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耳根圆通章 第十三集


2014/9/4    热度:264   

 海云继梦法师:耳根圆通章 第十三集 

   海云继梦和上

  今天佛教界之所以到末法,要到无法的阶段,就在那边乱剪贴,用大脑乱剪贴。

  大概在十年前,有个初学,大概也学不久,我想三五年一定有啦,也是属于很精进的,他就告诉我:“《楞严经》要赶快修。”我说:“为什么?”“因为第一部被灭的就是《楞严经》。”我说:“被谁灭?”“到时候,你知道那个印刷都印不出来。”我说:“你去死啦。”印刷会印不出来?那不知道从哪一个大德那边……所以我说这不叫大德那叫大竹(台语竹与德同音),不是大德,孟宗竹的大竹。怎么会是这种讲法呢?但是这一个我们认为都无所谓,它只是一个枝末,冰山一角。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你要特别注意,你不要光是文字中剪来剪去,用文字剪来剪去法就灭了,你放心,所以我们一再跟你讲,你要去找到那个实体,真实的是什么?

  现在,我们在跟各位讲的是整个结构当中的那一个结构而已,皮肉都还没讲,大的格局还没跟你讲。假如要讲法界三观,那你就知道,三法印怎么样子转到空性一法印来,那空性一法印又怎么转入人性,人性又怎么转入到人情味,那一脉的变化那你可不知道了。从真空绝相观到理事无碍观,理事无碍观又到事事无碍观,那是什么?那个变化在哪里?都不知道啊,就是语言文字在那边转来转去,怎么会转到佛法里面去?你完全转不到位。

  所以我们希望每一个人在修行的时候——修行,你不是做知识。有些人他当学者我们也会鼓励他进到禅堂、进到佛堂,参加一点活动。就是有些人他办学问,什么都不去,自己在那边乱搞瞎搞,一定出问题。你要进来一下,那你才知道“为什么修行人都在创造第一手资料?”“为什么这些修行人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哲学家?”你到三民书局去看看,世界一百位哲学家,你看在中国所选的每一个都是出家人,为什么?你就要知道说这些出家人的那个亲身体验的那个体验是多么的重要!那你今天要修行了,要讲体验的东西,绝对不是你口头语言接来接去就可以,这个先弄清楚。

  我们昨天讲到“入流亡所”,这个地方我们要跟各位讲的(内容)没那么容易讲。就是你前面要先拣别清楚,你那个心境不先调好、心态不健全,你根本没办法碰。心态有两个:一个是很高兴的,来到这里像看偶像一样,“刘德华讲的都对”,你不要把我当刘德华;“林志玲讲的都对”,还好,我不是女生。像偶像崇拜的时候,他讲什么都对,他打个喷嚏也很好!那你什么也没听到,你听不到真的,因为你变成偶像的话,就跟影歌星一样,没用了,你听不到东西了。你要很真诚地去接受那个真理,不是你看我对眼那我讲的都对,那就完了,不能这个样子。那个人我很讨厌,但人家讲的是对,我还是接纳,讨厌归讨厌。可是真理呀,你要有这种情况,你不能够说不看真理只看人,那你就依人不依法,那不对。另外一种状况,是那情境心境很恶劣,你什么也听不进去,听进去也没用,那就皮皮的过去了,那不起作用的。

  那两个心境一定要除掉。我们跟各位讲说,你在人生中情绪很高、情绪很低的时候,不要做任何决定,只有错误。你一做了决定以后,你要后悔就来不及了,你已经决定了。所以我们说为什么离婚,你离了就昏,为什么什么昏倒,你在情绪最低的时候盖章,那你一盖下去就完了,等后悔“哎呀,不该”,不该,已经离了,不该?所以假戏真做的很多,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你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你没有办法接纳,真理给你也没有用。

  而且你就最容易对号入座:人家在讲真理跟你也没关系,你也万箭穿心哪,通通射到你这边来了,都在说你了,因为你的心境就这样啊。我们在讲修行在讲心性的东西就有缺点要改,有优点要学。你看,情绪好的时候人家讲有优点要学,你看都在说我,我都是优点,情绪不好的时候有缺点要改,你看都在说我!没人说你,只是人家讲这样子而已,跟你有什么关系?所以你要进禅堂,还没进禅堂之前自己先调好,调好以后再进禅堂。

  那个时候,你自己在打坐的时候,那个心境、那个尘境要怎么出现,你才有办法掌握。所以我们常常入座的时候会有这种情况:这只香完了,完了归完了,还是要坐,因为你已经知道你的情绪不稳。不稳那个时候就是调心、调气、调心的时候,要调进来。看我功夫够不够,我几分钟调进来?本来三分钟可以的现在三十分了还调不好,也调到那个地方而已再也进不去。情绪很不好的时候会有,那个应该不多。修行人常有这种状况啊!那你根本就没修,情绪会有变化你就一直在变异念那边,你连善恶念都进不来,那怎么到生灭念呢?哪有可能修行呢,所以当你那个情绪一直在起伏的时候,你别想,你只要好好做人不造业、不堕落、不入三恶道,那就叫做阿弥陀佛。所以情绪一定要调好,修行人假如一直还有情绪,那不叫修行人。这个先弄好。

  弄好以后你才能知道什么叫入流,因为你做了,这个时候你一直调到这个地方。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要入流,大概三个月,所以你说“我才接触”,你不用担心;一个层次比较低的,差不多一年;身心健康再差的人,三年;一定会过会到这里来。那么你假如一直在那里被波动,环境一直波动你,譬如说事业一直缠绕着你,放不下;子女有特别状况,你也放不下;这种情况你一直没办法入流,你一直在变异念跟善恶念那边,你不可能到生灭念这边来。有些人三不五时,半年一年发作一次,这个大概都是人格有问题,这是他福报大,所以他有权利发作,因为他有福报就可以发作,那个不算,那个再怎么修都进不来。不是佛门不欢迎你,是你自己无法进佛门。你不要以为说我们谈到这里都在说你,没有那回事,是你自己的问题。

  那么入流这个部分,现在我们要讲到最微细的这个部分了。那声尘你要抓不到的话,你就只有在善恶念那里。声尘,你要抓到的是水声,那就变水尘了,那不是水声,要留意到这里。那你说狗叫,那是狗尘,那也不是声尘,留意!这个你要怎么去分别,我们叫“综合法尘”,你要有办法把它除掉。这个是假如从修行技术面来讲,这是真正的资粮道,前行的功夫。这“综合法尘”你不除掉,你没有办法到六尘的元素里面来,六尘的元素你抓不到你怎么去参?所以这一个要领我们很期望你真的能够好好去训练这些,好好去训练。

  再怎么讲,回过头来还是到你人格性的问题来,你这个调整好,要掌握到这里,你才分辨的出来,要不然坐下去你都是“综合法尘”,既不是法尘,也不是五尘,是“综合法尘”。有的是从意识形态来的“法尘的综合法尘”,那你就更扯不清楚了,你坐在那边“就是这样、就是那样”,都你想的,你没有听到对方的声音,都是你自己的声音发出来的。这个时候你就很容易产生有个声音在告诉我,然后那个声音说“我是文殊师利菩萨、我是观世音菩萨”,大概这两个最多了。从来没有普贤菩萨告诉人家什么,因为你也不认识他,你的潜意识跟意识流里没有;你也不敢说地藏菩萨告诉你,因为你吓就死了;要不然就是大智的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你的,要不然就是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告诉你的,所以你看一贯道出来都是济公跟他说的,因为那是你意识流里头的法尘起作用的综合法尘。我们跟各位讲说你最好少碰这些,你也碰不到啊,要碰到你也不认识,反正他就起作用就对了,所以这些我们都跟你讲叫做“鬼通”,那“法尘的综合法尘”是你意识流里头的东西去跟鬼道相结合的。鬼,不是有一只鬼跑到你这里来,那不可能的,那是你的脑筋那个综合法尘在起作用的时候,有那个下流的因素在起作用,不是上流的因素起作用,你才有那个东西,所以我们告诉你不要去扯那些东西。法尘你不要动,动了都是那些。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不要通!你通的都是这一通,为什么叫“神通六号”,因为第六尘起作用。

  前面五尘它起综合法尘的时候,那你很容易变成起各种通,你用色尘起综合法尘,色尘变成综合法尘去起作用,那你就会有眼通,那个眼通不是真正的五通。那五通仙人你看看,都是从色尘变成综合法尘以后,你一再去锻炼的。所以在这个地方假如拿捏不好,你在“生灭念”跟“善恶念”之间去修的话,那就是“五通仙人”,这是指你修得好的,“外道成就”五通仙人。那个不是不行,所以你要修什么神通我是可以教你,只要你交个几千万把我们庙里盖好我就可以教你这一招,你出去你就破产了,你财产全部缴光了。我跟你讲这个是绝对可以修的,而且那个技术面我们也很清楚,但是副作用很多,这是保证你得副作用我不负责的。我们之所以告诉大家不要这样修,原因就在这里。

  你必须把综合法尘给除掉,剩下来的那才是这个五尘,我们不讲六尘。法尘我是跟你讲最好是不要修,你有那个根器再来讲,要不然不用,因为你那个综合法尘跟法尘你根本分不清楚,但是五尘跟综合法尘你就分的清楚了。这个时候,你用这五尘的元素的哪一个修这五根都可以。好修啊,你在分辨这个部分“综合法尘跟五尘之间的区别”,只要你稍微进入状况你就可以发现到,在打坐上、静心上……

  所以你那个心要平静下来,你就不能够心的频率不稳定——我们的术语叫“心的频率不稳定”,事实上就你的情绪波动太大。为什么说修行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不能吃太油的、不能喝汽水,有没有?我们在前行都跟各位讲了,要打坐你不要卤肉饭吃完再来,坐下去你就坐在猪油里面,你全身会油滚滚的。不能喝汽水,那刺激性的,不能吃太辣,这些都是一个基本条件,因为会造成你的情绪不稳定,不是不能吃,你知道吗?下了坐以后可能肚子很饿,你说“那下了坐不要紧”,那也不行,下了坐大概要经过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以后,让你的生理机能的运作恢复正常以后,你说“我是四川人一定要吃辣,我是重庆人一定要又麻又辣“,那可以。那个时候一个钟头以后都不要紧,可是在下了坐一个钟头之内,不能够太刺激,也不能吃太补太热的,或者太冷太寒的。太补太热的就像龙眼干、人参,那不能太补;太凉的就是苦瓜、苦茶那一些太寒的那也不行。这些都是前行工作,讲到这里就不讲那里了,可是不讲那里你又忘了又跑进去了,所以这个都是你自己平常要留意,为什么我们讲你要身心健康你才来,不是到这里,想修行就要身心健康。

  到这个时候,你能够捕捉到尘境那才能进入。可是传统的叫做“反闻闻自性”,这入流就讲“闻”,“闻所闻灭”等等都讲这些,这些你懂不懂我不知道。那么有人教你这些那你就要跟他弄清楚:闻,什么叫“闻性”,不是听觉,是那个“闻性”是什么?“你不用听觉你用闻性,你有办法你去用,我要跟你讲我的语言这里还讲不清楚”、“要讲很简单,不要用听觉”。听觉是识性,是耳识,现在要用闻性,闻性是耳根,听觉跟闻性有什么区别,你要弄清楚啊。你的善知识怎么教你我不知道,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两个这样讲,我不满意,我已经从根本上跟你分清楚了,一路走到这里,你不要又说“你这样讲是要用闻性还是用听觉?”这个地方我没有办法这样跟你区别,因为它有另外一套的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你自己要去弄清楚。但是我们所期望的是你不要在文字上打转,那闻性到底是什么你会用吗?那个听觉到底是什么你知道吗?你能不用吗?这个才重点。

  你说“我只要用闻性来听经就好,我不用听觉来听经”有没有可能?这不可能,所以用闻性绝对是讲“声尘”,用听觉大致上你都是用综合法尘,就“声尘所起的综合法尘”,今天你来听经那你说你用闻性还用听觉?你不可能用闻性嘛!很简单的讲,用一个譬喻,不太像,但也可以用的,你自己要去心领神会的:我说你会唱国歌吧,会唱吧,“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大概你要是这个国歌是类似那个文词你会的,那就是用听觉;那我不听文词、我只听那个曲子,曲子就只有声音而已,那个声音就是闻性。这个譬喻不真,但很像,我听一首歌曲下来我就听到DO、RE、Me那些,没有听到三民主义,你能不能?人家在唱国歌了,你就奇怪都是DO、RE、Me,不是三民主义,有没有,能吗?这个是譬喻这样子。就水声来是水声来,但是我只听到声尘没有听到水声,是指这个意思。人家在唱歌唱什么歌不管,我只听到DO、RE、Me,我没有听到它的歌词,你有这种本事吗?现在你就以声尘跟耳根之间来讲是指这种情况。这譬喻不是很好,但是可以类比,你可以进行这个工作。真修行你就要把这种情境弄清楚你才知道。

  不然这一次开始之前本来想说把这资料发给你们,后来想一想,不要,给你们以后,你们通通掉到综合法尘里面去了,而且要,你自己回去要买也比较快。这种东西不是不讲,后面我会讲,交光大师这里有一些东西,下一次来我会告诉你交光大师的成就在哪里。他当时讲这些话就可以,因为当时语言文字的理论工具只有那些,他当然用这样来讲,但是能这样讲的成就已经非常的高了,他今天再来的话(说不定前辈子就是交光也不一定),他一定照我这样讲。因为一个行者,他在不同的时代出现,他一定有不同的讲法,不能够完全照古代的,因为那个时代跟这个时代不一样。

  我跟你举个例子:在东北那才民国初年而已,也不是初年,民国那个时候应该二十几年,倓虚大师在那边盖极乐寺,盖完了请人讲经,那讲经的和尚就喜欢吃豆腐,那一天菜市场卖豆腐的休市,这一个买菜的就没买到豆腐,吃饭的时候,他没看到豆腐发脾气,不讲了,你知道这个人,那豆腐迷是嘛,没豆腐就不能活下去了?那个心境是怎么样?你要回到他的心境里头去看,这个人怎么会这样?一餐不吃有什么关系呢?明天再来,天天吃,一天不吃会死啊?你知不知道那时候的生活环境?你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发脾气?你根本不知道。因为用豆腐是招待上宾,没有豆腐你把他当下宾。“我堂堂首座,方丈请我来讲经,你们这些小鬼这样对我”,他就是这样来的。那你知道为什么当时豆腐那么——整个社会会认为那是招待上宾的东西,今天在台湾你会相信吗?因为你没有那种情境,那时候的人为什么这样讲你根本不懂,然后你就把那些东西现在剪贴来琅琅上口好像你开悟了。叫交光大师来听你讲的话,他说你是鹦鹉,还是八哥啊。你只是照着讲那些词句,没有用。所以我们一再告诉你,修行你一定要走到那个地方去,一定要走到那边去,千万不要再有别的状况出来。

  你语言文字不要弄太多,我跟你讲那么久,到现在经文讲几句?还带有批判性质。看别人注解好像都看不惯,不是。我为什么跟你们挑这两部《正脉疏》跟《宝镜疏》,人家是成就者,你要从他的著作当中看他在哪里成就,不是盲目的说他成就我就说他成就,你要知道为什么成就。当然我们因地的人你看不到,那无所谓。我想跟你谈这些,你应该就可以深信、可以依这个去学,但是依这个去学,里面有很多转折的地方会造成你的盲点,所以我们才需要这样跟你补充。要不然大家照本宣科你也“正脉疏”、我也“正脉疏”,来试试看,看谁会成就?那不是这个样子,所以这个部分你先弄清楚。

  那么讲到“尘”,你能够抓住,你才有可能“入流”,那么在一般的注解里讲这个入流就讲到“能”,一讲能,那就是“闻的能力”,那就讲到“闻性”跟“听觉”的问题了,很简单讲就是这样子。那么现在问题是,闻性跟听觉不是语言上的区别,是你自己的“感受”你分别得出来,分别不出来?我跟你举的那个例子,你自己下去以后那你听听看,叫你听国歌你大概几十年没听了,也找不到国歌的唱片了,要叫你听外面的靡靡之音,你说那犯戒,那就没得听了。那没的听,有一个你一定会听到的,每天早课都会唱《炉香赞》,维那一起腔的时候,你能不能不听《炉香赞》的歌词而听到《炉香赞》的Do、Re、Me,你说炉香赞没有Do、Re、Me,《炉香赞》只有木鱼跟大磬,只有板有眼而已,没有Do、Re、Me。你去听声尘,你不要去听综合法尘,你听到歌曲都是综合法尘,你根本听不到声尘。你说,用听当然听不到声尘,要用闻才能闻到声尘,那你就用闻性吧,不要用听觉。这个要真正区别得出来你才有可能修,这个你要区别不出来,就是你生命里的那种感觉差异分不出来,那就没办法。

  你用另外一个譬喻来讲,闻性闻声尘,听觉听综合法尘,那就好像这里有一杯闻性的声尘,有一杯是听觉的综合法尘,给你品尝你分别得出来吗?这样你就听不懂了,那我要是跟你讲这里有一杯咖啡、有一杯茶,你分的出来吗?你一定说分的出来,对不对?你有这个能力不是没有这个能力,现在问题是声尘跟综合法尘,你就没用了、没辙了,修行就在训练这个。咖啡跟茶你分别得出来,可见得你会分别嘛,可是你要知道这个分别你是“了别识性的分别”,“声尘跟综合法尘的分别”它不是了别识性,你要知道,这不是了别识性,所以修行就在这里,它也是分别,但是,不是“第六意识的了别”,知道吗?那个东西你自己要去摸索,我跟你讲这个就是你的疑情。要想不可思议成就,就在这个地方,那个到底是什么?现在讲我又好像懂了,所以我跟你讲世间事的举例让你去会意法身的东西都是不正确的,但它必须要用这样譬喻让你去知道那里面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你把那个东西抓住,把心安住在这里,这就是“置心一处”,这个一破的话,你大概就知道了,你实际的禅坐两下子你就过去了。因为你抓不到声尘,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你怎么入流?你闻性根本没有办法起作用,闻性不能起作用,你这个修法根本就空过了。

  那要闻性起作用,声尘你要明确,所以这两个一定是通的。你说“我只要有闻性就好”,闻性你抓不到声尘嘛,对不对?你的见性抓不到色尘嘛,色尘你看得到吗?你看到光线、你看到桌子、你看到是黄色,这叫色尘吗?这个已经都是综合法尘了,但你不知道了!那里有一个人来了,好,一个人来了,这是什么?我看到了,我就捕捉到色尘了,这个都综合法尘,哪叫色尘,有没有?“师父啊,今天天气比较冷,今天台北要出来的时候特别冷,你要多穿一点”,围的一团好像米其林,是啊,冷啊,冷是触尘还是综合法尘?触尘的话你根本就讲不出来了,你只会在那边抖了,那个时候就触尘了;你说“那很冷”,那个已经不是触尘了,那是综合法尘了,对不对?那老菩萨说:“师父要多穿一点,不然不行哪。”你听到了,声尘吗?综合法尘啊!声尘是什么?声尘是什么你知道吗?你内心的温暖。老菩萨说:“多穿一点,这样太少,不行,再拿一条再加上去。”那内心的温暖就产生了,那个你就听到声尘了,对不对?你感受到他那一个声尘的东西出来了,你接触到的是那一个,那一堆话都是综合法尘哪,你要去感受,那个部分进到那里面不好说了,讲不清楚了,你真的接受是什么?那把“尘”给弄清楚。

  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这个地方讲入流要讲的是那个“能力”。我们在整个修行的结构里跟各位谈一个问题就是“华严三圣”。你看这个都扯不清楚的,华严三圣是讲文殊跟普贤,文殊是能够感觉生命存在的能力,这个智慧,对不对?那普贤呢,是生命存在的原型,把这个感觉生命存在的能力跟对于普贤这个生命存在的原形去感受,这个叫做有智慧。当智慧越高呢,感受的对象就是“所”,那普贤他就怎么样,会越提升。当你这个智慧提升到百分之百的时候,你对普贤存在的感受能力也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说用百分之百的文殊智慧来感受百分之百的普贤存在,这个时候,当下这两者合一,那叫做毗卢遮那佛,对吗?那现在呢,“入流亡所”大概入流(是)百分之六十的文殊智慧去感受百分之六十的普贤存在。

  只要“能”“所”两个的话,“能”就是文殊,“所”就是普贤,所以文殊、普贤这华严三圣在每一个修行者的身上来讲他是无所不在,只要你一修行,文殊、普贤就出现,可是你都不知道,这里都没有讲到文殊、普贤,但是“入流亡所”就很清楚的告诉你文殊、普贤的存在。这“能”“所”你印证有多少,现在关键在这里。但现在各位闻性的能力——那种智慧的能力,你有吗?那个“所”——普贤生命存在的原形,你觉知吗?你先体会这个部分,先去感受这个部分,从这个地方开始修,所以这个修法不离华严的行法,你先把它弄清楚啊,“能”弄清楚,再弄“所”。

  在我们来讲,“所”是一定要弄得很清楚的,所以我们都把“所”弄清楚了,那你就叫普贤行者。“能”可能不够,所以来这里修行的人,我们都告诉你,你不要觉得你不会,你不要觉得你能力不够,你不要觉得你太老了,你不要觉得你没读书,你对“所”的存在要肯定,关键就在这里!你这“所”的存在能肯定,那你修行的能再怎么失败都不要紧,下辈子再来,那你绝对很清楚!清楚什么?要修行!而且一定回到我们道场来,你放心,你这个“所”不能确定的人,你就没地方去了,你就跟浮萍一样到处飞,飞到哪里去就不知道,你只好寄生在人家的地方。但是当你“所”确定的时候,你下辈子就放心你自己就会走回来,普贤法门不可思议就在这里。他“所”一定了以后你就知道了,所以敢跟你肯定说这辈子修没成就不要紧,下辈子一定成就,而且会非常亮丽。你说“我才不要,我要到极乐世界去”,那你去吧,下辈子我到小溪里面找你就可以了,你是跟着社会意识流走嘛。“我这净土的、念佛的要往生……”你见鬼啊,怎么往生啊?“人家经文讲‘念佛稳当’啊”,那是人家对外道讲“念佛稳当”,是佛教比那个稳当,你文字都看不懂!

  同样修行,法法平等啊,对不对?我告诉你吃面、吃饭、吃饺子、吃馒头都平等,都要付钱,对吗?有那个最简单的不要钱,谁给你白吃的午餐?“法法平等”你弄清楚嘛,哪一法不要用功的,有哪一种不要用功的法,释迦牟尼佛头壳坏去呀,不可能的,那是因为你都没有深入实修的法门。尤其现在社会上在流行那是民间信仰的念佛,民间信仰嘛,对不对,他念佛稳当,比隔壁的神教、道教……那外道邪教那当然稳当。你把那个当做你的终身职业你也“阿弥陀佛一点”。修行是拼老命的,哪有随便坐在那里“翘脚捻胡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看到蚂蚁又把它捻死,所以苏东坡问他太太:“你去哪里?”她说:“我去放生。”“放生,你在干什么?”“这蚂蚁讨厌,就把它踩死了。”民间信仰就这样。苏东坡的老婆是民间信仰的祖先,她前面有没有不管,至少苏东坡把她记载下来了。

  我们要了解到,你修行先把这个弄清楚,所以“能”你一定要去培养,那闻性,你这个地方来讲叫“闻性”,闻性没有你怎么修,声尘没有你怎么修?当你闻性、声尘具足的时候一拍即合,我跟你讲修行只要打坐两支香一定开悟,第一支香生疏,陌生,很生疏,第一支香生疏试一试,第二支香两个就一拍即合。所以你这辈子修不成不要紧,跟法结上好因缘,下辈子一坐……本来就这样啊。你怎么开悟的?哪有?本来就这样。什么叫本来就这样,隔壁的老参参了五十年输你了,他就在那边念佛稳当要往生了。我告诉你生生世世都来这里稳当。

  那个基本理念、基本的理论、那一种民间信仰的基本理论就是矛盾嘛,就是不对,可是你不知道,因为那讲的人根本讲不清楚,他只要你来念佛就好了,他只是这样子“你念佛就好”,为了满足你来念佛他什么条件通通押给你,谁负责啊!世间善法我们不忍苛责,可是你是个修行人,你不要把那一套搬进来,你知道吗?那绝对都是杂讯,要扫除掉,你要修行就不管在哪个善知识那边都不要紧,杂讯都不要带进去,你就按那个方法来。

  这样的一个方法你弄得清楚吗?就跟你讲这两个要怎么修?闻性找出来,你自己那能力培养起来,“所”——声尘,因为这里传统都讲耳根圆通,那你的闻性要找出来不要用听觉,那我跟你讲你全部用听觉了,不可能了,因为你体会根本没办法分别嘛,虽然我这样举例给你了,你还是没办法分别。你一定要在禅坐中慢慢的去体会,我到底用听觉还是用闻性?你一定是用听觉,因为你用听觉就是综合法尘,所以狗一叫“阿美又叫了”(阿美,不是台北阿美。昨天回去,阿美在抗议了,是我们三峡的阿美),你要知道说用听觉跟用闻性,你一定要把心静下来、静下来,这个静不能有情绪,要一直静下来,因为等一下不然情绪会一直干扰你,你要一直静下来、一直静下来。所以各位你要到能具有“闻性”,不要百分之百啊,闻性能够浅尝到百分之十,你的个性就变了,绝对变。因为你情绪不稳定你一定训练不出来,当你把情绪训练稳定下来的时候,我告诉你,你全家一定看得到、一定看得到你变了,你知道吗?在这里讲是不会讲到外面的妙用,但是你实际在修的那种状况外面的人已经看到。

  当你的闻性一直增加到百分之五十的时候,你的整个气质就变了,人家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有修行,一定就出来了。你那个宁静到那种程度,当你这闻性到百分之五十,又开始运用到生活中来的时候,你放心,你全身全变了,你只要静下来,人家一看就知道,这都不用装,不用“假仙”,本来就“仙”了。你要了解到真的用功,闻性,能的部分,这只是“能”。

  那你从“所”的部分,因为闻性增加以后,你那个“综合法尘”跟“声尘”,你自然会分别出来了。百分之十的时候还分别不出来,那个用百分之十去感受声尘那就有一点要灵光乍现的情况,要碰运气了。但是,你有没有办法把那“声尘”给确定?你在确定大概也是百分之十的能力而已,多不了多少。但是你要是专修“尘境”的话,那声尘可以扩大很快,当声尘扩大的时候,同样你也产生变化。

  所以当你的“闻性”跟你的“声尘”相结合,而你感受到是这样子,开始去训练的话是训练你的闻性要在你的声尘上面,这个就修行开始了。只要你有百分之十的闻性、百分之十的声尘的尘境。因为少,越少的话距离越远,你要把它们谋合在一起越难,那偶尔碰一次,你再算第二次,再碰进去。当你训练到第二次碰进去的时候,你原来百分之一就会到百分之十。

  你假如从百分之十才要开始训练,这个叫“善根”,善根越高你要训练就越快,百分之十就比百分之一的概率大,所以你在训练的时候会很快。所以第一次可能不注意,第二次你会抓到,通常我们在修行都抓第二次,进去以后不给它离开。因为第一次的经验我知道,第二次呢,第一次到第二次的距离那么久我不愿让它放弃,就会一直在那边训练……第三次、第四次……训练到你有一个概念知道那个要领是什么,大概你已经很疲倦了,这时候你会放下,算了不玩了,这个叫“破参”,因为这是你作意到达的目标。

  第一次进去是不小心挤进去的,对不对,我是很用功没有错,什么叫“闻性”,什么叫“声尘”,在打坐的时候一直试一直试,这个不知道失败几千万次了、几百万次了,我想几万次以上一定有的,其实你感觉几万次已经是几千万次了。这里面我们在试的时候微细的很多。好了,第一次过去了,哇!那个对吗,那是什么?过一段时间你才发现,对啊!就是那个!那你要再进去了,这时候你就要很作意要再进去,但是你塞不进去,百分之一要来第二次的那很难,要好多年,要好多年,还要再失败几千万次。那百分之十就比较快了,你要百分之四十善根的人那来修就很快了;百分之六十的人,头一转就两头都进去了,因为他善根高嘛,那含金的成分高,所以他要进去的比率就快,所以我跟各位讲说你不用担心,你这辈子都没修好下辈子来含金量很高。你这个部分有过实验,所以当你再试验第二次,二三四那个时候一直在训练只算一次。

  好,过了以后我再来一次,这个破参以后再来就很快了,因为你有过训练。但是第三次他还有一个距离,不是很熟嘛?怎么到这里又弄不来,但是你的范围很小了、很近了,不会很远了,所以第三次再几次谋合又进去了。第四次你就知道了,它模式你大概要架起来了,所以第四次一次没进去第二次就进去了,第四次大概都是这个样子。到五六次你就知道这就是我的模式,我不一定这样坐进去,我可能这样进去,你看阿罗汉有的一打哈欠就进去了。为什么,因为他随时在运用。到这个时候他就会很熟,这个熟……又不死,年纪那么轻,对不对,又要活到一百八,这个时候他就会训练叫做“陀罗尼门”跟“三昧门”,就是“三摩地”。他那个训练不一定人家讲,他自己去训练就会去运用,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这些“独觉”型的修行人。修成功的叫“独觉”,没修成功的叫做“步罡踏斗”,都是自己摸索的。

  那我们感觉到很幸福、很有福报,是因为我们有经文的指导,虽然这个经文看得也是“步罡踏斗”,但是我们总有依据。像这种经文,当初也是看不懂,《楞严经》我看了六年,一再的这……讲什么?六年其实都看第一卷,第一卷你看懂吗?天才啊,真的,我看六年才通,才知道原来阿难比我还笨,他在佛陀身边听了二十年还搞不清楚,连《楞严经》他都一问再问,你看了六年你通了,一通就通了,所以后面我只是一天的时间看过去而已,因为它的关键就在最前面,在跟你讲心理的理论状况,就心理的基本结构。我们讲的是跟他讲的又不一样,因为阿难那么笨所以佛陀才跟他讲那么多,我们跟你讲就很简单了,几节课就讲过去了,因为各位善根比较强,阿难只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一的意思就是说他刚好只有是他的表弟,然后看到自己表哥又有所谓那么有成就,又长的那么庄严,所以他也出家,他这个是纯偶像崇拜。我想各位我们都不是偶像崇拜来的,所以你的善根发相是比他猛利。所以这一点你要去训练好,无论如何这个没有办法卖人情,你说“师父我这样叫不叫闻性”,师父跟你说“是”,你还是没有啊,对不对?你是不是闻性,你自己要有,你不要问嘛。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你最少有百分之一。因为那个东西不是没有,你本来具足,但是你不会用,你不是没有闻性,你本来就有,本来具足,但是你被污染了,听觉适应惯了,所以你不会用闻性,所以跟你讲你最少有百分之一。你来问我说“这个叫不叫闻性?”我说“都是闻性”——闻而不信!

  一定要自己好好去训练,没有办法送人情,这没有办法送人情。师父跟你贴标签说你开悟了,开悟要干嘛,对不对?挂个牌子挂在这里“海云法师说我开悟了”,你也没用啊,台北很多“你见心,他明性,我是见心明性”,这个有用吗?不是这样子,你要留意到这一点,这个都是我们自己要留意的。那你也要培养,就是这两个:“闻性”你本来是本自具足,没错,但是现在被盖住了,你要怎么样把它掀开;第二个就是“尘境”,那从闻性来讲就是“声尘”,集中在这里,“能”、“所”怎么锻炼起来?传统有传统的讲法,我想我们这一套系统各位照样可以训练得很完整。好吧,我们休息一下再讲。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 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