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舜法师:当前净土宗弘传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4/9/3   热度:400
宗舜法师:当前净土宗弘传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在纪念印光大师生西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 更多宗舜法师佛学内容 -----------------------------------------------------------------------------------------------------------
今年的江南佛教,可谓盛事层出不穷。3月,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召开了“佛教教育研讨会”并举办了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开学典礼;9月,上海玉佛寺承办了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讨会”;现在,我们又迎来了由苏州佛教协会、苏州灵岩山寺举办的“纪念印光法师生西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从年初到年底,整个江南佛教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局面。这是历年来少有的,实在令人欣慰和振奋。
我很荣幸,三次盛会都参加了。特别是今天的这次盛会,肩负着总结中国净土宗的历史经验,发扬中国净土宗的优良传统,开拓中国净土宗弘传的新局面的重任,意义尤为重大。中国佛教协会在发来的贺电中,对这次大会寄予了厚望。贺电说:“在印光法师净土思想研讨会上,不但要总结继承印光法师自利利他的思想,而且要结合时代,面对现实,深入发掘。尤其是净土道场的建设与发展,净土弘传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研讨,达成共识,以利健康发展。”这一段话充分反应出,中国佛教协会高瞻远瞩,洞察到了当前中国净土宗在发展和弘扬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动态,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那么,中国净土宗在发展中有些什么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我们首先应该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学大和尚上午在基调发言中,明确提出反对“会集本”和“本愿法门”,可谓振聋发聩。这个讲话,代表着印光大师道场--灵岩山的态度,是对印光大师净土思想最好的继承,意义实在是非常重大的。联系明学大和尚的讲话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国净土宗目前有这样“三个现象”和“一个精神”需要我们进行关注和研究。
所谓“三个现象”,第一个是“会集本现象”,第二个是“本愿法门现象”,第三个是“净土法门法师现象”。这三个现象是近十余年来在中国逐渐出现的,可以说是研究中国现代净土宗无可回避的,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一些人和事,值得我们花很多精力去研讨。
所谓“一个精神”,就是“灵岩山精神”。“灵岩山精神”可能以前还没有人提出过,过去我们谈的比较多的是“家风”,可以说“灵岩山精神”就是灵岩山的家风在新世纪的总结、继承和发扬。我们现在越来越体会到“灵岩山精神”在中国净土宗乃至在整个中国佛教界的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这也是现在值得我们花大气力来研讨的。
“三个现象”从表面来看有着各自的差别,但也有内在的联系,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这“三个现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背离了印光大师关于净土宗的教导。我们发现,在有《印光法师文钞》和印光大师净土思想流行的地方,这“三个现象”都没有市场。而凡是表面上号称遵循印光大师的教导,表面上自称以《印光法师文钞》为依归,而实质上只是把印光大师教导当作“外包装”的地方,“三个现象”就非常突出。比如,有些人一直以印光大师为宣传的旗号,到处宣称自己是跟印光大师学习的,可是为什么不印送《印光法师文钞》?为什么不宣讲《印光法师文钞》?为什么不弘扬印光大师精神?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现象。
对于这“三个现象”究竟应该怎么看待,大家当然可以讨论。现在大家一般公认,“本愿法门”对中国佛教的破坏,会超过“会集本”。也有人认为不能把“本愿法门现象”和其他两个现象相提并论。但是,我们要从深一层看到,导致这“三个现象”的产生根源,其实都是在于依人而不依法。从1996年开始研究这几个问题以来,我一直认为:
反对“会集本”还是赞同“会集本”、认同中国的传统净土思想还是企图以日本的本愿思想代替中国传统净土思想、遵循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中国净土宗诸祖开创的正确路线还是企图以个人崇拜的巨大影响改造佛陀制定的戒律和中国净土宗诸祖的遗教,代表着“依法不依人”和“依人不依法”的两条路线斗争。
我是从这样一个高度来看待这些问题的,而不是简单地把这些当作是一种学术争论,或者说是某种文字差异上的争论、理解上的不同。就拿“会集本”来说,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说得非常清楚,他之所以反对“会集”佛经,第一,译经不是件容易的事,过去译经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过很多大德的集体印证,而后人“岂敢随自心裁,传布佛经”。第二,过去宋代的王龙舒大居士是站着往生的,《龙舒净土文》当时得到教内外一致赞叹,甚至有人刊刻《龙舒净土文》刀下还感得了舍利。但是,连象王龙舒这样的一个有学有修有证的人,结果还是被莲池大师指出他会集中的错误,从明代开始不再流通。第三,改经的结果是“启人妄改佛经之端”,导致的恶果是“辟佛之流,谓佛经皆后人编造,初非真实从佛国译来者”。这关系到佛教将来的发展,实在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所以印光大师说这种行为是“改经斥古”。印光大师最后作出的结论是:“王氏尚有此失,后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无量寿经》,何无事生事。”何必无事生事,这是印光大师对会集作法最好的评价!可见印光大师在根本上是反对会集本的,没有开什么方便法门。我们要按照印光大师的原意,把印光大师对这个问题的深刻涵义解读出来,而不是象净土法门法师一相情愿说的,“印光大师如及见之,所虑或可释然。”这只是一种自己私下的推定,根本不能代表印光大师的看法。
我们感觉到,本愿法门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个东西跟我们汉传佛教传统的差别太大了。而其他两个现象对佛教的危害是潜移默化的,不深入研究教理和中国净土宗,根本不容易看到其中的差异。现在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在学术界,对这些现象和问题不大关注,学术界认为这是信仰层面的问题,他们不去讨论。而在佛教界,我们很多在家、出家的信众,反认为这是学术层面的问题,凡是研究就是“在名相里打转”,“钻文字的牛角尖”等等。也正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去研究,才让一些人钻了空子,被什么序言、跋文中信誓旦旦的谎言欺骗了。我认为,这些问题既是学术的更是信仰的。学术问题是表层,信仰问题是根本。而且,现在要研究这些问题则要通过学术研究的手段,把会集本篡改原译的地方、把本愿法门错会佛意的地方、把净土法门法师曲解戒律的地方一一指出来,然后统一到“依法不依人”这个信仰的高度来认识。不通过学术的手段,提出充分的证据,不足以让广大信众信服;不提高到信仰的高度,认清这些现象的本质,就不足以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类现象在将来的发生。
对于这些问题,是与非、正与误,大家都有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的自由。佛教界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说话,尤其是不应该以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一种声势去掩盖其他不同意见。在这次会议上,明学大和尚首先提出会集本和本愿法门这二大问题,可以说第一次把它们放到桌面上来谈,为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开了一个好头。
同样,“灵岩山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我觉得,“灵岩山精神”包含了这样几个内容:
第一,“灵岩山精神”继承的是中国净土宗从慧远大师乃至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尤其应该是以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为学习净土宗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应该是“灵岩山精神”的核心。秉承中国净土宗传统,是“灵岩山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灵岩山精神”延续的是印光大师开创的、直到现在明学大和尚仍在坚持的管理模式,比如灵岩山的“五条规约”。这样的管理模式恰恰是“灵岩山精神”的另外一个内核,因为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如果没有一个管理措施来固化,灵岩山的家风就会因为人事的变化而变化,只有遵循灵岩山一贯的管理模式,灵岩山精神才能够稳固。
第三,“灵岩山精神”表现出的是重视佛教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创办的时间早,影响大。如何进一步发挥灵岩山作为佛教教育基地的功能,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灵岩山精神”当然不仅仅是我个人想到的这简单的三个方面,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在座的各位法师都在灵岩山生活多年,体会应当尤为深切。西园戒幢律寺在明开法师、安上法师和现在的普仁法师领导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戒幢精神”,也就是“从律仪生活中培养僧人形象,从禅定修行中增强信心道念,从闻思经教中树立正知正见”。我想“灵岩山精神”也要这样总结出来,一代代地传下去。无论将来谁在灵岩山领众,灵岩山的精神都将永传不息。只有把“灵岩山精神”认真总结、继承并发扬光大,才是对印光大师法乳深恩的最好报答。
我个人觉得,这次研讨会后,有几项工作是当务之急:
第一,要对印光大师的著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印光法师文钞》是一个宝库,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小到一个普通家庭问题的处理,大到佛教的根本教义的讨论都有。但由于《文钞》是书信的汇集,缺少系统的整理。如何把它们进行分类归纳,使大家可以通过类别迅速地把握印光大师的思想,是很有价值的工作。《文钞》也需要一个详细的注解,比如人名、史实、典故以及名相、教理等等。现在很多法师愿意讲《文钞》,但是缺少参考资料。所以,仅仅把《文钞》印一下还不能解决问题。
其次,要对印光法师的净土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印光大师净土思想的实质。就拿前面说到的印光大师对会集本的看法来说,他针对的是事,而不是针对的人。印光大师反对的是一切会集的做法,而不是反对从事会集的某个人。现在有人争论印光大师究竟有没有看到过夏莲居会集本。其实,这样的问题没有争论的必要,看到也好,没看到也好,印光大师都是反对会集佛经的。这才是印光大师的原意!我们要通过学习和研究把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的实质把握住,不要自己不看经典,不读《文钞》,跟在一些人后面人云亦云,贩卖经过改造的二手货、三手货,有时候被人家骗了都不知道。印光大师闭关两次,深入经藏,凡有所说,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认真踏实。这种求实的态度也是我们在研究和学习中应该全面继承的。
第三,对于目前净土宗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如前面说的“三个现象”,应该由灵岩山联合教内的有识之士展开研讨,组织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现在已经到了通过对话,消除对立,达成共识的时候。只有坐下来本着“依法不依人”的原则,原原本本地依据佛经,依据圣言量,依据祖师大德的教导,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才可能消除不良影响,维护中国净土宗的纯洁。如果没有这种对话,只会继续地出现对立的局面,对佛教造成极大的破坏。有些人现在是非不明,一味指责反对会集本是“诽谤大德”、“制造混乱”、“动摇信众对净土法门的信心”。这些话看起来冠冕堂皇,其实经不起推敲。所谓“诽谤”是指“以不实之词毁人”,那么,就应该对我们的指出的会集本的大量错误作出正面的回应和反驳,指出我们“不实之词”是些什么,而不是一味攻击谩骂,闪烁其辞。否则,这些人倒是真正地在诽谤我们。所谓“制造混乱”,请问在会集本出现之前净土宗有没有这种混乱?混乱是会集本造成的还是反对会集本造成的? “无事生事” 的会集本才是混乱的根源。所谓“动摇信心”,请问崇拜会集本的人,究竟信仰的是佛陀还是某些名居士、某个名法师?只要还承认自己不是圆满的佛陀,怎么会没有缺点?怎么可能不犯错误?不把信仰建立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上,而是建立在对某些人的个人崇拜上,已经背离佛教的根本原则,落入迷信之中去了。任何企图在佛教内建立一个绝对权威作法,都是对佛教最大的破坏。佛陀在入灭的时候,僧团的领导权连大迦叶也没有交给,今天更不可能会出现某个可以凌驾在佛陀之上权威,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尽管我们依据圣言量拿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个工作做得还不够深入。所以,灵岩山要在这些问题上充分发挥其主导的作用。
第四,要培养净土宗的研究和弘法人才。现在净土宗的专业研究和弘法人才实在是太缺了。很多的大法师关心的都是唯识、中观等问题,对净土宗好象不是很有兴趣,我觉得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毕竟净土宗是末法万年之后的唯一津梁,如果我们不注重对净土宗的研究,就是置末法时代众生的法身慧命于不顾。中国净土宗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利用会集佛经来篡改净土宗根本经典的作法就是中国净土宗独有的,甚至连中国净土宗祖师的法语也被人别有用心地伪造。比如现在被黄念祖居士、净土法门法师等人大力推销的一句话,“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他们都说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作为宣传自己那一套的“尚方宝剑”。但他们却从来没有交待清楚,究竟善导大师在哪里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善导大师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善导大师的著作里也找不到这句话。这段话是本愿法门的祖师、日本净土真宗的创始人亲鸾在《教行信证》这本书里讲的,记载在第二章“显净土真实之行”的“正信偈”中。所以现在本愿法门、净土真宗讲到这两句话从来没有归到善导大师的名下,注明的都是亲鸾。善导大师不仅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相反,善导大师在《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中说:
“若见闻有人行善,即以善助之;若见闻有人行教,即依教赞之;若闻人说行,即依行顺之;若闻人有悟,即依悟喜之。何意然者?同以诸佛为师,以法为母,生养共同,情亲非外。不得轻毁他有缘之教行,赞自有缘之要法。即是自相破坏诸佛法眼。法眼既灭,菩提正道履足无由,净土之门何能得入!”
这才是善导大师讲的,是不是“唯说弥陀本愿海”的“唯”字呢?现在一些人干的事情,就是“轻毁他有缘之教行,赞自有缘之要法”,在讲经弘法中拼命赞己毁他,对出家众极尽攻击谩骂之能事。这不是“自相破坏诸佛法眼”又是什么?在他们的眼里心中,善导大师、莲池大师、印光大师的份量,哪里比得上一个“未冠学儒,甫壮习禅,由宗而教,由密而净”的“巨德”、“通家”!这些问题都要一些专业人才去进行研究才能弄清楚的,所以说培养净土宗的专门研究和弘法人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我衷心地希望能够以这次的研讨会作为一个契机,把对印光大师净土思想的研究、继承和弘扬纳入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中来,以中国净土宗在二十一世纪健康发展为己任,秉承佛陀“四依四不依”的原则,把广大的信众指归到到中国净土宗初祖乃至十三祖开创指引的正确的道路上!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