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五 密法修行的原则
2014/9/4   热度:1651
海云继梦法师: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五 密法修行的原则 修法前的供养,是前行加持,不要忽略,尤其修法的人,常常忘记这一层,显教同修忘得更厉害,只知法而不只知供养,这对于福德资粮的累积与增长,是很大的障碍。学佛人都知道因果,而修法跟因果有绝对关系。若觉得需要福德资粮,在修法以前,不管显教或密教,都必须积极累积福报。 这当中有一很深奥的道理,并不单纯是要或不要。修法过程中,不单完全依现世来看,而是以整个法界为着眼点。从整个法界来看,我们的世间跟其他的世界不尽相同,若认为不需要这世间福报便予以放弃,那么要出入这世界就会有障碍。如同开车没机油会变得很难开,除非不开,否则你受得了吗?有很多非常聪明而又具智慧的人,他们敢说不要福报,可是,恐怕他们也受不了这种痛苦。在这前提下,我们必须积极去修福报。 一般来说,修行人明知道这世界福报在他方世界不一定用得到,为何还要积极修?原因有二:一是他不知道,认为世界就是如此,而法界也应该一样,没福报便难以修行,于是一直修,往往修得太多。这也有两种状况:一是用太多时间修福报,智慧无由增长;另外是福报修得太大,于他方世界造成障碍。另一原因是:纵使这些福报在他方世界不需要,但若有的话,要放下也无妨。 在我们这世间,有人觉得自己障碍很多,但可以选择放下。这世界的障碍在他方世界可能是福报。你若不了解法界,根本看不出其中的差异或奥妙,而误以为全然是障碍。譬如病苦,在他方世界说不定是一种福报;我们睡得舒适是福报,在他方世界则不尽然。 夫妻、父子感情、世间福报财富都很好、很圆满,在我们世间叫圆满如意,但却会造成其他不同的困扰,比方情执深重,甚难修行。正所谓「富贵学道难」,所以非得修财富的福报吗?很多世间观念与佛法抵触。提醒各位,一旦进入了「华密」的大门,脑筋就得灵光些,千万不要硬梆梆,否则修行会变得很困难。 我们都生活在意识形态的框框里,被拘束,此外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我们必须学会不用脑筋想,因为用脑筋想多半是单行道。学佛人应该打破这种局限,进入无限的境界里面。 密法的大原则是什么?我们过去所接触的多属显教的修持方法。密法和显教的修持基本并无差别,但方法有异。要明白,学佛的究竟目标即是了生死、出三界、免轮回,北传佛教称此为明心见性、开悟成佛。以此标准言,显密皆是同一目标,只是方法有别。尤其密教的修行法门更多,故《楞严经》云:「归元不二路,方便有多门。」方法、方便很多,但归元归到最后,只有一个究竟。 我们常要求身、口、意三业清净。怎么清净呢?这有三种修法。以显教而言,主要以「意业」、「心念」为主。不管行者的程度高低如何,所要求的都是意业清净,意业若不清净,一切很难成就。有些人不重视意业,纵使福报很好,但业障亦颇重。显教的修法是以「意业」为主而统理三业,身、口业都用意业统一起来,以此为标准,慢慢提升生命品质。 密教有别于显教,其修法以「口业」为主。这时,身、口、意三业可以单独进行,要怎么清净都没关系,只要在最高处予以统一;也就是说,三业分开进行,在成佛以前一定用口业来统治身业和意业,故密教又称「真言宗」,因为它的修法特别重视口业。 「口业」的修法在持咒上用功。为何不将咒语的意义翻译出来?盖因咒语为「意业」的一个代表,故无需译出来,持咒者自然能通。在「华严密」里,修持既然从口业下手,一切密法的标准和基础,便都统摄在这四十二个字母里。「华严四十二字母」是一切密法的基础,其他咒语皆从此四十二音而来,由此而起种种妙用。 「四十二字母」是一切妙用的本体,这个本体里面分成四十二门,每一字母都是「般若波罗密」。学会四十二字母并不代表四十二个波罗密门都懂,可是只要修一个字母通,其余便都会通。通达本体之后再起其他妙用、持其他咒语,就能把握该咒语的重点。 以西藏密教来说,其基础是「唵嘛呢叭咪吽」。这六个音的重音何在?重音不同,修法便有异,所修的「般若波罗密门」也不一样。以「唵」为重音是个法门,以「吽」为重音又属另一种法门,差别在于不同的般若波罗密所起的观想有异,结论也不同。 西藏密教晓得观想不同字母,所得的效果也不一,但从没有人谈过原因。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华严经》里,可是西藏密教几乎未接触《华严经》,所以无法谈清楚。 「般若波罗密」是一切佛法的基础,进入「般若波罗密」才算找到修行的正确起点,而非成就。没有找到正确入处,怎么修都属盲修瞎练,这正好说明「般若波罗密」在修行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先摸索、找寻,厘出正确的方法与感受,才能开始修行。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一个人在台北找地方住,一会儿找到北投、松山,一会儿又找到艋舺、板桥。台北这么大,到底要住哪里?一般人刚开始没经验,可能找到离公司很远的住处,慢慢会有所调整,经过逐渐摸索,即会找出正确的途径与适当的地点。 同样的,法界这么大,我们该把心安住在哪里呢? 我们必须有一个下手处,定一个方向。人生中的一些挫折、不如意、烦恼,往往是智慧增长的基础。没有这些烦恼挫折的话,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始修行。可以用「意业」、「身业」、「口业」来修行,但在世间很少人以「身业」来修法,这都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有障碍,无法清楚说明「身业」怎么修。什么是「身」?我们常常混淆不清,其实以「身业」直接去修持的,即是「普贤法门」。 例如要把一块木头雕成一尊佛像,我看大部分人都不知该从何下手。如果直接告诉大家:「这块木头就是佛像。」那多数人更是摸不着头绪。木头本身可以变成佛像,这是很深刻的人生体验。意大利石雕大师米开朗基罗说:「一般人看到的大理石,在我眼里全都是生命。」有办法看出大理石的生命,说不定他的境界和佛祖差不多。《华严经》的〈世主妙严品〉有言:佛陀看一切境界皆是生命,凡夫看一切境界就只是六尘而已。 昨天是阴天,今天非常炎热,看出去光明一片,感觉很舒服,一般人看到的就这样子而已。佛陀看的境界不一样,他以普贤法门来看「存在」,从那块木头里直接就看到生命的「存在」。把木头雕刻成佛像,这木雕佛像里包含着雕刻着的技术与生命情操,佛像只是表现内在生命的媒介。 以普贤法界门来说,「存在」就是这样,有无这块木头都无所谓。木头雕成佛像便称佛像,而木头只是个媒介,所以未曾雕刻的木头也是佛像,这便是「存在」。真实的境界就是即使这块木头尚未雕刻成形,也能看到其生命的「存在」,此即「身业」修行。 「身」并非指肉体的身,而指无所不在的本体。毗卢遮那佛「遍一切处」,这是身业的修持方法,也是我们的本尊。这个法门很殊胜,但在娑婆世间里,愈殊胜的法门愈难修,实因我们的智慧有限。但各位不用惊慌或担心,虽然现在做不到身业修持,尚有口业和意业的修持。意业修持属显教,口业的修持则属密教。 「身业」的真实修持,在这世间无法为各位说明怎么修。一般而言,不管是用意业或口业修持,成就之后,自然会知道何谓「身业」的修持。所以这变成「得到的境界」,而不是修持的方法。从根本说,身业固然可以修持,但必须等待善根增长到一定阶段,再来谈其修持才有意义。 这里,我们仅仅简单介绍显教和密教的修法。一般来说,意业修持比较好理解,至于口业的修持,须得有意业的基础才好修,所以别想说要广邀同修来直接修口业,这个法很殊胜、很好用没错,但若不曾接受意业的基本训练,要进入实修很困难。 如果以为修密法比较能快速成就或容易有所感应,这非常危险,好比站在十三楼却自以为是在地面而跳下去。佛法有众多法门,每位修行人所修的也不尽相同,所以别自认为修学很久,便用所谓的基础自我展现一番,这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应,无法凑合起来。否则会像只占五坪大的客厅,却妄想摆下一组需要二十坪空间才能容纳的沙发,根本就挤不进去。 你现在的境界如何?进入道场后会怎么展现?你不知道。法门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所趋目标是否正确也不晓得。对的目标只有一个,不对的则有无量数。目标若无法肯定,就遑论修持方法了;目标不对,方法怎么会对?密法修持里,此点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得先了解显密二教的关系和差别。最好能先听经闻法,了解佛法的殊胜及义理、目标、行法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再来进行修法。 身为密行者,千万不要沦为专搞法术的「师公」之流,否则是很悲哀的事。修密有感应的话,成就会很快,但若内心基础不够,种种感应会让人受不了,纵使勉强承受也一定走偏锋。所以基础务必打好,脚要站稳,才能挑起重担。 密法非常殊胜、妙用广大,可是很少人能够承担得起。我们一方面进行修法,另方面也要通达教理。修法,显教强调一门深入,若选择修密法,修持方面更不能贪,修一个法便可,不必贪多。 每一种法都想修,发财、长寿、健康、子孙满堂全都想要,最后恐怕负担不起。不用修太多法门,一天二十四小时,要把握时间,只要方法正确,一门通达,其余法门要通达就更快。若一门不通,门门便都不通,修再多法门也没任何效用。 我们先学「准提法」,因为准提法并无太多限制,只要一面镜子就可以修。镜坛若能成立,没有佛像也没关系。准提法很简单,修持十分方便,若连这方便法都修不起来,遑论有限制的法了。有些人硬是要让别人管,希望限制多一点,他们非常固执,问话要问到有话柄可抓,因为太执着了,这种人修行难有成就。 我们道场以「准提法」为基础,先持准提咒。一开始怎么持、如何观都没关系,但至少先完成十万遍再说,持的时候心想:「是什么镜子,是不是要返照自己?这样持咒是否正确?为什么要持准提咒?」镜子映照出你的脸,从这映照出来的脸里去找寻答案。虽然人人都照镜子,但若要把自己的脸画出来,却是怎么画都不像。我们看别人看不准,看自己更是不准。 我们先这样观照:「如此用心是否正确?该如何用心?」就像是问:「为何进佛门?进佛门后,如此这般修行是否正确?」这可由两部分去思考,从宏观角度来看:在这里面是否正确?我们有在里面吗?从微观角度看:每一部分都看得清楚吗?从这一部分到其他各部分,逐一看清楚,如此便能完成起观。 凡此都要先进行,若持十万遍准提咒尚无长进,就再来十万遍。现代人差不多得持五十万遍才有办法将心整理好。各位或许有经验,吃过饭后洗碗筷,有个专放筷子的篓子,若只有四、五人份的筷子,手一抓就收拾好了。但我们的心很复杂,不光是四、五人份,甚至有四、五万双筷子,可有得整理了。所以几乎要五十万遍才有办法将混乱的心做一番整理。观念、疑情能带进来,如是持咒下去,基础便会建立。 我们是以准提法作为华严密的前行,是正式修持前的基本工作。注意自己的心境变化!有人贪心重,有人瞋心或愚痴心较重。愚痴者别人说什么都好,根本毫无主见。学佛人一般有两种,即贪心重和瞋心重的。瞋心重者不一定爱发脾气,其特色是原则性强,是非对错分明。有人犯错时很容易发脾气,且富正义感,爱讲道理,一旦别人道理讲错,他就非让你明白真相不可。这类人或许过去有所修行,但都带着追求是非、正义、名利等分别心。 贪心重者与瞋心者完全迥异,他们较随缘,什么都好,好到象是没原则,但又和愚痴不同。他们其实不是没原则,只是比较随缘,随缘到让瞋心重者火冒三丈。他们讲话柔和,不易得罪人,且能包容。他由于瞋心而目标多,什么法都要修,什么人都要度。 瞋心者不同,不符合他标准的,会一脚踢出去。贪心的人则会说:「这人好可怜,我若不度他,谁来度!」所以身边一大堆有的没的被度者,在那边缠来绕去。瞋心重者则一下子就将那些不符标准的人赶走,因为他的是非、名利等分判得很清楚。 想想自己属于哪一种人?若过去生有修持,一定带着其中一种性格,不是贪心重的,便是瞋心重的。学习密法者必须先对自己有所认识,了解了本身的性格,要改进、对治便很快。 如果知道自己是非心重,便要稍微慈悲一点,不要说某人不行就马上赶出去,说话也稍微柔软一些。明白自己贪心较重,过度柔软,那就应该学会快刀斩乱麻,别拖拖拉拉、牵扯不断。是非心、名利心重者,下决定非常快,人家一开口,他就知道怎么做了!而贪心者从头讲到尾都难以下任何决定,他说:「这样也好,不过……那样也好……」他就是难以下决定。 密法修行很容易有相应的情况出现,相应之处必须保密,所知道、看到的不必对他人言。纵使看到鬼,保持安静就好,不要问别人是否看到。其实你也无法让他人看见。修密法者很快便看得到鬼或天神。能先看到天神者定力必然很够,且具备充足的阳刚之气,而一般修持者多半是先见到鬼,甚至到死亡时还无法看到天王。 真正的修行者则是天上宫殿、地狱现象等两方面都看得到,有真功夫的行者甚至能让别人得以目睹,问题是大部分人做不到这一点,一般人会斥之为疯子:「头壳坏掉!再修下去会发疯的。」何苦让众来毁谤呢?因此要能保守秘密。况且,看得到又不能断烦恼,一点办法也使不上,和看不到并无太大差别。 看得到很简单,一旦修行便会现前,但现前之后并无实质利益,所以得保守秘密。我们有位同修二十四小时都看得见,三个月后他说:「师父,我快发疯了,请帮我处理一下。」修到看得见时间很快,但还要学会放下和不执着。 种种境界固然都能现前,但现前后却无法处理,因为你用单行道的修法,外道法就很容易在这当中蒙混进佛法里。以道教而言,有一法出来,就一定有破解之方。如果能让某些现象现前,便也同样有相对的办法使之消灭,否则即是单向修法,而非双向的。 法界情况亦然。有山就有海,山是由海底的土堆积上来的;森林中如果某一种树有毒,就一定有某种草能解毒,而且解毒草就一定长在毒树的附近。所以我们修法、用心之处所生起的境界,定然也有另一法能够破解。 定力如果不足,便不要让境界现前,务必先了解此一原则。我们谈的密法大部分指印度的「檀催」(编者案:tantra一般译为怛特罗),无论是道教或印度的檀催,若未抓到此一基本要领,则持续修下去便难以回头,因为这当中会生起很多妙用,如不能善加应用,反而会引致严重的偏差,到时恐怕连自己也难以单独处理了。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