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赞弥勒四礼文》看唐玄奘的弥勒净土思想


2014/9/3    热度:267   

  从《赞弥勒四礼文》看唐玄奘的弥勒净土思想

  继 平

  玄奘大师(602-644)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陈,法名玄奘,洛阳偃师(今河南偃师县)人,世称三藏法师、唐僧、唐三藏。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佛教专家、翻译家、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帝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被鲁迅先生赞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玄奘大师自幼聪明过人。由于家境不好,他自小跟已出家的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读诵了大量经典。十三岁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唐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大戒,次年离开成都,顺长江东行访学,到过荆州的天皇寺。贞观元年(627),玄奘回到长安。

  在游学过程中,玄奘曾向国内十三位高僧学习《俱舍》、《成实》、《涅槃》、《摄论》、《地论》、《毗昙》等经论,几乎穷尽了各家学说。但也发现了诸家间的异见。为了探寻佛法的真谛,玄奘决心到印度求法来统一诸家异说。贞观二年(628)他上表要求出国,但没有得到批准。次年才得以离京西进。玄奘先达姑臧、敦煌,在高昌王和西突厥可汗等西域首领的协助下,玄奘穿越西域十六国,越大雪山,又历十余国,进入北印度的滥波国。经健驮罗国、乌苌国,渡辛头河,到达迦湿弥罗国,在该国停两年学经论。而后南下进入中印度,经磔迦国等十四国到达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在此渡恒河东下,经阿耶穆佉国等国,到达吠舍厘国,再往南于贞观七年(633)到达摩揭陀国,该国王舍城东的那烂陀寺是印度佛学的中心,学问遍括哲学、佛学、逻辑、医学、工艺、音韵等方面,常住僧数万,当时的主持人是精通一切经论的戒贤。玄奘在此学习五年,成为精通五十部经论的十大德之一。后来,玄奘又离开那烂陀寺,进行更广泛的参学,先后到过东印度、南印度和西印度,最后又回到那烂陀寺。玄奘经过游学,几乎学遍了印度所有的大小乘学说,特别在那烂陀寺跟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和其它大小乘经,已能对瑜伽和中观融会贯通,在印度的名声日渐增大。学成后,玄奘东行回国,带回六百五十七部梵本经。

  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到达京师西郊,道俗相迎者数十万。当时唐太宗在洛阳,玄奘将带回的经像放在长安弘福寺,就去洛阳向太宗汇报。太宗希望他把西域见闻写出来,又劝他还俗从政,前一条玄奘答应了,后一条却没有从命。玄奘要求译经,太宗安排他在弘福寺建立译场。玄奘回长安后,组织了一套包括证义、缀缉、录文、证梵、安字在内的翻译班子,同年五月就开译《大菩萨藏经》。玄奘在回国后的近二十年内,共译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五十卷,另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等作品,一些表、启、书等则收入《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

  玄奘所译经典,涉及般若、唯识、宝积部、戒律、密教等内容,几乎囊括了佛教经典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佛教典籍的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玄奘大师住世时创立了法相宗,对法相宗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而他自己则坚持弥勒净土信仰,发愿往生兜率天。玄奘大师的弥勒信仰起源于他青年时期。到天竺之后得知无著、世亲等都发愿往生兜率净土,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从此,弥勒信仰伴随了玄奘大师的一生,即使在临终前,他还默念弥勒佛,并命弟子同称 “南无弥勒如来”。

  玄奘大师的弥勒净土思想,在其《赞弥勒四礼文》中有详细的阐释。我们下面就以《赞弥勒四礼文》为例,来分析玄奘大师的弥勒思想。

  第一首《弥勒赞礼文》云:

  至心归命礼当来弥勒佛。

  诸佛同证无为体,真如理实本无缘。

  为诱诸天现兜率,其犹幻士出众形。

  元无人马迷将有,达者知幻未曾然。

  佛身本净皆如是,愚夫不了谓同凡。

  知佛无来见真佛,于兹必得永长欢。

  故我顶礼弥勒佛,唯愿慈尊度有情。

  愿共诸众生上生兜率天奉见弥勒佛。

  玄奘大师在这首赞礼文中认为,诸佛都证得了离开生灭变化的无为之体,他们随时可以变幻众形而为众生说法。缘于此,玄奘至诚顶礼,渴望诸天能够变现兜率净土,令苦海众生皆得度脱。玄奘大师认为,众生痴迷,常常将假有的东西认为实有,而只有证得无上正觉的诸佛菩萨才能彻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玄奘赞叹佛身本来清净无染,不生不灭,无去无来,而凡夫之人不了知这个道理,认为佛同凡夫等同,如果众生能够体认自身真如佛性,就是见到了自性真佛,那么他就能够得到永久的欢乐。在礼赞了诸佛的清净本性之后,玄奘大师发愿顶礼弥勒佛,祈愿弥勒菩萨不舍娑婆有情,广度众生。玄奘大师并不求一己之生兜率,而是发愿与众生一起上生兜率天侍奉弥勒菩萨。

  第二首《弥勒赞礼文》赞颂了弥勒佛不可思议的法力,以及在兜率宫中结跏趺坐的禅定之功。接着玄奘又赞颂弥勒佛宝相的庄严华贵——“身如檀金更无比,相好宝色曜光晖。”在赞颂完弥勒佛的相好庄严之后,玄奘接着赞颂弥勒佛的神通和悲心之不可思议,并且还颂扬了诚心礼拜弥勒佛的功德——“众生但能至心礼,无始罪业定不生。”正是缘于弥勒佛具有悲心无限,不舍有情的宏愿,所以,玄奘大师希望大众都来念诵弥勒佛之名号,求生兜率净土。本赞文全文如下:

  至心归命礼当来弥勒佛。

  佛有难思自在力,能以多刹内尘中。

  况今现处兜率殿,狮子床上结跏坐。

  身如檀金更无比,相好宝色曜光晖。

  神通菩萨皆无量,助佛扬化救含灵。

  众生但能至心礼,无始罪业定不生。

  故我顶礼弥勒佛,唯愿慈尊度有情。

  愿共诸众生上生兜率天奉见弥勒佛。

  第三首《弥勒赞礼文》为:

  至心归命礼当来弥勒佛。

  慈尊宝冠多化佛,其量超过数百千。

  此土他方菩萨会,广现神变宝窗中。

  佛身白毫光八万,常说不退法轮因。

  众生但能修福业,屈伸臂倾值慈尊。

  河沙诸佛由斯现,况我本师释迦文。

  故我顶礼弥勒佛,唯愿慈尊度有情。

  愿共诸众生上生兜率天奉见弥勒佛。

  玄奘大师在本首赞文中赞颂了弥勒佛化身无限,处处现身,救苦救难的悲智宏愿。在这里,玄奘还赞颂弥勒佛身常放白毫相光,经常为众生说法,令苦海众生离苦得乐愿行。大师告诉众信徒,如果世间众生都能广修福业,一定能够如愿在短时间内得遇弥勒慈尊。并蒙弥勒佛之慈心加持,将来与弥勒佛一起回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大师认为,弥勒佛有誓度众生的愿力,并且发愿往生兜率天宫的人,如果信心具足,便可以很方便地往生兜率内院,亲近慈氏尊亲。这是玄奘大师要发愿往生兜率净土的原因之一。

  第四首《弥勒赞礼文》中,玄奘称赞弥勒佛与其它诸佛一样清净庄严,为了让凡夫之人认识到佛的报身遍一切处,常常在世间示现千尺金身,让众生见弥勒佛生起欢乐不舍之心,同时也要让众生明了世间因果报应的法则。赞文云:

  至心归命礼当来弥勒佛。

  诸佛常居清净刹,受用报体量无穷。

  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众生视之无厌足,令知业果现阎浮。

  但能听经勤诵法,逍遥定往兜率宫。

  三途于兹必永绝,将来同证一法身。

  故我顶礼弥勒佛,唯愿慈尊度有情。

  愿共诸众生上生兜率天奉见弥勒佛。

  因为弥勒净土有众多殊胜之处。往生弥勒净土应当成为众多信徒的最佳选择。因此,玄奘大师劝信徒“但能听经勤颂法,逍遥定往兜率宫。”如果能够往生兜率宫,不仅能够永远不受轮回之报,而且将来还能够同证法身,成等正觉。鉴于弥勒佛的愿心广大和弥勒净土的令人向往,玄奘大师再次顶礼弥勒佛,恳请弥勒佛度化有情,誓愿念弥勒佛之名号,求生弥勒兜率净土。

  从玄奘大师的生平行迹和其对弥勒净土的虔诚信仰可见,玄奘大师之所以终生以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为己任,一方面是由于他受到印度无著、世亲信仰弥勒净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他认为弥勒佛的愿心广大,且往生弥勒净土的方法简便易行。我们现世的弥勒行者,应当以玄奘大师为榜样,称弥勒名,行弥勒行,做一位利乐有情的弥勒使者。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