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岩:禅·生命的微笑 第八章 空与智慧


2014/9/4    热度:158   

郑石岩:禅·生命的微笑 第八章 空与智慧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宋·无德禅师

  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能作清醒的回应。那时般若放光,智慧也就出现。所以智慧的源头是般若,般若即是佛性或如来藏。

  诚如《大湼盘经》上所说:“我者即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以以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得见。”当自己能从无量烦恼法中解脱出来时,才可能有大智慧。也就是说,当自己的心智不被物欲蒙蔽,不被成见所障碍,不受情绪所干扰时,般若就流露著透澈的省察力,那就是智慧。

  禅者认为智慧的发生是空与有两个因素的作用,就好像人的双手必须先把原来握住的东西放下(空),然后才可能拿起现在需要提动的东西。所以空与有的微妙关系一个生活的最高智慧,人只有入于色相而不被色相所迷,才有智慧;读一切书不被知识所缚,才有智慧;营利资财而不被利欲所役,才有智慧。所以叫“于相而离相”,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去来自|由,心体无滞”。

  禅的发展到沩仰宗的手里,明确地划分如禅和祖师禅。如来禅修空,祖宗禅修慧。这种真空妙有的心法,破除了心中的无明和障碍,流露真正如来慧性,过现实的生活。

  智慧是没有障碍的心力

  般若的本质,依《大智度论》的解释,般若是无明的,是无色的,是空相的,同时也是实性的。所以经上说: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不见色生,不见色灭;

  不见色受,不见色不受;

  不见色垢,不见色净;

  不见色增,不见色灭。”

  般若不属于现象的东西,而是去认识现象的主体。它本身没有色相,没有形状,也没有思维的形式,所以是空的,不是增不减的,是没有垢净之分的。般若是遇到色相之后,才起种种作用;它是一种能,一种光明性。它在触目遇缘中起妙用,所以马祖道一说:“它一切具足,用起来非常方便。”

  般若是空性的,所以在守空修定的时候,会变成“无记空”,心理世界就显得一片寂黑,生活失去活力,失去喜悦自在的朝气。相反的,如果我们生活在虚妄的欲念和执著之中,那么就被这些虚妄和执著所障蔽,失去般若的光明本性;从而产生贪婪、慎怒和愚痴的心理反应。于是“般若法门”就是无诤法,无诤法就是要荡相遣执,要把一切执著放下,《宛陵錄》上说:

  “无念是空,无物不容。”

  所有一切出世间法,都是为了破除执著,净化自心,使般若能大放光明,孕育智慧和创造力。

  为什么要破除执妄才能使般若智发挥其功能呢?因为执妄是一个人的偏见、成见、刻板印象和种种情染,在知性方面它会形成所知障,在情性方面构成烦恼障,它蒙蔽“般若”的功能,造成我们思想、感情、情绪的错误和痛苦。

  现在我们以拉康(Jacques·Lacan)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学加以解释。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是认识的主体。每一个人在与别人沟通交流时,总是先就对象加以想像,这时便产生了主观的印象。我们的想像可能带来好感,也可能带来厌恶;可能产生偏见和成见,也可能造成错误的猜想。总之,人类的心理活动,第一件是想像那个认知或沟通的对象。然而想像与臆测永远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虚幻,它可能会带来惧怕不安,也可能带来大意和疏忽。

  接著,第二步的心理反应是想像自己的立场;它对自己是否有利?我安全吗?别人对我的看法如何?会吃亏吗?有道德吗?当一个想到这些,即刻为自己绘制了一张欲望图和理想图。这时开始有了得失,有了计较,有了强烈的追逐或逃避动机。

  第三步才打开自己的感官去认清对象。然而,在经过前面两个步骤,认识的主体所搜集的资讯必然是被扭曲;两个相互沟通的主体都通过了扭曲与折射向对方沟通,而有了许多虚幻印象和错误的认识。我们把这些扭曲称做“色相”,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注定是执著于色相了。交往一旦执著于色相,就没有真正的会心和心灵的接触,所以人与人之间是疏离的。

  现在以念佛为例,我们念一声“阿弥陀佛”,如果先想著阿弥陀佛可以保佑我赚钱,又想著自己渴求许多欲望,这样自己与阿弥陀佛之间的真正“接触”与“会心”就变得有障碍了。

  我们平常居家和交友,情感沟通最为重要。沟通不是只有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就是彼此真正的会心。以夫妻感情生活为例,如果太太心目中把先生想像成一位白马王子,而自己又老是在等王子的温情,那么太太就会经常批评、抱怨和责备,说先生不了解自己,不体贴。先生如果把太太看成完美的贤妻良母,应无微不至的相夫教子,而自己却自认为是有男子气概的大男人,需要太太的温柔,那么先生每天也在挑剔和不满。这么一来,两个人就不可能会心,不可能有默契,所以吵架就多了。如果把这些虚幻的渴求移开,彼此接纳,相互鼓励、支持和爱护,两个人也就亲密融洽了。

  所以禅家告诉我们:“平常心是道”,“平直心是道”。这无非是要我们放下成见,放下人与人之间的虚幻臆测,破除对色相的执著,才能与对方真正会心。这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宗心传了。

  我们放眼所及,如果没有虚幻的障碍,自然会看得清楚,深悟其中的禅味。这时花草树木都会变得美妙动人,你真能看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体悟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春宵”了。

  如果我们把对象的想像称为人相或众生相,把自己的想像与欲念称为我相和寿者相,那么放下四相之后的真我,就是禅家所谓的“脱底桶”,可以从这一边直接看到那一边,它是会心的,是直观的,是当下即是,一切现成的。这时看到的就是实性的般若,也是同时是无一切相的空性般若。所以《六祖坛经》上说:

  “世人妙性本空,

  无有一法可得。”

  正因为般若是空性的,是无相的,在没有成见、偏见和刻板印象的障碍下,必然可以如实地认知,如实地孕育情感,如实地就用自己的知性和感官,去认识一切,发现一切。因此,佛的十种称号之中,如来(事实的本来面目)、正偏知(正确普遍真实的认识)、明行足(清楚觉知的实践)、善逝(放下一切障碍)、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现象)、调御丈夫(能做正确真实的回应)、佛(醒觉)等名号都在于表现般若听妙用。

  般若产生了悟性和理性。顿悟对禅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顿悟才能见性,彻悟才能成佛。悟是一个人从因果关系中超越出来,知道一切因果关系只是因缘假合的现象,只是表象世界,而不是真正的主体。因此透过悟可以使人昧于因果,但不是不堕于因果。不堕因果显然是断灭或无记空,它等于否定生活,否定生命,否定认知,否定理性和醒觉。

  谈到这裹,我们不得不引用禅宗的一则公案。唐朝时百丈禅师上堂说法,总一个不相识的老跟著入堂听法。有一天,百丈说法结束,老人徘徊不去。百丈问他是谁,他说:

  “我不是人而是一只狐狸,在过去迦叶佛的时代,我本来是山上的住持。当时,有一位学生问我,‘是否修行很好的人不堕因果’,我告诉他说不堕因果。就这样我便堕为狐狸身,到现在已长达五百世之久。现在请和尚慈悲指点,好解脱狐狸身。”

  百丈便说,你要问我什么?老人便说:

  “修行很好的人还落因果吗?”

  百丈禅师告诉他说:

  “是不昧于因果,而不是不堕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便向百丈礼拜说:

  “我已解脱了狐狸身,就在后山,请你以亡僧的礼仪埋葬我。”

  百丈便命令寺裹的总管典座宣布饭后送亡僧。饭后,百丈便带著和尚们在后山的岩洞裹找出野狐的尸体,便以亡僧之礼火葬。

  这个公案充分表达了“因果不可思议”。当一个人认为是不堕因果时,即刻堕入无记空的境况,走向虚无的断灭,悟的能力即刻衰退。他看不出因果,智慧当然也大大的消减,最后终究要退化到野性的程度(狐狸),这时即使有所修行也是徒然的。学禅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醒觉,一颗醒觉的心便是禅,它具有听慧的悟性,能“不昧于因果”,能看出一切现象的“如来”面目,能发现生活的伦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一切知识。

  般若所绽放出来的悟性,如果不被所知障和烦恼所蒙蔽,便能在一切事物中看出因果关系,而产生认识逻辑、知识、概念和创造力。对一切对象之认识,都是透过一个简单的理则——从悟性到因果关系的发现。

  悟性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认识因果关系的能力,连飞禽走兽乃至昆虫之类的低等动物都有,而且它们所具备的悟性和人类的悟性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认识因果。唯一不同的是人类在因果之中,有了复杂的记忆,经过意识的归纳,建立了有系统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形成了一个特性——理性。禅家认为“含灵蠢动都有佛性”,这是正确的,因为佛性即是悟性。

  理性即是悟性所衍生出来的抽象概念及运用这些观念的法则。因此,理性只不过是悟性的妙用,而不是悟性的本身。即使是一般所谓的“智力”,也是悟性与环境作用,透过经验影响后所产生的心理能力。

  这样看来,所有的知识、概念、逻辑和理性,都是悟性的表象。表象就好像镜裹头的影像,它只是一个组合,一个“假”藉的色相,不是本体的悟性。表象即是色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灭的;悟性是法身,是能生万法的。

  当一个人的悟性受到障碍时,那就是愚笨、迷失和执著。障碍可能来自情绪困扰、物欲的贪婪、自我中心、成见和偏见;也可能来自过去学习来的知识和概念等等,但是表象并不绝对障碍悟性,表象所以会障碍悟性是因为执著。

  禅者把表象和悟性(空性)这两者看为一体之两面,经上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生活的真正态度就是避免障碍,让悟性能勘破色相,发挥功能,这样就是般若智,就是平常心。

  般若智不是用语言所能传递的,只要你开始用语言或任何符号传递,都会落入表象,流于知解。《六祖坛经》上说:

  “本性自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禅家说:

  “思而知,虑而解,是鬼家活计。”

  根据《大般若经》上记载,须菩提有一次问佛,什么是菩萨的本义(句义),佛陀的回答是:

  “没有任何定义是菩萨定义。为什么呢?正等正觉的般若性不可能用语言去定义,因为所叙述的语言只不过是表象,连我相也是表象,因此菩萨不能用文字来触及它的本质。”

  很明显的,般若不是思考和文字的理解所能独及的,它只有在平直心中绽放著它的悟性,在“无碍相中”才泄露“一切现成”和“一切具足”的禅机。般若无关语言文字,它只要一落言铨便属于形而下的表象。它不是表象或色相,而是表象的本体。

  般若的妙用是在放下障碍之后才出现。所以它是“空性、无所有、不可得、不见得一法”。于是,我们不禁要问,禅是否有“反知”倾向呢?依《大智度论》第一卷缘起论中所说,般若是无诤法。所谓无诤说是荡相遣执,因此般若波罗蜜法是教人不要“取相著心起净”,而导致执著、自我中心、刻板和执迷于色相,造成所知障和烦恼障。因此,禅显然不违背世间法,因为脱离了世间法,将无异于无记空,而导致生活上的全盘否定。大乘菩萨法门所标榜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襟怀将完全的落空,生命成为死寂的断灭相。因此,禅与现代科技文明是不冲突的;它的空观和无诤法的荡相遣执,将有助于现代人的独立思考和求真的态度。

  空性和创造力

  空是禅法中关键性一环,它的本义不是没有或空无,而是心智活动上的厘清过程。我们的心智活动,透过空的洗濯变得更清楚;我们的情感和态度,经过空的澄清而发出清醒的感受性;我们的人生观因为空的澄清,而变得更洒脱自在。根据《大般若经》的记载,有一天佛陀答覆舍利弗之问说: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想要保持,不被感官所欺(内空)、不被色相所蒙蔽(外空)、不被内心的刻板印象或知见所囿(内外空、)不受“空”的观念束缚(空空)、不被一切现象所欺(太空),放下求佛成佛的观念(第一义空)、放下造作(有为空)、连不造作的观念也要放下(无为空)、连毕竟或绝对的观念也没有(毕竟空)、放下宇宙人生无始的观念(无如空)、放下人生只是四大假合终究要分散的观念(散空)、没有什么自性可言,如果有那就是空性真实性(生空)、自我观念是经验的产物,不是本来具有的(自性空)、一切法都无可得(诸法空)、连不可得的观念也不能有(不可得空)、抛弃一切无定则的观念(无法空)、放下一切有定则的观念(有法有法空)、把无法和有法的观念通通放下(无法有法空),都应当学般若波罗蜜。”

  这十八空加以归纳,便不难了解空与般若分不开。很明显的,佛陀所说的空有两个层面。首先,空是一切现象的本质。现象是因缘和合形成的,所以不是永恒的“物自体”,而是随境牵流的生灭法。色相离不开生、住、异、灭,它不是恒常的东西。不但现象界如此,连我们的概念、知识、思考方式、情感、理性等等都一样。

  固然不错,我们生活在此刻的情境,我们在某一时空条件下,用悟性察觉到一些因果关系,建立了观念、知识和理性,但是这些东西只是随缘发生的,毕竟不是永恒的,只要下一个时空出现时,前一个时空所得到的就失去适应性。因此,人类在使用既有的知识、成见、偏见和情感,去解答新遭遇的问题时,反而成为智慧的障碍,所以佛陀提出的第二个空的本质是“勘破一切法”。从这些有法中解脱出来,才能保持醒觉,让自性般若绽放它的悟性和智慧,而悟性与慧性在面对新情境时便能生万法。于是,空成为能生万法的条件。《六祖坛经》上说:

  “自性(般若)能含万法是大(大即空义),

  万法在诸人性中。”

  现代心理学以创造力的研究,发现影响创造力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非理性的因素,比如说一个人有了情绪上的障碍,过度的防卫机制、忙碌和紧张等等,都会影响创造力的开展。另一方面,过度的学习、执著在过去所学的观念,往往压抑创造力。创造是在开放的心理状态下进行,“人必须在没有成见和压抑之下才能创造”。正因为如此,创造者必然要受“空”的洗濯。空使“般若”自性得以发挥,悟性从而彰显它的功能,一种醒觉与好奇的心情,一种心灵的自|由和遐想,启开人类最珍贵的智慧,而心灵之自|由和天真的好奇却是现成的。

  般若是在“真空妙有”中显露出光明的智慧。析言之,没有现在的“悟法”就衍生不出来智慧和理性,没有摆脱对一切法(知识、概念、原理乃至成见、偏见、心理防卫机制等等)的执著。便会障蔽般若,而产生不了悟性。所以智慧与醒觉是建立在不断的解脱和不断的成长之中。唐朝牛头禅师在《心铭》中说:

  “一心有滞,

  诸法不通。”

  人类愚昧的来源就是“放不下”。壅塞使人顽固,“放不下”使心智变为残废。当一个人的双手紧紧握著东西时,他就不再能做事了;当他的思想被成见、偏见、情绪困扰或欲望所填满时,他就会变得愚笨无知。所以空即是禅法,透过空的实践才能“去来自尔”、“灵通万物”。

  空的第三个本质是指般若实性。佛陀唯巩弟子们把空误以为守空修定,造成断灭,形同枯木死灰,则又执著在空法里头,所以要做到“空空”:要从空之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定慧等持”的禅法。《六祖坛经》上说:

  “第一莫著空,

  若空心静坐,

  即著无记空。”

  禅的宗旨是醒发自性般若,不是空心静坐,百物不思,而是要“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执著)不舍(无记空)”。人唯有在不执著时才有慧性,只有面对生命去过实现的生活时,般若才大放光明,而人生才有圆满和自在。

  空的本质经过以上阐述,我们不难体验到三种意义:

  就现象界而言,一切色相都是因缘的假合,而不是本体,所以是无常生灭的,它终究是空,我们必须认清这个事实。

  就禅法而言,空是放下或勘破心理障碍,把所知障和烦恼放下来,悟性自然呈现。

  空是般若的本质,它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不属于净,也不属于不净,它是形而上的,是智慧的本体。所有的认知、理性、推理,乃至伦理道德及一切佛法都是盘若的妙用,所以说“般若性空能生万法”。

  照这么说来,禅宗早期印心的经典——《楞伽经》——所说的三无性与般若空性是相通的。三无性是指三个空性,即相无性(一切色相是因缘形成的,非本来就有色相之性)、生无性(一切知识、欲望、理想和自我意识的活动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悟性所产生的)、胜义无性(证得究竟圆满实性也是自己思想的结果,事实上,般若自性本来具足的)。三者和《大般若经》所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空性与慧性

  般若即是佛性,它是空性的。它本身没有成见、定见和执著,所以能随机应缘孕育智慧,产生种种认知、判断和真见,所以叫做“具足一切法”。般若能在触目遇缘中生万法,但它的慧性却很容易被自己所生的万法的所障蔽。障蔽般若的东西正是它自己所产生的知识、情感、情绪和善恶观念,乃至心理防卫机制。

  人类因般若而产生文明,而人类被文明的色相与成见所障碍,结果又迷失在文明里头,人类始终逃脱不了这个悲剧性的链带。就拿现代科学文明来说,人类创造了科技和工商社会,满足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开拓了自|由经济和民|主的社会,但是科技的客观实证观念却障蔽了主观觉悟的属灵生活,造成属灵生活的空虚。价值中立论则在伦理学上造成成空虚与无能,自|由财产的囤积与竞争,使人类变得贪婪,心理上更觉得匮乏和不安,因不断追求和纵欲,导致严重的压力。至于民|主与自|由,则使许多人昧于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终日看著别人的成就眼红,因而产生嫉恨;而无知和自私把自|由解释成自我中心和狂妄。看来般若反应在生活上所作的努力和成就,都要障碍般若本身的光明,而导致迷失,带来无尽的烦恼。这就是悲观的、苦难的人生。

  反之,如果我们采取逃避的遁世态度,是不是就能使般若放光,求得真正的喜悦和圆满呢?遁世否定了人生,它使我们生活得愚昧无知,甚至要挨饥饿之若。身体的困乏尚可以忍受,面对冥闇和缺乏生机的精神生活,将使自己更加愚昧,那有光明悦乐可言呢?

  现在我们不难了解佛陀为什么就人生是苦的,是无常的,是空虚的。因为人类的精神生活一直处于一个矛盾的锁链之中。于是,佛陀提出解开这条锁链之道,而禅正是这个道上的明灯。

  禅提出明确的法门——无。用否定的态度去看一切相,用肯定的态度去生平直心。禅告诉我们,不能去向断灭,而要走回世间法,要在世间法中“成一切法,离一切法”;创造一切事功,离开一切事功;学一切知识学问,离一切知识学问。这就是般若行,就是禅家所标榜的“无”门。

  禅告诉我们,要自然地投入生活,让般若性大放光明,成就一切法,实现自己的潜能,布施给社会,这就是福德。透过生活的实现,成就世间种种事业,使自己和同胞乃至一切众生的生活都得到改善。同时要般若放光,破一切色相,毁一切执著,不断从自己的我相、认知、情绪和情感等烦恼法中解脱出来,那就是功德。它让我们保持慧性和清醒,使我们有能力去布施,去净化自己,这就是“见自本性”的生活。这一来,实现的生活等净化了业力,把潜能和能力化为布施。实现是喜悦的,解脱是清净的;当我们生活在“真空妙有”时,才能证验到“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佛心。

  一个人可能为了服务社会而发心工作,这使他的智慧大放光明,而有所成就。等到他功成名就,权力在握时,便执著在权力里头,于是障碍了般若慧性,变得愚迷无知,其成就又复毁于一旦,这就是事业兴衰的生命史:眼看他平地起高楼,眼看他楼倒塌。

  每一个政权和王朝,每一个文明和朝代都很难跳出这个没有智慧的陷阱。禅则告诉我们,要在平常心和平直心中去运作,因为它没有障碍,可以看得清楚。障碍自己最严重的是自己内心已有的成见、私心、自负和心理防卫机制(这就是自性众生)。于是禅家告诉我们,要想维持般若智的光明性,必须认清自心众生,放下它,净化它,保持清净的心理环境,才能透露光明的智慧。六祖慧能说:

  “吾今教汝识自性众生,

  见自心佛性(般若性),

  欲求见佛,但识众生,

  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

  自古以来,禅家所传之心,即是不被众生心所迷惑的真心,也称为无心。如果“有”可传之心,就会造成执著,把它定义化和刻板化,奉为圭臬,而压抑般若之慧性,故《宛陵录》裴休记黄檗传心法要偈云:

  “心不可传,以契为传;

  心不可见,以无为见。”

  禅家讲一切现成,人就在日常生活中活用著佛性般若,没有心外的佛可以成就,要成佛就得“即心即佛,佛即无生(不生众生心),直下便是,勿求勿营。”

  我们已把般若智作了解释。现在要进一步对般若智的内涵加以分析。什么是般若智呢?简单的说,它即是道慧,也就是生活的智慧。根据《大般若经》的说法,道慧应可分成三个部分:即以“一切智”观空,息灭一切烦恼,是为慧眼;以“道种智”观假,依法修行,是为法眼;以“一切种智”观中,觉醒地生活,是为佛眼。这三观实际上是合为一观,也就是说勘破一切色相尘劳的执著,破一切烦恼,放下一切执著,就能发一切智;依自己的根性因缘转识成智,就是道种智;圆满的实现生活与解脱,就是一切种智。

  禅宗则将三者直截了当融合为一,既是修定修净,同时发慧过实现的生活。在顿悟法门中,破烦恼和立万种行是在“见性”时同时具现,所以《六祖坛经》上说: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成佛之道,析而言之,要经过净化破相的“空”,再实践六波罗蜜的“假”,而入于见性成佛的“中”。这三个步骤可以同时进行,那就是禅行,也就是生活的智慧。现在我们把这观念加以分析:

  心里头的概念和意识,都是“众生”或表象,它直接影响智慧和认知活动;即使正在使用的知识和观念,或者现在享有的名利,都会形成障碍,所以要保持清净心,不能迷而生执,障碍了般若的空性,而影响智慧的开展。

  工作就是修行,事业就是道场,无时无刻不是在实现自己,无时不透过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把业力转识成智,使生活过得充实喜悦。

  不执著在自己的成就,不在欲望上迷失;在成就与布施的同时,看出人生像一句戏。你把戏演好了之后,就要悠然地离开。

  般若是在放下一切知识、理念、情感及色相之刻板印象和执著之后,才发出它的悟性与慧性。因此,空就是放下,就是清除心中的虚妄和烦恼;把心里头的障碍清除了,就如同万里长空,阳光就可以照亮一切美好的景物。这时便能如如实实地看到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己,使生活过得充实而喜悦。从而如果我们能够把一切成就跟别人分享,把一切成就看做是如来的“表象”,不执迷在色相之中,便得能“自证”而见如来。《六祖坛经》中说:

  “前念不生即心,

  后念不灭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

  离一切相即佛。”

  “前念不生”是指净化自己,扫除种种虚幻的障碍,真正接纳自己。“后念不灭”是指肯定自己,依自己根性因缘,好好去过实现的生活。“成一切相”是实现生活的种种成就,“离一切相”则要把自己的成就与别人分享,从表象中解脱出来,不被物欲色相所迷,归于空性的清净,那即是如如实实的般若实性;它的放光照亮了人生,它的精神法体参契永恒。六祖慧能说: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生活的真谛就是放下一切虚幻的障碍,不合理的抱负水准,不模仿别人,不嫉羡别人,好好接纳自己,根据自己的根性因缘实现自己。同时,要用清醒的生活态度和自|由的心智,去体验生活的意义,发现精神生活的永恒之美。

  在禅的法眼里,生命的生老病死只是一种现象,在现象的背后就是如如的般若佛性。我们用它来分辨现象,处理生活上所遭遇的问题,来肯定“人身难得”,来赞叹欢喜这“一朝风月”。但是,当我们被种种色相和情染烦恼所缚的时候,般若之光就好像被层层的浓云所障蔽,我们会失去光明,失去温暖,失去一切生机,代之而来的是冷漠、死气沉沉、绝望和苦闷。

  般若是生命的光,必须在你放下竞争、对立、执著和贪婪时,才能看到它的光芒。

  它引发一个人产生悟性,孕育智慧,去实现活泼的生活。这时,他看到生命的花正在微笑,并悟入永恒精神世界之美。

-----------------------------------------------------------------------------------------------------------------

更多郑石岩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