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五 宣教缘起
2014/9/4   热度:389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五 宣教缘起 (发起序)
---------------------------------------------------------------------------------------------------------- 更多陈义孝居士佛学内容 ----------------------------------------------------------------------------------------------------------
(五) 宣教缘起
尔时世尊①,诸根悦豫②,姿色清净③,光颜巍巍④。
(这是说世尊现瑞放光)
就在大众云集于灵山会上的时候,释迦牟尼世尊,就连他的六根都露出无限的喜悦,姿态和仪容也十分的清明洁净,全身都发出无量的光明,在其光明中还渗和着无量的色彩,煞是美观!
尊者阿难,承佛圣旨⑤,即从座起,偏袒右肩⑥,长跪合掌⑦,而白佛言:
(这是说阿难请问)
尊敬的阿难长老,眼见佛现如此瑞相,心领神会佛之意旨,即从座位上站起来,袒露右肩,长跪合掌,向佛敬礼,然后向佛作报告地说:
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⑧,威容显耀,超绝无量⑨,未常瞻睹殊妙如今⑩。
(这是阿难说出其之所见)
“我今天见到世尊,诸根都很喜悦,姿态和仪容,也给人感觉如沐春风一般的温煦!佛全身都发放光明,在那无量的光明中又有无量的颜色,有如一面晶莹的明镜,把里里外外都照得透彻明亮。那充满威德的慈容也非常的显明和光耀,可以说超越了一切,我未尝瞻视目睹它的殊胜美妙,好像今天这样!
◎注释
①世尊 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②诸根悦豫 “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悦豫”就是喜悦、愉快。
③姿色清净 “姿色”指姿态和仪容。“清净”指佛心无分别、执著,而清明洁净。
④光颜巍巍 “光颜”指佛的容颜有光。“巍巍”指样子很高大。
⑤承佛圣旨 领会佛的旨意。
⑥偏袒右肩 “袒”是袒露。偏袒右肩就是把右肩露出来,这是古印度的礼节,表示行最敬礼。
⑦长跪合掌 “长跪”是双膝跪在地上,表示恭敬。“合掌”又名合十,即左右十指合而为一,代表一心。
⑧影畅表里 “影畅”是说光影通畅。“表里”即外表和内里。本经以明亮的镜子为例,镜光能照到外面,外面的面像又能影现镜中,这是比喻佛的身心里外皆光明。
⑨威容显耀,超绝无量 充满威德的慈容非常的显明和光耀,超越了一切。
⑩未常瞻睹殊妙如今 未尝(常即尝)瞻视目睹它的殊胜美妙,好像今天这样。
唯然大圣①,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②,今日世雄③住诸佛所住④,今日世眼⑤住导师之行⑥,今日世英⑦住最胜之道⑧,今日天尊⑨行如来之德⑩。去来现在佛佛相念(11),得无今佛念诸佛耶(12)?何故威神光光乃尔(13)?
(这是阿难说出他心中的感想。前五句是说佛之功德,后乃说佛今天之表现。)
“一切圣中之圣的佛啊!我要把我此刻心中的感想说出来:今天的佛是住于奇特之法,今天的世雄是住于诸佛之所住,今天的世眼是住于导师之行,今天的世英是住于最胜之道,今天的天尊是实行如来之德。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互相忆念,没有可能现在的佛不念过去未来和现在他方诸佛,但不知今日世尊所念的是哪一尊佛?什么缘故世尊今日威德神通和所放的光明竟至如斯之美妙?愿佛为我及大众宣说。”
附记1:阿难赞叹佛之功德,开口第一句话就说:“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这有两个意思:在事相上说,今天见到佛如此放光现瑞,乃是从昔以来未尝见过的,所以感到很奇特;在理上说,诸佛的法身,和众生的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众生已经迷失,而佛却完全证得,故名为“住奇特之法”。关于“奇特之法”,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指佛今天要说的这一部《无量寿经》,正是“奇特之法”,如本经所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一念即得往生,已经很奇特,而且往生就能住不退转,好像登地的大菩萨一样,实在太奇特了!
附记2:经文说:“去来现在佛佛相念。”这是告诉我们,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佛,都互相忆念而成佛,佛尚如此,我们怎么可以不念佛呢?《观无量寿佛经》说得好:“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注释
①大圣 对佛的尊称,因为佛是一切圣人中之极圣。
②住奇特之法 住于奇妙、特别的方法。这个奇特之法,这里是指念佛法门,因念佛法门,奇特在可以带业往生,一生成佛。
③世雄 佛的别名,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断尽一切之烦恼,故名“世雄”。
④住诸佛所住 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竖穷三际,横徧十方,无所不住,名为“诸佛所住”。若依本经,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是诸佛所住的具足常、乐、我、净四德之大涅槃境界。
⑤世眼 佛的尊称,因佛为世人之眼,开示引导世人入于正道。又能开世人之眼,使见正道,故称“世眼”。
⑥住导师之行 佛来人间成佛,度生成佛,就是“住导师之行”。
⑦世英 赞美才智过人的人,称为英才,而佛是无上士,故名“世英”。
⑧住最胜之道 一般而言,菩萨所修之六度万行,这是诸佛成佛最胜之道。若依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即是最胜的成佛之道。
⑨天尊 佛的别名。《涅槃经》说天有五种:一、世天,如世间人称帝王为天子;二、生天,指三界二十八天;三、净天,即五净居天;四、义天,即诸法空性;五、第一义天,即指非空非有之法身、佛性。佛已证法身佛性,在五天中最尊最上,故名天尊。
⑩行如来之德 如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是如来之德。再详细一点说,如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五眼、六通、四无畏、四无碍智、十力、十大自在、十八不共法等等,都是如来之德。若依本经来说,世尊为一切众生说《无量寿经》,引导众生信佛念佛,求生西方,一生成佛,这便是“行如来之德”。
(11)去来现在佛佛相念 “去来现在”指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佛相念”就是佛与诸佛互相忆念。
(12)得无今佛念诸佛耶 没有可能今佛不念一切诸佛。
(13)何故威神光光乃尔 什么缘故佛的威德神通和所放的光明竟至如此之美妙。
于是世尊告阿难曰:云何阿难!诸天①教汝来问佛耶?自以慧见②问威颜③乎?阿难白佛④:无有诸天来教我者,自以所见问斯义耳。
(这是说如来征问和阿难申答)
就在阿难禀白他之所见、所念和所问后,于是慈悲的世尊就很嘉许的问阿难:“你刚才所说的话,很有智慧和见地,是天人教你,还是你自己想问佛?”阿难立即向佛禀白:“不是诸天教我,而是我自己亲眼所见,心有所感,所以才向佛请问的。”
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⑤,发深智慧⑥,真妙辩才⑦,愍念众生,问斯慧义⑧。
(这是世尊赞叹阿难所问甚好)
佛赞叹阿难:“你之所问,非常的好。你内有很深的智慧,外有真实微妙的辩才。你以慈悲的心憐愍一切众生,请佛开示一条人人都能了生死和出三界的捷径,这才问佛这些充满智慧和有意义的话。”
如来以无尽大悲⑨,矜哀三界⑩,所以出兴于世(11),光阐道教(12),欲拯济群萌(13),惠以真实之利(14)。无量亿劫,难值难见(15),犹灵瑞华,时时乃出(16)。今所问者,多所饶益(17),开化一切诸天人民。
(前二句是总叹如来出世之本怀,后十二句是其各别说明。)
如来以无穷无尽的大慈悲心,怜愍悲痛住在三界中的一切众生,所以才出现于世,光显阐扬成佛之道的教法。佛要拯拔救济一群沉溺于茫茫苦海中的众生,要惠赐他们最真实的利益。但佛出现于世,实在是难值难见,就像优昙树开花一样地希有难得。你今天所问,会给众生带来非常丰饶的利益,因为我今天要宣说的,是一个能三根普被及使一切众生度脱生死的奇特法门。
附记1:上段经文,佛赞叹阿难“愍念众生,问斯慧义。”意思是:你以慈悲的心愍念众生,才请佛开示一条人人都能了生死、出三界的捷径。这段经文,佛坦告阿难:“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这两段经文,在在显示,佛教是立根在“慈悲”的基础上,没有慈悲,就没有佛教。慈者,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悲者,愿拔一切众生痛苦的心。因为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是佛教的基本主张,是故凡是佛教教徒,一定要培养慈悲的心,有了慈悲的心,才能与诸佛感应道交,修行佛法才会有大成就。正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附记2:经文中说,佛来人间成佛,“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到底什么才是“真实之利”呢?答案是:帮助一切众生,信弥陀,念弥陀,此生中,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便是佛口中所说的“惠以真实之利”。
◎注释
①诸天 指三界二十八天之天人。
②自以慧见 出自自己的智慧和见地。
③威颜 指佛,因佛说法如狮子吼,有威可畏,故名“威颜”。
④白佛 向佛禀白。
⑤所问甚快 你之所问非常好。“快”即好。
⑥发深智慧 发自很深的智慧。
⑦真妙辩才 具有真实微妙的辩才。
⑧问斯慧义 问这些充满智慧和有意义的话。
⑨无尽大悲 无穷无尽的大慈悲心。
⑩矜哀三界 “矜”是怜愍,“哀”是悲痛。因佛有大悲心,故对三界内轮回六道苦不堪言的众生,生起怜愍悲痛的感觉。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YIN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色界是无YIN食二欲,但还有色身的众生所住的世界;无色界是连色身亦无,只有微妙的心识住于甚深禅定之中的众生所住的世界。
(11)出兴于世 出现在世上。
(12)光阐道教 “光”是光大,“阐”是阐扬,“道教”是指成佛之道的教法。
(13)欲拯群萌 欲要拯济沉溺于茫茫苦海中的一群众生。
(14)惠以真实之利 惠赐众生最真实的利益。
(15)难值难见 很难遭逢见到的意思。
(16)犹灵瑞华,时时乃出 这是比喻要看到灵瑞的优昙树开花,是很不容易的,据说三千年才开一次花,佛出现在世间比昙华一现更稀有难得。
(17)多所饶益 非常丰饶的利益。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①,其智难量②,多所导御③。慧见无碍④,无能遏绝⑤。
(这是赞叹佛的福智具足)
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来所证的正觉,内涵广大无边难以测量的智慧,佛即以之教导、调御一切众生,度之成佛。又佛五眼圆明,故其智慧和见地,都自在无碍,乃至无穷无尽,那是没有人能够遏制和抑止的。
以一餐之力⑥,能住寿命亿百千劫⑦,无数无量,复过于此⑧,诸根悦豫,不以毁损⑨,姿色不变,光颜无异⑩。
(这是赞叹佛的色身自在)
佛在九种食中,已得出世间之“解脱食”,就是以这一餐之力用,而得色身自在,要住世多久就多久,能住寿命亿百千劫,乃至无量劫,甚至比这个更长都不成问题。而且住世时,诸根喜悦,没有老病死之苦,所以其身不会毁坏或损伤,它的光彩和颜色不会改变,永远保持紫金的姿色。
◎注释
①正觉 指佛所证之无上正等正觉。小乘阿罗汉只得正觉,菩萨更进一步,证得正等正觉,佛之所证,超越一切,乃是无上正等正觉,梵语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②其智难量 他的智慧深广无边,难以测量。
③多所导御 佛教导和调御一切众生,度之成佛,叫做“多所?导御”。
④慧见无碍 指佛五眼圆明,故其智慧和见地,自在无碍。五眼者,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之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之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⑤无能遏绝 没有人能遏制它。遏绝即遏制、抑止。
⑥一餐之力 指九种食中“解脱食”的力量。九种食者,即:一、段食,分分段段嚼碎而食,这是指寻常之食物;二、触食,指六识接触可爱之外境时而生喜乐,以长养身心;三、思食,意识思好事而生喜乐,以资益诸根;四、识食,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有情,以识来维持其命根;五、禅悦食,修行的人得禅定之乐,以长养诸根;六、法喜食,修法的人闻法生欢喜,以资养慧命;七、愿食,修行的人发大誓愿,修万行以持其身;八、念食,修行的人常念出世之善根,以资益慧命;九、解脱食,修行的人小乘证四果,大乘证无生忍,最终证得涅槃之乐,而长养身心。上述九种食,前四种乃世间之食,后五种乃出世间之食,所以又称为“出世五食”。
⑦能住寿命亿百千劫 佛证得色身自在,故其寿命亦自在。亿百千劫是形容极长的时间。
⑧复过于此 是比这个更多的意思。
⑨诸根悦豫,不以毁损 “诸根”即六根,“悦豫”即喜悦,“不以毁损”即没有老病死,所以不会毁坏或损伤。
⑩姿色不变,光颜无异 指佛身的光彩和颜色,永远不会改变。
所以者何?如来定慧①,究畅无极②,于一切法,而得自在③。
(这是赞叹佛的定慧圆满)
为什么如来以一餐之力,便能得如是殊胜之色身自在呢?因为如来的禅定和智慧,已经究竟通畅,无有局限,所以能在一切法中,得到最殊胜的大自在。
附记:上面三段经文,从表面上看,佛似乎是在赞扬自己福智具足、色身自在、定慧圆满;其实,佛是以自己作为例子,要世人赞叹他现在所要介绍的阿弥陀佛,要世人一心皈命阿弥陀佛,将来也就能成就如上面所说的福智具足、色身自在,和定慧圆满!
阿难谛听④!今为汝说。对曰:唯然,愿乐欲闻⑤。
(这是世尊应允答阿难之所问)
“阿难!你要真诚仔细的听,我现在就为你及大众详细的说。”阿难很恭敬的答道:“是的,世尊!我们大家都很乐意听闻。”
◎注释
①如来定慧 如来的禅定和智慧。“定”属于止,“慧”属于观,修大乘止观达到圆满的境界,就是“如来定慧”。因止成就,证大涅槃,名如来定;观成就,证大菩提,名如来慧。
②究畅无极 形容如来的定慧,究竟通畅,无有极限。
③自在 是自由自在无所障碍的意思。有二种:(1)佛有八大自在,又叫做“八大自在我”,此八大自在我,指涅槃所含常、乐、我、净四德中之“大我”。此大我即如来法身,具足八种的大自在,故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为多身,如来所证法身之体,遍一切处,充满十方无量世界,全此之体,起于应用,故能一多自在也;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谓如来法身,体无不遍,故一尘之身,与法身之量同一广大,大千世界悉皆充满,自在无碍;三、大身轻举远到,谓如来广大之身,轻举飞空,无远弗届,自在无碍;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谓如来虽为众生而现众类之身,然所居常在一土,自在无碍;五、诸根互用,谓如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任何一根,都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互相为用,自在无碍;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谓如来知一切法本性空寂,若言有法而可证得,则为虚妄,故虽有所证而无能证之想,于法融通,自在无碍;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谓如来智慧辩才,演说一偈之义,虽经多劫,无有穷尽,称性宣扬,自在无碍;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谓如来为诸众生处处现身说法,犹如虚空,了无形相可得,随缘应化,自在无碍。
(2)《华严经》说佛与菩萨有十种自在,即:一、寿命自在,菩萨成就法身慧命,已无生死寿夭之数,虽经历万劫而不增长,即短促的刹那亦不减退,但为度众生,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二、心自在,菩萨了达诸法空性,不受任何的挂碍,故能智慧方便,入无量三昧,游戏神通,超然独立;三、财自在。菩萨能以无量福德庄严无量佛土,亦以无量珍宝物资布施众生,更作无畏与法乐布施,救护与满足一切众生之所欲乐;四、业自在,菩萨梵行已立,所作皆办,我生已尽,不受后有,再不受业的拘束;五、生自在。菩萨住于无生法忍中,但为饶益众生,所以随类受生,藉以度脱无量众生,但却能去住无碍,生死无染;六、愿自在,菩萨能随愿乐成,无有障碍,在各种刹土中,皆能修成无上正等正觉;七、解自在,菩萨能了达诸法,破一切所执,故能胜解成就,且能示现重重色身,为诸众生演说无量妙法;八、如意自在,菩萨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为度诸众生,能于各种世界中,示现变化,随意自如;九、智自在,菩萨悲智俱足,能于十方世界,演说圆音利乐一切众生;十、法自在,菩萨辩才无碍,为度众生,乐说诸法,于诸法中,圆融通达。
④谛听 要真诚仔细的听。
⑤愿乐欲闻 大家都乐意听闻。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