。日久功深。自然有神通妙用。自然可以消除惑业。开发智 慧。自然可以度生死流。到涅槃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照宋朝施护的译本。观自在菩萨说完此经之后。佛从定而起。对他说的般若观行印可赞叹。所以好多人以为是佛说的。其实是观自在菩萨所说也。

  生死大事。非拖泥带水者所能了。故须发勇猛心。精进 心。如逆水行舟。一息不容稍懈。然后才有几分希望处。  (子培)

  回向偈曰

  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与饥馑等

  悉皆尽灭除  人各习礼让

  读诵手持人  辗转流通者

  亲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生

  风雨常调顺  人民悉安康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随顺世缘观自在

  常知梦境醒如来

  附:《心经》诵持仪轨(仅供同修参考)

  (一)前行

  1、上香

  香 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或念《供养偈》: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无边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熏诸众生,皆共证菩提。)

  2、礼拜

  鞠躬或叩拜:礼敬之时,须恭敬至诚。观想佛菩萨感应如在眼前,并且可以默念: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3、念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二)正行(诵经及平时戒行)

  诵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引磬)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引磬)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 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引磬)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引磬)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 谛,菩提萨婆诃。(三声引磬)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南无大智大势至菩萨!(三称)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称)

  (三)结行

  回向(双手合十,回向、祈愿、忏悔)

  回向偈(结法偈):

  诵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法界!

  也可: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历代先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或为:回向弟子眷属合家吉祥安康;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复;某某人往生净土,离苦得乐;某某人世间、出 世间事业悉皆成就;某某人早开智慧,学业进步;某某地方灾障平息,吉祥平安,有情安乐,入于佛道……等等)

  或发愿忏悔: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