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七、真正成就的功德
2014/9/4   热度:518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七、真正成就的功德 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学大乘佛法的人有个特色,都从祖师禅下手,一直参话头!祖师都这样交待,你也照这样参,可是你会发觉自己参得莫名其妙。人家参“念佛是谁”?我也是参“念佛是谁”?但是再怎么想总是觉得不对,这句话我有答案啊!就是我在念!否则又是谁念呢?人家问是嘴巴念或是心念?当然是嘴巴念!更深来讲心念也没错,不管怎么讲,最后总是会弄出答案。 若告诉你弄这些答案是不对的,你又会疑问到底是要你做什么?这就是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你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修学佛法到后来成就的人都会很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六祖惠能的祖师禅是从五祖弘忍那儿演变下来的,大家必须要知道的就是历史背景与实际的状况。所谓历史背景就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面,不管祖师禅要怎么参,历经唐、宋、元、明各代,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禅宗丛林里面,延续、弥漫着当年从达摩到弘忍大师的根本教法。 所以六祖惠能的祖师禅是建立在弘忍大师的社会背景之上,也就是说大家在基本的训练上,有一些基础,有这些基础训练以后,要来参学祖师禅就没有问题。 现在这个社会没有那些基础背景,你只会觉得祖师禅很好,若是只取这句话来用,你根本就是断章取义。在当时讲祖师禅很好,参话头明心见性很好,那是站在既有的参禅学风的基础之下,突破它达到明心见性,所以明心见性很好。 现在我们没有这种背景,你只挑一个明心见性是好的,可是你并没有基础,因此你怎么参都不会明心见性。可以这么说:看人家字写得很漂亮,但是自己再怎么写就是写不出那么漂亮的字来,因为自己并没有基础。 古人之所以能够知道祖师禅好明心见性,因为是在弘忍以前既有的那种基础教法来谈祖师禅(或许可以说,以如来禅的基础做背景来谈祖师禅才可能)。今天我们连如来禅的基础都没有,还谈什么祖师禅呢?这些背景若是忽略了,参禅难得成就。今天我们若是想参禅,则如来禅的基础一定要建立起来,否则别想说什么大成就。 看人家做功课能消灾免难,那是因为他已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做基础了;你若也想学人家做功课,却不能消灾免难,那是因为你无法摄心、无法不打妄想,你并没有一点实修的基础。 同样的,念佛法门是个很好的法门,但是因为你没有基础,所以一念佛就打妄想,人家念佛一声福增无量,可是自己念破喉咙也不知福在哪里。人家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自己却是磕破头,罪还未灭,差别就在于你都是在妄想中打滚,你自己知不知道?因为你并没有正式去进行念佛礼佛所应做的一些基础。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心性的成立和成就,心要怎么成就怎么建立,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大部分的人都在形象上下手;譬如佛教文物流通处有关念佛的录音带最少有几十种,但是请问灌制录音带出来流通的人都有成就吗?其实他心性上并没有成就,他只是语音上成就。 这里产生一个问题,语音的成就应该是摄心的媒介,透过语音把心摄住,然后把心的运用再转入念佛当中所要达到的目标。但是一般人并没有这种训练,所以那些人都会很认真地念,念到他好像有某种成就,其实那些成就都是不对的。 从法界理体上来说,基本禅修有几个阶段,一个是你现在坐下来开始静坐,气息会很浮躁,但是你把它伏下来了,这时叫粗住。经过粗住阶段会再达到细住阶段,这段时期都只是我们自己把它安定下来而已。 第二阶段才叫欲界定。欲界定的意思就是有所依靠,譬如念佛时是靠着佛号,一念就一整天,完全投入没有问题。因为有依,所以才只是欲界定。你若要把有依丢弃,变成无依真正禅定的时候,那要经过未到定的过程,那时全身会起变化,这时会经过八触,每一触有十个过程叫做十功德。因为这个成就是你真正的成就,所以才叫功德。经过这八十个阶段的变化,由未到定到初禅定,这时才能说禅定功夫真的有成就。 我们今天在念佛的时候,顶多达到欲界定。在《八十华严》当中曾经告诉各位,再怎么念佛最高境界还是只能到达兜率天。因为有依,有依就是欲界天,你能不能念到心无依?心若无依就可以超越了,在无依的情况下蒙佛接引,就可以直接出三界去了。若是有依,则西方净土绝对与你无缘,你永远在东方净土里,最高境界就是兜率天,古来大德包括玄奘大师都是求生兜率内院、弥勒内院,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有依。 我们不能否认有一些老菩萨很用功,几十年下来他定了,定了之后他也不依,很自然地从他本性中流露出来,那往生绝对没问题。 一般人心还是有依,以为我只要念佛就可以了,一般的助念也是如此,你助念他就有依,有依他会安详,怎么会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在理论上不要以为自己通达,这也就是说我们在修行当中,对于那个实际的理一定要穿透它,若穿不透则这些实际的道理完全不知道,然后你就会变成人家讲一句,自己就听一句,还以为人家讲得有道理,其实那是因为你并没有理论的依据。若是用这个理论把它框下去,有没有道理自会很清楚。所以佛法不能送人情,原因就在这里。“宁罚老僧入地狱,不拿佛法送人情”。我下地狱,你进极乐,都不是讲讲就算的,心里不能有一点邪念,因为你是向因果负责的,而不是向语言负责的。 佛法所讲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照你说的话;你的心境到哪里,你的成就也到哪里。 同样的,我们现在在这儿讲“讲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你不见得就知道。现在从文章里问你一个问题,看看你有没有真正感受到?问佛与问道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问面佛的话,那么“即心即佛就是成佛”,简单八个字而已,问题在“即心”两字。什么叫即心呢?那就是指完全感受到生命整体的存在,那就叫佛。 告诉各位不要急着修行,修行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那个阶段比正式要修行的时间可能要多上一千倍。你需要去具备许多的前提性条件,那个准备阶段是让你成为一个具有修行者本色的这一种状态,要是不具备这种修行人本色的条件,你再怎么修都没有用,那叫做盲修瞎练。 因此我们若要修行,一定要进入那种状况,好好准备你应具有的条件: 第一,你要拥有良好的品性和修养。 第二,对于所要修的法要能够相应,并且完全的热爱,且要完全投入。 第三,和善知识要相应。若是对于你所要依止学习的人,还有一些选择或知见不同,那就不要跟他学,否则是学不成的。善知识教你的那一套,你常会加以打分数,你都比人家厉害了,那还跟人家学什么? 具备以上的条件以后,你才有办法进入第二阶段所说的三个基本信心: 一、信自己是佛,信一切众生都能成佛。 二、信一切起心动念都是普贤大行。 三、绝对有信心,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是普贤境界。 到了这个阶段,要即心即佛很快,不要三个月就成了。若是连这些基本条件都没有,念破了嘴巴也没用,那个对生命整体的感受你感受不到。 但是你若要问成佛的方法是什么?这叫求道。求道是指“摄心为道”。怎么摄心?因此问道与问佛答案不同,这部分我们要把它弄清楚。因为有这种差别认知,所以你会发现下面所讲这一句“唯证者方知”,虽然说即心即佛很简单,但是只有证者方知。 简单再讲一遍,什么叫做心?前次向各位做的定义,识和根有不同,“识”是指认知和分别,如小黄花、紫菊花、文竹……分得很清楚,这叫“用识性”。“根”只是知而已,知道但是不必去分别——是感受的部分,是一种投入、一种融入,它是什么我知道,知道就够了。但是你能不能停在这个阶段?不要在心里头加以分别,只要去感受它就够了。对于所认知的能否融入,很多人没有办法得到这种福报,休而不息,忙个不停,无法躺下来静静地享受心静、心净;因为你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没有办法享受它,这个部分只有已经证得同样感受的人,才能够知道。 我们一般人不具备这种条件,只能用识性去揣度这些东西,绝对无法成就。虽然说只有证者才能知道那个境界,可是你要知道这里面还有缺点,“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虽然证者方知,但你若仍一直强调有证有知才对,有这个证可以证得,有这个知可以知,那么智慧就消沉了,“有”就表示执着,执着在“常见”里面。有证有知为什么会沉没于有地?佛法告诉我们一个实相,即水盆中有月亮,水中月亮明明是有,但却永远捞不到;镜中有万物,若想从镜中取物,也是绝对拿不到,明明是有却拿不到,若说镜中相是幻境,可是却又明明有。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幻境,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明明是有却又抓不到,因为它只是现在现前的境界而已,事实上它是不存在的,这宇宙中一切森罗万象都是如此。 所以“依教奉行”不是那么简单的,依教奉行,直的就是直的,能叫你横超三界,可惜在关键上你自己又转了弯。由此知道有执着就不对,你要能够体会镜中像、水中月,才有办法体会到佛法在讲什么?所以你若是认为有证有知,明明是有就一定有,那么你的智慧便沉没于有地,被“常见”把你覆盖住了。 “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空就是被你的迷惑颠倒、昏头转向所掩盖了,这是断见。佛法讲明明是有,你却捞不到,若说都没有,镜中像却很清楚,但又取不出来,这就是告诉我们唯证者方知。 但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照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 这是讲即心即佛的境界,心要修到这样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叫做独立,独立不是独断、妄断,你做一件事情以后,必然有一件事情的结果,有前因有后果才能独立,你会发现在这系统之下根本不用脑筋。 自己“要想去做”才能独立,若能朝着这个情况下去做,让这个“要想去做”能够专精,那么你就能够“一念不生”。 但是我们也不必刻意去经营,否则就叫作攀缘,一切随缘就行了。随缘要怎么做好,那是自己的事,我们在认知的前提之下,一直去努力就好。我们一直以为“一念不生”大概就像木头,其实它是告诉我们不起妄念。像水在河中流,澎湃不绝,那叫一念不生,它绝不会流到一半就说我要到岸上去。我们的生命要跟河水一样,继续不断地往前流,但是我不起心作意,这叫一念不生,这种生命才是惬意的、潇洒的。所以一念不生不是叫我们都不动念。 “前后际断”,这是相对于一念不生而讲的,有一天孔子指着流水对弟子们说:“逝者如斯乎……!”这逝者如斯是指事实的真相,各位留意看看:河水永远不停地流,你一脚踩在河里,举起后再放下脚,请问这时的河水与方才的河水有没有一样?幻境使你以为脚踩的都是同样的水,其实已经是不相同的水了。 你这辈子做人,下辈子也可能再做人,但已不是同样的一个人了。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子一直过去,所以去年我来了,今年我又来了,并不同等,这叫“世间相常住”,我们叫“无常”。但我们又把无常误会了,以为去年的那一个已不在,今年这一个是新的,其实去年那一个和今年这一个同样的新,只是去年那一个不再来,今年这一个也回不到去年去;去年那一个是转移到另外一个时空象限里去了,这叫“世间相常住”。 当你自己修行的频率到达那个地方,你就到达那个象限去,所以你一有天眼通,过去如何、未来如何你都会一清二楚;这里是这里,那里是那里,不要以为水流仍是水流,之前的水滴与之后的水滴各是独立的,这叫“前后际断”。 “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照”是动词,“体”是本体,照体和能照的本体都是独立的,不是依靠的,它讲即心即佛就是无依,所以才叫独立,不是依靠什么而存在的。譬如晚上没亮灯,你会说什么也没看到,其实你看到的是一片漆黑。问你听到什么声音?你会说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你听到的是一片寂静音。这就是你有依,当有依的状况没出现,而出现另一种状况,你却说它没有,这就是错误的观念。 你若是无依,则什么状况都会出现,因为你有依,所以你认为的那个依,那个才叫做出现,即使出现你认为不是的那个,你也没看到。这种情况很多,像在车站等人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你只看到心目中所等的人,你有依,所以那个人出现你才看到,其它都无依,于是你有所选择地把他们排除掉了,因此我们的记性会变得非常的弱,这里有一万个人出现给你看,你却一个也认不得,因为你已集中在那个你所要找的人上面。一个无依的人他就是这么厉害,一万个人出现,他一万个都记起来,有依无依差别就在此,所以为什么有依的人不能成就?关键就在这里。 “照体独立”,这个能照的本体是独立的,在这独立的时候他才会产生“物我皆如”。一万个人他都能看得到、记得起来,而我们只是记得那个自己要找的人。不信可以试试看,求学时期的同学若有二十个从你眼前走过,你记得的有几个?记得的那几个一定都和你有特殊因缘,譬如曾借你钱,或向你借钱的,你最喜欢或最讨厌的,其他泛泛的就记不起来了,这叫照体不独立,物我皆不如。 “直照心源,无智无得”。直透本体都照到你的心源,若按照唯识来讲,心和识都有区别,识、心、根、智这几个字我们通常略掉不讲,假如没有弄清楚就好像同一个,其实完全不一样。曾向各位做过这种区别:识是分别认知,根只有知,智是认知,那么心是什么?心不是根,假如只讲心源的话就是“知”,心的根源是知,但心是什么?根指对这个境界只是知道,而且能够交融。心则对这个境界有一种“现”的能力,现就没有知只能现,心假如不能现出来就不能知了。心具备把境现出的能力,所以我们常讲“能证能知”,“所证昕知”,这个“能”就是主词、动词,“所”是受词是名词,这叫能所,所以这个“能”就是讲心,心能够现,“能”是能现,“所”是所现,所知是一个外在的境界,能知能现是内在的境界,所以心是包括了识、智两部分。 心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所以我们通常都用心比较多,它能现,这当中又包括能知;能认知,又能分别,所以谈心性的人一谈到心会打哆嗦。因为它包括很多东西在里面,你讲的心到底是讲哪一个部分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就它最根本的意义来讲,心就是现,也不要讲能现,它是能现没错,就像它能知一样,这能知就变成认知了。因此在心上不加动词,在根上面它就是知,不能加名词,这基本定义定到这里,完全符合现代的定义方法,增加或减少一个因素它都会变了,不能随便加上去的。 “心源”,心的上面或下面常被加上字,那字一加上去就不是原来的心了,心源就变根了,妄心就变识了,真心又变知、智慧了。所以佛门中用字,一字错了自己都不知道,大家先把这些定义弄清楚了!自己慢慢去感受,感受到的话整体都是你的。 “直照心源”就是本体直接照到你的根性,心源就是根性,根性就是知的能力;在知的领域里“无智无得”,若有智有得就不在心源的范围里了,而是变成识性了。佛是什么?生命的本然状态是什么?例如溪头风景的美,漫步其间什么也不想,好好地去享受投入,使自己成为画面中的一个景,而不是高喊:风景好美,我要拥抱大地!回家之后大作文章描写境界,都只是讲理论而没有去享受、没有融入境界里。生命的享受仅仅是一点点的差异,也会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世界。所以你陶醉、感受、投入、享受的那一幕,那是无智无得的境界。 原本是无智无得,但凡夫要的都是有智有得,而无智无得才是全部。《心经》讲无智亦无得是有次第的,无眼耳鼻舌身意,这是讲凡夫;再来讲无十二因缘法,乃至无老死尽,这是破独觉;再讲无苦集灭道,这是破声闻;第四阶段无智亦无得破菩萨,到最后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破佛。你若还有成佛不成佛的想法,是不对的;到后面“是大明咒”破声闻,“是大神咒”破独觉,“是无上咒”破菩萨,“是无等等咒”破佛的执着。各位听经会不会听?诵经会不会诵?或是只要它能消灾免难就可以了?这地方讲无智无得就是已全破了,是圆融的,所以一破则全破,不像《心经》讲次第。《心经》为什么这么翻译?它现在讲从凡夫到佛国,一破破到底,心法若是没有,《心经》即使再念一百辈子,也还是不会懂。 “直照心源,无智无得”。直接照彻心的根源,什么都没有了,不要执着了。有智有得,但智、得若以分析法来了解,也是什么都没有,可是它有啊!像镜中像、水中月,能起作用,但不能粘着于它,这种境界在公案中很多。例如净土宗第四代大师在吃饭时,钵里现出五台山境界两次,当第三次再现时,人家就劝他朝五台山去,在那儿他盖了圣竹林寺,这究竟有没有呢?若说没有,那么境界现前就在他钵里,怎么不在你钵里出现呢?这里面就是有一个无智无得的东西。 我们也有一个叫“直照心源”的东西,要不然这两个不会相应,就在这两个相应的情况之下境界才能出现。所以即心即佛看似肯定的东西,但是它的内容统统都是要断、要舍,若不能舍,那么即心即佛的境界便不能现前。非心非佛也是讲这个,与即心即佛完全一样,各位不要被文字转了。 “不取不舍,无对无修”。不取不舍也不可取舍,像水中的月怎么去捞?捞不到但它却又在水中,生命存在的本然现象也是一样,很多人讲要好好把握住美好时光,你怎么去好好把握住?怎么珍惜美好时光呢?各位这个心念要常常提起来,这两种状况都可以用,一种是顺境,一种是逆境。所谓美好的时光你要怎么珍惜,譬如说我们这一会在这里共同研究华严,这是很殊胜的美好时光,你有没有想到?有没有感恩种种因缘促成?只要感恩心一起,就对了,这是在顺境的时候。真正去体会到我现在是这会中的一分子,其它都不要管,这是最真实的。 就像镜中像现前,有没有感受到自己就在镜中?现在镜中的像现前,有没有感受到自己就是镜里的一分子?要不然它很快就流逝了,因为无常,所以它已经转到另外一个时空象限里了,若是你能感受到,生生世世我们的缘分都很好,这是大智慧。世间人总是喜欢来个合照纪念……等等,这就表示你留住了。 另一种是逆境时,我们都曾遇到窝囊人生、没意思的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挫折,身体的健康、感情的不顺、事业的失败……,种种不如意的事,这种经验在这一生当中绝不能让它白白地过去,否则自己所吃的亏、所受的苦岂不是白受了,所以若能把这个经验与教训仔细的回味一番,这是大智慧才能做得到的。 当躺下来睡觉时,有没有享受一下你的床铺?这一刻有没有感受到我在享受它?每天吃三餐,有没有用心在感受自己在享受它,或是像牛吃草一样,一直吞下去,只是好吃、不好吃而已。一个修行人和凡夫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一口吞下去之前,停了一下,自己去感受它,那一口的感受就是普贤大行。可惜一般人不会去感受,所以告诉各位,顺、逆境都一样,平等感受吧!好吃、难吃都是平等的,去感受吧!若是不采用感受的方法,就只有区别了,你就只是物理现象的反应好不好吃而已。去感受一下——知(根性),你认为好不好吃——识(识性)。生命的存在不要去取,也不要去舍,只要去感受它,再讲的都是多余的,这里面不取不舍,无对也无修,没有对立也不要特别怎么修,本然的现象就让它自然现前。 佛法在人间,佛法就在生活中,无非是要我们去体验、去展现。要怎么修?为什么要对立?若把对立消除了,根本就不用修了,因为“修”本身就对立了。佛法的真谛、真理就是本体,从这里去学习、体会、领略那伟大、殊胜不可说的境界,我们可以从这里获得证明,希望各位在理上、事上,都能通达。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