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容:摄大乘论释义


2014/9/4    热度:1406   

唐仲容:摄大乘论释义

 

  佛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二大士造论弘扬唯识。其一为阿僧迦,华言无著;其一名婆薮盘豆,华言天亲,又名世亲。此二大士,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华言丈夫国人,婆罗门族,其父为国师,姓矫尸迦,生三子同名婆薮盘豆,虽同一名,复有别号,长曰阿僧迦,此云无著,季子别名持跋婆,华言母儿,兄弟皆有别号,故次子但云婆薮盘豆。无著与世亲是同胞兄弟,亦属师生关系。

  无著弘扬唯识,主要是造《摄大乘论》,显扬唯识的教、理、行、果。世亲作释,细阐唯识妙义。并陆续造《二十唯识论》,破外道小乘的邪执,以维护唯识了义;造《三十唯识颂》以成立唯识的正理。继起者有德慧、安慧、亲胜、难陀、火辩、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十大论师著书立说,宗了义经及无著、世亲之学,弘扬唯识,而中道了义之唯识法相学,如日中天地光昭五印。玄奘法师西游印度,深究瑜伽唯识,归至长安,将其学授以窥基;基师将十大论师的著述,糅集成书,以释《唯识三十颂》,广显唯识妙理,名《成唯识论》。由是无著、世亲宗了义经及瑜伽学所倡导之唯识了义得以流行于中华胜地。

  摄大乘论者:“摄”是总持义,大乘与小乘佛法有严格区分:小乘但求自度,虽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愿小、力小、行小、果小;大乘佛法自觉觉他,广度无边众生,愿大、力大、行大、果大,故称大乘。大乘佛法汪洋浩瀚,深广无边,总持其中纲要:《阿毗达磨大乘经》十种殊胜建立大乘纲领,总有十分:1、依所知依殊胜殊胜语,立阿赖耶识名相业用;2、依所知相殊胜殊胜语立遍计、依他、圆成三自性;3、依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立唯识性;(以上三分属大乘境。)4、依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显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5、依彼入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立菩萨极喜、离垢、发光、焰慧、极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法云十地;6、依增上戒殊胜殊胜语立菩萨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的戒学;7、依增上心殊胜殊胜语立加行、根本、后得三无分别智的大乘慧学。(以上五分显大乘行)9、依彼果断殊胜殊胜语立大乘无住涅槃;10、依彼果智殊胜殊胜语立大乘法、报、化三佛身。(以上二分属大乘果。)

  大乘法门虽深广无限,而此《摄论》所说十处殊胜,建立如上所说十门要义,包括无余,故特名《摄大乘论》。

  一、总标纲要分

  总标纲要分有三段大义:1、标十殊胜殊胜语以显大乘境、行、果之正确之伟大的具体内容;2、次显大乘十殊胜殊胜语真是佛说,以破小乘所说达成非佛说的谬论;3、最后一段显十殊胜殊胜语的次第是随资粮、加行、见道、修道、究竟五位的先后次第建立。

  此分是《摄大乘论》的序言,它根据《阿毗达磨大乘经》十殊胜语立阿赖耶识等大乘十要,甚似此论目录。同时引《阿毗达磨大乘经》所说大乘十殊胜,有力地破斥了当时小乘毁谤大乘所说“大乘非佛说”的诳言。

  “阿毗达磨”具有四义:1、对法,此经阐明诸谛、解脱门、菩提分法,对向无上大涅槃法;2、数法,此经数数宣说无量差别法门;3、伏法,此经所说义理殊胜,能降伏他论余宗;4、通法,能通释如来所说契经、调伏、本母三藏。佛经中对论藏一般名“阿毗达磨”。

  此分二颂应连成一气解释:所知依(阿赖耶识)及所知相(三自性),彼入(唯识性)、因果(六度)、彼修异(十地),三学(戒、定、慧)、彼果断(涅槃)及智(三身),最上乘摄是殊胜。(此显大乘真是佛说,诸小乘人所说大乘非佛说,全是无稽的谬论。)

  二、所知依分

  此分诠阿赖耶识,其中有四大段:1、释阿赖耶识异门(异名);2、显阿赖耶识相;3、依正理显阿赖耶识决定是有;4、显阿赖耶识所有差别。

  薄伽梵:如来之异名,谓破天、死、烦恼、诸蕴四魔。

  伽他:“颂”字的梵语。

  《阿毗达磨大乘经》颂云:“无始时来界(界是因义,即种子的别名,种子即是一切事物的潜能。阿赖耶识即种子识,是无始本有),一切法等依(此种子识是有为无为染净诸法所依的根本)。即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因有此种子识,才有六道的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的世间法和出世间的涅槃法)。”

  “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由于此识能摄藏一切诸法的种子),故名阿赖耶(所以种子识名阿赖耶,阿赖耶即含藏义),胜者我开示(超过二乘的大乘人名胜者,此阿赖耶识是佛对大乘人所开示的殊胜正法,而不是对凡夫二乘所应讲的法)。”

  阿笈摩义为传来,此阿赖耶识是三世诸佛展转传来的殊胜法,阿赖耶识名藏识,藏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故名阿赖耶识。

  三世诸佛展转传来的《解深密经》颂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阿陀那义为执持,阿赖耶识执持根身、种子,故名阿陀那。此识所执持的诸法种子,是一切法的潜能,不断运动转化,有如江海,洪波巨浪的滚滚奔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佛对凡夫、二乘不说此阿赖耶识,主要是恐怕凡愚听了在其第七识执赖耶的俱生我执外,更起第六识执赖耶的分别我执。)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说:“阿赖耶识亦名为心。”心是集积和集起义。一切诸法的种子集中地存积在阿赖耶识里,阿赖耶识集积诸法种子,遇缘即能生起诸法现行,据此之义所以阿赖耶识又名为心。

  世尊常说:“心意识三”,如《解深密经》、《厚严经》等均有明文,心如前解,意义怎样?意有二义:1、依等无间缘,说无间灭意;此意是过去义。2、依第七末那识说染污意;此意是思量义,恒审思量执赖耶为我,故第八识中常以第七识为意。

  染污意决定是有,其理有如下六种:

  1、因有染污意,才有恒行不共无明。若无染污意,“恒审思量我相随”的不共无明,能令有情日夜昏迷的烦恼和事即不得有,成大过失。无明有三: ① 意识中与贪、嗔、慢等六根本烦恼和中随烦恼、大随烦恼共起的相应无明。②意识中有独立与忿、恨等十小随烦恼相应的独行不共无明。③在末那识染污意中常有不明真理执第八识为我的恒行不共无明。独行不共是独与小随烦恼行相猛烈的忿等相应,而不与其它烦恼相应,故名独行;末那识中恒有一种与我见、我慢、我爱诸烦恼同起,而不与意识中诸烦恼同起,故名恒行不共。

  2、若无染污意,则前六识中眼等五识皆有所依的根,而第六识就会没有与五识相同所依的根,因染污意是第六意识的根,若无染污意,则意识无根可依,而五同法不能成立,成大过失。

  3、佛常说末那识恒常思量第八识为我,故执第八识为我的意,训释为思量;若无染污意,则思量为义的训释词不应有,成大过失。

  4、无想定是外道所修,灭前六识,故言无想;灭尽定是圣者所修,灭第七识转识灭尽,故名灭尽定。若无染污意,则无想定与灭尽定无有差别,成大过失。

  5、外道修无想定,后生无想天,一期生中,虽无前六识,而有第七识,起俱生我执,不得清净;若无染污意的第七识,则生无想天应成清净解脱,而实不如是,故无染污意,成大过失。

  6、染污意若无,一切异生在其前六识起善、无记心时,即无恒行无明执我,而应生清净心,得出离解脱;然而,一切异生起善、无记心时,意识虽无烦恼,暂时清净,而常有第七末那识执第八识为我,不得清净解脱。据此事实,可见无染污意,成大过失。

  为显此六理,说四重颂:一颂言若无染污意恒行不共无明,与五识同法的意根和思量为意的训释词,三皆无有;二颂言若无染污意,则生无想天应无我执,成大过失;三颂言若无染污意,则无恒行不共无明,与五同法二,同时也应无训释词和无想定与灭尽定的差别,生无想天无有我执的三,便与教理相违;四颂言,若无染污意,一切异生第六意识起善、无记心时,应无俱生我执,而得出离。

  由上六理,可见末那识染污意决定是有。

  此染污意以有覆无记为性,常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三界众生皆依此识恒常执我而昏迷沉沦。

  赖耶识与第七染污意及无间灭意,如是三者,既各有体,又以阿赖耶识为其所依。无间灭意即是六转识。学者当知心意识之名于八识中,既个有专称,赖耶名心,末那名意,前六识名识;同时此三亦是八识的通称,赖耶识亦可名意及识,前六识及末那识亦可名心。

  如来于大乘经中多处宣说阿赖耶识,亦于小乘经中间有密意,显示阿赖耶识:《增壹阿含经》中说世间众生爱、乐、欣、喜阿赖耶;大众部经中,说赖耶为根本识;化地部经中,说此为穷生死蕴。穷生死义谓成佛入金刚喻定,永断生死流转,在未成佛入金刚喻定长期过程中,只有阿赖耶识恒随有情一类相续境智而转,有成佛入金刚喻定时,才舍阿赖耶识转得大圆境智,阿赖耶识名“穷生死蕴”。

  总结阿赖耶识所有异名有:所知依、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心、根本识、穷生死蕴等种种异名。然复当知,余处复说此识名异熟识、藏识海等。此外,我个人最近对阿赖耶识下了一个定义,说明此识是“宇宙万有能量不断运动转化、无限推陈出新的总根据地。”亦可以此定义作为阿赖耶识现代化的新名。

  以上显阿赖耶识的异门竟。

  为破小乘异执,诸小乘人执心意识文异意一,此说非理。识意二者,由上证知,其义各别;心与意其义亦异,理显易知。

  另有一类小乘,为救自宗,常谓五取蕴为阿赖耶;贪俱乐受为阿赖耶;萨迦耶见为阿赖耶。如是诸执,皆不如理,以彼诸说皆不明达阿赖耶究为何法,是愚痴见,故不可从。其中必须以如前所讲阿赖耶识为阿赖耶,方可恰到好处。何以故?生恶趣有情,于五取蕴常生厌逆,故执五取蕴为阿赖耶,其理不成;色界四禅但有舍受,远离喜乐,若执乐受为阿赖耶,其理不成;于正法中信解无我者,恒有厌逆萨迦耶见,于中执藏,亦不应理。以赖耶识为我是七识所执,非前六识境,故为“内我性摄”。生恶趣中,其有情常求离苦,但常有内我随缚,不肯求离;生四禅天,常厌喜乐,仍有七识执藏的内我随缚;信解正法资粮、加行二位学法者,深厌我见,但仍有七识执藏的内我随缚。若安立阿赖耶识名阿赖耶,无此诸过,故为最胜。

  次显阿赖耶识相。其相有三:依熏习义显彼自相;依赖耶识持种,能生种种杂染品法,以为此识因相;依一切杂染品法熏习阿赖耶识,赖耶识方得有种可持,而为赖耶识,是为赖耶果相。

  什么是熏习?能熏、所熏,同时相应,和合而转,能熏的气分积于所熏法中,成为习气,亦即种子,有再生能生法的潜能,是为熏习。此如苣蕂(胡麻),苣蕂与花香同时俱转,和合相应,花香熏习苣蕂,其习气存于苣蕂根部,能使苣蕂再生诸香。贪、嗔烦恼熏习赖耶,赖耶摄持其习气,能复生贪、嗔烦恼等。修出离行者,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其闻思气分熏习赖耶,成为习气,能生净法,是为此中熏习义。阿赖耶识与其所持种子为一为异?应言非一非异。

  善恶染净同熏赖耶,为什么习气不相混淆?此论以染花纹布卷为喻。现亦可以服药为喻,医师处方,一般有多种药,病人服之,药性各有所属,功能各异,毫不混淆,例此亦可证明阿赖耶识受善恶染净诸法熏习,而其种各别,互不相混,亦复如是。

  次显赖耶有二缘起:一、分别自性缘起,亦名因缘缘起,即指心、心所、色等诸法,熏习赖耶,成名言习气;复由名言习气为因缘,能生心、心所、色等诸法自性。而、分别爱非爱趣缘起,亦名业感缘起,或名增上缘缘起。即一般所说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等十二缘起。善业招乐果,可爱;恶业招苦果,谓非爱,此指生人天善趣和生三涂恶趣的异熟果而言。一般外道由不通达赖耶识的自性缘起,便生种种邪见谬论,如印度数论执有自性或胜性变生大等廿三谛,五唯、五大、十一根;如尼犍子执前生所作罪业,生起今生苦果,须尽量修苦行,以求出离;又如婆罗门执由大自在天能变能化,创生天地万物;更如胜论执有实我(梵天和人我为作者生起万物);它如一般常人往往计执一切事物皆是自然而有,无因无缘,即是无因论者,对于一般人不达赖耶爱非爱缘起,妄执有我为作者,我为受者,起种种谬执,如生盲摸象,摸鼻执为犁柄;摸牙执为杵;摸耳执为箕;摸足执为臼;摸尾执为帚;摸脊执为山。如是一切妄执,皆由不达赖耶二缘起所起之邪见僻执。

  以下依阿赖耶识熏习及种子特点,说有五颂:

  一、外内不明了,于二唯世俗,胜义诸种子,当知有六种。(此颂上二句言种有内外,外种如谷麦等,为世俗有,内种指赖耶识中种,为胜义有。不明了者,一般人但知世俗之种,于胜义种全无所知。下二句总言内种特点有六。)

  二、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此显种子义有六种:1、刹那灭:种子时时生灭不停,也就是内种是一种潜化的能量,不断运动转化,无有丝毫停顿;2、果俱有:指内种生果,因果同时,非因灭后,乃有果生,因因既灭,则无生果的能力了;3、恒随转:言种子寄存于阿赖耶识中,恒常随赖耶识转动不失;4、性决定:言内种染种生染法,净种生净法,善种生善法,恶种生恶法,其性决定,互不混淆;5、待众缘:种子生起现行不能单独起用,一定要众缘和合乃能生果,如眼识种生眼识必待九缘,耳识种生耳识必待八缘,乃至第七识生必待五缘,赖耶识种生必待四缘,因缘和合,根据与条件相配,乃能生法,是必然的规律;6、引自果:言内种生果,是各自相引,眼识种只能生眼识,耳识种只能生耳识,现行耳识只能熏耳识自种,余识于法之生,例此可知。此与性决定不同者,彼言宽泛,此言精细。)

  三、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此颂显示阿赖耶识为所熏,具四特点:1、坚住性:谓阿赖耶识恒常一类无覆无记性,前后相似相续而转;2、无记性:其性无记,能受善恶法熏,能受染法熏,也能受净法熏,以性不相违故;3、可熏性:言阿赖耶识没有我法执著,体常显露,故能受熏;4、与能熏共和合性:能熏所熏同时同处,和合无乖,故能受熏。此是阿赖耶识能受熏之由。本论但从赖耶识上讲,仅谈及所熏四义,理实转识为能熏,亦具四义:1、有生灭:指有为法刹那生灭,运动不停,乃是能熏,若无为法湛然常寂,如净虚空,常无动作,绝非能熏;2、有胜用:指自利利他的善法,与自害害他的恶法,势力强盛,故是能熏,若无记法,势力羸劣,即非能熏;3、有增减:善法虽是能熏,但于未圆满时,有增有减,故是能熏,若佛果上,圆满无缺,不增不减,即非能熏;4、与所熏共和合性:能熏所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方成熏习。赖耶与转识,各具四义,相应无乖,故有熏习,能成习气。)

  四、六识无相应,三差别相违,二念不俱有,类例余成失。(此颂言前六识不具所熏四特点,故言不相应。前六识有善、恶、无记三性,与能熏之法,其性相违,因所熏是善,便与恶法不相应,不能受恶法熏,所熏是恶,与善法不相应,即不能受善法熏。“二念不俱有”者,前六识自类前后二念不同时,故自类不能相熏。其余诸法自类相熏,皆成过失,与六识同例。)

  五、此外内种子,能生引应知,枯丧由能引,任运后灭故。(此颂显内外种,皆有生因、引因二类。因初生果,是生因力;生后发展,茁壮成长,乃至成熟,是引因用。且如谷麦等外种放泥土中,随即发芽,是生因用;芽生之后,长藤发叶,放花结实,乃至枯萎死灭,是引因用。故此颂末句言“枯丧由能引,任运后灭故”。)

  为显内种非如外种,复说二颂:

  一、“外或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此颂上二句显外种或有熏习或无熏习,非如内种定有熏习,是内外种最根本的差别。外种有熏习如苣蕂,无熏习如谷麦。颂下二句显内种定由熏习所生,以学习文化知识言,不通过听闻思维,而能使文化知识积累增长,决无是处,由此可见,内种定有熏习。

  二、“作不作失得,过故成相违。外种内为缘,由依彼熏习。”颂意若有人言不作某业,而得某果,或作了某业,而失去某果,遂成无因断灭过失,皆是不达内种定有熏习,而业果丝毫不爽所致。故内种定有熏习,有熏习作了某因,必得某果。颂下二句言外种非实是种,因彼是由有熏习的内种为缘,然后乃有外种产生。因谷麦等种皆是四大造色现行和合随业感生,故外种非实种子,唯世俗许有,而内种定由熏习所成,理最微妙,事最真实,故称胜义有。

  为显异熟果识,为缘变生自体(异熟总报)及前六识受用器界所产生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异熟生别报),复引《辩中边论》颂云:

  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法。

  颂中“一则名缘识”系指异熟识为因缘,内变根身为正报、外变器界为依报的色法,此中缘识指异熟。“第二名受者”指前六识主持根身受用衣食住行等生活为异熟生。“此中能受用”指受蕴。“分别推心法”中,“分别”谓想蕴,“推”谓行蕴,“心法”谓识蕴,此颂总言因有异熟果识时才有异熟和异熟生两相结合的异熟果,十二缘起中“识缘名色”即是此义。

  赖耶识与转识、心、心所、色等诸法,通过熏习,便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以故《阿毗达磨大乘经》颂云:“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转识心、心所、色等诸法熏习阿赖耶识,其习气存积于赖耶识中,而有以持种为性的赖耶识,由是心、心所、色等诸法为因,而持种的赖耶识为果,是之谓“诸法于识藏”。赖耶识积集诸法种子,遇缘复生起心、心所、色等的现行,由是赖耶识为因,而现行的心、心所、色法为果,是之谓“识于法亦尔”。如是因果展转往复,前前无始,后后无终,是之谓“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总结阿赖耶识所有诸相,能熏所熏共和合性的熏习义,是为赖耶的自相。赖耶与转识通过熏习常常更互为因,更互为果,是为赖耶的因相与果相。如是三相属赖耶的自性缘起。在熏习中,前六识造或善或恶的业力熏习成种,变生人天善趣的可爱果,或三涂的不可爱果。业报展转相续,而有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异熟果,这就是赖耶识所属的业感缘起。因缘缘起是生起万法的亲因,业感缘起是生起万法的助缘,有此赖耶种子上的内因内缘,是生起万法的根本,也就是形成人生宇宙的根本,故赖耶识有“根本识”之称。然复当知,在业感缘起的过程中还有能受用的转识(异熟生)和被受用的赖耶所变根身正报、器界依报的关系,由斯引生出转识在生活上受用异熟苦乐的缘起。如上缘起总括八识。

  八识之中无论何识,其生皆以各各自种为因缘作为生起的内在根据,还需待其自类前念无间开导自类后念为等无间缘,缘虑了别其所应了别的境界为所缘缘,还需待其它多种有关助力为增上缘,故诸识缘生如果不谈其内在根据的因缘,则可说待三缘,若将其本有的根据与其所待三缘合论则为四缘。

  以上各节谈阿赖耶识相竟。

  第三显阿赖耶识决定是有一大段,于中有三小段:一、若无阿赖耶识即无杂染法。此一段内有三部分义:1、若无阿赖耶识即无烦恼杂染;2、若无阿赖耶识,即无业杂染;3、若无阿赖耶识,则无生杂染。二、若无阿赖耶识,即无清净善法。此段中有二部分义:1、若无阿赖耶识,即无修色界、无色界禅定的世间离欲道;2、若无阿赖耶识,即无出世离欲道的清净法。(于中首言烦恼、业、生三杂染离阿赖耶识不成,次言世间、出世5清净法离阿赖耶识不成,以说明阿赖耶识决定是有。)三、若无阿赖耶识,转依义不成。此段中有三部分义:1、修出世圣道时,菩萨正住定位,早无前五识,亦无第六善心意识,尔时若无阿赖耶识,谁是被转者?若无被转依的对象,则修转依的圣道亦无有益,为什么要作此无义利的事?2、若无阿赖耶识持杂染种,则无所对治;既无所对治,若言修对治道即是转依,亦不应理,因为修对治道时并未永断烦恼,即是有因无果,也就是说有修出世圣道之因,并无永断烦恼,证得涅槃的转依果。假若以因为果,则是非颠倒,其理不成;3、转依修对治行必须有烦恼种为所对治,亦必须以永断烦恼种转得涅槃为转依体。若无持烦恼种的阿赖耶识,则无所对治法,亦无永断烦恼转得涅槃的转依体,故无阿赖耶识,即无此转依所摄的二点,而转依就成了空谈。由此可见,从出世清净道的转依来看,阿赖耶识一定是有。

  若无阿赖耶识,烦恼杂染不成,其理有三:1、六识受烦恼熏,持烦恼种无有是处;2、色、无色界有情殁来生欲界,处识应由爱等烦恼俱识取著境界;3、对治初起,一切烦恼无有种子,应永不起。以上三理,证成阿赖耶识为烦恼杂染所依,决定是有。

  若无阿赖耶识,业杂染不成,亦有二理:1、若无赖耶持业种子,有漏福、非福、不动三业感果定不可得,是之谓行缘识不相应;2、若无阿赖耶识持业种,爱憎名取,即业习气被爱取润已,能有生果功能,若无赖耶持业种,爱憎烦恼润业生果不成,是之谓取为缘有亦不相应。据此之理,故知若无赖耶识,业杂染定不得有,亦足证赖耶识决定是有。

  若无阿赖耶识,生杂染不成,其理有九:

  1、非等引地(欲界)有情殁来生欲界,先住中有位,以七日为一期,遇父母缘时,中有身意识得父母缘见贪爱染污相,引生贪欲,名润生惑,身随谢灭,而入母胎,赖耶识入胎初住羯罗蓝位(胎稀凝状),即是赖耶最初执持胎身。赖耶执持胎身,意识无有此能,若谓意识执持胎身,便有三因不成: ① 意识有贪等烦恼染污,非是无记,而不能执持胎身; ② 意识有间断,欲执持胎身,胎儿生命便有中夭; ③ 意识缘显了境,胎身在母腹中形象幽隐,意识无境可缘,而不得生;意识分别作用突出,胎儿无显著分别相。有此三因,故谓执持胎身是意识作用,理定不成,以故执持胎时一定是阿赖耶识的作用。

  2、有情出胎执持根身,全由赖耶起用,因其余转识各有根依,又不坚定,故不能执持色根,因之,执持出胎后的根身定不离阿赖耶识。

  3、赖耶识执持根身,与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名色,犹如芦束更互相依,若离阿赖耶识,相依不成。

  4、阿赖耶识执持根身,能使根身茁壮成长,一期生中相续活着,业尽方已,阿赖耶识对此如饮食,有滋养身心作用,故称识食,若离赖耶,其余诸识皆不能起着如饮食那样能滋养身心的作用。故离赖耶识,滋养身心的识食决定无有。

  5、欲界有情殁,生色界等引地,在结生相续位,必有中有身意识对等引定地起极浓厚的爱取,方能往生。若离阿赖耶识,持此类的杂染种,下界殁生上界必无结生相续的染污意。

  6、生无色界有情无有根身,无有五识,但有细意识,若无阿赖耶识持欲界意识种子,则欲界意识无有生因,亦无不动定业为作依持的增上缘。

  7、无色界有情,无漏出世心现在前时,世间心于识尽灭,尔时若无,阿赖耶识持异熟种则应得离系果,然而彼有情仍在无色界,则知尔时有异熟识持彼异熟种。

  8、生非想非非想处和无所有处有情,为进修出世道,断彼地烦恼,尔时虽生出世心而仍未离彼地异熟。若无阿赖耶识持彼地异熟种,则非想非非想处和无所有处的有情应无彼地异熟,而实不尔,故二地有情,生出世心时,仍由阿赖耶识执持彼二地异熟种,为二地异熟所依。

  9、有情业尽身殁,皆有冷触渐起,造善业者,当生上界,冷触必下而上;造恶业者,当生下界,故其冷触自上而下。所以然者,因阿赖耶识执持根身,其身自有温度,彼离身时,温度便绝。若无阿赖耶识离身,有情殁时,冷触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皆不应有。故知阿赖耶识决定是有。

  若离阿赖耶识,修世间色无色诸定的清净法皆不得成。其理由是:如欲界众生为离欲界欲勤修九止、六观、了相、胜解作意诸加行,然后证得色缠心,此离欲修加行善心,与色缠心不俱生俱灭,不应以色缠心为所熏,积其种子,故知有阿赖耶识执持离欲修加行善心种子展转传来,为色缠心亲因缘,而以所修诸加行为增上缘。离欲界欲,修诸加行,得色界初静虑如是,其余诸地离下界欲勤修加行,得上界定心,亦复如是。也就是说依止初静虑修二静虑心乃至依止无所有处心修非想非非想处心,皆以自地加行善心为增上缘,以阿赖耶识所摄持第二静虑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定心种子为因缘。若如是者,世间清净得成,若无阿赖耶识,世间清净不成,以无彼种子为因缘故。

  若离阿赖耶识,出世清净亦不得成,其理有二:1、听闻正法,如理作意,由此为因正见得生,此出世心不与闻正法之耳识俱生,亦不与如理作意的意识俱生,亦不与耳识、意识之法和合俱生,故出世心不能熏习耳识,意识积其种子,而必有阿赖耶识持有出世心种为出世心因缘。2、此如理作意相应是世间心,彼正见相应是出世心,两者从未俱生俱灭,而出世心绝不能熏如理作意相应世间心,积其种子以为其亲因,故知别有阿赖耶识执持出世心种。由此可见,离阿赖耶识,出世清净心法决定不成。

  显离阿赖耶识出世清净法不成文中先辨阿赖耶识原持杂染种,何故又能为出世对治杂染法的无漏清净心之因?答言:此出世心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赖耶种子所生。如来所说教法是由他亲证清净法界平等流出的体现,由学佛者无倒听闻熏习所生。

  此闻熏习所成出世净种,与持杂染种阿赖耶识关系如何?答言:此闻熏习随在某一学佛有情所摄阿赖耶识中进行熏习,其习气寄存于赖耶识中,和合俱转,犹如水乳,故此闻熏习净法种既非赖耶识中原有杂染种,但亦不离赖耶识而有。

  出世清净心其熏习成种相,有三次第:先由多闻熏习成下品清净种,次由如理作意、静心思维成中品清净种,后由勤修加行成上品清净种。

  此闻思修所熏种子,从菩萨果位说是法身因,从菩萨因位说,彼清净种能对治部分烦恼,能对治恶趣异熟,能对治久远恶业习气,更能与诸佛菩萨结相逢缘。如是一切义利是大乘人成就法身的因素;此闻思修熏习所成净种,于声闻独觉乘人是其所得解脱身的因素。此闻思修所熏成的清净种通过长期展转熏习,不断增盛,乃至圆满;同时赖耶识中彼对治的杂染有漏种不断减少,终至全灭,这时便舍阿赖耶识成就转依。

  此小节解义如上。

  以下言出世清净心不离阿赖耶识中有五小节:

  1、入灭尽定,识不离身是佛所说,灭尽定为佛、独觉、阿罗汉、不退转菩萨所入,余不能入。既入灭尽定即无前七转识,而言识不离身,当知此识即是阿赖耶识。

  2、若有人执“入灭尽定赖耶识亦已离身,是指出灭尽定后,赖耶识复生,名不离身”。此说非理。赖耶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无有间断,安有复生之理?

  3、若有人执“入灭尽定仍有意识不离于身,无劳别执有赖耶识不离于身”。此说非理。其理有七:①入灭尽定若有意识即有想受,何得名为灭尽定、想受灭?②灭尽定中转识心与智俱无,赖耶虽有,而极隐微难知,纯是一片空寂境相,哪里还有意识起分别的所缘境呢?③既灭尽有意识,则灭尽是善性,即应有善心所与之相应,而实无有;④既有善心所与灭尽定心相应,则应有遍行心所中的想受现行,安得名为想受灭呢?⑤既有想受,则必有根境识之和合相应的触心所,而灭尽定中前六识的根境全无,安得有触?⑥既有触,则应起受想思而有造作,既有造作,何得名为灭尽定?⑦若人救言:“灭尽定但灭心所不灭心法,故虽无想受心所,而意识仍在。”此说非理。有与想受相应的心所,就必有与之相应的心法,因心法是心所所依,若无能依的心所,怎能有所依的心法?具此七理,故执灭尽定有意识执身全属非理。

  4、若执灭尽定中有意识,试问此意识于善、恶、无记三性,何性所摄?皆不应理。

  5、若有人执色法无间生色法,心法无间生心法,故心与色皆自类成种,何得熏赖耶识乃能有色心种?此理不成,如前已说。自类前后二念不同时,安能前念熏于后念?又若从色界殁,来生欲界,若色自类相生,则此类有情应复感受离饮食男女欲的色界境相。从无色天殁还生欲色界中,应无色生;从无想天殁还生有心地中,从灭尽定出还生心心所法,皆不应有种,以生无想天一期生中和入灭尽期中皆无转识,安得有自类心法,前后和合熏习成种生起后心呢?又如阿罗汉证入无余依涅槃时的心为后心,自此以后入了无余依涅槃便永无转识心生起,若执心法前后自类为因缘相生,则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槃再有心生起,而不成其为“无余依涅槃”。据此可知,色心自类前后只能作等无间缘,不能作因缘,而作色心因缘的决定是有阿赖耶识受色心等法熏,保持其复生色心的种子为因缘。

  据上所述,可见离阿赖耶识,出世间所有记功法皆不得成,而阿赖耶识决定是有。

  后有三颂显离阿赖耶识转依不成。

  初颂有:“菩萨于净心,远离于五识,无余心转依,云何汝当作?”此颂意谓菩萨出世圣道心,全无眼等五识生起,亦无其余意识生起,既有漏前六识全无,则谁持杂染种为出世道所对治?既无所对治,则修能对治无用,为什么圣者要作此出世道的修持呢?

  “若对治转依,非断故不成,果因无差别,于永断成过。”此颂意谓若执彼对治初起圣道即是转依,若无阿赖耶识持杂染种为所断,则无所断之法而不成其为转依,初修对治染法圣道即是转依之因,最后永断烦恼习气,证得涅槃,即是转依之果。若执对治圣道即是转依,则是因果颠倒而转依不成。

  “无种或无体,若许为转依,无彼二无故,转依不应理。”此颂意显若无杂染种子及无杂染种子所依之体即为转依,则无阿赖耶识持杂染种而所对治之杂染种与杂染种所依之体二皆无有,怎能成转依的事实?故无阿赖耶识即不应有诸佛圣者的转依圣果。

  以上诸节释无阿赖耶识,杂染清净不成义竟。

  大段第四,显阿赖耶识心体中有哪些不同的组成部分,此从赖耶所藏种子与所生现行两方面分析。藏种方面,显有名言熏习种子、我执熏习所成种子、染污业熏习所成种子三类。在赖耶所起现行方面,分析有引发、异熟、缘相、相貌四种差别。

  什么是引发差别?此依新起熏习的业种和临时所起的贪爱执著的增上缘立说。阿赖耶识以心、心所、色熏习所成诸名言种,为生起内变根身、外变器界诸杂染法的因缘,但必须以身口意善恶造作所熏习的业种的力量为助缘,才能引发诸因缘种,生起内变根身、外变器界的异熟果,若无新起的业习气作增上缘,赖耶识中生起诸法因缘种,即不能生起现行,是之谓若无引发因,行为缘识不得成,结生相续时若无贪爱生起的润生惑,即不能滋润业种,有感新生生灭的功能,而内变根身,外变器界,是之谓若无引发因,取为缘有亦不得成。

  什么是异熟差别?谓身口意所造善恶诸业,能感人天善趣乐果与三涂苦果的异熟果。

  什么是缘相差别?谓法我、人我二增益执所熏的习气,能生起似我似法的所缘境相。以上三种差别与上节所说名言、有支、我见三种熏习有因果关系。

  什么是相貌差别?此有共相、不共相、无受生种子相、有受生种子相四种,此四种名虽不同,而实唯有二,共相即无受生相,不共相即有受生相,由有情所造共业种感有情共同所依的器界,即是共相;有情各别所造感各别所有的根身为不共相。然复应知,不共相的根身所有的扶根尘,有情自他可以互变,是谓不共中共。有情共业所感共相的器界,赖耶虽变现而无执受,虽有损益,无苦乐感,故名无受生相;有情各别自业所感各别根身,由赖耶执受,有苦乐感,与器界不同,故名有受生相。

  为显世间离欲与出世离欲修对治所有与不共相根身及共相器界的关系,特说二颂及别颂如下:

  “难断难遍知,应知名共结。瑜伽者心异,由外相大故。”此颂意显诸修对治者,对自己的根身易于该转,对器界共相是共业所感,供人所依,既难断除,又难遍知。如修禅定的瑜伽师,自己所见共相中部分能见空净,而其余众生所显部分仍现存在,原因是共相器界是众生共业所变,广大无边,不能随某一有情的业识力量而完全改转。

  “净者虽不灭,而于中见净。又清净佛土,由佛见清净。”此颂意显已得转依的净者,虽不灭在因位所居的杂秽器界,但能于中自见一分清净国土,以心清净,即见土清净故。又如清净佛土,由佛的清净心而自见其土清净,彼化身佛虽居有情杂秽土,有情见秽,而佛自见庄严清净。以境由识变故。《维摩诘经》云:“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又云:“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正是此义。

  别颂云:“诸瑜伽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种种所见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识。”此颂意显境由识变,识外无境,特举有禅定智慧瑜伽师随胜解不同而变境有异为例。瑜伽师由定发通,随胜解不同便见有种种不同的色境:如见地理解为水,即变为水;见水理解为火,即变为火;见高山大陆理解为汪洋大海,即变为汪洋大海。如是一切皆随其理解不同而境自随心转变。

  由阿赖耶识执持内外大种造色各别种子,以是为因内变根身,外变器界,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由是安立。若无阿赖耶识持两种不同的共相种与不共相种,则有情根身与世界的差别应不得成。

  前面从有漏众生的赖耶说共相、不共相等四相,现在从染净有情相对说赖耶有七相貌相:1、粗重相;2、轻安相;3、有受尽相;4、无受尽相;5、譬喻相;6、具足相;7、不具足相。烦恼种子及现行能令有情沉沦生死,长期累赘,不得轻安,故名粗重相;善法种子及其现行能令有情轻松愉快,故名轻安相;善恶业种感果有尽,故名有受尽相;名言习气展转往复,无有穷尽,故名无受尽相;阿赖耶识及其所藏诸种皆缘生法,相似相续,如幻、焰、梦、翳,毫不真实,凡夫执为实有,圣者达彼为空,是为赖耶譬喻相;有漏众生烦恼所知二障习气悉皆具足,名具足相;声闻、独觉、菩萨、如来或永断烦恼障,或渐断烦恼所知二障,或对烦恼所知二障的现行和种子一切永断,是名不具足相。

  最后显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阿赖耶识不造善恶业,故性是无记,又无我法执,不与烦恼相应,与第七识有覆无记性不同,故其性是无覆无记。此异熟识是善恶业所招感之果,业在过去,果在现在,业在现在,果在未来,异时而熟;业有善恶,带道德性与非道德性,其所感果,或乐或苦,不带道德与非道德性,异性而熟;同时此业种在异熟识中变异成熟,乃能感果。具此三义,故名异熟果。善恶诸业所感异熟果识,属增上果,业种不能作异熟果因缘,非等流果,故业是善恶,其所感果为无记性之异熟识,若阿赖耶识是善恶性,则因果长时性质固定不变,安能有解脱出离之可言?故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其理决定。

  以上四大段显所知依义竟。然复当知,此论所显所知依阿赖耶识与《成唯识论》所显阿赖耶识互有详略,如讲无漏菩提种,此论但讲闻思正法新熏所成,而《成唯识论》则讲种性有五,菩提种性即事佛性,既有新熏,也有法尔本有。此论所讲赖耶诸差别相,《成唯识论》又未完全讲到,故研究唯识学者,必须将此论与《成唯识论》及《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诸书,相对互参为佳。

  三、所知相分

  所知相即法相,法相虽无量种,举其大纲,不越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三自相。此分对三自相广显其义,详细分析,对三自相依四方面加以显示:

  1、辩三自相各各体相,总唯是识,显所知相;2、广辩三自相;3、依三自相通经论奥秘;4、根据三自相造论释经。

  色心等法,依他因缘之所生起,名依他起,属有为法,是事物相;凡夫不达诸法实相,周遍计度,执种种我法,颠倒梦想,是虚妄相;我法二空的真理普遍圆满,现成真实,故名圆成实,是清净相。依他起相有染净二分,染分依他与遍计执合,是世间相;净分依他与圆成实相合,是出世相。故此三相,遍摄世出世间染净诸法,故言所知相但讲依他、遍计、圆成即摄一切法相尽。

  依他起相即虚妄分别所摄诸识:身(无根)、身者(执持根身的本识)、受者(末那意根生起意识受用诸法)、彼所受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彼能受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世识(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数识(天文、地理无数事实)、处识(器界处所)、言说识(依语言文字分别种种事物)。以上九识是名言习气所生。自他差别识(有情身像自他差别),此由我执习气为因,所生起的身心差别相。善趣恶趣死生识(三界五趣,众生流转,死此生彼,展转往复),此由业习气为因所生起。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

  无义(外境)唯有识中,似义(依相似相执为实物)显现,是为增益所有的遍计所执。

  于依他起上似义(增益所有种种我法执著)永无有性,是为绝对真理的圆成实性。

  以上属显三自相成立唯识义提纲。

  “又此诸识皆唯有识,都无义故”至“得真智觉,此觉乃转”。此段要义有两点:

  1、唯识无境而似有境,如梦境,如幻事,如阳焰,如翳眩,所见诸境,皆是似境而实无境。特别是人在梦时,内见有自我人相和他人相,外见天地、日月、山河、草木、宫室、楼台皆似实有,而实只是自心所现种种似实有的影像,亦无实我实人、实天实地、实山河实草木、实宫室实楼台,而只有能现此似实境之识。当知此识亦是识所变现,似实识相,而非实相。因唯识无境的实义是心境俱空,均如梦幻,了不可得,故《辩中边论》颂云:“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

  2、必须有真觉,也就是要生般若智慧才能真觉心境俱空,而入胜义的唯识,其法应在随时随处的现实事境上观如梦幻,知无实境而心内外无住,生清净心,也就是成就真觉。故《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学人真能观一切所知所见及能知能见,皆如梦中但有影像,而实毫无所有,即能顿见真实,得相解脱。

  “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至“由此比量,菩萨虽未得真智觉,于唯识中应可比知。”此段显依比量通达唯识无境,主要是由教及理,思维观察,知唯有识。

  由教及理者:《华严经》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解深密经》佛答慈氏问:“诸三摩地所行影像,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慈氏,无有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此二经义意谓诸识所缘,唯识所现,离识无别实境,故是唯心。同时识所缘境,是识随因缘势力变,能缘的识亦是识随因缘势力变,以故心与境均如梦幻,丝毫无有实心能取丝毫的实境,故心境俱空,随可悟入但唯有识,实无实境。

  意识缘境,随起影像,成立唯识,浅显易知,五识所缘色、声、香、味、触是有体相的性境,怎么也是唯识呢?当知如梦等喻可以比知,人在梦中亦见色、声、香、味、触诸性境界,一但醒来,都无所有,由此可知,五识所现,色尘境界,亦唯是识。

  以上显悟入唯识方法竟。

  下有三项问答:

  一、外问若色等物质亦是识变,何故色境前后相似相续,坚住无间,而不与识刹那生灭相同?答言:色境虽由识变,而识随业力转变,业感异熟,赖耶内变根身,外变器界,随引业力一期生中所变根身、器界一类相似相续,无有间断,正由于识随业力变现身器有一定时期的相似相续,所以才有引起种种虚妄分别的杂染法和离虚妄分别的清净法。此中颂言:“乱相及乱体,应许为色识,及与非色识,若无余亦无。”此中“乱相”指色境,是种种虚妄分别所缘的对象,故名“乱相”,也就是色识。乱体即能起种种虚妄分别的诸识,故称“乱体”,也就是非色识。若无赖耶随业所变,内身外器一期生中相似相续坚住无间的色境,则世间遍计所执不得有,出世清净法亦不得有,故名“若无余亦无”。

  二、何故身(五根)、身者(执持根身的赖耶)、受者识(末那)、所受识(六尘)、能受识(六识)在一身中各司其职,而又和合无乖,成一统一体呢?答意业因招果,主要表现在或苦或乐的生活感受上,为了圆满一期生中生活相对的需要,故能受诸识与所缘尘境共俱一身,和合而转。

  三、外问何故世、数、处、言说、自他差别和可爱、不可爱等业果相差别显现?答意过现未三世无始时来展转相续,时间无穷;天文地理所摄种种物像,千差万别无有数量;村邑聚落众生住处无有数量;随见闻觉知而起言说,亦无数量;众生各有身形,自他差别,亦无数量;造业感果,善恶各殊,三界五趣,流转无穷。如是万象森罗,无有穷极,皆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生基本法则所形成,唯识变境受缘生基本规则的支配,法尔如是,不可思议。

  次言安立唯识有三相:1、唯识法尔而有,系客观真实,是建立唯识的客观依据;2、八识之中无论转识本识皆有相见二分,相分为被认识的对象,见分是能认识的主体,有能认识与所认识就构成唯识;3、意识遍于一切诸法,也就是遍于八识而起种种我法分别,依此种种我法分别,熏习赖耶,诸识生时便有种种似我似法相显现,而成万法唯识。据此三义,立下一颂:“唯识(法尔而有)二(见相二分)种种(意识有种种虚妄分别,熏习本识,便有种种似我似法相显现),观者意能入(瑜伽师修法观者,即能悟入此三成立唯识之义)。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离(彼指心识,由悟入唯心之理,尔时自觉境由识变,如幻非真,识从缘生,亦识所变,也非实有,由斯便能伏灭种种虚妄分别而实证唯识)。

  为显唯识无义的含义,特用一意识师所说:但唯有一意识,而别无眼等五识那样的道理为喻。无著本人不同意一意识师以一意识代替前五识,而六识只是一意识的主张,今不过借用唯有一意识别无余识的含义来显唯识无境的含义而已。一意识师认为意识依眼根起见色用,即是眼识,乃至依身根起触尘用,即是身识,故虽有眼、耳、鼻、舌、身诸识之名,而实唯有一意识,只不过依意识的作用不同而假立彼彼名而已。一意识师所引圣教颂语,论证其说。颂云:“若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第六意识具善恶无记三性,而变化转动极剧;有现、比、非三量,而活动能力最强;缘性、带质、独影三境,而活动范围最广;造善恶业熏习赖耶,赖耶随业种变现各趣根身、器界,而三界、五趣、六道轮回依之建立,故成“远行”。八识之中无有任何一识能与意识的作用席哪个比,故称“独行”。此意识不依身中色根而住,而眠伏于最深隐处,故曰“无身寐于窟”。此识常与根本烦恼六,以及小随、中随、大随诸烦恼相应,散动掉举极难调伏,故曰“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梵志谓修净行者,若能调伏此远行、独行的意识,就真算得乐阿兰那行者。一意识师又引经言为证,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为彼依,此亦是意识依五根起缘色、声、香、味、触之用,而唯有一意识,无别眼等五识。

  《中边论》云:“能受所了境,用门义名处。”故一意处,摄六识身。一意识师所谓十二处中说六识身皆名意处,即本此而言。一意识师主张本非正论,无著引之只取其但唯一意识,别无余识的词语,以喻唯识无义的含义而已。读者不必随波逐流,取彼非正论的主张。

  阿赖耶识含藏诸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是其唯识义的根本;六识、六根、六尘,以及阿赖耶为本所变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恶业果识,都是所分别的法相;能起分别执著的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就是见诸法相的见识;因有最广泛的相识,能引起种种最广泛的见识,故曰“似义现时能作见识生依止事”。据上之义,安立唯识颠扑不破。

  以上安立唯识义竟。

  为了深入理解唯识无境,特引如来所说“诸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作证。四智如下:

  一、成就相违实相智。如见江河,人见清水绿波,天见宝庄严地,鱼见游园舍宅,鬼见脓血。同是一事,随业识不同,所见迥异,达此事理,可知非实有境,但唯是识。

  二、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识未对现境时,而有境界随心现起,如回忆过去,预想未来,境界随现,又如人在梦中,本无现境可缘,而梦境分明显现。据此可见,心如何生,境如何现;境非实有,唯是一心。

  三、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若人以为境是实有,非内识似彼显现,则应一切愚夫执境为有者,不由功用,自然应得无颠倒的真实智慧,然而不然,故知境非是有,但唯有识。

  四、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1、“得心自在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菩萨得心自在,与成就静虑的行者,随心意如何想,即有如何的境界现前。如见山理解为河,见海洋理解为陆地,即变为陆地等。由此可见,唯识无境,此理决定。2、“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谓得定者,依于定境,思维法义,刚一作意,便有境界显现,此亦足见境由识变,唯识无境。3、“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谓诸菩萨得根本无分别智时,一切境界悉皆空寂,都无所见,此亦说明唯识无境。

  以下广辩三自相。

  下言三自相的成因和得名。谓依他起从自熏习种子为因所生,依他增上等缘所起,此为依他成因;生后无力自在,以此一点及上成因,两相结合,名依他起。遍计所执本来非有,但由无量行相意识遍计,有颠倒相生,执为实有,故成遍计执。也就是说意识缘于无量行相起种种分别,周遍计度有无、一异自他差别,形成种种我法相,是为遍计成因。依此成因,故遍计执名遍计执。圆成实性有三特点:一是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二是圣者清净智慧所衙的清净境界;三是最极殊胜的善法。具此真常、清净、殊胜三殊胜义,成圆成实,也就是胜义胜义,得圆成实之名,亦由于此。

  在此显三自相成因及得名段中,附显遍计所执形成的复杂性。其中以分别最盛的意识为能遍计,以一切识缘生法为所遍计,以能取所取两相结合,所取种种增益而有的我法相为遍计所执。同时在意识遍计所执上缘名为境,在依他起诸法上取种种相貌,由颠倒见起执著,由于意言境相转为性的寻起语,于见闻觉知诸境上起种种言说,通过这一些曲折而复杂的过程,便形成在本来清净但唯有识的法上增益而有种种我法妄执。

  三自相为同为异?应言非一非异。所以然者,主要由一依他起性,因由依他起具有为所遍计相及依他所摄的意识为能遍计的特殊意义成遍计所执;由依他起上具有本来清净,无有遍计所执的特殊意义,成圆成实。由此可见三自性皆依依他而有,是依他起上所具意义不同而分而为三。离依他起则无三自性,故言非异;但各具特殊意义得名,故言非一。此中异门一词,即是特殊的意义,也就是特殊的理由。

  三自相各各所含类别怎样?约言之,各有二种,依他起性有纯由种子所生的依他起,同时也有因起妄执则成杂染分,因离妄执则成清净分的依他起。遍计所执有于某物上依名取相执为实有的自性遍计所执;同时也有于诸物上起种种常与无常,美或不美,乃至或是或非,或善或恶等种种分别的差别遍计所执。圆成实性当其受遍计所执蒙蔽时,即是在缠真如,名自性圆成实;用无分别智照破迷情执著,其体显露,名出缠真如,即为清净圆成实。

  遍计有四:1、对某事某物的自身依名分别,名自性遍计;2、对某事某物的自体上起常无常、美不美等差别分别,名差别遍计;3、自己能对事物分别觉了,亦能用名言分别告诉余人,余人所觉所了,亦能用名言公之于众,是为有觉遍计,即指人天趣众生的意言境;4、若自觉了不能用语言表达于外,令余人觉了,或对余人所说的语言亦不能有所觉知,是为无觉遍计,也就是指旁生诸趣众生所有的意言境。

  遍计复有五种:1、依名遍计义自性:谓乍闻彼名,便执有此事。如闻日月之名,便随执实有日月。2、依义遍计名自性:谓乍某事即执有是事之名。如  日月,随即用日月之名诠释之。3、依名遍计名自性:谓新闻某名,不了其义,还以余名诠释之。如闻天名,《说文》用“天者颠也”加以诠释。如闻佛名,注家用“佛者觉也”加以诠释。4、依义遍计义自性:谓先见某事,未识其名,还以余事诠显之。如乍见飞机航空,不知其名,或用此是鹰隼,或是大雁加以理解。5、依二遍计二自性:谓依一名复以余名计度,更计其事;依事亦尔,既见彼事,随说彼名,更执实是此事。如闻犬名计即说狗,实是其狗,此是依名计事义;又如见狗,说此名狗,更执实是其狗,此依名义计名义。

  遍计即是分别,分别虽无量种,总而言之,不外十种。因分别依所分别法起,所分别之法大类不外以下十种:1、阿赖耶识是生起万法的根本,对此进行分别即是根本分别;2、色等六尘是所缘相,对此进行分别,即缘相分别;3、眼等诸识能显现色等影相,对此进行分别,即是显相分别;4、色等六尘,随业力、识力感受等不同,而有种种变异,对此进行分别,即缘相变异分别;5、眼等诸识亦随业力、缘力种种不同而有种种变异,对此进行分别,即显相变异分别;6、随社会政教、学术、友朋等影响而起分别,名他引分别;7、受不正的政教、学术、友朋等影响所起的分别,名不如理分别;8、受正教、正理、善友影响所起的分别,即如理分别;9、从我见出发,所起种种分别,如佛典所说六十二见等即执著分别(于过去五蕴各执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便成二十我见;于现在五蕴各执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四见,合成二十我见;于未来五蕴各执有去、无去、亦有去亦无去、非有去非无去四见,合二十见;三二六十见,再加我与无蕴合、我与五蕴离二见,即成六十二见。);10、诸菩萨众修清净慧常住定中,若心散动所起分别,即散动分别。

  菩萨为破遍计所执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必须对治一切虚妄分别,有分别即是散动。胜义离言,即是无相。对无相起分别,即是无相散动;为对治此无相散动,佛在般若经中向舍利弗指出“实有菩萨”,其所观空,自性是有。世俗尚明,即是有相,于有相上生起分别,即名有相散动;为对治有相散动,佛对舍利子指出“不见有菩萨”,遍计所执自性,永无有故。实我实法是增益而有,于此若起分别,即增益散动;为对治此增益散动,佛于般若经中对舍利子指出“色自性空”。于依他、圆成二自性上,若执为空,便是损减,依此损减起诸分别,即损减散动;为对治损减散动,佛于般若经中对舍利弗指出“不由空故”等。一切诸法皆有其平等的一面,谓之一性,若于此一性上生起分别,即名一性散动;为对治此一性散动,佛于般若经中对舍利弗指出“色空非色”,净不净境,性各别故。一切诸法皆有其差别的一面,谓之异性,若于此异性上生起分别,即名异性散动;为对治此异性散动,佛于般若经中对舍利弗指出“色不离空”,谓遍计所执色自性无所有即是空故。诸法各有自相,于此自相上,若起分别,即名自相散动;为对治此自相散动,佛于般若经中对舍利弗指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一切法上皆各具有常、无常,或同或异等差别义,若于此上生起分别,即名差别散动;为对治此差别散动,佛于般若经中对舍利弗指出“无生无灭”。依名取相而起分别,是名如名取义散动;为对治此如名取义散动,佛于般若经中对舍利弗指出“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见义取名而起分别,即如义取名散动;为对治此如义取名散动,佛于般若经中对舍利弗指出“假立客名随起言说如如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著。如是一切菩萨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著,此意说言于名于义如实了知无妄执著。”

  前面所说十种分别,十种散动,皆依遍计所执中能遍计立说,外表上是属遍计所执的内容,实质上是属依他起性,因能遍计、所遍计,皆是虚妄分别缘生法摄。

  “若由异门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云何三自性不成无差别?”一段,答意虽依特殊义,于依他起性立三自性,可是依义有别,故三性非一,细思即得,不须详辨。

  依他起上虽众生常执种种我法,依名取相,而不称体,其理由有如下三点,各见颂文。

  “由名前觉无,多名、不决定;成称体、多体,杂体相违故。”颂中上二句言名不称体三种理由:1、于某事物未立某名以前,人们见了,并无某名的感觉;2、于某一事物上往往立有多名,如孙中山一人,又名孙文、孙逸仙,名虽有三,而其人并不随之而有三。又如毛主席,本名泽东,又名润芝,名虽有三,而其人并不随之而有三;3、往往一名之上含义复杂,如一“天”字,一般指地的上空,日月运行,兴云降雨曰“天”,但是封建时代臣以君为天,子以父为天,妻以夫为天,而“天”字所诠的事物,并不随文含义杂乱,而其体杂乱。如是三因,足见依名取相的遍计所执与所遍计的依他起性并不相应相称。颂下二句总显三名与三体相违的事实,由第一名前觉无成称体相违,由第二多名理,成多体相违,由第三名不决定理,成杂体相违。

  此中复有两种疑难,为释此难,说第二颂:

  “法无而可得(一难),无染而有净(二难),应知如幻等(释初难),亦复似虚空(释后难)。”颂中上二句提出两种疑问:1、若遍计所执的法,依他起上本来无有,为什么人们又现觉其有?2、若遍计所执的杂染法本来无有,为什么又有清净的圆成实?颂下二句释上二难,初句言此如幻事,幻师能幻出象马人等诸相,其上本无实象、实马、实人等,而人们见时还有象、马、人等的种种感觉。由此足见依他起上虽实无种种我法可得,而凡愚能于其上迷情妄见有实我实法,故初难非理;后句言此如虚空,虚空虽有云烟等蒙蔽,而其性本自清净,但必须云烟散尽后,其本自清净之相,乃得分明显露,依他起上虽其性本自清净为圆成实,但必须迷情所起遍计所执的杂染法断除之后,圆成实的清净相乃得分明彰显,故最后一难亦不成理。

  上段破凡夫执幻为实的增益执,此段从“何故如所显现实无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无所有?”至“若无依他起,……恒时无染净。”一颂破恶取空,执世出世间染净因果皆无的损减执。文义易解。

  “诸佛世尊于大乘中说方广教”至“总摄一切清净法尽”一段,主要取圣言量为据,显三自相各别的特质:遍计所执全由迷情妄执而有,如龟毛兔角,体相俱无,故世尊依之立相无自性;大乘方广教所说“云何应知遍计所执自性?应知异门,说无所有”正是此义,此显遍计所执的特质。依他起性从因缘生,虽无实体,而幻相宛然,有而非真,世尊依之立生无性;方广教中世尊所说“云何应知依他起性?应知譬如幻、焰、梦、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即是此义,此显依他起性的特质。圆成实性远离名想言说、分别执著,如太虚空,清净无相,世尊依之立胜义无性;方广教中世尊所说“云何应知圆成实性?应知宣说自性、离垢、得此道、生此境四清净法”正是此义,此显圆成实性的特质。真如本性,世出世法平等共有,自体本净,故名自性清净;真如法性,离烦恼、所知二障尘垢,于佛果位,名离垢清净;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四摄六度等胜行,是证真如法性的正道,故名得此道清净;能缘的圣道必仗所缘境的圣教乃能生起,故名生此境清净。诸佛所说经律论诸教法,是佛亲证法界等流的体现,虽假语言文字以为方便,而是圣者妙智所缘的境界,故与遍计所执有本质上的区别,故亦得名清净,而为圆成实所摄。世亲云:“于中初二无有变异圆成实故名圆成实;后之二种无有颠倒圆成实故名圆成实。”随后二颂,重宣前义,兹不赘释。

  如前所说依他起性所有幻、焰等八喻,附释其由,令学人深入通达依他起性的特质。说幻事喻,为除实无有义而成所行境界的疑难;说阳焰喻,为除无义心心法转的疑难;所说梦喻,为除无义而有爱非爱受用差别的疑难;说影像喻,为除无义而有随净不净业招爱非爱果的疑难;说光影喻,为除无义有种种识转的疑难;说谷响喻,为除无义而有种种戏论言说的疑难;说变化喻,为除无义而有实取诸三摩地所行境转的疑难;说变化喻,为除无义有诸菩萨无颠倒心为办有情诸利乐事,故思受生的疑难。

  以上各节详辨三自相竟。

  此下依三自相通经奥秘:

  “世尊依何密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一段,主要依依他起有遍计所执杂染分和圆成实性的清净分,随胜义谛三法平等,故言不得生死,不得涅槃。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段及“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一段,均以三自性配释,文义易知。

  下有五颂,连成一长颂,第一颂专显依他,是远离二边的中道,次二颂以依他与遍计合论,后二颂以依他、圆成合论。依此三自性所具有无、染净、常无常以及俱非诸义,于圣教中所有密意、妙义皆能会通。

  “如法实不有(如凡愚在依他起上所执实我实法皆无所有),如现非一种(依他起上所现种种假我假法,其相非无),非法非非法(实法不有,幻相不无),故说无二义(故世尊说一切法非有非空的不二义)。依一分开显(依一依他起性显示),或有或非有(实体不有,幻相不无);依二分说言(依依他遍计二分合显),非有非非有(遍计所执非有,依他起性非非有)。如显现非有(如依他起上所显现的众相其实体非有,而愚夫颠倒妄执实有),是故说为无(故说此遍计所执空无所有);由如是显现(依他起上却有如梦幻泡影的相状分明显现),是故说为有(故依他起性是有非无)。自然自体无,自性不坚住(依他起性无始时来纯以内因缘所生,无有自然而有的第一性,但有幻相而无自体,缘聚则生,缘变随变,无因自灭,故其自性常不坚住);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如遍计所执实我实法的自性了不可得)。由无性故成,后后所依止:无生灭本寂,自性般涅槃(由于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实我实法无有自性,故形成后后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圆成实性)。

  通达三自相,亦能于圣教中所有意趣秘密,皆能方便善巧而得通达。不直言其义,而含另一意义以诠此事,是名意趣;不直显此法,而以余法显示此法,是为秘密。意趣对人而言,秘密对法而言,是为此二差别。

  意趣举四为例:如经云我昔曾于彼时彼分,即名胜观正等觉者。佛虽各别,但其智慧、悲愿、功德一切平等,故说此言是含平等意义而说,故谓之平等意趣。又如说言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此二圣言,非谓诵多宝如来名将是便能成佛,发愿生极乐,非即时往生,而含意说后时可能达到目的,是为别时意趣。再如说言若已逢事尔所殑伽河沙等佛,于大乘法方能解义。此言解义,非是逢事无量诸佛方解文义,而此说是含有逢事无量诸佛必能证解诸法离言实义之意,是为别义意趣。再如为一补特伽罗先赞布施后还毁訾,如于布施,如是尸罗及一分修当知亦尔。此言对布施等先赞后毁,非布施本身可先赞后毁,而是随某有情的习性不同而方便善巧,对机施教,作如是说,故此言语是含有对机施教的意义,是为补特伽罗意趣。

  于大小乘中某些有情根性浅薄,为令趣入圣道,先就世俗谛谈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蕴、处、界等各有自性,而暂不讲我法二空之胜义谛,是令入秘密。依依他、遍计、圆成三自性显诸法相,而不详谈蕴、处、界、缘起、四谛、菩提、涅槃等相,是为相秘密。贪观不净,嗔观慈悲,痴观缘起,慢观界差别,如是等各别对治,而非通修、通治,有八万四千烦恼,即立八万四千法门,而不讲一法不立的诸法实相,是为对治秘密。谓于是处已说余义诸言诸字转显余义。如有颂云:“觉不坚为坚,(定境安和,虽不刚强,而有力能伏烦恼,故应觉其为坚),善住于颠倒(凡愚执无常为常,苦恼为乐,无我为我,染污为净,是为颠倒,菩萨把凡愚颠倒了的颠倒过来,而以无常为无常等安住其中,如如不动)。极烦恼所恼(为度众生,常受劬劳,是为烦恼,而菩萨为利乐有情,必须难忍能忍,不厌其烦),得最上菩提(菩萨能如是修持,定证无上菩提)。”如是等以反义词显示道理,是为转变秘密。

  以上依三自相通经奥义竟。

  此下言菩萨疏经造论,弘扬大乘佛法必须从三自相着笔写文。

  造论三要:1、由说缘起,颂云:“言熏习所生(必须说由阿赖耶识受熏、持种生起心、心所、色等法),诸法此从彼(转识所摄心、心所、色等法皆从彼阿赖耶识中种子生起,同时又能熏阿赖耶识,存积转识所摄心、心所、色诸习气,也就是能再生现行诸法的潜能),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阿赖耶识与诸转识种现熏生,互为因果,此是主要的缘起义,其中也包含自性缘起和业感缘起、受用缘起三者在内)。”2、由说从缘所生法相:此中有二义:①颂云:“从有相有见,应知彼三相。”“有相”指六根六尘,“有见”指眼耳等识,相由识显,统称唯识。即此唯识是依他起,依他起上杂染分是遍计所执,清净分是圆成实性,故言相见二分,即具依他、遍计、圆成三自相。②说显计执与圆成相违,凡夫由遍计执即不得圆成实,有真觉者得圆成实,即不得遍计执。颂云:“依他所执无(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空无所有),成实于中有(圆成实性在依他起上真实而有),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迷者得计执,即不得圆成;觉者得圆成即不得计执,得与不得,二皆平等)。3、由说语义:先说初句,下笔首先写出全文总纲的语句,然后用其余的言句将总纲初句的内涵分别释显。或以显如来功德为文作例,或以显菩萨所应宜作事为文作例。

  显如来功德为文作例者,最清净觉是其初句,以下无二现行、修无相法等列出二十一种功德,即后以余句分别显示,兹列如来最清净觉所摄二十一种功德表于后:

  再以菩萨应宜修持为文作例。何谓菩萨?谓于一切有情常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者是名菩萨。此是先立全文总纲的初句,以后列举菩萨所应修学的三十二法,即是以余句分别显示其义。兹将菩萨于一切有情常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所摄三十二法列表于后:

  总结释经语文或由德处,或由义处一颂云:

  “由最初句故,句别德种类;由最初句故,句别义差别。”此中上二句显造论、赞扬如来功德之文,以最清净觉为初句,次立二十一功德是后以余文分别显其义。下二句是言造论说明菩萨应宜修学之文,于一切有情常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为初句,故立三十二法是其后以余句分别显其义。

  以上从六方面辨三自相,显所知相竟。

  四、入所知相

  入所知相,即是悟入依他起、遍计所执、圆成实三自相;也就是悟入唯识实性。此分显悟入唯识实性,从五方面着笔:1、显悟入唯识性所依的净业和最初悟入证得见性的殊胜情景;2、显悟入唯识性修学的具体方法;3、显大乘悟入三自相愿力及先后修学殊胜;4、大乘现观与小乘现观的差别;5、引证圣言量作结。

  “如是已说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可见?”至“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一段。

  此言入所知相实证唯识性所依。菩萨欲求悟入所知相,必先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依意言境,也就是意识用名言寻思似契经等法,似诸法实相、唯识实义进行分别,便有似所知相唯识实义的影像相生,依此意言影像分明觉了,有接近实证诸法实相的觉见生起,由此便能进一步实证现观入见道位。

  “此中谁能悟入所应知相?”至“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备福智资粮菩萨”一段。

  此言悟入所知相的人,必须是善备福慧资粮,于若干佛前种诸善根的菩萨。

  “何处能入”至“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一段。

  此言悟入所知相实证唯识的处所,也就是菩萨在资粮、加行、见道、修道、究竟诸位次之不断升华进行唯识性的悟入。

  以上言入所知相所依竟。

  “由何能入?”至“缘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一段。

  此言能悟入所知相总的净法有三,文义易解,其中断四处,指一断作意,二断异慧疑,三断法执,四断分别。

  “无量诸世界,无量人有情”至后三颂一段。

  此言修菩萨行必须先发上成佛道的菩提大愿,广度无边众生而运同体大悲的清净意乐和成就自觉觉他的无漏胜善,必得出世殊胜净果的优异正见。由菩提大愿知十方无量有情中刹那刹那皆有成就佛果的大士,彼既是人,我亦是人,彼能成佛,我亦能成佛,由斯便克服佛道难成的退屈心而勇猛前进。由运自他平等的同体大悲的清净正行,便于修习六波罗蜜多有大堪能,而不因修行的苦难生退屈心。由思世间有情修有漏善尚得殊胜异熟善果,况我修无漏至上妙善,其必得无上出世妙果无疑。由此三种思维,鼓励自心,生大勇气,便能于悟入所知相,实证唯识性的加行,有大堪能,奋发前进。

  “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故”至“现前自然住”颂一段。

  此显悟入所知相实证唯识性,必须与下乘作意、大乘异慧疑、分别我法执、妄想分别四种远离。故颂言:“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加行位菩萨自然安住在佛所安立依他、遍计、圆成诸相中,而不起依他、遍计、圆成诸执著相,由斯远离种种言说分别,悟入唯识,即得见道,而渐证无上菩提。

  由何种因、用何种方法而得悟入唯识性呢?谓由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所摄,对契经所说诸法及其所具诸义引生种种有正知正见的意言,而得悟入,由斯悟入。

  “由四寻思,谓名义差别假立寻思”至“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一段。

  此言谓勤修加行,依四寻思、四如实遍智悟入唯识,也就是修唯识观达到见道。四寻思者:1、推求名唯是名,而不是事;2、推求事唯是事,而不是名;3、推求色心等法的自性唯是依名假立;4、推求色心等法自性所有常无常等的差别唯是依名言假立。四如实遍智者:1、寻思名决定唯是名,而非是事;2、寻思事唯是事,而非是名;3、寻思色心等法的自性决定唯是依名言假立;4、寻思色心等法自性上常无常等的差别决定唯是依名言假立。由斯四寻思、四如实遍智即能依似文似义的意言悟入但唯有识都无实义(境)的唯识理。此依名实不相符的原则建立,《瑜伽》引《转有经》颂云:“由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即是此义。然复当知,此既是修唯识观必须依闻思智深入通达一切诸法,皆是心识随内因缘势力之所变现,如梦中所有天地、日月、山河大地、草木人畜,但有影像,都无实体,是为境空;而能变现此梦境之心识,亦是心识随内因缘之所变现,如梦非真,但有影像,全无实体。由是心境俱空,能所双泯,语言文字,皆无所施,而自悟入唯识实性。以故《摄论》此分末段所引《分别瑜伽论》颂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所见诸境唯是自心所现影像),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观自心识亦是自心所现的影像,如梦非真),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境空),次能取亦无(心空),后触无所得(心境俱空)。

  “于此悟入唯识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至“由圆成实自性觉故”一段。

  此中说明何所悟入与由何悟入两问题。若名、义、自性、差别、假自性、假差别六义皆无;唯识所摄所取能取二性现前;一时依意言有四唯识性理境现前。此三是何所悟入的内容,暗中绳现似蛇,蛇性全无,喻遍计执;知蛇虽无,绳觉犹在,喻依他起;仔细分析,此绳唯是色香味触和合所显,由是绳觉亦除,喻悟入圆成实性。如是三喻,是由何悟入的内容。

  以上显悟入三自相的方法竟。

  “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至“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一段,文义易解。

  为释前所说住一切义无分别名的名义所摄种类,特说颂云:“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姓,不净、净、究竟,名所行差别。”菩萨所谈名类略有十种:1、法名(色心等法);2、补特伽罗名(凡圣诸有情);3、法名(十二分教);4、义名(教所诠义);5、略名(无为法);6、广名(有为法);7、姓名(“阿”字为初,“诃”字为后);8、不净名(异生);9、净名(见谛);10、究竟名(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此名有十,以无分别智观之,一切平等,住无分别。

  “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至“此即名为菩萨见道”一段。

  此言菩萨悟入唯识实性名为见道,登极喜地,已证如来法界家中,已得大乘正信离生,为佛真子,绍隆佛种,使不断绝,是故说明生如来家。四圣六凡均属缘起性空,其性平等,故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菩萨见道实证性空绝对真理,故言得一切有情乃至如来平等心性。

  以上显菩萨已入三自性的情景。

  “复次,为何义故入唯识性?”至“于所幻事于诸相中及说因果常无颠倒”一段。

  此言悟入唯识性及已入唯识性的殊胜义利。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此言根本无分别智);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此指后得无分别智)。由得此二无分别智,为断及相(因)阿赖耶识诸种子、为能触(长养)法身种子、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如是五种欲求皆能成就。由此便能依后得智现幻化身广度无边众生,说染净因果,于自一他均无颠倒。

  “于此悟入唯识性时”至“应知如是诸三摩地,是现观边”一段。

  此言修四寻思、四如实智属加行位,有四定为依。依于暖位有明得定,在此位中修四寻思,初觉境空,如到火前,略见光明,故名暖位,初得智慧光明,故定名明得。次依顶位,有明增定,继续修四寻思深达境空,寻思位极故名为顶,智慧光明增强,故定名明增。继续前修,依于忍位,有印顺定,又名真义一分定。印前境空,顺后心空,故定名印顺。此位初得四如实智,对境空心空均能忍解,故位为忍。再继续前修,依世第一法,有无间定,在此位中刹那无间,即入见道,故定名无间,在此位中深达心境俱空,是世间第一,故位名世第一法。虽未直接见道,而已挨近见道,故名现观边。

  “如是菩萨已入于地”至“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一段。总显菩萨证得现观入见道位,继续依修道位所摄十地,次第前修,证得转依,成就法、报、化三种佛身。

  以上显大乘悟入三自相愿求及先后修学的殊胜竟。

  “声闻现观、菩萨现观有何差别?”一段,显菩萨现观有十一种殊胜,超越小乘,文义易解,总显大乘现观非小乘可比。

  将入真观,故说二颂:“名事互为客(名与事互不相称),其性应寻思(名与事其性各别,故当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名事以外的自性差别二种,亦当推求,唯有识量思维所成的假法),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如实遍智观无实境实心,但有名、自性、差别三种分别),彼无故此无(义无故分别亦无),是即入三性(观名事互为客故,即是悟入遍计所执;观见二种本无有义,唯有分别量,唯有名自性差别假立故,即是悟入依他起性;观义无分别无,即是悟入圆成实性)。

  以上二颂对悟入所知相作结,以下更引《分别瑜伽论》二颂,《大乘庄严经论》五颂的圣言作证。《分别瑜伽论》二颂解见前,《大乘庄严经论》颂云:

  “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于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此颂显资粮位,依闻思立,修学六度,由布施、持戒、安忍三度,广积福德,由智慧度广积无漏智慧;精进、禅定二度,与前三度俱,即积福德,与后一度俱,即积智慧。菩萨在此位中广积无边福慧资粮,为修证得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勤修加行,打下坚实基础。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此颂前二句属加行位;下二句与第三颂属见道位。

  “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此颂与上第二颂下半句属见道位。

  “慧者无分别智力,周遍平等常顺行,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消众毒。”此颂显修道位,在此位中,依于十地,次第修习十波罗蜜,证十真如,断十重障。

  “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此颂显究竟位,在此位中,成就佛果,安立种种殊胜法门,教导众生令自与他,起根本智,并安住在离言绝虑的一真法界中;同时又令自他生起无漏方便智,念诸义趣,知此念趣唯是分别。由是勇猛精进,广度众生,令其速证无上菩提,归于如来无量功德的彼岸。

  以上释入所知相分竟。

  五、彼入因果分

  在资粮位修行六波罗蜜,广积福慧资粮,勤修加行,乃得悟入唯识,见性登地,故修学六波罗蜜,是悟入唯识之因。悟入唯识之后,不断胜进,使修学六波罗蜜更加殊胜清净,故修学六波罗蜜又是悟入唯识之果。以是义故,此分特名“彼入因果分”,而特继“入所知相分”而来。此分对六波罗蜜,从一数、二相、三次第、四训词、五修、六差别、七相摄、八所治、九功德、十更互抉择进行显示。

  数者,波罗蜜唯有六数,主要依成立对治所治障、证诸佛法所依处,随顺成熟诸有情之因而立,数唯有六,恰到好处。相者,主要有菩提心为所依、具足现行、为利益有情安乐事、无分别智所摄受、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六相。次第者,前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后波罗蜜多,依此自然规律,故有如是次第。训释词者,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能远离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精虑;能遣除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修者,有现起加行、胜解、作意、方便善巧、成所作事五修能令六波罗蜜多圆满,故名为修。差别者,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戒有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忍有耐他怨害、安受众苦、谛察法;精进有披甲、加行、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静虑有安住、引发、成所作事;慧有加行、根本、后得三无分别智。相摄者,六波罗蜜多能摄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所治者,六波罗蜜多能对治烦恼所知二障种现。胜利者,在有学位能得富贵、大生、大业、无恼害、通诸明;在无学位按住妙菩提座,常能现作有情一切义利,是名六波罗蜜所有胜利。更互抉择者,一切波罗蜜多修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故名更互抉择。如是十方面显示六波罗蜜,自然形成此分中十段,故后总结颂云:

  “数相及次第,训词修差别,摄所治功德,互抉择应知。”

  加上首段共成十一段。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至“已圆满白法”等三颂。

  此段显示六波罗蜜是悟入唯识的前因后果,并指出大乘人从资粮至究竟车工佛的五位,皆需齐修六波罗蜜。从而说明修六波罗蜜的重要性和优异性。

  “何因缘该,波罗蜜多唯有六数?”至“如是随顺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数,应如是知。”

  此段显示由对治所治诸障、证佛法所依以及成熟有情所需三因唯立六数。

  “此六种相云何可见?”至“如是于余波罗蜜多亦作四句,如应当知。”

  此段显示六波罗蜜多具有所依最胜等六相。

  “何因缘故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此次第说?谓前波罗蜜多随顺生后波罗蜜读故。”

  此段显示六波罗蜜多的前后次第,是随顺前前引发后后的自然规律所形成。

  “复次,此诸波罗蜜多训释名言,云何可见?”至“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此段显示六波罗蜜多,各各所具能对治法,及各各所引最殊胜法,为各各之含义。

  “云何应知修习如是波罗蜜多?”至“诸恶业障亦当消灭,何况菩萨?”

  此段显示六波罗蜜多有现起加行等五种修,其中前三修属资粮、加行位,第四属见道、修道位,第五属究竟位,成佛所应作事。作意修中有广大等六种意乐,菩萨依此六种意乐修六波罗蜜,其余菩萨亦依如是意乐修六波罗蜜,更希诸有情闻依此意乐修六波罗蜜,而生起欣慕,亦作如是修,长养善根,同登彼岸。

  “此诸波罗蜜多差别,云何可见?”至“三无分别后得慧”。

  此段显示施等波罗蜜多各有三品。如文易知。

  “如是相摄,云何可见?”至“是等流故”。

  此段显六波罗蜜能摄一切善法,如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是六度自相;信、惭、愧等是六波罗蜜的随顺;佛十力、四无畏等是六波罗蜜等流故。

  “如是所治摄诸杂染,云何可见?是此相故,是此因故,是此果故。”

  此段显六波罗蜜所对治之杂染,有三方面:1、所对治悭、犯、忿、怠等是杂染自相;2、不信、恶见是杂染法因;3、烦恼所生诸恶业恶果,是杂染果。如是六波罗蜜皆能对治。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云何可见?”至“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是名胜利。”

  此段显修六波罗蜜在佛因位能感种种世间所摄大生、大朋、大富、大贵、大属、大事业等美满善果。在佛果位,能作利益一切有情广大善行,是名六波罗蜜所有胜利。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抉择,云何可见?”至“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此段显示修六波罗蜜随其所应,以某一波罗蜜为主,而兼修其余波罗蜜。如初地修施为主,而亦同时兼修其余五波罗蜜,二地修戒为主,而与同时兼修其余五波罗蜜,以此类推,任何时、任何处皆应如是,有主有次,同时兼修,是为六波罗蜜互相抉择。

  最后一颂,如文可解。

  六、彼修差别分

  此分显示修道位需经十地,地谓境地,在修道位修行的方法上断障的深浅上,证真如智慧的胜劣上,形成的境地有种种差别,约而言之可分十种,故称十地。

  此分对十地从七方面显示,在文体上自然形成七段:一、列十地名;二、为对治十种无明,故安立十地,此显十地安立之由;三、释十地各别得名之由;四、显示得十地有胜解、正行、通达、成满四相;五、显于十地中依五相修,得五胜果;六、显于十地中依各特点,各别配修十波罗蜜多;七、修十地修行时间由初地至七地需经一阿僧祗劫,由七地至成佛又需经一阿僧祗劫,与资粮、加行二位所修时间共经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

  “如是已说彼入因果,彼修差别云何可见?”至“十法云地”。

  此段列十地名。

  “如是诸地,安立为十,云何可见?”至“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此段显对治十种无明,故安立十地。十无明者:一、障初地所证遍行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异生性障;二、障二地所证最胜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误犯现行障;三、障三地所证胜流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暗钝障;四、障四地所证无摄受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微细烦恼现行障;五、障五地所证类无别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于下乘般涅槃障;六、障六地所证无染净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粗相现行障;七、障七地所证法无别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细相现行障;八、障八地所证无增减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于无相中作加行障;九、障九地所证智自在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于利他中不欲行障;十、障十地所证业自在真如的无明,《成唯识论》名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为对治此十无明十种重障,故于大乘修道位中,特立十地,此十无明属所知障,于声闻乘不作障碍,唯于大乘有所障碍。

  “复次,何故初地说名极喜?”至“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此段说明十地得名之由,文义易知。

  “得此诸地云何可见?”至“谓修诸地到究竟故。”

  此段显证得十地之因及果,所谓四相:1、对十地教法能如实通达,名得胜解。2、对十地所修正行,能一一如法修持,(此十正行即书写、供养等十事),名得正行。以上二种是得十地之因。3、证得初地,通达法界,即能顺利地成满十地,如有颂言:“如竹破初节,余节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诸地疾当成。”是名通达。4、于十地中地地成满,最后能到究竟位,成满佛果,名得成满。此二得相是得十地之果。

  “修此诸地云何可见?”至“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

  此段显十地修相总有五种,地地皆依止观而修:1、集总修,谓法随法行,依佛所说经论要义总为一聚而观察之;2、无相修,随顺胜义谛离分别言说执著,而现观实证;3、无功用修,于无相观中,不用加行,任运自然而修;4、炽盛修,于无相观虽不用力,然有胜有劣,应舍劣从胜而修;5、无喜足修,不断前进,日新月异,不自满足而修。如是五修能招五果:1、由于常常依止观力修习六度,念念熏习赖耶,集聚净种,不断对治赖耶识中原有的染种,名念念销融一切粗重依止;2、寄心于一真法界的苑囿中,自在解脱,轻安无尽,妙乐重重,名离种种想,得法苑乐;3、法界周遍圆满,无有分限,寄心其间,般若亲照,内外明澈,光明无限,名能正了知周遍无量分限相大法光明;4、当来佛果名清净分,以上行境能引佛果,名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5、十地名法身圆满,佛果成办,名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

  以上所说是为十地依五相修得五胜果。

  “由增胜故,说十地中修十种波罗蜜多。”至“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

  此段显十地与十波罗蜜多的配合,虽十地中地地皆诸度同修,但随特殊情况,各地皆有主修。如初地修波罗蜜多以施为主统摄其余;二地中修波罗蜜多,以戒为主,统摄其余,故论言“由增胜故,说十地中修十种波罗蜜多”。十地修十波罗蜜多,其次第是十地的次第与十波罗蜜多两相随顺,故初地修施,二地修戒,乃至九地修力,十地修智,其文易知,兹不详述。

  “复次,凡经几说修行可得圆满?”至“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

  此段显十地前后学佛成佛有五种人经三无数大劫乃能成佛。资粮位与加行位的胜解行者经初无数大劫乃能见道。见道位的清净增上意乐行者,与二地至七地有相行与无相行补特伽罗,需经第二无数大劫。从八地至十地中的无功用行者,需经第三无数大劫,乃能成佛。

  颂中“清净增上力”指由佛所说清净教法,多闻多思的力。“坚固心升进”,指学人由发坚固菩提大愿,具大勇气,在学修问题上,不断升华前进。此二句依《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慈氏向佛问大乘止观何依何住?佛答依菩萨藏假安立及菩提大愿为依为住而言。“如是二力是菩萨在资粮位初修之行,故颂言“名菩萨初修”,依此初修教力和愿力,不断前进,通过自资粮、加行、见道、修道、,直至成佛的过程总经三无数大劫。

  七、增上戒学分

  “增上”是增添力量,助彼生成义。以戒为依,增添力量,引生禅定,故名增上戒学;以定为依,增添力量,助生智慧,故名增上定学;以清净慧学为依,增添力量,能得菩提涅槃,故名增上慧学。如是戒、定、慧三增上学,通大小乘,此论所显三学专就大乘立论,盖显大乘的戒、定、慧较之小乘,极为殊胜。

  大乘戒学瞿沙方广契经言之最详,《瑜伽师地论》约为自性戒、一切戒、难行戒、一切门戒、善士戒、一切种戒、遂求戒、此世他世乐戒、清净戒九相显示,此论在《瑜伽·菩萨地》所讲戒学的基础上更加精炼,从四方面显示戒相,即:一、差别殊胜,显戒有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三类。二、共不共学处殊胜,显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与彼不共,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三、广大殊胜,显菩萨戒学有四广大:1、种种无量学处广大;2、摄受无量福德广大;3、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4、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四、甚深殊胜,显菩萨由悲智力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菩提;变化身语两业,亦属尸罗。

  “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至“四、由甚深殊胜”。

  此段点出此增上戒学分根据《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所讲而加以提炼,以差别等四殊胜义,以显大乘菩萨戒内容之丰富与优异,迥非小乘戒学可比。

  “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至“饶益有情戒,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

  此段显大乘菩萨戒有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三部分殊胜义。小乘但有律仪戒,大乘在律仪戒的基础上还有摄善法、饶益有情二戒,共有三种,是为差别殊胜。大乘戒学必须有此三类,其故安在?兹详之如下:

  一、大乘学佛成佛必须伏断烦恼,净化身心,才能摄善法和饶益有情,故此论云:“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杀、盗、YIN、妄等十恶业自性是罪,必须戒除,才能使三业清净,故名性罪戒。菩萨是教育众生止恶修善、转染成净的导师,必须以身作则,树立光辉榜样,才能使众生心悦诚服,接受教导。所以,菩萨一定要在能引起犯戒的隐微处,防微杜渐,能使人怀疑处遮嫌蔽疑,故有遮罪戒。性罪、遮罪二戒俱持,是立道德的根本,故大乘首须建立此律仪戒。

  二、佛陀名两足尊,就是要福德、智慧一切善法悉皆圆满,故学佛的大乘人必须广积众善,要言之必须修桥补路、治病救灾、兴学育材、移风易俗等世间善法,努力积集;同时对造塔建寺、供养三宝、诵读经论、思维正法、修习禅定智慧等出世善法,更需夙夜匪懈,拼命修集,以回向无上菩提,如有颂言:“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这就是大乘戒学必须建立摄善法戒之由。

  三、修菩萨行主要是广度众生成佛,以破我执,所以,衣食住行、视听言动,一切生活活动,无一而非度化众生。故学大乘者常起慈心,为众生与乐;常起悲心,为众生拔苦;见众生离苦得乐,止恶修善,便生喜心;但是施恩不望报,度人不著相,故常不取人相、众生相,而行大舍。这就是大乘戒必须建立饶益有情戒之由。

  “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至“如是应知,说名为共不共殊胜。”

  此段显菩萨戒与小乘戒在学处上有共不共殊胜义。所应修持所应制止处,名为学处,菩萨戒学处与小乘学处约有三点共不共:1、律仪戒菩萨有小乘共;摄善法、饶益有情二戒唯大乘有,不与小乘共。2、同是律仪戒,在性罪戒方面菩萨与小乘同样遵守,与之相共,在遮罪戒方面,声闻但求自利,有些处所不能去,菩萨为利他故可以去;有些事和人,小乘人不应接触,菩萨为利他故,可与之接触,这不与声闻共。又如遮罪戒中掘生土、断生草与杀业相似,小乘人必须遵守不犯,菩萨如修农禅对此相似遮罪可不禁止,这是不与声闻共处。3、小乘唯求自觉自利,菩萨既自觉自利,又需觉他利他,故在持戒的深度广度上也与声闻不共:声闻持戒重在身口外表,而不重在内心,故其深度广度不足,菩萨持戒既重身语与小乘共,同时也深知善恶业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内心的动机,故《唯识二十颂》云:“意罚为大罪”,所以在持戒上特重意戒,而不与小乘共。

  “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至“四、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

  此段显示菩萨戒广大殊胜义。其广大有四:1、种种无量学处广大: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摄善利他,种种品类学处,博繁无量,是为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殊胜。2、摄受无量福德广大:菩萨所摄善法,包括世出世间,自利利他,无量无边,种种善行,其所招世出世间所有福德亦无量无边,是为菩萨戒律摄受无量福德殊胜。3、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殊胜:菩萨饶益有情,常常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常起我于一切众生无恩、一切众生于我有恩的荷恩意乐;所修诸波罗蜜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使之获得种种殊胜异熟善果的大志意乐;恒兴以修一切波罗蜜的功德,施与无量众生,使之皆能成就无上菩提的纯善意乐。诸如是等,是为菩萨戒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殊胜。4、建立无上菩提广大殊胜:菩萨所持律仪、摄善法、饶益有情诸戒,能广积无量福德智慧,引生无上菩提的佛果,是为菩萨戒建立无上正等菩提的广大殊胜。以上四方面的殊胜总显菩萨戒律非常广大。

  “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至“是名菩萨所学甚深殊胜”。

  此段显示菩萨戒甚深殊胜义。菩萨为利众生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菩提。此类情景,不是一般常情所能推比,因一般众生有我法执,起贪嗔痴等烦恼,所造杀生等纯属恶业,必招苦果。菩萨破我法执,律仪等三种戒相互贯通,行杀生等是出自大悲大智,纯从利他出发,迥非凡情可比,故是甚深。又诸菩萨以神通力示现变化身语两业,教导有情,止恶修善,转染成净,亦属甚深。如以神力,变现国王,用刀山、剑树、油镬等残酷徒刑,令余有情见而心畏,止恶修善。又诸菩萨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恼诸余有情,令实有情生起净信,重视业报因果,而止恶修善,舍染趋净,终至成熟道业。如是等类不是一般常情可能理解,而必须知是从悲心出发,用方便善巧的妙智,所作化众利他的善举去理解,乃能合拍,故是甚深。

  “由此略说四种殊胜”至“如毗奈耶瞿沙方广契经中说”。

  此段显示从以上差别等四殊胜说明大乘戒学,只是抓纲提要,还有许多殊胜内容,未能详述,学人欲求其详,可取《瞿沙方广契经》究习。

  八、增上心学分

  戒助定生,修定即修止观,故定学即止观学。然定主要是心专注一境,也就是止的意义。佛法的定学着重是依定修观以发慧,单言定不能摄观,止观双运即心之用,故定学玄奘译之为心学。大乘心学内容丰富殊胜,迥异小乘,故《摄论》此分特从六差别以显大乘心学之殊胜。

  六差别者:1、所缘差别,菩萨修止观以大乘教义为所观境,也就是“法随法行”义。2、种种差别,菩萨修定内容非一,约而言之,有大乘光明等四种。3、对治差别,定主要是摄持其心,令不散动,但大乘定力特别殊胜,普能除遣和对治赖耶识中烦恼、所知二障粗重,也就是“以楔出楔”义。4、堪能差别,菩萨常住静虑,故其定学有大堪能,可以随愿往生,虽处入胎、住胎、出胎,而常在定中,心不散乱。5、引发差别,菩萨静虑,有大威力,既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也能引发十种难行的堪能,更能引发修到彼岸,成熟有情,净佛国土等诸大义利。6、作业差别,菩萨静律所作诸业主要是十八变、三化神境智通的活动,同时也包括如前所说修到彼岸,成熟有情,净佛国土诸殊胜作业。

  “如是已说增上戒殊胜,增上心殊胜云何可见?”至“由作业差别故”。

  此段显示大乘增上心学与小乘心学相较,有六差别,并一一列举其名。

  “所缘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至作业差别“引发如是大神通故”。

  此段显示六种差别各别所属之主要内容,文义易解,前已略释,兹不详赘,但于作业差别中十八变略加解释:

  1、振动:依定自在,普能振动村邑聚落、城郭国土,乃至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

  2、炽然:依定自在身上发火,身下注水;身下发火,身上注水。入火界定,举身洞然,遍诸身分出种种焰,青黄赤白,红紫碧绿,颇胝迦色,是名炽然。

  3、遍满:其所发火焰光芒流布各处,能遍满十方世界。

  4、显示:示现下诸恶趣,上诸天界,或余佛土诸佛菩萨种种境界,皆能令其现见现知。

  5、转变:或于地起水胜解,或于水起地胜解,如是乃至于水火风等,转变水火风为地等。色、声、香、味、触等,随欲转变,亦复如是。

  6、往来:随意往来,墙壁山石不能障碍,十方世界来去自由。

  7、卷;8、舒:能卷一切雪山王等如一极微,舒一极微令成雪山。

  9、众像入身:依定自在能将山河大地、草木土石纳入身中。

  10、所往同类:随彼所化各种有情,皆能似彼言音,同彼像貌,如彼名义而为说法。

  11、显;12、隐:于大众前隐没自身,或复显现,令人不测,而化导故。

  13、所作自在:凡所作为都极顺利,无有障碍。

  14、伏他神通:谓诸上地菩萨,其神通力能遍制伏下地菩萨,或声闻、独觉及外道等所有神通。

  15、施辩:于诸有情辩才穷尽能与辩才令不穷尽。

  16、施念:若遇有情于法失念,随即能令其记忆不忘。

  17、施乐:能令听法有情,心生法乐,又能令诸患病受灾有情除病脱灾,身心安乐。

  18、放大光明:或令诸恶趣蒙光息苦,或令威德天人、八部蒙光觉悟,皆来集会,或令余方诸大菩萨皆来集会,成办无量有情利益事故。

  菩萨大乘如意通,除十八变,还有化身、化语、化境的三化,均是大乘禅定所引发的作业,同时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等通的活动,亦是此中作业所摄。

  修习禅定怎样会引发神通呢?主要修习禅定,远离散动,心行平等为基础,再在此上面听闻修神通的教法深入理解,按法作意,生起能随顺神通的种种意想,自会引发神通。《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云:“复次,依止静虑发五通等,云何能发?谓静虑者,已得根本清净静虑,即以如是清净静虑为所依止,于五通增上正法,听闻受持,令善究竟,谓于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别通等,作意思维。复由定地所起作意,了知于义,了知于法,由了知义了知法故,如是如是修治其心,由此修习多修习故,有时有分,发生修果五神通等。又即如是了知于义了知于法,为欲引发诸神通等,修十二想,何等十二?一、轻举想;二、柔软想;三、空界想;四、身心符顺想;五、胜解想;六、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七、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八、光明色相想;九、烦恼所作色变异想;十、解脱想;十一、胜处想;十二、遍处想。”

  神通有凡圣两类,其差别安在?凡夫有我法执,其所修定,但凭作意力,性属有漏,势力亦较低劣。圣者破我法执,其所修定,多属现观,故《瑜伽师地论》主张神通与现观密切相关,现观纯属无漏,故其所成的定慧与神通亦纯属无漏,其势用殊胜,远非有漏之凡通可比。

  大乘小乘所修之定均属无漏,其所引发的神通亦属无漏,其间有何差别?小乘大乘所得现观,所有定境,虽同属无漏,但小乘只破我执断烦恼障,大乘双破我法二执,其所证现观、所得禅定,最极清净,至真至善,故其所发神通,亦至真至善,其势用亦极殊胜,远非小乘所具神通可比。故佛经常谓阿罗汉势力限于中千世界,独觉神通势力限于大千世界,大乘菩萨证初地者,其神通势力达百大千世界,以上诸地菩萨所有神通的威德次第倍增,至佛果果位,其神通势力遍一切世界,无有障碍,由此可见,大乘神通远非小乘所得神通可比。

  “又能引发摄诸难行十难行故。”至“常起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行故。”

  此段显大乘禅定能引发十种难行的堪能。1、自誓难行,菩萨发上成无上佛道,下化无边众生的大宏誓愿,唯大乘人乃能发此大愿,凡定性中、小根人均不能发此誓愿,故是难性。2、不退难行,此大誓愿内容包括极广,行持时间须经撒大阿僧祗劫,令人疲倦而生退堕,唯大乘菩萨大雄无畏,勇往直前,毫不退屈,故称难行。3、不背难行,菩萨悲心广大,若遇行邪有情,知是烦恼为害,而实非有情之过,故对行邪恶众生依然摄受,而不弃舍,故是难行。4、现前难行,菩萨常修忍辱,虽遇怀怨有情现前毁害,心能安忍,毫不抱怨,而反加饶益,远非常人可能,故是难行。5、不染难行,菩萨住世度生,常不为“八风”所动,丝毫不为世法所染,有浩然之气,乃能如此,故是难行。6、胜解难行,菩萨闻大乘甚深难通达的教义,暂时虽未解了,而仍热诚质直,坚信不疑,故是难行。7、通达难行,小乘但能通达人无我理,菩萨既通达人无我理,又能通达法无我理,悟境深远浩瀚,远超凡愚,故是难行。8、随觉难行,菩萨上根利器,于佛所说甚深密意言词,随即觉了,毫不滞碍,非中下根人可能,故是难行。9、不离不染难行,菩萨度生不离世间,而常不为世法所染,故是难行。10、加行难行,大乘从发心直至成佛,经三大阿僧祗劫常修加行无有间断,同时亦能修佛所具无功用行,非具大悲、大智、大勇者决不如是,故是难行。

  “复次,随觉难行中于佛何等秘密言词,彼诸菩萨能随觉了?”至“如于布施,于戒为初慧为后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此段显示随觉难行所摄秘密言词所有类别。先以施为例,如言“云何能行惠施?若诸菩萨无少所施,然于十方无量世界广行惠施。”此类秘密言词,绝不能随文解义,而必须依义不依语进行解了。菩萨度生常怀自他平等意趣,施他即是自施,故无少分行施,具此平等意趣,故常能行施。“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此言菩萨心常安住涅槃,行施亦常在涅槃乐境中,以是义故,常乐布施。“云何菩萨于惠施中深生信解?若朱菩萨不信如来而行布施。”此言菩萨常怀同体大悲,行施是自身分内事,故非相信如来的开导而行布施。“云何菩萨于施策励?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策励。”此言菩萨数数行施,习惯成自然,故不需策励,而自然行施。“云何菩萨于施耽乐?若诸菩萨无有暂时少有所施。”此言菩萨常施、广施,故无暂时少有所施,以是义故,于施耽乐。“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娑洛”是流散义。菩萨心常寂静,不稍流散,以此行施,力量广大。“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殟波陀”是拔除义。菩萨不贪恋财位,故不悭吝,以此行施,远离烦恼杂染,故常清净。“云何菩萨其施究竟?若诸菩萨不住究竟。”菩萨行施穷未来际,无有止竟,故云不住究竟,正因不住究竟,所以其施究竟圆满。“云何菩萨其施自在?若诸菩萨于惠施不自在转。”菩萨行施,降伏悭贪,因此悭贪于中不自在转,以是之故,其施自在。“云何菩萨其施无尽?若诸菩萨不住无尽。”菩萨行施证得圆满无尽增上究竟佛果而不安住,故其施无尽。以上对施所摄密意,皆依义不依语进行随觉,其于戒等诸度,所摄秘密言词,一一皆当作如是解。

  “云何能杀生?若断众生生死流转。”至“若一切处遍行邪性皆如实见。”

  此段显示性罪戒所摄密义言词的随觉内容。“云何能杀生?若断众生生死流转。”断众生的生死流转,即是能杀生。此段所摄密义言词的随觉,亦如前段所说。从文字的反面,依义不依语去理解。菩萨大悲度生,即断众生的生死流转,是杀生义。“云何不与取?若诸有情无有与者自然摄取。”菩萨修道,重视利他,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摄受饶益。“云何欲邪行?若于诸欲了知是邪而修正行。”菩萨于境界欲、分别欲了知是邪行,而常修正行。“云何能妄语?若于妄中能说为妄。”菩萨于诸虚妄相,如实说为虚妄。“云何具戌尼?若能常居最胜空住。”“戌尼”是空常义。菩萨常住最胜空住,也就是住无所得。“云何波鲁师?若善安住所知彼岸。”“波鲁师”密诠住彼岸。菩萨证无住涅槃,故常住彼岸。“云何绮间语?若正说法品类差别。”菩萨说诸法相有种种品类差别,互相间离。“云何能贪欲?若有数数欲自证得无上静虑。”菩萨常常安住无上静虑,爱乐不舍。“云何能嗔恚?若于其心能正憎害一切烦恼。”菩萨知人无我和法无我,故于人于法不生憎恨,唯于恼害有情的烦恼生起憎恨。“云何能邪见?若一切处遍行邪性皆如实见。”菩萨常具般若智慧,于诸邪行,知其为邪,而常起正见,常修正行。

  “甚深佛法者,云何名为甚深佛法,此中应释。”至“是故说名甚深佛法。”

  此段显示甚深言词所摄随觉内容。此中“常住法,是诸佛法。以其法身,是常住故。”至“生在世间,诸世间法不能污故”等十甚深句。一一句都不能直率地随文生解,失如实义,而必须一一从文句的反面或旁面依义不依语去理解,才能如实。若直率地随文生解便是随迷,不是随觉,若能曲折地随义通达不拘文字,便是随觉而非随迷。以是义故,特名甚深。于中诸句论主释之显明易知,兹不详释。

  “又能引发修到彼岸,成熟有情。”至“菩萨等持作业差别。”

  此段显示心学引发内容非但引发以上所述十种难行能行的堪能,而且能引发自身证得到彼岸的大涅槃,引发成熟有情,令其出离解脱的利他功德,更能引发清净佛身佛土的大转依,也就是实现彻底改造人生宇宙的最高理想。此中三点最大的佛果功德,也是增上心学的殊胜作业所摄。

  九、增上慧学分

  此慧学分主要讲大乘加行、根本、后得三无分别智。一般心识缘境,主要靠分别才有所知,为什么大乘智慧不用分别呢?需知一切事物都是识内因缘之所显现,既无实体,亦无定相,故不可用语言文字分别执著。凡夫分别虽有所知,实质上知的是约定俗成所立的假名,丝毫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实质,事物的实质无有,如梦如幻,有而非真,只能离开语言文字分别执著去觉照,所以《心经》说般若的作用是“照见”,离名绝相,破我法执著,内心寂然,而自然明照事物的本性,所以大乘般若智慧名无分别,实质上也就是禅家所讲的“寂照”。直接言思道断,心行处灭,寂照诸法真空本性,即是根本无分别智,也就是实相般若。在根本智的基础上,方便善巧,明照事物的幻相,虽用语言文字有所分别,而知语言文字亦是幻相,用语言文字分别事物亦是如幻非真,无实体可得。由是虽有分别,而无执著,这就是后得无分别智,也就是方便般若。根本后得二智,性是无漏,但证此二智,必须先有一定的实习过程,观我法空,勤修加行,虽欲离文字,而未彻底离名绝相;虽欲无著,而未彻底破除执著,这就是加行无分别智。此智虽名无分别,而性属有漏,但它却是顺趋根本无分别智的方便,虽非现观,而已入现观边,故亦得以无分别智命名。此诸无分别智能断烦恼、所知二障,能引菩提、涅槃二果,是证得佛果的有力条件,故皆得以增上慧学为名。

  此论此分所讲大乘慧学从自性、所依、因缘等十六部分一一以颂文进行阐述,其文组织上的段落次第亦随之而形成,学者随文解义,随义作意思维,随思维所得真理而躬身实践,自会于大乘慧学有殊胜的研究与成就。

  “如是已说增上心殊胜,增上慧殊胜云何可见?”至“应知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殊胜。”

  此段显大乘增上慧学,从自性、所依至甚深十六部分加以详释。此中十六部分义论主自下各用颂文分别显示,详释如后。

  “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相以为自性。”至“应知是名无分别智。”

  此段显示无分别智自性远离五相:1、诸心心所生时必有作意,此无分别智之生,亦有作意,但无分别,是谓之离无作意。2、于意言境浅深推度,是名寻伺。欲界及初禅名有寻有伺地,过是以上二、三、四禅名过有寻有伺地,此无分别智,虽无寻伺而与过有寻有伺地的世间禅有所不同,因此无分别性是无漏,是之谓离过有寻有伺地。3、灭尽定中,想受不行,名想受灭寂静。想受灭、无心定但为圣者息劳倦为用,虽无分别,而用非殊胜,此无分别智,能现观诸法性相,伏断烦恼所知二障,证得转依圣果,与想受灭大有不同,是之谓离想受灭寂静。4、此无分别智与色法有何不同?须知色法是无情之物,顽钝无知,而此无分别智内外明彻,于诸谛理分明觉了,岂与顽钝无知的无情之物同类,是之谓离色自性。5、无分别智虽证诸法真实谛理而是正知正见,如实照了,与对真义有邪知邪见的觉了,大相径庭,是之谓离于真义起异计度。总而言之,无分别智以照为用,与凡夫以知为用相反,显教谓之现观,禅宗谓之寂照。《维摩诘经》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是之谓无分别智的自相。下有显无分别智自性一颂,释义详见此处,不赘。

  “诸菩萨所依,非心而是心,是无分别智,非思议种类。”

  此颂显无分别智依何而生,当知依清净心而生,此清净心是圣者破我法执之所形成,与世俗一般用思量分别的心完全有别,以思量分别的心是世俗有,而圣者的清净心是胜义有,故言“非心而是心”。后句言“非思议种类”即是说此无分别智所依之心,不是有思议分别的世俗心。

  “诸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

  此颂显无分别智生起的因缘,以于正法多闻熏习,及对所闻法义如理作意,进行思维为因为缘。由多闻熏习,引生闻慧,由如理作意,引生思慧。此闻思智,是文字般若,由此能遣除邪知邪见,而随顺我法二空的正知正见,在这基础上,勤修加行,遣相观空,数数修习,自会引生无漏的无分别智,但是这里仅从引生无分别智的增上因缘来说,理实另有无漏法尔智种为其亲因。

  “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是无分别智,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

  此颂显示无分别智所缘的境界,是不可言法性,也就是无我性真如。诸法本性远离名想言说,因名想言说是人们约定俗成假安立有,而诸法从因缘生,如幻非真,无有定性,故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以名实互为客,本不相关之故,故曰离言法性。法性即真如,真如是我法二空的真理,故称之为无我性真如。根本无分别智言思道断,心行处灭,故亲证诸法本性,现观我法二空真如,后得无分别智,虽用语言文字,觉了诸法事相,虽有分别而无执著,于相上见性,有上观空,虽缘法相而时时反照真空本性,故亦是以法性真如为所缘境。

  “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

  此颂显示无分别智行境以何为相。需知凡夫用语言文字分别诸法,是行于有相;菩萨无分别智于所行境纯是无相,也就是远离名言分别执著的清净相。所谓清净相谓无分别智正行境时,既遣有相,复遣无相,更遣遣相之相,所以《瑜伽师地论》说:“又诸菩萨由深入法无我智,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如实知已,达无少法及少品类可起分别,唯取其事,唯取真如,不作是念此是唯事,是唯真如,但行于义。”如是之相,最极清净,即是无分别智所行无相之相。

  “相应自性义,所分别非余,字展转相应,是谓相应义。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

  此二颂显示菩萨无分别智,缘离言法性,达到能所双忘,亲证现观,能观智与所观境如如相应之所以然。世俗用名言文字为能诠,宇宙任何事物为所诠,两者实不相应,只是由字连缀而为名,由名连缀而成句,名与句展转结合便有义生,而实与所诠事物两不相关,而人们迷执此义即是能所相应,实质上毫不相应,这是此中前一颂的内容。菩萨无分别智,言思道断,心行处灭,能观智与所观境,现证现观,如如相应,这是能缘与所缘融合为一的真实相应。因为能诠的名言与所诠的事相同样是彼此不相关,也就是名实互为客,因此能诠所诠俱不可言,这是此中后一颂的含义。当知此二颂本着前言无分别智缘离言法性一颂义而来,前者重在言无分别智所缘境,此二颂主要显离言缘境是智境相融真实的相应。

  “诸菩萨任持,是无分别智,后所得诸行,为进趣增长。”

  王恩洋先生释此颂云:“云何任持?谓由如是无分别智为因,有力任持后得诸善功德,令彼进趣后后胜境增长广大故。如地为依,任持万物,令生住成长等。……由诸菩萨得根本智,知一切法空无我故,本性平等,故能于诸世间不染不著,于出世间不深愿乐,以其大我阿世耶故遍于有情生慈悲心作诸利益,以其诸法阿世耶故遍于诸法不取不舍,由是故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成熟有情生大功德,故诸菩萨后得胜行进趣增长,皆以此智为任持也。”

  “诸菩萨助伴,说为二种道,是无分别智,五到彼岸性。”

  此颂显示菩萨无分别智以施、戒、忍、精进、静虑五波罗蜜多为其助伴。世亲释云:“二种道者,一资粮道,二依止道。资粮道者,谓施、戒、忍及与精进波罗蜜多。依止道者,即是静虑波罗蜜多。由前所说波罗蜜多所生诸善及诸静虑波罗蜜多,无分别智便得生长,此智名慧波罗蜜多。”

  “诸菩萨异熟,于佛二会中,是无分别智,由加行证得。”

  此颂显菩萨异熟果相。由有漏业熏习赖耶,赖耶随引业力变现未来根身、器界名异熟果。业在过去,果在现在,异时而熟;业是善恶,果性无记,异性而熟;业在赖耶识中,运动变异而熟。具此三义,名为异熟。无分别智性属无漏,不直接感异熟果,但能助有漏业使之升华,感殊胜异熟果。菩萨大悲度生,长期在世间教授教诫众生,广积福德,故不同小乘速证涅槃,因此要在成佛无学果位,才完全没有异熟果。菩萨异熟果在何处成就?不即三界,不离三界,故颂言“于佛二会中”。二会者,世亲释云:“谓受用身会中,及变化身会中。若无分别加行转时,于变化身会中受生,受异熟果。若已证得无分别智,于受用身会中受生,受异熟果。为显此义,故复说由加行证得。”

  “诸菩萨等流,于后后生中,是无分别智,自体转增胜。”

  此颂显菩萨等流果相。世出世间善恶染净诸法,各自以前前势力因缘为因,令后后自发势力增长旺盛,同等流出之果,果名等流。菩萨修学无分别智,不断前进,日新月异,后后殊胜,后后殊胜之无分别智,即其前前无分别智的等流果,此果无尽,直至成佛方得圆满。

  “诸菩萨出离,得成办相应,是无分别智,应知于十地。”

  此颂显菩萨出离相。菩萨在资粮、加行二位经初阿僧祗劫,乃得见道登地,生起无漏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与出离相应,名得相应出离;后九地中不断销融粗重依止,直至成佛,入金刚喻定,始将烦恼所知二障习气完全消灭尽净,证得无住大涅槃,而彻底解脱出离,此名成办相应出离。

  “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无分别智,得最上自在。”

  此颂显菩萨修道究竟相。菩萨自觉觉他,经三无数大劫,福德智慧积集圆满,分别俱生所知二障断灭尽净,得大转依。由第八识转大圆镜智,实证自性身,现起自受用身;由第七识转平等性智,现起他受用身度十地菩萨;由第六识转妙观察智,观察诸法自相共相,有情诸根胜劣,广为众生说法度化;由前五识转成所作智,现种种化身,广度迷情,在佛果位三身圆满,乃名菩萨修道究竟,故颂云:“得清净三身”,二释俱云:“如是三身初地名得。成佛究竟,故名清净。”菩萨在究竟位得最上自在。此最上自在有寿、心、众具、业、生、胜解、愿、神力、智、法十种。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种种极重恶,由唯信胜解。”

  此颂显菩萨加行无分别智胜利相。依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修唯识观,依闻思胜解力得无分别智,性是有漏,而与无漏无分别智相随顺、相近似,故亦得无分别智名,由此加行无分别智,通达我法二空及染净因果的真实谛理,身口意业如法如理,于微细罪恶虽未彻底免除,然于三涂恶道的罪行,以及五无间的极重恶皆不造作,这就是加行无分别智所有的胜利。世间上也有学佛究教的人,造极重罪恶者,当知此类人于圣教理,心生异解,没有正知正见,也自无正信,所以在行持上有极重罪恶,需知此类事例绝不能与加行无分别智的造作相提并论。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解脱一切障,得成办相应。”

  此颂显菩萨根本无分别智胜利相。此根本智,实证诸法空性,言思道断,心行处灭,心境清净,故如虚空,不为尘垢所染。菩萨登初地得相应,后后地中得成办相应,对分别俱生我法二执的现行及随眠,完全断除,得大转依,成就大菩提、大涅槃,皆是根本无分别智为其主要的任持。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常行于世间,非世法所染。”

  此颂显后得无分别智胜利相。由得言思道断、心行处灭的根本智后,自然生起用语言文字分别诸法,知其如幻,为利益众生而无执著的后得无分别智,此智性属无漏,犹如虚空,清净无染,虽长期度生处于世间而不为世法所染。世法不越八风:1、利;2、衰;3、誉;4、毁;5、讥;6、称;7、苦;8、乐。凡夫内执有我,外执有法,见利则趋,于衰则避,闻誉则喜,闻毁则忧,称则心高,讥则心忿,于苦怖畏,于乐耽求,颠倒纷纭,莫能自主,心狂意乱,舍本逐末,而常忐忐戚戚,不能自在超脱。菩萨由得真空无我智故,了知万法境界体空,内不执我,外不著物,故能见利不欣,于衰不退,誉称无喜,讥毁无忧,于乐不耽,于苦无畏,悲智宏深而八风不动。

  “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如非哑受义,三智譬如是。

  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义,如非愚受义,三智譬如是。

  如五求受义,如五正受义,如末那受义,三智譬如是。

  如未解于论,求论受法义,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

  此四颂总显加行、根本、后得三无分别智差别相。哑人不能言语,虽欲求领受真实义理,而未遂愿;愚者无知,虽欲求达义理,而未能如愿;前五识缘诸尘境,不缘义理,虽欲求通达义理而不可能;有人读书,虽欲解义,而实未解。此四譬喻皆显加行无分别智相,以加行智虽欲求证真性,而仍未摆脱名言缠缚,仍属有漏,非无漏故。根本智实证现观,言思道断,心行处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不及言语表达,故如哑人正受义,虽有直接感受而不能用言语表达;又如无知愚人正感受义时,不能用言语表达;又如前五识缘理境时仍然不能表达;更如读书,初识义理,默识心通,而不及用言语表达一样。以根本智缘离言法性,远离分别执著故。后得智方便善巧,用语言文字分别事理,知其如幻,虽有分别言说而无执著,能表达自己所证所知的事理而为他人说法,故其行相如善于言词的人领受事理,能为他说;又如聪明有智者,其所感受义理,能善为他说;再如末那为根所生的第六意识,既能分明感受境界,又能善巧方便为人宣说;更如明达事理的学者,阅读经论,既善通义,又善言词为他人解说。如是四颂,每颂初句显加行智,次句显根本智,三句显后得智,譬喻恰如其分,非常生动,学人可以读此而知三智行相的差别。

  “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目,后得智亦尔。

  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于中现色相,后得智亦尔。”

  此颂显根本、后得二智体相差别。闭目、虚空,显根本智无有分别,无所形相。开目、色相,显后得智是有分别,有所形相。是为二智体相差别。世亲释云:“如虚空者,譬如虚空周遍无染,非能分别,非所分别,如是根本无分别智,应知亦尔。遍一切法一味空性,故名周遍。一切诸法所不能染,故名无染。(此显根本智遍证诸法一味性空,而不为一切行染义。)自无分别,是故说名非能分别。亦不为他分别行相,(不为他分别所行相故。)是故说名非所分别。如是应知,无分别智,譬如虚空。现色相者,譬如虚空所现色像,是可分别,如是后得无分别智应知亦尔。是所分别,亦能分别。”

  “如末尼天乐,无思成自事,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

  此颂显无分别智不待思维,不需加功,自然而能于诸法性相亲证现观。如意宝珠及诸天乐,不待功用,不需思维而自然放光照耀及出种种和雅妙音,诸菩萨长期发大愿力,串习种种观空遣相和摄善利他诸胜义事,习惯成自然,不待用力而自然成就其所应作诸义利事,亦同如意宝珠和天乐,不需用力,放光出音,而法尔如是有放光出音妙用。

  “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此二颂显根本无分别智所缘境界,是一切法非一非异,不可分别的甚深谛理。一切诸法皆由识内因缘之所变现,是为缘起。凡由因缘所生之法,如梦如幻,有而非真,故实无生灭,实无变异,实无差别,唯是一相,唯是一无分别之实相。根本无分别智缘此无分别之实相,不即从因缘所生之法,故言“非于此”。然离因缘所生之有为法,必无其所显不可言说分别无相之实相,故根本智所缘实相亦非离缘起有差别之自相法,故言“非余”。加行智依名言分别诸法自相共相,是为有分别智,此根本无分别智与有分别之加行智不同,故言“非智”。然于诸法无分别共相,分明照了,虽是默然寂照,而与无情之色法不同,故又是智。为什么此根本智名无分别呢?因彼所缘之境界,是离言法性,不可分别,故此智亦与之如如相应,亲证现观,能所俱泯,融为一体,故颂言:“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为什么诸法实相无有分别呢?需知一切法皆是内识随因缘力所显现的影相,全无实体可得,如梦中所见内身外器一样。梦中所现自身,在梦时虽有像貌可得,一旦醒来,影相全无,故梦中人即是无人。梦中所见天地日月、山河海洋,在梦境中分明有相显现,一旦醒来,影相全无,故梦中所见的天,即是无天,所见之地,即是无地,所见日月、山河、海洋,即无日月山河海洋。白昼亦是心识随因缘力所现的梦境,故古人常说“人生如梦”,又常被人称之为“大梦”,既然内身外器,无边形相,皆是梦境,当然亦同夜梦一样,人即无人,天即无天,地即无地,日即无日,月即无月,山河海洋即无山河海洋,既实无此一切相,怎样可以分别,故颂言:“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本性云者,即是法尔如是不可分别,既然诸法法尔如是,不可分别,当然人们要得见真,就必须与其本性契合,同样也要来一个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地清净无相如如相应,丝毫无有分别。这就是根本无分别智所以为无分别之由,及得名之故,故颂云:“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

  加行无分别智生起有三原因:1、以本具大乘菩提种性为因,遇善友及正法为其增上缘,因缘和合乃得生起加行无分别智;2、由过去生中修习善根之所引发而生;3、由今生依暖、顶、忍、世第一法,数数修习而内得生。

  “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

  王恩洋先生引世亲释云:“应知世间亦有喜足无分别智,谓诸有情至第一有见为涅槃,便生喜足,作是念言,过此更无所应至处,故名喜足无分别智。无颠倒无分别者,谓声闻等,应知彼等通达真如得无常等四无倒智,无常等四颠倒分别,名无颠倒无分别智。无戏论无分别者,谓诸菩萨,应知菩萨于一切法乃至菩提皆无戏论,应知此智所证真如,过名言路超世智境,由是名不能宣说,诸世间智不能了知。”根本无分别智虽说三种,应知前二皆是假说,菩萨实智唯后一种。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王恩洋先生释云:“此后得智由作用别,说有五种:1、通达思择,从根本智出,审谛思择已能通达真如理故。2、随念思择,从彼出已,随念已得证如智故。当知通达思择,应是法智。随念思择,即类智也。3、安立思择,从是已后,以诸名言安立谛理,为他宣说所证境故。所证真境性离言故,古为他说名为安立。4、和合思择,由根本智出,为更修证此真法界,和合诸法总观皆同此法性故,所谓无性,即总缘智。由此智故,进趣转依。或转依已,重起此智。5、如意思择,此即神通智,由于境界如意转变成金等故,为得如意故起思择。是为三智种类差别。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至“当知无有义,由此亦无识。”

  此中第一颂显鬼、旁生、人、天同见一法,随业识不同,所见境相有异,由此说明唯识无境。第二颂显人们回忆往事和夜梦境,境本实无,而由心现,亦证明唯识无境。第三颂显凡夫执境实有,圣者达境实空,若境是真实,则凡夫执境实有,应成无颠倒智,而证佛果,菩萨达境实空,应成颠倒,不证佛果。然实不如是,由此证明唯识无境,其理真实。第四颂显得自在菩萨和得禅定者,以神通力,对地、水、火、风等随心转变,无不自在,故知唯识无境。第五颂显得简择智菩萨和得定者,随心作意,起某某境,而境随生,分明现前,亦可证明境由识变,唯识无境。第六颂上半显得无分别智,一切境界皆不现前,说明境由心灭,本无实境。下半颂说明一切诸境皆随识变,故境不可得,而能变境之识既是能缘识,同时亦是所缘境,故境不可得,识亦是境,亦不可得,故心境俱空,皆不可分别。《辩中边论》颂云:“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成唯识论》云:“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二论皆显一切诸法无论境与识皆由内因缘之所变现,如幻非真,本性离言,不可分别,既所缘境,皆离言说分别,当然能缘其智亦应随之不可分别而无分别。此中六颂即随前前多颂成立无分别智之所以然,同时亦说明必须有无分别智乃能如实通达唯识性相。

  “般若波罗蜜多与无分别智无有差别”至“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故。”

  此段显无分别智即六度中般若波罗蜜多。如何知然?特引圣言为正。如经言: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非处相应,能于所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故。非处相应者,菩萨无分别智,不与如下五处相应:1、菩萨般若远离我法执著,故不与外道以我执为中心起邪恶慧,是名远离外道我执处。2、菩萨无分别智能所双遣,言思俱泯,故不有未见真如菩萨依名言分析诸法相等,是为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3、菩萨无分别智,所缘境界即无住涅槃,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为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4、小乘但破人我执,断烦恼障,不进破法执,断所知障;菩萨修无分别智, ,双破我法二执,双断烦恼、所知二障,是为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5、小乘无大悲心,恒常安住无余依涅槃,而不拔济一切有情。菩萨修无分别智,不住无余依涅槃,而常兴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广度无边有情,是为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菩萨所得无分别智远离如上五处,以于我执、名相、染净、有空都无分别,由不分别,都无所住,由无所住,真到彼岸。故知无分别智能使施、戒、忍、精进、静虑诸波罗蜜多圆满,而真是般若波罗蜜多。

  “声闻等智与菩萨智有何差别?”至“世出世满中,说此最高远。”

  此段显菩萨般若慧有五相殊胜,超越声闻、独觉所有智慧,是大乘般若与小乘般若的差别。五相殊胜者:1、小乘于蕴、处、界等法,取相分别,菩萨于蕴、处、界等法离名绝相,无有分别。2、菩萨无分别智能全面通达真如,入一切种所知境界,普为度脱一切有情,非如声闻所证所为,但有少分。3、菩萨安住无住大涅槃,非如声闻等,但住无余依涅槃,无大自在。4、菩萨入无余依涅槃,有身有智,非如声闻等入无余依涅槃,身智俱无。5、声闻独觉所证道果有上有容,菩萨无分别智圆满,所证道果,无上无容。最后一颂总显菩萨般若若具如上五种殊胜,无论在世间或出世间都最极高远,无与伦比。

  “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尸罗”至“现有诸有情,不感菩萨施。”

  此最后一段解释疑难,既然菩萨具增上尸罗(戒),有饶益有情部分;增上质多(定)发大神通,成办有情无量利益;增上般若(慧)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利济有情穷未来际,为什么不令有情得大财位,而常见有彼彼人家贫贱穷困呢?答有五因:1、贫贱有情,尤其先悭吝不施所招,因果所定,法尔如是。2、见诸有情贫贱艰苦,往往生厌离想,造诸善业,若施财位,反令放逸,障生善法。3、见诸有情贫贱困厄,能感觉人生是苦,生厌离想,勤求出离,若施财位,反令其耽著五欲,不求出离。4、见诸有情若施财位,反令其助生烦恼,积集不善法因。5、见诸有情不得财位,无力扰恼有情,若得财位,有力作恶,每多行扰恼其他有情的罪恶事。最后一颂,言由上述所举五种原因,故见有诸贫困有情不得菩萨施与财位。

  以上释增上慧学分竟。

  十、彼果断分

  “彼”字指菩萨修增上戒、心、慧三学,依三学所修正行,是为成佛之因。有此殊胜正因,必得与之相应殊胜正果。此果有二:1、由断烦恼、所知二障,所显的诸法真空本性,即是涅槃;2、由转八识成四智,由四智证法、报、化三身,即是大菩提。涅槃即是无有生老病死诸苦,但有大自在、大解脱的殊胜常乐的生活境界。此有四种:1、自性涅槃,谓一切诸法,皆是内因缘力所现的影像,如梦非真,内身外器,均无实法可得,所以一切诸法本性清净,法尔解脱,故《解深密经》云:“一切诸法,从本以来,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2、有余依涅槃,谓声闻、独觉和如来,在证果一生中,破我执,断烦恼障,没有造新有漏业,不新感有漏异熟果,而前业所感有漏业报身(余依)犹在,即是有余依涅槃。3、无余依涅槃,谓声闻、独觉、如来在证果一生中,既断烦恼障,不造有漏业,不续感有漏果,而前业所感的有漏根身亦不存在,这时纯是一种寂灭境界,是为无余依涅槃。4、无住涅槃,此涅槃即是破我法二执,断烦恼所知二障,所显我法二空的真如,由大般若智慧知一切染净诸法皆是内心所现影像,故生即无生,死即无死,由是于有生有灭的有为法上实证无生无灭的无为法,从而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唯有无所住而无不自在、无所住而无不解脱的妙乐境界,此分最后一颂所说“由是于生死,非舍非不舍;亦即于涅槃,非得非不得。”即是无住涅槃的写照。此四涅槃,凡夫有自性涅槃而不能证;二乘无学能证有余依、无余依二涅槃,亦证一分我空真如的自性涅槃;菩萨凡位但具自性涅槃,圣位能证自性涅槃和无住涅槃,而未彻底圆满;唯我佛如来,能圆证此四涅槃,但以无住涅槃为主。

  “如是已说增上慧殊胜,彼果断殊胜云何可见?”至“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

  此段显示菩萨功行圆满,证得转依中的涅槃相。此涅槃即无住涅槃。菩萨大悲度生,故不舍生死;然由大智破我法执,故能断依他起上遍计所执杂染分,同时即证依他起上圆成实性清净分。转舍杂染,转得清净,故此涅槃,得名转依。但杂染是有漏染识所缘之境,清净是无漏净智所缘之境。所缘之境既得转依,能缘方面自然会转染心而为净智,成就菩提上的转依,此种转依与小乘不同,小乘但破我执,断烦恼障,只能转生死得涅槃,不能破法执,故不如大乘转识成智,得大菩提,故小乘所得转依,偏而不中,缺而不圆,不可与大乘转依同日而语。

  “又此转依略有六种”至“于最胜生及三乘中种种调伏方便善巧安立所化诸有情故,是为功德。”

  此段显示大乘涅槃方面的转依,有少分、满分的次第和大乘与小乘在这方面转依的差别。大乘人在资粮、加行二位,依闻思力进行修学,能伏一分杂染势力,增强一份清净势力,为顺趣见道打下有力基础,名损力益能转。从见道至修道位六地通达我法二空的真如本性,伏断烦恼、所知二障多分现行,及部分随眠,名通达转。从七地以加行力使无相观不断现起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别真如。八地修无功用行,使无相观无间现行。九地修四无碍解,使度终生的方便智慧登峰造极。十地以大法智云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圆满法身,以故从七地到十地名修习转,《成唯识论》谓见道位名通达转,修道位中所有九地名修习转,可与此处所说对照研究。小乘所得涅槃名下劣转,大乘所得无住涅槃,名广大转。下劣转存在美中不足,广大转有多功德,故学佛者需学大乘佛法,证得广大转的无住大涅槃。

  “诸凡夫覆真,一向显虚妄。诸菩萨舍妄,一向显真实。

  “应知显不显,真义非真义,转依即解脱,随欲自在行。

  “于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尔时由此证,生死即涅槃。

  “由是于生死,非舍非不舍,亦即于涅槃,非得非不得。”

  此四颂显大乘所证涅槃,最极殊胜。首颂言一切凡夫不达依他起性的真实相圆成实性,由是一向起我法执,显出遍计所执的虚妄相;一切菩萨破除遍计所执的虚妄相,由是一向显出诸法实相,而亲证圆成实性。应知第二颂言菩萨既见真义实证圆成实,即转舍虚妄之遍计所执,而转得涅槃解脱,随心所欲,无不自在。大乘所得自在解脱之涅槃,以何为体?第三颂答言:菩萨于生死涅槃平等观察,生是心所显现之影像,故生即无生;死是心所显现之影像,故死即无死。由是生死二者本性空寂,自性即是涅槃。菩萨既证自性涅槃,即于生死不舍而自舍,亦于涅槃不证而自证。菩萨由得无分别智,实证法空真如,世出世间生死涅槃平等平等,无二无别,故亦不舍生死,不住生死;不舍涅槃,不住涅槃,是之谓“无住大涅槃”。此即第四颂所显示之妙义也。按无住涅槃的实质讲:它就是身心安住在诸法真空本性中的大自在、大解脱、大安乐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至真、至善、至美最高级的理智生活。

  十一、彼果智分

  此分显大乘菩萨所得大菩提果。菩提主要指四智相应心品。四智之用,主要显示法、报、化三身,故《摄论》此分专言三身为彼果智的内容,是藉用显体作如是说。此分所言三身:1、自性身,指法身与自受用身和合而言。因法身是阿赖耶识所转大圆镜智所证诸法实性无为功德所成,自受用身通称报身,是诸菩萨长劫自觉觉他,所积无漏有为功德所成。有为无为二法,一理一事,互不相离,故诸佛具体真身是法、报二身和合为一。故《摄论》此分但从法、报二身融合为一来命名为自性身。2、受用身,指七识所转平等性智,为度十地菩萨所现他受用身而言。3、变化身则指如来成所作智,为度地前加行位菩萨,现千丈大身,度资粮位菩萨、声闻、缘觉、人天有情现丈六金身,度三恶道有情现随类化身等变化身而言。

  此分对诸佛三身从相、证得、自在、依止、摄持、差别、功德、甚深、念、业、明诸佛等十一方面加以显示。论文组成形式即依止十一次第形成十一大段,加上首节列三身名共成十二大段。此中十一大段内容及释义详见于后。

  “如是已说彼果断殊胜,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至“证大菩提,转大法轮,入大涅槃故。”

  此段显示大乘菩提即如来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三种佛身,并略显示三种佛身的殊胜形象及业用。

  “此中说一蕴柁南颂:相、证得、自在,依止及摄持,差别、得、甚深,念、业、明诸佛。”

  此颂总显如来三种佛身,必须从相、证得等十一方面加以显示,乃能曲尽其妙。以下据此十一门,一一广释。

  一、诸佛法身其相怎样,《摄论》此分说法身相略有五种:

  1、转依为相:谓转灭依他起上杂染分相,转得依他起上无漏清净分相。

  2、白法所成为相:谓即六波罗蜜多所得十自在:由施波罗蜜多圆满,得受、心、众具三自在;由戒波罗蜜多圆满,得业、生二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得胜解自在;由精进波罗蜜多圆满得愿自在;由静虑波罗蜜多圆满,得神力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得法、智二种自在。

  3、无二为相:于中有三:①有无无二,遍计所执诸法是无,我法二执破除所显诸法实相是有。②有为无为无二,三杂染法非所为,自在示现常有所为。③异性一性无二,诸佛所依有为无为功德无异,无量有情现正等觉非一。为显此义,特说二颂:“我执不有故,于中无别依”,一切有情由有我执,分别自他各各异性。诸佛法身既无我执,即无自他,如何得有异性分别?即不可说有别依身。若尔,诸佛应是一。“随前能证别,故施设有异”,一切菩萨随其前因各别,故其证果亦各有异。“种性异非虚,圆满无初故”,诸菩萨的种性各各别具,所证佛果亦各各圆满,且无第一初佛,故非一性;可是一真法界名无垢依,是诸佛共所依止,故颂言“无垢依无别”,以是义故,又非异性,总起来看,既不偏一,亦不偏异,故颂言“故非一非多”。

  4、常住为相:法身无为功德是我法二空恒常不变的胜义谛理;受用变化二身,是度无边众生的宏愿所引,广作拔济有情的事业无有穷尽。

  5、不可思议为相:法身系真如实相,必须离言内证,非世间言数譬喻所能论议,亦非一切寻思所行境界,故是不可思议。

  二、诸佛法身怎样证得?《摄论》此分以为菩萨缘大乘总相法境,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生起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通过十地,次第增长,念念消融粗重依止,至究竟位,烦恼、所知二障习气,完全断除,得大转依,证大法身。

  三、诸佛法身所得自在怎样?《摄论》此分主张转有漏色、受、想、行、识五蕴,证得五种自在。1、由转色蕴,证得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2、由转受蕴,证得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3、由转想蕴,证得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4、由转行蕴,证得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5、由转识蕴,证得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

  四、诸佛法身能为几处法依止?《摄论》此分言能为三处依止:1、种种佛住依止,佛以无住涅槃为住,住此涅槃与声闻专住无为法迥别,佛于天住中多住色界四禅天;于圣住中多住空解脱门;于梵住中多住悲无量心,此即如来无住涅槃之住相。此中有二颂:“诸佛证得五性喜,皆由等证自界故”,二空所显真如法界,及无漏智等无边圣法,名佛自界。平等圆满证此自界,名等证自界。由等证自界,诸佛如来得五性喜。“离喜都由不证此,故求喜者应无证”,小乘声闻等所证涅槃僵死无用,故不得五性喜。故大乘人得五性喜必须证此二空所显及无漏智,所形成的佛自界。何等为五性喜呢?“由能无量、及事成,法位、义、德、俱圆满”,由佛能无量,及所作事皆能成办无量,法味圆满无量,义圆满无量,德圆满无量,由是五因生五大喜,故名五性喜。“得喜最胜无过失,诸佛见常无尽故”,超过三界故名最胜,永断烦恼习气,名无过失。诸如来见次前说能无量等最胜无过失喜,穷生死际常无有尽,至无余依大涅槃界亦无有尽,由是发起殊胜大喜。2、种种受用身依止,成熟修道位中诸地菩萨。3、种种变化身依止,成熟胜解行地菩萨及声闻、人天等。

  五、诸佛法身有几佛法之所摄持?《摄论》此分说有六种:1、由清净,转染污的阿赖耶识为清净的无垢识,生起大圆镜智,乃有圆满的法身证得;2、由异熟,由转有漏异熟的色身,成就以四智相应心品为主要内容的无漏业报身;3、由安住,由转众生安住五欲乐,得安住一切智智的活动境界;4、由自在,由转世间农工商宦的摄受业,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5、由言说,由转世间随见闻觉知所起言说戏论,得令一切有请心喜辩说智自在;6、由拔济,由转凡夫为己拔济一切灾横过失,得拔济一切有请所有灾横过失。诸佛法身,由此六佛法之所摄持,此摄持与前依止相反,彼以法身为依止,生起其余的佛法;此由其他佛法摄持力,生起法身所摄种种殊胜义利。

  六、诸佛法身有何差别?《摄论》此分谓诸佛法身,应言有异,应言无异?答意诸佛真如无有差异,依止无别。一切皆为利益安乐一切有请,一切皆同利他为胜,现等正觉般涅槃等种种作业无别。故言无异;无量依身现证等觉,故言有异。法身差别非一非异,受用身差别亦是有异、无异。其意乐及业无量依止无有差别,当言无异。一切世界中诸佛国土众会名号,身量相好,受法乐等,各不相同,当言有异。受用身如是,变化身差别义亦然。

  七、诸佛法身有几功德?《摄论》此分言有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二十功德。此诸功德总以十六颂一一别解。

  解“四无量”颂云:“怜愍诸有情,起和合、远离,常不舍、利乐,四意乐归礼。”此中初句总显四无量,次句中起和合意乐,显慈无量,慈以与乐为义故;“起远离意乐”,显悲无量,悲以拔苦为义故;三句起“常不舍意乐”,显喜无量,喜以有情常得利乐为义故;起“利乐意乐”,显舍无量,舍以欲令有情舍乐受等烦恼随眠为义故。四句显诸佛法身具此四无量义,故当归依礼敬。

  解“解脱、胜处、遍处”颂云:“解脱一切障,牟尼胜世间,智周遍所知,心解脱归礼。”此中初句显如来解脱断烦恼所知障,超过声闻,但有八解脱;次句显示如来胜处,能胜世间一切,超过声闻等,但有八胜处;三句显示如来智慧遍知一切,超过声闻等,但有十遍处。如来具此殊胜解脱、胜处、遍处、应当归依礼敬。

  解“无诤”颂云:“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害烦恼有染,常哀愍归礼。”此颂显如来无诤,胜过声闻等,但令他人于己无诤,而不能灭他人起诤的烦恼。如来大悲度生,不但常修忍辱,于他无诤,而且积极有为,拔除他人一切烦恼,害有染者的烦恼,而不害彼有情,而不害彼有情,如来法身行极大哀愍有情的无诤,应当归依礼敬。

  解“愿智”颂云:“无功用无著,无碍常寂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归礼。”此颂显如来愿智有无功用,无著、无碍、常寂定,于他人一切问难皆能解释五相,超过声闻等所得愿智,随其所愿而入于定,唯能知此,而不知其余。佛即不尔。由无功用智不作功用,如牟尼天乐,随愿能知一切境界。由无著智,于所知境皆无滞故。由无碍智,断烦恼障并习气故。由常寂定,定障断故。如有颂言:“那伽行寂定,那伽坐寂定,那伽住寂定,那伽卧寂定。”由此所发微妙愿智,于一切时善能解释一切问难。

  解“四无碍解”颂云:“于所依能依,所说言及智,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此中“所依”,谓三藏十二部教法,于此教法无碍觉慧名法无碍;“能依”谓所诠义,于诸法义理,无碍觉慧名义无碍,于一切法自相共相无有挂碍;若于其言无碍觉慧,名训词无碍,于诸国土各别境界种种言词随自辗转异想随说无挂碍;若于分析诸法智中无碍觉慧,名辩说无碍,于能辩析诸法智中无挂碍。如来法身具此四无碍解功德,故当归依礼敬。

  解“六神通”颂云:“为彼诸有情,故现知言行,往来及出离,善教者归礼。”颂中初句是总句。现善教是如意通,随所应化故住其所现大神变善教彼故;知言善教是天耳通,听闻远住有义言词,一切音声,如其所应为说法故;知行善教是他心通,知心胜劣善教彼故;知往善教是宿命通,了达过去善教彼故;知来善教是死生智通,了达未来善教彼故;知出离善教是漏尽通,知断烦恼善教彼故。如来法身具此六通,故当归依礼敬。

  解“诸相随好”颂云:“诸众生见尊,皆审知善士,暂见便深信,开导者归礼。”法身是现相好所依,故就相好归礼法身。一切众生见佛身相好光明,皆审知是能说出离法得大善知识,暂见便生净信,而听其开导。

  解“四一切相清净”颂云:“摄受住持舍,现化及变易,等持智自在,随证得归礼。”颂中初句显所依清净,依止静虑如其所欲随乐长短,能于自身摄受弃舍自在;二句显所缘清净,化作种种未曾生色名为现化,转变种种已曾生色成金银等名为变易,于此一切变化品类皆得自在;三句中等持自在,显心清净,随其所欲三摩地门自在而转,一一刹那如其意乐能入诸定;三句中智自在,显智清净,如其所欲托罗尼门任持自在。随顺证得上四清净,故当归依礼敬。

  解“十力”颂云:“方便归依净,及大乘出离,于此诳众生,摧魔者归礼。”初句中“方便”,指讲因果规律的处非处智力;“归依”二字指三世业报智力;“净”字指世间离欲道中三昧禅定解脱智力和出世离欲道所摄余七智力。《瑜伽师地论》释十力云:“谓诸如来初成佛时,先起处非处智力观察诸法,建立一切无倒因果。既观察已,次起自业智力。若有希求即于欲界同分界中可爱,殊胜异熟果者,方便为说令其远离诸不善业,令其现行所有善业。次起静虑解脱等持不善业,令其现行所有善业。次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若诸有情希求世间离欲道者,与其教授,令彼趣向世间离欲,令彼获得如实之道。次起所余如来十力。若诸有情希求出离欲法者,如应为说趣出世间离欲之道。谓于此中先起根胜劣智力,如实观察希求出离欲者根。次起种种胜解智力,如实观察彼根为先所有意乐。次起种种界智力,如实观察意乐为先所有随眠。如是了知彼根意乐及随眠已,次起遍趣行智力,如其所应,次于所缘趣入门中而得趣入。次起宿住随念智力,及死生智力。彼由如应所缘趣入门加行摄住心已,净修行已,为说中道,令其远离萨迦耶见以为根本,常断边执。为令永断一切烦恼。从此后起漏净智力,若有如是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虽未永断一切烦恼,而由获得不现行故,起不作作增上慢者,令其舍离此增上慢。如是出世离欲道所摄诸力,不仅是二乘解脱证道,而且也属大乘出离证道,故颂言:“及大乘出离”。如是十力强有力地摧伏外道,对因果规律,业报酬引,及出离解脱道的邪见邪说。故学人对此当归依礼敬。

  解“四无畏”颂云:“能说智及断,出离能障碍,自他利非余,外道伏归礼。”王恩洋先生释云:“能说智者,谓佛诚言:我是真实诸漏尽者,即是烦恼诸漏永尽。如是二种,依自利说。能说出离者,谓佛诚言:“我为弟子说出离法,真实出离。能说能障碍者,谓佛诚言,我为弟子说能障法,真实能碍。如是二种,依利他说。如是四种名自他利。非余外道伏者,显离怖畏释无畏义。非余外道所能降伏,是故无畏。”具此四无畏真实功德,故当归依礼敬。

  解“不护、念住”颂云:“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如来处大众中,具足威仪,德相庄严,能伏他说,三业清净,不须藏护,名三不护。如来教授,教诫学徒,对恭敬听受者,不加赞喜;对不恭敬听受者,不加呵怒,弟子众中善住念故,远离爱挂,名三念住。由此无护无忘失,能善摄御诸弟子众,故当归依礼敬。

  解“拔除习气”颂云:“遍一切行住,无非圆智事,一切时遍知,实义者归礼。”如来遍行于村邑、聚落、长途林下往来住息,皆为智慧之所支配,一切如理如律,以其永断烦恼习气,随时随处,自无放逸,与小乘人但断烦恼现行,未永拔习气,三业不彻底清净者不同。如来无论何时何处,皆有真实智慧的具体表现,迥与外道俗徒,外强中干,伪装有德者不同。故如来是实义者,须当归依礼敬。

  解“无忘失法”颂云:“诸有情利乐,所作不过时,所作常无虚,无忘失归礼。”如来化度一切有情时,必须相时治宜,决不失误时机,如有颂言:“譬如大海水,奔潮必应时,佛哀愍众生,赴感常无失。”如来度众事,不但不失时机,而且重视成效,决不唐捐其功,故言所作常无虚,也就是“布教十德”中所说“成就功德”。如来具此无忘失德,故当归依礼敬。

  解“十八不共佛法”颂云:“由行及由证,由智及由业,于一切二乘,最胜者归礼。”颂中初问所说“由行”指十八不共佛法中身无失、语无失、意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已舍六法;初句中“由证”指十八不共佛法中欲无退、念无退、愿无退、慧无退、解脱无退、解脱知见无退六法;次句中“由证”指十八不共佛法中欲无退、念无退、愿无退、慧无退、解脱无退、解脱知见无退六法;次句中“由智”指十八不共佛法中一切身业随智慧转、一切语业随智慧转、一切意业随智慧转三法;“由业”指十八不共法中知过去世无碍、知现在世无碍、知未来世无碍三法。此十八法唯如来所具,超越声闻、独觉二乘,故名不共。此不共佛法最极殊胜,故当归依礼敬。

  解“一切相妙智”颂云:“由三身至得,具相大菩提,由一切处他疑,由能断归礼。”此中所说一切相主要指如来自性、受用、变化三身,以及大菩提所具诸相。菩提所具诸相指一切无为功德相、有为功德相、能证此诸功德所有三十七菩提分法、六波罗蜜等道相、种种所断烦恼障与种种所知相障,度化众生时所建立一切教法相。此等诸相总为大菩提所具的一切相。此一切相皆是如来根本、后得二妙智所行境界,故名一切相妙智。如是妙智功德,最极殊胜,故当归依礼敬。

  如来法身与上述二十种功德相应外,还与自性、因、果、业、相应、转功能相应六法相应。下有二颂,说明此六法功德相应的具体内容。

  “尊成实胜义(法身以真如法性为其自性),一切地皆处(法身之因),至诸众生上(法身之果),解脱诸有情(法身之业)。无尽无等德相应(法身所具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佛法等无尽功德,与法身相应),现世间(如来变化身)及众会(受用身),可见(此二身皆有色相可见,名转功德相应),非见人天等(如来具实义法身,无有色相,故非人天等所见)。

  八、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相如何?《摄论》此分以十二颂显。

  “佛无生为生,亦无住为住,诸事无功用,第四食为食。”

  世亲释云:“此中一颂,显示生住业住甚深。佛无生为生者,显生甚深,以诸如来无业烦恼同诸凡愚所造作生,故名无生。然有与此相违之生,其相难了,名生甚深。亦无住为住者,显住甚深,无住涅槃以为住处,如是涅槃名住甚深。诸事无功用者,显业甚深,以诸如来无功用业一切等故名业甚深。第四食为食者,显住甚深,以佛所食是不清净依止住等四种食中第四食。四种食者:一、不净依止食,谓段等四食,令欲缠有情不净依止而得住故。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触等三食,令色无色缠有情净不净依止而得住故。由此依止已离下一地诸烦恼故,说名为净。未离上地诸烦恼故,说名不净。是故名净不净依止。如是依止由触意思识食而住,除其段食。三、一向依止住食,谓段等四食,令声闻等清净依止而得住故。四、唯示现依止住食,谓即四食诸佛示现受之得住,是故诸佛食此第四示现住食,为令能施诸有情类净信为因福德增长,虽现受食不作食事。如来食时诸天受取施佛意许诸余有情,由此因故彼有情类速证菩提。如是一切,应知总说为一甚深。”

  “无异亦无量,无数量一业,不坚业坚业,诸佛具三身。”

  此颂显安立数业甚深。初句显安立甚深,诸佛法身无差别故,说名无异;无量依止现等觉故,说名无量。次句显数甚深,佛虽无量,而同度众生一业,是故甚深。后二句显诸佛法身,其业恒常坚住,受用变化二身,随缘示现,其业不坚住。同是一佛,而其业随三身差别,亦是甚深。

  “现等觉非有,一切觉非无,一一念无量,有非有所显。”

  此颂显现等觉甚深。王恩洋先生释云:“现等觉非有者,谓非有实我实法现等正觉,此如经云:‘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觉非无者,此显一切依他起法五蕴假者现等正觉,非是无故。此如经说:‘燃灯佛与我授记,作如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一一念无量者,此显一切觉非正义也。所以者何?以一一念中,无边世界,有无量菩萨现等觉故。有非有所显者,谓此如来法身现等正觉有及非有之所显现,非有实我实法现等正觉故,亦非一切觉都无故。此如经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又云,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亦可如来现等正觉,不如凡愚执有无相,实证真如,离相分别,故云有非有所显也。

  “非染非离染,由欲得出离,了知欲无欲,悟入欲法性。”

  此颂显示离欲甚深。世亲释云:“非染非离染者,贪欲无故,说名非染。以无染故,离染亦无。所以者何?贪染若有,可有离染。染既是无,故无离染。由欲得出离者,由伏断贪缠,留贪随眠,故得究竟出离。若不离随眠,应同声闻等入般涅槃故,了知欲无欲,悟入欲法性者,了知遍计所执贪欲无贪欲性,即能悟入欲法真如。”贪欲是染法,然彼从缘生,其性本空,故于欲上得见无欲,也就是于染上离染,诸佛以般若智慧观照,明欲性本空,不离欲而欲自离,不断染而自断。

  “诸佛过诸蕴,安住诸蕴中,与彼非一异,不舍而善寂。”

  此颂显断蕴甚深。诸佛依无漏五蕴超过世间有取五蕴,常恒安住五蕴之本性中,五蕴之性与五蕴法非一非异,故诸佛不离诸蕴,而住诸蕴本性中,正是不舍诸蕴而常寂然不动,《心经》所谓“依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恰是此中甚深义。

  “诸佛事相杂,犹如大海水,我已现当作,他利无是思。”

  此颂显成熟甚深。一切诸佛皆以度众生为事,纵横交错,和合相杂,如大海水,百川会合,融为一聚。于过现未三世利益诸有情事,任运随缘,不待思维,不由功用,自然成熟一切佛法,及诸有情,故名甚深。

  “众生罪不现,如月于破器,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

  此颂显显现甚深。诸佛法身常现不灭,其所说教法,三藏十二部经广为流布,然众生不见佛法身显现,是众生过,此如天上有月,破器无水,故不现月,众生心中无有定水,法身无能应现是众生过非法身常住不现。又如中天皎日,光照万方而盲者不见一样。众生不见法身,而法身常存,故是甚深。

  “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此未曾非有,诸佛身常故。”

  此颂显现等觉涅槃甚深。如来成熟有情,故显正等觉;有情既已成熟,即入涅槃,如是现等觉入涅槃相,如世间火,有处燃烧,有处熄灭,无常无定,此是应化身相,非法身相,以佛法身常住不变故,是为现等觉与入涅槃的甚深义。

  “佛于非圣法,人趣及恶趣,非梵行法中,最胜自体住。”

  此颂显住甚深。圣住、天住、梵住名最胜自体住。佛缘非圣诸不善法,住空、无愿、无相诸圣住中。佛缘人趣恶趣,住诸静虑等至诸天住中。佛缘非梵行法,住慈悲喜舍诸梵住中。是故说佛最胜自体住。如是天住、梵住、圣住的结合,恰正是无住涅槃相,故名住甚深。

  “佛一切处,亦不行一处,于一切身现,非六根所行。”

  此颂显自体甚深。初句显佛后得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一切诸法;次句显佛根本智言忘虑绝,不行一处;后二句显佛三身皆以无漏智指导下所行,非如凡愚但依六根而行。

  “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

  此颂显断烦恼甚深。菩萨修行但伏烦恼现行,而不灭其随眠,如以咒伏病毒之现行,而不尽灭毒之自体。为什么这样?以菩萨大悲留惑度生,至成佛时方尽一切烦恼习气,必须这样才能成就如来一切智智。

  “烦恼成觉分,生死为涅槃,具大方便故,诸佛不思议。”

  此颂显不可思议甚深。烦恼生死皆属有为法,其相虽属染属苦,而皆由自心随业力所现之影相,无实自体,菩萨以大方便智慧,观烦恼性空,即生无漏智慧,观生死性空,即证自性涅槃。故佛典常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其中妙义无穷,故是甚深。

  “应知如是所说甚深有十二种”一段,总结前文十二种甚深义,不释自相。

  九、诸佛法身伟大殊胜,学人应如何思念法身伟大殊胜,从而努力勤修正道,以期成就佛果,证得法身呢?论文对此说有七种念:1、念佛神通广大,极为自在;于中有一问题,诸佛有大自在,为何不能以神通力使诸有情不自勤修正道,而自然成佛呢?为释此疑,特以一颂显有四点原故,诸佛不能以神通力使有情不用功力自然成佛。①由烦恼、业力、果报三障于一时间障未渐净,非是法器,佛不能度;②有一类有情,不具佛种性,无成佛因;③由多生串习某染污业,由同类因引等流果,佛不能改转其造作;④由决定异熟业,感决定异熟果,佛不能转其定业定报。有此四因,凡愚成佛者必须自身努力修学为主,诸佛圣者只能作助缘,不能作主因,故佛于众生成佛问题上,无大自在。2、应思念如来法身是以常住不变真如为体。3、应思念如来全离烦恼所知二障缠缚,纯洁无罪;4、应思念如来不由功力,而自然造作无边佛事;5、应思念如来有大富乐,具备众宝庄严清净佛土;6、应思念如来变化身度生处世,不为世法所染的最极清净;7、应思念如来长期度生,能成熟无边有情的雄伟事业。次有二颂总结以上七念,颂中“属自心”,指自在圆满;“具常住”指常住圆满;“清净”指最胜无罪圆满;“无功用”指无功用圆满;“能施有情大法乐”指受大富乐圆满;“遍行无依止”指离诸染污圆满;“平等利多生”指能成大事圆满。如是七念诸学佛者当常对如来法身时时生起,自能勤修六度,广种净因,而成大觉。

  “复次,诸佛清净佛土相云何应知”一段,显如来佛土最极严净,有十八圆满:1、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显色圆满);2、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形色圆满);3、周圆无际,其量难测(分量圆满);4、超过三界所行之处(方所圆满);5、胜出世间善根所起(因圆满);6、最极自在净识为相(果圆满);7、如来所都(主圆满);8、诸大菩萨众所云集(辅翼圆满);9、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从(眷属圆满);10、广大法味喜乐所持(任持圆满);11、现作众生一切义利(事业圆满);12、除一切烦恼缠垢(摄益圆满);13、远离众魔(无畏圆满);14、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住处圆满);15、大念慧行以为游路(路圆满);16、大止妙观以为所乘(乘圆满);17、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如门(门圆满);18、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所建立大宫殿中(依持圆满)。

  身为正报,土为依报,有身必有土,故上言清净佛身,此言清净佛土。如来法报二身融合为一的佛身所依的净土至极微妙,远离言说分别,唯佛与佛乃能互知互见。他受用身度圣位菩萨,其所依净土亦极微妙,然可知见。此论所引净土相,即指上述具十八圆满的他受用净土而言。佛与诸大菩萨居此净土,一向净妙、安乐、无罪、自在,故亦是佛之净土。

  十、佛身作业。此论说如来法界(法身)于一切时能作五业:1、救济有情盲、聋、狂等灾横为业;2、拔济恶趣,令出不善趣,生诸善趣为业;3、拔济非方便行的外道,令舍邪行,归趣正行为业;4、救济有萨迦耶见的凡夫有情,令其破我执、断烦恼得出离为业;5、救济不定种性的二乘人,令其舍小转大,修菩萨行为业。如是五业,诸佛平等,不同凡夫,由五因故,其所作业皆有差异,为显此义,特说一颂。颂中所说:1、因别:凡夫因异熟因各别,或生人天善趣,或生三涂恶趣,其所作业各别;2、依别:依谓身体,众生随身形不同,其作业亦异;3、事别:世间商贾工艺农作种种事别,故业有异;4、性别:性谓意趣,由志愿不同,故业有异;5、行别:行谓功用,由所作功用勤惰多少巧拙不同,而业有异。诸佛无此五因,故所作业一切平等。

  十一、明诸佛。诸佛义理,至极博大精深,又极微妙,其中奥蕴必须说明,故此论特从七方面加以说明:

  1、佛说一乘奥义,论以二颂说明,初颂言如来为引摄不定种性的二乘人,令其舍小转大,同时又任持大乘人中具不定种性者,畏佛道难成,生退堕想,为救菩萨生退堕想者,说法是一乘,令其信心坚固无退,总之佛说一乘法,为对治不定种性而特作是论。二颂中以八因说法是一乘:①法等:法性真如,大小三乘平等共俱;②无我等:谓三乘有情皆具无我;③解脱等:无论大乘小乘同断烦恼证得解脱;④性不同:由不定种性声闻、独觉终当舍于二乘,得成佛果;⑤因⑥因得二意乐,其一为摄取平等意乐:诸佛摄取有情以为一体;其二为法性平等意乐:小乘大乘皆具平等法性;⑦化因:诸佛为度小乘人亦化现声闻独觉同类相引;⑧究竟:佛乘最为究竟,依究竟义故说一乘。佛说一乘法之理,除上述二颂义外,还有最根本的一理,主要是人生宇宙的绝对真理只有一个,就是唯识。如来特依唯识性,也就是一真法界,说法是一乘,因为真理只有一,体现真理的正道也只有一。佛法是改造人生宇宙,实现最高理想的正道,故法只有一乘,也就是大乘一实相印。

  2、成佛有多,颂云:

  “一界中无二,同时无量圆,次第转非理,故成有多佛。”

  于一大千世界中,在一定时间内,唯一如来主教,故佛是一;可是有无量菩萨同时发心、同时修行、同时资粮圆满,故虽一佛身现正等觉,而实有无量诸佛共同示现一身布教度生,故外表上见是一佛,而实质上是多佛集中示现一身。有人说:既是多佛,何故不先后次第现正等觉,而于一时集中一身,示成佛相?答言:次第转非理。因有多菩萨发心修行,圆满佛果,彼此同时,理不应有先后次第示成佛相,所以说成佛有多。

  3、诸佛毕竟涅槃,毕竟不涅槃。诸佛已断一切烦恼、染业、异熟诸障现行及随眠,故是毕竟涅槃;但是佛随因地所发度众生大愿无有尽期,因而广度众生作业亦无竟期,故是毕竟不涅槃。也可说言诸佛现八相成道的变化身,有如无余依涅槃相,而诸佛自性身前前无始,后后无终,永恒常存,故无毕竟入涅槃相。

  4、受用、变化身非自性身,本性于此,先以六因显示受用身非自性身:①受用身有色相可见,自性身不尔;②受用身有无量佛会差别可见,自性身不尔;③受用身随能见者胜解不同形相有异,自性身不尔;④谓一受用身,非但众多所化所见有别,即一能见前后所见有变动,自性身不尔;⑤受用身有菩萨声闻及诸天等种种众会间杂相,自性身不尔;⑥受用身系第七末那识转平等性智所现,自性身是阿赖耶识转大圆镜智所得。由此中六因,可见受用身决定非自性身。

  变化身非自性身,本论以八因加以说明:①菩萨长劫修行,得不退定,直趣佛果,得自性身;今变化身从睹史多天退,下生人间,故是示现,非自性身。②菩萨长劫修行,精通五明,直至成佛,得自性身,于诸明处方便巧会,恒无减退;而变化身为导有情,示现学习书数工巧等世论,故非自性身。③诸菩萨从久远来,深知恶说善说法教,明辨邪正是非;而辩变化身为导有情,示现往外道所学习,故非自性身。④诸菩萨从久远来常修正行,直至成佛,得自性身;而变化身为导有情,示现修外道苦行,故非自性身。⑤菩萨成佛得自性身,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于十方世界现无量身,广度十方世界有情;而变化身但于南赡部洲一处现等正觉说法度生,故非自性身。⑥若有难言:南赡部洲所成如来,是佛真身,其余诸洲所有诸佛才是示现。此说非理。若言南赡部洲是佛真身,其余诸洲所成佛身才是化现,那么佛在睹史多天证果是其真身,其余四大洲中佛化身示现处,方为如理,今不如是,故所难言,理不成立,由此可见,变化身决非自性身。⑦王恩洋先生释云:“彼复难言,非无教理,如经中言无二如来俱时出现。若许一切赡部洲中同时多佛平等平等出现于世,便违彼经。为释此难,故复说言,虽有变化,而不违彼无二如来出现世言等。由一四洲,摄一世界,于此世界于一时中无二佛出,犹如经说无二轮王同时出世,非千洲等。于千洲等,有多轮王同时出世故。诸佛亦尔,故不为难。次有一颂显示诸佛化现等觉。二释俱云:佛微细化身从观史天下入母胎等,即于彼时化和舍利子等多声闻众,其相各异,入自母胎,出生等事,为欲显示一切种觉是尊胜故,佛作是化。”⑧诸佛自性身悲愿无尽,度生无尽,故无毕竟入无余依涅槃相;而变化身化事既毕,便示现入涅槃相,故变化身非自性身。

  5、释法身常住义,受用身与变化身均是随缘示现,其相无常,然经言佛身常住,有何密义?当知佛身常住主要以真如为体的自性身说,真如无为常如不变故。其次受用身与变化身由佛大悲愿力常常示现,无有终结,所作佛事亦无竟期,亦寓有常住义。

  6、诸佛世尊所现化身非毕竟住,此论以六因加以说明,文义易解,不须详释,后有二颂总结六因,如文可解。

  7、“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不应为得更作功用,此中有颂:佛得无别无量因,有情若舍勤功用,证得恒时不成因,断如是因不应理。”

  王恩洋先生综合世亲、无性两释而别作出深入浅出之释云:“或有难言: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不应为得更作功用。所以者何?诸佛法身,无别无量,皆为普度无量有情,吾人应得受彼度脱自然成佛,何须更劳别作功用?又彼诸佛具足无量大悲愿力,及能具足成办一切有情义利,何须吾人更作功用,为利众生,修菩萨行,为释此难,故说彼颂。佛得无别无量因者,谓一切佛皆由大悲愿力发勤精进,六度四摄,三大阿僧祗劫修诸难行苦行,度诸有情作诸功德,以是为因乃证得于圆满法身。如是有情如欲如佛证彼果者,亦当学彼发勤精进,修诸胜因,乃得彼果。如非然者,舍勤功用而欲依赖诸佛,不起悲愿舍菩萨行,自然证得诸佛法身,此于恒时不成因也。既佛于我不成于因,我乃断彼勤功用因而欲自然成佛,无是理也。故云断如是因不应理。若尔,诸佛于有情作何因耶?曰:作增上因。由彼示教而修习故,依彼修行而证得故,即为诸佛已度有情。故求佛果者,当如佛发心而发心,如佛修行而修行,发勤精进坚固炽然,彼既丈夫我亦如是,如是乃为真实菩萨,乃于无上正等菩提得成就也。由是乃知我佛如来不同异教上帝主宰,亦以是知求菩提者,不可全仗他力,要当悲愿宏深奋发有为,特立独行,普度一切,斯有济也。”此中一颂,指出证得佛果有正反两面之因,其正面为证得因,其反面为证得不成因。诸佛在因地必须发宏誓愿,起大悲心,勤修四摄六度,大雄无畏,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顿悟渐修两相结合,功行圆满,乃能转依成佛。学佛者必须学佛之所学,修佛之所修,勇猛精进,勤学勤修无上乘法,对于证得佛果,乃有把握,是为“证得因”。若学人舍此成佛正行,而欲藉佛强大悲愿智通(此仅能起增上缘之外力),以求成就佛果,是舍本逐末,决难如愿,是为此中“证得不成因”。凡学佛者必须对《摄论》最后所提成佛之因,熟读深思,掌握其主要关键,对证得因拳拳服膺,乃能功不唐捐,终证菩提。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释究竟。”

  世亲云:“正趣大乘制造无量殊胜论者轨范世亲,略释究竟。”本人辄谓大乘教义汪洋浩瀚,极难通达,《摄论》条分缕析,令读者有门可入,有径可通,功德巍巍,不可思议!近年乘省院课徒之便,随写讲义作释,书成之日,欢喜踊跃,欣庆至极,爰赋绝句以为之赞,其词曰:

  大乘妙法广难通,摄论条分建伟功。

  学者据兹勤诵习,攀登无上菩提峰。

  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释成于四川省佛学院

-----------------------------------------------------------------------------------------------------------------

更多唐仲容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