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影:法教篇(三)


2014/9/3    热度:184   

菩提心影:法教篇(三)
  作者:慈航法师
  二一、大乘佛教的教理行果
  在未讲这个题目以前,先列一个表如下,然后依表说明。(图缺)
  我们把上面这个表看过了之后,就可以知道佛教的内容,虽然是无量无边,然而综括起来,不出“教、理、行、果”四个条件。“教”是文教,“理”是道理,“行”是行门,“果”是果报。教要去“研”,理要去“明”,行要去“修”,果要去“证”。要想证果,必先修行;要想修行,必先明理;要想明理,必先研教。所以研教、明理、修行、证果,这是学佛的人不可躐等的四个阶段。
  “教”如何去“研”呢?教分四系:(1)锡缅文系——锡是锡兰,缅是缅甸;暹罗的佛教,也是属于这一系的,平常所说的叫做巴厘文系。又叫做小乘佛教,其实就是原始佛教,因为他们所用的佛经,都是用的印度一种语体文,他们的教义,都是建立在声闻戒律上,所以世称此系是小乘佛教。(2)蒙藏文系——蒙是蒙古,藏是西藏,尼泊尔和西康的佛教,都是属于这一系的。他们的经典,大小乘虽然都有,然而注重在大乘的密宗,持咒修观为最多。(3)华日文系——华是中华,日是日本,安南和高丽的佛教,可以摄在这一系。这一系的文教“大小显密”无不具备,并且他们对于发菩萨心净化人间大乘佛果的希望,兴趣特别浓厚,所以世称此系是大乘佛教。(4)欧美文系——欧是欧洲,美是美洲,可以说除了上面亚洲的佛教外,连非和澳的佛教都可以总摄在这一系。范围很广,不但是新兴的佛教“英法德美”各国都有,连最反对宗教的苏联,研究佛学的也有一二十万人,所以一讲到佛教的文献,整个的世界都有了,所以说佛教是普遍于世界的。然而欧美人士研究佛学,他们是利用科学方法,把佛学当做一种学理来研究的。
  “理”如何去“明”呢?佛教的道理,虽然是无量无边,如果把他总摄起来,不出此四句偈:“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诸法毕竟空,法界无障碍。”云何为“五法”?五法者:(1)名,(2)相,(3)分别,(4)正智,(5)如如。云何为“名”?就是一切法的名字。云何为“相”?就是一切法的义相,把上面名相两种合起来,就是所见所闻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云何为“分别”?就是分析辨别,也就是能够各别的分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因为一切境界的名相,它自己不知道它是什么意义,必定要有一个能分别的心,分别它是什么名相,这分别我们平常就把它叫做心。把上面三种合起来,就叫做凡夫的心境。云何为“正智”?正是不邪,智是智慧,合起来叫做正当的智慧,在佛学上叫做无分别智,复分为“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的三种。加行无分别智者,是在初地菩萨见道以前,要证得这无分别智去加功用行,故名加行。根本无分别智者,就是初地菩萨破了一分无明,初见真如之理,亲证真如之境,故名根本。后得无分别智者,就是在证了根本无分别智之后,所得到的智慧,它是能照见一切法相,“缘起性空”,一切差别的境界,本来是如幻如化不是实在的东西,这同凡夫的分别心就大大不同了,故名后得智。云何为“如如”?就是真如,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佛性,有成佛的可能性;因为它是亘古亘今,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所以叫做如如。如如是理,前面是智,就是用如如的智,契如如的理,理智是不二的,没有智外的如,也没有如外的智,好像宝石的体和宝石的光是分不开来的,这就是佛菩萨的智境。上面“五法”合起来不出凡圣,前三种是凡夫,后二种是圣人,也就是能所、染净的分别。
  云何为“三自性”?三自性者:(1)遍计所执性,(2)依他起性,(3)圆成实性。依他起性的这个“他”字,就是指一切有为法的“众缘”,意思就是说:凡是有为法的生起,都是依托其他的众缘帮助而生,这是事实,缺了一缘,也就不能生起,既是众缘所生,当然是本无自性,所谓“缘生性空”;而凡夫迷昧,处处执着,时时执着,事事执着,人人执着,物物执着,可以说无时无处不执着,所以叫做普遍计较执着他是实在的;因此就叫做迷昧的凡夫。设若能够处处觉悟,时时觉悟,事事觉悟,人人觉悟,物物觉悟,觉悟了一切,内之根身,外之器界,中间的心识,不过是众缘的假和合,设若离开了众缘,那里还有什么实在的“根尘识”呢?能够有这样的觉悟,就叫做圆满成就真实的体性,故称之为佛。“遍计所执”完全是染污的,“圆成实性”完全是清净的。而“依他起性”如系染污的依他,就是凡夫;若是清净的依他,即是圣人。
  云何为“八识”?列表以明之:
  (1)眼识——眼根对色尘中间发生认识。
  (2)耳识——耳根对声尘中间发生认识。
  (3)鼻识——鼻根对香尘中间发生认识。
  (4)舌识——舌根对味尘中间发生认识。
  (5)身识——身根对触尘中间发生认识。
  (6)意识——意根对法尘中间发生认识。
  (7)末那识,译云意——恒审思量。
  (8)阿赖耶识,译云藏——能所执藏。
  云何为“二无我”?
  (1)人无我——破我执,证我空。
  (2)法无我——破法执,证法空。
  人能“转识成智”、“破执证空”,即是离成佛之境不远矣。
  云何为“诸法毕竟空”?诸法,就是一切法,有为法如幻如化,固然是空;无为法不生不灭,何尝有实。吾人果能了达一切法皆空,则无所执着,正好建设人间净土。
  云何为“法界无障碍”?法界,就是十法界一切事事物物,所谓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总不出一真法界,也就是一心;既是一心,当然彼此无碍,如空即空,如镜含像,一滴水其湿性与大海无二。一微尘其坚性与须弥山无别,果能悟得此理,则一切事皆能圆融无碍,正是华严境界了。
  “行”如何去“修”呢?修行之方法有四:
  (1)律行——五戒、八戒、十戒等。
  (2)禅行——参禅、修观、诵念等。
  (3)净行——极乐、兜率、他方等。
  (4)密行——持咒、结印、观想等。
  佛教法门虽多,统摄不出此四种。
  “果”如何去“证”呢?言其境界,亦可分为四种:
  (1)信果——皈依三宝,已生正信者。
  (2)闻果——听闻正法,深明佛理者。
  (3)思果——研究思惟,通达三藏者。
  (4)修果——依教修行,得证圣果者。
  大乘的“教”、“理”、“行”、“果”,是修学大乘者一定的次第,因为研教方可明理,明理方可起行,起行方可证果啊!
  大乘的“教”如何去研呢?就是佛说的大乘经律论,大乘的经,犹如《华严经》、《楞严经》、《维摩经》、《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等;大乘律如《梵网经》、《菩萨本业璎珞经》、《瑜伽菩萨戒本》等;大乘论如《发菩提心论》、《成唯识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这些经律论里面,在“因”是讲的行菩萨道的事,在“果”是讲的无上菩提的佛果,所以要知道怎样叫做大乘,非先要研究大乘的经律论不可。
  大乘“理”如何去明呢?概说有二:(1)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然人人都有佛的体性,所以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2)大乘里面所说的道理,有一大部分,都是说的真空。怎样叫做“真空”呢?大概是:在一切法的体性方面来讲,是不可得,不可说。因为离言法性,要佛菩萨破了“我”“法”二执,确能证到“我”“法”二空真如的理。在我们凡夫位中,无明愚痴执着完全存在,所以不能亲证真如法性。至于一切法相,那完全由众缘所生,离开了众缘,那是一法也不可得的。佛经上常常说:“缘生故如幻。”因为一切法既是由众缘所生,所以缘生之法,如幻如化而无有真实,无有主宰,毕竟不可得,毕竟无所有。一切法既是不可得无所有的话,则一切法相皆是妄。相既是妄,其性即真,这也是大乘教理中的一种。
  大乘教理中还有一种阿赖耶识为万法的缘起,大概它的中心点,是说宇宙万有的法相,都是现象界,他的种子都是藏在这阿赖耶识之中,由现行去熏种子,又由种子再去生现行。由此种现相生的道理,所以万法不灭。宗教家不知,以为是神创造的;科学家不知,以为是物变化的;说神说物,都是没有明白此中的真理,佛法的重要点,就是要转识成智。所以说凡夫是依识不依智,佛菩萨是依智不依识。因为识是有分别,智是无分别。在佛经上说:若能证到无分别的智,这才算是无漏智的圣人。大乘的道理,虽然是有很多种的说法,其实上面几种也可以代表了。
  大乘的“行”,如何去起呢?总括来说,不出十波罗密。如果能做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大愿、大力,和无分别的智;再加上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那度生的能事就能够如意了。
  大乘的“果”如何去证呢?那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三觉圆,万德具,即是成佛之境地。也就是劝人应向四大宏愿去力行,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学佛遍无上誓愿成。”愿断,法门无量誓以研大教,明大理,起大行,证大果,乃是大乘佛法修行的次第。
  二二、佛乘的大意
  今天是阿弥陀佛的圣诞,特向各位讲讲“佛乘的大意”。云何为“乘”?即是车乘。车有小车、中车、大车之别,例如脚踏车、三轮车等,就是小乘;牛车、汽车等,就是中乘;火车就是大乘。“佛乘”也可分为三乘:
  (1)小乘——声闻乘(人乘,天乘)。
  (2)中乘——辟支佛乘。
  (3)大乘——菩萨乘(佛乘)。
  小乘、中乘、大乘,合起来共有五乘,现在将“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分别说明如下:
  (1)五乘共法——人乘、天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
  (2)三乘共法——除人乘、天乘外,其余三乘都是出世的,是出世的三乘共法。
  (3)大乘不共法——菩萨乘。
  佛学是讲修善断恶,与其他学术不同。地狱、饿鬼、畜生这三道,是属于恶趣方面,所以不讲。好像坐车一样,应当导人到善良平安的地方去。佛乘亦然。故亦只讲五乘,而没有七乘八乘的道理。
  云何为“五乘共法”?是说无论人、天、声闻、辟支、菩萨都共这一乘,好像五个人共坐一辆车一样。五乘共法是什么法呢?是“因缘所生法”。是说凡一切法,都是由众缘所生;正因正果,有因有果和一因一果;简别外道的邪因邪果,有果无因,和一因多果的不正见。
  云何为“三乘共法”?这是单讲出世法。世间法是有漏的,无常的和不清净的。佛说“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就是三乘共法。用般若的智慧,观破我执,证我空;观破法执,证法空;破烦恼障,得大涅槃,破所知障,得大菩提。涅槃与菩提,都有小中大三餐,统统要用般若的智慧,才能证得。
  云何为“大乘不共法”?就是“大悲心”。只有菩萨才有大悲心。大悲心是大慈大悲;悲能拔苦,慈能与乐。菩萨拔一切众生的苦,予一切众生的乐,绝对不讲个人的利益的。
  上面讲的三种法,合起来就是“因缘所生法”、“般若的智慧”,和“大悲心”。这三种法门,不能分离,离开了就不是佛法;好像香炉的三只脚一样,缺一不行。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没有因缘所生法,就是外道的邪说。如果单单懂得因缘所生法,还不能破我执法执,不能超出三界;纵有福报,亦不过在人间天上轮回生死而已。所以要用般若的智慧,照破“我”、“法”二执,除尽“烦恼”“所知”二障,才得解脱。解脱以后,要想成佛,那就必定要有大悲心,成佛是果,度众生是因,因地不修,怎么能证佛果呢?所以“大悲心”是大乘不共法。
  根据上面所讲的,可得到下面几个结论:
  (1)不懂“因缘所生法”,必定是外道邪说。
  (2)懂了“因缘所生法”,而没有“般若的智慧”,不过是世间上的好人。
  (3)懂了“因缘所生法”,又有“般若的智慧”,而没有“大悲心”,可算是阿罗汉。
  (4)除了懂了“因缘所生法”和有“般若的智慧”以外,还具足“大悲心”,那才可以成佛。
  (5)反过来说,单有“大悲心”,而没有“般若的智慧”,那是感情作用,不但不能度众生,结果还要适得其反。若有般若,就能无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以“大悲心”是建立在“般若的智慧”上,而“般若”又建立在“因缘所生法”上,这就是佛乘的大意。(慈引记)
  二三、佛法的纲要
  诸位善士!我这次跟随太虚大师到武汉来,贵会请我讲《心经》,因此得有机会来与各位讲讲佛法。凡学佛者,对于修持佛法,必须有一种仪式,我现在在未开讲之先,将“礼念须知”说给各位听听,希望各位能每日如实修持,所获的功德必定匪浅。
  佛法深妙教理,本来不是以言语可以说得出的。所谓不可思议理趣,放之则能尽虚空遍法界,无一法不是佛法;收之则一微尘、一毫端之内,皆摄佛法理致。如《维摩经》中文殊菩萨问维摩居士之如何是不二法门?维摩默然显示不二法门之际,唯文殊独自领悟,其他在佛弟子中称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尚不能知;由此我们学佛的人,修学佛法,切不可自逞一知半解,即认为究竟而起我慢之心。况《法华经》中所谓:“佛法深妙理趣,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必先降伏贡高我慢之心,而求佛菩萨所具之智慧,深悟佛法教理,修持佛法行果。佛理虽然深广,必须先知大纲,方乃不致望洋兴叹,我今来讲讲佛法的纲要:其一为辨明“业果”,其二为了解“唯心”,其三为通达“二谛”。
  云何为“业果”?“业”即作业,“果”即果报。由作何种业因,而感何种报果;是故十法界之缘起,即是建立在正因果上面。佛法之说,其重在业果方面,佛法以业果为标准,所以佛法又称为正法、正教或内教者,就是佛法为建立正因果故。佛学是求究竟离苦得乐之学,我们研究佛法,决不宜将佛法当为普通的哲学文学或宗教等一样的研究;因为佛法是究竟离苦得乐的学问,其特点即在建立正因果;所谓离苦得乐,非如世法只能离暂时贫穷等苦,得暂时五欲之乐者可比。此所谓离苦,最低限度,必使能离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的四恶趣苦,得人天福报之乐。如何方能离四恶趣苦,得人天乐呢?修人业因,须持五戒,得人福乐;修天业因,要行十善,得天福乐。欲得美满人天福报,又须勤修布施。行忍辱因,得相好果。如斯人天法因,即在于戒。所谓声、缘觉、菩萨之三乘圣果,皆以人乘,天乘为基础。若离开人天乘法,则无三乘圣果。此三乘圣果,与上人天二者,合名五乘,五乘修法皆共,故名五乘共法。若离五乘共法,则无大乘不共法可言。由此当知,一切佛法,皆以人乘为基,还要有人乘,乃得建立一切佛菩萨所修的大乘佛法。人因有苦,所以需要离苦得乐的解脱法门;天福有尽,所以终非究竟;因为人有八苦,天有五衰,虽得人天福报,还须进修无漏四圣谛法,方能达到究竟离苦得乐。此四谛法,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者,审虑真实不虚之义,因为是圣者所修的缘故,所以名为四圣谛法。人既明了人有三苦八苦,而修五戒十善为基,进而为“知苦须断集,慕灭乃修道”;苦果是由贪等烦恼惑业集聚而成的。所以欲断苦果,须断集因,由斯乃断烦恼,使心不起贪瞋痴,不作十恶业,即能永离人生苦恼。当知佛果得大涅槃,圣者寂静无为,他们所具福智,皆由修道而成,由斯乃修三十七道品为基,进而发菩提心,利益有情。于三十七道品中,于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所作事业,皆依正见、正语、正思惟、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正定之八正道而作,因此破除邪知、邪见、邪思惟,而不起烦恼,不作恶业,了知五蕴是空,四大是假,遂不致随烦恼流转十二因缘,而迷心迷色,起诸妄想。回观还灭十二因缘,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一切皆灭。十二因缘灭,则贪等烦恼不生,杀等恶业不作,断分段生死,悟我空理,证二乘果。辟支佛所修,乃先观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反观无明灭即成明,明即觉故,如明来暗灭,无明者即不觉义。由不觉故,遂起惑造业,感果受报,无明灭故,不造惑业。如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老死灭则断生死苦,证涅槃乐。所以辟支佛是“先因后果”而修的。至阿罗汉则先观苦谛果,后察集谛因,先观涅槃果,后修三十七道品。由斯断生死苦,证涅槃乐,所以阿罗汉是“先果后因”而修的,这就是辟支佛、与阿罗汉的修证方面的两种根本不同点。其实果位略同,故名为二乘,彼二乘果唯断烦恼障,唯证我空理,由此再破微细无明,进断障般若智的所知障,即能得大菩提,得大涅槃;修菩萨六度万行因,即证福德智慧两足尊的圆满佛果。以上是明善业因果,反之若造上品十恶因,即受堕地狱之果,中品十恶堕饿鬼,下品十恶堕畜生,善恶兼杂不断瞋心,即堕阿修罗道,十恶者即身所作的杀、盗、YIN;口所作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所作的贪、瞋、痴。反此不作,即成十善,“善恶因果”,实为人生求离苦得乐而作事业的明镜。所以佛学之与哲学文学宗教不同者,即在建立业果缘起,以作人生行为上之标准。
  云何为“唯心”?前面所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六凡,与声闻(即四果罗汉),缘觉(即辟支佛),菩萨,佛之四圣,合名十法界。此十法界,皆由吾人“起心动念”,造何业因,感何业果,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由心为主,外境为缘,众缘和合,造重恶业,及有漏善,与无漏善等,各别作业。由此心造业故,而感十法界之各别果报,故云:“唯心变现。”
  云何为“二谛”?佛说三藏十二分教,总之不出真俗二谛义理,诸法千差万别,亦皆摄在其中。谛者,真实义。“真谛”表诸法之性,“俗谛”明诸法之相,真谛又名胜义谛,或第一义谛。此唯诸佛方能究竟证知,证真谛理,亦必须由通达世俗谛义,方能得证真谛实义。真谛实义,即“诸法空性”。大觉世尊,具足一切智智,了知诸众缘生,现前诸法,“当体即空”,然非顽空,所谓“法性本空”,自体如是,不增不减,还他如是。由是不起贪等烦恼,不作杀盗等业,所以证真谛者,即能不被生死系缚,得到解脱,为利有情,随机兴教。俗谛虽假,随有情心,为说世俗谛义。但凡夫迷执,见有即执实有,而起法执,故障大菩提。贪着己身,执为有我,起烦恼障,故亦障大涅槃。因此我佛说教,立二谛义,一方面可以不违有情心,一方面可以得显诸法实义。立俗谛义,一有一切有,而破外道所执断见。立真谛义,一空一切空,而破外道所执常见。立此二谛,即乃包括一切佛法。但必须知道,离真谛外无俗谛,离俗谛外无真谛,如离体无用,离用无体。体用分显,不过二方面言之而已。(慧敏记)
  二四、三细六粗
  平常有两句话:“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现在来把它解释一下,何谓三细六粗?(1)无明业相,(2)转相,(3)现相,(4)智相,(5)相续相,(6)执取相,(7)计名字相,(8)起业相,(9)业系苦相,这就叫做“三细六粗”,本来是出在《起信论》中。
  甚么叫做“无明业相”?在《起信论》中说:“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来是清净的。然而因为众生愚痴的原故,所以迷昧而不知,因此就叫它无明;无明就是不觉的意思。”好像一个人身上,本来怀了一颗无价宝珠在口袋里面,因为昏迷与不知,所以拿了一个讨饭篮,东奔西走去讨饭,你看可怜不可怜?这真心又叫做如来藏,是不生灭的。而无明是生灭的。在《起信论》中又说: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名为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又叫做业识,这就是头一个“无明业相”。
  甚么叫做“转相”?转,就是由业相转变出来的;并不是离开了业相,而有转相的。这好像“牛角”一样,角是由牛的头上转变出来的。唯识家说八个识,无论是心王或是心所,约它的意义上来说,每一个识都有四分——一是相分,二是见分,三是自证分,四是证自证分。自证分,就是自体;见、相二分,是自体上转出来的功用。这转相在唯识学上,叫做“见分”,就是在四分之中,它是属于能见的一分,所以叫做“见分”,也就是能见相,因为它能见一切妄境啊!
  甚么叫做“现相”?现,是显现。就是说,本来是没有一切山河大地,和宇宙万有的境界,只因有了妄见,所以才幻现出一切的妄境!这好像空中本来是没有五彩的华相,然而因为害了火眼的病目,觉得虚空中好像有红红绿绿的华相,其实那里真的有呢?完全是病目所妄现出来的啊!这一个意义,是佛学上特别有的,其他一切宗教和学说,都没有这种说法。因为任何人都以为山河大地,宇宙万有,无论是:动物、植物、矿物,一切的一切明明都是实有的。好像来了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朵花,我才能够看见,总以为“先有外境,而后才能见”。他那里知道,梦中所见的境界,不是同醒的时侯,是一样的看见吗?何曾是实有?我们自无始以来,患了无明的病目,而妄现一切虚幻的境界,一切众生执为实有,所以叫做迷,叫做凡夫。一切诸佛而能了达一切境界都是虚假,所以叫做觉,叫做圣人。如果真是有善根的人,当下即得解脱;所以称佛法是不可思议。这现相,在唯识家,就叫做“相分”。意思就是说:在四分之中,它是属于相的一分,所以又叫做“境界相”。同在一件事物上,世人执为是实有,而佛菩萨了达了如空华梦境一样,这就是凡圣迷悟的分野。上面这“业相”,“转相”,“现相”,好像木头里面虽然是含有火性,然而还没有发现火相出来,所以看不见。这三相也是这样,隐而未显,所以叫做“三细”。
  甚么叫做“智相”?倒不是智慧的智,是分别的意义。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先有境界,而后才生起分别。所不同者,一般人以为外境是实有,而佛学上才告诉我们,是由无明的妄见(病目),而后才现出境界(空花),这可见是虚而不实的境界了。
  甚么叫做“相续相”?相续,是不间断的意思;不但从生至死,中间这数十年时时相续不断地分别,其实从无始一直到未破无明妄见(病目)以前,他都是相续不断地分别妄境——空华。这就叫做“相续相”。
  甚么叫做“执取相”?执是执着,取是爱取。这是因为不知道一切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幻有,所以一般迷昧的人们,就执着这是很美丽的色相,就爱取要看;那是很好听的声音,就爱取要听……六根对六尘都认为是实有——坚执不舍,所以叫做“执取相”。
  甚么叫做“计名字相”?计是计较,也就是计度。一切法的本体,本来是没有名字的,都是后来的人们,因为便於呼唤起见,所以在每件事物上,安它一个符号:这是水,这是火,这是牛,这是马……,这明明是一种假符号,而一般迷人,却固执这假符号,以为是真实不可改移的;殊不知同一事物上,可以安着几种不同的名,而一种名字,也可以安到几种不同的事物上去,这名字明明是假设的,而一般迷人却坚执着是实在的。此刻假使有个人骂你一声:“慈航坏蛋!”马上就会发起脾气来!认为慈航就是我,而坏蛋是形容不好的东西!殊不知别人也可以叫做慈航,不一定是说你,而坏蛋也不一定是坏东西。然而一般迷人,却不能这样,坚执着是实在的,所以叫做“名字相”,前三种是隐而末发,所以叫做“细”,这四种是已经发现出来了,所以叫做“粗”,虽粗细不同,然而总叫做“惑”。惑者迷也,就是迷惑。
  甚么叫做“起业相”?起,就是造;业,就是事;起业,就是作事;造的善业生天堂,造的恶业堕地狱,总不出这三界轮回六趣了,这就叫做“业”。
  甚么叫做“业系苦相”?苦,就是报;这苦报是从甚么地方来的呢?是从业系缚得来的,这就叫做“苦”。佛教所说的道理,有一点同其他的宗教和学说不同:第一不赞成有一个最初的始相,因为一有始,就答不出最初的一因;第二不赞成无因,因为无因,那就会乱作乱为了!所以佛教是中道。意思就是说:“你没有作业,那就不谈,如果一作了业,那就一定有果报了。”所以这“惑、业、苦”是轮转无穷,若要不受果报,那除非断了烦恼不再造业才可以。所以返本还源的方法,还是要破了无明,三细六粗才可以解决。这同十二因缘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是说法上不同罢了,可例推而知,兹附一表:
  (图缺)
  所以佛教说断苦,与其他各种学说不同,就是要断除苦因的——惑业,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就是这个意思。
  二五、世法与佛法的不同点
  世间的学说,是用第六意识分别出来的。例如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等,用的都是第六意识。这第六意识,普通叫做思想。人的智慧有限,所以思想言论也是有限;好像池中的水是有穷尽的。佛的智慧超人,所以他说法,是由真心流露出来的,像有源之水,“无有穷尽”。水源有清有浊,清的源,流出的水是清的;浊的源,流出的水是浊的。佛说法既然是由真心流露出来,所以源头是清的。世间的学说纵使有源头,也是浊的;是生死流。例如世间上的书,诲“杀”的如《三国志》等,诲“盗”的如《水浒传》等,诲“YIN”的如《金瓶梅》等,都是诱人走向黑路,教人去杀盗YIN。佛说法则不然,大家看看佛经上一句一字,都是教人为善的。佛心的源头清净,发出的言论,当然也就清净了。或许大家要问:“佛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佛说法源头清净,我的源头就浊呢?”须知佛的修养工夫,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加上出家后五年的游访,六年的苦行,方得清净的源头。假如你的修养,同佛一样功深,你的源头自然也是清净的。譬如说:“我的宝镜为什么照不见我自已的面孔呢?”因为有尘垢的遮蔽。我们的心镜,被七情六欲所覆,以致本来是光的明体,得不到明的作用,如同宝镜为尘垢所遮蔽一样。佛的修养,就是磨光刮垢,恢复本来的光明,得到无始的清净。我们的本体是同佛一样的,只要修养,心光就可显现。经上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说众生的“体”与佛相同,至于“用”那可就不一样了。修养的工夫,先由“戒”到“定”,再由“定”到“慧”,好像一瓶水,不许大家动,这就是“戒”。不动则沙土向下沉,这就是“定”。定了以后,水面就有光,能照人照物,这就是“慧”。有了慧,则心镜的功用就可同佛一样。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由佛心自然流露出来,并非事先预备这样讲出来的。由此可知凡夫与佛不同的地方,只是心镜清净与不清净的不同。
  清净的心镜,无“烦恼障”,亦无“所知障”。什么叫做“烦恼障”呢?就是心镜上染了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的六种根本烦恼;和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的十个小随烦恼;无惭、无愧的两个中随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的八个大随烦恼。有了这些烦恼,心镜自然不能清净,所以叫做“烦恼障”。什么叫做“所知障”呢?所知是境界,能知是心镜,有些人以为自己的智识高,学问博,不肯再求深造,由是能知的心镜,自起障碍,不能明察精观所知的境界,这就叫做“所知障”。有了“烦恼障”和“所知障”,就有“我执”和“法执”。佛破了“我执”和“法执”,故证得“我空”和“法空”。凡夫与圣人相同的是真心,不同的是业障之有无。我们明白此理之后,便知世间学说与佛法不同之点:就是由于心镜的清净与否“而有差别”的。所以说:“欲除烦恼须无我,广学菩提可救人。”(慈引记)
  二六、佛法的究竟与方便
  佛来到世间说法是有他的本愿的;本愿就是目的,也名究竟。但事实与理想往往相反,本愿不能实现时,只好用方便去达成目的。“究竟”是佛教的“体”,而“方便”是佛教的“用”。例如我来台湾的目的是办佛学院,因为立案及筹备经费的困难,暂时不能实现,只好在这弥勒内院方便说法;而来此学法的人:则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释迦牟尼成佛不止一次,在印度说法,是他的应化身。这在《法华经寿量品》中说得很明白。又《从地涌出品》说,于说法时,从地下涌出许多白发菩萨来听经,在座的弥勒菩萨白佛请问这些是什么人?为什么从地下涌出?佛答:“他们都是我的弟子,是从下方世界来的。”当时佛才四十多岁,为什么有这样年老的弟子呢?这就是佛前世的弟子。这两品经是证明佛成佛是很久远的,不是现在才成佛。世界的地土碎为微尘,睹其数即不可以算数譬喻,若以四海之水磨成墨,经过恒河沙数世界,每经一世界滴墨水一点,不知经过多少阿僧只劫才能将墨水滴完;佛成佛经过的时间,比这墨水滴尽的时间还要久。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不是在印度,早在色界四禅天就成佛了,当时叫做护明菩萨,他在兜率宫。后降生印度,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触机成道。他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谓如来智慧德相,即是真心。佛说法四十九年,所说的就是真心:不是第六识的生死根本心,也不是阿赖耶识的染污心。但有染污,有虚妄,还是假的。真心不一定在身体内,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有的。万事万物,森罗万象,每法都有空性,这空性就是真心。真心是无形的,要亲证才能明白。譬如喝水,冷热的程度只有自知,别人是不晓得的。我人为什么亲证不到呢?因为被无明所遮盖。无明一破,真心即现。所以佛与众生是无差异,一切众生都可成佛,这就是佛的本愿。
  佛成佛后,先说《华严经》,一心法界,三界唯心所现,好像图画一样的,要画什么就画什么。最初说《华严经》,不是在人间,是向十方世界菩萨说的。佛身千丈高,各方菩萨只要住在自己的处所就可以听经。佛所讲的都是亲证到的法,阿罗汉、辟支佛是不懂的。
  当时佛说经的地方,报身在菩提场,身高一千丈,应身在鹿野苑,身高一丈六尺。所谓“双垂两相,二说同时”。这是因为当时听经的根机不同,有可及,有不可及。说《华严经》时,有些听众听不仅,就是不可及的。佛的目的是度众生离苦得乐,说《华严经》既不懂,只好方便说法,从苦集灭道说起,说长、中、杂、增一,这四种《阿含经》。佛度众生离苦得乐,是离毕竟的苦,得究竟的乐。例如皮肤发痒,用热水去烫,暂时可离痒的苦;又如乞丐讨到一碗饭,暂时可离饿的苦。这种离苦不是毕竟的,毕竟的苦离了即不至再受,而得究竟的乐。众生痴迷,若要离苦得乐,必须灭除四恶。种了四恶的因,必得随四恶道的果;四恶道的苦,是不堪闻问的。地狱里有刀山油锅,毒蛇猛兽,受苦不分昼夜。饿鬼的苦,腹如大海,咽喉如针,无法吃饱。畜生的苦,终不免一刀。阿修罗的苦,终日吵闹打架。佛要救众生出离苦海,于是说有善法和恶法。造了上品十恶的业,就要堕地狱;造了中品十恶的业,就要堕饿鬼;造了下品十恶的业,就要堕畜生。而阿修罗虽修善法,然而瞋慢过重!修得中品十善的就是人。修得上品十善的就是天。离了四恶趣的苦,就可得人天的快乐。所以人间的法,只须五戒就够了。不过人有爱别离苦、冤憎会苦、求不得苦等。离了人的苦,就可得天的乐。而天又有阿修罗时常来吵闹之苦,离了天的苦,就可得涅槃的乐。这种乐是阿罗汉有的,断了分段生死的苦。阿罗汉虽然断了分段生死的苦,但还有变易生死的苦。这变易生死苦,要到佛位才没有。示图如下:
  (图缺)
  分段生死就是前生造的业,今生受果报:今生造的业,来生受果报;来生造的业,再来生受果报。如此轮回不已,如火车分段一样,可名之曰“轮回生死”。
  变易生死就是菩萨由初地到二地死了,转生三地,到了等觉,没有轮回,只有初地二地等的变易。可名之曰“进化生死”。离了阿罗汉的苦,得大乘菩萨的乐,进而成佛;那就是离毕竟的苦,得究竟的乐。所谓“皈依佛,两足尊”。
  佛教化众生,循循善诱,有时严加贬责,其用意都是要众生发大心,修大行,明大教,证大果,示图如下:
  (图缺)
  根机利的由凡夫一直到佛,根机钝的走向声闻、缘觉,然后回心发菩提心而成佛。这是离毕竟的苦,得究竟的乐。《法华经》上有一个比喻:有人采宝,达到目的地计程要五百由旬(每小由旬等于四十里,每中由旬等于六十里,每大由旬等于八十里)。走了三百由旬,感觉疲乏,想中途退转;导师乃化一幻城,人物齐备,令采宝者休息。采宝人乐而忘疲,不进不退;导师告此城乃是幻化的,顿时不见。于是采宝人复向前进,终达目的地。幻城是喻声闻缘觉,采宝人喻凡夫,终达目的地喻成佛。又譬喻一富翁多子多孙,一日子孙在一间屋子里游玩,屋子失了火,富翁在前喊叫:“我这里有羊车、鹿车、牛车,你们赶快出来,每人都给一乘。”小孩子们听了富翁的话,跑出来玩耍羊车、鹿车、牛车,免得葬身于火窟。小孩子来了,向富翁要车玩,富翁说:“你们都是我的子孙,不必分高低,每人都给一乘大白牛车吧!”富翁喻佛,小孩子喻众生,大白牛车喻大乘;富翁说这里有羊车鹿车牛车,喻方便说法,小乘中乘大乘都是方便说的。
  佛说小乘,破我执,后说《方等》,然尚有法执,于是又说《般若》。般若如大火,我执,法执都烧尽了,没有执着,如幻功行,功行如幻。佛说《阿含》、《方等》、《般若》,才把“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与众生开示明白,而使悟入佛之正知正见,这就是佛法的究竟与方便。(慈引记)
  二七、佛教与佛学
  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要知道这个原因,就请看下面的解释。
  在未作解释之前,先将四个标题,略加说明:
  (1)佛教——教育
  (2)佛学——学理
  (3)佛化——化导
  (4)佛法——法则
  佛是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条件的大觉悟者,换言之,就是自利利他与福德、智慧圆满的一个人。诸君类多已明,兹下详释。
  怎样叫做“佛教”呢?教是教育,佛教就是以释尊倡行的教育去改造人类的恶行变成善行,破除生死的烦恼,以及出世间一切圆融无碍的意思。
  怎样叫做“佛学”呢?学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学理,可以使人类根据这种学理,达到成佛的愿望。所以这个学理,也就是学佛人的一种工具。
  怎样叫做“佛化”呢?化是化转引导的意思,能够用各种方便化转引导众生,从染污中变成清净,从凶暴中归于道德,从生死中求得不生不灭、种种圆融无碍的正道,所以叫做佛化。
  怎样叫做“佛法”呢?法是法则,具有两个条件:“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譬如火车的铁道,能保持它的自性,不与其他树木石头等杂乱失其自相,叫做“任持自性”。火车从上面走过,有条不紊,叫做“轨生物解”。如桂花能保持它的自性,不与其他树木草石乃至其他的花卉杂乱失其自相,也叫做“任持自性”;又如人见了桂花,决定知是桂花,不是生其他茶花荷花等知觉,叫做“轨生物解”。但这个范围极大,凡是世间人物山河,及种种名言文字,乃至心中思惟所到,或者修行亲证所得的,通通叫做法。所以我们佛教,教化人群,实在是至深至广啊!
  现在我们既然有了佛教、佛学、佛化、佛法这四个宝鉴,作为我们学佛的依据,为什么我的题目又只用佛教与佛学呢?因为“佛教”与“佛化”,同是教化的作用,可以摄为一类。“佛学”与“佛法”同是教化的一种工具,也可以摄为一类。所以我的题目定为“佛教与佛学”。
  现在分作“教”、“理”、“行”、“果”四段来讨论:
  怎样叫做“教”呢?凡释迦牟尼所说的一切经典,通叫做教。乃至依释迦牟尼经典所产生的历代大德著述,亦叫做教。现在流布全世界的,总合起来大约可分为四大系——(1)巴厘文系,(2)藏文系,(3)华文系,(4)英文系。
  (1)巴厘文系——乃印度一种方言的白话文,类多用于小乘经典。所流布地点为缅甸、暹罗、安南、锡兰等处为特多。
  (2)藏文系——乃接受印度文雅语梵文的一部份,及中国唐太宗时中国文言文一部份,密宗为最多。现在流布于尼泊尔、蒙古、西康等处。
  (3)华文系——印度的方言白话文和雅语的梵文都有,教义则包含大、小、显、密各宗;现流布地域为日本、朝鲜、西藏等处。
  (4)英文系——最近输入欧美各国的,类多印度、中华、日本的雅语文,和锡兰等处的巴厘语的方言文,但均以英文为基础,故统属英文系。
  若是归纳起来,无论是巴厘文、藏文、华文、英文、统统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所诠的不出“理”、“行”、“果”。不过讲到这里,又似乎麻烦了!怎样呢?经典有这么多,《华严经》有《华严经》的道理,《法华经》有《法华经》的道理,《般若经》有《般若经》的道理,形形色色,岂不又麻烦了么?其实有四个道理就可以统摄,那四个呢?(1)五法三自性,(2)八识二无我,(3)诸法毕竟空,(4)法界无障碍。
  怎样叫做五法呢?⑴名,⑵相,⑶分别,⑷正智,⑸如如。
  怎样叫做三自性呢?(1)遍计所执自性,(2)依他起自性,(3)圆成实自性。
  “名”是什么意思呢?茶杯有茶杯的名,桌子有桌子的名,这个便叫做名。“相”是什么意思呢?茶杯是圆相,桌子是方相,这个便叫做相。“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茶杯它不是自己称为茶杯,桌子不是它自己称为桌子,圆相方相,它不是自己称为圆相和方相,乃是世间众生由一念“分别妄想”心所生起,因此就有生死等苦的流转,所以叫做“分别”。
  五法已说明了三个,现在再来讲第四、第五。
  世间上没有一事一物,不是相待而有的——如高、低,大、小,一、异,空、有等。既是相待而有,那么、名相的对方是什么呢?当然是远离高、低,大、小,一、异,有、无,断、常,增、减,生、灭,去、来……,种种分别名相的境界,这个无分别境界,如理如量,所以叫做“如如”;但是怎能证到这种无分别的境界呢?那么、当然是须要离分别的“正智”,方能亲证这如理如量的境界。这是一种出世间的智慧,所以叫做“正智”。
  还有一点,应当明白:这个如如境界,要我执、法执,完全断尽的佛,才能完全证到,但破我执的罗汉,只能证一分。
  五法已讲了,三自性又怎么讲呢?
  (1)遍计所执自性——凡夫异生,于一切事物,周遍计度长短、方圆、有无、来去种种名相,完全空无所有,如石女儿、兔角杖。例如说火不能烧口,可见名字不能诠火;说茶不能解渴,可见名字不能诠茶。这一类的妄分别,惟凡夫异生所执,所以叫做“遍计所执自性”。
  (2)依他起自性——依托众缘的他而无自性,如幻假有,所以叫“依他起自性”。
  (3)圆成实自性——于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名相等的妄分别,成就圆满无碍、真实不虚的正智,所以叫做“圆成实性”。
  五法三自性都讲完了,现在讲第二句——八识、二无我。怎么叫做“八识”呢?(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7)末那识,(8)阿赖耶识。
  怎么叫做“二无我”呢?(1)人无我,(2)法无我。
  眼、耳、鼻、舌、身五识,以明了取外境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为用。如镜照物,不起名言计度,若是起了名言计度,便是和第六意识中一分同时意识俱起。
  到了佛果位上,他便转为成所作智。诸佛现微妙色身和国土度众生,都靠着它的力量。
  第六意识依第七识得名,意思是说这个识乃是意的识,以一方面和前五识同起取色等境。又一方面缘过去、未来、法尘影子为用,就是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的这个心。它的力用最强,流转生死,是由它种种执着,成佛也靠它,作我空法空二观,它第七识不执我,生死才得断。到了佛果位上,它便转成妙观察智。诸佛观机度生,种种说法辩才,都靠它的力量。
  第七末那识——中国叫做意——含有思量的意思,以念念不断,从无始乃至未成佛前,决定执着第八识见分是我为用。
  若是前六识我法二空观完全成功,它便不执,佛果位上转为平等性智。诸佛运无缘平等大悲,现微妙色身,而十地菩萨所见各各不同,都靠着它的力量。
  第八阿赖耶识——中国叫做藏识——含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的三个意思。
  怎么叫做能藏呢?世间一切法,无论有形无形,它都能够含藏,所以叫做能藏。例如我曾与某人见过面,但是时间上已过了几十年,已经不记不忆,忽然一旦会面,仍能认识,这个便是能藏的力量。
  怎么叫做所藏呢?世间一切法,现起行为,藏识被覆,似乎不显,所以叫做所藏。
  怎么叫做我爱执藏呢?第七识念念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贪爱执着故。
  它还有一种伟大的功用——凡有形的色法无形的潜在功能,它都能执持,使不失,不散,不杂。
  执持那几种呢?共有三种:
  (1)执持无知觉的山河大地的“依报”世间。
  (2)执持有知觉的眼耳等根身的“正报”身子。
  (3)执持不能看见的一种潜在功能的种子。
  第七识若是不执着我的话,到了佛果位上,藏识它便转为大圆镜智,普照十方尘刹,无障无碍。
  怎么叫做人法二种无我呢?最初的浅说,都应当这样观察:
  现前这人身子,用正智观察,眼有眼的主宰,耳有耳的主宰,鼻有鼻的主宰,乃至意有意的主宰,好比将鸡鸟鱼狗蛇等拴在一处,各有各的趣向,找不出一个一定的主宰来!由这种观察久久力纯的结果,生出一种真智,知道这个身心内面实在无我无主,将我执丢掉,便叫做“我执空”。连这个知我空的真觉都弃掉,便叫做“法执空”。由这个道理,所以第三句便曰:“诸法毕竟空”。
  这就是说一切法是毕竟空,是由不可得故空,是当体空,不是要将茶杯打碎,桌子拆烂才空。凡是人、天、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缘觉、声闻、菩萨、佛,十种法界,都是如同百千盏灯燃在一间屋中一样,彼此相摄相入,无障无碍,故第四句曰:“法界无障碍。”
  上面所说的,凡明了“我空”的道理,《阿含经》、《俱舍论》等一类的书即是。明了“八识、二无我”的道理,《楞伽经》、《成唯识论》等一类的书即即可。“法界无障碍”的道理,《华严经》一类的书即是。
  “教”已说过了,“理”也说过了,现在所要说的,便是“行”。怎么叫做“行”呢?总括起来,不出下列四种:
  (1)律行——依小乘大乘律仪,防护身口意三业。
  (2)净行——清净身口意三业,念佛忆佛。
  (3)禅行——不净、数息、四禅、四空、三止、三观、法界观、般若真空观、五重唯识观等。
  (4)密行——三业清净,便证不思议境。
  我们为什么要去实行呢?法也闻了,什么我空、法空、我执、法执、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等等道理,都明白了,还要修什么行呢?你试试看:人家打你一下,你会暴跳如雷;打碎了一个茶杯,便会唉声叹气;死了个儿子,便会哭天呼地,连命都不要!这样看来,不实行可以吗?但是实行最好的方便,是不要过于性急,一定去避境存心,劳形弄影。顶好拿“我空”、“法空”的道理,去应付世间一切万缘,随事遣除,渐渐修习;那末,一方既不虚度光阴,一方又庄严佛地的功德,既有正“因”,又何患不成佛“果”。
  果亦略分为四:
  (1)信果——信果,就是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已起信仰恭敬心,比较不信者,亦名得果。
  (2)闻果——闻果,就是对于三宝信了之后,又能进一步研究佛经,听闻佛法,比较徒具信心而不闻者为进一步。
  (3)思果——思果,就是闻法后,仔细详察法性,随顺入观,比较徒具信闻而不思者更进一步。
  (4)修果——修果,就是既思惟随顺,又能如实修持,例如思惟“我空”、“法空”,日用应缘,对治一切环境,这又更进一步。
  上来教、理、行、果四个字都已说了,那末、这种功德庄严的佛果,到底从那里来的呢?
  “发心毕竟二无别,菩萨以此初发心”;我们应当知道最后成佛,离不了当初发心时的一念信心。《法华经》云:“一举手,一低头,皆共成佛道。”若是我们打破了时间的妄想,那么、当然相信释迦牟尼佛这种道理,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请照着下表一步一步实践去,一方自己随事遣除,一方普利众生:
  (图缺)
  (1)未信者令信。
  (2)已信者令住。
  (3)已住者令增长。
  (4)已增长者令究竟。
  上面这段谈话,就是先要使人知道佛教与佛学,不容糊混。佛教好比药方,佛学好比药味。中间广明“教理行果”,乃是将药方、药味,揉和起来,成为一个佛法大系。附表于下:
  佛法大系(图缺)
  二八、佛教的因果原理
  《书》曰:“作善者,降之百祥;作不善者,降之百殃。”又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话同佛学上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回圈”的道理,是相同的。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的人所必须了解的。因为你虽出家,具大悲心,愿改造社会,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中,使之离苦得乐者,若不把因果的原理说明,以引导之,任你智巧道德怎样的高超,都属虚谈。因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都不讲仁义道德,终日唯名利是求,起惑造业,不知造一切善恶之因,将来会有果报现前的。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这两个字,自己知道不算,还要依佛的教训,照这因果两个字去教化他人,使人们都知道做了坏事,将来一定会堕地狱的。
  甚么是因果呢?果是果报,因是种子。我们想得甚么果报,就看我们种的什么因;种了善因得善果,种了恶因得恶果。宇宙万有,事事物物,随举那一法,都不离这因果的道理啊!
  但是有的时候,道理与事实相反,一班人因见一种无恶不作的人,而富贵发达;勤而作善的人,反而穷困受苦;譬如颜回之贤,穷而早夭;盗跖之恶,富而长寿;孔子之圣,厄于陈蔡;田恒之奸,乃有齐国;这不是同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的话违背了吗?因此才有拨无因果的话说出来了。殊不知儒教所说的理,惟有现世及先代后代而言,佛法则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言,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颜子之天,咎由前世;孔子困于陈蔡,不遇贤君,不能令天不治安,乃众生业力所感;他两位圣贤,虽当时未享富贵,然流芳后世,福报无穷。盗跖之寿,田恒之富,由他前世所种的因,乃感现受的因果;虽是富贵一时,可是由篡夺而有的,死后不但遗臭万年,还要堕恶道中,求出何期!?
  每见有些人稍作一些善事,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不得好报,从此退悔初心,诽谤佛法,这又因为他们不明佛教所说的因果,是通三世的:
  (1)现报——就是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
  (2)生报——就是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
  (3)后报——就是今生作善作,第三生,或第四生,或至十、百、千、万、亿生,乃能获福获殃。
  由这个道理,我们要知道佛教的三世因果是不错呀!现在受快乐的人,有前生以及多生以前作的善;到现在才享福报的,现在作的恶,难道来生以及后世不受苦的果报吗?古人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凡所作业,如影随形,决没有不报的。这苦乐的果报,不是天赐,不是地与,也不是无因而有,究竟从何而来呢?完全是由我们自己所作的善恶两种因来做标准,这是正确的道理。
  如果不信,列位试观眼前的种种境界,就可以证明:大凡过去诽谤佛法,不信因果的人,纵贪瞋痴,富而不仁,平时快乐享福如处天堂,憍奢放荡,无所不为,对于慈善事业,一些不肯助人,自以为福德至矣,趾高气扬,刹那遭难变成地狱,身家性命俱各难保,困苦不堪!若平日安分守已,乐而为善,贫而无怨的人,大难来时,全仗佛力加被,暗中获福,转危为安,转贫成富的不少,可见因果回圈,是丝毫不爽的。
  经云“菩萨畏因”,盖知因能感果;“众生畏果”,不知果从因生。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除,功德圆满;众生常作恶因,恶果一旦现前,即懊悔畏惧。这是凡夫颠倒,其理有二,一者以苦为乐,故不思出苦;二者虽知是苦,而不知出苦之方。佛为怜悯众生沉迷不悟,所以用四谛法以拔济他,令他离苦,首说苦谛,令知苦果;苦果——“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次说集谛,令知苦因——“见、思、尘沙、无明惑等等”。知苦果则思出离,知苦因则不再造业。其灭苦之法——“三十七助道品”,须修道而后苦因苦果乃得灭,则向道情殷,为善心切,自然得乐。
  世间上不论是儒、道、耶,回等教,它的教理都是劝人改恶行善。所说的教理,不过只限现世,或者是天堂而已!虽然劝人为善,但不知教人离苦得乐之方。惟有佛法,教理深妙,所说三世因果,微妙不可思议,是故佛自初转法轮以至涅槃,所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种种妙法,由略说以至广说,乃至十法界之缘起,都是建立在因果上,由何因而感何果。所以佛法的“因果律”,乃引入归于正道的唯一方法。
  人人倘能深信佛法,依教奉行,明了三世因果,善恶各有其报,丝毫不爽,自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如面佛天,不敢稍萌恶念,以自干罪。须知从凡夫地,以至圆证佛果,都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的,过咎自取,轮回恶道,末由出离的!希望人人本佛心为心,本佛志为志,多种善因,多结善果,佛教果能盛行,世界自然太平了。
  二九、怎样能够达到“无我”的目的
  在□□四十年的秋天,有几位居士来汐止,在我讲经的休息时间,提出怎样能够达到“无我”目的这个问题,我即席解答如下:
  问:“无我”这两字,是学佛的根本问题;但不知怎样能达到“无我”的简速而具特效的方法?
  答:这个问题在“无”字和“执”字上。要做到“无我”必须要明了“我执”之不对,假使明了“我执”之无意义,自然就可以“无我”了。“执”是执着,是误认为有的意思。譬如说在黑夜里行路,偶见道旁的草绳,忙乱的人一定认为是蛇,执着是蛇;待用光亮照它,才知道原来是草绳。我执也是这样的,常人以为有我,所以执着是我,一切为我打算;而圣者(有大智慧的人)明了“我”根本不存在,所以不会去执着。为什么“我”根本不存在呢?因为足以代表“我”存在的不外下列各要素:
  (1)“常”——既然是“我”,就应有我这本质,而且也是永远的,不能说今天有,明天没有;或今天是我,明天不是我。但是人生七十古来稀,有几人能超过百岁?就算超过了百岁,还能够活到千万年吗?决不能!区区几十年中是我,过了几十年又不是我,那何异于今日是我,明日不是我呢!?既然没有常久的固定性,“我”就失去其意义了。
  (2)“一”——“我”必须是完整不分的。但试问眼是不是我?手足是不是我?头发是不是我?骨骼、血液、甚至肺中的空气是不是我?若答应是我,则何多之甚?到底谁作代表?如果将它们分离之后,试问还剩下了什么?所以佛学上说“我”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既是和合而成,就失去了完整性和单一性,因而失去“我”的意义了。
  (3)“遍”——我们平常认为的我,是没有周遍性。这里有我,那里没有我,一处有我,处处没有我。我的范围那样狭,我的价值在那里呢?
  (4)“主”——“我”应当有主使和宰判之权,但是事实上往往不如此。我要长生不老,而偏偏只能活几十年;我要在这短短几十年的光阴中,过得快乐舒适点,而偏偏每天都遭遇着使人不痛快的事;我要富有天下,而偏偏只是个穷汉;我要……偏偏只是……。最后我的主权及宰判之权究竟有多大,甚或有没有都成了问题。
  从上面四点来破解一般人的“我”,只是没有长久性的,没有固定性的,没有周遍性的,没有自主权的混合物而已。这样的我能算存在吗?它和其他的众生又有何区别?它不过是众有情大海中的一滴水,和其余的水滴并无差别。所以佛说,一般人认为有我是错误,是执着,所以佛说,有情不应当有我执,应当“无我”。
  上来说明了无我的原因。现在再回到居士们所问的达到无我的方法上来。假设有人生了一年半载的大病,请医治疗,要求用一剂药在短时间内完全治愈。这样的医生,这样的医疗法,走遍天不大概不至于有吧?“我执”是一种病,这病在我们身内已经有几十年之久,甚至无始以来,要很快达到全愈的地步——无我——,那里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呢?再者,成就“无我”是佛教里极高的果位,是罗汉的果位。这罗汉果位至少要和世俗上的专家博士相似,初学的人好似在幼稚园里,必须按步就班小学、中学、大学……,才能达到博士的地位,纵有少数特殊根基的,也不是一步登天般所能成功的。达到了“无我”就无啻于无可再学,所谓“无学”,这是我们学额的目标之一。各位不畏难不退转,终有成功之一天。虽然各人根性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能尽同,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可达到“无我”。这短短时间内不可能介绍完的,姑且举出两个最普通用的方法解说其如何诊治这“我执”的病,以达到“无我”。
  其一为“念佛法门”——一般人最常挂念的是钱财、名位,享受、赞誉、亲属友朋等,最痛恶的是疾病、离散、受辱、受苦、事业的失败、财物的损失,以及种种不如意的事情。大部份的时间除了食睡以外,都被与“我”有密切关连的种种事物所侵占。但是这种种事物与我的关系都待想念而后生起。例如在熟睡时有人骂我,侮辱我,我无从得知,无从想念,自然就与我无关连。因之如果不加想念,则凡事不论善与恶对“我”都没有关系。破除我见甚难,如果破除“想念”,就比较简单。就是说,如果将正念代替了邪念,正思惟代替了邪思惟,自然就无从去想“我”了。念佛法门是基于此种原理去破除“我”念的。我念约分为三种,明念佛的方法可以将它一一除尽:
  (1)“杂念”——早晨一起,到睡眠为止,五花八门的乱想,都是在声色名利上用工夫。这念没完,那念又起,永远没有休歇,头昏脑胀,欲罢不能。如果一心念佛,任何念起,立即念“南无阿弥陀佛”,心生诚敬,久之杂念自然不起。
  (2)“染念”——人性最易感染的。人家说,我听;人家做,我想。处处受人家影响,思念也随处更改,随人而易。如果一心念佛,假设人家告诉我;“某某人高升了!”立即念“南无阿弥陀佛”!人家说:“某某人发财了! ”立即念“南无阿弥陀佛”!人家说:“我的修养有进步了!”立即念“南无阿弥陀佛”!随人家如何的说,如何的变,我还是“南无阿弥陀佛”。
  (3)“有念”——一般的人由早到晚都是有念的。一心念佛以后,除了正当事以外,完全在“南无阿弥陀佛”中过去。在世俗谛上说,“南无阿弥陀佛”只算无念,所以就达到了以无念代替有念了。
  于是乎以正念对治杂念,念佛是正念;以净念对治染念,念佛是净念;以无念对治有念,念佛是无念。久之工夫成熟,在任何环境中,任何情形下,不应起思念的决不起念。不起念,何来有“我”?不就达到“无我”的境地了吗?。
  其二为“勤修六度法门”——另有一种达到无我的方法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是以六种方法来破除六层“无我”的障碍——悭贪、放逸、瞋怒、懈怠、散乱、愚痴——。这六层障碍依次一层比一层难除,等到六层都去尽了,自然就没有执着,没有执着也就“无我”了。
  (1)“布施”——用布施除贪吝。一般人拿出五块十块钱布施僧庙还容易,假使拿月入的半数甚或全部财产的半数施给穷苦的人,就怕没有多少人能办到。所以佛说贫穷布施难。我们学佛的人,要时时思惟观照财物乃身外之物,此身都不能常久,要财物何用?久久修持练习布施,自然可以达到不为财物所累,不为产业担心,无不可舍,无不可布施的地步。
  (2)“持戒”——用持戒来破放逸,向外布施钱财容易(大的布施如生命等自作别论),守住自己的欲情,不流露,不发作,那就困难得多。因为持戒之后,往往与世俗习惯多相违反,所以出家的人较在家的更为不易。戒律是学佛者行为的准绳。原则是处处替他人作思,一切妨害人的事都不作。初学佛的人也许因为历年的习俗不易作到,但以之渐向正道修持前进,一定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那时戒律对他也就无作用了。
  (3)“忍辱”——用忍辱来破除忿怒,前面说过持戒的人处处替人家着想,这也还可以做到,但是到了我不犯人,或我待人家不错,而人家仍旧欺到我头上来的时候,就未免忿怒难忍。只一忿怒,就有了可忿怒的事;有了所怒的人,及能忿怒的我;处处著相,于是乎作不到无我,影响了道行。所以忍辱更难做;虽是违反人情、世俗、习惯,却是必须作到的。
  以上这三步是对外的,以下却是更进一步向内深入的除去“我”的方法:
  (4)“精进”——以精进除懈怠。我们都是几十岁的人,在这几十年中天天有我,时时有我,这个“有我”的病也就跟你几十年了。若不精进求医,励行修持,无常一到,悔也来不及。每日励进精行,有时还因业重习深,不能将病根灭除,何况茍且因循,一曝十寒呢!?佛说:“……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令一生空过。……”世尊悲悯吾人因循恶习,出此警言,提起吾人精进之心。我们既然听到了佛法;知道了“有我”是妄,是病;就应当赶快医治,励求精进。
  (5)“禅定”——以禅定治散乱。我们日常的生活,时刻流转变化;内心的心情,也就随着变更,如演电影一样。影上人喜,我们也喜;影上人忧,我们也忧;这就是生死轮转的缩影。实则是我们的“妄心”要活动,要流转,没有自主的能力,没有“定”的工夫。禅定就是修习自主的能力,以期心情不为物,不为境所转动。这种工夫与环境有关系,与历生的业因有关系,与今生的业缘有关系,决不是说了定能做,而做了定能成的,所以较前四种又难一步了。
  (6)“智慧”——只智慧破愚痴,并领导前五度。智慧之于前五度,好似群龙之首,又如人之眼;前五度无智慧,如盲人摸象,终不能得究竟。如能以智慧观照,则能洞悉世事虚妄不实,万物本性皆空,幻人作幻事,尚有何“执我”?破此一关,则达到真正无我之地步,堪称药到病除。这里所讲的智慧并不是指世俗“聪明”的智慧,而是指体证到的智慧,是出世无漏的智慧。不是任何人任何情形不可以容易求得的。必须先行前五度,一度一度的真实做到,再多阅经文,多听善知识的诲谕,多思考佛的至理。因为出世的智慧,是必须先明彻有关出世法的知识!而后才能去体验,去修证的。智慧这一度,是佛法的最高点、最精华处,看家的法宝;也只有这一步才是外道所无有,所以能别于外道。
  其次谈谈法无我。——以前谈到的是人无我,就是一般人所谓的无我。此外还有“法无我”,说明不但“我”没有,“法”也是没有的。法无我可分两层说:较浅的是“万法缘生”和“性空”,较深的是“究竟法无我”。今先谈谈“万法缘生”和“性空”:
  世上一切万事万物的生成、演变、推进,究竟是谁主动?是谁主宰?有人以为是一因的,就是只有一个因素造成的,例如说上帝造的;另有人以为是无因的偶然而成,偶然而灭的。佛都不赞成此说,提倡相互影响,相互为因,所谓万法因缘生。也就是说,世上任何事、任何物都与其他任何事物有关,其得失生灭也都有其影响。于是任何事物无异乎我的一部份,一切即我;我的任何举动也影响其他,我即一切。即然一切即我,我即一切,万事万物将都是我,则“我”字的意义根本就没有了。因“我”是有对待而言的,是对“非我”而言的;今既找不出“非我”,或与我无关之事物,则自然而然的“无我”了。举个例说:一朵玫瑰花的成因需要花种、泥土、空气、日光、水分、人工等等。单讲人工(花匠)一项牵涉就可以遍世间。因为这个花匠必定有他的父母,而他的父亲又各有父母,一代一代的推上去,这花匠将是无数人的结合物,缺少任何一人也不能成功,这花匠不是生下来就能种花的,是要经过他人的教、养、卫,才能完成种花的工作。这教、养、卫三方面的人,也各自有其父母,及教、养、卫者。因此,单讲花匠,这朵花的成因已经够复杂了,何况还有其他等等因素。所以说这花的生成不是一因,不是无因,而是彼此相互为因,缘生而成的。其实,细细一想,世上的万事万物无一样不是有如此复杂的因生成的呢!
  再者,万法既是缘生,相互影响,所以没有自性,没有不变的固定性,佛学上说是“性空”。性空者,并不是无性,而是无固定不变的体性。无牢不可破,永离生灭的体性。例如人生之悲、乐、聚、散,如梦无恒,生命终有死亡之一日。其他任何事物,甚至于宇宙,亦都遵此“性空”,决无例外。在这空轨之上,常、一、遍、主宰,一样也没有。法——万事万物,也就空而“无我”了。
  最后谈谈“究竟法无我”:当求道的人深明佛理,看透了世间不过是浮云流水,性空不常,无所留恋,而修持佛理,求证涅槃,学菩萨,成佛。结果断除了烦恼,与世无争,或证入涅槃,或行菩萨道,固是正直,正知正见。但设或因厌世俗,乐涅槃,而永住涅槃;或因悲悯世俗,有所执着,是皆执着涅槃及菩萨之相,去道又远了。甚至真如、涅槃,都是法,若有执,即成法执。故《金刚经》云:“说我”……“即非”…… “是名”,皆是不许著相的意思,不是世俗语言文字思想所能形容的,这样的“法无我”却不是初机所能领悟的;听了也许要骇怪,甚至声闻执着涅槃也都未破除“法执”呢。若能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方能少分相应呢。
  三○、《心经》的要义
  凡是一种学理,欲简概说明其整个具体含义,当先了解其重点及真理之所在。今讲《心经》的要意,即当明了《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中的结晶。我们若欲究明六百卷《大般若》的教理,诚非易事。又因为《大般若经》意在明“空”。《心经》即是《大般若经》中明“空”的最紧要的一段;明了《心经》一段要义,就可全体了解《大般若经》中的整个教理。
  宇宙万有的事理虽然是森罗万象,庞大众多,总之不出有为法与无为法二种(此中又可名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或有漏法,与无漏法)。世间法即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出世间法即四谛、十二因缘、六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法。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有积聚而成作用的有为法,五蕴既是众缘和合而成的,则离开众缘即无实体可得,缘生诸法,自性本空,故非实有,是假有故,当体即空。十二处,十八界,是由五蕴开广者,五蕴既空,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亦空,能证者智,所证者理,能所双忘,经言“无智亦无得”,则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亦不可得矣,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真空幻有的教理,即是不坏假名,而显空性。此所谓空,非是顽空、恶取空、断灭空。虽显空理,而不破坏现见假有诸法。所以经言“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以至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眭碍,无眭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吾人学佛,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达实相般若,以般若智观照一切诸法,皆是“缘生性空”。用般若智破二执,证二空,断烦恼障,就可得大涅槃;断所知障,就可得大菩提。证了菩提涅槃,圆满福德智慧之后,就可随类应化,教化一切有情。而不著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谓“修习空华梵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这才是善解“般若空”者。故“空”之一字,即是《心经》的要义。(慧敏记)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