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容:唯识精要前言
2014/9/4   热度:722
唐仲容:唯识精要前言 佛法之理论非宗教非哲学,非一般科学,然而是超一般宗教、一般哲学、一般科学之最卓越最伟大的理论,亦可名之为最完美、最伟大、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这种特殊科学只能是最真实的佛法──一乘法的唯识,始足以当之。这种特殊科学的唯识内容至极丰富、至极精粹。略而言之,有五殊胜特点: 一、正确而伟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唯识谈人生和宇宙,均有世出世间染净两方面的阐述。其在世间,则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方面。色界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其人有物质性的根身、器界。无色界有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界,此四界没有物质性的根身和器界,但有精神性的物质体,故曰无色。它比欲界、色界轻松一些、高尚一些,然而不足之处亦多,故大乘菩萨不修无色界定,亦不生无色界。在欲界内,由有天趣、人趣、阿修罗趣三善道,亦有地狱趣、饿鬼趣、旁生趣三恶道,鸠摩罗什译为六道,玄奘法师只称五趣。五趣中的有情有饮食男女之欲,故曰欲界。色界有情虽有根身、器界,但无饮食男女之欲,故名色界。在出世间净法方面,有证得六道轮回解脱的下根阿罗汉、中根辟支佛,亦有证得无上大菩提、无住大涅槃的如来法王,在其因位名大士菩萨,在其果位称为佛陀。这就是唯识所谈尽善尽美,至极全面周遍的人生宇宙之形态,可谓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 二、唯识在理论方面,既主张有客观的一真法界、绝对真理,又主张主观必须各方面与绝对真理相符合的实事求是。在谈法的本质上,有有为、无为两大类;在谈谛理上,有圣义谛和世俗谛;在谈总的定律上,有无我律和因果律。同时又讲法从因缘生,而主张自性缘起和业感缘起两相结合的赖耶缘起。在讲缘方面,有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四大类,同时又依四缘建立语、领受、习气、有润种子、无间灭、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实见、随顺、差别功能、和合、障碍、不障碍依处的十五依处;又依依处谈随说、观待、牵引、生起、摄受、引发、定异、同事、相违、不相违因的十因;同时又依十因建立等流、异熟、增上、士用、离系五果。其所讲理论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 三、在知识方面,唯识是讲一切皆可知,而反对不可知论。成佛必须成就一切智智,学佛的人重在讲见性开悟、见道登地,成佛者必须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正等正觉,通达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与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的真实事理;在教化众生方面,必须令其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的四依四不依来成就最极正确的真知灼见;在对一般的学佛者,必须令其彻底通达内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的五明,以此为基础,使之成就实相般若和方便般若。在鼓励学佛者方面,常讲若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的不正确认识,即非菩萨;若彻底通达无我法者,方名真实菩萨。常常教人从知、见、观想、观照、分别、通达,充分发挥认识能力,以满足知识的需要与追求。由此可见,唯识对知识方面的要求和成就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 四、行持方面,在世间则讲修十善断十恶。在身业方面:爱物放生而戒杀,廉政好施而戒盗,离诸色欲而戒YIN;在口业方面:说诚实语而戒两舌,说庄重语而戒绮语;在意业方面:少欲知足而戒贪,慈悲爱人而戒瞋,明达事理而戒痴。在出世净法方面,声闻罗汉必须修苦集灭道四谛,独觉辟支佛必须顺逆观十二缘起。在学大乘的菩萨,必须起大慈大悲悯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的四无量心;在团结众生方面,必须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在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方面必须修法施、财施、无畏施的施波罗蜜,必须修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戒的戒波罗蜜,必须修耐他怨害、安受众苦、法思胜解忍的忍波罗蜜,必须修披甲、加行、无喜足无怯弱无退转精进的精进波罗蜜,必须修安住、引发、成所作事静虑的静虑波罗蜜。尤必须修闻思修三慧,在修慧中尤须修加行、根本、后得三无分别智的般若波罗蜜,由此可见唯识在讲世出世间的行持方面,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 五、理想方面,处世间必须身口意三业清净,为英为雄、为圣为贤;在出世间方面,一则随顺根性:定性声闻、独觉,令其证有余无余依涅槃,解脱六道轮回之苦;至于上根利器的如来种姓,必须成就无上大菩提与无住大涅槃以解脱轮回的缠缚和法的缠缚;同时还要对不定种姓,千方百计,尽量教导,使之舍小转大,以成就大自在大解脱的佛果。总之,唯识的大前提是讲转依,彻底改造人生宇宙,实现人类最高理想,以达成佛的终极目标。其总的理想可谓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 世间人为无明所盲,颠倒梦想,起我法执,生贪瞋痴,常时追逐名利,不求解脱。即或有些邪教虽欲求解脱,但是邪知邪见或执断见、常见、苦行、自然、大自在天,宿命论的六师外道,到处皆是。印度从前外道就有九十六多种,中国原有的儒释道,儒道比较正确,与佛法相通之处较多,道家老庄或讲玄学,或主自然,根本谈不上解脱。至于后来依照佛教外貌借用老子之名建立的道教,主张守丹田,运呼吸,更加颠倒、大错特错。后来许多外传的教派以及新兴的异端邪教,亦复不少。或讲玄虚空洞,或讲封建迷信,或讲低级庸俗,错误严重,不值一谈。至于佛法一乘教法的唯识,其经藏在各寺庙、丛林束之高阁,少人顾问。六度四摄的正确修持,乏人涉及。一般教徒大多安住在自见取中,名目是大小乘法,而宗派林立,似教猖獗,对真正佛法的唯识也很少有人研究修学。即或偶有一些主张修持者,但都是讲唯识宗,不足之处颇多。千多年来,很少有人对真正佛法的唯识钻深钻透,达其顶峰。故本人现在讲唯识只按佛的一乘法来讲解修持,而不主张唯识宗。因为佛常说回头是岸,心外无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解深密经》说「 法是一乘,种姓有别」,《楞伽经》说:「法是一乘,种姓有五」,《华严经》说:「诸佛以一道而证菩提」。故本人写诗云:「何幸此生通唯识,大雄无畏济群生,转依成佛等闲事,不迷当前大觉人」。最近又题诗云「觉圣释迦阿弥陀,十方三世法王多,成佛只有一条路,六度齐修破二著。」此中「六度齐修破二著」也就是唯识学佛证果的坚决主张。故《摄大乘论、彼入因果分》言之颇详。维摩诘在他室内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其中第四,即「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本人现在有感于世间学术理论之正确伟大莫过佛法,而佛法之真实究竟,莫过佛陀所讲的一乘法的唯识,这就是当前本人年八旬有余,而发奋忘食,百忙抽暇,写作《唯识精要》一书之所以然也。这个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一乘佛法的唯识,通过开显弘扬,将如东升的朝阳,放出金光灿烂,朗照全球的曙光。无量有情见此曙光将会照破长夜沈迷的黑暗。大批大批的志士仁人将会沾此曙光而破迷开悟,转凡成圣,离苦得乐,速得大自在大解脱而为菩提萨埵,乃至成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大圣觉雄。 一、唯识释名 唯识释名,略有三种: 1. 唯识无境,深入心境俱空,故名唯识。 《解深密经》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厚严经》亦云:「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据此圣言量可见境由识变,亦属于识,识之外别无有境,但有内识,无诸外境,故名唯识。若细推究,不但相分之境是识所变,而且变境之识亦是所缘,同属识变。故《辨中边论》颂云:「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解深密经》讲能缘之识也是所缘。据此则所谓唯识,但有如幻诸相,若执唯识实有,亦是法执。唯识之义,唯有幻相,无有实体,由此彻底遣除我法二执,烦恼所知二障,而证得心境俱空的一真法界。《现观庄严经论》云:「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无二真法界。」据此精义成就最极丰富的唯识道理,建立唯识,故名唯识。 2. 一切诸法皆不离识,故名唯识。 《成唯识论》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八识)故,识相应(心所)故,二所变(色法)故,三分位(心不相应行法)故,四识性(无为法)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若如是知唯识教意,便能无倒善备资粮,速入法空,证无上觉,救拔含识生死轮回,非全拨无恶取空者,违背教理,能成是事。故定应信一切唯识。」据此所述,一切诸法无论有为无为,法性法相,皆不离识。也就是心外无法义。一切诸法皆不离识,故名唯识。 3.法无定法,但随认识之正确与否为转移,故名唯识。 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皆无定性,但随有情认识之正确与否为转移。若知一切皆是心识所现,如梦如幻,便是最极正确的认识,其宇宙是出世间,其人即是佛。故《维摩诘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若不达人生宇宙是心识所现的影像,如梦如幻,便是无明,其宇宙即是有漏世间,其人即是凡夫。故《华严经》云:「三界心心所,皆虚妄分别」。这个定义与《坛经》所说「一念迷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旨趣相同,据此则唯识立名主要依心识的伟大作用 ──认识立名。与前二种立名有别。彼二皆依唯识的体相立名,而此主要依唯识之作用立名。因为人们的认识决定一切:认识正确,行为正确,得果正确;认识不正确,行为不正确,得果不正确;认识高尚,行为高尚,得果高尚;认识低级,行为低级,得果低级。有我法执的认识就是颠倒梦想,必得沉沦生死之苦果;无我法执的认识就是般若,便能出离生死,解脱诸苦而为如来。故《金刚经》有「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之圣言。以故佛说法在诸经论中广泛狠抓认识的作用。如《大般若经》云:「若知缘生,则知法性,若知法性,则知空性,若知空性,则见导师。」这是以知字来显认识的重要。《华严经》云:「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心经》以观字开头,《金刚经》以观字结尾。《心地观经》亦重点讲观,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四念住句句讲观。这又以观字代表认识的重要而处处运用。《金刚经》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若菩萨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菩萨。这又以「通达」和「见」字来说明认识的重要。他处还多用分别说明认识的重要,兹不详举。这就是以认识义释唯识的广泛依据。 二、八识心王相互关系及其产生之影响 1.八识得名。 八识心王即:依眼根所起,缘青黄赤白显色、长短方圆形色、说话做事表色的眼识;依耳根所起,缘执受大种声、不执受大种声、俱大种声的耳识;依鼻根起,缘好香、恶香、平等香的鼻识;依舌根起,缘苦、酸、甘、咸等味的舌识;依身根起,缘寒热燥湿诸尘的身识;依意根起,依名取相,缘种种事物的法境,即意识;此六合称前六识。第七识依阿赖耶识为根而生,缘赖耶识见分,恒审思量执为实法,同时将此实法执为是我第七识,以此为缘所起之识,即末那识。依末那为根生起,缘种子、根身、器界为境,即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即含藏义,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故名含藏识。此八种识是一切有情内心世界的主要成分,作用极强,能领导其余心所及色等法,犹如国王领导全国大众,故称心王。 2.八识缘数。 此八种识皆从缘生。眼识九缘:自种为因缘,前念眼识开导后念眼识为等无间缘,缘色境为所缘缘,以第八识为根本依,第七识为染净依,第六识为分别依,及以眼根、明与空间是为九缘。耳识八缘:耳识自种为因缘,前念耳识开导后念耳识为等无间缘,声境为所缘缘,第八识为根本依,第七识为染净依,第六识为分别依,再加耳根及闻声的空间距离,是为八缘。鼻、舌、身三识各七缘,各别以其自种为因缘,各别以其前念开导后念为等无间缘,随其所应,分别缘香、味、触为所缘缘,各别以赖耶为根本依,末那为染净依,意识为分别依及各别之根,各具七缘。第六意识有六缘:以其自种为因缘,前念意识开导后念意识为等无间缘,依名取相以一切法境为所缘缘,赖耶为根本依,末那为染净依及根,共六缘。末那五缘:以其自种为因缘,前念末那开导后念末那为等无间缘,缘第八识见分执为实有并以为我,是其所缘缘,赖耶为根本依及根,共五缘。第八阿赖耶识具五缘:以其自种为因缘,前念赖耶开导后念赖耶为等无间缘,种子、根身、器界为所缘缘,以转识中的第七识为根,以前六识所造引业为其增上缘。 3.八识心王互作增上及其熏习成种之具体情景。 此八识心王相互间的关系有两个重点:一是诸识之间可互作增上缘。本识与转识,本识为转识各别的根本依,前六识造业的引业为赖耶内变根身、外变器界的有力助缘;第七末那识与赖耶相互为根,亦互作增上缘;诸识之间在相互作疏所缘缘时,亦具有互作增上缘义。 八识心王之间关系最要者,是在熏习义上。 前七转识具能熏四义:(1)有生灭。此显有为法有生灭变化,方是能熏,无为法无生灭变化,非是能熏;(2)有胜用。此显善恶法性势力殊胜,乃是能熏,无记法性无殊胜相,故非能熏。(3)有增减。此显有增减法方是能熏。若佛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非是能熏。(4)与所熏共和合性。此显转识与本识常常同时同处互不相离,故是能熏。阿赖耶识具所熏四义:(1)坚住性。此显本识相似相续、无间无缺,性常坚住,故是所熏。此遮转识有间有断,如六识生无想天,无心二定,睡眠闷绝等位,皆不得有,故非所熏。(2)可熏性。此显本识无我法执,性属无覆,故是所熏。此遮第七识有覆无记,非是所熏。(3)无记性。本识性属无记,善恶二法皆能熏习。此遮通善恶二性之转识皆非所熏。(4)与能熏共和合性。本识与七转识同时同处,不即不离,故是所熏。如是本识与转识各具前述四义,一能一所,常不相离,故成熏习。《摄大乘论》颂云:「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本识与转识,更互为缘生。」本识与转识既常熏习,有熏习即有习气,亦即种子,此有六义;(1)剎那灭。谓此种子体属潜能,剎那生灭,变化不停。(2)果俱有,种子具有生果功能,与所生果同时俱存,非先因灭,然后果生。(3)恒随转。谓此种子恒随阿赖耶识转,非能离阿赖耶识而独立自存。因此,善恶杂业所熏种子受善报时,其恶业种子仍然存在于阿赖耶识中,故人天有情报受尽时,可下降而堕三途;恶业种子先感果时,其善业种子也随存于赖耶识中,故三途众生恶报受尽,亦可上升人天善趣。以是之故,才有六道轮回成立。(4)待众缘。赖耶识中的种子是生法之因缘,因必遇缘,乃能生果。若不遇缘,无助生条件,果定不生。(5)性决定。善恶、染净诸种,各自成流,互不混淆,因果不爽,乃能生果。(6)引自果。善恶染净性虽不变,但其中善法十一,恶法二十六,染法净法种亦各别。其中性虽同一,而只能各引自果。如信种只能生信,信又熏成自种。惭种生惭、愧种生愧,亦各熏自种,互不混同。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各别种现熏生,恶法中贪瞋痴三毒亦各熏自种,互不混淆。染法净法种类繁多,其余诸法各引自果,亦复如是。此之种子共有三大类:一是名言习气,是生起诸法的亲因;二是业习气,是生起诸法的助缘;除此二种之外,还有由我法执所熏习的习气,它与其所引生的烦恼障、所知障所成的种子名二取习气。有此三种习气,故八识能生有漏世间六道轮回。若诸菩萨在未成佛时,所修六度万行、破我法二执,断烦恼所知二障,其所熏之种子均能逐渐引发其本有种,不断增长广大,而为成佛所具之无漏净种。其所生之法,皆是无漏界之净法,成了佛时无漏净法圆满,即无增减,故非能熏。 4.八识相互熏习对佛法建设之广泛开展 依八识心王之相互关系,特别依本识与转识间的熏习关系,对佛法之开展与建立非常广泛。首先佛法讲缘生,其中依因缘立种子依,依等无间缘立开导依,依所缘缘立境界依,依增上缘立俱有依。其中境界依虽古代有部分唯识学者根据境由识变,境依识起,识不依境起的道理废而不立,可是,虽此说有部分理由,但不完全正确。因识以外之境故然无有,但是识所变之内境属相分,它与见分相依共存,不能谓其全无所有。所以《楞伽经》有「境等风所击,恒起诸识浪」之说。毗舍浮佛所作偈语亦有「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等语。同时在缘起方面也根据诸法相似相续、非断非常的运动规律而主张由种生现、由现熏种,辗转往覆,无始无终,而有变而不变之自性缘起得以成立。同时,也有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爱非爱业感缘起成立。又以此二缘起和合,建立赖耶缘起。依赖耶缘起又建立前六识所有之受用缘起。故《辨中边论》颂云:「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此颂显受用缘起非常具体,今特依直截了当的心义作释。此中缘识,指第八赖耶内变根身、外变器界,是所受用根本。受者指第七末那识,既是生起第六意识的根,又是前六识生起的染净依,故彼为能受用识的基础。此中能受用的识为谁﹖那就是心法中带有分别性的前六识。因前六识在日常衣食住行生活中恒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直接受用。由此三种缘起之建立,而世间一切法成立之所以然,皆得有本有末的充分说明。 更重要的,还有依阿赖耶识所含藏的三种习气及其现行形成依他起、圆成实、遍计所执三自性。由名言习气为因缘,业习气为助缘,生起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依他起性诸法。此依他起性诸法如梦如幻,有而非真,这是属缘生的事相。有此如梦幻之事相,即显出圆满现成、真实不虚、不可分别言说、犹如虚空清净无相的圆成实性。同时,由我法二执及其所引生的烦恼所知二障所熏习的二取习气,无明、邪见等种,常起现行,令诸愚夫恒常不达依他、圆成实相,有增有减,而起实我实法的执着,成为遍计所执。由斯而有三种自性。同时依三自性中的遍计所执立相无性,依依他起性建立生无性,依圆成实性建立胜义无性,由此而有三无性的成立。此三无性单从空性上讲,不能建立非有非空的中道,故属密意。三自性可从遍计所执是空非有,依他圆成是有非空,而建立非有非空的中道,属了义。由此可见,三自性与三无性的形成,恰是本识所熏、转识能熏形成的一特别重大的建法影响。 三、心王心所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1.心王心所得名之由。 八识心王是有情内心世界的主要成分。心所是内心世界的次要成分。在缘境时,心王缘境总相,心所缘境别相。故八识心王如君,心所有法如臣。君在臣随,故心所名心所有法,又常与心王相应,而为行蕴中的一分,故又名相应行法。 2.六位心所及其各别所属。 六位心所: (1)遍行五:触、作意、受、想、思。触谓引心王生起,与境接触;作意谓作动其心,使心王在境界上生起觉知;受谓触境之后,有苦、乐、舍(不苦不乐)的感受,此三属感性认识。想谓于境进行分别,属理性认识。思谓于境进行处理,此有三类:审抉二思,属意业;动身思,属身业;发语思,属语业。此触等五遍行与心王相应。又八识心王生起,无时无处不与五遍行俱。据此二义,故名遍行。 (2) 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欲谓希望,依可乐境起;胜解谓坚决相信而不怀疑,依决定境起;念谓明记不忘,依曾习境起;定谓专注一趣,心不散乱,依所观境起;慧是于境进行拣择,依定境起。此欲等五法各别有境,故称别境心所。 (3) 善十一: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此十一法能自利利他,故称善心所。信有三类:信有实,谓相信佛所说法真实不虚。信有德,谓相信佛、法、僧三宝具真实功德。信有能,谓学人相信自身能理解和成就佛所说的真实教法,同时相信自身能成就佛、法、僧三宝的真实功德。惭谓恐自己良心责备而耻为不善。愧谓恐社会批评而耻为不善。无贪谓不贪名利财色。无瞋谓具悲心,对他人不生瞋怒。无痴即没有愚痴无明,也就是要具般若智慧。此三名三善根,与根本烦恼中贪瞋痴三毒相反。精进谓止恶修善非常勤奋。轻安谓心有定,身体轻快,心内安乐。行舍谓心有定,心行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不放逸,谓心常提高警惕,而不任情纵欲。不害,谓慈爱众生,不损害他人之性命、财物。此十一法与自害害他之恶法相反,故曰善法。 (4) 根本烦恼六:贪、瞋、痴、慢、恶见、疑。贪谓贪恋名利财色。瞋谓愤怒与己相违的人和事。痴谓愚痴,亦称无明。如是三法危害最烈,故称三毒。慢谓我慢贡高,轻视他人,此有七种:慢、过慢、慢过慢、增上慢、邪慢、卑慢、我慢。恶见谓不正确的邪知邪见,此有五种:我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疑谓对真事真理犹豫徘徊,不生信解。如是六种烦恼能烦扰身心,恼害有情,势力最烈,为生起随烦恼的根本,故曰根本烦恼。 (6) 随烦恼有小中大三类。小随烦恼十,谓忿、恨、恼、嫉、悭、诳、谄、覆、害、憍。忿谓于不如意事内心愤愤不平。恨为由忿为先,内心怀恶不舍。恼谓由内心愤恨之极,表现于外,而进行打骂。嫉由嫉妒他人才学胜己者。悭谓于财法悭吝不施与。诳谓欺诳他人。谄谓对人吹捧。覆谓隐藏自己过失。害谓害人性命名利。憍喜欢自吹。如是十种活动范围较小,而是依根本烦恼贪瞋痴等所起,故曰小随烦恼。中随烦恼有二,谓无惭、无愧,无惭是不怕良心责备而为不善。无愧是不怕社会舆论批评而为不善,此二烦恼活动范围既不小、也不大。故曰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八,谓不信、懈怠、放逸、散乱、失念、不正知、惛沉、掉举。不信谓不相信佛说法是真实不虚,不相信三宝的真实功德,也不相信自身能通达真理,能成就三宝功德。懈怠谓松懈、懒惰,与精进相反。放逸谓任情纵欲,与不放逸相反。失念谓忘失正念,生起邪念。不正知谓知见邪恶不正。惛沉谓精神萎靡不振。掉举谓心常剧烈散动。如是八法依根本烦恼生,而活动范围较广,故曰大随烦恼。 (6)不定心所有四:悔、眠、寻、伺。悔谓追悔,悔改前作。眠谓睡眠,酣卧不起。寻谓于诸事理粗略观察。伺谓于诸事理详究细察。如是四法有二不定:一是或善或恶不定,二是对八识心王俱不俱不定。故称不定心所。 3.八识心王所属心所之各别情景。 此六位心所共五十一法。第六意识完全具有。前五识唯具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根本烦恼贪、瞋、痴、共三十四法。第七末那识有八大随烦恼、五遍行、别境心所中的慧,及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共十八法。阿赖耶识只有遍行心所五与之相应。 4.心王心所相互影响之具体情景。 八识心王与其相应的心所一般在缘境方面,心王缘总相,心所缘别相,主次分明,领导与被领导的势用分明。可是往往人们不擅修养,心王不能统帅其相应心所,而有种种突出表现。现在且以前五识言。据《八识规矩颂》言五识境属性境,量属现量,其性通善、恶、无记,但未指出其有一部分我执法执的出现。五识因其与五俱意识关系密切,虽然它只有自性分别,在某些表现形式上,却较为复杂。如接受他人意见时,便会点头招手,不同意时,便会摇头摆手。善性表现于外时,两眉低垂,两眼微笑,鼻息柔和,口语和顺。若其瞋心表现于外时,头发直竖,怒目圆睁,咬牙切齿,气胀筋粗,摩拳擦掌。在这些方面,虽无显著的我执法执,可是隐隐约约也有比较轻微间接的我法执着的表现。总其原因,主要是他的心所既有善性,也有中二大八的烦恼,以及根本烦恼的贪瞋痴,没有得到调伏。以第七末那识言,因其心所有大随烦恼八,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特别是痴这个心所,主要是恒行不共无明,非常猖獗。它既使七识俱生我执特别严重,而为前六转识的染净依,又使有情日夜昏迷。这就是七识末那心王不能调伏其心所而反受其心所猖獗所生之影响。再以第六意识言,意识通善、恶、无记三性,现、比、非、三量,性、带质、独影三境,又具自性、差别、随念三种分别,其势力最大,活动范围最广。同时,它相应的心所有五十一,彼此之间的影响非常大。故世间六道轮回的形成全由意识造善恶业,各有上中下三等之所招至。《八识规矩颂》称之为「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故做人处事,修身立命必须首抓第六意识为妥。 5. 立志发愿,强化心王之统率作用。 人们在做人处事、修身立命怎样抓意识呢﹖因为意识对人立志发愿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故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勿暴其气。」圣学将修养,必须从容正道,勿暴其气,先立志以统帅其气。汉光武伏处田间而能战胜王莽,中兴汉室,主要是他立志所作。故谓:「有志者,事竟成。」孔子言:「十有五而志于学」,故能终成至圣。孟子言:「乃所愿,则学孔子」 故亦居圣列。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立志学大圣,故能在孔子弟子三千中德行第一。志谓志愿,其作用非常伟大,故释迦在《华严经》云:「初发菩提心,即成无上觉」。由于第六意识发坚固的菩提大愿,努力从事对佛法的闻思修工作,特别是在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中,努力从事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的锻炼学习,逐渐能反作用于它染净依的第七末那识。及至般若智慧锻炼成熟,达到见道登地,破分别我法二执,其反作用于第七末那识势力极大,不可遏制,故能使第七识不能作它的染净依,而反与之同时转依,一为妙观察智,一为平等性智。这种反作用的势力也如世间某些家庭父子关系一样,在其儿子年少力弱时,一定受其严父的管教;一旦其子长大成人,才德充实,有权有势,不但不受其严父之管制,而且还有一定的反作用,使其严父受其影响,而随之转变。另外,意识心王与其心所的相互关系,若能择善固执,守死善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百倍其功,以强化其心王的领导作用,就自然会使意识心王在其心所的统帅上严格化、正规化,而不会发生不良影响。所以立志发愿的重要性,必须认真重视,而不可稍有忽视。 6. 盲人追佛,学圣学雄之现身收获。 本人原居巴中农村,十六岁因病双目盲,十二岁时,曾在南充龟山书院唯识家王恩洋先生处闻佛儒学,略知一二唯识教理。盲目后,深感人生多苦,须力求解脱。据儒家诚意、立志之旨,与佛法重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说,于是暗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宏誓,并立志以追赶本师释迦牟尼佛为终身奋斗目标。自念释迦曾在雪山修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麦而能坚持,彼既太子出身而能如是自强不息,我是凡夫,决心五年不眠,求人代读佛典,闻思参悟,以期有成。结果对内明有所通达。对声明、因明、科学之工巧明亦略有涉猎。可是学问稍有所成,身心大病,立坐无力,行将就木。于是请人读中医书,借通医方明以疗己病。并苦修瞌睡三昧,使心肾相交。经一载左右,恢复正常。年近二旬,乃在家乡旧宅兴办完小及高初中补习班,培育一般才德兼美的有志青年。二十五岁在巴中县城师校授国文课。二十七岁来成都罗家碾助王恩洋先生办东方文教研究院,并在该院本科教庄子、唯识,兼带研究生。九零年又来成都四川省佛学院教授唯识般若课。本人在教书工作中,认真工作,同时兼写佛学论文。最初写《我之人生观,我之宇宙观》,在《海潮音》刊物发表。既后在巴中教书,写《师说》,在《大公报》刊出,写《佛法与科学》,在《觉有情》杂志发表。在文教院写《唯识要义》,在《文教丛刊》发表。五几年居乡行医,曾写有《实践与现观》、《学习唯识宗义的一些体会》等文,在《现代佛学》上发表。以后接受赵朴老建议,在《法音》上发表《佛教的认识论》、《佛教的心理学》、《谈谈见性开悟的微妙法门》等。在省佛学院工作中,曾在美国《视听》杂志发表《金刚经要义总结》,在《人海灯》杂志发表过《探禅记》等。在发表佛学论文的过程中,还著有书籍问世。九三年广州出版《佛学指南》,九七年在成都出版《唯识三十颂讲记》、《盲人唐仲容先生杂文选》、《佛法是彻底改造人生宇宙,实现人类最高理想的权威科学》等书。九九年由赵朴老倡印,吴立民社长主编《解深密经讲义》在香港出版。《新编佛学指南》亦在香港从事刊印。 本人在发表许多论文,出版各种书刊过程中,曾博得日本大阪佛教会长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云:「中国唐仲容先生写了许多佛学论文,都是高度科学性的杰作,他解决了佛教千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希望海内外名流,以及佛教界高僧大德们,都应向这位老师看齐。」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张澄基除发表作品赞美外,还来函要求来我帐下,请求解答唯识方面某些重要问题。香港出书,赵朴老和社长吴立民都一致希望将世界第一盲人佛学家唐仲容所讲真实佛学广泛传播到全世界。 本人发菩提愿后,曾专心致志以追学本师释迦为头等大事。曾于腊八题诗云:「本师此日证菩提,今值佳期愿亦奇,箭步如飞追往圣,豁然明澈复奚疑。」九八年办研究生学习班曾写联云:「圣德汪洋似海,释迦牟尼为师,微妙法门开慧眼;晚年陶铸留蓉,同道良朋相助英雄人物建丰功。」九九年十一月又在中央花园赋绝句云:「大雄无畏大慈悲,勇猛精勤往圣追,般若一灯引万盏,乾坤灿烂闪金辉。」本年下期季子思鹏为其母立碑叙家事附云:「父幼盲目通五明,著书讲学游蜀川,芳名远扬海内外,欧美亚洲称奇男。」以上总结本人学佛各方面的成就,都是重视立志发愿,信有能,调动第六意识伟大能动性功能所致。附录于此,以飨读者,从而鼓励其在学佛培养才德方面,大雄无畏、积极有为,以期迅速成功。 四、心心所法与有漏世间 1.有漏世间之形成。 前五识与第六意识均通善恶无记三性,五识相应心所一共三十四,其中有善法,也有中随、大随以及根本烦恼贪瞋痴;意识相应心所五十一,其中有十一善法,也有根本烦恼六,小随中随大随烦恼二十法。故五识与六识在造业方面,一般善少恶多。其在感果方面苦多乐少,恶多善少。故有漏世间的形成与它们直接关连。 2.有情八苦 所谓有漏世间所有苦,佛典中常言有八:(1)生苦,谓有情入胎时受父精母血以成身,在腹内屎尿粪秽中以养体,或有在母腹中而夭亡者,若未夭亡,在出生时,多是娘奔死,儿奔生,极端苦楚而后出胎。出胎后,初生婴儿身体软弱,衣食便溺赖人扶助。在近年中国人口稠密情况下,常见小儿为其母亲有意无意堕入厕所或污池中,惨不忍睹。(2)老苦。人生之后,经由婴儿幼儿少儿乃至青年壮年而老,这是自然规律。汉武帝歌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老奈何?」年老的人往往两眼昏花,两耳朦胧,口齿残缺,记忆衰退,背驼腰软,四肢乏力。特别是农村老人,既无退休费,而子媳又多忤逆,欲生不得,欲死不能,非常苦痛,有时也见有被其子嗣打骂而死者。(3)病苦。从病理学讲,外有风寒湿热燥火六YIN,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均是致病因素。故凡人罕有不患病者,一旦患病,身体疼痛,精神颓倦,辗转床榻,呻吟泣哭,若于医疗,需用经济,需要一定受苦过程乃能告愈。甚或疾病虽治而难愈,如癌症类,又如新发现的爱滋病等,根本无药可疗。(4)死苦。人在临命终时,或因病而死,或因其他原因生活不了而死,当死之时,父母子女亲爱难离而必离,金银财宝难舍而必舍。呼吸顿绝,或成一罐骨灰,或与草木土石同样无情。(5)爱别离苦。父子之间,母女之间感情浓厚,但年龄稍长,当嫁者嫁,当分者分,不欲别离也必别离,也只在痛哭流涕,至极悲伤下而告分离。至于男女夫妇爱情殷重,一旦分离,惨不忍睹。故在秦始皇时,民工之妻孟姜女悲哭长城,宋代李清照哀其亡夫曾词云:「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朋友之间友情深厚,在别离时亦多愁忧。故杜工部与友别诗云:「明朝隔山岳,相期两茫茫」。王摩诘送行诗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6)求不得苦。人生在世,生活所需,非常复杂,但受条件限制,每每有求不遂。故苏东坡文云:「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足以供吾欲者有尽,故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况有些是根本得不到的。如有些宗教徒想求靠上帝升天,秦始皇欲其子孙代代相传,常为统治的帝王。诸如此类,只是空想,怎能求得?(7)怨憎会苦。人生社会,矛盾重重,故冤家仇怼,无时不有。一旦相逢,打骂交加,兵刃穿刺,在所难免。由此而终归黄泉者,往往皆是。一切无常五取五蕴苦。为什么人生这样多苦?总而言之,因人本身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聚集以成身。五蕴是有为法,变化无常,不得安定。同时经云:「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梦幻」本无实体,自不坚牢。又从五蕴假合以成身,相生相克,相顺相违,成身之根本如是,安得不多苦耶? 3.世间三灾八难与五浊恶世。 有漏世间还有三灾,在器界毁坏方面,有大三灾,火烧初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水淹二禅(少光天、净光天、无量净天);风扫三禅(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光天)。四禅名舍念清净地,无有火、水、风诸灾,故名三灾顶。小三灾只在欲界人趣中:(1)刀兵(2)饥馑(3)瘟疫;刀兵指人世间一切大小战争,危害最烈。在战争时,田园荒芜,农工商贾各项正常活动障碍,更重要的是人命死伤剧烈。在二、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在南京一次屠杀我国人民三十多万,又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一共死伤人数不下千余万。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希特勒侵略苏联,双方死伤极重,在希特勒发动战争前后,死伤人数亦达千余万以上,成为世界第一大劫难。饥馑主要是天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五谷无收,使人食难满腹。在大面积受饥馑时,国家无粮赈灾,饥民无处借贷,往往饥饿而死者指不胜数。瘟疫指患严重传染病。患此病时,挨家挨户男女老幼一般病卧床榻,无由照顾生产,甚至死亡者多不胜计。小三灾是人类常有之事,往往都是此三有一定的连贯发生,非常惨痛。 人类除三灾之外,还有八难。(1)造上等恶业者往往死堕地狱,有八寒、八热、无间等类。(2)造中等恶业者,往往死堕饿鬼,此类恶鬼多是喉细如针,腹大如鼓,故常食不饱腹,饥饿难忍。(3)旁生,指一切牛羊猪狗乃至一切飞禽走兽,在人趣中旁杂而生的动物,愚痴顽钝。除了受人的戕杀而外,往往互相食啖。(4)北俱卢州,冰雪遍地,无由生产。善友不入,善教难闻。(5)长寿天。许多外道修无想定,死后生无想天,无意识活动,人命与植物相近。但其寿命时间较长,故称长寿天。(6)佛前佛后。佛未出世名曰佛前,佛已出世,正法、像法、末法时代过完,名为佛后。无有正法,社会昏暗,人类愚痴。(7)盲聋喑哑。指一般残疾人,六根不全,生活不便。(8)世智辩聪。指一般不讲道理,作恶多端、乐著戏论之顽民,遇着此辈,是非难明。俗话说:「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故亦是一难。 有漏世间有五浊恶世之称。(1)见浊。老子说:「上士闻道,起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意谓人之根性有上中下三等。因人根性不同,派别各异,所以在思想上比较复杂,在见解上多不一致,往往正知正见少而邪知邪见者多。(2)劫浊。人世之间,天灾人祸常多有之。天旱水涝,滑坡地震亦复不少。最近报载,陕西安康紫阳县暴雨滑坡,一次死亡百余人,还有五十人失踪,滑坡为患如此剧烈,地震灾难百倍于此,可想而知。(3)命浊。人之寿命正常生长而死亡者故多;但生命危脆,不正常而死者也屡见不鲜。(4)烦恼浊。人之内心虽有善性十一,但自害害他,烦扰身心,恼害有情之恶法,根本烦恼与随烦恼总二十六,比人之善性多一倍以上。烦恼既多,则身口意三业必多邪恶不正,彼此影响,为患剧烈。(5)众生浊。夹杂于人趣中之害虫,如苍蝇、蚊子、臭虫、虱蚤,或吸人血液,或损人皮肤,或传染疾病,亦随时随地,多不胜数。即在人中,亦较复杂,有君子必有小人,有善士必有恶徒,有智者必有愚夫,有先进必有落后。况其他动物与人杂居共处,更难胜数。以上五类杂而不纯,故佛经称之为五浊恶世。 4.修齐治平,实现大同之世间正道。 人们在五浊恶世中生活,颇不安全,颇不纯洁,将如之何而后可?必须大众一致破邪显正,拨乱反治,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头等大事。故古人常讲:「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所谓格物,就是在各方面的事务工作上处得非常正确,非常善巧,实践出真如,故能产生正知正见而知得致。由于有正知正见而知得致,故由是而人之善愿得发,大志得立而意诚。意既得诚,则心有统帅,而气不暴,身口意三业皆得清净而心自正。心既得正,则举止端正,礼貌文明,而身得修。身既得修,则一家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好而家得齐。家既得齐,则政清于上,民安于下,而国自治,国既自治,则人争为善,风俗纯美,天下安平。天下既平,则举世之人皆得安居乐业,向上升华,而归于大同。古圣先贤如是垂法立教,可谓至善至美。故凡学佛者,必须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终身坚持治国平天下之大道,而精进不懈,以力求之。 五、心心所法与小乘出离 1.小乘佛法建立之由与三法印的修学 由心心所有我执故,引生烦恼障,由烦恼为因,令身口意三业造作,杂而不纯、自害害他、引起六道轮回的果杂染,由斯便有有漏世间的形成,而使众生在有漏世间中流转生死,受种种苦,不得解脱。为求六道轮回的解脱,我佛如来特立小乘佛法的解脱道。此解脱道择其要者而言,略有两类。兹特详述如下: 小乘所断烦恼障,见所断有一百一十二,修所断有十六,共为一百二十八种。断之之法,当从破人我执着手,为破人我执,佛陀特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故学佛人必须观无常来破我执。怎样观呢?首先当从人的婴儿开始。初生婴儿饮食衣服便溺等生活不能自理,全由母亲或奶母护理。两年后,便成幼儿,简单生活稍能自理。在这时,婴儿的我了不可得。幼儿一过,又到少儿时期。初之上学,戴着红领巾蹦蹦跳跳,在这时,幼儿的我了不可得。一晃又到青年阶段,初入中学,次入大学,在这时间,少儿的我了不可得,同时入大学的青年已经不是住中学的青年。青年一过,转瞬进入壮年,上午下午忙于上班下班,生活工作中种种琐事非常忙碌,这时青年的我了不可得。壮年而后,又至老年,老年阶段,身体方面、生活方面与壮年时期判若两人。在这时,壮年的我了不可得。老年一过,一晃又进入骨灰罐,老年的我踪影俱无。如是观想,由变化无常,无有定法而我执自空。怎样观诸法无我呢?众生我执略有三种:一执有自性,二执有受者,三执有作者;为破自性我执,如来特说色受想行识五蕴。认为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假合,犹如聚沫,全是幻像,毫无实体,安有我的自性呢?为除受者我执,如来特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十二处。此十二法正和合时,方有苦乐舍的感受,一旦分离,苦乐舍的感受全无。所以人在休克时或睡眠时,全无感受。既根尘不接触,感受全无,哪里还有受者呢?既无受者,哪可能执此受者为我呢?为破作者我执,如来特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与其所生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十八界。此十八界因六识生才有造作。若根尘不接触,六识不生,造作都无,哪里还有作者?既无作者,哪能执此作者为我呢?由依蕴处界反复观察,人我了不可得,故名诸法无我。既破我执,则百二十八种烦恼自然不起,有漏染业亦不得作,而彼所感生杂染之果亦不得有。由此证得涅槃寂静。初证涅槃寂静,而根身犹存。在这时名有余依涅槃;根身不存,名无余依涅槃。证涅槃,六道轮回之苦自然解脱,而永得出离世间。 2.四谛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学 其次,佛常为小乘求出离讲四圣谛:一、苦圣谛,无常苦恼是世间果。二、集圣谛,烦恼、业力是世间之因。此世间因果利益少而损恼多,必须远离。三、灭圣谛,寂灭、涅槃是出世果。四、道圣谛,菩提道品是出世之因。此出世因果利益多而无损恼,应当尽力追求。此中出世之道品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亦名三十七道品。其品类繁多,兹一一分述如下: (1)四念住:观身不净:人之身体全由粪秽、毛发、不净物之所聚集,观念及此,应常远离,以求净妙之身。观受是苦:人之根身有生老病死,自然变化之苦,人之生活有集体互助产生矛盾之苦,内身外器众苦交集,观念及此,应常远离,以求解脱。观心无常:人之内心念念相续,无有定法,故是无常。同时贪瞋痴慢与离贪、离瞋、离痴、离慢之心情辗转交错,变化多端,亦是无常。观念及此,应当远离,以求常乐我净之心态。观法无我:世间之法多从缘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有某类因缘,则有某类之法,无此因缘,则法不有,故无主宰,亦不真实,观念及此,亦当远离。以求证得诸法实相。此四念住能生智慧,故佛常教人依此而住。 (2) 四正断:修行者必须令已生善法增长广大;未生善法令其速生;已生恶法令其断除;未生恶法令其不生。如此四法是修行者应勤修学,故名四正勤。修此四勤能令烦恼彻底断除,故亦名四正断。 (3) 四神足:欲神足:欲谓希望,初修定者必须先有希望,欲求令心得定,引发神通。勤神足:既发心已,必须进而勤修加行,令心得定。心神足:心谓修止,止息其心,如如不动。观神足:心既不动,专注一趣,即可依之审虑思维,简择诸法,以生智慧。四念住是初生智慧的修学,四正断是初持戒律的修学,四神足是初习禅定的修学。如是三学属资粮位。 (4)五根:信根,如来所说教法应生信解,最初学习,奠定基础;勤根,如来所说教法在修持上应勤精进,最初学习,奠定基础;念根,如来所说教法应当明记,最初学习,奠定基础;定根,于所观境专注一趣,最初学习,奠定基础;慧根,般若智慧,必须具备,最初学习,奠定基础。 (5)五力:信力,佛所说法,必须信解,久久修习有胜势用,是为信力。勤力,佛所说法,应勤修学,久久积累,有胜势用,是为勤力;念力,于诸正法,必须明记,久久积累,有胜势用,是为念力。定力,心行平等,专注一处,久久积累,有胜势用,是为定力。慧力,简择诸法,能生般若,久久积累,有胜势用,是为慧力。如是五力,与上五根,同为信勤念定慧五法,其不同者,前为低级阶段的五法,后为高级阶段较为成熟的五法。如是二种,均属加行位。 (6)七觉支:念谓所依支,由系念故,令诸善法不忘失。择法,为自体支,此即是慧,觉自相故。精进,为出离支,由此势力,能到所到故。喜,是利益支,由此势力,身安适故。安定舍,此三为不染污支,由安故不染污,以能除粗重故;依定故不染污,依止于定,得转依故;舍是不染污体,永除贪忧,不染污位为自性故。如是七支三品所摄:择法、精进、喜,属观品;是慧学。安、定、舍属止品,是定学。念,属俱品所摄,调节止观,定慧平等。 如是七支能生觉慧,见道所摄。 (7)八圣道支:正见。已得根本后得二智,知见极为正确。正思维。依于正见所起思维,无染无杂,极为正确。正语。由正见、正思维为依,所有言论端平正确,非常如律。正业。一切生活活动无论衣食住行,语默动止,皆得正知而住,如法如律。正命。如法追求衣服饮食,乃至一切生活用品,远离邪活命。正勤,依止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所有一切欲勤精进,有功无过,有善无恶,如法如律。正念。由前四念住增长广大,坚持不懈,所有忆念活动,非常纯净,远离颠倒错讹。正定。平等持心,专注一趣,无染无杂。 如是八支前二属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戒学。正念、正定属定学。正勤通属三学。如是三学属修道位,虽未至极究竟,而与究竟非常接近。小乘圣者到此境界非常高级,故亦名八圣道支。若能继续前进,至究竟位,成就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实证我空真如,成解脱身,永远解脱生死轮回之苦,成阿罗汉。 六、心心所法与大乘转依 大乘佛法与小乘有异。小乘只求一己解脱,而不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所有功德比较狭小。大乘佛法须发菩提大愿,上成无上佛道,下度无边众生,彻底破我法二执,断烦恼所知二障、而求彻底转依。所谓转依,世间凡夫以识依,转依就是转八识成四智,依智不依识。因此所谓转依,直言之就是转识成智。大乘人在转识成智过程中,修学要法,略有如下数端: 1.向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一乘佛法唯识奋勇前进。 什么是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它就是一乘佛法所讲的唯识。唯识与佛法所讲的唯心是同义词。世亲《百法明门论》心法八即讲八识合而为一心,一心分而为八识。此之唯心即佛陀所讲的一乘法。故常言「心外无法」,又常言「万法唯识」。《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解深密经》云:「法是一乘,种姓有别」。《楞伽经》云:「法是一乘,种姓有五」。《华严经》云:「诸佛以一道而证菩提。」为什么心识以外别无一法可得?因为心识是每个人必具之内在的万能珍宝。略而言之,心识有三大优异特点:一是有认识一切事理的特殊作用;二是有造作一切业的特殊作用;三是此心识有变果的作用,能变生知行的结果。《八识规矩颂》说赖耶识有五种作用:受熏持种内变根身、执持根身;外变器界能使一切动物生命相续,因果通三世。因人们的心识有如上所说三大特殊功能,所以常时业由自心作,果由自心变,报由自心受,而成为人定胜天的有力武器。人们有了这种有力武器,故能人生支配宇宙,主观决定客观,心不随境转而能转一切境,成为人定胜天的自然规律。而唯识就成为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掌握这种科学,在世间就可以创造发明,而成为战胜自然的英雄豪杰;出世间就可以由此破执断障,转依成佛。故《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释迦佛依之成佛,并依之传弥勒,在《解深密经》中言:「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弥勒依之成佛,同时又在《分别瑜伽论》以传诸大菩萨,而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三世诸佛掌握了一乘法的唯识,而能成就正等正觉。故人们学佛也同样必须掌握这种特殊科学才能深通佛典,而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从而学修一体化,证得大菩提与大涅槃,成为至高无上的如来。 2.闻思修持,辗转往覆,奠定雄厚基础。 佛陀常言:「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都是把闻思修三者有机结合,而不是把三者分开,使之孤立发展。根据人们学佛的实际经验,凡只重闻思,不重修持者,往往落入学术研究,不成其为学佛者;同时有些人抛弃理论的研究而言:「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又言:「宁愿饿死蒲团上,不作人间布教僧」等荒谬言论,就成为盲修瞎炼,「通宗不通教,开口胡乱道」的门外汉。故学佛者必须根据佛所说「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而学修一体化。同时还必须由闻引发思,由思引发修,又转过来,以修印证思,以思印证闻,如是辗转引发,辗转印证,步步落实,层层靠紧,而使通达的佛法极端正确,不致虚度时日,徒劳无功,从而奠定雄厚的学佛基础。故《大乘庄严经论》云:「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譬如人们要到远处行路一样,必须作好充分准备,预备宽裕的盘缠,然后可以从事千万里之遥行。行路如是,成就无上菩提何独不然。 3.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六度齐修。 大乘菩萨学佛修行首须不舍日常生活。故《解深密经·序品》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金刚经》开篇言佛的吃饭、化缘、穿衣、洗足等生活事务作为身教,而列于言教之前,其用意就是教人学佛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认真修持。藕益大师说:「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凡夫必须在穿衣吃饭、睡觉走路、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悟,才如治病一样,对症下药,乃生卓效。如庞蕴与其妻女谈道一样。庞婆云:「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庞公说:「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女儿说:「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他们能在吃饭睡觉的现实生活上用功修行,所以都能见性开悟而拔宅生西。王阳明亦云:「饥来吃饭困来眠,从此功行玄更玄」而终成为一代名儒,后人称之为古圣先贤。六祖亦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又云:「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本人从学佛实践心得中,作诗以教人云:「觉圣释迦阿弥陀,十方三世法王多,成佛只有一条路,六度齐修破二著」。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六度齐修,是学佛成佛的关键,至极重要。《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中无四相即是修禅定、般若二度,观空遣相、破我法执以不取。同时就在不取的现实生活上认真修一切善法,也就是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诸度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故能在现实生活中成佛作圣,而称之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经》亦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色受想行识五蕴的一切法上,一方面远离分别言说,观照诸法实性以不取;同时必须在五蕴的一切现实生活上,善巧分别,现见一切法相,成就大悲,广积福德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以破除实我实法的执着,故能当下证得菩提涅槃而度一切苦厄。《瑜伽师地论》亦云:「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增不减、不取不舍,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此中所引种种圣言,都是说明学佛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破增减二执,除断常二见,乃能如六祖所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4.自觉觉他,顿渐结合。 般若诸经主要言理所当然之行,故常讲顿学。《金刚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华严经·梵行品》云:「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唯识诸论常讲如梦如幻所以然之理,故多讲三大阿僧祗劫成佛而主渐修。人们学佛时必须在理论上把唯识与般若结合,在行持上必须顿悟与渐修相结合,然后是佛法之全体大用,不偏不倚,契会中道。因为在学佛、成佛过程中,主要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方得成佛。在自觉时必须重顿悟。有了现观实证才能善达法义、能为宣说以度他。在觉他过程中不是只度少数人而必须广度一切众生,故重渐修。自觉重顿悟,觉他重渐修这是自然之理,先后次第,法尔如是。故佛亦有此主张,而在《大阿弥陀经》云:「先达诸法性,梦幻本来空,(顿悟)次度诸众生,远大无穷极(渐修),如是宝剎者,有何不可成(成佛具足净土)」。 5.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使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一乘法的唯识既是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故凡学佛者必须争先恐后地进行认真研究弘宣,使之发扬光大,具排山倒海之势,火燎风驰之力,迅速传遍海内外,使在国内成太平盛世。同时还须使之对全世界「红日照破千重暗,甘露遍洒五洲国」,而使万民欢呼,五洲同庆,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五浊恶世成为庄严佛国。太虚法师倡导人间佛教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样一来,世界人民不但成为英雄豪杰之大丈夫,而且也可转为大悲大智之觉雄。《大般涅盘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如此圣言之实现,岂非大快特快之幸事哉。 6. 追求真理、掌握真理,以求觉为主,证得大菩提、大涅槃。 佛法是重真理的科学。故《维摩诘经》佛告弥勒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法谓人生宇宙客观绝对真理,及与之相应的教法。依义不依语。无论何人的言语必须以理衡量,若与理符,取而用之,否则弃而舍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义经讲总持法门,属实教;不了义经讲方便法门,属权教。依智不依识。知识有邪正之分,智慧唯正无邪,故此四依四不依是选择真理、追求真理的最高准则。此四依四不依是以求真理为主。既得真理,当终生坚持,而为日常生活的指导。这里所谓的真理,主要是指人生宇宙唯一无二的绝对真理,即一切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如梦如幻,如影如响。道由心悟,故学佛以求觉为主。佛陀所亲证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汉译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成佛即是有此无上正等正觉之大雄。故成佛之关键重在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以求觉为主,而常观一切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来大彻大悟。在这种绝对真理指导过程中的现实生活,当下即有三种伟大的成就:(1)人之所以有我法二执,烦恼所知二障,主要是不明真理的无明作崇。既明真理,则无明不除而自除;(2)既明真理,则有正知正见,而实相般若、方便般若由此成就。(3)既成就般若,则其生活自然大自在、大解脱,无时无处不安乐,而涅槃自在其中。故佛常在大乘经典中云「言善通利,义善寻思,见善通达」。以求觉悟真理。若觉悟真理,则自然大菩提与大涅槃皆得成就。若不以求觉为主,舍道由心悟之外,而别求修法,则必至颠倒错误,堕入外道或似教中。所谓跪倒、礼拜,求上帝安排升天,或讲阎王掌握生死大权,礼拜恭敬,求其护佑,而皆成为顽钝无知的愚夫愚妇。至于似教不知成佛作圣即在掌握真理、实践真理的现实生活中,而别求修法,无形中堕入只重他力,不重自力,成为低级庸俗。或以咒语作为常用的口头诀,而堕入封建迷信。又如不知以求觉为主,脱离真理,另找修法,由此成为主张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紧守中间空隙,便是修心,堕入玄虚空洞。如果重视真理,常常在视听言动的活动中,衣食住行的生活中,六度齐修的行持中,时时掌握真理,观一切都是心识所现的影像,而远离分别言说以证胜义谛。或善用分别言说,无执无着,以照了世俗谛,当下就会转识成智而证菩提。在此过程中,「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在修道位转六识为妙观察智,七识为平等性智,在成佛果位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既转四智,则以智为主,而同时烦恼障、所知障的烦恼粗重皆得除遣,而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的心所皆得清净。再加上各个八识的自心亦得清净,共成二十二法以为四智的各各相应心品,主辅结合,广度无边众生,即成无上大菩提。既成菩提,则其生活境界自然现法乐住,得大解脱,而有无住大涅槃。既证得大菩提与大涅槃,当然就成就了所知障尽智所行真实。实证法空真如,获得彻底转依,而成为觉雄如来。 七、世出世间凡圣心智之相互作用 1.相反相成的观待道理,遍世出世间。 佛陀依据观待道理谈诸法之相互关系,常指出诸法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宇宙万类皆是有此必有彼,有彼必有此,相反相成,相待而有,这就是法尔而有的观待道理。以内身言,有上自有下,有下自有上,无上即无下,无下即无上。有前自有后,有后自有前,无前自无后,无后自无前。从手足言,有左自有右,有右自有左,无左即无右,无右亦无左。 从外器讲,自然现象中,有东则有西,有西则有东,无东则无西,无西亦无东。有南自有北,有北自有南,无南即无北,无北即无南。以精神现象言,有上智必有下愚,有下愚必有上智。若无上智必无下愚,无下愚必无上智。有贤良必有暴恶,有暴恶必有贤良。若无贤良必无暴恶,若无暴恶则贤良亦无。这个相反相成的观待道理,自然如是。在世出世间染净诸法,凡圣心识与智慧之关系何独不然。 2.佛与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是极重要的大事因缘。《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诸佛如来无量无数,如恒河沙,世间有情无量无数,如恒河沙;故诸如来常常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以度有情。而诸有情亦常常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以转凡成圣。以上下言,前前无始,后后无终。以横遍言,有情心识与觉圣般若之间的相互作用,亦复如是,无有边畔。为什么这是大事因缘,因为在人世间有此圣者的开、示佛之知见,与众生的悟、入佛之知见,辗转往覆,无穷无尽,就使整个人类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充满着活泼生动、蓬勃发展的繁荣气象。在宇宙间,能够圣者与有情心智交相作用,不断诸佛如来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一切有情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辗转往覆,无有穷极,就会使宇宙充满着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活活泼泼、兴隆旺盛、丰富多彩的繁荣气象。所以佛陀称之为大事因缘。 3.取法大圣觉雄,尽心竭力上成下化。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圣人垂教,常常本着天地之间浩然正气之流行充塞,以教后辈。而后辈英贤亦常本「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大好精神,从而树雄心、立壮志,争取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丈夫之所为。故人们学佛亦必须度众生出苦海,必须与佛同样为架海的坚固金梁。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转娑婆为极乐方面,必须与佛同样作为撑天的有力玉柱。在万法齐彰、万有咸备的一真法界中,必须与佛同样做到昂然不动的中心主干。有感于此,曾题诗云:「大悲大智大英雄,博学多能才德宏,自觉觉他醒万众,十方诸佛愿心同。」从而在无量有情之转识成智,转凡成圣,与大宇宙之转染成净,转有漏为无漏诸方面,发愤忘食,朝夕不懈。不求一己之安乐,争取无量众生咸能离苦,愿与十方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精进精进常精进,以期成功成功大成功。 ----------------------------------------------------------------------------------------------------------------- 更多唐仲容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