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2014/9/4    热度:268   

傅味琴: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1)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

  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心

  提要: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

  ·娑婆世界的众生是块特殊材料,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好的地方

  ·比较一下就明白,为什么释迦太子能成佛,而我们连修行都修不好

  ·释迦菩萨世世常行菩萨道,而我们造恶业多、做善事少

  ·释迦菩萨从兜率天降生人间是为成佛度众生,就算你也是从天上下来,可能

  是因福气享完了掉下来的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

  今天是释迦佛圣诞的纪念日,我们每个佛弟子都是欢欢喜喜。因为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才有我们今天的佛弟子。应该说释迦佛降生到娑婆世界,以及他出家、修行、成道、说了四十九年法,这是娑婆世界众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可是今天佛门里很多人却说自己苦恼,释迦佛降生、成佛来度我们,我们进了佛门,为什么还说是苦恼人呢?至少,今天是释迦佛圣诞,希望佛门里的苦恼人也能欢欢喜喜度过释迦佛圣诞这个节日。

  娑婆世界的众生是块特殊材料,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好的地方

  释迦佛的一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可以从这些启示中提高自己的觉悟。娑婆世界的众生是块特殊材料,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好的地方,释迦佛说只有娑婆世界众生能即身成佛。即身成佛要有四个条件:一个是南洲众生,我们就在南赡部洲;一个必须是人,我们今天都做人了;一个根支要圆满,我们今天根支都圆满;一个必须从母胎里生下来,我们今天都是母胎生下来的,所以我们都具足即身成佛的条件。尤其是娑婆世界最苦,可越是苦的地方越容易觉悟。我们处在这个修行条件最好,最容易觉悟的娑婆世界,这是我们多生多世修来的福气。

  比较一下就明白,为什么释迦太子能成佛,而我们连修行都修不好

  有人怀疑即身成佛,不等于即身成佛这句话是错的,释迦太子就是即身成佛。释迦太子降生以后也是在世俗上生活的人,他是通过雪山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道的。同样是娑婆世界的人,同样佛性圆满,为什么释迦太子能成佛,而我们连修行都修不好,越来越感觉到成佛非常遥远?要解答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要和释迦佛从出生开始,一步一步作个比较,就能找出差距。差距越小,你跟释迦佛越靠拢,成佛越快;差距越大,你跟释迦佛越是远离,成佛越慢。

  释迦菩萨世世常行菩萨道,而我们造恶业多、做善事少

  释迦菩萨降生前是世世常行菩萨道,如果我们过去世也是世世常行菩萨道,今世必然也在行菩萨道。可是我们今天很习惯于世俗生活,造恶业多,做善事少,做点好事已经算是了不起了,可见得我们过去世也是这副样子。

  释迦菩萨从兜率天降生人间是为成佛度众生,

  就算你也是从天上下来,可能是因福气享完了掉下来的

  释迦菩萨是从从兜率天降生人间,兜率天是菩萨聚集的地方;我们今世来到人世间,可能是在六道里旅游吧?人世间的旅游尚且不好受,往往高兴而去,败兴而归,一路上吵架。在六道轮回里旅游,那更不好受了。总算往世做了点好事,累积起来,好不容易今世得到一个人身。这不是你一世两世的功德,而是多少世的功德累积起来的。也可能刚刚从畜生道升上来,就算你从天上下来,释迦菩萨到人间是来成佛度众生,你可能是天上福气享完了掉下来的。总算还有点福气,掉在人间,如果掉在畜生道里不是更苦?

  释迦佛降生时骑了六牙白象,象力气最大,表示释迦佛的雄心壮志,六牙表六波罗蜜,表菩萨法。而我们流转到娑婆世界是骑在我们过去世的福气背上,自己的背上又背了沉重的烦恼、习气、业障,这个差距多大呀!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 圆满的佛陀,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2)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

  释迦太子降生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天的佛弟子却没有这个志气

  提要:

  ·释迦太子是在无忧树下降生,我们是挑着生死重担、带着忧愁苦恼来到人间

  ·释迦太子降生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天的佛弟子却没有这个志气

  ·释迦太子对世间法并不满意,而我们却以此为终身依靠和荣华富贵的资本

  ·释迦太子对学到的世间法并不傲慢、并不执着,而今天,连佛弟子都放不下

  释迦太子是在无忧树下降生,

  我们是挑着生死重担、带着忧愁苦恼来到人间

  释迦太子是在无忧树下降生,我们是挑着生死重担,带着忧愁苦恼来到人间。释迦佛降生的时候有种种吉祥的瑞相,我们降生的时候只知道哭。即使父母看到生了孩子,高兴啊!请客、庆祝、放鞭炮、分蛋糕,而我们仍然在哭。释迦太子降生的时候,每走一步脚下就出现一朵莲花,太子的脚都踩在莲花上;莲花表清净。所以释迦太子每一步都是走在清净的道上,而我们降生以后,乃至于我们今天进了佛门,成了佛弟子,学法修行,有没有走在清净道上?你走在清净道上,每一步都往前走,你决定成佛。你不走在清净道上,你往前走,那是三恶道的路,这个差别可大了!我们今天身为佛弟子,有人还留恋世俗臭秽、污浊的道路,就如同猪总是朝肮脏的地方钻一样。

  释迦太子降生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天的佛弟子却没有这个志气

  释迦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天我们有没有这个志气啊?末法时期众生好像都变了没志气的人,只会说“我是苦恼人,我业障深重,我是钝根”,那岂不等于承认自己是傻瓜、是低能儿、是没用的、是脑膜炎后遗症?你连成佛的志气都没有,你能成佛吗?没有因哪来果啊?魔王波旬灭法的手段就是要摧毁我们佛弟子成佛的意志力。

  释迦太子对世间法并不满意,

  而我们却以此为终身依靠和荣华富贵的资本

  释迦太子从小聪明伶俐,其实我们小时候也很聪明伶俐。有人总自想一套,认为现在人笨得来都是钝根,那怎么考上大学?怎么发明宇宙飞船?怎么会飞到月球上去的?难道这都是笨蛋创造出来的?

  释迦太子在念书的时候就很聪明,你也很聪明,你不聪明怎么会成绩是前三名的?说:前三名是他们,不是我。那你第几名啊?我是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如果没有他们前三名,你还不是前三名?(众笑)

  那么差别在哪里啊?释迦太子学了很多世间法,可是他始终不满意,他觉得这些并不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而我们却在想:我将来可以凭此出人头地、成名发财。非但没有意识到这不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反而以此为终身依靠和荣华富贵的资本。

  释迦太子对学到的世间法并不傲慢、

  并不执着,而今天,连佛弟子都放不下

  释迦太子学了这么多世间上学问,他从不傲慢,而我们却傲慢得不得了。有人不同意,说“我即使大学毕业,工资高、地位高,我也没有傲慢。”你放不下,就是傲慢!因为你把它看成是非常珍贵的宝贝嘛。如果心里没有对这些东西的傲慢,你怎么放不下啊?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世间法,目的还不是为了求名求利?而释迦佛他追求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他即使学了那么多世间法,他并不由此执著,由此傲慢,由此糊涂,他一放就放下了。世间上的人且不说,连佛弟子都是放不下,这个差距多大啊!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

  智慧圆满的佛陀,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3)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

  年青不见老的苦,修行人还忙做寿,

  更未警觉紧跟的就是死亡

  提要:

  ·释迦太子出家是因为悲悯众生,而我们却在家里当小皇帝,尽干恼害众生的事

  ·释迦太子长大后,特别喜欢靠拢修行人,而我们却喜欢靠拢有名望有地位的人

  和漂亮的女人

  ·释迦太子为儿子取名“障碍”,以提醒自己莫被天伦之乐所迷误,而我们却大

  摆宴席,唱“生日快乐”之歌

  ·年青人不见老的苦,修行人还忙做寿,更未警觉紧跟的就是死亡

  ·众生病时才感病苦,有的还以病来换享受,实是愚痴颠倒

  释迦太子出家是因为悲悯众生,

  而我们却在家里当小皇帝,尽干恼害众生的事

  释迦太子怎么会出家的?因为悲悯众生啊!他看到农夫耕田,翻出一条蚯蚓,被小麻雀叼走了,小麻雀又被老鹰抓走了,释迦太子就悲悯众生互相吞食。而我们看见蚯蚓就抓来钓鱼,鱼钓起来煮了吃,看见麻雀就抓来卖钱。看见老鹰就抓起来关在笼子里,不让它自由,我们有悲悯众生吗?所以释迦太子成佛,咱们在家里当小皇帝,死了下地狱,因为尽干这些恼害众生的事情。人与人之间也差不多,也是互相斗争,互相吞食。做生意的人为了要发财,恨不得同行全都倒闭。同行稍微有点毛病,就抓住了拼命夸大,把人家的人才用不正当的手段挖过来。最好人家倒闭、跳楼自杀,他嘛发财娶十个老婆。这是残酷的竞争,这是不道德的竞争!我们从小长到大,培养了什么心态?干了些什么事情?差距太大了吧!

  释迦太子长大后,特别喜欢靠拢修行人,而我们却

  喜欢靠拢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和漂亮的女人

  释迦太子长大后,特别喜欢靠拢修行人,印度称为沙门。而我们特别喜欢靠拢有名望、有地位的人,还特别喜欢靠拢漂亮的女人。释迦太子为了追求宇宙人生真理,解除一切众生的生死苦恼,他想出家。父亲净饭王不同意,提出要求:如果你生一个孩子,我就让你去出家,因为王位总要有人继承啊。后来他就娶了一个妻子,这个妻子可不是释迦太子追求来的。我们是追呀追呀,追到了就是老婆,追不到就上吊自杀。

  释迦太子为儿子取名“障碍”,以提醒自己莫被

  天伦之乐所迷误,而我们却大摆宴席,唱“生日快乐”之歌

  后来释迦太子生了一个孩子,取名“罗睺罗”,意思就是“障碍”。这是提醒自己,我不能被孩子障碍住了,也不能被家庭的温暖、天伦之乐拖住,退了我追求真理的心。我们生了一个孩子,从来没有想:这是障碍。而是抱在怀里:“宝宝啊,囡囡啊。”(众笑)孩子满月了,杀鸡杀鸭、摆宴席、庆祝、分生日蛋糕,唱起歌来:“祝你生日快乐。”哪个人没掉过眼泪啊?快乐真能求得到,你也不会掉眼泪。这是人世间的虚伪,说是精神安慰,实际上是精神麻痹。

  年青人不见老的苦,修行人还忙做寿,

  更未警觉紧跟的就是死亡

  释迦太子游四门,见到老的苦病的苦死的苦,最后遇到一个修行人,没有烦恼、很自在的样子。我们呢?老的时候都不想老的苦,忙着祝寿。满耳朵的好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昨天刚做寿,明天就死了,这么高的南山也倒掉了。昨天说福如东海,明天一场火灾全烧光。只会称别人“这个老头子”,从不想想自己将来也要老的。他想:是你老,我又不老,好像老跟他无关。

  众生病时才感病苦,

  有的还以病来换享受,实是愚痴颠倒

  病呢?没有感到病的苦,反而喜欢生病,因为一生病,家里人都让你三分;给你吃营养,还可以住在医院里,反正请的是病假,现在医院可以给你一人一间房间,当然病房费很贵。我那一次因为病重,送到杭州医院,马上进监控室。医院里本来称我爷爷,后来又称我老师,后来了解我是佛学苑讲课的,改称我“大师”。(众笑)知道我要吃素,通知厨房特别煮素菜。还跟我讲,我们可以提供你一人一间房间,一天六百元,吓得我不敢说话。(众笑)我又不是老板,我的钱都是发心供养三宝的。有些人住在病房里还有红包收入,礼品、营养品全送过来。医院地方小,东西全放到床底下。(众笑)这是我在报上一副漫画里看到的。医院通知他:你明天可以出院了,他反而愁眉苦脸。生病高兴,出院倒不高兴。许多女的特别喜欢生病,她认为病有病的美,“病美人”能博得人家的爱怜,其味无穷啊!这些全都是没有观病的苦。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4)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

  众生不观死的过患,就没有了脱生死的迫切心,

  有的还求早死,却不知断烦恼、求解脱

  提要:

  ·众生不观死的过患,就没有了脱生死的迫切心,有的还求早死,却不知断烦

  恼、求解脱

  ·释迦太子出家后走上了修行的路,我们未成家的想成家,成家的不想修行,

  对真理的信仰也成了一种爱好

  ·粪蛆不想离开粪缸,小鸟不想离开鸟笼,因为习惯了;释迦太子却离开了王

  宫,走向广阔的天地

  ·我们学修充实,生活清淡,有些人竟然说“你们这个日子咋过的啦”

  ·一人信佛,全家得福

  ·空气污染使人叹气,高级营养使人打嗝,还是去得远一点吧

  众生不观死的过患,就没有了脱生死的迫切心,

  有的还求早死,却不知断烦恼、求解脱

  死呢?死了就说往生了。与其晚死,还不如早死,早死嘛早往生。从来也不问自己有没有把握,够不够水平。所以现在的修行人,都不观死的过患,没有对死的厌患心,反而希望早一点进火葬场,都颠倒了。这些跟释迦佛当年对老病死的态度完全不同。

  释迦太子出家后走上了修行的路,我们未成家的想成家,

  成家的不想修行,对真理的信仰也成了一种爱好

  为了解决一切众生生老病死的苦,都能走上没有烦恼、很自在的修行的路,所以释迦太子就发心出家。出家就得离开家,难道释迦太子的家非常痛苦吗?难道他是受了刺激才出家的?他身为太子,谁跟他闹矛盾啊?谁给他苦恼刺激?这么多歌女、舞女整天陪着他,释迦太子并不是因为家里矛盾多而产生苦恼,而是悲悯众生一直在生死流转才出的家。我们今天且不说没成家的人还想成家,成了家的人,跟释迦太子比一比,相距多大啊。

  粪蛆不想离开粪缸,小鸟不想离开鸟笼,因为习惯了;

  释迦太子却离开了王宫,走向广阔的天地

  我特别不理解的是,这些住在大城市的信佛的人,怎么呆得住呢?大城市的家跟鸽子房差不多,美国的牢房比你的家还宽大一点。说家里有电冰箱、电视机,什么家用电器,这有什么稀奇?鸟比你还舒服呢,家用电器还要你去使用,还要打开煤气炒菜,还要洗碗。鸟在鸟笼里,小米水都是现成的,它只要叽叽咕咕叫叫,口渴了,吃吃水,肚子饿了,啄啄米,鸟醒不过来,人怎么还醒不过来呢?大城市空气污染,难受得不得了啊!说“再住几天就不难受了,因为习惯了。”真好比粪缸里的蛆从来不嫌粪臭,因为习惯了。你是习惯了,不等于空气里没有污染。高架桥像蛛丝网,汽车像小乌龟,人像小蚂蚁,就在高架桥的洞洞里钻来钻去,这个日子咋过的啦?

  我们学修充实,生活清淡,

  有些人竟然说“你们这个日子咋过的啦”

  奇怪!由大城市来到这儿的人,看到我们这儿空气这么好,广阔的天地,同学们都朝他微笑,吃饭不用你去煮,竟然也对我们说:“你们这个日子咋过的啦?”到底是你变了还是我们变了?这么留恋小家庭,留恋城市的繁华,还自得其乐了!

  一人信佛,全家得福

  你们有个小住同学,只隔一道墙的邻居家被小偷偷走十万元现金,八两金子,很苦恼很伤心!而他们家一点都没事,他才相信:一人信佛,全家得福。全靠佛菩萨加被啊,这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他心里亮堂堂,非但要在这里过文殊菩萨圣诞,还要过释迦佛圣诞。

  空气污染使人叹气,高级营养使人打嗝,还是去得远一点吧

  我有个习惯,喜欢叹气,我看我到了大城市,我这种叹气习惯可能很合适,因为太憋气了,叹口气也舒服。还喜欢打嗝,一打嗝也舒服一点,因为吃的都是不消化的东西,不打嗝憋着不难受吗?还喜欢打喷嚏,“阿嚏——”意思“去的远一点”。(众笑)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5)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

  释迦佛引导众生趋向涅槃,行菩萨道,

  今天佛弟子引导众生只要一句,不广学多闻

  提要:

  ·释迦太子全放下了,今天的佛弟子却说慢慢来

  ·释迦太子关心的是众生的苦恼,而我们关心的是人世间的感情放不下

  ·释迦太子六年苦行,增长了法身慧命,今天佛弟子圆鼓鼓的,法身慧命却骨

  瘦如柴

  ·释迦太子修行,坐卧仅一块布,今天佛弟子睡塌塌米跳三跳

  ·释迦佛引导众生趋向涅槃,行菩萨道,今天佛弟子引导众生只要一句,

  不广学多闻

  释迦太子全放下了,今天的佛弟子却说慢慢来

  说“放不下”的人,放不下儿子就是放不下障碍,放不下房子就是放不上鸽子笼,放不下繁荣就是放不下眼花缭乱,放不下家就是放不下怄气,偏要怄点气才舒服。

  释迦太子当年他的家不知道要超过你多少倍,春天有春宫,冬天有冬宫,夏天有夏宫。你家即使有钱也不过雇了一个保姆,释迦太子当年的家,多少人在伺候他?释迦太子的老婆也比你老婆漂亮得多,释迦太子怎么全放下了?即使用佛法来开导你,有的人还有一种想法:“别急,慢慢来。”释迦太子可从没有这种思想呢,释迦太子出家的时候多年轻啊,我们呢,到了头发白还留恋家。释迦太子从来也没有想过:我孩子还小啊。而我们呢?不是这个理由就是那个理由,整天在想:孩子念完书了还没有找工作,工作找到了还没有娶媳妇,娶完媳妇,还没有发财。我老师从来没有叫你出过家,因为出家要你自己发心,我不勉强的。希望你离家来学学佛法呢,要求已经降低了。结果回答一句话:“我有障碍。”你房子外面有围墙吗?你的爸爸有派兵看着你吗?释迦太子当年离开王宫障碍多大啊,他照样骑着白马从城墙上跳过去,逾城出家。

  释迦太子关心的是众生的苦恼,

  而我们关心的是人世间的感情放不下

  释迦太子出家后一个人到山林里修行,吃的是一麻一麦。今天希望你来学佛法,儿子、老婆、家产仍然是你的,又不叫你到深山老林里去,文殊院这么好的房子,每天有人给你煮饭,吃得这么好,这么饱,有人还不乐意。假如阿弥陀佛来接你,你是不是也说“来不了,障碍大,放不下”?可能修念佛法门的人看见阿弥陀佛来了跑得快呀,那你怎么放下了?你怎么没障碍了?有人说:很困难,主要是我感情放不下。当年释迦太子他关心的可不是家里某几个人,而是所有众生的苦恼。

  释迦太子六年苦行,增长了法身慧命,

  今天佛弟子圆鼓鼓的,法身慧命却骨瘦如柴

  外道的苦行是错的,佛教的苦行可没有错,因为佛教讲究中道。释迦太子在山洞里修了六年,他对现在的佛弟子要求并不高啊,他并不要求你修他当年的苦行,只要求你修十二头陀行啊,哪怕你修一条也好,现在有几个肯修啊?举个例子,十二头陀行有一条“日中一食”,现在一出家,要吃三餐。每餐都有几只菜,也够你享受的,有人还要吃素鸡、素鸭、素黄鱼、素狮子头、素排骨。十二头陀行要修禅定,没有房子就在树下修,现在一定要有个禅堂。释迦太子虽然在雪山洞里骨瘦如柴,可是他法身慧命天天在增长。而有些佛弟子,天天吃,吃得圆鼓鼓、胖胖的,法身慧命却骨瘦如柴!

  释迦太子修行,坐卧仅一块布,今天佛弟子睡塌塌米跳三跳

  释迦太子当年修行的时候,只要一块布,现在叫“具”,叠成四方形就可以坐,铺开来就可以睡,现在出了家睡板床、小床已经算苦行了,很多都是睡榻榻米,席梦思,倒在床上自己会弹起来,跳三跳。有的人还想在僧团里跳三跳,动脑筋做生意发财,想鲤鱼跳龙门。释迦太子在菩提树下成佛,他是以菩提心而成就佛道的。而今天的佛弟子,不管是离家、出家,有几个在发菩提心啊?唱会唱的,发从不发的。

  释迦佛引导众生趋向涅槃,行菩萨道,

  今天佛弟子引导众生只要一句,不广学多闻

  释迦佛当年说法或是坐在石头上,或是坐在草铺的座位上;现在的法座有的还雕龙呢。释迦佛当年从人天乘、出离乘,说到菩萨乘,从广般若到深般若,大说广说,一切都是圆满;现在好多人都不提倡讲经说法引导佛弟子反对广学多学,只要一句“好好唸佛”。不论是自利利他,差距多大啊!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6)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

  释迦佛最后进入了无余涅槃;现在的佛弟子不想断烦恼、不了生死,到不了彼岸,也进不了涅槃

  提要:

  ·释迦太子成佛后才回家探亲;我们今天学法尚未完成,法幢尚未建立,总想回

  家,再过几天世俗的生活

  ·释迦佛探亲度了妻儿,有些佛教家庭,儿子要求来佛学苑读书,不是爸爸反对

  ,就是妈妈反对

  ·有些信佛的儿女,不接受父母给他安排好的求智慧之路,有的拖住父母不让他

  们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释迦佛最后进入了无余涅槃;现在的佛弟子不想断烦恼、不了生死,到不了彼

  岸,也进不了涅槃

  释迦太子成佛后才回家探亲;我们今天学法尚未完成,

  法幢尚未建立, 总想回家,再过几天世俗的生活

  释迦太子虽然出了家,他还是怀念祖国,怀念父亲,怀念儿子,可是他在修行过程中并没有回过家啊。一直到成佛后建立了僧团,弘法了很多年了,才回家探亲。你们如今学业还未完成,弘法还没有开始,法幢还没有建立,一会儿想回家,一会儿想回家,相距多远啊!没有结过婚的人一想妈就想回家,其实他妈还叮嘱他,“你不要想家,要好好学。”结过婚的人呢?好不容易离家了,却仍不安心。就连出家人,有的还要回家看老婆。有的与老婆一起出家了,一个当比丘一个当比丘尼,好事啊,可是出了家仍然听原来老婆的话,可能他过去在家时就是怕老婆的。

  释迦太子当年回家探亲,他实际上是去说法度众生的。你回家两个星期,太阳不晒肚子不起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过过世俗生活。说得好听一点,叫调剂调剂,也就是贪瞋痴毒性发作,回去过过瘾。释迦太子回家度了多少人出家啊!你回家度了几个人来学法啊?这一次咱们有个出家同学回家,她发心度过来两个人,一个进了安徽法雨山佛学苑很安心。其他人呢,带回来一袋山东红枣,“给老师补身体。”(众笑)希望大家学学释迦佛的样,至少学学那个出家同学的样,回家劝劝亲戚朋友到这儿来学学法,提高提高佛弟子的觉悟。

  释迦佛探亲度了妻儿,有些佛教家庭,

  儿子要求来佛学苑读书,不是爸爸反对,就是妈妈反对

  释迦佛回到家乡,连他的儿子罗睺罗都出家了。我们呢?儿子要求出家就反对,有的还反说,儿子要来佛学苑,他说“现在还早呢。”等到儿子受风气影响变坏了,又到老师这儿来求加持。我真能一加持使你儿子变好,你也用不着来学法了,我只要一加持你就开智慧,什么佛法都懂了,想得倒美!(笑声)加持不过是功德回向呀,你自己不改变,谁对你有办法?

  有些信佛的儿女,不接受父母给他安排好的求智慧之路,

  有的拖住父母不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附带再说一件事情,有的出来学法,家里并没有困难,可是家里喜欢说闲话,“你是一个不够格的爸!”这个问题要讲清楚,到底是爸爸不够格还是儿子不够格?爸爸把你养到这么大,给你安排一条好好的路,你世间上已经学了这么几年,再安排你到佛学苑去学学佛法。爸爸给你安排得好好的,已经尽到了责任,你不听,你这就是不够格的儿子。爸爸年纪大了,要给自己留个几年好好学佛修行,儿子拖住他:“你是不够格的爸爸。”究竟是爸爸不够格还是儿子不够格啊?做爸爸没有对你不负责任,你做儿子的总应该对爸爸有点孝心啊!爸爸把你路铺好了,你可没有把爸爸的路铺好啊!所以有些老人骂起儿子来:讨债鬼。这种“不够格”的道理,你可说不过我,因为我懂的比你多,我的心态比你公平。

  释迦佛最后进入了无余涅槃;

  现在的佛弟子不想断烦恼、不了生死,到不了彼岸,也进不了涅槃

  后来非但释迦太子的堂兄弟出家了,连他儿子、妻子也出家了。后来,释迦佛讲法,一直讲到他涅槃,临涅槃还讲了一部《佛遗教经》。你们在家居士即使不愿意当老师,你就当个学生把佛法学好呗,可别学了一点点就算了。内护正法是出家人的本分,现在的出家人有没有天天在弘扬佛法?一句佛号不能代表佛法,你叫人家唸佛,不等于你在跟人家说法。释迦佛活着的时候就证果成道了,等到身子化掉了,那是进入无余涅槃。现在的佛弟子有没有了生死、到彼岸、进入涅槃的思想?你烦恼不断尽、生死了不脱,到不了彼岸也进不了涅槃。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7)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

  缩短差距,成佛就快了,

  发了四宏誓愿,就应该向释迦佛学习

  提要:

  ·十方世界都在你涅槃城里,何必东走西走

  ·去他方净土再回娑婆,娑婆世界还存在吗?何不在娑婆世界修成佛道广度众生

  ·我们能成就释迦佛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远比有些人修有去亦有来圆满

  究竟

  ·缩短差距,成佛就快了,发了四宏誓愿,就应该向释迦佛学习

  十方世界都在你涅槃城里,何必东走西走

  现在有钱人喜欢世界旅行,少钱的是想朝四大名山,你朝四大名山是在修行吗?有些人就是把朝山变成旅游。你没有断尽烦恼,你很不自在的。活着的时候喜欢走啊走,乐啊乐,已经养成习气了,眼睛一闭就是六道绕圈子;做了人全世界绕圈子,修行了,还想他方世界走一走。如果你进了涅槃,十方世界都在你涅槃城里,何必走东走西?

  去他方净土再回娑婆,娑婆世界还存在吗?

  何不在娑婆世界修成佛道广度众生

  你到了他方净土,即使你真的还能够回娑婆来度众生,那个时候娑婆世界还存在吗?下品下生十二大劫才开花,按娑婆世界的年份计算要一百六十一亿万年。开了花你还得跟阿弥陀佛学佛法修行,将来修行成就,究竟要多少劫?我也不知道。太长了!你何不学学释迦太子的样,现身就在娑婆世界修成佛,即使一千年成佛,一万年成佛也好嘛。

  我们能成就释迦佛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远比有些人修有去亦有来圆满究竟

  就算你在他方净土修好了再回娑婆来度众生,你是有去有来,释迦佛成了如来,无来无去啊!你有来有去差得远了。《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由此可见,释迦佛涅槃了,他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根本没有走,就在娑婆世界,仅仅他身体火化掉了,可是他的法身还在娑婆世界啊。而我们就算现在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往生他方世界,发菩提心再回娑婆度众生,有来有去,这彻底究竟吗?为什么不想成如来?一定要保持个有来有去呢?

  缩短差距,成佛就快了,发了四宏誓愿,

  就应该向释迦佛学习

  今天给大家分析了释迦佛修行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以及我们所以修得这么糟糕,其中的差距多大,希望大家能从这个差距中得到启发,得到觉悟,好好跟释迦佛学学。只要肯发愿,发愿了以后有行动,决定能够证果成道。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句话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释迦佛的一生,也是我们应该要发的愿,应该要走的路,学佛就是学佛的榜样嘛。从前的人发誓愿都说:“我发誓,如果我不做到,我不得好死。”发了四宏誓愿要做到,你将来决定证果成道。希望大家在释迦佛圣诞的时候好好发愿,向释迦佛学习,在修行的路上好好地改变自己,快快解脱,快快成佛。今天讲到这里。(完)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