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一 明缘起


2014/9/4    热度:445   

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一 明缘起

  一     明缘起

  《金狮子章》是华严里非常重要的一篇论文,在整个哲学界也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文章,这篇文章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唐朝贤首法藏国师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所讲。当时法藏大师翻译完成《八十华严》后,才高八斗的武则天非常用心的阅读了一遍,但仍茫然不解其中义蕴。武则天这么有才气,连她都看不懂了,更遑论我们?那么,到底《华严经》在讲什么?这个问题武则天已经替我们问了,她直接将这个疑惑向法藏请教,法藏便以殿中的金狮子(古时师、狮二字互通)作比喻,来妙诠华严法界的玄奥,使武则天豁然了悟其义,这是《金狮子章》的由来。

  其实遍览群籍的唐太宗,在位时也曾参加玄装大师的译场,并问及当代很有名的一位成就者孙思邈,谈到天上天下经典这么多,哪一部经典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和意义?孙思邈答《华严经》。唐太宗很纳闷为何不是玄奘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而是《华严经》呢?孙思邈答道,《大般若经》虽然有六百卷之多,但只有一个般若法门,《华严经》却有无量无边法门。

  至武后朝,法藏大师在宣讲五十卷的《华严经》时,发现经文有所阙漏,便将阙漏处一一补上,就成了《六十华严》。后来武则天听说西域有梵文《华严》全本,便派遣使者前往于阗国取经,并重新翻译,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八十华严》。当《八十华严》翻译完成后,上呈皇帝,武则天就批上著名的四句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四句偈就是现在我们每次讲经或诵经时都要唱诵的〈开经偈〉,它是从这边来的。

  武则天和法藏大师都是很有才华的人,一位是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非常杰出的政治领袖;另一位则是在学术、宗教史上及修行领域的大成就者。两相碰撞,互为标榜,是历史上非常难得的机缘。法藏祖籍是康居国,故又号康藏国师,在翻译《华严经》之后,又因为讲了《金狮子章》,使得武则天很开心,便封他为贤首国师,即「群贤之首」之意;《六十华严》中称赞最原始的佛为贤首佛,这是〈如来寿量品〉上的记载,贤首如来相当于毗卢遮那佛。女皇用这伟大的圣号加封于法藏大师,必定有其道理。

  根据估算,武则天问法藏大师《华严经》奥义时,应该有七十岁了,因为她六十八岁当皇帝。人生七十古来稀,在武则天七十年生命当中,几乎无时不处在斗争当中。原本只是个宫女,最后却能当到皇帝,她的一生实在太传奇了。其实电视或电影要拍出好的武则天传记很难,因为没学佛、不懂得命运原理的人,没办法陈述这样一位伟大女性,无法了解她生命奋斗史,只能从相上拍,无法拍到内心的状态。那些稗官野史写武则天怎么荒YIN、斗争、血腥,其实都不对。我们应该从她一生的奋斗过程来看,看她是怎么忍耐、训练及成长,若从这个角度,便能认同她是一个典范。

  武则天应该不会跟贤首国师一见面,就问《华严经》到底在讲什么,两人必定经过一番探讨后,她才下了一个结论——《华严经》那么大一部,到底在讲什么?这浩如烟海的经文,每一句都代表许多内涵与意义,到底它在讲什么?又是如何表达的?各位要留意,武则天不是要一个简单答案,贤首国师当然也明了她的问题没那么单纯。就像各位平时老喜欢问:「怎么开智慧?」是不是头撞墙壁三下,智慧就开了;还是倒立走路三公里就开智慧,或是怎么样呢?大脑通常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很简单的方法。

  法藏大师在这么名俐的人面前,可不能随便回答。各位要有这个认知,任何一个众生问你问题,你都要好好回答。碰到不会的,就诚实告知对方;若是会,就要说清楚,不能胡乱搪塞。孩子问你问题也一样,不能说:「唉呀,长大你就知道了!」你现在不教他,他长大怎么会知道?尤其出家众对信众要有绝对的责任,一定要清楚地回答。

  法藏在这样的心境下,面对这么一个能干,又曾在寺院待了三年,并接触相当多经典的老皇帝,绝不能三言两语唬弄过去,我想他必定是汇集了毕生精力,让智慧、才华起了妙用,用殿前的金狮子来讲《华严经》概要,《金狮子章》便焉然而成。

  这篇文章虽然很短,但脉络清楚,架构完整,共分十个部分来说明:明缘起、辨色空、约三性、显无相、说无生、论五教、勒十玄、括六相、成菩提、入涅槃。其中勒十玄、括六相的「勒」和「括」,在急中生智的情况下,能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实在难得。

  《金狮子章》从缘起开始讲,讲到入涅槃,共分十段,这是法藏大师的成就。但《华严经》不是只讲到入涅槃而已,刚强调涅槃以后怎么起作用。由此可见,法藏大师所处的那个时代,基本上还是以「成菩提、入涅槃」为原则,至于菩提与涅槃,则没有明显区分出来,还是一段式教学法——般若空性的讲法,也就是空宗的讲法。他只讲到证菩提、入涅槃,入涅槃以后的状况,短文中没有提及,但「十玄」和「六相」,都是在入涅槃后才会生起的。六相要圆融,是入涅槃以后的境界;十玄起作用,也是入涅槃以后的境界。

  他所划分的方法,在当时来说,已经到达一个很高的成就,相信当时应该也没人能跟他争辩这个问题,因为大多受限于般若空性的思想体系下,所以观念展不开。假如今日要重新讲这个次第,那就不一样了。我们这样说,没有贬抑或排斥法藏大师的成就之意,而是现代思想系统的展开及工具理论比以前丰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这次谈《金狮子章》有两个重点:第一,是介绍贤首国师的《华严经》概要;第二,即是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展开《华严经》概要。

  贤首国师既然将这十个科目作为《华严经》的概要,在《华严经》里头就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关键是,我们要如何利用这十个纲要切入《华严经》、进入华藏世界?我们要谈的不是哲学思辨的问题而已,而是直接切入「怎么进入华藏玄门」,这就牵涉到行法。所以第一个提到的就是「明缘起」。

  「缘起」是佛教一个非常特有的思想,佛法虽然讲因果,但因果不是佛法的特色。因果、轮回这些论点,都是印度的传统文化,就像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佛教跟印度文化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讲缘起——讲因缘法的「缘」。因果律属于印度文化,而因缘法的缘则是佛教所特有的。

  我们必须将因缘法的缘处理好,使他产生「凈缘起」,而不是染缘起,并使凈缘起一直起作用,这样才能到达「成菩提,入涅槃」。华严除了处理缘起之外,它还提出一个相对的观念,称为性起。性起法界与缘起法界,是华严思想里很重要的壁垒。

  我们先来谈缘起。缘是什么?它跟业一样,一般很难体会得到,大都仅限于知道业力或业障这些名词。受苦的时候就说「这是业啊」,中奖的时候则说「菩萨加被」。告诉各位,其实中奖、没中奖都是业,并不是说「摃龟」是业,而中奖就是菩萨加持。那么,业是什么?业跟因果雷同,很多人在解释业的时候,都讲成因果了,比如会讲说「你做了什么,以后一定会受什么报;受报的时候很痛苦。……」业,简单地说就是「你认为对,而人家说不对,你会很想要讲清楚、说明白时,那就是业。」比如你很清楚这明明是黄色,人家却不同意那是黄色,那就是业。若没业的话,你说黄色就是黄色,说青色就是青色,不管你说什么,人家都说对。但也不要以为听我这样说,就认为这个很简单,其实你看不到啊!家里夫妻不和、子女不听话,人生中遇到许多的挫折和困难,虽然知道那是业,但你也只是很笼统的一个概念,「业是什么」,又讲不出个所以然。其实那叫业相——业的相。业相要是看得到,就好处理了。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要不要把业除掉?但谁在受业报呢?你又讲不清楚了。因此,如果你将因果律跟业混在一块讲,就会更弄不清楚。

  众生六道轮回,上辈子死了,这辈子生了;这辈子死了,下辈子生了。想弄清楚在这当中,把上辈子、这辈子、下辈子连起来的是什么,只要了解业,就会清楚了。其实将上辈子、这辈子、下辈子连起来的,是我们的法身啊!上辈子的你、这辈子的你、下辈子的你,这里所说的「你」,只是假相。你在此时受报,而受苦报的是谁呢?是「识」,是「我执」的那个识。因此没有「我执」的人,就没有苦报,因为报不到嘛!当你觉察到「识」的时候,你才看得到业。

  讲到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因为有「业」的存在,所以就有「缘」。假如无因,只有缘,难以起业;就是有因,待缘一到,业就现前。例如,你很爱喝普洱茶,这是一个因,突然有一天看到电视报导,说某某业者为了让茶叶充分发酵,制程中将猪的粪水搅烂后喷洒在普洱茶叶上。当你看到这则报道后,业就来了;若是家里贮藏很多普洱茶的人,这下业就更大了。因为有因,所以缘一现前,业就到了。由于有因,缘现前一定起作用,没有因,缘怎么起作用?都不喝茶的人,看到这个报导就不痛不痒,他怎么做的跟我无关。既无因,缘便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哪有业?就没有业了,这就是关键!

  缘起,就是说有那个「因」在,待「缘」一到,「果」就会出现。针对果才讲缘起,十二因缘法的缘,就是讲这个意思。可是倘若没有因,缘根本就不起作用。比如有两个人,都遇到相同的事情,为什么一个会业重,一个就海阔天空?发生的状况是缘,有因的人,在缘出现后就马上中箭,没有因的人则海阔天空,因为他没有业嘛!佛法其实都是在讲人性的东西,所以我们每次讲经,往往就会有人中箭落马。为什么?因为你有那个因,我只是针对经文做说明,结果你「啵」一声,中箭了。谁叫你中箭啊!那是因为你有因,我讲经只是个缘,因缘和合,业就兑现了,怪不得别人!

  若发现缘起业现时,怎么办?忏悔啊!忏悔可以除业,可以不要让果兑现。修行当中都是针对人性来做探讨,所以你最容易发现;探讨的这个部分,只是缘。人性有优点和缺点,优点就让它发挥出来,缺点就赶快把它忏除掉。一般我们不讲你不会知道,会认为很正常;但在修行时、在探讨佛法时,经法师一提,你可能会感觉:「唉唷,这一点我有,这好像在说我。」其实只是好像,缘起只是「好像」,缘起的时候要赶快忏悔,恶业、恶因、恶果就会不见,这就是忏除业障。你若不忏,它一定会兑现。

  缘,它只是个原则;出现时,你就忏悔,就是这样。缘起的理论若能够了解,就知道《金狮子章》里的「明缘起」在讲什么。否则你一讲,就会又跟因果扯在一起了。这地方很清楚,它不跟因果扯在一起。各位要留意!讲缘起不涉及因果,但它跟因果有关;因为有因,缘才会起。

  《金狮子章》一开始就是贤首国师针对宝殿上的金狮子对武则天说,这个金狮子是金做的,但「金无自性」。就只是一块金在那个地方;金只是个「因」,工巧匠是「缘」,所以说「随工巧匠缘」来做成狮子,「遂有狮子相起」。这个「起」,就是产生的生,产生出来的「但是缘」——起但是缘,故名缘起。「但是缘」前提要有因在先,没有因不算。所以会受到苦报,都是缘的问题。会受报当然是有因,没有因怎么会有报呢!但佛教强调的是缘,修行就在缘上面修。

  大家要留意,不要结恶缘,当发现有恶缘时,譬如社会很不宁静,不宁静就叫做缘,那就不要到不宁静的地方,不要交到恶友,这样就可以远离不宁静的状况。若是结交恶友,生活自然不会祥和,这就是缘。因为过去有种恶因,所以现在才会有这种不宁静的情况;假如没有恶因,根本看不到也听不到;会遇到,是因为有因在前。

  同样的,因是前提;法藏大师说「金无自性」,金子就是因、就是前提,「随工巧匠」是缘。假如不是金而是石头的话,石头是因,那么随工巧匠的缘,做出来的就不叫金狮子,而是石狮子了。不同的因,随着同样的缘,就会造不同的果。无论是金狮子、石狮子、铜狮子或木狮子,都是因为「因」不同,但有同样「随工巧匠」的「缘」而完成的;我们的一生也一样,这部分叫缘起;所有因这个缘而起的世界,就称为缘起法界。

  金狮子相,因缘而起,我们人生、甚至这个世界,都离不开缘起。比如自然界的山,什么是山?山是从平地高出来的一块地。山其实是缘相对的,当山又被土遮平以后,它又变成土了,哪里有山存在。同样的,什么是河?河就是地凹下去的地方有水流过。水假如不流过的话,也不成为河。从这两个例子,大家可以发现,山川大地也是因缘而起,它是在相对的因缘之下而起的。所以,缘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依此这整个世界的存在,都称为缘起法界。你看到的一切世间法,通通是缘起法。所以你如果想了解这世界怎么成立,就一定要「明缘起」。换句话说,透过「明缘起」,可让你了解到有为法的世界。

  此外,在这个因为缘起而相对存在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名曰真如,也称为性起法界。性起法界是本来这样,没有为什么。譬如《金狮子章》开头就说「金无自性」,其实金不是无自性,金有自性,它只是这样存在而已。这个时候,金不跟狮子比,金根木头比。金有金性,木有木性;金木水火土各有其自性,地水火风空自有地水火风空的性,这些性是本来这样,没有为什么。这是一种大自然存在的状况、本然的状况。

  它是一种存在,跟相对而起的情况不一样,这是两种概念。缘起法界是相对存在的情形,性起法界是本然存在的状况。譬如有人会问:「人的眼睛为什么长横的?」不要问为什么,这就是性起,眼睛横长的叫人,眼睛直长的叫鬼,他本来如此,没有为什么,这就是性起。「本来如此」的意思是,这不是相对的。历来大家都喜欢一直问「为什么?为什么?」问到最后,也只是说它本来如此。

  比如这个石头,你要叫他金子也可以;这个金子,你要叫他石头也行。但当你到银楼跟老板说「我跟你买石头」时,老板可能会以为你是疯子。对于各种物质的名称,当然可以去改它,但你要知道,那是社会的一种共同趋势,它是本来如此,不必问为什么。原始定义,从觉性的立场可以进一步去摸索,可是有一些东西,他是本来存在的状态。法法有自性,你要探讨这个存在和那个存在之间的关系,那是有为法,它又变成相对存在的缘起理论。性起理论之谈到他的本然状态,一个人若能回到本然的状态,就是一个很单纯的人。这种单纯称为纯洁,没有污染,跟天地合为一体。庄子称之为真人——真正的人。我们都受到污染,有杂质了。所以华严把它分出来,一个是缘起法界,一个称性起法界。

  讲本然的状态是在推卸责任,或不负责任地不作交待,而是因为不可说。比如有人问:「金子为什么可以弄到那么薄?科学家会告诉你,因为金子具有极佳的延展性,所以可打造成金箔。那是科学定义,虽然没有错,但没有意义啊!他告诉我们因为金子有这种本然的性质,所以可以用缘将它起作用,但那是属于缘起法界了。

  科学家在进行的是大脑运作的部分。所谓大脑的运作是指从它本然的特性里头去起作用,那是缘起法界的问题,那叫随工巧匠。在生命本质来讲,金子有那种情况,是因为金子本来就是那样子。石头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为什么的问题,而是石头本来就不行,没有为什么,那是他本然的状态,。各位要留意,能够认知这种本然状态的能力,就是生命质量;生命质量的本然状态,具有觉知一切物的本然状态的能力;那种觉知的能力,就是感受存在的能力,也就是般若智慧、般若空性。

  因为它本然如此,所以它一起作用以后的东西,我们通常认为都是假的,因为已经加入别的元素了。比如电话为什么会响?电话本来就会响,不响就成了玩具电话。真的电话就会响、可以通话,这是正常的,是电话的本然状态。当他不是这样的本然状态时,就是坏掉了,所以电话坏掉的本然状态就是不能通话。因此当你能看到他本然的状态时,你的人生就很单纯、很纯洁;但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有很多污染。

  所以从性起、缘起来谈,可以想见里面所涉及的领域有多大;性起法界与缘起法界倂在一起,华严就称为一真法界;缘起法界跟性起法界,都在华藏世界里、都在一真法界里,我们要去体会这样的状况。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 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