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实宗文集:《成实论》简介


2014/9/4    热度:849   

 成实宗文集:《成实论》简介 

   十六卷(刊本或作二十卷)。诃梨跋摩造,姚秦·鸠摩罗什译,昙晷笔受,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诃梨跋摩旧传约在佛灭后九百年顷生于中印度。考所译本论卷八〈三受报业品〉,引提婆《四百论》,又本论译者罗什,系于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到达凉州,据此,跋摩当生于提婆著作《四百论》之后,罗什入凉之前,即约当于250至350年期间。他生于婆罗门家庭,博通《吠陀》等世典。出家后,师事罽宾有部学者鸠摩罗陀,研习《发智论》。但他不满于此论之拘泥名相,繁琐支离,乃自穷三藏,以探教说的本源,时时和同部诸师辩难,而遇到保守的长老们的压制。其时巴连弗的僧祇部众,对他遥寄同情(这里的僧只部,或系如《大集经》卷二十二所说遍览五部而不主一家,即是属于“分别论者”一系之以理长为宗者),他乃前往共住。由此,他得以接触到大乘思想,泛览九经,评量五部(律),旁穷异说,考核诸论,斥偏取长,弃末存本,因而有本论之作。论成后,旬日之间,倾动摩羯陀国。后复在王廷论屈了胜论学者,被尊为国师。

  关于本论所属部派,旧传真谛说它属于昙无德部,或说属于多闻部。此外,也有说为取“诸部之长”的。盖论主虽依有部出家,而不满于毗昙家言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立说以弃末存本为宗,特与譬喻师(即经部的前身)之说相近。隋·吉藏以本论为“遍斥毗昙,专同譬喻”,是正确的。但本论在印度佛教教学历史上,并未见发生多大影响,梵文原本也早已失传,最近印人夏斯特里才从本论的汉译本还原为梵文。本论之名为成实,据论文发起颂所说,乃欲成立三藏中实义。其所谓“实”,主要是审辨四谛所指诸法。论文说四谛,确定五受阴为苦,诸业及烦恼为集,苦尽为灭,八圣道为道,并说明“为成是法,故造斯论”。现考在作论的当时,部派佛教中最流行的有三大家,即毗昙师(有部)、譬喻师和分别论者,他们对于四谛法的解释各执一词,本论宗旨在于成立譬喻师的四谛义,以区别于其他二家,故题称“成实”。

  本论共有二○二品。在汉译时,译本的正写者昙影,以论中问答争论,回环往复,大段难明,于是综括论文,区分为发、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五聚,甚得译主罗什的赞许,这就成了现行论本的结构。其五聚的主要内容,大略如次:

  (1)发聚:是全论的序说,有〈具足〉、〈十力〉、〈四无畏〉以至〈辨二宝〉、〈无我〉、〈有我无我品〉等共三十五品,泛论佛法僧三宝、论门种类、四谛大要及对教内十种重要异说的批判。此中说到声闻得解二空、无过未二世、一向无中阴、一时见谛等义,都可见论主在解释法义上,针对毗昙立说诸特点之一(旧说本论七破毗昙,在言小隐,即指这一聚中叙破十论的诸品而言)。

  (2)苦谛聚:从第三十六品到第九十四品,包括色论二十四品,识论十七品,想论一品,受论六品,行论十一品,共五十九品。就中以无作为非色非心,又说多心次第生灭,不立心所相应等,都是和毗昙显然不同之点。论说五阴次第,先说色阴,此有三种,即四大、四尘(色、香、味、触)及眼等五根。四尘是能造,能成四大,五根唯是所造,依四大成,四大则通能所造。毗昙一向说四大是实法色,本论则认为是假名色,揽四尘成,能成五根,此亦为一主要特点(因说尘实而大假,根亦假,故有蕴实而界处都假之义)。次说识阴,指能缘心,此依色阴生。又说心和心数原是一体,想、受、行等都只是心的作用的差别名,非别有心数,这也和毗昙说“心外定有别数”不同。次说想阴,此依识所缘分别构画,由是起男女怨亲等相,实无此等诸法,但取假法相,故称为想。次说受阴,此依分别取相假法,领纳违、顺、非违非顺,即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受。毗昙说实有乐受,本论则说三受皆苦,为同一苦受上随时间而生的差别。次说行阴,此依所领受的假法而起贪嗔等。毗昙说心法有四十六种,除受、想二法以外,其余都属于行阴所摄,本论则说心行有无量差别,除了受、想,其余一切都行阴摄。

  (3)集谛聚:从第九十五品到第一四○品,包括业论二十六品,烦恼论二十品,共四十六品,本论认为业及烦恼是招致后身的因缘,是为集谛法。业是正集,烦恼生业是缘集。业对于有情后世余处生时能有损益作用,它有思和思已二种:思业即是意业,思已业是从意所生业,有身、口的差别,依此开为意及身、语三种业,而都有善、不善、无记之别。意业为受身的亲因,主导身、口,故为最重。烦恼主要是贪、恚、痴等十使,都是垢心行的差别。积集这些垢心,乃至垢心生时,都名为使,以其在生死相续中常随逐众生,系缘相续。睡眠、掉、悔等二十一法从烦恼生,称为随烦恼。又不信、懈怠、忘忆、散心等十法为烦恼大地法。论说一切烦恼都从痴即无明生,无明随逐假名,妄计有人,生贪等烦恼,从烦恼生业,随业有身,身为苦本。故无明为十二因缘根本,有无量过,若无无明则诸业不集不成。末附述断烦恼的方法,说由知四谛的真智断惑除业因作结。就中毗昙说意但有作业、无无作业,本论则说意地具有作、无作业,毗昙说作业以心数中思数为体,本论则不认心外别有思体。又毗昙说众生内根从业而生,是业所系,外山河等一切境界不从业生,非业所系,本论则主张一切内外根皆是业果,并是所系,外法虽非众生数,而是众生共业果故,亦从业起。毗昙说五戒之法具受乃得,本论则主张随受多少,皆得律仪。毗昙说七不善律仪唯于现在众生边得,本论则说通于三世众生边得,三世皆得起恶心故。毗昙说不善律仪虽发深善心,作永断意,若不受戒仍不得舍,本论则说发深善心安期不作,得舍不善律仪。毗昙说修成,于第四分中修习观察四谛十六圣行,有十六心断除见惑,十八心断除修惑,合具三十四心,本论说第四分中所修圣道总观谛空,通断三界见修二惑,不主别观,又主多心断结,不局于三十四心。这些都可说是本论立说的特点。

  (4)灭谛聚:从第一四一品到第一五四品,有〈立假名〉、〈假名相〉、〈破一〉、〈破异〉以至〈灭法心〉、〈灭尽〉等共十四品,分别解说以闻、思因缘智(人空观)、空智(法空观)和灭尽定(或无余涅槃,灭定是缘灭,涅槃为相续断时的业尽)来灭假名心、法心、空心。本论以灭为第一义谛,由见灭谛即见圣谛而得道。这里面的灭,即灭假名、法、空三种心。先在闻、思位中,以多闻因缘智、思惟因缘智观察阴、界、入等法,了知皆因缘和合而生,但是假名,实无我、无我所,这样灭假名心。次在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位中,以空智观察色空无所有,乃至识空无所有,这样灭法心。后在灭尽定或无缘涅槃中,以重空义,即“以空见五阴空,更以一空能空此空”,这样灭空心。三心都灭,即具足无我,进入离言绝相的真空,所有业及烦恼都无依处,永不复起,即得涅槃。本论将获得此涅槃果的阶位,分为随信、随法乃至阿罗汉等二十七贤圣位次,但与毗昙所说稍有出入。又以具足四行、四得、戒定慧等功德清净为僧,并说佛不在僧数,而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具足五品、十力、四无畏、十号等,所有言说如义如法,为众生最上福田。就中毗昙说实法有断,假中不论,本论则说假中有断,诸断得事皆是假名有。毗昙说五阴非我名为无我,阴非我所说之为空,本论则说众生空者名之为空,法体空者名为无我,故无人、法为空无我。依此义故,不同毗昙说声闻人但得生空,中上人亦得解二空。这些都是本论立说的特点。

  (5)道谛聚:从第一五五品到最末第二○二品,包括定论二十六品,定具论八品,智论十四品,共四十八品。本论以八正道为道谛法,以其能通至灭谛故称为道,远离邪外故称为正。从闻正法,引生智慧,信解五阴无常无我等称为正见。假如这个智慧是从自己正忆念而生,称为正思惟。依正思惟断除垢法,修集净法,勤发精进,称为正精进。从此依法受戒,获得正语、正业、正命三圣道分。由这三种圣道分,成就念处及禅定,从正忆念生智慧,观察身受、心、法等称为正念,心住一处称为正定,是为得如实的空智之因。本论对于修习正定的定具,广举持戒、得善知识,乃至无障、不着等十一门,最为详备。由正念、正定获得如实智,即空智。如是一心勤修诸定,生正智慧,则灭三心,入无余涅槃,故说八正道中,正智为上,是正智果所谓涅槃。关于定一方面,毗昙说八禅定以定数为体,余心、心法与定相应,是定眷属,通名为定,本论则说唯心为体,不说心外别有定数。又毗昙说四无量以无贪、无嗔、无痴等为体,本论则推本用慧为体。毗昙说灭尽定以非色心法为体,本论则以心识尽处数灭无为为体,亦得有心。毗昙说修定有断及生二种得,本论则但有断得,别无生得。关于智一方面,毗昙以苦忍以去十五心以来,名为见道,本论则主张总相观谛,但说无相位中名为见道。毗昙说尽智、无生智用法、比等智为体,本论则但用四谛现智为体,现观谛空,尽诸结故;又说尽、无生二智体同义别,与毗昙之分别无学果根器利钝,有得有不得者不同。这些都可说是本论立说的特点。

  本论从罗什译传以来,直到唐初的二百余年之间,它在中国佛教教学上曾起了相当大的影响,讲习本论的学者继出不绝。尤其是齐、梁时代,极盛行于江南,一般常以之和旧传的有部毗昙之学相对立,因而有和毗昙师并行的成实师这一学系。此由本论立义有它显著的特点,即它于有部毗昙我空法有的说法以外,别明人、法二空。以故一时期的佛教学者,特别是梁代的僧旻、法云、智藏三大法师,都将它看作大乘论来讲授,而与《中》、《百》、《十二门》三论等共弘,一些专治本论的学者,当其时也曾有“成论大乘师”之称。这大概和本论别明法空,援引菩萨藏文有关。罗什之译传本论,原取其立说比较进步,接近般若,有导向大乘的作用。可是当他听到有人说本论和大乘一般,早就慨叹为无深识了。本论的主要特点,在针对毗昙,别明人法二空,而它的理论的根据乃在二种二谛说。第一种二谛是真谛和俗谛,此中真谛包括色等五阴及泥洹这二种法,俗谛则只有一种无有自体的假名法,如色等因缘成瓶,五阴因缘成人等,这是随顺有部我空法有的假说。第二种二谛为第一义谛和世谛,如诸行以第一义故皆无,即诸法皆空,唯是涅槃,俗谛则总括三世迁流的一切有为法,别明俗有真空之说。本论的人法二空说,即依第一义门而立。论中更用空、无我二种观来观察二空。空观是于五阴不见假名众生,如人见瓶以无水故空,如是见五阴中无人故空。无我观是于五阴亦不见为实法。此中空观是人空观,无我观是法空观。中国当时的学者认为声闻乘不解法空,而本论独说及此义,遂识会为大乘论。后来智顗、吉藏都判属声闻乘,吉藏更依旧序十义,说为《成实》只是析法明空,不同于大乘本性空寂,只是明空,未说不空,不同于大乘明空又明不空,只是住于空,不知空亦复空,不同于大乘知空亦空,所谓不可得空,故判“成实为小内之胜”。其后惟道宣、元照又说本论“分通大乘”。

  本论过去曾盛行一时,各家注疏较多,但唐代以后无人研习,旧注全部失传,见于僧传记载的,有刘宋时代僧导撰《义疏》若干卷,道亮撰《义疏》八卷,梵敏撰《序》及《要义》一卷;北魏·昙度撰《大义疏》八卷;梁代智藏撰《义疏》(或云即《大义记》)十四卷,法云撰《义疏》四十二卷,慧琰撰《玄义》十七卷,僧旻撰《义疏》十卷,慧韶撰《注》若干卷;陈代宝琼撰《玄义》二十卷,又《文疏》十六卷,洪偃撰《疏》数十卷;北齐·灵询撰《纲要》二卷;隋代智脱撰《疏》四十卷,又修订梁代琰法师《玄义》十七卷,慧影撰《义章》二十卷,明彦撰《疏》十卷,保恭撰《义疏》若干卷,及未详撰者的《义林》二卷;唐代新罗·元晓撰(一说元瑜撰)《疏》十六卷,百济·道藏撰《疏》十卷,怀素撰《义章》二十二卷。此外,时代和卷数都不明的,有宗法师《玄记》及《义章》、聪法师《论章》、法法师《疏》、嵩法师《疏》等。本论又流行一些节抄本,现可考的有齐·僧柔、慧次抄的《略成实论》九卷,隋·灵裕抄的《成实论抄》五卷。其中《略成实论》是齐武帝永明七年(489),竟陵文宣王萧子良集齐京硕学名僧,特请僧柔、慧次两法师于普弘寺轮流敷讲《成实》,因抄此论文,删繁存要,以利弘通而辑撰的,并命学士周颙撰序,曾风行一时。(游侠)

  ◎附一: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六章第三节(摘录)

  《成实论》有许多特出的思想:对于色法,以为:“色阴者,谓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因色、香、味、触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五根,此等相触故有声。”能造四大,所造色是五根、五尘,这可说是佛教界的定论(依经说而来)。《成实论》却说依四尘成四大;依四大成五根;这些色相触故有声。数论(Sa^mkhya)师说:五唯(色、声、香、味、触)生五大(四大及虚空大),五大生五根。《成实论》所说,显然是采取了“数论”所说,而多少修正。在心与心所法中,离心没有别的心所,是譬喻师义,但又以为:“识造缘时,四法必次第生:识次生想,想次生受,受次生思。思及忧喜等(受),从此生贪、恚、痴。”五蕴中的受、想、行(思等)、识,《成实论》以为识、想、受、思,先后次第的生起,也与譬喻师说不同。心不相应行:阿毗达磨所成立的,一概是假的,但立无作(表)业是心不相应行。直名为无作业,与正量部(Sammati^ya)的“不失法”,大众部的“摄识”,同样的是不相应行。无为法:但灭谛是无为;见灭名为得道,是一时见谛说,修证是有次第的。如《论》说:“假名心,法心,空心,灭此三心,故名灭谛。”心,是能缘的心,缘假名法的心,名“假名心”;缘色等实法的心,名“法心”;“若缘泥洹,是名空心”。修证次第是:先缘法有灭假名心,是闻、思慧。《论》上说:“真谛,谓色等法及泥洹;俗谛,谓但假名,无有实体,如色等因缘成瓶,五阴因缘成人。”这是假实二谛;如能见实法,就能破假名心。进一步,以空心灭法心,在修慧(四加行)中。如说:“五阴实无,以世谛故有。……(择)灭是第一义有,非诸阴也。”这是事理二谛;如缘涅槃空,就能灭法心。再进一层:有缘空的心,还是不究竟的;在灭尽定时,入涅槃时,空心也灭了,才是证入灭谛。“阴灭无余,故称泥洹。……非无泥洹,但无实法。”这一次第,是假名空,法空,空空──空也不可得。在声闻四谛法门中,这是非常特出的!《成实论》引经来说明法空,大抵是《智论》所说,三门中的“空门”,所以虽沟通大乘空义,而与龙树(Na^ga^rjuna)的一切法空说,还隔着一层。《成实论》对一切法空(无),是不以为然的,所以广破“无论”(〈破无品〉……〈世谛品〉,共七品)。这与后来的瑜伽行派(Yoga^-ca^ra),先依依他起(心)有,达遍计所执(境)空;而后依他起也空(有的只说是“不起”);空相也不可得,才是证入圆成实性。次第契入,倒有共同的意趣。

  《成实论》,在反对阿毗达磨阵营中,是综合而有独到的学派。

  ◎附二:太虚〈成实论大意〉(摘录自《太虚大师全书》〈三乘共学〉)

  此论名成实者,论者自云:“论应修多罗,不违实相法,亦入善寂中,是名正智论。”又云:“广习诸异论,遍知智者意,欲造斯实论,唯一切智知。诸比丘异论,种种佛皆听;故我欲正论,三藏中实义。”其意即成立诸法实相义之论也。古德评之者,以其主张无去来二世之法,故谓其属于法无去来宗,系出末经量部。复以其就五蕴为说,亦谓其同于说假部之现通假实宗。其实与《俱舍》同为小乘中长,以理当为归,而不以部义自拘也。唯在小乘中为倾向于空之一方者,故与说我法俱有或法有者,颇违异耳。

  且〈法聚品〉中,谓:“知诸法皆自相空。”又〈十论·有相品〉云:“诸法实相离诸相故,不可为缘。”又云:“若智能达法相,谓毕竟空。”又云:“若知诸法无自体性,则能入空”──往往通大乘法空义。罗什为传大乘法空者,凡是,其出译者廓充之意耶?抑论者初既广叹佛德,又云:“如欲自利兼利众生渐成佛道”;又云:“能成佛名大利业”;又云:“诸佛世尊有如实不思议智,虽知诸法毕竟空,而能行大悲”等,本兼大乘而未尝自限小乘,当如南山律师等谓与《四分律》同,教是小乘义通大乘耶?今试论定之。

  论者于道谛聚中之〈见一谛品〉,主张唯见灭谛为见道;而破十六行心见四谛为见道之说。而于灭谛则曰:“灭假名心、法心、空心名灭。”灭假名心者,达五阴中人我众生空也,灭法心者,达五阴法一一自体空也;灭空心者,谓入无余泥洹也。其〈灭法心品〉云:“实有五阴名法,见其空名灭”。又云:“见众生空名空,见五阴空名无我。”无我即无性,五阴实无,以世谛故有,第一义谛故空,乃至广明色等十二入与十二因缘等亦无,曰:“见法本来不生,无所有故。”此与《般若心经》等所谓照见五蕴等皆空者,殆无何差别,故不得不谓其亦有法空般若。以天台、贤首家言称之,即体空巧度也。然二空般若,本为出世三乘共法:无大悲心者,见空而住于空,即为小乘;具大悲心者,见空不住于空,进见空所显不空之德,具足方便,如《中论》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乃为大乘。而此论所归者空空,空空谓入泥洹也。其在〈五智品〉又说:“即有为法灭尽曰泥洹,亦曰无为。”故泥?、无为,即是无法,确言之即已灭无。〈灭法心品〉云:“唯见五蕴中众生空,空不具足”;又〈灭尽品〉云:“缘泥洹名空心,入无余空心灭,具足无我。”具足不具足,即究竟不究竟。然则论明法空、空空,但为究竟空尽灭尽生我,其意不已了然耶?故与为成大悲方便之大乘般若体同而用异,由此故谈境虽通法空,而所谈行果不出小乘。至其弘叹佛德,则《俱舍》等论亦同,盖尊佛为法僧之本故耳。贤首家昧其体用,谓此论仍是析空拙度,未为得当;唯天台家谓亦是体空巧度,三乘同以无言说道而出生死,以钝根仅见于空未见不空,故止于小乘涅槃;深得此论真相。故今刊定曰:“境通大乘,行果唯小。”

  此论造、译者,诚不逮世亲、玄奘于《俱舍》之精密,然以其巧妙之结构,活泼之说明,亦自成殊特之体格。全论分五聚:初发聚,乃论前叙敬,及述造论之意者;继之,如次依苦集灭道四谛,分为四聚。《俱舍》是释一切法无我者;此论是释四谛者。论曰:“实名四谛”。谛即实也,故成实者即是成四谛,虽谓之“四谛论”可也。

  ◎附三: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摘录)

  先说广、略的变迁。《成实论》原有二○二品,二十卷,它的题材是譬喻师所理解的四谛之实,即所谓“法体克实”。譬喻师说与其他小乘各系不同的,就在他们用自宗的道理来成立四谛法体的意义。所以《成实论》的“实”,就是指的四谛的“谛”。此论学说上的主要特点是反对有部。有部主张法体为有,此论则认为法无实体,只有假名。所以后人判教也将此论归属“假名宗”。这种说法的实际意义,就在于它具有了法空的思想。小乘一般都讲法有,此论却讲法空,所以在小乘中是很特殊的。小乘虽然也讲空、无我,但是只指人空、人无我,谈不到法空。大乘般若流行以后,法空的意义得到阐扬,成为学说上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因此,一般判别大小乘往往用法空来做标准。《成实》既讲法空,后来的佛学研究者也就常用它作为通达般若的津梁。因为要讲法空,必须以破法有的思想作阶梯,此论做了这项工作,所以用它作为般若入门的书还是相宜的。就内容看,此论的思想也比较精细(所谓“思精”)。例如小乘认为四大及其构成的色法都是实在的,而此论则认为是假。因为四大在实际上是没有的,只可归结为坚、软、暖、动四种触尘罢了。换句话说,四大都是人们的触觉,而地水火风则是假名。这种说法,与小乘一般认四大为实在的完全不同。就结构看,此论假设问答,前后辩难,解释相当巧妙(所谓“言巧”)。由于它的思想与大乘接近,内容结构又很精巧等等,使本来只看作入门的书,而研究的人,却往往对它流连忘返,竟误了原初要由此而研究大乘的目的了。齐代的文宣王萧子良有见于此,特召集著名僧侣五百多人,以僧柔、慧次两家为首,对此论要义进行讨论,并将论文由二十卷删节为九卷。这就是《成实论》的略本。当时参与删节工作的还有僧佑,删定之后,他还写了一篇〈略成实论记〉,说明删节的缘由。

  [参考资料] 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印顺《空之探究》、《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杨白衣〈俱舍成实宗史观〉(《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 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